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网控的军事卫星通信地球站异常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网控的军事卫星通信地球站异常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网控的军事卫星通信地球站异常检测系统研究
基于网控的军事卫星通信地球站异常检测系统研究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浅谈军事通信卫星发展及趋势 【摘要】现代防御技术指挥控制与通信中,通信卫星成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收集的重要工具,是满足决策部门、军事指挥部门、军政领导通信需要,应付突发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军事通信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并对其发展及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军事战略;卫星通信;应用状况;发挥作用;发展趋势 引言 卫星通信系统实际上也是一种微波通信,它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卫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通信方式,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的约束、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灵活机动、能多址连接且通信容量较大等优点,在全球许多领域应用效果很好,尤其在军事上已成为军事通信卫星提供的现代通信手段,可为军事指挥员提供灵活的全球通信覆盖能力和战术机动性,这种通信能力是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比拟的,在军事C4ISR系统中,卫星通信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卫星通信在国外军事及战略上的应用状况 迄今只有美、俄两国拥有独立的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两种现役导航卫星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导航卫星都采用多普勒测速和时间测距的导航方法。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5m,测速精度为0.1m/s,授时精度为100ns。GLONASS的三个相应数据分别为30~100m、0.15m/s和1μs。美国军方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信息战争”,而且还认为夺取制信息权和制天权是未来战争取胜的关键。以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为代表的航天系统是夺取信息优势的重要武器,因此,夺取制天权是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保障。 军用航天系统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已成为直接支援作战行动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包“舰队卫星通信”系统、“特高频后继星”系统、“卫星数据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军事星”通信卫星系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这些卫星通信系统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各不相同,有的用于为某一军种或三军提供战术通信,有的用于为国防部和国家指挥当局提供战略通信。 二、卫星通信在军事及战略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卫星通信网络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的网络。通信卫星的作用相当于离地面很高的中继站,卫星通信网络分为延迟转发式通信网络和立即转发式通信网络。现代防御技术指挥

军事知识科普

军事知识科普 一、【军队编制】 正确顺序应该是: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1.班是最小的单位,一般标准满编的班应该是10个人,也就是小组长一样的职位。 2.班的上一级是排。一个排有3个班,也就是30个人。 3.排的上一级是连。连一般有3个排,也有管4个排的,加上连长、副连长、后勤等等人员,一个连一般是120个人。 4.连的上一级是营。一个营配有4个连,大概500个人。 5.营再往上就是团。一个团含3个营,就是1500个人。 6.团的上面是师。一个师有5-6个团,一个标准师的兵力是10000人【因为有的师还有养殖场什么的,这种后勤部队也算人啊。也有直接隶属师的连,比如侦察连这样的】。 7.旅是个比师小比团大的编制,一般一个旅大概有7000人左右。但是旅直属于军,也就是说上面无师下面无团。从人数上看,旅夹在师和团之间,但是从编制上看,【军-旅-营】是和【军-师-团-营】平行的这么一种编制。

8.军在旅和师之上的单位。不同的军人数不定,这个是非常灵活的。军分为集团军和省军区。一个集团军下面有3-5个师或者旅,还有一些直属于军的功能部队,比如通信连。省军区是地方守备部队,除了台湾的各省自治区都有。省军区和大家知道的那7个军区不一样,省军区是以各省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河北省军区,陕西省军区。而那7大军区是以城市名命名的。军(集团军和省军区)都属于那7大军区,所以军区最大。就拿南京来说,南京是江苏的省会,这里有江苏省军区,同时也有个东西叫南京军区司令部。江苏省军区是省军区,南丄京军区就是那个肥龙,是大区。 二、【军衔问题】 1.军人分士兵和军官两种,士兵是绿本,上面三个大字“士兵证”,军官是红本本,相应的有“军官证”。 2、“士兵衔” 【陆军】

