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欧佩克又要拧紧油龙头

案例:欧佩克又要拧紧油龙头

案例:欧佩克又要拧紧油龙头
案例:欧佩克又要拧紧油龙头

案例内容:欧佩克又要拧紧油龙头

价格机制是市场若干机制中核心机制,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供求的变动,而供求的变动反过来又引起价格升降。国际石油供求变动引起库存增加,油价下跌,而油价下跌又引起供给减少,油价上涨这样一个过程足以说明这样一条经济规律。

2001年初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油价和油价期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并跌到了每桶25元以下这个欧佩克内部参考价。

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最近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增长放慢,尤其是美国经济低迷和亚欧天气转暖,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另一方面,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近期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即每天达210万桶。为此,美国能源部、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的石油和产品油库存大幅上升,已达到2·9074亿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00万桶。

由于国际石油需求减少,库存增加,价格下降,欧佩克采取减少石油的供给量,以保持石油价格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25美元的水平。由于欧佩克自年初以来两次减少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十个成员国的原油日开采配额达250万桶,使得国际石油成功地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25美元的水平上。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成员还是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将石油产量限制在每天24·2百万桶的水平。他们还决定如果石油价格出现“疯涨”的话,他们将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相反,如果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进一步下降,他们也会进一步限制石油的产量,减少供给。

案例讨论:

欧佩克拧紧油龙头的这一行为,对于我们消费者有什么影响,并根据这一案例描述一下供求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案例评析:

1、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也就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组成。需求通常是指消费者在特定的时期,一定的市场、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这里买者购买能力是决定需求的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整个市场而言,买者的人数也极其重要,而买者的购买能力怎样和买者的人数多与少又都由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2001年以来国际市场对石油需求减少,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很多,但是,整个国际经济走低影响了石油需求是重要的因素。商品的价格和其需求量是反方面变动的,这是一条需求规律。

2、商品的需求是由商品的供给来满足,供给是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或能够出售的能力。市场的供给量除了取决于供给者生产能力,也取决于卖者的数量,如果卖者数量增加,供给量也增加。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是同方面变动。

就国际石油而言,如果油价较高,石油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就大,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高,提供的石油数量也高,反之亦然。这是一条供给规律。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国际石油组织成员国减少石油的供给量,正是受到了这一规律的支配。

但是,反过来,石油供给量的减少又刺激了价格的上升,虽然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的机制不是市场机制,但是,其结果是通过减少产量而提升了价格,这也符合市场规律。市场规律是一种自然的,有时是强制性的趋向,也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欧佩克限制石油产量的机制,在市场需求旺盛,油价攀升的情况下也是不灵的,往往在各成员国的压力下而不得不提高原油产量。

3、对于一种商品的任一价格来说,其相应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并不一定相等,但是,在该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中必定有一个价格,能使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从而使该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是市场价格。由于需求和供给规律双方面作用,在不同的供求条件下,市场价格会发生变动。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动,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发生变化,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原来是高于每桶25美元的价格,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需求减少了,这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其市场价格下跌至每桶25美元以下。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化,这时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如欧佩克在石油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减少了成员国石油的供给量,其结果是使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回升,逼近每桶25美元的价位。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中航油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在2004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2001年12月中航油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

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可以说,中航油在内地航空油供应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二、调查情况 中航油作为中航油集团下一个海外上市公司。中航油集团向中航油董事会派驻了4名成员,包括陈久霖本人,而他也是以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兼任中航油董事和执行总裁。中航油的内控体系由部门经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三部分组成,这一风险管理体系曾被广泛认同: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设计了《风险管理手册》及《财务管理手册》,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审批程序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通过联签的方式降低资金使用的风险;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软件系统将现货、纸货和期货三者融在一起,全盘监控。另一方面建立三级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三个制衡措施来强化公司的风险管理,等等。中航油设有专门的7人风险管理委员会及风险监控软件系统。其中,风险控制的基本结构是:实施交易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部、总裁、董事会层层上报,交叉控制,每名交易员在其经手的交易损失达到20万美元时要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报告,以征求

