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

作业标准书

(C版第0次修订)

编号:DY·C·13-12-2003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

发布:年月日实施:年月日

前言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生产异常情况屡见不鲜。生产过程控制人员除了平时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指导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外,还应在事故发生时对有问题的成品、半成品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进行返工返修以保证生产的顺畅进行。本办法总结了公司乳品酸奶、牛奶车间长期以来经常出现的生产异常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汇总统计、比较分析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实际操作的处理方法。本办法旨在生产异常时,品控员能够根据本书进行参考,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生产过程给予纠正和预防,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格品率,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进水

实际生产时,存于管路的奶需要用水顶出;部分产品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定容。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对进水量掌握不好,就会造成过量进水,导致产品口味变稀、固形物或脂肪、蛋白质的含量下降,严重的会导致产品理化指标不合格。

1.消毒奶类产品进水:可造成产品比重下降、口味变稀、固

形物、脂肪、蛋白质含量下降。少量进水,可以添加香精

用以增添香气。若大量进水导致产品各项指标不合格,则

需向配料后的料液或半成品中添加无水奶油、奶粉以提高

产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时,在添加完之后,还应适量

补入一定量的香精,加入量应按照最后产品料液量计算。

2.酵奶进水:乳品厂酸奶车间酵奶有两类:一类是活性乳酵

奶。此类酵奶用于活性乳的酵奶。此类酵奶最终要与基料

混合,所以在混料前即使进入一定量的水,只要不影响酵

奶的发酵,就无需对其处理。只需将多进的水在打基料时

扣除即可。如果进水量较多,影响产品发酵,则需按照第

一种情况加入奶粉和糖,提高产品的固形物。第二类酵奶

是用于直接灌装的产品,如瓶酸、双歧等。此类酵奶在发

酵前发现进水,可补充一定量的糖和奶粉提高料液固形物

含量。若发酵后倒奶时进水,则视进水多少来处理。进水

少的可开搅拌,搅匀后灌装;进水较多时,可试着将进水

部分放出,若以上均无效,则只能将酵奶作为活性乳酵奶

使用。

3.基料多进水或合奶时多进水:打基料过程中,如果定水量

过多,化料过程中多进水或合奶时因操作不当引起意外进

水,可引起产品固形物下降。此时,可重新生产一批同样

的产品(生产量相同),并在新生产的产品中扣除发生问题

中多进入的水。待生产好后,两批产品同时放料并在暂存

罐中充分搅拌,方可灌装。

4.(仅限于乳品厂牛奶车间)在冷却段进水,首先看冷却温

度,>4℃,应立即使用;不能立即使用时,重新冷却一遍。

如在合格范围内,就要检测其理化指标,估算进去多少水。

此类奶可用于:

a.加入风味奶中,把水定容去掉,多加奶;

b.用作标准化用奶;

c.直接添加奶粉至指标合格;

5.在配料段进水,由于各种小料已定,只能用加奶粉的方法

来提高理化指标,加奶粉量由质监员进行确定;

6.在消毒段进水,造成半成品理化指标不合格,此类奶可进

行如下处理:

a.与同品种奶指标高的一起进行灌装;

b.如无同品种奶,进行单批次添加奶粉;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存在未消毒的水进入成品中,这是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将产品重新杀菌消毒。

第二部分:进酸、碱、盐

一般来讲,产品中不应有以上物质,但由于CIP就地清洗时操作不当或管路板片等设备密封不严,就可能会造成产品中混进以上物质,从而造成产品在口味和稳定性上达不到产品要求。此类事故没有固定的处理方式。如果发生,应及时上报部门领导,对进酸碱盐量较少可再重复利用的奶,可以酌情混入其他奶中。对于已无使用价值的奶,则应予以保存,待进一步指示再进行处理。

1.冷却工段冷却板片渗漏导致原料奶中进盐水时,应尽快根据小样实验

确定掺加好奶比例,将这部分奶进行消毒,增加调香量,使之合格后再进行灌装。

2.配料工段冷却板片渗漏导致产品进入盐水,应尽快根据小样实验确定

掺加好奶比例,将这部分奶进行消毒,对消毒后的奶进行检测:a.

