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汽车尾气与城市空气污染

浅谈汽车尾气与城市空气污染

浅谈汽车尾气与城市空气污染
浅谈汽车尾气与城市空气污染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浅谈汽车尾气与城市空气污染

摘要:本文就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污染现状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为控制汽车尾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汽车尾气;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utomobile exhaust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of the reasons, and the damage was analyzed,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to level from policy for the control car exhaust,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Key words: The automobile exhaust; Ai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前言

交通污染包括废气排放、噪声和振动三方面。相对而言,废气排放问题比较突出。就世界范围来说,很多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主要是交通尾气污染。我国也不例外,因为我国有着庞大的交通网络和几千万辆机动车。随着城区污染企业的向外搬迁,城市大气污染源越来越少,种类日趋单一,但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环境空气中的分担率不断提升,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据有关部门数字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7亿多辆,平均日增3.2万辆。而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中国汽车产业将会保持20~30年的快速增长,2020年将高达13103万辆]1[。据报道,大气污染物中,60%~70%是车辆的排放物]2[。因此,本文仅就交通对大气污染中最突出的汽车尾气排放污染进行讨论,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机动车辆是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根本原因,空气污染是我国目前最需迫切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1 污染成因

有害物质及非大气组分的物质进入大气称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可分为颗粒物和气态物,其中气态物占90%。由交通机动车营运引起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气态污染物,其主要成分为:CO、NO x、SO2、碳氢化合物等。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是通过车辆在不同

交通设施、技术条件及工况下运行而实现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尾气产生机理

CO、碳氢化合物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烃不完全燃烧而产生;NO x是火花塞点火时瞬间高温高压下空气中的N2、O2反应产物;PbO是Pb(C2H5)4作为抗爆剂加进汽油中经燃烧后生成的,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

1.2 车辆增多、流量上升加剧大气污染

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数量达到20辆左右。目前我国已有北京、深圳、东莞、广州等发达城市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3[。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国民收入每增加1%,机动车拥有量就增加1.02%~1.95%,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2000美元时,小汽车拥有量增长进入高峰期。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正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可以预计,未来5~10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4[。由于各种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交通流量、道路扬尘密度、尾气排放量随之剧增,故大气污染上升。

1.3 道路结构制约、车速过低超标排放加剧大气污染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目前的道路设计、交通路网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体系较落后,交叉口畸形、错位,T型交叉口多,旧城道路空间狭窄,人、车、路矛盾突出,上、下班时,城区时常出现交通拥堵。大多数机动车在城区行驶时处于低速、怠速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比正常行驶的车辆增大许多。一般来说,车辆低速运行时,无论烟度,还是CO和碳氢化合物都比高速运行时的污染物增大50%~70%]5[,尤其当车速小于40 km/h时更加严重。

1.4 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低、排放高加剧大气污染

据介绍,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控制新车排放,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无铅汽油,东欧在1996年开始执行02标准,泰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也在1999年执行了02标准。而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低,目前执行的还是01标准。车辆污染控制水平仅相当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汽车污染物排放比国际水平高10多倍]6[。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汽车不但排放技术水平低、排放标准低,而且大部分车没安装整机外尾气净化装置,致使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1.5 燃油品质差、油耗高、排放高加剧大气污染

我国车用燃油标准严重滞后于排放标准。目前,我国车用燃油的含硫量比发达国

家的高出3~10倍。车用燃油制约着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如2007年我国机动车“国Ⅲ”排放标准已经在全国推行。到2010年底,许多省市依然无法全面推广“国Ⅲ”油品。而欧洲在推行“欧Ⅲ”、“欧Ⅳ”排放标准时,已经配套了相应全球燃油宪章中的第三类油品,保证了车辆排气净化装置和发动机不易失效、受损,污染物排放符合要求。

我国机动车燃油存在标号偏低,质量不稳,含硫量高等问题。另外,由于消费者出于对汽油价格差的考虑,很多车辆仍在使用不合压缩比标号的汽油,据了解使用90号汽油以上的汽车还不到汽车总量的50%。低压缩比降低了燃油效率,造成油品燃烧不充分而积炭增多,机械磨损严重,尾气排放恶化,大气污染加剧。