中国网络军事安全发展现状及分析

中国网络军事安全发展现状及分析 在军事活动中,军事信息的交流行为越来越频繁,因此互联网技术也成了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信息传输的通道——网络因此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进入21世纪以来,战争的形式由以往的大兵团作战,逐渐转变成了高新技术条件下,高强度、大投入甚至超大投入的战争形式。而这种崭新的战争形式,就更加要求多军兵种协同配合。为了实现这种协同配合,保证情报、目标等信息及时分享,就需要使用网络这种形式来传递。也就是说,网络已经变成了现代战争的神经,谁掌握了网络的主动权、控制权,谁就能在现代战争中占据先机,扼住对方的咽喉。因而,网络军事安全及其战略的发展与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伊拉克战争期间,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iq”(伊拉克顶级域名,相当于中国的“cn”),的申请和解析工作被强行终止,所有网址以“iq”为后缀结尾的网站全部无法登陆,也就是说这些网站全部从互联网小时,伊拉克这个活生生的国家竟然被美国在虚拟世界里“消灭”了。此外,由于在顶级域名的管理权上发生了分歧,“ly”(利比亚顶级域名)瘫痪,利比亚在网络上消失了三天。 2009年5月,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五国用户均无法正常使用MSN软件。原来,MSN的运营商微软公司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把这5个国家的MSN关闭了。美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这5个所谓的“敌对国家”会以某种方式危害美国的国家利益。 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就如同国防安全一样重要。一旦网络安全受到威胁,那么这个国家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信息交流,就会时刻受到他国的监视,同时在国际局势紧张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就会全部被切断。而互联网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军队就如同变成了“瞎子”,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而现在,随着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各个国家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纷纷组建“网军”来应对网络的不安全,尤其以美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2010年11月,美国国防部宣布,为了打击敌对国家和黑客的网络攻击,美军网络司令部已于2010年5月20日正式启动。而在之前的一年中,美国的海、陆、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等大单位整合了各自的网络部队,并组建了中央指挥部。此外,五角大楼也已开始训练网络安全专家,为网络司令部储备人才。在更早以前,2002年布什总统发布了第十六号“国家安全总统令”,组建了美军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支网络黑客部队,标志着此前由黑客进行的“网络游击战”正逐步向未来的正规“网军”,部队进行的网络正规战演变。 此外,与美国相比,同为网络大国的俄罗斯在网络战宣传方面则低调的多。但受制于电子战水平和网络核心技术,俄罗斯在网络战领域的实力不及美国。然而事实上俄罗斯对网络战的理论研究很早就已经起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的信息安全委员会。而在2002年推出的《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中,网络战更是被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被俄方成为未来的“第六代战争”。而俄罗斯之所以能在理论领域保持领先,这乐器扎实的基础教育密不可分,计算机和数学等基础学科尤为突出。同时“一些大型网络公司和实验室也和俄罗斯政府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为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著名的Dr.web是俄罗斯指定的信息安全合作公司。而卡巴斯基实验室更是替俄政府主板了俄罗斯现代化和经济技术发展委员大会,赢得了俄当局的肯定。 从美俄两个强国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安全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美俄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趋势上来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还十分严峻。首先,控制着全世界互联网的13个根服务器中,有9个位于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根服务器在直接影响中国的网络安全,甚至可以让中国也想利比亚、伊拉克一样,在互联网上“消失“,那么这给中国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其次,根据调查,互联网上80%的信息都是由英文来表示的。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控者全世界网络舆论的主导权,通过操纵网络来操纵世界舆论,来把中国放

军事通信发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军事通信技术是军队实施通信保障的技术是军事体系对抗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来, 随着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在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变为冲锋陷阵的 "信息斗士",并成为决走和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事通信是为军事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完成军事通信任勢,对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 军事通信伴随着人类武装冲突的岀现而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和电通信等发展阶段。 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1 :运动通信阶段 运动通信是指一种由通信人员徒步或使用交通工具、或利用驯养的动物来传递资讯的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是最早出现军事运动通信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4世纪,中国甲骨文中有关于将边防军情传报至U殷京(今河南安阳)的记载。西周时期,在通信中使用了传车,春秋末又产生了单骑马传,出现了专使和接力运动通信的形式——驿站,用以传递情报、邮件及口头命令等。 在古代军事通信中,除了由人来直接传递资讯外,还利用动物来进行资讯传递,例如信鸽。信鸽有识别方向的特殊能力,飞翔速度快,可以在数百里间来往传递。把书信插入鸽腿的轻管内,就可以逬行远距通信了。人类用军鸽通信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元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些文明古国已使用这种通信方式。 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设有驯养和掌管军鸽通信的专职机构。另一种是通信 犬。经过训练后能传递书信的军犬,嗅觉灵敏,记忆力强,有辨别特定语言、气味、声

