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座谈了解及大量事实证明,“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主要表现是:

1、盲目性“三违”。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技术钻业务和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

2、无知性“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了章还根本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造成无知性“三违”。

3、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区队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进尺、产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

4、管理性“三违”。有些区队管理人员,重生产安排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执行力服从力差,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一拖再拖。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明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管理性“三违”。

5、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轻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的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了放任性“三违”。

6、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工序性“三违”。通过对发生“三违”的主体分析,40周岁以下占绝大多数,由于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影响,严重“三违”逐年减少,一般“三违”却相对增加,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三违”现象相对严重,采掘、机、运、通单位是“三违”的多发单位,其主要特点是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资历深厚者,“三违”行为越少。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是导致“三违”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因而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呈多样性,通过座谈了解、综合分析,其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侥幸心理。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自如,偶尔违章也不会出事,碰运气一旦成功,就盲目自信,经常抱着侥幸心理去违章作业。

2、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管理人员、职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置之度外,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是一件容易的事,麻痹思想油然而生,“三违”现象屡见不

鲜。

3、习惯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场所、形式单一,很多管理人员和职工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形成习惯性“三违”。

4、马虎心理。少数职工在工作中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公事,糊里糊涂出现“三违”。

5、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别是班组,摆不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一心只想多超产,多拿台阶奖,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就是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甚至有的职工为了早下班,早上井,进班就干,简化作业程序,盲目蛮干,从而导致“三违”增多。

6、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达到早上井早下班的目的,投机取巧,铤而走险,置规章制度于不顾,我行我素,冒险违章违纪,爬飞车、坐皮带、坐矿车,没有充分考虑其违章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7、轻视心理。一些新进矿的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三违”的危害性,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8、厌倦心理。部分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

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9、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和来自偏远山区农村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导致违章作业现象。

造成职工“三违”心理现象的发生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其客观因素主要是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往往形成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上班就是挣钱”、“挣钱就是养家糊口”的单纯认识。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恶劣,劳动时间长,长期超负荷的简单劳动,很容易让职工的生理心理产生疲倦,滋长麻痹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侥幸,违章作业。

同时,管理不科学也是诱发职工“三违”的重要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以罚代管,以罚代教,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重挫伤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要求职工按章作业,而自己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安全形势,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工作有布置,不检查不落实,制度形同虚设、考核奖惩不兑现,

造成职工信任度下降。

在客观因素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职工过多接受外部信息分散精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与其它行业相比,职工收人普遍偏低,造成心理失落、安全思想不稳定;其次,职工家庭和亲属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及生老病死等也会使职工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出现违章违纪。

强化安全生产,控制“三违”的建议。人是组织管理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也是企业安全管理最难以把握的问题所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只要人的工作做好了,“三违”就杜绝了,安全工作也就搞好了。许多“三无”区队、班组,月度、年度实现无“三违”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行为发生,是控制“三违”、杜绝事故的主要工作方法。

1、培育职工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有些职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被动地接受管理,甚至想方设法逃避管理,将自己游离于企业发展之外。基于这种现象,必须通过深人扎实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之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履行工作职责,实践安全生产,忠诚企业,真诚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

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2、要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对于这个问题,决策层要严格要求,操作层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合理的工作量,要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不搞突击生产,不搞疲劳战术,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要严禁搞献休加奖加分做法,更要清查处理“超工作量加倍计奖计酬”的土政策,确保职工正常合理的休息,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在施工地点远、战线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应考虑“四六制”作业、班中给职工送餐送水、强化劳动保障保护,使职工感到企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自觉筑牢狠反“三违”的思想防线。

3、促进现场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安全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投资和设备的购置都要实行终身制。不管什么时候出现问题,都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要建立健全垂直式指挥系统,提高执行力、服从力,形成矿长、分管矿长、各分管专业和单位领导负责制,共同遵循服从指挥的原则、逐级指挥的原则、一个上级的原则、上级对下级不能越级指挥但必须越级检查的原则、复命制的原则、紧急情况下上级有权越级进行总体指挥的原则,以充分发挥集体和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凡因违章发生的罚款,由事故责任者承担,并交纳现金,严禁区队集体支付,让违章者拿着现金交罚款,感到心痛,