1.6 车辆质量差、造成高排放加剧大气污染

机动车尾气排放与其发动机、喷油器、气阀、活塞、正时皮带、曲轴等部件的质量和精度有关。如喷油器喷射质量不良,排气管排出的尾气量大且为黑烟;活塞精度不高,易造成气缸密封性差,气缸的压力达不到正常压力的80%,排气管排出的黑烟浓并伴有蓝烟,等等。此外,供油开始时间过迟,气门开启的高度降低、喷油泵调试不当等都会造成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当今我国汽车制造业虽然采用了提高压缩比、多气门和可变配气系统、增压、空燃比传感器/氧传感器、进气道汽油喷射、气缸内汽油直接喷射、稀混合气分层燃烧、EGR等技术,并配合三效催化剂等排气后处理技术。这些技术措施对控制排放比较有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国产汽车耗油高、排放高。据悉,我国在用车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碳氢化合物和CO的平均排放因子均为美国同型在用车的4~5倍,是欧美新生产车的10倍以上。所以说汽车制造业整体科研、技术水平低是我国机动车高污染状况的根本原因。

1.7 监管职责不够清晰

各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大部分工作由环保部门负责,其它部门的职责在《大气法》中的规定仍不明确。

各级尾气污染控制机构没有设立虽然部分地市已经成立机动车尾气污染常设专职机构,但管理模式分散,协调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市尾气监管职能由环境监测机构或环境监察机构代为执行,在协调联系各级各部门开展具体监管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污染现状

机动车以燃料为动力,不论是烧汽油还是柴油,在燃烧过程中会不断排放尾气,

而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 x)、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有害成分,这些污染物中本身就有很强的毒性,有的还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二次污染。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浓度较高的空气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健康危害非常大。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143.3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4018.8万吨,碳氢化合物(HC)482.2万吨,氮氧化物(NO x)583.3万吨,颗粒物(PM)59.0万吨。表明机动车尾气污染对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市民健康与城市形象的影响日益严重。

机动车拥有量逐年增加,使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逐步由煤烟型转向汽车型。汽车源污染的严重性正在日益增加,其对大气污染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大城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如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物中CO、NO x、碳氢化合物的分担率分别为63.4%、46%和73.5%。上海市中心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物中CO、NO x、碳氢化合物的分担率分别为86%、56%和96%。广州、天津、重庆等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类似情况]7[。机动车尾气污染物CO、NO x、碳氢化合物等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05年全国SO2排放总量达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比2000年增加了27%。酸雨频率大于40%的城市比例由2000年的52%上升至2005年的63.9%]8[。据对2005年全国522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仅有22个城市,占统计城市数的4.2%;达到二级标准的有293个城市,占统计城市数的56.1%;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的有20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数的39.7%。从环境变化的趋势看,大气污染向上升化方向发展。据国家环保总局报道,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继续提高,可达到79%左右。最为严重的是那些人口超过200万的特大城市。

3 污染危害

汽车排放对大气的危害汽车排放破坏大气生态循环系统: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的破坏造成太阳辐射过强,引起温室效应,导致高温天气,使全球水蒸发加快,进而改变气流的循环,从而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此外,汽油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分别转化成硫酸和硝酸,导致酸雨。酸雨不仅增加土壤酸度、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还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构件和油漆等等,使建筑物、公路以及名胜古迹遭受损害。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报告书称,因酸雨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额相当于全世界每人损失2~10美元。

4 防治措施

4.1 控制汽车数量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汽车的实际数量已经“超载”,针对机动车数量过多的现象,政府可采取宏观调控方法提高汽的价格,适当减少汽车的购买量,同时促进小型制造汽车的企业的转产,把汽车的数量控制在城市生态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大力促进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此外,政府还应继续控制驾驶证的发放,逐步增加考核难度从而进一步汽车限制保有量的不断增加]9[。

4.2 大力加强I/M(检查/维护)制度

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策略中,目前世界公认最有效的措施是实施I/M制度。I/M 制度是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Program的缩写,其含义为在用车的检查/维护制度。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识别出有系统故障从而导致排放超标的高排车;二是它可以确定机动车的故障根源,对车辆进行维修,并督促车主加强维护,从而使机动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控制排放技术能一直发挥效用。汽车的发动机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会出现燃烧室积碳、气缸压力减小、气门间隙变化、点火正时不准等现象,直接影响发动机燃烧质量,尾气排放的净化能力也会逐渐下降,从而造成汽车尾气排放恶化。通过对在用车的排放进行定期检测和随机抽查,促进车辆进行严格的维修、保养,使车辆保持正常的技术状态,稳定达到出厂时的排放水平。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推广稳态工况法检测法,相比于双怠速法,该检测方法能够准确的模拟机动车运行的真实情况,同时对NO X的排放测定更为准确]10[。

