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经典 笔记

宋词经典 笔记

宋词经典 笔记
宋词经典 笔记

10、词的别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倚声

11、欧阳修是“六一居士”:分别是《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物之间,是为六一。

12、流派:风格相近的众多作家的集合体。

13、特色: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点。

14、谥号:上谥:充分肯定的,褒扬类的谥号,如:文、康、平;中谥:同情死者,如:怀;下谥:对死者的批评,否定,如:历、荒

15、近体诗:唐代人把古诗进行格律化,从而形成的格律诗。

16、二分法:文笔说,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始于南朝。这个比较重要,没查到,可以查下再背。

二、标平仄声

一二平,三四仄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五七言诗到词是一种诗歌体裁的大

解放?

五七言诗成为正宗诗体以后,最大的解放莫如从诗变为词,五七言诗是不合语言之自然的,因为我们说话绝不能句句是五字或七字,诗变成词又是从整齐句法变为比较自然的参差句法。唐五代的小词虽然格调很严格已比五七言诗自然的多了。

2、词也是诗之一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词是诗的别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是韵文,是诗歌题材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唐代,有韵为诗,无韵为文,词是由五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所以此说法是正确的。

3、词与乐府诗的关系如何?

共同点:都是可以用于歌唱的诗,汉乐府用于宫廷演唱;不同点:创作过程不同,汉乐府是专管乐府的官员到民间收集材料,先有词后有曲,词是先有曲后有词,依声填词。

4、词为什么又称作长短句和诗余?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作词要求典雅纯正,避用艳丽的词藻,婉约的内容,粗俗的

格调。

5、词牌、词调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有木有关系?

有关系。词是按照乐谱填作得,所以作词要选择词调,作词择调,主要就是选择声情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调,使声词相从,取得声情文情一致。这样的词才可做到声文并茂。否则,就会出现内容与形式背离的毛病。

6、词、别是一家?

从音乐上来看,音乐体系不同,词是燕乐体系,过去的却是雅乐;从文学上来看,艺术的综合性;从创作过程来看,词是先有曲后有词,依声填词;从形式上看,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名,依乐曲分片;押韵的位置因词调不同,句式参差。

7、温庭筠词作的主要特色?

1、题材上反映富糜生活

2、意境的创造上是意境朦胧,情思隐约

3、语言上华词丽语,过于雕琢

4、脂粉香泽,浓艳重抹。

8、柳永的贡献:1、促进慢词的发展自创造若干词调,一百多种。2、情感抒发的自我化,雅俗共赏,反映市民情调和俚俗语言。3、表现方

法改变,创造性的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来填词。

9、诗歌的四次解放?

1、诗三百到骚赋,

2、骚赋到五七言古诗,

3、五七言古诗到词,

4、词到曲、自由诗

四、翻译

1、《忆秦娥》李白

悲凉哀婉的箫声在春夜响起,惊起了睡梦中的秦娥,举头凝望楼上,只有那轮皎洁的明月,望着楼上的明月,她想起了桥头年年依旧青青的柳色,想起了当年在桥头的依依离别。

在冷落凄凉的重阳时节,登上乐游原,眺望咸阳古道,依然不见夫君的音信和踪影。呈现在眼前的只有那秋风斜阳之下的汉家陵墓和宫阙。

2、《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泗水飞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的点头,凝聚着无限的哀愁。

思念没有尽头,怨恨没有尽头,只有爱人归来,心中的烦恼才会罢休,一轮明月照在高楼,我眺望远方,倚在窗口

3、《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完毕,独自倚在楼头,向江上细看:江面上来来往往驶过无数的帆船,船儿虽多,却不见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