若理化指标与口感均正常,则为合格品,可以灌装;b.若理化指标与口感均异常,需二次消毒,且根据小样实验确定掺加好奶比例,增加调香量,使之合格后再进行灌装。

3.消毒器冷却板片渗漏导致产品进盐水时,若理化指标与口感均异常,

根据小样实验确定掺加好奶比例,进行二次消毒,增加调香量,使之合格后再进行灌装。

4.对于进盐水量多的情况下,需上报领导,采用报废或改作他用或采取

措施使之成为合格品。

第三部分:酸度异常

在某些特殊原因下,需要使用酸度较大的原料乳(滴定酸度≥18°T)和酸度较小的原料乳(滴定酸度≤15°T),此时应及时通知车间进行处理,用于相应的产品中。

1.无抗奶:如煮沸实验正常,可直接用于活性乳酵奶,如酸度

较高,煮沸试验出现絮凝,则应以适当的比例掺入正常的原

料奶中使用。

2.抗奶:如果发现酸度偏高和偏低后应及时通知车间,如能够

立即进行使用,则优先用于鲜奶中,其次用于精选奶,严禁

用于高钙、高铁、学童、AD奶等添加离子的消毒奶。如不

能及时投入使用,应先进行一次巴氏消毒,暂存;并协调车

间在最短的时间进行使用。此类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

比例掺入好奶中使用,比例由质监员按照小样实验结果进行

确定。

3.活性乳产品因调酸过度导致酸度偏高的产品,可同时生产一

批同种同量产品进行混合灌装。

4.凝固性酸奶:

a.袋酸:因混入菌种或消毒不彻底引起在未加菌种时酸度已偏

高的奶应通知车间暂停灌装、加入继代菌种发酵后用作活性

乳酵奶。如在加入菌种后灌装过程中发现酸度偏高,应立即

停止灌装,将剩余的产品用于高钙酵奶,并将已灌装的产品

待冷却后熟根据组织状况及各项检测指标后确定是否发货。

b.瓶酸:如因灌装机出现故障并已加入菌种,酸度高于30°T,

应立即停止灌装并采用以下措施:

(1)在高位罐内发酵,用于高钙酵奶;

(2)量少时直接接出用于高钙余奶;

(3)与好奶按照时当比例混合,用于活性乳类产品酵

奶;

酸度低于30°T,则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处理方案:

(1)料液酸度及酸度的增长速度;

(2)灌装剩余料液所需时间;

(3)机器修好所需时间及运行时间;

(4)是否需要清洗灌装机;

(5)其他影响因素;

5.生产环节中酸度异常参照原料奶酸度异常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调香异常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调香异常现象的发生,现针对其不同的表现形式,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1.香精型号一致,但调香量发生错误:

a.调香量少,香味淡,可在品控员检验后补充适量

同型号的香精;

b.调香量多,如果同标准用量误差在10%范围内,

且口感基本正常,可直接进行灌装;如同标准用

量误差较大,可与新料混合后进行灌装,并且在

调香时,扣除多余的香精用量。

2.香精型号不一致,但属于同一类型香精,如口感无异常,可直接进行灌装;如口感有异常,可进行适当调香至口感正常后进行灌装。

3.香精类型错误,造成调香味异常,品控员根据新产品研发部提供数据与同类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合。(UHT鲜奶、AD奶如果调错香可按照一定比例用于精选奶)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程序一览表

