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WTO框架下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张宗斌

一、中国入世后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刚入世时人们担心的外国商品会蜂涌而至,国内相关产业会遭受严重冲击的局面并未出现。如汽车,2004年汽车产量达到500万辆,三年增长一倍,汽车业从亏损、微利行业到盈利行业,2010年中国将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现在倒不是我们恐慌了,而是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恐慌,外国人就怕中国人也拿出生产服装的劲头来生产汽车,那将是汽车业的灾难。现在许多国家把汽车工厂转移到中国来。(德国40%,青岛——北京,首钢搬走)。

2005年起汽车、农业、银行等重点行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2005年我国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汽车2006年7月1日降到25%,零部件10%。农业2005年降到15.35%。2006年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2005年后取消保险业务的地域限制;2007年将取消基础电信的地域限制,外资股份将允许达到49%。

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保证金融安全问题:随着经营地域限制的取消和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和保险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四大银行的呆帐坏帐高达20%。花旗银行已拥有我国交通银行的20%股份,是第二大股东。金融业是涉及到一个国家安全的领域。

二是保证农业方面的安全问题:

我们承诺不仅不能对农业提供任何出口补贴,而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只能占农业产值的8.5%(发展中国家允许占10%),在关税方面最终降到15%左右,而各成员的平均农业关税高达60%,日本水稻100%,因此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很难与发达国家竞争(我们为什么取消农业税?)农产品贸易2002年顺差50亿美元,2003年又降到20多亿美元,2004年变为逆差。

第三个挑战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引起的国际生存环境的恶化。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高潮阶段,实际上我国的城市化也是近几年才加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入城市,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要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最终只能加快工业化城市的速度来实现。

资金好说,主要是土地稀缺。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城市要建在平原上,中国耕地19亿亩,平耕地只有9亿亩(西校区),世界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000公斤,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也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7亿吨,可我们现在还不到5

亿吨。缺口2亿吨,2亿吨什么概念?长期以来,世界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2亿吨绝大部分被中国买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没有粮食,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统统提不上。因此,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前几年中央清理了5000个开发区,3、6万平方公里,台湾不到4万平方公里。铁本占了6000亩地,报了22个项目。)

二、市场经济地位的界定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原始数据。如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来计算我国彩电的生产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至今仍没有正式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

(一)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标准的综述

谈到市场经济,必然要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谈起,对于他们对市场经济的判断标准,主要有:

美国商业部所指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指不按市场成本和价格规律进行运作的国家。它对市场经济有六个具体标准:一是货币的可兑换程度;二是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三是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四是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五是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六是商业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此外,美国商务部还特别关心出口国的出口管理:一是在法律上,政府是否对该企业的出口活动进行控制。包括:(1)对各个企业的经营和出口许可有关的限制规定;(2)任何对企业减少控制的立法;(3)政府其他任何减少对企业控制的措施。二是在事实上,政府是否对该企业的出口活动进行控制,商务部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1)出口价格是否由政府确定或须由政府同意;(2)出口商是否有权协商合同条款并签订合同或其他

协议;(3)出口商在选择管理层时是否不受政府限制而有自治权;(4)出口商在分配利润和弥补亏损上是否有独立的决定权。

欧盟规定了五条判定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一是市场经济决定价格、成本、投入等;二是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账簿;三是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状况,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歪曲,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四是确保破产法及资产法适用于企业;五是汇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

加拿大在对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调查中,明确包括五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在经济政策、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否不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这包括政府定价的比重、结构、产品分布和报价程度的影响判断,国内产品及服务的定价机制,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计划管理和市场限制的情况,对国内及国际贸易管理的情况,以及政府机构和职能进一步改革情况等。二是政府部门对企业在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是如何管理和管制的,对企业融资方面是如何管理或管制的。三是在国际贸易方面,政府决定外贸企业可进行对外贸易的条件、程序,政府对进出口产品配额、价格的指导和管制等。四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包括企业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改制的时间与完成方式;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要素价格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以及产品数量、价格是如何确定的;企业的资金管理、业绩管理、利润分配、劳资关系以及贷款的获取方式等情况。五是利率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和内外贸不同部门中是否有差异,汇率对出口商而言是否市场形成,企业换汇及存汇方式是否有自主权等。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欧美等国对市场经济标准的法律规定,是根据反倾销中影响公平贸易因素而归纳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虽然美国与欧盟以及加拿大提出的市场经济标准有一定的区别,美国直接提出国家的市场经济标准问题,而欧盟和加拿大主要是讲企业和行业的市场经济标准问题。但可以看出,这种区别只是表面上的,就其内容而言,涉及的问题是相同和相近的,实质上是一样的。这些标准构成了一个体系,不是单独使用的。欧美等国不是只根据某一条来下判断,而是将围绕所有这些标准的调查结果综合起来,判断企业或产业是否达到市场经济的临界水平,得出和认定该国或该行业、企业是否已经具有市场经济的条件的结论。

