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12108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投资理财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学分: 3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货币银行学以经济学为基础,研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货币金融问题,是从货币、信用和银行角度研究货币及货币创造机制,研究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及原理问题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是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和投资理财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类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特点而设置的,在内容上充分考虑世界贸易组织金融领域的框架及未来金融业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大金融”的特点。在强调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核心作用的同时, 向学生展示金融领域的全貌,使学生对金融学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了解,培养学生应用金融理论来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不断推出,金融制度不断变革,金融领域的知识快速更新。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虽然选用最新的国内优秀教材,但教材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变化。教师虽然在备课和教学中努力反映最新的发展动态,但仍然可能出现遗漏。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

对金融环境、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现在的学习渠道多、信息技术发达,客观上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学生需要终生学习,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他们人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教会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对学生是终身受用的。

2.“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包括加强自学能力、认知能力、质疑和分析思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探究和求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专业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相融合,确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行业道德规范,在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职业操守、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团队精神、心理健康、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

3.“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用心去教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了解学生的需要。讲课不能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一套适合特定专业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这门课程才是成功的。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述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课程单元、课程内容说明和内容标准;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建议、考核评价建议、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案

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货币银行学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对于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如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货币银行学既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又是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将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讲好,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扎实,也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顺利学习。

对于不同专业,货币银行学的教学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而言,货币银行学课程除了全面讲授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了解更深层次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活动前沿问题。而对于财务管理等专业,货币银

行学的教学则侧重于掌握金融实践内容,如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融资方式的比较、银行业务与企业关系、金融政策变化对市场主体带来的影响、国际收支的分析等。

3.结合教材内容,构建完善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为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授课中除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结合国内、国际上发生的有关货币供求失衡引起的经济失衡现象、经济失衡导致货币失衡的问题、金融市场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商业银行的重组与兼并、货币政策出台与政策效应等重大金融问题的现状,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有较全面的理解,对货币、信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金融范畴有较系统的认识,为后续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金融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对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应以此为目标,除了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点外,更应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了解货币政策、讨论金融问题、分析金融现象、探讨改革方法,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二、分类目标

1. 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货币银行学学科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重点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形态变化;理解货币制度的内容和制度演变;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

(2)了解信用的概念、特征及各种信用形式;掌握主要信用工具;理解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以及利率的决定因素。

(3)了解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了解其他金融市场。

(4)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分类。

(5)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掌握货币政策的运用。

(6)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7)理解金融风险的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了解金融监管的概念、内容和方式;了解金融监管体制具体模式。

(8)掌握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掌握货币均衡的概念和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9)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相关概念;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产生机理;掌握治理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

(10)理解外汇、汇率的概念、分类;掌握汇率的种类和标价方法;了解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了解如何平衡国际收支和管理国际储备;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特征。

2.能力目标

(1)树立金融意识,培养学生发现经济金融现象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学习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习专业知识、拓展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恪守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诚实守信意识。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后续课程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建议总课时为54学时,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一、教学单元

本课程涵盖十大教学单元,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风险及监管、国际金融。

二、内容及要求:

学习情境一货币与货币制度(8学时)

1.基本内容:货币的起源及货币形态的变化;理解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

2.基本要求: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态的变化;理解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

3.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的起源及货币形态的变化;货币制度的内容;货币的本质、职能难点:货币的本质、职能

学习情境二信用与利率(6学时)

1.基本内容:信用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各种信用形式;主要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的概念及利率的决定因素。

2.基本要求:了解信用的概念、本质、特征和作用;了解信用的各种形式;理解主要信用工具;掌握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以及利率的决定因素。

3.重点、难点

重点:信用的概念;信用的形式;利率种类;利率的决定因素

难点:利率的决定因素

学习情境三金融市场(6+2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其他金融市场。

2.基本要求:了解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理解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理解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了解其他金融市场。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市场的概念;货币市场的内容;资本市场的内容

难点:货币市场的内容;资本市场的内容

学习情境四金融机构体系(6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机构的含义、类型、功能及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分类;我国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2.基本要求: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熟悉金融机构发展趋势;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分类;熟悉和掌握我国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难点: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学习情境五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5学时)

1.基本内容: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货币政策的内容。

2.基本要求: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掌握货币政策的运用。

3.重点、难点

重点: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货币政策的运用。

难点:货币政策的运用。

学习情境六商业银行(5学时)

1.基本内容: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2.基本要求: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3.重点、难点

重点: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难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学习情境七金融风险与监管(2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风险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产生原因;金融监管的概念、实施必要性及目的;金融监管的内容、原则和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和具体