如何写好一个品牌的品牌故事

如何写好一个品牌的品牌故事 怎样才能让一个品牌的概念变成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一则人人传颂的寓言呢?这不仅需要“品牌大使”们始终如一地传达品牌故事,还少不了“市场影响者”们的理解和推广,才能被“品牌簇拥”者们接受和信奉。 道格·斯蒂文森就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他曾经是一名演员,现在是专职的品牌故事教练,教授企业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怎样创造和讲述品牌故事。很多伟大的品牌、个性十足的品牌,都是讲述品牌故事的高手。一般来说,品牌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情感和相关性将企业产品服务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为消费者创造一种迷人的、令人愉快和难以忘怀的消费体验。在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中加入讲故事的原理,能够让品牌建设更加有效。 很多品牌都有一个不错的故事——它们的历史、它们正在做什么等——但是它们没有成功地在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各个接触点上,始终如一地将品牌故事传递给消费者。本文介绍了十个讲述品牌故事非常成功的企业,它们来自各个行业,还有一些B2B企业。它们都有共同点:品牌故事非常清晰、品牌特征非常鲜明、利用多重渠道来传播自己的品牌故事。 在介绍的这十个品牌中,前五位是消费者非常熟悉的跨国企业品牌,他们的消费群体比较广,市场推广费用也比较多;后五位是中小企业品牌,它们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讲述品牌故事的方法取得了市场成功,因此更加有借鉴意义。 1.苹果电脑——让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品牌文化具备宗教特征 苹果电脑从一开始就是一家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的公司,苹果电脑的CEO和代言人常常被人看作是一个梦想家。苹果电脑的产品永远代表了“酷”和创新,在众多PC产品中引起震动。 苹果电脑零售点和专卖店的时髦环境进一步加强了苹果品牌创造性和叛逆性的品牌文化,iPod和iTune产品的推出更是将这种文化推向极致。苹果电脑的品牌文化已经具备了宗教的很多特征。 2.西南航空——传递随意的、愉快的和无拘无束的品牌理念 32年前,Rollin King和Herb Kelleher两位年轻人凑在一起决定建立一家与众不同的航空公司。他们的概念非常简单:用最便宜的价格,按时将乘客送到他们想去的目的地。由于他们进入市场的时机非常恰当,西南航空的品牌故事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传奇。 这家小型的德克萨斯航空公司目前已经成长为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是公司的品牌理念一直没有改变过,仍然是随意的、愉快的和无拘无束的。西南航空的雇员一直都在向消费者传递这种品牌理念。 3.Aflac——让鸭子成为大众文化的标志

中航油案例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1、根据案例内容,请做出中航油卖出石油看涨期权的会计分录? (1)交易日:2013年10月中航油卖出200万桶石油看涨期权(假设每份合约为1美元,到期日为2014年4月份,并约定期权执行价格为每桶35美元,此外公司须向交易商按合约价的10%支付期权保证金):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2000000 银行存款——美元 5000000 同时在表外按期权的名义本金额登记期权: 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 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 (2)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 借:银行存款——美元 7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7000000 (3)期末日:2014年4月份期权到期,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纽约轻原油价格约为38美元/桶),对买入期权者有利,中航油需履行期权合约账面价值共亏损580万美元: 借:交易损益 58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5800000 (4)中航油高层没有及时撤出市场,而是选择延期交割,并选择卖出更多的看涨期权用获得的权利金填补保证金的窟窿。2004年4月份至2004年10月份期间,中航油卖出的有效合约盘口达5200万桶(增加5000万桶期货合约,假设合约的执行价格为45美元一桶):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225000000 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50000000 银行存款——美元 175000000 (5) 期权费结算日(通常交易日后2天进行) 借:银行存款——美元 225000000 贷: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 225000000 (6)至2004年10月份,石油期货价格每涨1美元,公司就必须追加5200万美元,共支付额外权利金8000万美元,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 借:其他应收款——期权保证金 80000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 80000000 借:交易损益 174200000(180000000-58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174200000 (7)至2004年12月份,中航油衍生产品合约被强行平仓,共亏损5.54亿美元,中航油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借:交易损益 374000000(554000000-180000000)贷: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374000000 借:卖出期权——看涨期权合约 606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 606000000 资产负债表表外登记期权交易冲回: 借: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 7000000 贷:表外负债——卖出期权合约反向 7000000

