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

网址

说明

如果有用到,注意核实,要考虑到这个word可不是随时更新的!

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由地铁M线、轻轨L线和市郊铁路S线组成。其中地铁M线16条、轻轨L线6条、市郊铁路S线6条。

地铁M线16条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地铁M线16条,分别为M1至M16线及其支线、延长线组成。

一、M1线:M1线包括1号线、八通线、M1(八通)支线和M1(八通)东延长线

线:已开通的线路,全长千米,设23站。各站站名:黑石头、高井、福寿岭、苹果园、古城路、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其中黑石头、高井、福寿岭站为非运营车站。

附1.“北京地铁”:1950年开始规划北京地铁,名称为“北京地铁”。

附2.“一线”:历史线路名称。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预计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1969年开始修建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为区分两条线路,前者称为“一线”,后者称为“二线”或“环线”。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线路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分别是北京站、崇文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南礼士路、木樨地、军博、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玉泉路、八宝山、八角村、古城路、苹果园。

附3.“复八线”:历史线路名称。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西起复兴门东至八王坟,全长13.5公里,是贯穿长安街的一条地下交通大动脉。其中复兴门至西单近2公里段,于1992年10月投入运营。复八线设有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11个车站。复八线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复八线与一线全线贯通,称为1号线,地铁1号线的运营区段由原来的苹果园至西单站,变更为苹果园直通四惠东站,线路全长31公里,车站23座。“复八线”随之成为历史名称。

2.八通线:已开通的线路。2000年12月开始修建北京地铁八通线,八通线是北京地铁1号线的东段延长线,西起四惠站东至土桥站,全长千米,设四惠、四惠东、高碑店、广播学院、双桥、管庄、八里桥、通州北苑、果园、九棵树、梨园、临河里、土桥共13座车站。“八通线”之名起源于“复八线”的延伸,“复八线”原计划从复兴门到八王坟,在修建之前即确定了“八通线”之名,此后建设的“八通线”虽然是由四惠站修建到通州土桥,“八通线”之名却一直沿用了下来。为加快东部地区的发展,北京市政府计划将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贯通。

(八通)支线:规划中的线路,起点土桥站,终点是位于萧太后河附近的环球影城,全线长1600米。该线路的建设2009年开始启动,通州区列入2009年度重点推进工程项目。

(八通)东延长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通州新城轨道交通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土桥站向通州开发区方向延伸,设皇木厂、通州开发区和创展家居三站,目前尚未启动建设工作,也无建设时间表。

二、M2线:已开通的线路。全长23.1千米,共设18站。各站站名:西直门、车公庄、阜成门、复兴门、长椿街、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北京站、建国门、朝阳门、东四十条、东直门、雍和宫、安定门、鼓楼大街、积水潭、西直门。

附1.“二线”:历史线路名称。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线路长度为17.2公里,设12座车站。各站站名:建国门、朝阳门、东四十条、东直门、雍和宫、安定门、鼓楼大街、积水潭、西直门、车公庄、阜成门、复兴门。为区分一期工程线路,一期工程称为“一线”,二期工程称为“二线”。

附2.“环线”:二线与一线部分线路贯通称2号线,又称“环线”。随着北京地铁线路的增加,原“北京地铁”、“一线”、“二线”、“环线”等名称已不在使用,改用数字编号,但旧名称仍有人习惯沿用。

三、M3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具体走向尚未确定。受北京地铁6号线调整走向的多次调整影响,在《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调整规划》中,已将北京地铁3号线与北京地铁6号线合并,原3号线规划搁置。2008年10月,地铁远景线网中3号线规划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说,3号线可能还在城区,加密现有路网。

四、M4线:包括4号线、大兴线和北延线

线:建设中的线路。线路全长公里,共设有24座车站。各站站名:公益西桥、角门西、马家堡、北京南站、陶然亭、菜市口、宣武门、西单、灵镜胡同、西四、平安里、新街口、西直门、动物园、国家图书馆、魏公村、人民大学、黄庄、中关村、北京大学东门、圆明园、西苑、颐和圆北宫门、安河桥北。预计2009年国庆前通车运营。