网络信息安全在未来军事领域的重要性

网络信息安全在未来军事领域的重要性 屈毅 (东华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0901班学号:070900119)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我国军队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析了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所带来的各种潜在隐患和安全漏洞。同时,论述了目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泄密方式并对如何加强军事网络信息安全,防止泄密提出了一些措施和看法【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军事信息计算机网络 1.引言 10月17日,韩国军方有关政府机构表示,韩国军队互联网遭黑客攻击,部分国家机密被盗取.军方经过调查了解到,陆军第3军司令部一名上校将该电子认证书储存到电脑,后用该电脑上网访问门户网站时,感染黑客植入的蠕虫病毒,电子认证书因此被盗取.据军方推测,黑客用认证书登录“化学物质事故应对信息系统(CARIS)”,盗取了部分机密,包括国立环境科学院管理的700家有害化学物质制造企业和机构的相关信息、化学物质和天气信息近1350件.时至今日,网络黑客入侵等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军方极其头痛的问题.近年来,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络对抗,正在改变着人类国家与国家间、集团与集团间的竞争,乃至战争的方式.这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目标,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在整个网络空间所进行的各类攻防作战就是网络战.其目的就是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信息系统正常发挥效能,以获取和保持网络空间的信息优势,从而夺取并掌握制网权.目前来看,网络战可以分为广义网络战和狭义网络战两大类:广义的网络战又叫战略网络战,是指国家或集团运用国际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为争夺信息优势而进行的斗争.狭义网络战又叫战场网络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战场计算机网络在作战指挥、情报侦察、武器控制、作战保障、后勤支援、军事训练、作战管理等方面,为夺取和保持战场制网权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战行动,用以保持己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并寻求否定对方信息、瓦解、破坏、欺骗对方信息系统.

军事知识 (整理的详细版)

1.《孙子兵法》是我国和世界兵书中最杰出的光辉著作,它是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 孙武所著,共有 13 篇。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缩,是我军的唯一宗旨。 3.人民战争的两个基本特性是战争的正义性和战争的群众性。 4.毛泽东灵活用兵思想的五个基本要素是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6.航天器绕地球作圆轨道运行而不掉回地面所必须具有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其数值为 7.9 公里 /秒;卫星能够脱离地球引力场而绕太阳运行所需要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亦称脱离速度),其数值为11.4 公里/秒;卫星通常都在离地面 37650 公里以上的空间飞行。 7.美国的反导系统有两种,一种是 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一种是 NMD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9.导弹的特点射程范围广、精度高、威力大、速度快、机动性好。 10.现代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 11.高技术的兵器作战具有大纵深、高立体、多维、整体和 高强度等特点。 12.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原则,揭示了 战争的普遍规律,至今仍然是科学的真理。 13.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运动性大、主动灵活、速战速决、分散活泼。14.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15.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 1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17.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它能为相距19000公里的两个地面站提供直接通信。若在 赤道上空等间距分布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基本上实现全球通信。 18.1994年,美国就建成了“导航星”—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是由 18 颗卫星所组成,运行在 6 个轨道平面上,每个平面分布 3 颗,定位精度大约为16米。 19.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三代侦察卫星—一尖兵三型,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地面分辨力直逼美国的“大鸟”照相 侦察卫星 0.3 米,达到 3 米。 20.所谓载人航天,就是把人送上太空。从技术上讲,载人航天比发射不载人航天器要困难得多。因为载人航天, 既要保证宇航员,活着上天,还要活着下地,需要掌握高度可靠火箭发射技术、生命保障技 术、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等技术。 21.导弹的特点射程范围广、精度高、威力大、速度快、机动性好。 2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建设来实现的。 23.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24.军用卫星系统包括五种: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气象卫星、军事导航 卫星、军事测地卫星。 25.国家按人防音响警报发放的时机规定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2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27.《武经七书》主要是指:《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28.单兵数字化装备由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综合头盔分系统、武器分系统、综合人体防护分系统 和电源分系统5个部分组成。 29.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0.《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 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1.指挥信息系统由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输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 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等组成。 3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方向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途径: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 发展;步骤:三步走。 33.精确制导武器主要有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射程远;作战效费比高等特点。 34.航天的基本条件是:速度条件、高度条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军事应用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1.)发展及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提出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所计划署(DARPA)于1978年开始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这被看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雏形。从那以后,类似的项目在全美高校间广泛展开,著名的有UC Berkeley的Smart DuST项目,UCLA的WINS项目,以及多所机构联合攻关的SensIT计划,等等。在这些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其应用也从军用转向民用。在森林火灾、洪水监测之类的环境应用中,在人体生理数据监测、药品管理之类的医疗应用中,在家庭环境的智能化应用以及商务应用中都已出现了它的身影。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商业化应用也已逐步兴起。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看成是由数据获取网络、数据分布网络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各节点通过协议自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再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优化后经无线电波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 2.)无限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优势: (1)低成本、高冗余。传感器节点单个价格低廉,可以大批量生产。节点的大规模部署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具有较高的节点冗余、网络链路冗余以及采集的数据冗余,从而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2)规模大。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常在目标区域内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可能包含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还能够通过不同空间视角获利更大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这一直是卫星和雷达这类独立系统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3)分布式、自组织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对等节点构成的网络,不存在中