2016石油出口国前十

2016石油出口国前十

世界10大石油出口国排名 第十位:伊拉克 以石油业为主,农牧业也占重要地位。北部油区通过油管在黎巴嫩、叙利亚与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输出原油,南部油田通过油管至沙特阿拉伯的红海岸延布油港输出原油。有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纺织、食品、烟草、水泥等工业。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温带水果与椰枣等。椰枣输出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偏重在东北部地区,养值牛、羊、驴、马,西南部干旱高原上有游牧业。 第九名:巴西

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以内。1994年4月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吸引外资,并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 第七名:阿联酋 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同时注重发展经济多样化。政府在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把发展多样化经济,扩大贸易,增加非石油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当作其首要任务,注意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水泥、炼铝、塑料制品、建筑材料、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重视发展农、牧、渔业;政府充分利用各种财源,重点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完成和扩大在建项目。 第六名:瑞典

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 第五名:尼日利亚

品牌故事怎么讲

如何把品牌故事讲得简单明了易于传播,已成为企业转型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再者,这个年代,资讯爆炸、商品供过于求,人人都可以创造品牌,差别在于说你这个品牌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人喜好,有多少人愿意为之传播。作者认为一个好的品牌故事,起码要有三个步骤才能算上成功。 这个年代,因为大家开始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管是老的家族小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都开始玩起一个新概念,所谓的观光工厂,同时包装自己的品牌,给予这个可能传承至上一代的事业一个新的外衣,也把过去发生过的一些事迹,转化成一个美丽有内涵有文化的品牌故事,同时提升现场感受体验,而其中有不少佼佼者,更因此而人气兴旺,财源滚滚…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那就是重新包装、重新定位之后,到底我们要讲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不只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因素在里头,因而勾起民众想要拥有的意愿,转换成一笔笔的交易… 如何把品牌故事讲得简单明了易于传播,已经成为企业想转型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缺乏这个,就如同穿着一件挂有品牌标签外衣的土豪,就如同一座虚有其表的博物馆… 一堆包装相似、大小一致且口味大同小异的凤梨酥摆在你的面前,为什么你会选择其中某一个品牌,更何况他还是比较贵的那一个,为什么?如果把所有凤梨酥的包装袋都拆掉,你有办法做出一样的选择吗?我认为90%以上的人做不到,包含我这个从小吃凤梨酥长大的,当然品牌有很多生产过程中用料以及工序的坚持是我们看不到的,而这就需要转化成一个个的故事,讲给消费者听,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如果其背后没有好的故事支撑,我相信该品牌也做不到… 再者,这个年代,资讯爆炸、商品供过于求,其实人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品牌”,差别在于说你这个品牌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人喜好,有多少人愿意为之传播… 有感染力的品牌都是通过故事和体验来创造的

新加坡中航油案例

新加坡中航油案例过程 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起步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总资产近30亿元,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但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开始参与200万桶原油期货买卖,初期获利; 2004年一季度国际油价飙升,中航油持淡仓,录得账面亏损580万美元,为求收复失地,加大投资增持淡仓; 2004年二季度油价续升,中航油账面亏损增至3000万美元。为避免在账目上出现实际亏损,公司决定将交割日期延后至2005及2006年,再加大投资,希望油价回落时可翻身; 2004年10月中航油的原油期货合约已增至5200万桶,油价到达历史高位,中航油面临巨额亏损;