2.大兴线:建设中的线路,是4号线南延长线。于2007年12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线路全长约22.51km,沿线共设11座车站,分别是新宫站、西红门站、高米店北站、高米店南站、枣园站、清源路站、黄村西大街站、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韩园子站、天宫院站。预计2010年正式通车。

3.北延线:规划中的线路。北京地铁4号北延长线,龙背村到永丰,全长8公里。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将设百旺山站、西北旺站、航天城西站和永丰站。至于是地下还是地上线仍在论证中。

五、M5线:包括5号线和亦庄线

M5线:已开通的线路。这条线路北起昌平区太平庄,南至朝阳区宋家庄,全长公里。共设23座车站:天通苑北站、天通苑站、天通苑南站、立水桥站、立水桥南站、北苑路北站、大屯路东站、惠新西街北口站、惠新西街南口站、和平西桥站、和平里北街站、雍和宫站、北新桥站、张自忠路站、东四站、灯市口站、东单站、崇文门站、磁器口站、天坛东门站、蒲黄榆站、刘家窑站、宋家庄站。2007年10月7日投入试运营。

亦庄线:又称L2线,建设中的线路。亦庄线已于2007年12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亦庄线是5号线向南延伸至亦庄的地铁线路,北起宋家庄站,终点为亦

庄火车站,线路总长23.2公里,共设车站14座,地下站6座,高架站8座,分别是宋家庄站、南四环站、小红门站、旧宫东站、亦庄站、商城站、隆庆街站、荣京街站、荣昌街站、同济南路站、经海路站、垡渠路站、次渠站、亦庄火车站。预计2010年正式通车。

六、M6线:M6线包括M6线和M6支线

线:建设中的线路。地铁6号线自西向东的轨道交通干线长达公里,和目前北京市各条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以及正在建设的线路相比,6号线堪称最长。于2009年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全线共设站点28座,其中有13座换乘站。规划中的28座车站分别为:五路站、花园桥站、四道口站、百万庄站、展览路站、车公庄站、平安里站、西什库大街站、地安门站、东皇城根站、东四站、朝阳门站、东大桥站、呼家楼站、金台路站、星火路站、青年路站、褡裢坡站、黄渠站、长营站、草房站、物资学院站、北关环岛站、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郝家府站、东部新城站、东小营站。一期工程将从五路到草房,30公里,19座车站,预计2012年完工,其中一期呼家楼-草房区间拟于2010年通车试运营,预计全部工程2015年完工。

支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是通州新城轨道交通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北关环岛站向宋庄方向延伸三站,目前尚未启动建设工作,也无建设时间表。

七、M7线:规划中的线路。线路全长23.9公里,预计设22座车站。全程有西客站、弯子站、达官营站、广安门站、牛街站、菜市口站、虎坊桥站、珠市口站、都市街站、瓷器口站、幸福大街站、夕照寺站、广渠门东站、双井站、广渠路站、大郊亭站、百子湾站、化工二厂站、紫南家园站、欢乐谷站、垡头站、玻璃二厂站、北京焦化厂站。将于2009年年内动工建设,预计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

八、M8线:建设中的线路。线路全长28.4公里,设19站,分别是朱辛庄、

龙铭苑站、回龙观东站、霍营北站、霍营站、西三旗站、西三旗南站、永泰站、林翠路站、森林公园南门站、奥林匹克公园站、奥体中心站、北土城站、安华桥站、安德里站、鼓楼大街站、后海站、地安门站和美术馆后街站。

附1.奥运支线:已通车线路。奥运支线是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从北土城站到森林公园南门,全长4.528公里,共设4座车站,分别为北土城站、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站,已于2008年7月19日通车试运营,10月8日对公众开放。

附2.二期工程:线路总长约17.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站12座。该工程将分为奥运支线南延和北延两段。北段为森林公园南门站、林翠路、永泰庄站、西三旗南站,西三旗站、霍营站、霍营北站,预计2010-2012年分段投入运营。南段为北土城站、安华桥站、安德里站、鼓楼大街站、后海战、地安门站、美术馆后街站,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