花钱买教训,教训自然深刻。干部下井应统筹安排,执行“三三制”,早、中、夜班各占三分之一,消除井下安全管理和检查的盲区,消除产生“三违”的土壤。

4、高度重视安全投入和装备问题。无论企业多么困难,资金如何紧张,都要保证安全的投入和治灾防灾的经费。同时,要加强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安全培训工作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最持久的特殊投资。要通过加大安全培训的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增加培训装备,配强硬件软件,努力构建强有力的安全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塑造本质安全人。

5、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是人们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准则。要实现安全生产,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需要对职工进行全方位不间断教育。要做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培训育人、典型育人、宣传育人,使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和知道“安全是大事,安全是大家的事,更是自己的事”,筑起心中的安全防线。职工是安全的主体,对职工的关怀就是对安全的高度重视。要把井下职工视为最可爱的人,在政治上、精神上、生活上,待遇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基层区队领导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克服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骂

人等恶习,稳定一线职工队伍。

治理“三违”的措施。查处“三违”、处理“三违”的目的是消除“三违”,为此,需要多措并举,集教育、处罚、帮助于一体,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明显实效。通过调查座谈,其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追查分析:由矿安监处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三违”人员及单位负责人、发现“三违”人员参加,共同分析产生“三违”的各种原因,找出主要根源。

2、现身说法:“三违”人员在本单位安全活动时,结合自身“三违”事实,谈认识、谈体会,吸取教训,保证不再违章。均由各基层单位党政主管负责落实。

3、停班学习:停班学习的形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般“三违”集中学习一周,严重“三违”集中学习一个月,集中学习由教培部门负责。

4、帮教提高:科级以上的领导、支部书记、工会女工协管对“三违”人员进行谈话,帮助“三违”人员提高思想认识。

5、行政处罚:按照企业文件规定的相关条款,对“三违”责任制进行处罚或处分。

6、张榜公示:通过公示栏、局域网等形式公布“三违”人员名单、内容及处罚结果等内容,让大家进一步接受教训。

7、媒体曝光:由企业宣传部门组织,通过企业內部新

闻媒体对l“三违”人员的追查、分析、处理进行爆光。

8、亲属签字:“三违”人员在停班学习期间,通过反思,写出安全保证书,家属或亲人在安全保证书上签名。由单位支部书记负责。

9、建档立卡:对各类“三违”人员有安监部门负责建立追查、处理档案,记录清楚。

10、业务考试:停班学习期满前一天,由教育培训部门负责对“三违”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考试,考试时严格按照教考分离的办法执行,考试不合格,将延长停班学习时间,直至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根除煤矿违章现象的对策及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根除煤矿违章现象的对策及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90-71 根除煤矿违章现象的对策及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安全是煤矿天字号的事,实现安全生产是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关心和关注的一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维护职工生命健康就是工会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这些违章现象造成的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且给职工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认真分析违章的成因和危害,只有减少和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才能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一、违章类型: 一是盲目性违章。一部分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控制

编号:SM-ZD-51394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控制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 控制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引言 在炼化企业受限空间作业中风险较高的主要是工艺流程中的各类塔、容器、储罐以及下水系统等,主要风险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不仅具有受限空间和动火作业各自独立的危险特征,还有两类作业之间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危险特性。所以,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远高于独立的动火作业或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因此,一旦风险识别不充分,防范措施不到位,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2.受限空间内危害物质的产生机理 受限空间内危害物质的存在主要由物料未清除干净、外界物质窜入、交叉作业以及动火作业或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同时由于通风等措施失效导致危害物质积聚,最终导致中毒