模式;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了解金融风险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产生的原因;了解金融监管的含义、实施必要性及目的;了解金融监管的内容、原则和方式;了解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和具体模式;了解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金融监管的方式;金融监管体制的具体模式。

难点: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

学习情境八货币供求与均衡(3学时)

1.基本内容: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的含义及实现机制。

2.基本要求:掌握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掌握货币均衡的概念和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3.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学习情境九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学时)

1.基本内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产生机理;治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

2.基本要求: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相关概念;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产生机理;掌握治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产生机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

难点: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有效途径。

学习情境十国际金融概论(6+2学时)

1.基本内容:外汇的概念、特征、分类;汇率的概念、标价、种类、影响因素以及汇率制度;外汇市场的概念、分类、功能、交易方式以及外汇风险;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特征。

2.基本要求:掌握外汇的概念、特征、分类;理解汇率的概念、标价、种类、影响因素以及汇率制度;了解外汇市场的概念、分类、功能、交易方式以及外汇

风险;了解如何平衡国际收支和管理国际储备;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特征。

3.重点、难点

重点:汇率的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外汇风险;国际收支平衡;国际储备管理。

难点:汇率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作业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金融实践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是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会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讲课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案例教学、关注时事变化,以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2.利用网络资源,大力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我们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平台。当代金融活动快速变化,金融产品种类繁多,金融业务创新多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发言、讨论,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入手,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发言,使他们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使师生在课堂和课后的交流更加充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4.专题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课堂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文科教学中较常采用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尽管货币银行学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以讲授基本原理为主,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后,如何将学过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懂得分析运用,这是教材本身所无法解决的。通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采取较为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专题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金融学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考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70%。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考勤、课堂纪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各项成绩在平时成绩中所占比例如下:

(1)课堂考勤:不定期点名不少于10次,占平时成绩的40%

(2)课后作业:占平时成绩的50%

(3)课堂考核:占平时成绩的10%

四、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张红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2.教学参考(教材、杂志、网站)

(1)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易纲、吴有昌主编《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伍海华主编《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翀等主编《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版

(5)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版

(6)兹维·博迪、莫顿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7)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金融》

(8)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各主要金融机构网站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课程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PPT、投影片、录像带、教学视频、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加强常用课程教

学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和网站等网上信息资源。

3.完善课程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教学任务通知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教学周志表、课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使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规范化、标准化。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起源 1.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1)货币产生于交换(P2) 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要说清楚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必须追溯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私有制。(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P3)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及其特征(P 3) 2)扩大的价值形式(P3-P4) 3)一般价值形式(P4)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1)货币的理想条件及各种形态(P6) (1)货币的理想条件(P5) (2)货币形态:指货币的存在形式,指货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6 ①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 特征: 作为货币和作为商品的价值相等。 ②金属货币 特征: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0年1月 金融市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经济周期预测先行指标的是() A.工业产值 B.消费物价指数 C.消费者信心指数 D.失业的平均期限 2.现货交易不包括() B.保证金交易A.现金交易 C.固定方式交易 D.利率互换 3.下列选项中,既可以作为交易所市场的回购抵押品,也可以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回购抵押 品的是() B.政策性金融债国债A. C.央行票据 D.企业债 4.发行者只对特定的股票发行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称为() B.私募发行公募发行A. C.直接发行 D.间接发行 5.影响股票供求关系的市场因素是() A.投资者动向 B.金融形势 C.劳资纠纷 D.财政状况 6.市场价格若没有达到客户所要求的特定价位,则不能成交的订单是() A.到价单 B.市场单 C.限价单 D.收盘单 7.期货交易中,市场风险的防范机制是() A.保证金制度 B.无负债结算制度 C.价格限额 D.实物交割 8.从投资运作的特点出发,可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 A.对冲基金与套汇基金 B.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 C.在岸基金与离岸基金 D.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 9.国债柜台交易的交割方式为() A.T+0 B.T+1 C.T+2 D.T+3 10.一张15年期,年利率为7.2%,市场买卖价格为800元,票面价值为1000元的债券,其即期收益率为() A.7.2% B.8% C.8.5% D.9% 11.为谋取现货与期货之间价差变动收益而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者是()