—9—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程序一览表

—10—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程序一览表

—11—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物料处理作业规范 1、目的: 规范不良品退料流程,明确不良品归属和处理责任。 2、适用范围: 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产生的不良品处理,以及不良品仓库存处理。3、引用文件: 3.1 JS-COP-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2 JS-WI-PM-22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 4、定义: 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 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或因产品元器件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5、职责: 5.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5.2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5.3 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5.4 资材部: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 6.1 生产退料作业 6.1.1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6.1.2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小票,单据和小票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 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6.1.3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IQC 裁定,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物料员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6.1.4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6.1.5 物料员拿仓库签字的退库单交物管开单,属“来料不良”的开调拨单领取良品材料,“作业不良”的开领料单超耗领取良品材料。 6.2 不良品仓库存处理作业: 6.2.1 仓管员每天对所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品做电子档帐,在次日9 点前转发至物管、采购部、品管部,以便不良品周转信息的查询。 6.2.2 急需材料、批量性的不良品要当天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附来料检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同时跟进处理进度,并将结果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XXXX铁路XXXXXX标无砟轨道工程 编号: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XX年X月X日发布 20XX年X月X日实施

CPⅢ网布设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XXXX铁路XXXX-X标CPⅢ网布设、测量工作。 2 作业准备 2.1 前期准备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满足且通过沉降评估后开展;收集设计院的CPⅠ、CP 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的贯通复测成果资料,完成对设计所交CPⅠ、CPⅡ控制点和水准点的贯通复测成果再进行一次复测。 2.2 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区段CPⅠ、CPⅡ及二等水准控制网布设具体情况及线下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特点,编制轨道控制网(CPⅢ)布设技术方案,并报贵广公司进行审批。 2.3 仪器配置 ⑴标称精度不低于1″、1mm+2ppmm的智能型全站仪(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 ⑵不低于DS05级的精密电子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一个CPⅢ控制网布设区段设精测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8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1名,测量工6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素质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贵广公司组织的CPⅢ测量数据采集与平差处理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⑴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⑵测量仪器有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检校。 3 主要技术要求 ⑴《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⑵铁建设[2009]196 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⑶铁道部关于印发《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工作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80 号) ⑷《客运专线几何状态测量仪技术暂行规定》(科技基[2008]86号)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⑺《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⑻贵广铁路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 4 测量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CPⅢ轨道控制网布设CPⅢ轨道控制测量CPⅢ轨道控制复测与维护 4.2 测量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完整

××污水处理厂一期 操作规程 一、提升泵操作规程 二、转齿格栅操作规程 三、推流器操作规程 四、水解段操作规程 五、缺氧和好氧段安全操作规程 六、二沉池、终沉池操作规程 七、芬顿氧化池操作规程 八、鼓风机操作规程 九、脱水机操作规程

一、提升泵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 (1)泵池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水位以上 (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路露出泵头) 。 (2)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 (3)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进出水闸门是否打开。 (4)检查控制台(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检查三相电源电压应在规定幅度内,后续工艺段是否允许进水。 (二)开机 启动前检查完毕后,可以启动水泵电机,将泵控制开关打至就地,再按绿色开启按钮,绿灯亮电源正常。监听泵机声音,若声音正常,则按工艺需要调节闸阀开启量,若开机过程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不得开机或已开机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开机,但重新开机必须在电机完全停止15分钟后(泵电机在冷状态下允许连续启动六次),才可重新启动。重复启动仍然不成功,则应按设备故障报告。(泵电机在冷状态下允许连续启动六次。) (三)巡检 巡检时应注意泵池水位、泵池有无杂物,后续工段水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逐台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否设定在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巡检频率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其余时间每2小时对现场工艺设

备巡检一次,交班巡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生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并要记入交接班内容内。 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在记录表中,例如水位低于设定值,应立即停机,若水位高于设定值,应通知中控室及现场负责人增开水泵,在泵运转正常后检查液位计的状况,使之恢复正常;如吸水池有杂物应立即清理,若必须下池清理,则应按“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操作并通知中控室调人支援与监护,并应检查杂物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机泵运转声音不正常,要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 当天气突变,如暴雨即将来临,则应增加巡检,检查门、窗及采取必要的防水防雷措施。设备初次使用,及经过检查、改造或长期停用后投入运行要增加巡检次数,即增加30分、75分各一次,若一切正常即转入正常巡检每120分一次。 (四)停机操作 检查吸水池水位是否达到停机水位,将切换开关切换至关位置即可。记录停机时的各项参数,如开启时间、泵池液位等。 二、转齿格栅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使用的格栅前应检查: (1)格栅内无杂物 (2)润滑油及润滑油位 (3)格栅具备运行条件