4.3 实行对在用机动车定期检测和抽测制度

环保部门与交警部门应密切配合针对部分路段车流密度大、不易设点路检而黑烟车又相对较多的实际,开展道路巡查,消除路检、抽检的工作盲点;加强对环保检测机构的管理,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鼓励采用简易工况法、红外遥测等先进手段对在用车辆实施定期检测,并将检测信息纳入机动车年检系统,从根本上解决车主的作弊问题。

4.4 实施环保分类标志管理,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

加快实施在用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是汽车尾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抓手。广东、北京、上海、南京等多个省市已制定了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部也在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的通知》(环发[2009]87号),

为统一全国环保标志,实施区域限行打下基础。北京在奥运会期间通过奥运环保标志的管理、全面禁行“黄标车”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事实证明,收效显著。目前北京已全面实施环保标志管理,自2009年9月1日起,进京车辆必须具贴有环保标志,而黄标车在2009年10月1日后将禁止驶入六环以内。通过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制度,将对限制高排放的车辆进入中心城区,减少城区尾气污染,促进淘汰高污染老旧车辆,推动I/M制度的贯彻落实起到积极的作用。

4.5 鼓励在用车改造

由于我国目前不可能将所有不具备电喷技术的在用车予以淘汰,所以应鼓励那些经改造能达到现阶段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在用车改造]11[。如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经过压缩可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燃烧后仍具有很高能量,将这些能量加以利用,转化成发动机的动力,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排放量;在尾气排放管上加装一个气体收集和转化装置,收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并将其转化成工业原料硝酸和硫酸,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了回收。

4.6 从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入手,抓可避免的排放

短期内能够减少机动车排放的措施是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必要的出行主要包括空驶、半载、盲目出行。不必要的出行情况十分普遍,例如出租汽车空驶约为30%~40%,载货汽车空驶约为30%~40%,轿车单人出行约为40%~60%。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缺少统筹计划安排;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提高公众在这方面的环保意识的宣传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手段。如果迅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至少可以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在较短时间内减少10%~20%。即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还能节省能源。

4.7 禁止非法占用机动车车道

中国主要城市中,机动车行驶速度较低,这导致了燃料的更高消耗。如果汽车以不到2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城市街道上行驶,其油耗是高速公路上自由行驶时油耗的2倍。导致汽车低速行驶的原因很多,其中各种活动占用机动车道是一个主要原因,如经商占道、仓库占道、工厂占道、施工占道、停车占道、垃圾占道等。

4.8 街道绿化

在人行道两侧和车辆分行线上,栽草植树或修建转盘,在转盘内栽草植树,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吸附、吸收一些粉尘和有害气体,降低环境污染。

4.9 提高汽油质量

要求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从源头减少尾气中毒性物质的排放量;在汽油中掺入添加剂,改变燃料成分:掺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或采用含10%水份的水—油燃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CO、NO x、HC和铅尘污染;使用润滑添加剂—机械摩擦改进剂: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3%~5%)的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粉末等固体添加剂,加入到引擎的机油箱中,可节约5%左右的发动机燃油;采用绿色燃料:将“植物柴油”按照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CO和烟尘含量。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车燃料,CO排放量可降低33%左右,HC排放量可降低13.4%]12[。

4.10 采用先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尾气处理技术中常采用机外净化技术,即在汽车的排气系统中安装各种净化装置,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减少排气中的污染物。可分为催化器、热反应器和过滤收集器等。物理处理方法中的废气再循环系统,是通过一套阀门的开闭根据发动机状况进行控制,将一小部分废气导入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中,以起到延缓燃烧过程和吸收热量的作用。由于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在高温下生成,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降低燃烧时的最高温度,通过还原反应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13[。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是尾气处理技术中较为有效的手段,通常选择贵金属催化剂和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主要选用铂、钯等,具有活性高、寿命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但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难以广泛推广。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活性较高、使用寿命长,在汽车尾气净化领域备受青睐,主要是以氧化铈、氧化镨和氧化镧的混合物为主,由于氧化铈的氧化还原特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排放尾气的组分,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或在氧化气氛中耗氧。二氧化铈还在贵金属气氛中起稳定作用,保持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活性。另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汽车尾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已成为等离子体学科研究前沿与热点。而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协同作用技术处理有害气体更具优势,并能取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4.11 进行公众舆论导向,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建立安全的步行和骑车环境鼓励步行和骑车,建立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鼓励公共交通。利用多种形式介绍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和积极防治尾气污染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大家积极参与,自觉自愿接受并执行有关的