2004年10月10日中航油首次向中航油集团呈交报告,说明交易情况及面对1. 8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并已缴付了期货交易的8000万美元补仓资金,公司同时面对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已接近用罄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及6800万美元的应收贸易款,上述数据从未向其它股东及公众披露;2004年10月20日中航油集团为了筹集资金支付补仓资金,透过德意志银行新加坡分行配售15%的中航油股份,令集团持股比例由75%减至60%,集资1.0 8亿美元; 2004年10月26日-28中航油未能补仓,多张合约被逼平仓,实际损失增至1.32亿美元; 2004年10月26日-29巴克莱资本开始追债行动,要求中航油偿还2646万美元; 2004年11月8日中航油再有合约被逼平仓,亏损增加1亿美元; 2004年11月9日三井(Mitsui)能源风险管理公司加入追债行列,追讨7033万美元; 2004年11月16日另一批合约被平仓,再亏7000万美元; 2004年11月17日Standard Bank London Ltd追讨1443万美元,并指如果未能在12月9日支付欠款,将会申请将之破产; 2004年11月25日最后一批合约被平仓,总亏损合计达3.81亿美元,债权银行陆续追债,合计追讨2.48亿美元,该公司同时已违反法国兴业银行牵头的1. 6亿美元银团贷款条款,同样面对被清盘危机;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以中航油事件为例.docx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研究案例分析 —以中航油事件为例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衍生工具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甚至动摇整个金融界,本次研究将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事件为经典案例,具体从事件简述、事件分析、事件启示来探析衍生品风险,并从内外部两方面出发,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使金融衍生工具更好地为金融领域服务。 二、案例简述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起步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总资产近30亿元,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但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公司潜亏580万美元,陈久霖期望油价能回跌,决定延期交割合同,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陈久霖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10月份油价再创新高,而公司的交易盘口已达5200万桶。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耗尽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的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需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10月10日,向集团公司首次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10月20日,获得集团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10月26日和28日,因无法补加合同保证金而遭逼仓,公司蒙受1.32亿美元的实际亏损。11月8日至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12月1日,亏损达5.5亿美元,为此公司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三、案例分析

奢侈品品牌故事文案(原创)

奢侈品品牌故事文案(原创) GUCCI 古琦 品牌小档案 百年前,于意大利创建的古琦(GUCCI) 是意大利殿堂级时尚品牌。奢华、性感、夸耀、带一丝丝摇滚味道的设计风格的Gucci,在追求时尚明星的身上得到最佳体现。 复古当道,Gucci经典手袋会出现在每一季的新品发布会肯定少不了【竹节手柄】、【“双G”】、【红绿相间条纹】、【马术链】等经典元素,有时混着典雅民族色调,有时又放眼全球,推出代表城市特色的限量包袋。其中,最著名的流线型、米黄色的“水饺包”,名叫贾姬(The Jackie)。款式之经典实用,更受到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Jackie Kennedy)的追捧,而命名的。令GUCCI每一季都会退出翻新之作。该包还被美国《ELLE》杂志评为四大最有投资价值的品牌包之一。 天鹅绒低腰裤及丝质衬衫,配衬粗黑眼线,你会想起她一名骨子里带着叛逆精神的Gucci look绝不会流于平庸,耳塞里放着Coldplay乐队的音乐,他们游走于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新一代都市经典雅痞的先锋。

PRADA普拉达 品牌小档案 如果你要选一款彰显品位,带着简约而又奢华脱俗的品牌,就不会错过1913年诞生于意大利的经典之一——PRADA,它完全就是一位冷艳、有极高品位女郎的最佳代言。 带着“Less is More”的极简主义的基本理念,PRADA近几季开始选用鲜艳色彩的镶嵌宝石、褶皱、蝴蝶结等装饰的尼龙手袋、手包、钱夹,而春夏系列中的尼龙与各种皮质的拼接秋冬系列中的鳄鱼高跟鞋,均让爱时尚的女人女孩们爱不释手。 PRADA的新款服饰经常出现在各大热门颁奖典礼上,更深得皇室和上流社会的追捧。它极善于运用分明的线条和神秘的深色,去营造一种简洁而实用的形象。不管是出席高级派对,还是正式场合都能找到让你惊喜的百搭款式。每一季的服饰,都不会让人觉得累赘,相反它同时拥有永远的贵族气质,好像一颗钻石一样有着硬朗璀璨的特质。 DOLCE&GABBANA 班加杜那 黑色,为什么总是黑色?来到Dolce & Gabbana的世界,你就永远不会与庸俗为伍。 即使你需要身处高级写字楼和拥挤的人群,只需一件Dolce