SMT不良品维修作业指导书

SMT中心文件编号:SMT-WI-030

1.目的 规范不良品维修处理的过程及要求,保证不良品维修品质。 2.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SMT中心试产、量产、重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处理所涉及的活动。 3.权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将不良品截出并隔离、标识、反馈,维修组负责对不良品的具体维修工作。 3.2工程部负责对不良品分析并给出改善控制措施,指导维修组维修不良品。 3.3品质部负责对不良品的最终判定及维修过程的制程监督。 4.定义 4.1不良品:生产过程中外观、焊接、功能达不到相关品质检验标准的PCBA板称为不良品。 4.2名词解释: 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组件 POP (Package On Package)堆叠装配技术 MSD (Moisture Sensitive Device)潮湿敏感元件 ESD (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静电释放 5.流程图

6.作业内容 6.1 不良品送修前产线要进行标识,区分并录入MES系统。 6.1.1 不良品分为三大类 A:外观类不良品,B:下载类不良品,C:功能校准类不良品。 6.1.2 属外观、焊接不良直接用红箭头贴贴在不良位号处。 6.1.3下载和功能校准性不良品需用故障贴写上故障现象贴于板上。 6.1.4 不良品送修前将条码及不良位号或不良现象输入MES系统进行过站处理。 6.1.5 针对数量大于50PCS的批量不良,工程需出重工(维修)方案指导作业方可进行维修,并在批量维修前制作首件。 6.2 安全要求 6.2.1职业安全 6.2.1.1焊接维修工位需装备合适的排烟系统用于焊接烟雾的排除 6.2.1.2 维修工位必须有化学品的MSDS文件(material product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必须贴有MSDS标签 6.2.1.3 维修设备必须有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导书 6.2.1.4 焊接操作和使用化学品人员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口罩。 6.2.1.5 维修员/工程师禁止对原理图进行任何方式的下载,拷贝,不得私自转发或扩散,否则按公司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范围是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

污水厂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污水厂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981-33 污水厂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安全说明 1、工厂运行期间应优先考虑人身安全与健康; 2、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手册中的安全说明; 3、所有工作人员都需培训上岗,特别是安全培训; 4、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接受安全知识教育; 5、厂内所有危险区域都应用文字和符号标出; 6、在易燃、易爆区内严禁吸烟、明火,严禁进行产生火花的工作(如焊接等); 7、对生化池和曝气沉砂池要特别注意,由于含有大量的空气而降低了密度,人如果掉进去就很难游上来; 9、对电器设备要引起注意,如电机、开关、电器

装备,特别是高压设备,以防触电; 10、在操作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如穿安全鞋、戴安全帽,接触危险化学品要戴防护镜,进入高噪音区域(如鼓风机房)要戴耳塞; 11、用于安全防护的设备(如安全阀、止回阀)不允许拆除和关闭; 12、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更改都会造成危险,必须经过许可。 二、水处理部分 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m3/d,城市污水,经两条直径1.6米的管道输送到污水厂。处理工艺为A/O工艺。 1、格栅和进水泵房 (1)、粗格栅CS0201-CS0203 每个格栅系统都设有一个控制箱,可就地进行操作和从控制室远距离操纵。为了调整除污频率,由程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不良品控制与改善程序 1、目的: 规范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工艺可靠性,全面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2、适用范围: 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线不良品有关的物流过程和相关部门。 3、引用文件: 3.1 JS-COP-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2 JS-WI-PM-22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 4、定义: 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 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或因产品元器件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5、职责: 5.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5.2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5.3 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5.4 资材部: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 6.1 生产退料作业 6.1.1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6.1.2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小票,单据和小票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 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6.1.3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IQC 裁定,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物料员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6.1.4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6.1.5 物料员拿仓库签字的退库单交物管开单,属“来料不良”的开调拨单领取良品材料,“作业不良”的开领料单超耗领取良品材料。 6.2 不良品仓库存处理作业: 6.2.1 仓管员每天对所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品做电子档帐,在次日9 点前转发至物管、采购部、品管部,以便不良品周转信息的查询。 6.2.2 急需材料、批量性的不良品要当天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附来料检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同时跟进处理进度,并将结果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