煤矿班组长三违检讨书范文

第一篇:《煤矿安全负责人检讨书》 检讨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由于我的工作不细致的原因,没能把工作做到位,以致出现了井下探头被胶带封堵现象而没发现,在此我作出深刻检讨! 胶带封堵井下探头的行为,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三违行为,出现了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的痛心。我作为xxxx的安全经理,没能够很好地尽到监督监管的责任,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没能够在会里会外的场合,真正的让广大职工认识到瓦斯监测监控的重大意义,从而减少此类违章违规事件的发生,在此,我深感惶恐。 我决心也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全力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现场安全检查更加细致与谨慎,坚决做到走到看到说到,安全教育培训更加严格与深入,让规程深植于全体员工的心中,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尽心尽力为xxxx 煤矿的安全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Xx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同德煤矿召开“三违”人员亮相台发言反思会议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反三违除隐患防事故保平安 同德煤矿召开“三违”人员亮相台发言反思会议 5月25日,同德煤矿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三违”人员亮相台发言反思会议。矿长温计锁,技术副矿长郭振荣,生产副矿长刘永明,通风副矿长郭建强,机电副总工王虹,地测副总王爱生,通风副总张彦龙,各科队长、班组长和安监站全体人员及生产一线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全副矿长贺鹏飞主持。 会上,安全副矿长贺鹏飞首先作了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让大家不但知道什么是“三违”行为,而且还要真正理解“三违”行为的危害性。贺鹏飞副矿长指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尽管矿上三令五申要求规范作业,杜绝“三违”,但仍然存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侥幸心理。二是省能心理。三是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叫逞能)。四是从众心理。 会中,“三违”人员穆锦才、穆锦成、高三三和斛臭羔分别作在大会面前做了检讨。检讨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x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十次工伤,九次违章”,这句矿山警言告诉我们,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所以,班组长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其违章指挥的原因十分复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生产,造成违章指挥。 2、班组长思想上没有实实在在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做到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没有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急功近利,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 3、安排工作时只讲结果不讲过程,在人员、材料、设备的安排与使用上,没有首先考虑安全,在安排生产计划和工作任务时,对工作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变化缺乏细致的考虑和安排。 4、班组长自身安全技术素质有限,存在着经验主义、冒险主义、侥幸、蛮干、马虎、麻痹、逞强心理等。 5、企业在对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工人处理的严,对“领导”避重就轻,纵容了“受保护”的特权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违章指挥之风。 6、职工安全业务技术素质不高,自主保安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抵御违章指挥的能力不足,给“违章指挥”以可乘之机。

7、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或安全管理不科学。 那么,如何有效地遏制违章指挥,减少事故的发生呢?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领导者思想上要真正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违章指挥等于杀人的思想,教育班组长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真正做到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 第二,要提高班组长的技术业务素质,加强安全技术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抓安全的责任感,提高他们按章指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管什么、懂什么、精通什么,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对于班组长的违章指挥现象决不姑息纵容,坚决予以惩处。对因违章指挥而造成事故的要从严处理,坚决防止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要克服那种出现事故自下而上分析原因,然后自下而上逐级递减处分的做法。 第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业务、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抵御违章指挥的能力。 第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制度,安全目标分解到岗,安全责任分解到人,抓好落实,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文明化为主线,将安全精细管理辐射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六,要把违章指挥现象当作重大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事关职工的身家性命,事关矿区的发展稳