案例1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案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1. 使用范围: 第八章“寡头市场” 2. 要考核的知识点:寡头市场形成卡特尔的原因 卡特尔组织的稳定性 3.思考题: (1)为什么在寡头厂商间产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 (2)本案例中,什么条件有利于形成卡特尔?这些条件中,哪些可以在:(a)20世纪70年代初期;(b)80年代中期;(c)2000年的石油市场上找到? (3)形成了卡特尔后,什么原因会导致卡特尔瓦解?为什么卡特尔成员要破坏协议? (4)OPEC采取了哪些措施阻止1981年以来实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下降趋势? (5)许多石油分析家预测,由于世界石油储量趋于枯竭,在10~20年内世界石油产量就会迅速下降。这对OPEC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若干具有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厂商或国家组织)结成行业内的“卡特尔”(Cartel)是当代经济生活中利益共谋的一种形式。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 组织形式,我国在彩电行业,或汽车行业也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卡特尔组织形式。 但卡特尔组织很不稳定,容易短命,这或许是各个利益主体“谎言”“欺骗”在做怪的结 果。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1960年,由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 ·协调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采取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 在1960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的协议”进行石油开采。根据这份协议,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 尽管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到石油生产国,由OPEC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此时,OPEC已拥有13个成员国。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把沙特阿拉伯(它是市场领导者)原油价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他各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它们自己的石油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 只要需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同时价格又无弹性,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入大量增加。1973年和1974年,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OPEC把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12美元以上。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而石油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下降。 可是,1979年之后,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15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40美元,需求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 面临着需求的持续下降,OPEC在1982年之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试图维持这个油价。1984年达成协议,最高产量为每天 1600万桶。然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开始被瓦解: ·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下降。 ·非OPEC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上升。 ·某些OPEC成员国“采取欺骗行为”,产量超过分配给它们的限额。 由于石油供过于求,OPEC再也不能维持这个价格了。石油的“现货”价格(公开市场上石油交易的每天价格)不断下降。 20世纪8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有所逆转。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繁荣起来,石油的需求也开始上升,它的价格也开始上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由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停止了石油供应,石油供应量开始下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

企业风险管理:中航油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风险管理:中航油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 析 【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5.5 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成为了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利用内部控制概念的最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控制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要素分析法, 可以发现中航油事件的根源是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 一、简介 中国航油( 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 成立于1993 年, 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 下称“集团公司”) 的海外子公司, 2001 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 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 年起步时的21.9 万美元增长为2003 年的1 亿多美元, 总资产近30 亿元, 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 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 的教学案例, 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 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但2004 年以来风云突变,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 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4 年一季度油价攀升, 公司潜亏580 万美元, 陈久霖期望油价能回跌, 决定延期交割合同, 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 公司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 000 万美元左右, 陈久霖决定再延后到2005 年和2006 年交割, 交易量再次增加。10 月份油价再创新高, 而公司的交易盘口已达5 200 万桶。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 公司耗尽2 600 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 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6 800 万元的应收账款资金, 账面亏损高达1.8 亿美元, 另需支付8 000 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10月10 日, 向集团公司首次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10 月20 日, 获得集团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得的1.08 亿美元资金贷款。10 月26 日和28 日, 因无法补加合同保证金而遭逼仓, 公司蒙受1.32 亿美元的实际亏损。11 月8 日至25 日, 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 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12 月1 日, 亏损达5.5 亿美元, 为此公司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 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二、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2005 年3 月, 新加坡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交了第一期调查报告, 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 主要包括: 2003 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 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 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 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 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但归根到底,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问题的根源是其内部控制缺陷。

品牌故事文案范本

BRAND STORY XZOO—A Forever Friend 一辈子的好朋友,您的XZOO "A friend walks in wh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lks out." “别人都走开的时候,朋友仍与你在一起。” In life,You find us a special friend. 在生活中,我们将是你亲密的朋友。 We change your life just by being part of it. 我们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却能完美你整个的生活。 When you lose your way,we convince you that there really is an unlocked door just waiting for you to open it. 当您迷失时,我们会让你确信,真的有一扇不加锁的门,在等待着你去开启。 This is Forever Friendship. 这就是永远的友谊。 A forever friend lifts you up in spirits and makes that dark and empty world,suddenly seem bright and full. 真正的朋友会让您振作起来,原本暗淡空虚的世界顿时变得明亮和充实。 A forever friend gets you through the hard times, the sad times, and the confused times. 真正的朋友会与你一同度过困难、伤心和烦恼的时刻 A forever friend holds your hand and tells you that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 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We try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我们盼望和您做朋友。 We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be your friend forever in your hole life,and this friendship will never die. 我们期望做您一辈子的朋友,友谊永不停息! Have XZOO,have a forever friend. 一辈子的好朋友,您的XZOO

