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大连理工2007年分析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试样时,采用仪器分析法得到的相对误差比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大。()

2.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偏差,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3.对某试样进行测定,若测定次数一定,则随着置信度的增加,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会增大。()4.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选择是否得当。()

5.硼酸是三元弱酸(pKa=9.24),在水溶液中它不可以直接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

6.在配位滴定中,在允许滴定的pH范围内,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滴定曲线的pM突跃越小。()7.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8.通常玻璃膜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这样可以消除不对称电位。()

9.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酸度较高,测定结果将偏低。()

10.在气相色谱法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4Lmol-1cm-1,它是在1cm厚的比色皿中通过测定0.200 mol L -1的溶液计算得到的。()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的金属元素吸收同种元素共振发射线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共振吸收线,其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小。()13.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外层电子的跃迁引起的,通过解析红外谱图可以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14.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易形成氢键的-OH基团,当其溶液稀释后-OH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则可以推断此化合物易形成分子间氢键。()15.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即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哪项不可以用来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

A.对待测的试样做对照试验;B.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校准;

C.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D.对待测的试样做空白试验。

2.对偶然误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是由方法误差引起的;

B.试剂纯度不够高可以导致偶然误差;

C.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测量;

D.偶然误差决定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下列哪项实验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A.标定HCl溶液时使用保存不当的硼砂(Na2B4O710H2O);

B.标定HCl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无水Na2CO3;

C.使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时的温度高于80℃;

D.标定AgNO3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NaCl。

4.测定矿石中铁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有()

A.酸碱滴定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B.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方法;C.氧化还原滴定与配位滴定方法;D.配位滴定与酸碱滴定方法。5.滴定分析中,通常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A.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越范围之内;B.指示剂的变色点和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相等;

C.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越范围之内;D.靠近滴定曲线突越范围的中点。6.已知HCl溶液的浓度为H3PO4溶液浓度的2倍,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同一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体积的HCl和H3PO4溶液,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V1=V2;B.V1=2V2;

C.V2=2V1;D.V1=4V2。

7.已知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L-1,则滴定度(gmol-1)为()

A.0.003350gmL-1 ;B.0.006700gmL-1;

C.0.01340gmL-1;D.0.005200gmL-1。

8.佛尔哈德法测X-, 所用的标准溶液, pH条件和指示剂是()

A.AgNO3,NH4SCN,酸性,(NH4)2Fe(SO4)2;B.AgNO3,NH4SCN,中性,K2CrO4;

C.AgNO3,KCl,酸性,K2Cr2O7;D.AgNO3,NH4SCN,碱性,(NH4)2Fe(SO4)2。

9.等浓度的金属离子M、N 能用EDTA直接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A.,,;

B.,,;

C.,,;

D.,,。

10.pH玻璃膜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A.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B.溶液中的Na+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

C.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

D.溶液中的H+离子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

11.若试样溶液中Cl-离子的活度是F-离子活度的100倍,要使测定时Cl-产生的干扰小于

0.1%,则F-离子选择性电极对Cl-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应小于()

A.10-5;B.10-4;C.10-3;D.10-2。

12.在含有Cu2+、Cu(NH3)22+ 和Cu(NH3)42+的溶液中,采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标准加入法测定,测得的离子活度为()

A.Cu2+;B.Cu2+和Cu(NH3)22+之和;

C.Cu2+和Cu(NH3)42+之和;D.三种离子之和。

13.在气相色谱法中,若某待测组分的容量因子越小(设死时间不变),则其在色谱柱中的保留行为是()

A.保留时间越大;B.分离度越小;

C.调整保留时间越小;D.相对保留值越小。

14.降低分子扩散项以提高柱效的措施有()

A.增加柱温;B.降低载气流速;

C.适当降低固定液的液膜厚度;D.选用摩尔质量比较大的载气。

15.下列有关色谱分离度的描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A.分离度与柱长有关,柱子越长,分离度越高;

B.分离度与两相邻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差和峰宽有关;

C.分离度高低取决于色谱峰半峰宽的大小;

D.分离度高低取决于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的大小。

16.下列有关热导检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

B.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浓度型检测器;

C.降低桥电流可以提高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

D.增加热导检测器的池体温度可以提高其灵敏度。

17.下列关于示差分光光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测量的溶液的浓度计算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B.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稍低于待测试液的浓度;

C.它使用的参比溶液是不含吸光物质的纯水溶液;

D.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的要低。

18.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有两种显色反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A方法显色产物的吸光系数a=1.07103Lg-1cm-1,B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4.10104Lmol-1cm-1(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方法的灵敏度高;B.B方法的灵敏度高;

C.A和B方法均很灵敏;D.无法判断。

19.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了实现其对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下列前提不正确的是()

A.使空心阴极灯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重合;

B.使用峰值吸收系数代替积分吸收系数;

C .在仪器中使用分辨率高达5105的单色器;

D .在一定温度下,原子化器中激发态原子的数目远远小于基态原子的数目。

20.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下面哪种原因产生的? ( )

A .原子的热运动;

B .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C .原子与同类原子的碰撞;

D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

21.对CO2分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 ( )

A .CO2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4;

B .CO2分子的红外谱图中有其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

C .CO2分子的红外谱图中有其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

D .CO2分子的红外谱图中有其弯曲振动的吸收峰。

22.下列化合物中,在极稀溶液中-OH 基团的红外吸收峰波数最高的是

( )

A . CH 3CH OH Cl ;

B .CH 3OH Br ;

C .CH 3CH OH F ;

D .CH 3CH 2OH 。

23.下面有关化学位移描述正确的是 ( )

A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小;

B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大;

C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小;

D .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大。

24.使得醛基氢(-CHO )化学位移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诱导效应;

B .共轭效应;

C .氢键效应;

D .磁各向异性效应 。

25.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则下列分子式中不可能的是 ( )

A .C5H10O2;

B .C5H12NO ;

C .C6H14O ;

D .C5H14N2。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滴定分析法中,一元弱酸能被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