动火作业危害分析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作业活动:动火作业 分析人员:王兴民、孙群超、胡兆才日期:2014年8月13日 序号工作步骤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事件或主 要后果 事件发 生的可 能性(L) 事件后 果严重 性(S) 风险 度 (R)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1 前期准备工器具、消防器材、防护 器具准备不充分、不合适 影响动火作 业,着火不能 及时有效灭 火,发生作业 人员作业时因 防护不到位可 能导致触电、 灼伤 2 3 6 准备好动火作业所需工器具、防护器具,仔细检 查,确认其完好适用 周围易燃物清理不彻底 或未清理 火灾 2 5 10 动火前清除周边易燃物 动火地周边地沟内有易 燃物未冲洗、未遮盖 动火时火花溅 入引起火灾 2 5 10 彻底冲洗地沟,并进行有效遮盖 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设 备或管线动火,动火前未 进行清洗置换或清洗置 换不彻底 火灾、人员灼 伤 2 5 10 对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动火设备或管线动火前进 行彻底清洗置换 2 动火分析未进行动火分析动火引起火灾 2 5 10 动火前进行动火分析 动火取样点设置不合理 分析数据不具 代表性,动火 有可能引起火 灾 2 5 10 设置合理取样点,取样要具代表性 取样动火间隔超过 30min,未重新分析 动火点环境变 化,不能及时 发现,动火有 2 5 10 取样与动火间隔超过30min,重新进行取样分析

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2 票证办理违章作业,对作业环境和 作业条件不熟悉,未落实 防范措施 违章作业,未 落实防范措 施,发生火灾 事故 2 5 10 a.办理动火作业证,严格执行票证审批程序,编 制并落实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作业人、监护人、 审批人确认签字。 3 动火作业a.操作员无电焊工证,未 经过专业知识培训 b.周围易燃物清理不彻 底或未清理; c.动火地周边地沟内有 易燃物未冲洗、未遮盖; d.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 设备或管线动火,动火前 未进行清洗置换或清洗 置换不彻底; e.在易燃易爆设备或管 线上动火未与系统进行 有效隔绝; f.动火前未进行动火分 析或取样点设置不合理、 取样动火间隔超过 30min,未重新分析; g.使用气焊、气割作业 时,氧气、乙炔气瓶间间 距不足5米,气瓶与动火 点距离不足10米,乙炔 气瓶放倒放置; h.监护人员不到位或未 坚守岗位; i.作业人员未做好个人 防护。 j.高处动火未执行高处 作业安全规定或设备内 动火未执行受限空间作 a.火灾、爆炸 b.人员灼伤 c.人员眼部被 电焊弧打伤 3 5 15 a..动火作业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电焊工证上 岗。 b.彻底清理周围易燃物; c.彻底冲洗地沟,并进行有效遮盖; d.动火前进行彻底清洗置换; e.与系统进行有效隔绝或将动火设备或管道拆下 移至安全区域动火; f.动火前进行动火分析,取样点设置合理,取样 具代表性,取样动火间隔超过30min,重新进行 分析; g. 使用气焊、气割作业时,氧气、乙炔气瓶间间 距大于5米,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大于10米,乙炔 气瓶直立放置,并采取防倾倒措施; h.监护人员到位,并坚守岗位; i.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品; j.高处动火作业开具高处作业票,执行高处作业 安全规定;设备内动火作业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 严格执行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定; k.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严禁与其它设备 搭接,严禁穿越下水道; L.加强安全培训教育,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规程。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参考文本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 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 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对搞好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 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其中安全发展 是基础,没有安全什么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 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 持续,就是要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持续 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安全与生产、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 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 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 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 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 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 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 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 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 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 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1.8 自负心理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94103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引言(1) 近几年来,我厂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因动火引发的事故频度愈来愈高;检查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监火人不到位、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够等问题。本文从动火作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着手,结合我厂管理的实际情况,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动火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削减风险措施来控制动火作业风险。 法律法规识别(2)