无菌检测规程

无菌检测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检科对本厂生产的的无菌检测。 3.引用相关文件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 无菌检查法 4.设备、用具与试剂 4.1 设备要求 无菌操作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高压消毒锅、高温烘箱。 4.1.1 无菌室应每周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操作前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0.5小时。每次使用无菌室都应详细填写无菌室使用记录。 4.1.2 无菌室、超净台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直径90mm 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20ml,在30~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只培养皿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平均位置打开培养皿上盖,暴露30min后盖好,置30-35℃培养48小时后取出检察, 3只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4.1.3 无菌试验过程中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上。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平皿盖在空气中暴露,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2.4现场踏勘应作好记录,并编写踏勘报告。 3.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对施工测量精度的要求,及合同、业主和监理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和观测方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3.1技术设计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3.1.1任务概述:说明工程建设项目的名称、工程规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任务的内容和特点、工作量以及采用的技术依据。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分局试验检测中心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

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规程

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规程 总则 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 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维护保养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

无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培养法)

起草人:起草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武汉仝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uhan Togo Biotechnology Co.,Ltd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测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测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通过无菌检验后,确保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进行细胞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 3、内容 3.1 简述:无菌检测系用于检查细胞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检查。若供试品符合该项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仅表明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3.2 环境要求:该项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3.3人员要求:无菌检测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及检验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检验培训。 4、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4.1器具灭菌、消毒 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置高压灭菌锅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电子天平,工作台面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4.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开启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需在一更区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换无菌检验室工作鞋,并在二更区穿戴无菌服、口罩和手套,口罩掩住口鼻,帽子包裹所有头发。 进入无菌检验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拆除后,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的于传递窗进行表面紫外消毒,传入无菌检验室。 5、无菌检验室操作要求 1)人员进入后,首先进一步消毒擦拭工作台面。 2)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 4)所有操作均应在近火焰区进行,且不得有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5)使用金属接种器具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 6)在接种培养物时,动作应轻、准,防止培养物溅出,产生汽溶胶,造成污染。 7)操作过程中所有的带菌物品,用后均应作消毒、灭菌处理。可在检验过程中随用随时放入消毒液缸内浸泡或消毒桶内,或在检验完成后经传递窗传至一般区,立即用压力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分钟。 6、培养基制备 6.1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 所用试剂: 酪胨(胰酶水解) 15.0g 葡萄糖 5.0g L-胱氨酸 0.5g 硫乙醇酸钠 0.5g (或硫乙醇酸)(0.3ml)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2.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 琼脂 0.75g 水 1000ml