若用NaOH 溶液中和某一元弱酸溶液,当一半酸被中和时溶液的pH=5,则该

弱酸的离解常数K a = 。金属离子在配位滴定时若终点时指示剂不

改变颜色和由于指示剂较难被置换而是终点延长的现象,被称为指示剂的

和 。

2.在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为,通过使用可使之减小到可忽略的程度。F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膜电极,玻璃电极属于

膜电极。

3.气-液相色谱法中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这一原则,分离非极性组分时应选用

固定液;速率理论的方程为,从速率理论来看,毛细管气相色谱比填充柱色谱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这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中其涡流扩散项为。

4.原子吸收法中,影响测定的干扰的类型主要有、物理干扰、和背景干扰;其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标准曲线法、

和。

5.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伸缩振动ν(C=O)特征峰通常出现在cm-1附近。一般共轭效应使ν(C=O)向波数位移;核磁共振波谱中,相邻碳上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产生的多重峰的个数用规则判断,其裂分峰之间的间隔距离称为。

四、滴定分析计算题(10分)

称取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和碱试样1.000g,溶解后用0.2500 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标准溶液28.56 mL;

另取一份混和碱试样,溶解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标准溶液

49.80mL,试计算混和碱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2CO3:105.99 g?mol-1;NaOH:40.01 g?mol-1)五、电化学分析计算题(10分)

在25℃时,测定某样品溶液中的钾离子含量。取该试液50.00mL,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电位值为

-104.0mV, 加入0.50mL浓度为0.100mol?L-1的KCl标准溶液后,搅拌均匀后再次测定,电动势为-70.0mV。试计算试液中钾离子的浓度。

六、分光光度分析法计算题(10分)

某试样含铜约0.12%,用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5L?mol-1?cm-1的铜的有色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铜。试样溶解后转入100.00mL的容量瓶中,显色后再加水稀释到刻度;用10.00mL移液管取配好的溶液稀释到100.00mL后,取一定量的溶液用1cm 吸收池测量,希望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mol-1)

七、色谱分析计算题(10分)

在2.00m长色谱柱上,苯和环己烷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85s和175s,两者的峰底宽度均为9.0s,试计算:(1)两组分的分离度;(2)需要的有效塔板数;(3)若使两组分的分离度为1.5,则需要的色谱柱至少为多少米?

八、化合物结构推断题(10分)

某未知化合物C9H10O,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谱图如图所示。

(1)计算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

(2)画出结构式;

(3)给出谱图解析过程(解释红外谱图的主要吸收峰并详细解释其核磁谱图)。

2007A卷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C,2.D,3.A ,4.C,5.C,6.A,7.B,8.A,9.D,10.D,11.A,12.D,13.C,14.D,15.B,16.B,17.B,18.A,19.C,20.A,21.B,22.C, 23.A, 24.D, 25.B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cK a 10-8;10-5;封闭;僵化

2.液接电位;盐桥;晶体;非晶体

3.相似相容;非极性;H=A+B/u+cu;0

4.光谱干扰;化学干扰;标准加入法;内标法;

5.1700;低;n+1;偶合常数

四、滴定分析计算题(10分)

解:酚酞滴定: 反应关系为NaOH – HCl ; Na2CO3 — HCl

甲基橙滴定时:反应关系为NaOH – HCl ; Na2CO3 — 2HCl

w (Na 2CO 3)=3

0.2500(49.8028.56)10105.9910056.281.000

-?-???= w (NaOH)=3

0.2500(228.5649.80)1040.011007.321.000

-??-???= 五、电化学计算题(10分) c=41E

104.070.0

S 59.2c

0.500.100/50.00 3.6310mol L 101101

--?-??==?--g 。 六、分光光度计算题(10分)

解: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0.434 有615A 0.434C 2.1710(mol L )b 2.0010 1.00

--===??ε?? Cu

61C V 10M m 0.12%

2.1710mol L 0.1106

3.55g /mol 0.115g 0.12%

--???∴=?????== 七、色谱分析计算题(10分)

(1)

(2)222221eff 21185r 175n 16R ()16 1.11()6747185r 11175

==??=-- (3)222211R 1.5L (

)L () 2.00 3.65R 1.11==?=

八、化合物结构解析(10分)

(1)2291052

+?-Ω== (2)

(3)红外:

核磁共振

b1b22t 2(185175)R 1.11W W 29.0

??-===+?COCH 2CH 3

大连理工2007年分析化学B卷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试样时,采用化学分析法得到的相对误差比仪器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大。()

2.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误差,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3.对某试样进行测定,若置信度一定,则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会增大。()4.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选择是否得当。()

5.硼酸是三元弱酸(pKa=9.24),在水溶液中它不可以直接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

6.在配位滴定中,在允许滴定的pH范围内,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小,滴定曲线的pM突跃越大。()7.碘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低。()8.通常玻璃膜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这样可以使不对称电位恒定。()

9.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酸度较高,测定结果将偏低。()

10.在气相色谱法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0104Lmol-1cm-1,它是在1cm厚的比色皿中通过测定0.100 mol L -1的溶液计算得到的。()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的金属元素吸收同种元素共振发射线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共振吸收线,其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大。()13.红外吸收光谱由分子中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引起的,通过解析红外谱图可以获得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14.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易形成氢键的-OH基团,当其溶液稀释后-OH中质子的化学位移不变,则可以推断此化合物易形成分子内氢键。()15.质谱图中最右侧出现的峰即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白试验可用于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B.校准仪器可以消除系统误差;C.对照试验可用于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D.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2.对偶然误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是由方法误差引起的;

B .试剂纯度不够高可以导致偶然误差;

C .偶然误差不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测量;

D .偶然误差决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3.下列哪项实验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 )

A .标定HCl 溶液时使用保存时间很长的硼砂(Na2B4O710H2O );

B .标定HCl 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无水Na2CO3;

C .使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时的温度高于80℃;

D .标定AgNO3溶液时,使用未经干燥的NaCl 。

4. 测定矿石中铁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有 ( )