(二)市场经济的五大因素

借鉴美国、欧盟、加拿大反倾销对市场经济标准的法律规定,我们可知,在对什么是市场经济国家上,有如下五条带共性的标准:

(一)政府作用问题

如欧美等国对政府作用问题关心有:政府对自然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本资源的占有、分配与控制问题,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控制和管理权限问题,政府对生产(谁来生产、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的控制(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利润分配与破产机制)问题,政府对国际和国内贸易的控制问题,政府对中介组织的控制(如商会和行会)问题等等。归根到底,是资源由政府配置还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使用和定价是市场决定还是政府决定?政府是否尊重和保护经济主体在经营方面的自主权利,是否对企业有不公平的对待?这些问题用一句话讲,是政府作用问题,即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要求的是“政府行为规范化”,既不“越位”、“错位”,又不“缺位”,向服务型、效率型转变。

(二)企业权利与行为问题

如美国商务部关心企业的产出数量和价格决策有没有政府介入,企业有没有自主的经营和出口权,有没有选择管理层、分配利润和弥补亏损上独立的决定权,有没有协商合同条款并签订合同的自主权,尤其关心出口企业的这些权利。欧盟同样关心企业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权利,关心企业有没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账簿,关心企业是否有融资和向国外转移利润的权利,有没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权。加拿大政府有关机构除关心上述方面外,还关心企业所有制形式及国有企业改制情况等。归根到底,他们关心企业在产销活动中,行为是市场化的还是行政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权利和行为自由化。

(三)投入要素的成本与价格问题

如美国商务部关心一国政府对资源分配的控制程度,关心产品投入是否以市场价格支付;欧盟关心市场能否决定投入要素的价格,关心企业成本的真实性;加拿大政府有关机构关心国有企业要素价格包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以及产品数量、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总之,欧美等国对企业投入方面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等是否是市场价格,都是很关心的。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投入品价格关系到产出品成本,直接影响产品价格,这与反倾销是直接相关

的。因此,任何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产品,都会特别关注其成本的真实性和其价格形成的规则。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市场化”。

(四)贸易问题

如欧美等国关心贸易活动包括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交易活动是自由的还是被压制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立法及司法是否健全?市场中介是否具独立性?起什么样的作用?贸易政策中的企业定价是否是自主的?政府是如何管理出口和出口企业的?企业是否有商业活动的自由?从中可知市场经济要求“贸易环境公平化”。

(五)金融参数问题

如欧美等国特别关注反倾销的被调查国利率和汇率是否由市场形成?本币是否可兑换或可兑换程度?利率在不同企业、内贸、外贸部门、不同产业中是否有差异?企业金融状况是否不受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歪曲?企业是否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企业换汇及存汇方式是否有自主权?等等。他们关心利率和汇率这两大金融参数的形成和适用范围中的公平性,进而涉及这些参数形成基础即金融体制的合理性问题,即市场经济要求“金融参数合理化”。

三、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的影响

在2001年11月23日中国成为WTO成员,《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时,指出中国入世15年内仍被看作非市场经济国家。2016年后。在这期间其他国家会以此为借口向中国索取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直到2002年12月以后中国入世的各种正式承诺才陆续公开。目前中国遭受外国反倾销是最多的。龙永图经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需要外国承认”。现在我们又和入世前一样,一个一个国家谈,让他们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一些小的国家已经承认了。有50多个。你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你就不能从经济全球化得到更大的好处。全球化就是自由贸易。有人说重新谈判,非市场经济地位是你自己承认的,现在才3年就要求重新谈判,恐怕你自身也难以说明这几年来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有多大的进展吧。

2004年世界银行行长在全球扶贫大会上表示,中国已经走在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但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没有达到平衡。6月欧盟提交了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初评结果,明确表示不承认。以前我们搞计划经济,人家搞市场经济,没有共同语言;1992年有共同语言了?

你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你就不能从经济全球化得到更大的好处。全球化就是自由贸易。

2005年1月1日世界纺织业市场进入真正的自由贸易时代。取消了配额限制。但中国不是最大的赢家。根据我们入世承诺,到2016年以前中国纺织品出口要受三个条款限制,一是到2008年底结束的纺织品特别措施条款。出口增长7.5%以内,(羊毛类6%)二是到2013年的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认为到2013年前,中国产品出口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混乱,进口方可对中国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很模糊);第三,到2016年底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中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

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第十五条将中国有条件地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长达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给中国带来三大负面影响。

其一,它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由于不把中国视作市场经济国家,无法计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其他WTO成员采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

其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的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申诉,同时打击了我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国方面的持续交涉和抗议下,相关国家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但总体效果仍然不理想。