附3.北延线:由回龙观东站沿加南路向西,至回昌路向北到昌平线朱辛庄,线路全长约6.2公里,共设3座车站。

九、M9线:包括9号线和房山线。

9号线:建设中的线路。地铁9号线在2007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0年部分区段分阶段开通运营,预计2012年年底全部竣工通车。全长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4座,具体为郭公庄车站、丰台科技园站、怡海花园站、花乡站、丰台火车站、丰台北路站、南马莲道路站、六里桥西站、六里桥站、北京西客站、军事博物馆站、白碓子站、车公庄大街站、白石桥站。

房山线:建设中的线路,是地铁9号线的延长线。全长约24.7公里,设车站11座,分别是苏庄大街站、南关站、东杨庄站、大学城站、理工大学站、广阳城站、长阳西站、长阳镇站、稻田站、世界公园站、郭公庄站。房山线于今年

4月初开工建设,预计2010年12月31日开始试运营。

十、M10线:包括10号线和香山线

10号线:线路全长公里,设地下车站45座。一期线路已通车,长公里,设车站22座,具体是巴沟站、苏州街站、海淀黄庄站、知春里站、知春路、西土城站、牡丹园站、建德门站、北土城站、安贞门站、惠新西街南口站、芍药居站、太阳宫站、三元桥站、亮马桥站、农业展览馆站、团结湖站、呼家楼站、金台夕照站、国贸站、双井站、劲松站。二期线路正在建设,全长33公里,设车站24座,预计2012年通车。

香山线:又称西郊线,规划中的线路,为地铁10号线的西延长线。全长9公里,共设4个站,分别为闵庄站、万安里站、植物园站、香山站。拟于2009年4月开工,预计2011 年建成通车。

十一、M11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根据线网调整,M11线已经与地铁10号线合并,该线路原规划已经取消。北京市规划委黄艳透露,2015年之后的远景规划线路正在进行中,因北京城区的地铁路网基本已经覆盖,大部分新城也都有地铁线了,11号线将解决新城之间的交通问题,如亦庄、通州和顺义之间的交通。新线的规划还有待将现有线网评估后,才能确定具体的走向和站点。

十二、M12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原规划线路为西黄村、南平庄、白石桥、前门、天坛东门、左安路、分钟寺、亦庄开发区,线路总长41.3公里。北京市规划委黄艳透露,2015年之后的远景规划线路正在进行中,因北京城区的地铁路网基本已经覆盖,大部分新城也都有地铁线了,12号线将解决新城之间的交通问题,如亦庄、通州和顺义之间的交通。新线的规划还有待将现有线网评估后,才能确定具体的走向和站点。

十三、M13线:已开通的线路,西起西直门,东至东直门,全路线呈倒U字

形,全长40.5公里。共设16个车站,各站站名为西直门、大钟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西二旗、龙泽、回龙观、霍营、立水桥、北苑、望京西、芍药居、光熙门、柳芳、东直门。于2003年1月9日全线开通。

昌平线:建设中的线路。全长约31.24公里,北起十三陵景区,南至城铁13号线西二旗站,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共设11个站点,分别为西二旗站、北清路站、朱辛庄站、巩华城站、沙河站、高教园站、城南站、城东站、水库路站、鼓楼站、十三陵景区站。一期工程城南站至西二旗站21.24公里,于2009年4月初开工,预计2010年12月25日竣工通车,二期工程预计2015年竣工。

十四、M14线:规划中的线路。14号线是一条连接西南、东北方向的轨道交通干线,线路总长45.93公里,设站36座,分别是卢沟桥、五里店、丰体南路、七里庄、丰台北路、丽泽桥、三路居、菜户营、右安门、北京南站、永定门、永泰东里、蒲黄榆、左安门外、松榆北路、南磨房、建外、金台路、朝阳公园、将台路、望京、来广营。一期为芦井路站至广渠路站,长度29.5公里,设车站22座;二期广渠路站至来广营站,长度16.43公里,设车站14座。

十五、M15线:包括15号线及其延长线

15号线:建设中的线路。全长约公里,从西苑至顺义区潮白河东站,共设22座车站。一期工程自北沙滩至潮白河东,全长约公里,设车站17座,于2009年4月初开工。其中望京西至后沙峪段约20公里,计划于2010年年底先期开通,全部工程将在2015年前完成。