交通污染控制措施。

结束语

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规模较大、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刻不容缓。以上解决措施从政策层面到技术层面为控制机动车尾气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发展方向。总之,解决机动车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刻不容缓,是改善城市整理环境质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措施还需从管理、监督、技术等各方面继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会.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社会[J].财富时代,2004,1:15-16.

[2] 梁荣光,朱志强,等.我国在用柴油车的技术改造与城市的环境保护[J].城市环境与城市

生,2003,16(3):73-75.

[3] 陈清泰,刘世锦,等.迎接中国汽车社会:前景问题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 何玉宏.挑战、冲突与代价:中国走向汽车社会的忧思[J].中国软科学,2005,12:67-75.

[5] 崔玉静.机动车污染与防治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82-86.

[6] 郭兴梅,李哲.我国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状况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1:76-78.

[7] 谢绍东,张远航.我国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研,2000,13(4):22-25.

[8] 章轲.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N].第一财经日报,2006208204.

[9] 高福德,牟桐.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政策[J].科技论坛(资源与环境),2008,3:43-44.

[10] 李维臻.在用车检测维护I/M制度分析[J].甘肃科技,2006,6.

[11] 聂国欣,胡满银等.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J].能源研究与利,2004,5:44-46.

[12] 张北源,刘纯旭.汽车尾气治理技术简介[J].科技信息,2008,5.

[13] 李彦栋.漫谈汽车尾气与排放控制[J].实用汽车技术,2008,3:8-9.

大气污染与防治论文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技术综合分析 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本文以后所论述的各种治理技术只是对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不能解决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加以解决。 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摘要: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如何防止大气污染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中国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剧,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已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因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一、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环境质量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减少,污染仍然很严重。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生产用煤,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SO2。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SO2污染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老问题还远没解决,新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来。随着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NOx、CO呈加重趋势,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②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③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④造成酸性降雨,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⑤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精选】

大气环境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发重要。那么大气污染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是整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的,欢迎阅读!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 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 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 2.5比和 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 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 2.5超标后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 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 5%左右,除此之外 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根本原因还是由细颗粒物排放造成。 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工业污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在环