煤矿违章的成因及对策

煤矿违章的成因及对策 煤矿如果没有安全的生产场所、作业环境和工作秩序,生产就无法进行。可以说,确保安全生产是做好煤矿一切工作的前提。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乎都伴随着违章,违章虽然不等于必然发生事故,但事故的发生中必然源于违章(极特殊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除外)。杜绝违章,就基本控制了煤矿事故。 一、违章现象的成因 违章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愚昧型",另一类可以称为"明知故犯型",人是违章行为的实施主体,人的主观意愿是违章行为产生的内在的、根本的、必然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工素质低,缺乏保安意识。煤矿职工队伍由于文化水平低,自主保安能力差,存在着临时思想和雇佣思想,加之个别部门和单位安全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甚至疏于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不了解、不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必然会导致违章行为发生。 二是侥幸心理作怪,消极对待规章制度。并非每次违章行为都会演变成事故,甚至多次违章,长期违章也可能侥幸地不发生事故。正是由于违章同事故间的非必然的、不等量的关系,使职工产生一种麻痹、侥幸的心理,形成了不遵章作业,消极对待安全隐患的不良惯性。加之遵章作业势必给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难度",规范作业不如非规范作业随心所欲,自由度大,致使工人在工作中图省工、省时、省力,抱着侥幸的心理,明知故犯,便导致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 三是"三程"贯彻不力,安全管理不严。一方面,生产指挥者或安全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对安全知识、安全教程知之不多,不能发现违章现象,更谈不到纠正和制止违章行为,助长了违章行为的产生和长期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安全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违章行为的认识不足,使其在工作中人为降低生产管理标准,明知违章,却漠然处之,任其发展,在事故发生后的追查和处理中,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不负责任,不讲原则,草草了事。甚至出于个人工作成绩,小集团政绩等利益考虑,隐瞒事故,包庇责任人,使有关责任人和其他干部职工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和教育,姑息迁就,心慈手软,纪律松懈,安全管理又不到位,技术管理存在漏洞等等,都为违章行为的再次发生埋下了祸根,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控制违章的对策 1、切断违章源头 本文来自-----中国煤炭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c97486402.html, 违章行为是人的主观意识带来的,因此,抓好职工安全思想意识的提高,就等于抓住了违章行为的关键。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真正肩负起安全管理的责任,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章行为,严格事故追查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违章行为发生。二是要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2020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 害分析及对策措施(2020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 对策措施(2020版) 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范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

煤矿工人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与措施

煤矿工人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与措施 据统计,煤矿事故90%是由于违章造成的,这一数据揭示了员工“三违”是煤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三违”造成的事故中,习惯性违章屡见不鲜,这充分说明员工在作业时不按章作业,图省事、走捷径、“胡干、蛮干”是造成事故的根源。因此,加强对员工自主保安意识教育,提高员工自主保安能力,杜绝习惯性违章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习惯性违章的成因 煤矿井下工人习惯性违章的成因是:一是从众心理,这一心理主要有在于新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员工,辨别“三违”的能力不强,盲目无知,别人干什么,就跟风干什么。二是侥幸心理,存在侥幸心理的主要是老员工,他们抱着“经常这么干,没事”,领导和安检人员又没在,抓不着等侥幸心理。三是习惯心理,违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领导看惯了,工人干惯了。四是麻痹淡化心理,认为常年干,没出什么事,安全意识淡化了。五是蛮干心里,只想产量进尺,一味图快,装大胆,逞英雄,不按章操作。六是煤矿井下恶劣的环境,黑暗、噪音、烟尘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员工不堪重负,心理烦躁,所以操作起来简化程序,马虎对付,粗心大意,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习惯,而这种不好的习惯有时领导看惯了,工人干惯了,久而久之给安全生产买下了隐患。 二、制止习惯性违章的对策与措施 职工存在习惯性违章,也说明我们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规程落实不到位,习惯性违章是一种劣习和顽疾,根治起来很困难,要彻底杜绝必须刚柔并济、标本兼治。 1、实施钢性管理治标 通过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明纪律、严肃问责,对安全生产实施刚性管理,铲除滋生习惯性违章的土壤。 (1)各级领导干部严格管理,带头管住习惯性违章。制止习惯性违章首先必须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对于习惯性违章,不能习惯性不管。各级干部对安全生产要严格管理,特别是对习惯性违章要敢说敢管,敢于碰硬,用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要与习惯性违章作斗争。很多时候习惯性违章是我们领导干部“惯”出来的,或者“默许”出来的,比如掘进工作面直眼放炮距离要100米,工人为