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进水泵房安全操作规程 一、污水入池前准备 1.根据调度指令,及时开启指令中规定设备。 2.开启闸门启闭器,如用电关启时,则手柄必须脱离转动轴,如用人力时,关掉电源将手柄插入摇动。 3.闸门启闭机开闭时应守机使用,待停机后可离开机旁,绝不允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 4.开启旋转格栅应格按照旋转格栅使用要求执行,并守机十分钟,检查机械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后可离机,绝不允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 5.在池水位达到工艺规定标高时,可启动水泵,同时根据水池水位情况与值班调度取得联系。 二、起动、运转 1.按调度指令打开切换井的进出水闸门,关闭其他各闸门。 2.水泵启动前,应向填料函上的接管,引注清水润滑橡胶轴承,待泵出水后即可关小,有水滴出为宜,检查泵轴承位的油位,确保各处水、油路畅通。 3.水泵启动前检查各连接部位应无松动,用手转动联轴器,看是否灵活,泵是否有响声。 4.水泵启动时,机旁不得站人,启动后应至少守机五分钟检查设备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声音或出水情况有异常应立郧停机检查,绝不允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机泵。 5.水泵在运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表是否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电流过大,过小应立即停机检查。 (2)水泵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出水管水流情况,根据水池水位变化,估计水泵运行时间,及时与调度联系。 (3)检查水泵填料压板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每班不得少于八次。 (4)注意机组的响声,振动情况。 (5)检查轴承电机温升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通知值班调度。 (6)检查格栅及进水口是否堵塞,水位是否过低。 6.水泵电动机在冷状态下一般允连续起动六次,两次间隔时间至少十五分钟。 三、停机 1.达到工艺要求或接受调度指令,应立即停机,关闭其闸门,停机后,应把使用设备擦洗干净,设备围打扫干净。 2.冰冻季节停机后,应排除泵积水,以免损坏零件。 3.备用泵应每星期用手旋转泵轴180°,并注意轴承处油位标记,及时加油。 四、检修泵、潜水泵、通风机的使用 1.检修泵应按生产科规定开启,在未使用时保证清洁、完好。 2.潜水泵应注意水池水位情况,应即时开启,人不离机,池净即停。 3.通风机按操作人员运行经验进行启闭。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BR3-SR0 版本:01 制定: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序 修订内容摘要版本变更日期 号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2016-02-22 1

生效时间2016.02.22 页次4-1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3.职责 负责对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4.内容 4.1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1 无菌检查法 4.2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4.3.培养基 4.3.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3.2 霉菌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4.3.3 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每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无菌性检查(可与产品无菌检验同步进行)。检查时,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4.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4.4.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4.4.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4.4.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每月检测一次,沉降菌的监测每周检测一次。 6.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完整)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 CPⅢ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1CPⅢ控制网测量的准备工作 1.1.1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评估 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CPⅢ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沉降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通过沉降评估(以沉降评估单位出具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为准)后开展。 1.1.2CPⅡ控制网加密 为了高效、准确地建立CPⅢ轨道控制网,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加密CP Ⅱ控制网。CPⅡ加密的主要目地是为了方便轨道控制网CPⅢ的观测,以及弥补被损毁的和无法利用的CPⅡ点。在路基、桥梁地段CPⅡ加密可采用GPS测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网基础上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加密;隧道地段应根据隧道长度布设相应精度要求的洞内CPⅡ控制网。 1.1.3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CPI、CP 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注:表中坐标较差限差指X 、Y 坐标分量较差。 表1.2-2 GPS 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式1.2.3计算 ()s Z Y X 2ij 2ij 2ij ?+?+?=s d s 式1.2.3 式中:△Xij=(Xj –Xi )复 –(Xj –Xi )原 △Yij=(Yj –Yi )复 –(Yj –Yi )原 △Zij=(Zj –Zi )复 –(Zj –Zi )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 ,△Yij — 相邻点i 与j 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 △Zij — 相邻点i 与j 间Z 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 度时该值为零(m )。 (2)采用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时,满足相应等级规定后,应进行水平角、边长和平面点位较差的分析比较,较差应符合表1.2-3的规定: 表1.2-3 导线复测CP Ⅱ控制点精度要求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L 6。 2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2015年版药典)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采用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的供试品。 3. 责任者:QC检验员、QC经理。 4. 正文: 4.1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4.1.1 简述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除另有规定外,本法不

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 微生物计数试验应在受控洁净环境下的局部洁净度不低于B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如供试品有抗菌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 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 4.1.2 计数方法 计数方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和最可能数法(Most-Probable-NumberMethod,简称MPN 法)。MPN 法用于微生物计数时精确度较差,但对于某些微生物污染量很小的供试品,MPN 法可能是更适合的方法。 供试品检查时, 应根据供试品理化特性和微生物限度标准等因素选择计数方法,所选的方法必须具备检测充足样品量的能力,以保证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能够判断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 4.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