A .酸碱滴定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B . 氧化还原滴定与配位滴定方法;

C .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方法;

D . 配位滴定与沉淀滴定方法。

5.滴定分析中,通常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需要 ( )

A .靠近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中点;

B .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

C .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点和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

点相等。

6.已知H3PO4溶液的浓度为HCl 溶液浓度的2倍,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同一NaOH 标

准溶液滴定同体积的H3PO4和HCl 溶液,消耗的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V1和V2,

则V1和V2的关系为( )

A .V1=V2;

B .V1=2V2;

C .V2=2V1;

D .V1=4V2。

7.已知KMnO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L-1,则滴定度(已知 gmol-1)为 ( )

A .0.003350gmL-1 ;

B .0.004502gmL-1;

C .0.002251gmL-1;

D .0.009004gmL-1。

8.摩尔法测定Cl-,所用标准溶液,pH 条件和选择的指示剂是 ( )

A .AgNO3, 碱性, K2CrO4;

B .AgNO3, 碱性, K2Cr2O7;

C .NH4SCN, 酸性, K2CrO4;

D .AgNO3, 中性弱碱性, K2CrO4。

9.金属离子M 、N(c M =10c N ) 能用EDTA 直接分步滴定的条件是:

( )

A .6M MY 10≥c K ,6N NY 10≥c K ,'

6M MY'N NY 10≥c K c K ; B .6M MY'10≥c K ,6N NY '10≥c K ,'

5M MY'N NY 10≥c K c K ; C . 6M MY 10≥c K , 6N NY 10≥c K ,

'5M MY'N NY 10≥c K c K ;

D .6M MY'10≥c K ,6N NY '10≥c K ,'

6M MY'N NY 10≥c K c K 。 10.pH 玻璃膜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 )

A .H+离子穿过了玻璃膜;

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

C .溶液中的H+离子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

D .溶液中的Na+与水合硅胶层中的H +离子交换作用。

11.若试样溶液中Cl-离子的活度是F-离子活度的100倍,要使测定时Cl-产生的干扰小于

1.0%,则F-离子选择性电极对Cl-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应小于 ( )

A .10-2;

B .10-3;

C .10-4;

D .10-5。

12.在含有Cu2+、Cu (NH3)22+ 和Cu (NH3)42+的溶液中,采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进

行直接电位法测定,测得的离子活度为 ( )

A .Cu2+;

B .Cu2+和Cu (NH3)22+之和;

C .Cu2+和Cu (NH3)42+之和;

D .三种离子之和。

13.在气相色谱法中,若某待测组分的容量因子越大(设死时间不变),则其在色谱柱中的

保留行为是( )

A .分离度越大;

B .保留时间越小;

C .调整保留时间越大;

D .相对保留值越小。

14.降低固定液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的措施有 ( )

A .增加柱温;

B .提高载气流速;

C .适当降低固定液的液膜厚度;

D .选用摩尔质量比较大的载气。

15.下列有关分离度的描述哪一种是错误的? ( )

A .分离度与柱长有关,但柱子越长,分离度不一定越高;

B .分离度与两相邻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差和峰宽有关;

C .分离度高低取决于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两种因素;

D .分离度与柱长有关,柱子越长,理论塔板数越大,分离度越高。

16.下列有关热导检测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降低桥电流可以提高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

B .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浓度型检测器;

C .热导检测器是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

D .增加热导检测器的池体温度可以提高其灵敏度。

17.下列关于示差分光光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它测量的溶液的浓度计算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B .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的要低;

C .它使用的参比溶液的浓度稍低于待测试液的浓度;

D .它使用的参比溶液是不含吸光物质的纯水溶液。

18.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有两种显色反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A方法显色产物的吸光系数a=1.97102Lg-1cm-1,B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3.20104Lmol-1cm-1(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方法的灵敏度高;B.B方法的灵敏度高;

C.A和B方法均很灵敏;D.无法判断。

19.原子吸收光谱中,为了实现其对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下列前提正确的是()

A.使用积分吸收系数代替峰值吸收系数;

B.在一定温度下,原子化器中激发态原子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数目;

C.在仪器中使用分辨率高达5105的单色器;

D.使空心阴极灯发射线的中心波长与吸收线的中心波长重合。

20. 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劳伦兹变宽是由下面哪种原因产生的?()

A.原子的热运动;

B.原子与其它粒子的碰撞;

C.待测原子间的碰撞;

D.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

21.对CO2分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

A.CO2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4;

B.CO2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是红外活性的;

C.CO2分子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是红外活性的;

D.CO2分子的弯曲振动是红外活性的。

22.下列化合物中,在极稀溶液中-OH基团的红外吸收峰波数最小的是()

A.;B.;

C.;D.CH3CH2OH。

23.下面有关化学位移描述错误的是()

A.质子受到的屏蔽减小,共振频率移向低场,化学位移δ值大;

B.质子受到的屏蔽增大,共振频率移向高场,化学位移δ值小;

C.化学位移值与质子受到的屏蔽作用大小有关与诱导效应等因素无关;

D.化学位移值的大小主要反映的是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影响的强弱。

24.使得醛基氢(-CHO)化学位移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

C.电子效应;D.磁各向异性效应。

25.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下列分子式中不可能的是()

A.C4H8O2;B.C5H12O;

C.C4H10NO;D.C4H12N2。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滴定分析法中,一元弱碱能被标准酸溶液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若用NaOH溶液中和某一元弱酸溶液,当一半酸被中和时溶液的pH=5,则该弱酸的离解常数K a= 。金属离子在配位滴定时若终点时指示剂不改变颜色和由于指示剂较难被置换而是终点延长的现象,被称为指示剂的

和。

2.玻璃电极属于膜电极,F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膜电极。在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为,通过使用可使之减小到可忽略的程度。

3.气-液相色谱法中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这一原则,分离极性组分时应选用

固定液;速率理论的方程为,从速率理论来看,毛细管气相色谱比填充柱色谱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这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中其涡流扩散项为。