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

煤矿三违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煤矿“三违”现象的现状及主要表现 1、违章作业 有很多工人觉得工作多年,过分自信,存在侥幸心理,撞运气,不顾规章制度的约束,图省事,走捷径,凭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对工作满不在乎,干起活来马马虎虎,冒险蛮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人责任心不强,图省事、怕麻烦,在工作中容易导致思想麻痹,为了多出一些煤九不注意安全,甚至有意违章作业;有些人重效益、图节约,重生产、轻安全,只注重赶进尺、赶产量,忽视了安全工作;有些工人为了省事、省力气,有意识减少必要的程序而违章,久而久之,把有意识违章变成习惯性违章;还有很多工人无证上岗,未经培新或培训部合格就上岗,缺乏生产技能和紧急应变能力。 2、违章指挥 指挥者文化水平低,不熟悉案情技术规程,对生产现场不了解,盲目指挥,错误决策;明知道可能有危险,存在侥幸心理,强令他人去干;明知道违反安全规程,为了抓生产,完任务,指挥违章作业。还有。在煤矿生产中,小到班长、技术员、大到副矿长、矿总工程师,他们在指挥中,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处于被动时,又找不到妥善处理办法,往往容易违心的让安全给生产让路。

3、违反劳动纪律 违反劳动纪律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习以为常,但这往往会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有些工人工作时间擅离职守,不在规定地点休息,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在井下吸烟,到废弃巷道活动,视劳动纪律为儿戏。 二、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分析 1、职工素质低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从事采掘工作的人员是农民工,其中许多人文化素质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加上他们往往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所以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不要的安全知识和工作技能,再加上对煤矿安全规程不够了解,容易违章出事。 2、生产至上心理 1)急功近利,一味追求产量和利润,放松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2)对待安全隐患不像解决生产问题那样迅速、果断。3)思想麻痹、走马观花。4)干部,工人都认为多出煤,就多效益,多一分收入,从而忽略安全,将安全摆在了次于生产的位置上。 3、侥幸心理 4、麻痹大意心理 5、焦虑急躁心理 6、投机取巧与懒惰心理 7、冒险蛮干心理 8、从众心理 9、逆反心理10、盲目服从心理。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煤矿违章作业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座谈了解及大量事实证明,“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主要表现是: 1、盲目性“三违”。少数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技术钻业务和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 2、无知性“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了章还根本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造成无知性“三违”。 3、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区队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进尺、产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情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 4、管理性“三违”。有些区队管理人员,重生产安排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执行力服从力差,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一拖再拖。甚至有的管理人员明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管理性“三违”。 5、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轻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的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了放任性“三违”。

6、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工序性“三违”。通过对发生“三违”的主体分析,40周岁以下占绝大多数,由于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影响,严重“三违”逐年减少,一般“三违”却相对增加,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三违”现象相对严重,采掘、机、运、通单位是“三违”的多发单位,其主要特点是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资历深厚者,“三违”行为越少。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是导致“三违”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因而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呈多样性,通过座谈了解、综合分析,其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侥幸心理。有的职工认为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自如,偶尔违章也不会出事,碰运气一旦成功,就盲目自信,经常抱着侥幸心理去违章作业。 2、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管理人员、职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置之度外,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是一件容易的事,麻痹思想油然而生,“三违”现象屡见不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