军事通信网系抗干扰战术探究

军事通信网系抗干扰战术探究 摘要】军事通信网是为了保障军队通信不间断而建立的一种专用网,信息化条 件下的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对通信网络的运行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 求通信必须具有综合抗干扰能力。本文对军事通信网在信息化战争中面临的威胁 和战场中综合抗干扰战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军事通信?抗干扰战法 军事通信网是作战信息的载体,是敌对双方干扰对抗的主要目标,也是最易 暴露、最易受攻击的环节。构建可靠性高、抗干扰强的军事通信网是进行网络化 作战的基础,分析和研究军事通信网抗干扰技术是军队进行信息化、网络化作战 的重要前提。 一、军事通信网面临的威胁 信息化战场上,由于双方大量使用不同型号和频段的电子设备,使信息化战 场呈现出电子设备数量多、占用频段宽、电磁信号密集、双方电磁信号相互交织 的复杂局面。 (一)、干扰威力增大,反干扰难度增加 首先,干扰方式增多。无线电通信干扰种类多,电子干扰平台也向多样化发展,除了机载有源干扰系统、舰载干扰系统、地面车载干扰系统之外,还有各种 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和舰船、投掷式或摆放式通信干扰机。其次,干扰范围增大。 可压制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的全部频段,使通信装备易受干扰,通信很不稳定。在干扰对象上,已从单纯干扰对方电子通信系统,扩展到干扰对方指挥信息 系统。在干扰信号的类型上,不仅能干扰调幅、调频话音和数据通信信号,而且会 对跳频信号进行干扰。最后,干扰程度増强。现代通信干扰设备,能对区域内无线 电通信进行有效的压制,既能进行压制性干扰,造成通信接收机超载、饱和或难以 获取有用信号,又能进行欺骗性干扰,使通信人员难辨真假,形成错误的识别和判断。 (二)设备投入多,相互干拢大,通信联络难度増加 现代战场,不同类型的电子系统与通信装备混合使用,电磁信号交织于整个战 场空间,信号频率几乎覆盖了从中频到甚高频的整个频域,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 电磁场,稍有不慎就会对通信系统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三)软硬杀伤威胁加重,反摧毁面临考验 在信息化战争中,随着电子对抗斗争激烈程度加剧,各国军队都注重采用各种 手段对敌方通信系统实施摧毁。对通信系统造成的杀伤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 先是各类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高技术电子装备,截获行动信息,测定指挥机构位置, 并使用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对通信枢纽实施火力摧毁,从而使指挥机构丧失指挥功能。其次是高功率电磁脉冲武器,其发射的有效功率要比现有干扰机大得多。如 微波束武器产生的脉冲功率较小时,可造成通信设备电路功能混乱,抹掉计算机集 成的信息,造成误码、逻辑混乱。若产生的脉冲功率强大时,可将各类电子设备中 的电子元件烧毁,线路烧断,焊接点熔化。 二、军事通信网系抗干扰战术 军事通信网系抗干扰战术与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紧密相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频谱重叠战术 为了减弱敌方干扰的影响,利用侦察系统,摸清敌方通信频段,在敌方通信频 率附近进行通信,甚至与敌方频率重叠使用。当敌方采用跳频通信时,可采用与敌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军事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军事应用与发展 无论指挥官们身处何地,他们都能看到自己的队伍,而且可以进行跨部队通信,从而对蓝军的整体状况了如指掌。这使陆军和联合部队能以更高的速度,同 步执行作战指令。海军网络技术。保卫海军的网络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 击是重中之重。美国海军新的网络防御作战司令部在全世界的海军及海军陆战 队网络上进行着每周7 天每天24 小时的监控。网络作战司令部称,这些网络每 小时要受到90000 次具有潜在危害的探测,自2001 年以来已经受到60000 多次软件计算机蠕虫和病毒的影响。计算机辅助信息高速公路或者说网络,已经成为 军事上越来越重要的工具,无论行政管理还是作战指挥,都离不开它。 海军也是一样,它的许多海外设施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舰队行动,都非常 依赖力量网络的网络中心(环境)-这是一个致力于将战斗者、传感器、网络、指 挥控制、平台和武器整合成一个分布式可升级的战斗部队的作战结构。但是由 于互联网和其它数字网络容易进入,它们面对攻击时显得脆弱,这使得这些有价 值的工具转变为危险的负担。海军部长Donald C. Winter 于2007 年10 月发布了一个新的信息技术战略计划,要求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网络中心信息基础设施, 并把防止它受到攻击作为第一要务。为应对这些威胁,海军已经在网络作战司令 部内建立了一个比较小的机构来监视可能的针对全球信息系统破坏性行为,并做 出反应。 海军网络防御作战司令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该司令部的技术总 监James Granger 说: 我们有大约170 人在进行着的每周7 天每天24 小时的监控。他们正在监视着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网络,包括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内部互联 网和战术网络,这些2009 年第6 期舰船电子工程49 网络分布于16 个国家的 300 个基地,拥有761000 个用户。根据网络作战司令部的数据,这些网络每个小