金融学模拟试题一.doc

百度文库 《金融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15) 1、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a、信贷规模 b 、货币必要量 c 、货币流通 d 、生产规模 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发行政府债券 b 、短期借款 c 、长期借款 d 、自愿捐助 3、国内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 本位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之为()。 a、金块本位制 b 、金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银行券制 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目前,我国根据商业银行的()确定其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a、呆坏账率 b 、利润率 c 、资本金充足情况 d 、流动性比率 6、在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资本市场工具。 a、国库券 b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 、债券 d 、回购协议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特点的是()。 a、不记名 b、利率略低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c、金额固定,面额大 d、允许买卖和转让 8、下列哪一个指标不属于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a、超额准备率 b、贴现率 c、提现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9、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实际利率低,人们预计利率会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0、用恒常收入来解释物质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的西方经济理 论是()。 a.现金交易数量说 b. 现金余额数量说 c. 流动性偏好理论 d.现代货币数量说 11、一般来说,如果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将使本币汇率()。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受影响 12、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下列()经济主体会得到利益。 a、债权人 b、浮动收入者 c、货币财富持有者 d、靠固定薪金维持生活的人 13、国际收支是一个()的概念。 a. 存量 b. 等量 c. 流量 d. 变量 14、下列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中存在一致关系的是()。 a、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5、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 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 c、平衡项目 d、官方储备 二、多项选择题( 2%*5 ) 1、金属货币制度下辅币的特点主要有()。 a、不足值货币 b 、贱金属铸造 c 、规定磨损“公差” d、有限 的法定支付能力 e、可以自由铸造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金融学》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金融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院校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是我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货币供求均衡、货币政策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的掌握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货币政策;信用、信用形式以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率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以及金融机构的构成等问题,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业务经营、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熟悉我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有关金融工作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将抽象的金融知识与表象化的经济问题结合、深奥的金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用相关的理论解读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金融现象,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简单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而站在高度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微观金融活动,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金融学》模拟试题一

《金融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15) 1、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a、信贷规模 b、货币必要量 c、货币流通 d、生产规模 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发行政府债券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自愿捐助 3、国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本位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之为()。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5、目前,我国根据商业银行的()确定其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a、呆坏账率 b、利润率 c、资本金充足情况 d、流动性比率 6、在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资本市场工具。 a、国库券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债券 d、回购协议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特点的是()。 a、不记名 b、利率略低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c、金额固定,面额大 d、允许买卖和转让 8、下列哪一个指标不属于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 a、超额准备率 b、贴现率 c、提现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9、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实际利率低,人们预计利率会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0、用恒常收入来解释物质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的西方经济理论是()。 a.现金交易数量说 b. 现金余额数量说 c. 流动性偏好理论 d. 现代货币数量说 11、一般来说,如果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将使本币汇率()。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受影响 12、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下列()经济主体会得到利益。 a、债权人 b、浮动收入者 c、货币财富持有者 d、靠固定薪金维持生活的人 13、国际收支是一个()的概念。 a. 存量 b. 等量 c. 流量 d. 变量 14、下列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中存在一致关系的是()。 a、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5、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 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 c、平衡项目 d、官方储备 二、多项选择题(2%*5) 1、金属货币制度下辅币的特点主要有()。 a、不足值货币 b、贱金属铸造 c、规定磨损“公差” d、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e、可以自由铸造

(完整版)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金融市场学难点知识点 1、分析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容易造成自然垄断。这种高垄断很有可能导致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因此,政府从金融产品的定价和金融业的利润水平方面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应该是有理由的。 另外,由于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信息特性,使得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交易双方之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效率。因此,上市公司或者金融产品发行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成为证券监管和金融监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证券监管制度的核心,世界上任何一一个国家的证券法规都赋予上市公司某种持续性信息披露的义务,即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负有公开、公平、及时地向全体股东披露一切有关其公司重要信息的持续性责任。 最后,虽然个别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消费效用为购买该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个别消费者所享用,是一种私人产品。但是,由全部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集合所构成的综合效用,却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会影响到每一个金融产品或证券产品消费者(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可以把金融产品或者证券产品的综合效用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对这种带有公共产品特性的金融产品实施必要的政府监管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2、股票的发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公募是指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的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其优点是: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无需提供特殊优厚的条件,使发行人具有较大的经营管理独立性;股票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从而提高发行人的知名度和股票的流动性。其缺点有:工作量大,难度也大,通常需要承销商的协助;发行人必须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如实公布有关情况以供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私募是指只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其对象主要有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如内部职工、大的金融机构或与发行人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私募具有节省发行费、通常不必向证券管理机关办理注册手续、有确定的投资者而不必担心发行失败等优点,但存在须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市场平均条件的特殊优厚条件、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易受干预、股票难以转让等缺点。 3、金融市场主体之一——企业: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金融交易的主体。需要了解以下要点: 1).企业的运营是与资金的运营紧密结合的; 2).从总体讲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从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保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但在特殊时空,企业的短期闲置资金也用于金融市场的投资。 4、金融市场主体之二——政府: 1).政府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一般通过一级市场发行筹措; 2).政府既是交易者也是监管者的双重身分。 5、金融市场主体之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具有特殊地位。它既是市场上的中介机构,也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同时还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和承担者。 6、金融市场主体之四——机构投资者: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投