M15延长线:规划中的线路,是地铁15号延长线,跨区县顺义城区到平谷城区,全长30公里。列入北京市2009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项目,研究规划方案。

十六、M16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北京地铁16号线的走向:从丰台区花乡地区至昌平回龙观地区,线路全长35公里。列入北京市2009年重点推进前期

工作项目,2009年将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16号线不在2015年内的地铁规划中。

轻轨L线6条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轻轨L线6条,分别为L1至L6线。

一、L1线:又称机场线、机场快轨,已开通的线路。机场线是从东直门至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路线,全长27.3公里,共设置东直门、麦子店西路、2号航站楼和3号航站楼4座车站。2008年7月19日开通运营。

二、L2线:即地铁亦庄线,原规划为轻轨线,建设中的线路。详见M5延长线亦庄线。

三、L3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原规划大致走向为:衙门口、青塔、靛厂、六里桥西、马连道、陶然亭、永定门、蒲黄榆、十里河、垡头。无建设时间表。

四、L4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原规划大致走向为:西二旗、回龙观、霍营、立水桥、北苑、来广营、东坝、L5起始站。无建设时间表。

五、L5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原规划大致走向为:L4起始站、亦庄、旧宫、东高地、槐房。无建设时间表。

六、L6线:远景规划中的线路。原规划大致走向为:槐房、花乡、小屯、玉泉路、田村、南平房、万安。无建设时间表。

市郊铁路S线6条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市郊铁路S线6条,分别为S1至S6线。市郊铁路将主要选择利用不充分、处于半闲置状态的线路进行规划,将在2020年之前建设5条市郊铁路总干线、1条市郊铁路主支线和1条郊区铁路,市郊铁路干线网络总长度为360公里,郊区铁路为100公里。这些市郊铁路将分别通往北京的西部、西北部、东北部、东部、南部和西南部6个方向及11座新城之间的连接。

一、S1线:规划中的线路,是地铁6号线的延长线,将利用既有铁路建造,东起海淀区五路,经田村、石景山,西到门头沟区门城镇,线路全长27公里,将于2013年完工。

二、S2线:已开通的线路,南起北京北站,经沙河、南口、八达岭,北到延庆县延庆镇,线路全长86公里。

三、S3线:规划中的线路,南起北京南站,经北京东站、顺义、怀柔,北到密云县密云镇(线路规划有两条选择,沿京承铁路线位经通州西站至顺义,或沿铁路东环线位经星火站至顺义) ,线路全长100公里。无建设时间表。

S3支线:规划中的线路,西起顺义区仁和镇,经杨镇、张镇、平谷,东到平谷区金海湖,线路全长60公里。无建设时间表。

四、S4线:规划中的线路,北起北京南站,经草桥、黄土岗,南到大兴区黄村,线路全长23公里。无建设时间表。

五、S5线:规划中的线路,为通往西南郊区的市郊铁路干线,东起北京南站,经丰台、长辛店、良乡,西到房山区周口店,线路全长64公里。无建设时

间表。

六、S6线:规划中的线路。S6线最初规划为连接顺义、通州、亦庄三座重点新城。据去年年底媒体报道,S6线规划初步确定调整为连接北京11座新城,全长超过100公里,成为北京最长的一条“外环”轨道交通。未来这条上百公里长的轨道交通线路将在各个新城设站。无建设时间表。

北京与周边城镇之间的轨道交通

一、亦庄-廊坊轻轨

建设亦庄-廊坊轻轨,由北京地铁亦庄线亦庄火车站连接入廊坊市区。廊坊市市长王爱民透露,北京亦庄L2线将延伸至廊坊市区,已进入前期论证,并正在着手规划和设计,预计两年内可开工建设。为了加快前期步伐,廊坊市已经成立了专门组织,与北京方面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系,力求L2延伸至廊坊线与亦庄L2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北京考虑用城际铁路的方式连接燕郊、廊坊等周边城市。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表示,北京会用铁路、地铁、城市道路等多种形式与周边7个河北的城市接壤。目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区域协调方面已达成了高度统一认识。