4.原子吸收法中,影响测定的干扰的类型主要

有、、化学干扰和背景干扰;其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标准加入法和。

5.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伸缩振动ν(C=O)特征峰通常出现在cm-1附近。一般共轭效应使ν(C=O)向波数位移;核磁共振波谱中,相邻碳上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产生的多重峰之间的间隔距离称为,其裂分峰的个数用规则判断。

四、滴定分析计算题(10分)

称取由NaOH和Na2CO3组成的混和碱试样1.000g,溶解后用0.2500 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标准溶液29.32 mL;

另取一份混和碱试样,溶解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标准溶液

49.02mL,试计算混和碱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2CO3:105.99 g?mol-1;NaOH:40.01 g?mol-1)五、电化学分析计算题(10分)

在25℃时,测定某样品溶液中的钾离子含量。取该试液50.00mL,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电位值为

-101.0mV, 加入0.50mL浓度为0.100mol?L-1的KCl标准溶液后,搅拌均匀后再次测定,电动势为-68.2mV。试计算试液中钾离子的浓度。

六、分光光度分析法计算题(10分)

某试样含铜约0.15%,用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5L?mol-1?cm-1的铜的有色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铜。试样溶解后转入100.00mL的容量瓶中,显色后再加水稀释到刻度;用10.00mL移液管取配好的溶液稀释到100.00mL后,取一定量的溶液用1cm 吸收池测量,希望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mol-1)

七、色谱分析计算题(10分)

在2m长色谱柱上,苯和环己烷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78s和168s,两者的峰

底宽度均为8.5s,试计算:(1)两组分的分离度;(2)需要的有效塔板数;(3)若

使两组分的分离度为1.5,则需要的色谱柱至少为多少米?

八、化合物结构推断题(10分)

某未知化合物C9H10O,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谱图如图所示。

(3)计算该化合物的不饱和度;

(4)画出结构式;

(3)给出谱图解析过程(解释红外谱图及核磁谱图中的主要吸收峰)。

2007分析化学试卷答案B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D,2.C,3.A,4.B,5.C,6.D,7.B,8.D,9.B,10.C,11.C,12.A,13.C,14.C,15.D,16.B,17.C,18.B,19.D,20.B,21.B,22.D, 23.C, 24.D, 25.C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cK a 10-8;10-5;封闭;僵化

2.非晶体;晶体;液接电位;盐桥

3. 相似相容;极性;H=A+B/u+cu ;0

4. 光谱干扰;物理干扰;标准曲线法;内标法;

5. 1700;低;偶合常数;n+1

四、滴定分析计算题(10分)

解:酚酞滴定: 反应关系为 NaOH – HCl ; Na 2CO 3 — HCl

甲基橙滴定时:反应关系为 NaOH – HCl ; Na 2CO 3 — 2HCl 故

w (Na 2CO 3)=3

0.2500(49.0229.32)10105.9910052.201.000

-?-???= w (NaOH)=3

0.2500(229.3249.02)1040.011009.621.000

-??-???= 五、电化学计算题(10分)

c=41E

101.068.2

S 59.2c

0.500.100/50.00 3.8710mol L 101101

--?-??==?--g 。 六、分光光度计算题(10分)

解: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0.434

有615A 0.434C 2.8910(mol L )b 1.5010 1.00

--===??ε?? Cu 61C V 10M m 0.15%2.8910mol L 0.11063.55g /mol 0.122g 0.15%

--???∴=

?????==

七、色谱分析计算题(10分)

(1)

(2)222221eff

21178r 168n 16R ()16 1.18()7059178r 11168

==??=-- (3)222211R 1.5L (

)L () 2.00 3.23R 1.18==?=

b1b22t 2(178168)R 1.18W W 28.5

??-===+?

八、化合物结构解析(10分)

(1)

22910

5

2

+?-

Ω==

(2)

(3)红外:

核磁共振

COCH2CH3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B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分析化学》试题(B) ) 1.膜电位的产生实质是离子的扩散和迁移的结果. 0.1mol·L-1的HCl溶液不能滴定0.1mol·L-1的NaAc溶液,是因为K ( HAc )= 1.8×10-5, 而cK b〈10-8。() 3. 佛尔哈德法测定Cl-1, 未加有机溶剂保护,则测定结果偏高。( ) 4. EDTA分子中有6个配位原子,故一个EDTA分子可以满足6个金属离子配位的需要。( ) 5.用台砰称取NaCl 1.5克,又用分析天平称取NaCl 0.1550克放于同一烧杯中应记为1.6克。( ) 6. 我们实验所用的721型分光光度计适合对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的物质进行测定.。 ( ) 7. 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则滴定允许的PH值越高。 ( ) 8.分析测定中,若测定数据的精密度好,则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一定高.。 ( ). 9. 在滴定分析中,由于所使用的滴定管漏液,由此产生的是偶然误差。( ). 10.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 调节液面高度到标线时, 移液管口应浸在液面下。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 下列4次测定的结果为:27.37%、27.47%、27.43%、27.40%, 相对平均偏差(d r)= 。标准偏差(S)= 。 2.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用KMnO4测定过氧化氢含量时,应该注意的滴定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 和。 3.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实验中, 所用的721型分光光度计其单色器的 的作用是___________,比色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光电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请写出NH4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碘量法主要的误差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减小上 述原因所造成的误差,滴定时的速度可___________,溶液不需__________。6.配位滴定分析中,当样品中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判断能否准确滴定M离 子而N离子不干扰滴定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待测离子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测定. 7.配位滴定中,由于_______的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8.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配合物的浓度时,要使读数的相对误差最小,相应的吸光度是________,若使其读数相对误差符合分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则透光率的读数范围是_____________。 9.定量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平行测定所得一系列数据中,若有可疑值时,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决定是否舍弃。 10. 用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时,为了减少CuI对I2的吸附,常加入_______试剂,使CuI沉淀转化为不易吸附I2的________沉淀. 11.态分布规律反映出______________误差的分布特点. 12.用Ce+4标准溶液滴定Fe2+时,常加入H2SO4-H3PO4的混合酸,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 5 。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2013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要点

