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最新版】

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最新版】

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最新版】
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最新版】

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企业均受到较大冲击,面临较大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企业以抗击疫情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复工复产、精准控制企业库存、保障生产生活,大幅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就《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政策推动和现实压力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向数字技术“要”效益,是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我国国有企业构筑强大内生动力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本文正略咨询将对数字化趋势下,我国国有资产如何管理进行解读。

一、国有资产的数字化管理需实现三个转变

国有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转型,是利用新一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重塑和改造,是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与过去传统的信息化管理相比,难度更大、挑战更高,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转型,需要

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工具思维”向“数字理念”的转变。传统的资产管理专注于现有体系、制度和流程的建设与应用,把信息管理系统当作一个简单的工具。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需要的数据是根据预先设定要求生成的,管理重点是关注财务数字的变化。而数字化管理转型则聚焦于商业模式和平台运营,需要将数据视为核心生产要素。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是管理理念的颠覆。

二是从“提升效率”向“提升价值”的转变。信息化管理是流程驱动,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管理的效率不足。因技术手段有限,对每一个资产只能以数据的形式人为地录入下来,大量依靠关系数据库:表(实体)、字段(属性),把资产的表面信息转变成结构性的文字描述。而数字化转型则是数据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资产的各类信息都可以录入系统,并利用算法发现数据价值,不断挖掘国有资产价值提升的潜力。

三是从“经验判断”向“智慧决策”的转变。目前,国有企业面临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在资本投资公司和资本运营公司的集团层面,经营决策的客体,从以往所熟悉的生产经营,转变成“资源资产化”的国有资产和“资产证券化”的国有资本,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老的生产经验中走出来,通过对企业国有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将决策观念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进而拓展为对产业布局的洞见和选择能力。

二、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基础路径

在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转型的过程中,要以数字管理平台建设与完善为出发点,借助一套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将来资产经营决策、实现保值增值提供数据支撑。建设路径简要来说,就是建立一本账、打造一个库、绘就一幅图、铺开一张网,即建立统一标准的资产台账,打造稳定可靠的大数据库,绘就多维立体的资产画像,铺开严密安全的信息防护网。

1.建立一本账:建立统一标准,有效打通数据壁垒

在建立数字管理平台时,要通过建立数据口径标准和闭环管控流程,对分散在各系统中的数据提供一套统一的数据命名、数据定义、编码规则、业务口径、技术口径等基准,防止用语的混乱使用。同时,还要明确管理平台应用过程中的信息采集要求、录入原则、录入管理等,通过建立科学的统一标准,避免业务之间数据壁垒的产生,为以后数据的统筹利用打好基础,提升数据利用效率。通过统一的标准管理,还便于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子公司及时全面地掌握自身国有资产总体状况,避免先清后乱,从而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

撑,为实现集团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2.打造一个库:优化硬件设施,确保数据稳定可靠

数字管理平台建立以后,就要对集团拥有的国有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录入,形成国有资产数据库。随着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开展,资产数据量、交易量将逐渐增多,必须着力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存储能力、处理能力、以及数据交换能力。在硬件设施和网络配置方面,采取适用为好、适度超前的原则,既注重成本效益相匹配,又注重新技术的使用。数据库在满足现有使用需求的同时,适度采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保证数据稳定可靠的基础上,丰富数据的采集维度。

3.绘就一幅图:推进挖掘分析,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归集内外部数据,形成资产画像,从物理属性、环境属性、用户属性等各方面对资产进行分析,从而为优化资产管理和运营提供依据。但数字化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数字化运营的维度,更是通过算法模型,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和风险的评估及预警。在基础资产数据全面、准确录入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按不同业务板块、业务条线对资产管理的不同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集团资产配置状况,一方面便于快速、实时掌握

各类资产的规模、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一方面可以对资产的资源配置方向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利用集团资产管理系统的查询、分析、预警等功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把管理工作者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业务的组合、协同、重构升级中去,实现管理上的革命。

4.铺开一张网:强化网络安防,保障资产信息安全

随着数据逐渐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和核心竞争力,资产数据的信息安全也成为了核心命题,这就需要建设稳定可靠的数字安全防护网。要从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更新员工对企业数据、敏感信息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数据安全评估、搭建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护措施。同时,要改变单一、传统的网络防护思维和手段,积极构建以数据安全为导向的全新网络防护体系,来应对可能的网络威胁和风险,强化信息数据安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要始终瞄准资产管理中信息不清楚、协同效率低、监管能力差、风险难把控等矛盾痛点,以资产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促进企业形成并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持续提升现代资产管理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融合发展水平,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奠定扎实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