二、通州-燕郊轻轨

建设通州-燕郊轻轨,连接八通线到三河燕郊。廊坊市市长王爱民透露,北京八通线延伸至廊坊燕郊,已进入前期论证,并正在着手规划和设计,预计两年内可开工建设。为了加快前期步伐,廊坊市已经成立了专门组织,与北京方面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系,力求八通线延伸至燕郊线与八通线延长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表示,北京市有20万人住在燕郊,用合适形式的地铁

帮助老百姓通行是正在研究的问题。如果直接将地铁线路延伸,需要考虑运营方面是否合理、有效。“肯定会把郊区线拉过去,但用什么方式还需要论证。”黄艳称,例如将地铁6号线延伸到燕郊,线路长度过长,会影响到地铁线本身的运营效率。黄艳透露,在这方面铁道部有所表态,新建的城际铁路出北京时会尽量带动北京新城,比如在延庆、密云、平谷、怀柔等新城内设一站,就会方便市民出行。“燕郊也会通过城际铁路纳入进来。”

三、房山-涿州轨道交通

保定市长于群于群说,地铁房山线拟于今年4月1日开工建设,保定将力争把地铁房山线延伸至涿州。对此,北京方面没有表态。

四、北京-宝坻-天津快轨

天津市宝坻区规划中有一条“北京~宝坻~天津城际快轨”,并有规划图。尚未发现来自北京方面的信息。

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联络线

车站联络线:建设中的线路。北京站至北京西站联络线为地下铁路,全长9.16公里,中间不设站,行车线路将经过崇文门西大街、宣武门大街、莲花池东路。其中地下隧道长7.23 公里。两站间的地下铁路总计投资亿元人民币。该条线路运营车辆为普通铁路列车而非地铁列车,归属权限可能为铁路系统而非北京地铁。线路建成之后,现有的北京铁路运营线路图将进行调整,多数线路将会既到北京站,又到北京西站。

城际铁路

一、京石城际铁路:规划中的铁路,没有建设时间表。京石之间已开工建设京石客运专线,京石城际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坊间有议论,难说是否需要建设,但可以肯定短期内难以启动建设。

二、京津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的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全国第一条城际间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列车运行最高时速350公里,京津两地30分钟直达,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座车站,其中永乐站为预留车站。该线路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

三、京唐城际铁路:规划中的铁路。京唐城际铁路西起北京,东到河北唐山,线路长约1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北京到唐山的运行时间仅为30分钟。京唐城际高速铁路项目将由北京、天津、河北三方投资建设,预计今年10月1日前开工建设,2012年投产运营。线路走向为沿京沈高速公路经通州、香河、宝坻、玉田、丰润,设站情况目前正在研究中。

四、京张城际铁路:规划中的铁路。京张城际铁路自北京北站引出,经清华园、清河、沙河至昌平,经南口北侧折向西北,以14.59公里全线最长隧道穿越军都山(新八达岭隧道),沿既有京包线并行过官厅水库,西北行经沙城、下花园、宣化,终至张家口南站。新建线路全长168.646公里,其中北京境内61.633公里,河北境内107.013公里。全线设北京北、清华园、清河、昌平西、东花园南、沙城、下花园北、宣化东、张家口南9个车站,项目估算投资300亿元,由铁道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政府联合投资。工程完工后将运行时速300至350公里的动车组。届时,北京至张家口不到1小时。京张城际铁路将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工期约两年多时间。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是建设中的铁路,2008年4月18日开工。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最高车速度可达370公里。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分别是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镇江西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站。其中始发站5个(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济南西站、南京南站、虹桥站),中间站16个(其中徐州东站为预留始发站),越行站2个(滕州东站和定远站)。预计2011年投入运营。

客运专线

京沈客运专线

规划中的铁路。京沈客运专线途经河北省廊坊市、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锦州市黑山县,终于沈阳枢纽沈阳北站,新建线路正线全长676.335km,北京站至沈阳北站运营里程687.26km。为新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350 km/h)。预计设置北京站、北京东站、燕郊站、平谷站、兴隆东站、承德南站、平泉北站、牛河梁站、喀左站、朝阳站、北票站、阜新站、新立屯站、新民站、沈阳北站等车站。京沈客运专线预计2009年6月开工,2012年竣工通车。