大连理工2007年分析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试样时,采用仪器分析法得到的相对误差比化学分析法的相对误差大。() 2.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称为绝对偏差,其绝对值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3.对某试样进行测定,若测定次数一定,则随着置信度的增加,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会增大。()4.滴定分析中,终点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和指示剂选择是否得当。() 5.硼酸是三元弱酸(pKa=9.24),在水溶液中它不可以直接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 6.在配位滴定中,在允许滴定的pH范围内,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滴定曲线的pM突跃越小。()7.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8.通常玻璃膜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长时间浸泡,这样可以消除不对称电位。() 9.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酸度较高,测定结果将偏低。() 10.在气相色谱法中,试样中各组分能够被相互分离的基础是各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2.00104Lmol-1cm-1,它是在1cm厚的比色皿中通过测定0.200 mol L -1的溶液计算得到的。()1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的金属元素吸收同种元素共振发射线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产生共振吸收线,其半宽度比发射线的半宽度小。()13.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外层电子的跃迁引起的,通过解析红外谱图可以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14.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易形成氢键的-OH基团,当其溶液稀释后-OH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则可以推断此化合物易形成分子间氢键。()15.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即为待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哪项不可以用来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 A.对待测的试样做对照试验;B.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校准; C.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D.对待测的试样做空白试验。 2.对偶然误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是由方法误差引起的; B.试剂纯度不够高可以导致偶然误差;

有机化学__习题答案___陈宏博

《有机化学》习 题 解 答 ——陈宏博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第二版 第一章 1-1 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答:(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 (2)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以及碳原子和其他非金属原子之间可形成不同类型共价键;两碳原子间可以单键、双键或叁键相连,碳原子间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环状,且分子骨架中可以掺杂其他元素的原子; (3)大多数有机物不易溶于水,易燃烧;液体易挥发;固体熔点低; (4)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较小;有机反应常伴有副反应。 1-2 根据键能数据,判断乙烷分子CH 3CH 3在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答:在乙烷分子中,C –C 间键能为347.3 kJ /mol, 而C –H 间键能为414.2 kJ /mol. 由于C –C 间键能小于C –H 间键能,所以乙烷受热裂解时,C -C 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1-3根据电负性数据,以δ+或δ-标注形成下列极性共价键的原子上所带的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 O -H , N -H , H 3C -Br , O ═C ═O ,C ─O , H 2C ═O 答: + - -δδH O + --δδH N - + -δδBr C H 3 - +-==δδδO C O - +=δδO C H 2 1-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偶极矩大小次序。 CH 3CH 2Cl, CH 3CH 2Br, CH 3CH 2CH 3, CH 3C ≡N, CH 3CH ≡CH 2 答: CH 3 C ≡N > CH 3CH 2Cl > CH 3CH 2Br > CH 3CH=CH 2 > CH 3CH 2CH 3 1-5 解释下列术语。 键能,键的离解能, 共价键,σ键,π键,键长,键角,电负性,极性共价键,诱导效应,路易斯酸(碱), 共价键均裂,共价键异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离子型反应,自由基型反应 答案略,见教材相关内容 1-6 下列各物种,哪个是路易斯酸?哪个是路易斯碱? (C 2H 5)2O ,NO 2 ,+CH 3CH 2 ,NH 3BF 3 ,,..CH 3CH 2 +AlCl 3 , I - ,H 2O .. .. : CH 3CH 2OH .. .. H 3+O , , NH 4+,, NC -HC C -Br + , Br - HO - , SO 3 ,CH 3SCH 3.... , C 6H 5NH 2 ,..(C 6H 5)3P . . 答: 路易斯酸: BF 3 ,NO 2 ,CH 3CH 2 ,AlCl 3 , H 3O , NH 4 , SO 3 , Br ++ + + +

分析化学试卷11及答案

一、选择题( 共9题18分) 1. 2 分 在pH为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Zn(NH3)=, Zn(OH)=, Y(H)=。则在此条件下lg K'(ZnY)为-------- ( ) [已知lg K(ZnY)=] (A) (B) (C) (D) 2. 2 分 每100 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K+和Cl-365 mg。已知M(K+)= g/mol, M(Cl-) = g/mol。血浆的密度为g/mL。则血浆中K+和Cl-的浓度为---------------------( ) (A) ×10-1和mol/L (B) ×10-3和×10-1 mol/L (C) ×10-3和×10-1 mol/L (D) ×10-6和×10-4 mol/L 3. 2 分 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p K a = (B) 氨水(p K b = (C) 六次甲基四胺(p K b = (D) 甲酸(p K a = 4. 2 分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 [n(BaCl2):n(Na2S2O3)]为---------------------( ) (A) 1:2 (B) 1:3 (C) 1:6 (D) 1:12 5. 2 分

某病人吞服10g NH4Cl 1小时后, 他血液的pH = 。已知H2CO3的p K a1 = , p K a2= 。此时他血液中[HCO3-]/[H2CO3]之比为------------------------( ) (A) 1/10 (B) 10 (C) 1/2 (D) 2 6. 2 分 反应2A++ 3B4+→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7. 2 分 配制含锰mL的KMnO4溶液,需取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 ) [M r(KMnO4)=,A r(Mn)=] (A) (B) (C) (D) 8. 2 分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 ) (A) V (B) V (C) V (D) V 9. 2 分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0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 (A)20 mL (B)mL (C)mL (D) 二、填空题( 共12题27分) 1. 2 分

2014年大连理工分析化学 试卷及答案(分为A卷、B卷)