大气污染与城市规划

大气污染与城市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大气污染问题正以相同的或更快的速度在城市中扩散。大气污染问题扩散首先是因为城市规划方面对生态坏境保护意识较弱,整个城市的布局常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对于规划建设后所造成的的大气污染问题没有进行周密的考虑。其次,过度的城市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许多居住坏境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 一: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 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虽然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态,但长期延续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其中,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产生。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等。但它们产生的污染可以通过自然环境所具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能,也就是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可以把它们所产生的污染清除,因而不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则是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1.1生活废气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由于人们烧火、取暖、沐浴等需要而燃烧煤等燃料所产生,这类污染源具有分布面广、排放污染物量大和排放高度低等特点,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采暖锅炉一般用煤作为燃料。其污染大气的程度与采暖季节有关。生活炉灶主要使用污染大气最严重的蜂窝煤和煤球,其次才是液化石油气、煤制气和天然气。在城市里,居住区规划较集中,大量炉灶和锅炉密集于居住区内,燃烧设备效率低、燃烧不完全,烟囱高度较低,有些生活炉灶甚至不安装烟囱,大量燃烧产物低空排放,尤其在采暖季节,用煤量成倍高于非采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更多,造成城市大气的严重污染。 1.2工业废气 随着城镇人口迅速膨胀,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城镇中工业废气(包括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排放量明显增加,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其中,工业废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废气排放总量的85%以上,而城镇化引起的非农产业集中与快速增长又是工业废气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1990—2009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城镇化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最大,即城镇化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导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超过一个百分点。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200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8.145×108立方米,其中燃料燃烧废气占59.3%,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1.3:交通废气 目前汽车已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普及不仅为人们在如此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带来诸多方便,而且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经济增长。但城市机动车辆的猛增,恶化了空气质量。 由于我国的汽车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水平较低,加上旧车的淘汰率低,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及综合防治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及综合防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然后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最后针对目前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植树选林、绿化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特点 1.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概况 2012年,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城市比例为91.4%。其中,海口、三亚、兴安、梅州、河源、阳江、阿坝、甘孜、普洱、大理、阿勒泰等1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超标(超过二级标准)城市比例为8.6%。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8.5%。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7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和0.083毫克/立方米。 地级以上城市中,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2%;43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13.2%;186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占57.2%。环保重点城市中,2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8%;31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27.4%;83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占73.4%。 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点 2.1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 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在工业燃煤的设备中又以中小型为主。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2.2具有时空分布规律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空气最好。从空间区域来看,总体呈现出北方污染高于南方的趋势。 2.3新兴城市和小城市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 由于前几年一些小城市和新兴城市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搞粗放经营,浪费资源,耗能过大,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严重超标,甚至出现了酸雨情况。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中国目前共有668个城市,容纳36.1%的人口,贡献7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税收。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47个重点城市的2009年的工业污染物单位增加值排放强度比2010年均有下降,而且污染增长速度小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珠海、湛江、桂林、北海;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市是南通、连云港、沈阳、苏州、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城市是大连、烟台、深圳、珠海、海口。 而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石嘴山、三门峡、金昌、石家庄、咸阳、株洲、洛阳。 空气污染最主要原因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看见的,以下这三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工业、交通、生活污染源,其他是一些空气中不好的气体,会影响身体健康。 工业污染源 火力发电厂及各种类型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燃烧燃料所排放出的废气、烟尘等,若不经适当处理,会严重的污

染空气。 交通污染源 汽机车、飞机、火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其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铅等污染物。这些交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相比,是比较小型、分散、流动的,但是因为数量庞大,所以排出的污染物的总量,也是具有相当的破坏力。 生活污染源 日常生活也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如二手烟、炒菜的油烟,以及由冰箱、冷气泄漏出的冷媒等,都会污染空气。 二氧化氮 具有刺激性,会刺激眼、鼻及肺部,而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症状。甚至会降低呼吸器官的抵抗力,使其容易受到感染。 二氧化硫: 工厂使用含硫燃料,如燃烧重油、生煤,及柴油引擎车所排放。 长期吸入二氧化硫,会影响黏膜或细胞的正常功能。它常与悬浮微粒狼狈为奸,会使气管炎、气喘、肺气肿的病患增加及病情恶化。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机动车辆排放不完全燃烧的废气,炼焦场、电

大气污染的防治论文

大气污染的防治 生物技术082 0809052051 姚文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应该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控对策

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控对策 摘要:大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要素之一,但目前城市居民却普遍面临着大气污染这一难题。本文从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出发,分析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污染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对今后大气污染防控治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也把数以亿吨计的废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大气污染的不断加剧使臭氧层被破坏,出现“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进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可以说,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1、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但也有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测算,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尘颗粒也居世界前列。中国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同时,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在全球3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0个;全球污染十大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6个,浓重的空气污染使中国许多城市从卫星照片中消失了。中国是世界上燃煤大国,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环境范围最广,其次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有加重趋势。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变浊,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数量大减。其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工业城市上空,因工厂的废热大量排入天空,使近地面气温比四周郊区高1%~5%,形成局部地区环流。再者由于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对水蒸气有凝结作用,促使下风口下雨量增加。还有可能出现酸雨,大气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大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许多危害,甚至引起癌症的发生。大气污染也会对工农业发展,天气和气候自然生态起到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大气环境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1 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尽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仅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此类污染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在有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2 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也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03-10 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研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在上榜的中国32个城市中,成都位列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这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烟囱和汽车尾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危害大。目前,成都市对此已有监测,今年还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等项目。 成都污染程度只比北京好一点? 该报告依据各国在XX年至XX年内的报告数据,测量了全球91个国家近1100个城市空气中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主要分析指标为此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查询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该报告显示,可吸入颗粒浓度数据全球的平均值