高盛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巨亏案例分析 【摘要】2009年初,我国S航空公司公布了在石油的衍生品交易上发生了巨额亏损,亏损额为62亿元,举国哗然。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和评论,聚焦于损失最严重目标累计赎回合约,以期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分析合约在订立时的价值,以及合约的风险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从事衍生品交易时应注意对衍生工具的分析以及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意见。 【关键字】中航油、目标累计赎回合约、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 一、中航油巨亏案 一)案例背景 从2003年开始,S航空公司同高盛进行石油的衍生产品交易,主要目的是对冲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公司航空燃料购买成本的增加,即所谓的套期保值。 开始阶段,从2003年到2005年,交易工具是简单的期权和简单的互换,没有复合期权等复杂的工具。合约的交易量也比较小,每月1万桶左右。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企业的摸索阶段。这期间所做的交易基本符合石油套期保值的要求。 从2005年开始,S航空公司通过衍生品进行石油套期保值的交易量有所放大,不过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从2008年6月开始,S航空公司签订的石油衍生品合约的交易量急剧放大,从每年的几十万桶激增到每年上千万桶。就在这些合约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石油价格从146美元/桶迅速下跌,最低到33美元/桶。合约亏损迅速放大。 高盛等卖给航空公司的衍生品合约有两大类:TARN。TARN的全名叫Target Accrue Redemption Note中文翻译为目标累计赎回合约。 二)合约内容 合约类型: TARN 每月交易量: 5万桶 合约期限: 36个月 敲出条件:累计盈利150万美元 看涨期权执行价: 100美元/桶 看跌期权执行价: 70美元/桶 杠杆比率: 2 油价现价(CL1):125.5美元/桶

_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高达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利用内部控制概念的最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控制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要素分析法,可以发现中航油事件的根源是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下称“集团公司”)的海外子公司,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贸易型企业发展成工贸结合的实体企业,业务从单一进口航油采购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净资产从1997年起步时的21.9万美元增长为2003年的1亿多美元,总资产近30亿元,可谓“买来个石油帝国”,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被新加坡国立大学选为MBA的教学案例,陈久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并入选“北大杰出校友”名录。但2004年以来风云突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中蒙受巨额亏损而破产,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4 年一季度油价攀升, 公司潜亏 580 万美元, 陈久霖期望油价能回跌, 决定延期交割合同, 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账面亏损额增加到 3 000万美元左右,陈久霖决定再延后到2005 年和 2006 年交割, 交易量再次增加。10 月份油价再创新高, 而公司的交易盘口已达 5 200 万桶。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耗尽 2 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和 6 800万元的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 1.8亿美元,另需支付8 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10月10日,向集团公司首次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10月20日,获得集团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所得的 1.08 亿美元资金贷款。10 月 26 日和 28 日, 因无法补加合同保证金而遭逼仓, 公司蒙受 1.32 亿美元的实际亏损。11月8日至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继续遭逼仓,实际亏损达 3.81亿美元。12月1日,亏损达 5.5 亿美元, 为此公司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 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一、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2005 年 3 月, 新加坡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提交了第一期调查报告, 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但归根到底,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问题的根源是其内部控制缺陷。 (一) 控制环境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聘请国际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国际石油公司通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等制衡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还受到新加坡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但在“强人治理”的文化氛围中,内控制度的威力荡然无存,这是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1.内部人控制。 在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股权结构中, 集团公司一股独大, 股东会中没有对集团公司决策有约束力的大股东,众多分散的小股东只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对重大决策基本没有话语权。董事会组成中,绝大多数董事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和集团公司的高管,而独立董事