大连理工2008年分析化学A卷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测定碱灰中的总碱度时,已知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756mol·L-1,它包含四位有效数字。() 2.精密度高,准确度就一定高。()3.对于多元酸H3PO4,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4.滴定管最后一位读数的不确定性将产生偶然误差。()5.沉淀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形成沉淀的Ksp以及滴定剂和被测物的浓度。()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 或lgcK’MY≥6。()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需要增加分离柱的长度。()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由高纯LaF3晶体制作的。()11.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解决吸光度与试样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分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是否存在的信息。()14.氢键对质子的化学位移影响较大,所以活泼氢的化学位移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5.质谱图中质荷比最大的峰是分子离子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各项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时末尾数字估计不准确; C. 用未经恒重的NaCl基准物标定AgNO3标准溶液; D. 把滴定管的读数15.36误记为16.35。 2.下列算式的结果是()位有效数字: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3.某同学根据置信度95%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时,下列结论错误的为: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A. 2:1 B. 1: 2 C. 1: 1 D. 3: 1 8.磷酸的pKa1=2.12,pKa2=7.21,pKa3=12.66。当用0.200mol/L NaOH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所有作业答案

绪论部分: 2、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10分) 答: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和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很难截然分开,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4、什么是环境化学,学习环境化学有什么意义?(10分) 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意义:用来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简述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10分) 答:主要包括6类。 ①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品的形态、价态、结构、样品前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学科。 ②环境污染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元素循环的化学过程。 ③污染控制化学:主要研究与污染控制有关的化学机制及工艺技术中化学基础性问题。 ④污染生态化学: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生态效应的化学过程的学科。 ⑤环境计算化学:主要利用有效的数学近似以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 ⑥环境生物化学:是研究环境化学品对生命影响的学科。 第一章: 1、地球环境主要由哪些圈层构成?英文单词?各之间有什么联系?各有哪些性 质?(10分) 答: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构成。 联系: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每个圈层都离不开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

《分析化学》A考试试卷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1(mol/L) NH4 H2PO4 (2)c1(mol/L)NaAc+ c2(mol/L)H3BO3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透 射比。 3. 准确度用表示,精密度用表示。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p K a2=。 5.已知EΦ(Fe3+/Fe2+)=0.68V,E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化学计量点电位为,电位突跃范围是。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 色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 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8.滴定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 , 和。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 曲线称谓;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1.已知Zn(NH3)42+的各级累积形成常数logβ1—logβ4分别为2.3、4.6、7.0和9.0,则 它们的第四级形成常数logK4= 。 12. 分光光度法的基础是,其相对误差一般 为。此法适用于量组分的测定。

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物理化学(上)期末考试A卷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 中填“√”,错误的填“×”: [ ]1. 如果经一过程系统的熵变大于0,则系统所经历的该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 ]2. 不可能用简单精馏的方法将二组分恒沸混合物分离为两个纯组分。 [ ]3. 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与反应压力无关。 [ ]4. 在定温定压下,CO 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 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5. 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满足克劳休斯-克拉 佩龙方程。 [ ]6. 25℃时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 2O(g)的 标准摩尔生成焓。 [ ]7. 对于反应2A(g) + 1/2B(s) = Y(g) + 3Z(s), Δr H m \(T )=100 kJ·mol -1, 可以通过升温降压的方法使平衡最有效地向左移动。 [ ]8. 临界压力是气体在临界温度下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 [ ]9. 在定温条件下,一个封闭体系经一过程对外所能作的最大功等于该过程亥姆霍茨函数的减少值。 [ ]10. 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食盐水稀溶液和蔗糖稀溶液的 沸点升高值相同。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院系:_______ ______级______班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密 封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上) 试卷 A 授课院(系):化工学院 考试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标准分 10 16 16 36 6 16 100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上) 试卷 A 授课院(系):化工学院 考试日期:2003年12月30日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标准分 10 16 16 36 6 16 100

分析化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 共 9题 18分 ) 1. 2 分 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αZn(NH3)=104.7, αZn(OH)=102.4, αY(H)=100.5。则在此条件下lg K'(ZnY)为-------- ( ) [已知 lg K(ZnY)=16.5] (A) 8.9 (B) 11.8 (C) 14.3 (D) 11.3 2. 2 分 每100 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K+18.0mg和Cl-365 mg。已知M(K+)= 39.1 g/mol, M(Cl-) = 35.5 g/mol。血浆的密度为1.0 g/mL。则血浆中K+和Cl-的浓度为 ---------------------( ) (A) 1.80 ×10-1和3.65 mol/L (B) 7.04×10-3和1.30×10-1 mol/L (C) 4.60×10-3和1.03×10-1 mol/L (D) 4.60×10-6和1.03×10-4 mol/L 3. 2 分 欲配制pH=5.1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p K a = 2.86) (B) 氨水(p K b = 4.74) (C) 六次甲基四胺(p K b = 8.85) (D) 甲酸(p K a = 3.74) 4. 2 分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2的纯度时, 先将 Ba2+沉淀为 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 [n(BaCl2):n(Na2S2O3)]为---------------------( ) (A) 1:2 (B) 1:3 (C) 1:6 (D) 1:12 5. 2 分