为每立方米71微克。美国、加拿大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国家。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城市和蒙古首都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相比以上亚洲国家,中国状况稍好点。报告列出的国内32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成都可吸入颗粒浓度为每立方米111微克,排名国内城市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此外,海口污染指数最低,兰州污染指数最高;北京每立方米121微克(第28)、上海每立方米81微克(第11)、广州则是每立方米70微克(第7)。 本土空气监测全市38个监测点 成都有无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对此项又是如何监测?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环保局网站看到,首页左侧边栏公布着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每日和预报明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根据其显示,大成都范围内空气质量基本都是良,而主要污染物则基本是可吸入颗粒物。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106班杨舒琪 一.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吸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2.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二.影响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三.实例 伦敦烟雾事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 1952年12月初的一天,本来就污染严重的英国伦敦,突然出现阴雨天天空中灰黑色烟雾缭绕,并有浓重的生葱头似的辛辣味,伦敦上空的能见度太低,飞往世界各地的班机全部取消。浓雾中,粒径小米般大小的黑色晶体纷纷扬扬地降落着,撒落在街道上、建筑物上、人们的衣服上,天地之间仿佛降了场黑雪。整个伦敦开始了一场集体性烟气中毒。医院里咳嗽、呕吐声不绝于耳,4天之后,伦敦城死去4000多人;2个月后,伦敦市统计部门统计,这次黑色浩劫共夺去了8000位无辜市民的生命。 四.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五.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3.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大气污染对于现代城市社会的影响 20111337014

大气污染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 陈志20111337014 摘要: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随后人类的文明进入了井喷式发展的时机。随着人类工业的进 步大气污染也随着人类的工业化进程而逐渐被人们熟知。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大气污染 对于现代人产生了巨大二深远的影响。而如今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转眼之间过去 了九年多,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 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 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 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发展要有限度,他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而对于城市的 居民来说,大气污染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一种情况确信无疑,那就是近些年来,史无前例的灾难性破坏都证明了与气候有关,此外,城市环境中工厂废 气导致酸雨、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NO、ClO、BrO破坏大气臭氧层使皮肤病患者增 多等等严重的威胁了城市人口的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的治理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种理解是从立法的角度,用法律限制或禁止 污染物的扩散。第二种理解是指治理,重点在于控制污染源,进行清洁生产,将污染工艺 更换为少污染或无污染工艺是最理想的方法,在废弃物或者有害物质以及包含有这些物质 的载体在排放到环境前,对它们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是降低它们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现代城市政府对策人民生活影响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改变。大量燃料被用于生产生活,大气 污染也渐渐严重起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发生的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让人们了解到 了大气污染对于城市居民的影响,洛杉矾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 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 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然而好景不长,从20 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 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 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 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 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阐述了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以及治理政策,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根据2012年全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环境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酸雨污染的危害比较严重,与2011年相比,并无明显改善。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仍然是威胁生态平衡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2012年,对我国32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比上一年度略有增长,达标率超过了90%。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所覆盖的74个地市级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仅仅40.3%,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我国部分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只有24%左右。从目前情况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1]。 2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主要实践困境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治理体系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通过对大气污染演变特征与政策治理体系变迁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的衔接度还不够,治理政策未能及时、有效地把握和应对大气污染演变,传统政策治理的有效性比较低,在政策认知、制定、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理论研究不充分,政策内容科学性不足 当下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污染的二次反应,污染类型混合交叉。空气污染不同于其他类

2020年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2020年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在上榜的中国32个城市中,成都位列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这种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烟囱和汽车尾气,对人体呼吸系统危害大。目前,成都市对此已有监测,今年还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等项目。 成都污染程度只比北京好一点? 该报告依据各国在XX年至XX年内的报告数据,测量了全球91个国家近1100个城市空气中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含量,主要分析指标为此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查询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该报告显示,可吸入颗粒浓度数据全球的平均值为每立方米71微克。美国、加拿大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国家。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城市和蒙古首都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相比以上亚洲国家,中国状况稍好点。报告列出的国内32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中,成都可吸入颗粒浓度为每立方米111微克,排名国内城市第25名,污染情况较严重。 此外,海口污染指数最低,兰州污染指数最高;北京每立方米121微克(第28)、上海每立方米81微克(第11)、广州则是每立方米70微克(第7)。 本土空气监测全市38个监测点 成都有无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对此项又是如何监测?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市环保局网站看到,首页左侧边栏公布着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每日和预报明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根据其显示,大成都范围内空气质量基本都是良,而主要污染物则基本是可吸入颗粒物。 目前,成都市共有38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均为自动监测站),其中8个国控监测点位,分别位于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和三道堰。成都中心城区每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就是来源于这8个点位。 今年,成都市被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26个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试点监测工作城市之一。成都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将从原来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增加为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共11项。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它能够渗入到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吸入细小微粒而死亡。汽车尾气是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之一。 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中的“隐形杀手” 成都中心城区8个监测点位 人民公园、草堂寺、梁家巷、沙河铺、金泉两河、三瓦窑、十里店、三道堰 主要来自烟囱和汽车