金融学模拟试题

《金融学》模拟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决定性的。 A.币材的规定 B.货币单位的规定 C.银行券的发行规定 D.黄金准备规定 2、只能解决企业短期资金融通的信用形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3、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4、2003年,银行、证券、保险——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最终完成,其标志是 ()。 A.中国银监会的成立 B.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 C.中国证监会的成立 D.中国保监会的成立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6.以下不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有()。 A.公司债券市场 B.国库券市场 C.同业拆借市场 D.可转让存单市场7.长期以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层次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金融资产的盈利性 B.金融资产的安全性 C.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D.金融资产的种类 8.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区别于前人的显着特点是对()的分析。 A.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B.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C.投机动机货币需求 D.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货币需求9.在下列控制经济中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准备金率10.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与()成反比。 A.原始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超额准备率 E.定期存款准备金 2、按交割方式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 A.资本市场 B.现货市场 C.期货市场 D.期权市场 3、从运用来看,基础货币由()所构成。 A.商业银行同业存放款项 B.商业银行贷款C.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 D.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通货 4、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A、持有国债80亿元 B、企业贷款2440亿元 C、现金40亿元 D、为企业借款2亿元提供担保 E、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费5000万元 5、必须由现实的货币来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三、判断并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判断对错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发生的。( ) 2、费雪方程式强调了货币数量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4、金融工具的安全性与债务人的信誉成反比。 () 5.所谓政府的银行就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权完全属于国家。()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一、二及答案2016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融市场以( C)为交易对象。 A.实物资产B.货币资产C.金融资产 D.无形资产 2.上海黄金交易所于正式开业。( D ) A.1990年12月 B.1991年6月 C.2001年10月D.2002年10月 3.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中,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是 ( B ) A.公司制B.会员制C.审批制 D.许可制 4.一般说来,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 ( B )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成线性关系 D.无确定关系 5.下列关于普通股和优先股的股东权益,不正确的是 ( C ) A.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B.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C.普通股股东不可退股D.优先股股东不可要求公司赎回股票 6.以下三种证券投资,风险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 A.股票,基金,债券 B.股票,债券,基金 C.基金,股票,债券 D.基金,债券,股票 7.银行向客户收妥款项后签发给客户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是 ( ) A.银行本票 B.商业本票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8.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A ) A.短期资金融通 B.长期资金融通 C.套期保值 D.投机

9.债务人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归还本金的风险是( ) 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C.信用风险 D.市场风险 10.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B.进行短期融资C.实现合理投资组合 D.取得佣金收入 11.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C.调高D.调低 12.世界五大黄金市场不包括 ( ) A.伦敦 B.纽约C.东京 D.香港 13.在我国,可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金融机构是( ) A.证券市场 B.商业银行C.政策性银行 D.财务公司 14.股票发行方式按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推销,可分为 ( ) A.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B.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C.场内发行和场外发行 D.招标发行和非招标发行15.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一手”为 ( ) A.10股 B.50股C.100股 D.1000股 16.专门接受佣金经纪人的再委托,代为买卖并收取一定佣金的是 ( ) A.专业经纪人 B.专家经纪人C.零股交易商 D.交易厅交易商 17.我国上市债券以___交易方式为主。 ( ) A.现货 B.期货C.期权 D.回购协议 18.我国外汇汇率采用的标价法是 (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 D.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法相结合 19.黄金市场按交易类型和交易方式可分为 ( ) 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B.直接市场和间接市场C.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D.官方市场和黑市