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

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8T14:50:01.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刘佳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全面的影响,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促使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管理部情报组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全面的影响,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促使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文章对现代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促进了军事领域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军事领域;应用 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实现了有效渗透,促进了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军事领域中,现代通信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文章针对该种现象,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1、新型通信网络的构建 由于军事领域的作战环境非常恶劣,军事人员在作战过程中可能需要在外面待上很长时间,我国以往的通信技术无法满足军事需求,所以,一定要构建新型的通信网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网络:① PIX网络。该网络又被称为军事专用网络,最开始由美国波尔实验室研制而成,被应用在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另外,PIX网络具有自身特殊的通信算法,能够切实保障通信网络的频率,而且本身的隐秘性比较高,能够避免外来人员入侵或偷听;② 4G无线网络。目前,我国4G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已经能够达到每秒2G的速度,不仅能够非常快速的完成信息传递,还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军事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军事指挥中心可以利用4G无线网络实时监测军事场地,但是,4G无线网络目前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普遍,在军事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2、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 2.1信息技术空间得到改善 军事信息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很好的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信息是一种不能预见的技术形式,具有非常独特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见,我们不能真正看到信息技术的升级,但是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客观存在。在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手段创新基础上,信息技术发展得到更大的推动[1]。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条件等都得到更好的改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技术之一。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发展的主要应用表现为:首先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很好的推动了军事通信的信息传输。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应用质量比较高的信息技术,比如蓝牙传输、红外线识别以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军事通信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很好的改善了军事通信的质量。 再者是数字通信技术在军通信中的运用,在高速互联网通信技术下,很好的提升了视频或是图片接收的速度,能够在瞬间完成各种资料的搜集与播放[2]。对于很多信息传输等,更好的缩短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信息传输速度,这种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代表着我国军事通信的另一大改革。 最后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网络发展以及宽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从传统的铜线宽带到现在的光纤以及无线网络随着网速不断的上升,很好的推动了高清媒体技术以及4G手机等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当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提升了传统信息技术中信息传递速度与质量底下的问题,同时根据各种大型网络应用平台以及相关无线区域的行程,推动了现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进步。在平时的生活中,到处都覆盖着无线网络,很好提升了信息传播与技术升级。 3、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3.1近期数字电台技术的运用。数字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运用很好的改善了军事信息传播与应用,特别是现在无线电发展支撑下,数字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将这种近期数字电台的形式应用在具体的军事作战技术中,成为军事作战中数字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这种电台技术很好的融入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信息频道分析手段,帮助军事通信发展更好的完善了信息定位等不足。信息电台方式将各种电台信息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中根据信息的分析过程,从信息网络中进行价值甄别。 3.2数字波束技术的运用。数字波束技术主要是根据通信中的信息收发点为根据,形成数字传输波束。在数字波束中收发点主要指的是军事通信过程中信息接收天线,从整体上来讲就是军事通信范围的边缘安装的信息接受设备。利用把信息传输基点以及不同的信息收发点之间,利用传播线路进行数据信息的接受与整理,同时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处理。信息移动台在收到相关数据信息之后,根据专门信息传输通道将各个信息点之间进行联系,形成数字波束。 3.3网络传输与仿真技术的运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传输以及仿真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军事通信来讲,网络仿真技术提高很好的为军事模拟作战以及训练等提供了方便。同时根据作战环境的模拟,提升军事训练中突发现象解决能力以及军事应变能力。根据高度模仿的信息模拟系统,作战人员能够利用作战需要,对指挥部以及作战总指挥系统进行作战信息的即使反馈,能够第一时间收到上级领导的指示,根据信息数据现实的信息进行统计,寻找出有利的信息数据。 3.4 3S技术的应用 军事领域中用到的3S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RS技术以及GI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地理信息系统。首先,GPS技术是在现代宇宙太空轨道中的25颗精密卫星基础上,对地球进行实时扫描和监测,从而对地球上物体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其次,RS技术主要对地球上物体的电磁波、大气层等进行扫描,准确获取当时的天气信息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最后,GIS技术是在数字处理的基础上构建高效仿真的数字模型,进而对被监测区域的经济状况、交通状况、气候信息以及人口情况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目前我国军事领域的发展过程中,3S技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国部队设施的配置中,3S技术中的GPS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军事部队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对部队、指挥部的位置进行确定。如果将GPS技术与GIS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对陌生作战区的地理位置进行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部队在进行远距离作战时,也不会出现迷路的现象。在GPS导向仪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我国军事部队GIS系统坐标的有效整合,之后再利用RS技术,就能够准确掌握军事作战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情况。由此可见,