大连理工大学2006分析化学A试卷

姓名:__________大连理工大学 学号:__________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试卷: A 闭卷 院系:__________授课院(系):___化院___ 考试日期:2006 年 7 月 6 日试卷共 7 页 _____ 级_____ 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分析数据中,小数点后的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3.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 4.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将产生偶然误差。()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指示剂和标准溶液的pKa,与被滴定物的浓度和pKa性质无关。() 6.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ΔpM为0.2~0.5,允许终点误差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 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cK’MY≥106或lg cK’MY≥6。() 8.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 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9.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要想使其获得分离, 理论上讲需要无穷长的分离柱。() 10.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 时,如果溶液的pH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 11.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04L?mol-1?cm-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行测定,其灵敏度一定低。() 12.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1955年以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提高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分辨率。() 13.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 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 是否存在的信息。() 14.某化合物-CH2CX2-部分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受X的电负性影响。如果X的电负性增 大,质子的化学位移将向高场移动。() 15.质谱图中出现了(M+2):M=1:1的峰,说明该化合物含有氯元素。()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试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5 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 - 2- 3 (1)c1(mol/L) NH 4 H2PO4 [H+]+[H 3PO4]= [OH -]+[NH 3] +[HPO42-]+2[PO43-] + - - (2)c1(mol/L)NaAc+ c 2(mol/L)H 3BO3 [H+]+[HAc]=[H 2BO3-]+[OH -] 2.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 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 H2B,已知 pH= 1.92 时,δH2B =δHB-;pH=6.22 时δHB-=δB2-, 则 H2B 的 pK a1= 1.92 ,pK a2= 6.22 。 5.已知 (Fe3+/Fe2+)=0.68V, (Ce4+/Ce3+)=1.44V,则在 1mol/L H2SO4 溶液中用 0.1000 mol/L Ce4+滴定 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 0.5时的电位为 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 0.86-1.26V 。 6. __________________ 以二甲酚橙 (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 EDTA ,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___黄 ___ 变为红。 7.某溶液含 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 0.1mg,则 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99:1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 Na2S2O3的反应式为 I2 + 2S2O32-=2I- + 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 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 ,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 ,等于M/ε ;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 ?什么是标准溶液 ?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 ,络合滴定指示剂 ,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 H+,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

大工《应用统计》课程考试模拟试卷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5年3月份《应用统计》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A )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P A B P = B 、)()|(A P B A P = C 、)()()(B P A P AB P = D 、)(1)(B P A P -= 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x F 为其分布函数,则=)2(F ( ) A 、 B 、 C 、 D 、1 3、盒中有8个木质球,6个玻璃球,玻璃球中有2个红色4个蓝色,木质球中有4个红色4个蓝色,现从盒中任取一球,用A 表示“取到蓝色球”,用B 表示“取到玻璃球”,则=)|(A B P ( ) A 、 5 3 B 、 8 3 C 、 7 4 D 、 3 1 4、下列函数中可以作为某个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是( )

A 、???<+≥+=0,10 ,0),(1y x y x y x F B 、? ??<+≥+=0,20 ,1),(2y x y x y x F C 、???>>=其他 ,5.00 ,0,1),(3y x y x F D 、? ??>>--=--其他,00 ,0),1)(1(),(4y x e e y x F y x 5、若D(X)=16,D(Y)=25,4.0=XY ρ,则D(2X-Y)=( ) A 、57 B 、37 C 、48 D 、84 6、设c b a ,,为常数,b X E a X E ==)(,)(2 ,则=)(cX D ( ) A 、)(2 b a c - B 、)(2 a b c - C 、)(2 2a b c - D 、)(2 2b a c - 7、设),(~2 σu N X i 且i X 相互独立,n i ,,2,1Λ=,对任意∑==>n i i X n X 1 1,0ε所满足的切比雪夫不等式 为( ) A 、2 2 }|{|εσεn nu X P ≥ <- B 、2 2 1}|{|εσεn u X P -≥<- C 、2 2 1}|{|εσεn u X P - ≤≥- D 、2 2 }|{|εσεn u X P ≥<- 8、设总体X 服从泊松分布,Λ2,1,0,! }{== =-k e k k X P k λλ,其中0>λ为未知参数,n x x x ,,,21Λ为X 的一个样本,∑==n i i x n x 1 1,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 是)(x E 的无偏估计 B 、x 是)(x D 的无偏估计 C 、x 是λ的矩估计 D 、x 是2 λ的无偏估计 9、若)(),(Y D X D 都存在,则下面命题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X 与Y 独立时,)()()(Y D X D Y X D +=+ B 、X 与Y 独立时,)()()(Y D X D Y X D +=- C 、X 与Y 独立时,)()()(Y D X D XY D = D 、)(36)6(X D X D = 10、设n x x x ,,,21Λ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则有( ) A 、λλ==)(,)(x D x E B 、2 1 )(,1 )(λλ ==x D x E C 、λ λ1 )(,)(= =x D x E D 、21)(,1 )(λ λ n x D x E = =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试题(本科)含答案2006-2008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 分) 1 ?在分析数据中,小数点后的所有的“ 0 ”均为有效数字。 ( ) 2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 ) 3 ?对于多元酸,只要有合适的指示剂,每个质子都可分别滴定。 ( ) 4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将产生偶然误差。 ( ) 5.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指示剂和标准溶液的 pKa ,与被滴定物的 浓度和pKa 性质无关。 ( ) 6 ?酸效应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越严重。 ( ) 7.如果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 pM 为0.2?0.5 ,允许终点误差 被直接滴定的条件为: C K'MY > l0 或IgcK’MY >6 8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是由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稳定, 反应,使滴定结果偏高。 ( ) 9 ?在色谱分析中,如果在某种固定液中两待测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同, 要想使其获得分离, 理论上讲需要无穷长的分离柱。 ( ) 10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 F 时,如果溶液的pH 值较低,测定结果将偏低。 ( ) 11. 某化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104L mol -1 cm -1,现在其他波长处进 行测定,其灵敏度一定低。 ( ) 12. 1802年人们已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但在 1955年以 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直没有 建立,这是由于人们一直无法提高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分辨率。 ( ) 13 .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吸收光谱两者都属于电子光谱,差别是两者使用的波长范围有 不同,紫外吸收光谱主要获得有关分子中共轭体系大小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则获得基团 是否存在的信息。 ( ) 14 .某化合物-CH 2CX 2-部分中质子的化学位移受 X 的电负性影响。如果 X 的电负性增 大,质子的化学位移将向高场移动。 ( ) 15. 质谱图中出现了 (M+2): M=1: 1的峰,说明该化合物含有氯元素。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5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姓名: ___________ I * 学号: ___________ i i I i 院系: ___________ I i _____ 级 ______ 班 ! i TE 为0.1%,则金属离子能 ( ) 容易与空气和水中的氧 B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