京石客运专线

建设中的铁路。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一部分。全线总长281公里,速度目标值是350公里/小时,共设北京西、新涿州、新高碑店、新保定、新定州、石家庄南6个车站。列车类型为动车组,由铁道部和北京市、河北省合资建设。力争在2011年竣工通车。

地铁17号线

传说中的线路。北起牛栏山,向南在天竺附近和机场线汇合,至东直门站,沿小街向南穿过北京站,终点广渠门。大致站位为牛栏山站、顺义会展中心站、五元桥站、丽都站、三元桥站、东直门站、东四十条西站、朝内小街站、金宝街站、北京站、广渠门站。

前门“铛铛车”

时隔50年后,老北京“铛铛车”重返前门大街,新“铛铛车”的外形与内饰的相关尺寸,都与半个世纪前的北京有轨电车保持了一致。线路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即连接两广路),向北一直延伸到前门新建的牌楼下,全长约800米,设3站。“铛铛车”南北对开行驶,时速5公里,最大时速12公里,中途只停大江胡同一站,跑完前门大街全程需要10分钟。

北京铁路干线

北京铁路共有9条干线。

9条干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秦线、京承线、京通线、京包线、丰沙线、京原线,

京广线

京广铁路由原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组成,起自北京,止于广州,途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等城市,纵贯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五省,全长2284公里。北京段有北京西、丰台、长辛店、良乡站、窦店、琉璃河6个车站。

京九线

京九铁路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北京段有北京西、广安门、李营站、西营、黄村、西枣林、大辛庄7个车站。

京沪线

京沪铁路从北京开始,由天津向南,经沧州、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到上海。全线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穿过冀、鲁、皖、苏四省,连接津、沪两大直辖市。全长1463公里。北京至天津原为京山铁路京津段,有北京、北京南、丰台、黄村、魏善庄5个车站。

京秦线

京秦铁路西起首都北京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线路全长293公里。北京段有北京北京东通州通州东4个车站。

京承线

京承铁路自北京至河北省承德,起自北京枢纽北京站,经通州、顺义、怀柔、密云、由密云墙子路出长城至六道河子,经过兴隆县、鹰手营子矿区、至上板城与锦承铁路接轨。全长256公里。北京段有北京东、双桥、通县西、张辛、顺义、牛栏山、高各庄、庙城、怀柔、统军庄、小唐庄、密云、巨各庄、大城子14个车站。

京通线

南起首都北京市,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全长836公里,北京段有北京、怀柔、怀柔北、石塘路、古北口5个车站。

京包线

京包铁路自北京北站至包头东站,全长801公里。原为京张铁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1921年5月1日又修建了张家口至绥远路段,全线更名为京绥铁路。1923年延伸到包头,改称为京包铁路。北京段有北京、北京东、星火、望京、黄土店、沙河、昌平、南口、东园、居庸关、三堡、青龙桥、青龙桥西、八达岭、西拨子、康庄站16个车站。

丰沙线

丰沙铁路东南起首都北京市,西北到河北省怀来县线路:全长121公里。北京发往张家口方向的大部分客运列车在丰沙线运行。北京段有北京、北京南、丰台、石景山南、养马场、养三、三家店、斜河涧、落坡岭、安家庄、雁翅、珠窝、珠窝东站、沿河城、沿河城西15个车站。

京原线

京原铁路东起首都北京市,西到山西省原平市。全长444公里。北京段有北京南、丰台、石景山南、大灰厂、上万、南观村、燕山、良各庄、孤山口、云居寺、三合庄、十渡、平峪13个车站。

铁路支线、联络线

北京铁路共有9条支线,14条联络线。

丰双环线

丰双铁路是连接丰沙、京原、京郊西北环线与京秦、京承的重要通道,是晋煤外运通道的一段,现为电气化铁路。西起丰台西站,东到双桥站,全长33公里。共有丰台西、小宝台、大红门、小红门站、百子湾站、双桥6个车站。

西北环线

西北铁路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京包、京通和丰沙铁路的联络线,在晋煤外运分流中起重要作用。南起丰沙线三家店站,北到京包线沙河站。全长34公里。共有三家店、军庄、寨口、聂各庄、后章村、沙河站6个车站。