大气污染毕业论文

大气污染 内容提要: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起因 2、大气污染的分类 2、大气污染的现状 3、大气污染的危害 4、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一课时 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主要由氧、氮、氩组成(占99.96%),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汽、氖、氦等含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它们在空气中的组成是保持相对恒定的,正常情况下空气是清洁的。然而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出了许多物质,引起空气成分改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起因 (1)概念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或者说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2)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二:大气污染的分类 (1)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发生源,如排出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煤气和天然气的煤田和油田,放出有害气体的腐烂的动植物。天然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目前还不能控制。 能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2)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运动状态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是排放污染物的固定设施,如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尘、粉尘及其他有害物的锅炉、加热炉、工业窑炉、民用炉灶等。移动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交通工具,如排放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黑烟等的汽车、飞机、船舶、机车等。 (3)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 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见污染源)。 (4)局部大气污染源和区域性大气污染源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 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4.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主要症结。文章研究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以及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外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从中获得启发。针对如何有效治理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城市大气污染是目前各国要面对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如何防止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已成为我国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频现雾霾天气,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治理雾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城市大气污染还没能完全被控制。2014年,我国三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已步入了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那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只能是空洞的胜利。因此,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成为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 2.研究意义: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我们务必要强化水资源、大气资源、国土资源等的污染防治工作。其中,大气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大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强推进大气环境保护,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实现社会更快更好发展。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大气污染的防治,将为保障国民健康、为公共卫生事业作出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论文除在年代分布以及期刊分布上有不同的特征外,不同时期的文献研究在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研究危害后果向析因、预防大气污染危害的方向发展,研究角度也逐步多元化。 Abstract: From the search of "database in full of Chinese periodical",we can find in the papers,besid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stribution and periodical distribute in times,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ntent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different periods,with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he huma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related research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tent of simple harmful consequences to the factorial,and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zards,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versified.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文献分析 Key words: air pollution;health;hazard;literatures analysis 1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75-2007年,检索词为“大气污染”逻辑加“健康”,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精确,总目录为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医药卫生、经济与管理,搜索后命中文献347篇。对命中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梳理、概括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分析结果 2.1 文献发表的年代相关分析 2.1.1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我国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5年,当年有两篇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的四年除1981年发表3篇外,每年的发表篇数都在6篇以上,1985年开始进入了文献发表的第一个高峰期,1996年开始,迎来了文献发表的第二个高峰期,2003年至2009年,文献发表进入一个飞跃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数量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年均发表论文22篇。 2.1.2 文献年代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75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献,之后的几年也由于当时年代的影响和科技实力的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文献数量没有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经济上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 2.2 文献在不同种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这次调查研究中,目标文献共分部在190种期刊上,其中发表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9种,共发表文献107篇,占总文献总数的30%,发表5篇以下的期刊181种,共发表文献240篇。 2.3 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2.3.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是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标准值以下)也可引起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的健康反应[1],因此不断完善和重新修定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研究低浓度下的潜在危害及其特征, 对保护人群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2]。 2.3.2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种类。①对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根据我国五大城市20个全球大气监测点连续12年的SO2和TSP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后认为,五大城市有80%的人生活在TSP年平均浓度超过200毫摩每立方米的环境中,在重污染的工业区,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3]。②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某污染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超标准(二级),仅TSP最高日平均值1.87摩尔每立方米,某对照区共1300名儿童。调查后认为污染区儿童较对照区儿童淋巴细胞应激能力差(P<0.01),即污染区儿童的淋巴细胞由幼弱型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差,空气污染对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4]。 2.3.3 主要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主要的研究大气污染与疾病相关的方法[5],所以在众多的文献中,这类方法应用最广。某研究采用主成分Possion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与COPD住院率、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二个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为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在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时,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