大学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 一、判断题。10分 1、(×)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 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B)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03 5、某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度为T AgNO3/NaCl=0.005858g/L,若M NaCl=58.44,则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是:…………………………………………………………………………( B )A:1.0 mol.L-1 B:0.1002 mol.L-1 C:0.0100 mol.L-1 D:0.1 mol.L-1 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 C:0.2mol.L-1NaHC0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D:0.1mol.L-1NH3·H20lmL与0.1mol.L-1NH4CllmL及1L水相混合 7、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A: 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D)A:滴定前 B:滴定开始后

大连理工大学2003-2004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A卷

姓名: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学号: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下) 试卷 A 试卷共 6 页 院系:授课院(系):化工学院 考试日期: 2004年6月12日 _____ 级 一、选择填空或填空(30分) 1. 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进料组成x F =0.6,要求塔顶得到组成x D 不小于0.9的产品,则塔顶馏出液的最大流量为 kmol/h 。 2.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 ,釜液温度逐渐 。(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3.完成一分离任务需要17块理论板(包括塔釜),若改用填料塔,且所用填料的理论级当量高度(HETP )为0.5m ,则完成这一分离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度为 m 。 4. 板式塔操作的液泛可以有两种情况,即 和 。 5.间歇精馏的操作方法可分为 和 。 6.板式塔 ___________ 操作。 A) 只能用于精馏操作 B) 只能用于吸收操作 C) 不能用于精馏和吸收操作 D) 能用于精馏和吸收操作 7. 恒沸精馏的原理是在原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使其与原溶液中的某组分形成 ,从而使原溶液易于分离。 8.物质透过膜的主要三种方式为: 、促进传递和主动传递 9.溶解度很大的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 控制过程。对于该过程,欲强化传质应设法提高 传质系数。 10.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吸收因子A<1时,若填料层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 达到平衡。(塔顶、塔底、塔内

任意截面) 11.在化学吸收过程中,随化学反应速度增大,增强因子。(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12.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增大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操作线将平衡线,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填料层高度将。 13.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塔,填料层高度增大,则H OG,N OG。 14. 对于不饱和空气,绝热饱和温度_______________露点温度。(小于、大于、等 于)。 15.物料同不饱和空气接触的时间足够长,_______________水分一定是可以被干燥的。(结合、自由、平衡) 16. 相同的干燥条件下,在恒速干燥阶段,湿棉花的干燥速率_______________湿沙子 的干燥速率。(小于、大于、等于) 17. 用空气干燥某种热敏物料,空气的初始和终了状态相同,空气宜采用 _____________加热。(单级、多级、不确定) 18. 在干燥过程中,当物料的湿含量达到平衡含水量时,传质推动力为___________ (>0, =0, 不确定) 19. 三角形坐标描述三元物系时,在三角形边上的点,代表___________物系。(一 元、两元、三元、不确定) 20. 与原溶剂完全互溶的溶剂__________被选为萃取剂。(可以、不可以、不确定)21.溶剂用量相同时,多级错流萃取的分离效果较单级萃取效果________。(好、差、相同) 二、完成下列计算 1. (18分)在一精馏塔中分离二元混合物,塔顶装有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汽 加热的再沸器,原料流率为1000kmol/h,其组成为0.5(摩尔分数,下同), 饱和液体进料,相对挥发度α=7,塔顶产品组成为0.95,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 收率为92%,回流比为5,试求: (1)塔两端产品流量; (2)若塔的总板效率为0.6,试用逐板计算法求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塔板数; (3)计算最小回流比,并说明本题设计时所取回流比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常规范围内)。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考研成功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分析化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一、择校和定专业 择校是考研的第一步,我认为选择一所合适的院校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你考研能否成功。而在择校过程中,首先应该对自己的实力有所了解。如果你的英语不太好,就尽量不要选择北上广和南方的院校,因为这些院校对英语的要求较高。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英语不好报了这些学校总成绩达线而英语成绩没有达校线而被刷下来。而且有些211或者双非不见得就比985好考,所以说择校很重要,一定要避开那些压分严重和复试刷人严重和复试时间比较迟的院校。如果你的实力很强,你可以选择院校和你所报考的专业都很强的院校,如果你的实力中等偏上,那你就报考一个院校较好或者是你报考的专业较好的院校,如果你的实力不是太好,还想报考一个相对较好的院校,建议你报考一个你所报考的专业为冷门专业的院校。建议选择好学校就安下心好好学,不要再换学校了。 大连理工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我的本科院校是山西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而大连理工大学在众多985院校中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不会歧视双非和二本院校,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吧。而且我比较喜欢北方的气候,也特别喜欢大连这座城市。而且大连理工大学的化工也是比较好的专业。 专业的话其实我不建议在考研的时候转专业。因为不论你考上了复试还是没考上调剂的时候转专业的学生都不会占太大优势。导师需要的是能做了科研的学生,而转专业的学生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素养上都比不上本科一直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这方面尤为重要。当然如果是从工科转理科,我觉得也还可以,但是理科转工科不太好转。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但我周围理科转工科的同学今年都没有成功,都败在了数学上。 我报考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分析化学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四大化学统一划线,分专业录取报考的时候两门专业课一门可以从有机或物化中任选一门,另一门在无机或分析任选一门。我选择的是有机和分析。但是我之前的学长学姐说大连理工大学的有机是比较难的,但我没有太大感觉。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专业分3个校区录取,主校区、盘锦校区和张大煜学院,如果报考大连理工的话你可以在报名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选择,如果感觉复习的不好就选择盘锦校区或者张大煜学院。每年都会出现扎堆报主校区的情况,主校区竞争激烈而其他校区都没有报满。今年大工的竞争异常激烈,不论是复试还是调剂,之前的学长学姐和我说能考上大工的都是大神,我一开始还不信,成绩出来我就信了,居然还有能考440分+的人!当然也有低分,就看你自己的实力了。今年大工化学校线是305分,进复试的人很多,高分也很多,所以低分大多数都被刷下去了,也有高分被刷的情况,400分、380分被刷下去的大有人在。别的专业我不太清楚,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都是2:1的比例刷人的。 二、考研初试经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