西北环线

西北铁路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京包、京通和丰沙铁路的联络线,在晋煤外运分流中起重要作用。南起丰沙线三家店站,北到京包线沙河站。全长34公里。共有三家店、军庄、寨口、聂各庄、后章村、沙河站6个车站。

黄良联络线

黄良铁路联络线,建于1964-1965年,是联结京哈、京广两大铁路干线的联络线。东起京哈线黄村站,西至京广线良乡站。全长16公里。共有黄村、全红、良乡3个车站。

大台支线

大台铁路支线建于1907-1908年。是联络京郊交通汇集点五路居和京西门头沟大台煤矿的一条支线铁路。东起五路站,西到木城涧站。全长53公里。共有五路、西黄村、石景山、三家店、门头沟、野溪、丁家滩、色树坟、落坡岭、大台、木城涧11个车站。

良陈支线

良陈支线建于1953-1969年,原为一条地方铁路专线。东起京广线良乡站,西到支线终点白草洼站。全长34公里。共有良乡、闫村、北坊、坨里、磁家坞、

河南村、白草洼7个车站。

周口店支线

周口店铁路支线,建于1897-1898年。是联结京广铁路和北京猿人发源地周口店的一条支线铁路。南起京广线琉璃河南站,北到支线终点周口店站。全长15公里。共有琉璃河南、石楼、周口店3个车站。

房山支线

房山支线南起石楼站,北到房山站。全长8公里。只有石楼、房山2个车站。

柳广支线

柳广铁路支线,建于1906年。原为京张铁路的一段,现已成为联结京哈、京广铁路干线与广安门站的支线铁路。南起京哈、京广线柳村线路所,北到广安门站。全长3公里。只有广安门1站。

大南支线

大南铁路支线,建于1906-1907年。为联结京郊东南环线与南苑站的一条铁路支线。北起大红门站,南到南苑,全长3公里。只有大红门、南苑2个车站。

望和支线

望和铁路支线,建于1969-1971年。是联结京包铁路干线与京郊主要货场之一的和平里站的一条铁路支线。北起京包线望京站,南到和平里站。全长9公里。只有望京、和平里2个车站。

京门支线

京门支线是京张铁路的辅助铁路。京门铁路由詹天佑在1906年主持建造。这条为了供给京张铁路蒸汽机车燃料之用的铁路单线行驶,迄今已百年。在京西三家店至木城涧之间,依旧行驶着这北京地区唯一一趟只有一节车厢、一节机车的列车,只有两个列车员、一个运转车长。这是一趟全国火车时刻表上都查不到

的火车,一趟所有售票处都不卖票、只能上车售票的火车。有三家店、门头沟、野溪、28公里、丁家滩、韭园、色树坟、王平村、落坡岭、清水涧、大台、木城涧12个车站,全程票价元。

网友评论:

1楼:L5,L6的起点站的位置按照2020年规划图显示,应该在新宫站并与大兴线换乘!新宫站做的预留应该不是8号线就是L5的!而且未来应该有联络张仪村、郭公庄、新宫、西洼地、旧宫、亦庄的地铁!

2楼:建议更新14号线信息并增加14号线西沿规划, 楼主写站点的已经过时了。

3楼:貌似15号线还有一个与13号线联络的规划……

4楼:机场线第二站现在是三元桥,不是麦子店西街

房山线传说中有北延连接10号线的规划,和在良乡继续西延的规划

官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五年九月

一、规划基本情况 (一)规划背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市规划部门开始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立了由十字骨架构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态,2000年编制完成第一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年)》,2011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7年),201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 随成都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引导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发展、支持“双核共兴”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城线网、缓解中心城拥堵、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外围新城的发展需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规划概况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其中地下线78.1km,高架线46.1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辆段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20秋在线作业2-001答案

1.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是连接两独立运营线的辅助线路,利用率较低。()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车辆段承担本线一部分车辆的技术检查、清扫、洗刷、停放和运用管理。()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网中的线路按照功能可分为客流追随型和规划引导型。规划引导型解决目前交通紧迫问题,符合现状最大客流。()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车体分为有司机室车体和无司机室车体两种。()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5.北京第一条地铁于1965年开工,采取的是盾构法施工。()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是以“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工作方针。()