高处作业得隐患排查及事故防范对策措施 一、高处作业得定义及事故分析 高处作业亦称“高空作业”,就是指在一定得高度有可能坠落得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明确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得高处进行得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从可能发生得地点分析,其分布非常广泛,有船坞、码头、机舱、甲板面等生产区域,也有在起重机械设备、屋顶、通道、平台等非生产区域。从受伤部位分析,由于坠落后头部着地或受冲击,易造成脑外伤或内脏损伤而致命;四肢、躯干、腰椎等部位受冲击往往造成重伤甚至终生残废。 造成高处坠落事故得原因分析有: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个人防护 用品缺乏或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培训教育不足,不懂得操作技术与知识;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禁忌人员进行高处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工或指导有错误;造成安全装置、防护失效;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大风或恶劣天气下冒险作业。 同时,高处作业乱丢余料、失手坠落、活动脚架没有清除,人员没有带安全护具,可能被落物或抛射物所伤害,造成物体打击事故。从受伤部位瞧,物体打击造成死亡得部位大部分都在头部,其次就是胸部,而造成得重伤事故,其受伤部位大多数在腿部,其次就是眼部、从受伤害人员瞧,主要就是装配工、电焊工等一线生产工人,这就是因为造船厂得主要一线生产工种作业环境较差,活动范围大,在未离胎得分段上,在合拢口得吊架里,在货舱得导架上,作业时多就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立体交叉作业,配合不当往往酿成悲剧,伤人伤己。 对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得重伤死亡事故分析得结果表明,主要原因大致就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对现场缺乏检查与设计有缺陷。 高处作业事故包括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两方面,其中高处坠落约占高处作业事故得百分之六十,而且事故后果比较严重。 二、高处作业事故隐患识别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揭示了事故与隐患得关系:千万次得隐患,对应着330起意外事故,而这330起意外事故,包含着300起无伤害、无损失或险肇事件,29起轻伤或低损失事故与1起死亡、重伤或重大损失事故。因此隐患排查就是预防事故、减少事故发生得基础工作,也就是安全管理工作得前提,只有切实将隐患排查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制订措施对策防范事故。 导致高处坠落得危险隐患很多,从钢板预处理、切割下料到船台(船坞)搭载合拢,再到码头调试,试航完工交船,需要全面了解所有施工工艺与作业方法,才能充分识别。前期得识别基本为预测,存在不全面、不切合实际得弊端,但可以此确定重大事项得控制措施与方案,施工过程中再全面、精细地识别,采取恰当得控制措施与方案,因此对危险隐患得识别就是持续进行得。 由危险度分析法分析得出,在船舶制造高处作业中危险隐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

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煤矿“三违”现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通过分析煤矿职工“三违”事例,阐述了煤矿生产中“三违”现象的原因,提出预防“三违”现象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煤矿“三违”;原因;对策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煤矿安全工作关系到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大量事故统计表明,煤矿事故的90%以上是由职工“三违”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三违”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主要措施。 1 “三违”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原因一般有12种:(1)不懂规章或规章懂得太少; (2)麻痹心理,认为违章不会造成事故;(3)认为规章太烦琐,操作太麻烦,费力费时; (4)个体所受安全教育少,安全意识不强;(5)井下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易疲劳;(6)习惯性违章,企业职工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不按章程办事的习惯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7)情绪原因;(8)操作失误; (9)认知水平低,要么认为不会发生事故,要么认为即使发生了事故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10)赶进度;(11)从众心理; (12)受违章指挥而违章。 导致煤矿职工“三违”行为的主要因素: ①金钱。煤矿职工处在社会较低阶层,挣钱养家糊口是其第一要务,所以金钱对煤矿职工而言是第一需要。现在多数煤矿生产任务都进行井下承包,完不成目标任务