金融学课程标准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最新金融场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一 分)1分,共2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融市场以( )为交易对象。 A.实物资产B.货币资产C.金融资产 D.无形资产 2.上海黄金交易所于正式开业。( ) A.1990年12月 B.1991年6月 C.2001年10月 D.2002年10月 3.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中,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是 ( ) A.公司制 B.会员制 C.审批制 D.许可制 4.一般说来,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 ( )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成线性关系 D.无确定关系 5.下列关于普通股和优先股的股东权益,不正确的是 ( ) A.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B.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C.普通股股东不可退股D.优先股股东不可要求公司赎回股票 6.以下三种证券投资,风险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 A.股票,基金,债券 B.股票,债券,基金 C.基金,股票,债券 D.基金,债券,股票 7.银行向客户收妥款项后签发给客户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是 ( ) A.银行本票 B.商业本票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8.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 ) A.短期资金融通 B.长期资金融通 C.套期保值 D.投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债务人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归还本金的风险是 .市场风险 D.信用风险 B.非系统风险C A.系统风险 ) .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 10 .取得佣金收入 D B.进行短期融资C.实现合理投资组合 A.实 现货币政策目标 ) .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11 .调低 D B.与实际利率 对应 C.调高 A.保持不变 ) ( 12.世界五大黄金市场不包括 .香港 D B.纽约 C.东京A.伦敦 ) .在我国,可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金融机构是( 13 D.财务公司.政策性银行 A.证券市场 B.商业银行C ) 14.股票发行方式按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推销,可分为 ( .招标发行和非招标发行 D.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C.场内发行和场外发行A.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 B ( ) .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一手”为15 股.1000100股 D.10A.股 B.50股C ) ( 16.专门接受佣 金经纪人的再委托,代为买卖并收取一定佣金的是 D.交易厅交易商C.零股交易商 A.专业经纪人 B.专家经纪人 ) ( ___交易方式为主。 17.我国上市债券以.回购协议.期权 DCA.现货 B.期货 ( ) .我国外汇汇率采用的标价法是18 .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法相结合 DC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 ( 19.黄金市场按交易类型和交易方式可分为 D.官方市场和黑市 C BA.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直接市场和间接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金融基础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二、课程目标 (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 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货币市场、资本 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 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 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 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 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 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 认识货币 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 相关现象 分析信用相关现象 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 场与经济的的关系 认识金融市场

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金融学基 础 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 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 操作 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 融体系 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 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 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 知识 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 处理 金融机构业务处理 金融现象 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 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认识金融现象 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 形成原因 分析金融现象 金融政策 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的运行机制 熟悉金融政策 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 策目标 金融政策目标分析 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 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 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 金融政策工具运用 国际金融 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 计算 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 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 衡与失衡 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 务 金融风险和金 融监管 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 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 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 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 分析 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 (二)课程目标 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

最新《金融学》的知识点归纳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一、货币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形态演变的原因 货币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形态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三、货币的本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1、货币是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 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 货币体现社会经济关系 四、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尺度 (二) 流通手段 (三) 储藏手段 (四) 支付手段 (五) 世界货币 五、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及建立金准备制度等。 六、货币制度的内容 规定币材 规定货币单位(一是规定货币名称二是规定单位货币价值) 规定货币的种类及支付清偿能力(主币:即本位币,一国计价结算的合法的标准货币. 辅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 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 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 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银本位制 1、概念: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2、内容: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的名义价值和所含银的价值相等,属于足值货币; 银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融学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单选题: 1保险公司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 B ),分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 7、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是( B ) A 政府存款 B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C 对政府债权 D 国外资产 8、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 ) A 基准利率 B 差别利率 C 实际利率 D 公定利率 9、 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A 经济增长状况 B 国际收支状况 C 人们的经济预期 D 货币政策松紧 10、 同业拆借利率常常被当作( A ),对整个经济活动和宏观调控具有特殊的意义。 A 基准利率 B 公 定利率 C 套算利率 D 市场利率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理率基础( B ) A 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 B 技术分析可以替代基本面分析 C 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D 历史会重复 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分为所有权机构和经营权机构。 所有权机构包括股 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B )是常设经营决策机关。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执行机构 13、 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不仅主动性强、灵活性强,而且调控效果和缓的工具是( A )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政策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流动性比率 14、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通常被称为( B )。 A. 货币债券 B. 国库券 C. 政府货币债券 D. 公债券 15、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E 点)决定的利率称之 为( C )。 A. 市场利率 B. 实际利率 C. 均衡利率 D. 名义利率 16、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会迫使商业银行( B )。 A. 降低贷款利率 B. 提高贷款利率 C. 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 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7、 中间汇率是指( D ) A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B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C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D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18、 下列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C )。 A. 基础货币 B. 存款货币 C. 市场利率 D. 物价变动率 19、 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 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 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 为( B ) A 经营方式 B 经营目的 C 经营范围 D 基本业务 2、 1964 年,英国商人建立( B ), A 丽如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3、 长期金融市场又称( C ) A 初级市场 B 次级市场 4、中间汇率是指( D ) 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C 汇丰银行 D 渣打银行 C 资本市场 D 货币市场 A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C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5、 租赁业务种类繁多,按租赁中 ( D ) A 业务活动范围 B 经营方式 6、 下列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B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D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可分为单一投资租赁和杠杆租赁。 C 经营内容 D 出资者的出资比例 A ) C 市场利率 D 物价变动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