2020年军事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年军事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2、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由经济、科技、军事、社会发展程度、政府调控能力、外交力、自然等综合力量组成。 3、步枪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 4、江泽民提出的军队建设的“五句话”内容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5、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6、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7、新军事变革是整个军事体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全部转型,变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军事技术、武器装备、

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军人素质、教育训练、后勤保障和战争动员等各个方面。 8、对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对策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预有准备,积极推破,整体防护”。 9、人民战争有三个明显特点,分别是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10、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 军事知识试题二、选择题 1、战斗的基本类型包括:(BC) A、单兵作战 B、进攻战斗 C、防御战斗 D、军种战斗 2、下列属于轻武器的是:(ABCDEF) A、手枪 B、步枪 C、机枪 D、火箭筒 E、手榴弹 F、喷火器 3、伪装技术措施包括哪些:(ABCDEF)

A、天然伪装 B、迷彩伪装 C、植物伪装 D、人工遮障伪装 E、烟幕伪装 4、公民享有下列哪些国防权利?(ABC) A、提出建议权 B、制止和检举权 C、去得补偿权 D、监督权 5、国防法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CD) A、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B、人民群众的自觉性 C、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D、法律适用的优越性 6、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哪四个要素:(ABCD) A、战斗部 B、动力装置 C、制导系统 D、飞行器 E、探测器 F、侦察器 7、C4I是指:(ABCDE) A、指挥 B、控制 C、通信 D、计算机 E、情报 F、监

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对策

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对策 军事信息网络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主战场,是敌必攻,我必守的“核心阵地”,其安全防护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因此研究和讨论如何提升军事信息网络的综合防护能力是关系我军打赢能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网络军队信息防护 军事信息网络是军队实现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监视和情报获取的物质基础,是“网络中心战”的关键基础和核心“阵地”,其安全防护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效能的发挥,关联战争的胜负。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分析军事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升其“防御”能力,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 军事信息网络安全形势分析 1.1 形势的严峻性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高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出版了《美国是如何监听中国――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一书,书中列举的信息安全问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作为国家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形势也绝不乐观。 1.2 防护的复杂性