就会扣钱,必然会产生出现急功近利、冒险冒进的违章现象。②心理满足感或幸福感以及情绪释放后带来的快感。有些矿工干了别人不敢干或不愿干的工作会有一种自豪感,心理会感得很满足,很幸福。而有些心存怨恨和私愤的人把违章视为一种发泄,他们从发泄中可得到快感。 ③时间与力气的节省、疲劳的恢复等,也是最常见的现象。每到快下班时,违章现象就会增加。④图便利。 2 “三违”事例分析 (1)2005年4月12日早班,某矿采二队值班队长牛某某,带领3名小工一起来到了366回采工作面。到工作面后,他们抓紧时间出了几车煤。牛看时间还早,想把剩余的几个空车出满,于是他就走进工作面的糊空去挖煤。其中一名小工极力劝阻他:不要到糊空里去挖煤,里面危险。但他却置若罔闻,执意要到里面去挖煤。4点多钟,糊空来压,老塘矸子将其埋住……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事故分析:安全意识淡薄,冒险蛮干,我行我素,武断专行,听不进同事的好言相劝,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规程》第56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 (2)1987年11月的一天零点班,某矿采一队大工邱某某,参加工作不久,刚到采一队2186工作面上班。那天工作面4点多钟就收工了,邱看到离出班的时间还早,就来到大巷想休息一下。坐了一会,感觉到有点冷,心想,要找个暖和的地方休息就好。于是他来到大巷对面的一个探煤上山。据说,此巷原来是探煤用的,因为没有探到煤,只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控制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80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控 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的危害分析及 控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引言 在炼化企业受限空间作业中风险较高的主要是工艺流程中的各类塔、容器、储罐以及下水系统等,主要风险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不仅具有受限空间和动火作业各自独立的危险特征,还有两类作业之间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危险特性。所以,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远高于独立的动火作业或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因此,一旦风险识别不充分,防范措施不到位,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2.受限空间内危害物质的产生机理 受限空间内危害物质的存在主要由物料未清除干净、外界物质窜入、交叉作业以及动火作业或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同时由于通风等措施失效导致危害物质积聚,最终导致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事故。 2.1受限空间内的物料未清除干净 受限空间内物料的清理受清洗置换时间、清洗置换介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风险识别及评价

XXXXX有限公司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 分析人员:分析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岗位工作步骤危害因素可能的后果L S R 风险等级控制措施L S R 可否接受备注 高处作业作业前 不按规定要求办理 高处作业许可证 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1 3 3 轻微风险 严格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严禁违 章作业,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 措施不落实 引发事故,人员伤亡 1 3 3 轻微风险 配备负责安全措施,安全带、安全 帽,相关就生设备等,严格检查 1 3 3 可接受 作业人员未进行安 全教育,不清楚现场 情况 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作 业现场出现的问题,人 员伤害 1 3 3 轻微风险 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情况 进行培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 3 3 可接受 监护不足,监护人不 到位 出现事故不能及时处 置,造成事故扩大, 2 2 4 一般风险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监护,作业前对安全措施进行严格 检查。作业过程中不得脱离岗位 1 2 2 可接受 消防器材不足及救 援应急措施不当 不能及时灭火,造成事 故扩大。人员伤害 1 4 4 一般风险 作业前仔细检查落实配备到位,设 备外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 清水等相应急救用品 1 3 3 可接受 脚手架有缺陷或者 不牢固 高处坠落,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使用前认真检查,符合要求才能搭 建。 1 2 2 可接受 作业材料、器具、设 备等设施不安全 不能及时灭火,造成事 故扩大。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使用前认真检查,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作业中 不系安全带或安全 帽,不按规定穿戴其 他要求防护用品 引发事故,人员伤亡 2 2 4 一般风险 作业前严格检查,不采取安全措施 禁止作业 1 2 2 可接受 工作平台或梯子湿 滑,下梯子脚下踩空 人员伤害 1 4 4 一般风险 干燥后在作业,由专人监护,佩戴 相应防护用品 122可接受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3287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十次工伤,九次违章”,这句矿山警言告诉我们,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所以,班组长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其违章指挥的原因十分复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生产,造成违章指挥。 2、班组长思想上没有实实在在地树立起安全第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 措施正式版

动火作业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引言(1) 近几年来,我厂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因动火引发的事故频度愈来愈高;检查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监火人不到位、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够等问题。本文从动火作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着手,结合我厂管理的实际情况,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动火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削减风险措施来控制动火作业风险。 法律法规识别(2) 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集团公

司、工厂有关安全规范、标准、制度及要求,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及本厂《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 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3) 对于生产作业活动一般都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通过表格形式较细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