其三,非市场经济地位否认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成果和现状,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7起反倾销案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产品,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者。美国一直频繁地对中国挥舞反倾销大棒。

中国被整体认可市场经济地位困难很大。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的经济形式。国有经济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那么国有经济为主体或主导的经济就不是市场经济。俄罗斯全都私有化,还没有入世欧盟就承认了其市场经济地位。

(一)就生产要素市场来说,劳动力、资金、土地三种要素都不是依赖市场配置的。(1)就劳动力来说,他是个例外,他作为要素不仅是市场化的,并且是过度市场化的。一方面劳动力在国内流动受限,另一方面,仍没有民间工会或农会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社会保障没有。(成本就高)保障部部长说,中国

社会保障基金缺口2、5万亿,相当于一年多的全国财政收入。(2)资金。汇率决定不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也没有完全市场化。就间接融资来说,没有民营银行或民办资本市场。四大银行都是国有的。就直接融资来说,股票市场很混乱,吴敬链说是赌博。(3)就土地。土地财产权从来就是我们回避的问题。都是行政配置。招商引资,土地免费。(几年前有人就主张农村耕地私有化,贷款难)(二)就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来说。重要的资源性物资(石油、电力、水、及其他原材料)和服务(铁路运输、电信、邮政)等都是国有企业垄断并定价。

(三)就政府来讲,他要求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这一点我们还差的很远。官本位的意识比较浓。

四、下一步怎么办?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是局部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商业领域过度开放,商业领域属于流通领域,谁控制了流通领域,就控制了生产领域,再比如农业,农业的关税已经很低了。日本水稻关税100%,而实际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指的是体制问题。

社会保障机制:中国现在储蓄率是30%多,而美国是0.2%,美国人不但不存钱还敢借钱消费,而中国老百姓在9次降息后还继续存,现在是负利率了还存。为什么?是因为心里没底,社会保障没有到位。虽然全国居民储蓄高达12万亿元,但实际上存的钱越多,失业的人就越多,由于中国劳动力多,导致工资偏低(长江三角洲10年民工没有涨),在工资偏低情况下还要去存款,没有做到月月消费光,必然导致有一部分东西卖不掉(全国累计积压物品达5万亿)。只有把钱花光,整个社会才能实现物质投入和价值投入的平衡。把钱存起来就实现不了,所以攒的不是钱,而是“攒失业”。消费费低导致过剩,过剩导致企业开不了工,工人下岗失业,所以在银行里积累的钱越多,积累的社会矛盾就越多。内需不足,就只能想办法出口,结果是发达国家占了便宜还要说你在倾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本”是相对“神本”的,当时政教合一,神作为主宰。现在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于“物本”。而忽视了人力资本投入、忽视了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

保障部部长说,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缺口3万亿,相当于半年多的全国财政收入。

美国章家敦《中国即将崩溃》,说中国将来无法支付养老金,说中国银行呆帐、坏帐,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并预测中国2008年召开奥运会前崩溃。在美国很有影响,美国国会还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其次他低估了中国领导人的智慧,以银行为例,1995—2002年,四大银行支持兼并存产企业贷款损失3000亿,其他用途借款8000亿,2004年累计不良贷款28898亿元,占19.15%。中行资本金

率2003年12月为0.82,建行是负的,2004年达到中行9.7%,建行11.95%。汇金公司,(外汇储备投资公司)450亿美元,比投资美国买国债要好。(谢平受这一思路的启发;

其实中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是最丰富的,国有资产11万亿,国有土地25万亿,加上矿山不少于50万亿。也就是现有50万亿的共有资产,这些资金有希望解决失业、养老问题的。欧洲是资本主义,它都能通过税收把剩余价值的大头归社会占有,比如遗产税规定60%的财产归社会占有,而且用于社会保障,只要中国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中国就不怕两极分化,就会市场繁荣,社会稳定。

关于土地:市场化,不是私有化。蒋介石总结失败:土改。打土豪分田地。保家卫国。后来就合作化了。80年代承包制,到现在也没有界定产权。现在出了问题: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行,土地升值是必然的,但升值的好处被政府和开发商拿走了。(西校区)

我认为土地私有化那就是资本主义了,我这里是主张土地市场化,把土地的部分权利还给农民。即土地升值的部分给农民,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唯一办法。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有人说,增加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谷贱伤农)把土地升值的部分给农民从历史上说也体现了一种公平。(剪刀差1995年达到10000亿。这是对农民的剥夺)资本问题:汇率。升值是必然的。(三把尺子:从经常项目看、从资本项目看、从购买力平价看),美国说我们出口使他们失业上百万人。

温加宝说我们出口的产品不到美国的10%,我们以我国的农业为例子。

国有企业改革:限制在非竞争性领域。

中国目前要做的是尽量把谈判的范围控制在贸易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