一方面,军事信息网络组织结构复杂,连接网络的实体可能是一台电脑终端,也可能是一个武器平台。另一方面,虽然军事信息网络在物理上完全独立,但是由于网络节点众多、分布区域不完全可控,任何节点失控或被突破都可能对整个信息网络安全造成威胁,这些都使得军事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变得异常复杂。 1.3 事件的突发性 网络安全威胁隐蔽性强,事先很难预料,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强的突发性特点。目前来看,部队信息网络中所采用的软硬件设备,比如操作系统、骨干路由器等,多数都是由外国企业研发制造,敌对势力完全可能通过这些设备预留的“特殊后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对我信息系统发起突然攻击,造成我方信息系统瘫痪。“棱镜门”事件所暴光的安全问题足以引我们的警醒。 2 军事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带来的威胁 网络安全防护是一个“隐性工程”,一切防护措施只有在系统受到安全威胁时才会“显现”,因此,很多部队虽然重视信息网络发展,却往往忽略安全防护体系的同步建设。 2.2 技术的“先天缺陷”带来的威胁 军事信息网络虽然与互联网进行了物理隔离,但在技术层面与互联网并无二致。比如TCP/IP协议也是军事信息网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定义]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车辆、舰船、飞机及单兵在运动中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进行的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测控站、网管和众多的移动站组成。通信卫星可利用具有大型天线的大型同步轨道卫星,也可利用众多中、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测控站用于对卫星的定点位置或运行轨道测量跟踪和进行控制管理。网管站是本系统和其它电信网络连接的枢纽。网络管理中心协调各站的正常工作,以保证本卫星通信网正常运转。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类型的移动站。 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其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播损耗和其它附加损耗应尽可能小,同时具有较宽的可用频段以及技术可行性。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一般使用低增益宽波束,它接收到的来波有直射波、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这三种来波合成,会使移动站接受信号电平发生相当大的随机起伏,产生所谓的"多经衰落",多经衰落严重时可使通信中断。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可分为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服务对象,可分为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航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所用通信卫星的类型来分,可分为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中/低高度轨道(MEO、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而目前中/低高度轨道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展最为显著。 无论GEO、MEO或LEO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体现了本世纪末卫星通信的两个特点:一是面向移动电话服务,亦即窄带话音/数据服务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二是面向高速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宽带数据服务,亦即Ka和Ku频段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但应注意到,在发展区域性移动电话和数据业务时,仍然不能忽视静止卫星(GEO)的成熟技术和有利条件,GEO卫星系统仍将平行地发展。 [相关技术]卫星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 [技术难点] 无论是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是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总的技术难点是:设备小型化、卫星智能化、网络综合化、信道带化、频率高频化轨道多样化等;就空间段而言,解决好处理转发器、自适应天线、星际链路、GEO轨道发展卫星群、非GEO轨道小卫星、轨道综合;就地面段而言应解决好自适应天

军事通信发展

军事通信技术是军队实施通信保障的技术是军事体系对抗的重要工具。20世纪90年来,随着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在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军事通信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变为冲锋陷阵的“信息斗士”,并成为决定和影响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事通信是为军事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完成军事通信任务,对军事通信的基本要求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 军事通信伴随着人类武装冲突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和电通信等发展阶段。 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1:运动通信阶段 运动通信是指一种由通信人员徒步或使用交通工具、或利用驯养的动物来传递资讯的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是最早出现军事运动通信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4世纪,中国甲骨文中有关于将边防军情传报到殷京(今河南安阳)的记载。西周时期,在通信中使用了传车,春秋末又产生了单骑马传,出现了专使和接力运动通信的形式——驿站,用以传递情报、邮件及口头命令等。 在古代军事通信中,除了由人来直接传递资讯外,还利用动物来进行资讯传递,例如信鸽。信鸽有识别方向的特殊能力,飞翔速度快,可以在数百里间来往传递。把书信插入鸽腿的轻管内,就可以进行远距通信了。人类用军鸽通信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元前,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些文明古国已使用这种通信方式。 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设有驯养和掌管军鸽通信的专职机构。另一种是通信犬。经过训练后能传递书信的军犬,嗅觉灵敏,记忆力强,有辨别特定语言、气味、声音、记号的能力,信囊通常系在通信犬的颈环上。用军犬来进行军事通信的年代也很久远。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 及未来发展趋向 7’ 卫星通信在军事应用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例如:覆盖区域广,建设成本不随距离增 加而变化,快速延伸到新的定位点,高度灵活的网络功能,犬容量;可靠而大范围地对移动 体(舰船、飞机、车辆等)的通信服务j在战时可实现对指令和控制信息的转换和传输。军 用卫星通信不同于商业网络,它要受许多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要具有在敌方威胁下生存的 能力。它可能遇到电子干扰,截获,通信信道/卫星控制链路的电子诱骗,空间或地面系统的实际破坏和来自于核战争的一些其他效应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①在一个大范围的网络结构下提供有效的服务灵活性; ②具有为不同容量和不同终端尺寸的各种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j ⑨能适应大量低占空度(1ow-duty—cy cl e)移动用户需求的便利性; ④具有和其他网络或通信媒体的兼容性; @在不同管辖区域的卫星通信终端问的相互可操作性; @ 成本效益高和改善频谱的利用率。 2 战术卫星通信的增长 迄今为止,军事卫星通信系统还主要是有限制的固定终端,用大的天线和宽频带传输 高数据速率。战术军事通信的需求则要求发展可空中运输的终端,它可在狭小的道路上被很快运抵到一个新的位置上,并在短时问内开通,完成安全和可靠的通信。这些终端可随着部 队移动,运送到边远地区,并且敌方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下通信设备可短时间内建立起通 路。 由于高速移动的部件设备和运动平台(如舰船、飞机)指挥和控制的需要,卫星系统的 建造围绕较低的频段(UHF)发展,以满足关键战术通信的要求。UHF系统使用具有宽波 束的小型天线,它不需要高精度的点波束指向机构,且容易适合于移动平台。虽然,uHF 终端可以做得较小并相对价廉,但它可利用的带宽和扰干扰能力有限。需要改进的卫星通信 服务既来自于战术上的也来自战略上的用户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向更高频段的应用。随着卫 星通信系统应用的增长,一系列新的需求正在促进军事应用向更稳固和更灵活的系统发展。 3 抗威胁的对策 为了具备在不同情况威胁下能提供通信生存的能力,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与商用系统的要 1 https://www.doczj.com/doc/ca1339309.html, 论文网论文大全https://www.doczj.com/doc/ca1339309.html, 论文网论文大全 求是不同的。卫星通信具有固有的致命弱点:易受电子干扰和被非法截获。对卫星转发器的 干扰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来自飞机或类似的这类平台有可能对下行链路进行干扰。因此,对 卫星或对地面,或对两者兼而有之,采取了一些对付威胁的手段。最为普遍采用的是频谱扩 展技术和天线调零技术。在军事卫星通信系统里,还采用了低截获概率技术(LPI)和复杂 的编码方法。 5.] 频谱扩展技术 频谱的扩展是一项取决于用户的抗干扰技术,即用户使用一种扩展功能来扩展其信号而 又不为敌方复制。接收机收到信号后则完成反方向的消去扩展功能。所需的信号超过干扰信