欧佩克简介

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简介】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 ion of Petroleum Ex porting Count ries——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指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宗旨: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出版物《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季刊);《年度报告》;《统计年报》。 2003年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191.12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3 55.342亿吨)、伊朗(172.329亿吨)和伊拉克(157.534亿吨)。2003年该组织成员原油产量为13.218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215亿吨)、伊朗(1.865亿吨)和尼日利亚(1.060亿吨)。【欧佩克组织结构】 欧佩克大会欧佩克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和能源部长(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如有需要还可召开特别会议。大会奉行全体成员国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均为一票,负责制定该组织的大政方针,并决定以何种适当方式加以执行。 欧佩克大会同时还决定是否接纳新的成员国,审议理事会就该组织事务提交的报告和建议。大会审议通过对来自任何一个成员国的理事的任命,并选举理事会主席。大会有权要求理事会就涉及该组织利益的任何事项提交报告或提出建议。大会还要对理事会提交的欧佩克预算报告加以审议,并决定是否进行修订。 欧佩克理事会欧佩克理事会类似于普通商业机构的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提名并经大会通过的理事组成,每两年为一届。理事会负责管理欧佩克的日常事务,执行大会决议,起草年度预算报告,并提交给大会审议通过。理事会还审议由秘书长向大会提交的有关欧佩克日常事务的报告。 欧佩克秘书处欧佩克秘书处依据欧佩克组织条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行使该组织的行政性职能。秘书处由秘书长、调研室、数据服务中心、能源形势研究部门、石油市场分析部门、行政与人事部门、信息部门、秘书长办公室以及法律室组成。秘书处1961年设立,办公地点最初在日内瓦,后于1965年移至维也纳。秘书处内设有一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协助该组织把国际石油价格稳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的目的】 在于协调各国石油政策,商定原油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保护本国资源,维护自身利益。 【欧佩克运作并发挥其作用】 欧佩克各成员国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团团长)在欧佩克大会上对其石油政策加以协调、统一,以促进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欧佩克秘书处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接受理事会的指令,由秘书长直接领导。欧佩克下设的经济委员会、部长监察委员会等多个执行机构,则履行咨询、磋商、协调等多项职能。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组织在近年曾多次使得石油价格暴涨来抗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平衡世界力量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成员国与加入条件】

专题拓展9.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专题拓展9.2: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 选自: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级微观经济学》张元鹏若干具有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厂商或国家组织)结成行业内的“卡特尔”(Cartel)是当代经济生活中利益共谋的一种形式。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组织形式,我国在彩电行业,或汽车行业也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卡特尔组织形式。但卡特尔组织很不稳定,容易短命,这或许是各个利益主体“谎言”“欺骗”在作怪的结果。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1960年,由五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协调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采取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 在1960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的协议”进行石油开采。根据这份协议,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 尽管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石油生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到石油生产国,由OPEC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此时,OPEC已拥有13个成员国。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把沙特阿拉伯(它是市场领导者)原油价设定为市场价,然后其他各成员国依据这个价格设定它们自己的石油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 只要需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同时价格又无弹性,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收入大量增加。1973年和1974年,在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OPEC把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12美元以上。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而石油的销售量并没有明显下降。 可是,1979年之后,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15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40美元,需求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 面临着需求的持续下降,OPEC在1982年之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试图维持油价。1984年达成协议,最高产量为每天 1600万桶。然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开始被瓦解: ·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下降。

【国际组织全说(二)】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英语简称(OPEC),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1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 欧佩克简介 组成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OPEC),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 欧佩克位于维也纳的总部 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位于维也纳的总部宗旨: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 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出版物《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季刊);《年度报告》;《统计年报》。 2003年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191.12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355.342亿吨)、伊朗(172.329亿吨)和伊拉克(157.534亿吨)。2003年该组织成员原油产量为13.218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215亿吨)、伊朗(1.865亿吨)和尼日利亚(1.060亿吨)。 历史 油国组织总部自一九六五年九月起,由瑞士日内瓦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石油是战后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战后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手中。这个垄断控制的后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却受到损害。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为美资、英资和德资),藉以降低油价和生产者的负担。最初组织只是一个非官方的议价小组藉以减价销售至第三世界国家。这样的规模限制其于西方油公司中争取更大的利益占有率和更高层面的生产控制。然而于1970年代初期它开始展露其效用。 赎罪日战争 以巴冲突的出现终于引致欧佩克由一个仅仅的企业联合转形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成立另一个重叠的组织,名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rganizationofArab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OAPEC),来集中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施压。就算不是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埃及和叙利亚亦加入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以协助达成其目标。其后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爆发更坚固了阿拉伯国家的这个选择。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紧急补给,使以军能抵挡住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忿怒的阿拉伯世界于1973年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使197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业集团突然面对一批联合的产油国。 欧佩克组织结构 欧佩克大会欧佩克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