浅析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作用

浅析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作用 郑钟毫04012419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南京211189) 摘要:军事通信作为保障军队指挥的基本手段,是军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现代战争广泛应用高技术武器,作战空间关阔,部队高度机动,作战方式转换频繁,战机稍众即逝,军事信息量大,电子斗争激烈,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运用到军事通信之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平流层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 Analyses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litary ZHENG Zhong-hao (Southeast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Nanjing 21189) Abstract:Military communication as the basic means to safeguard army command, is one of the elements of the army battle effectiveness.Wid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weapon in the modern war, and battle space sprawling, Forces’mobility is high,warfare conversion is frequent, martial chance is brevity, martial amount of information is huge, electronic war is raged, informativ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pplied to military communication and played a huge role.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as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ratospher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通信技术在军事中的被称为军事通信,其中分为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光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而军事通信作为保障军队指挥的基本手段,是军队战斗力的要素之一。现代战争广泛应用高技术武器,作战空间关阔,部队高度机动,作战方式转换频繁,战机稍众即逝,军事信息量大,电子斗争激烈,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运用到军事通信之中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本文主要介绍三种技术对军事通信的影响,分别是激光通信技术、平流层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1.激光通信技术 激光通信技术与无线电通讯原理相似,即先将声音信号调制到激光束上,然后把带有音的信号的激光发射出去。最后用接受装置把音像信号检测出来。激光通信按其应用范围可划分为光纤通信和无线激光通信。激光通信技术由于其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光功率集中、难以窃听、成本低、安装快等优点,而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 激光通信技术的成熟运用在军事,改变了现在战争的很多作战方式。例如,现代海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舰船编队作战,其主要目的是发挥舰船编队作战的整体优势,因此作战中舰与舰之间的通信联系自然成了军事指挥的关键所在。在以前,旗语是最常用的舰船通信手段,但是其局限性注定了它不可能满足现代船舰通信的要求。而现在采用的无线电通信又存在着保密性差,容易和己方无线电设备产生干扰的缺点。相比之下,激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下面的优势。一是激光无线通信的传输媒介是红外不可见光,沿直线传播,非常细,所以被截取的可能性很小;而激光不会守电磁波干扰,信号通信机本身之间也不会产生干扰。因此,采用激光通信能使舰船通信保密性大大提升。二是可以通过加大激光功率,提高接受透镜口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