B.正确 答案:B 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备配置首先要强调设备配置的能力匹配与经济性,其次要满足面向乘客分服务要求。()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线网构架的类型包括无环放射型线网和有环放射型线网两种。()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9.轨道交通各车场任务和分工必须从全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0.辅助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列车正常运营的线路,一般为双线。()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1.线路位置必选包括直线位置和曲线半径比选。()

B.正确 答案:B 12.车辆段设计总体上主要分为咽喉部分和线路两部分。()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难以改建,而且一般都是单线。()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4.系统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过去系统的分析、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和对新开发系统的分析。()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1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导城市结构发展就是通过大幅度提高交通供给,引导周边土地高强度利用。一般整个过程分四个阶段:团状开发,波浪状开发、带状开发,面状开发。()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轨道交通建设的一般流程简介

一、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有意向做轨道交通时,首要要做的事情,有了线网规划方案,得到ZF的同意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每一条线都要确定其功能定位,一般有骨干线和次干线之分。其中骨干线要串联起城市中重要的客流集散点,是城市中客流最集中的廊道,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另外还有次要线路和加密线、如有必要,还可以有其他系统制式的线路。此外,还有引导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的线路,具有TOD效应。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确定后上报ZF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国家目前对修建地铁(大运量轨道交通)标准是人口大于300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于100亿,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大于3万人。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二、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控制好轨道交通建设的节奏,依据城市的发展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审,同时还要对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进行评审,同时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然后责成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做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沿线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衔接规划等下位规划工作。确保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 建设规划可由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来做,一般时间半年到1年左右。 三、预可(规划方案) 在建设规划做的同时或之后,业主单位为了把握线路整体的情况,一般会委托设计院来做线路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研究线路的路由方案,车站的布置,车辆段的选址(与规划院配合)等工作,以及线路的一些重、难点工程的初步研究以及工程投资,给出推荐的整体方案供业主单位参考。在一些地方,预可报告也可作为项目意见书上报ZF。时间大概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 规划方案是对一些有可能上,但近期还没明确意见的线路做的前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线路路由、功能定位、沿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工程难点及控制点研究、(车辆选型)、行车与运营组织、车辆段选址等。供市ZF及沿线各区征求意见,有的地方没有规划方案这项工作。 四、工可 工可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规划由国务院审批下来后,每条线路就可以开展工可研究了。工可阶段算得上是承上启下,是线路前期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设计阶段开始的依据。 工可一般由业主单位直接委托或者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确定编制单位,一般都是设计院来做,也有由咨询公司来做的情况。同时开展的还有线路的客流预测工作、环境影响报告、地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地铁规划 昌平线二期全长10.6公里,将从南邵站向北延伸,依次经过昌平新区站、水库路站、昌平站、十三陵景区站,直达涧头西站,全部为地下线路,也真正进入到昌平城区。根据计划,昌平线二期2015年内开通,开通后从最南的西二旗站到最北的涧头西站,预计需要40分钟。 地铁1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连接东北、西南方向的轨道交通“L”形骨干线,线路全长47.3公里,途经丰台、东城、朝阳等区。目前西段(张郭庄站-西局站)和东段(金台路站-善各庄站)均已建成通车运营。即将开通的中段(西局站-金台路站)长20.3公里,规划在沿途设置了20座车站。

点击进入:北京地铁16号线车站设计方案展示(点击查看大图) 一、功能定位 西郊线连接了颐和园、南水北调公园、玉东、北坞郊野公园、万安公墓、植物园、香山等景点,是一条服务于西郊风景区,以旅游、休闲、观光为目的的旅游专用轨道交通线路。 二、线路方案 西郊线西起于香山路停车场,沿香山路向东,下穿西五环路香泉环岛后,右转进入旱河路,沿旱河路向南经过万安东路后右转,沿万安东路向东穿过茶棚村后进入规划玉泉郊野公园,线路经过北坞村路前转向南并下穿北坞村路,而后沿北坞村南街向东,在规划金河路路口转向南,再沿规划金河路向南,同时线路穿过规划南水北调公园北端,在规划金河路终点处线路右转从南水北调公园东侧上跨四环路和京

密引水渠进入巴沟路,终点进入巴沟车辆段与地铁10号线巴沟站衔接换乘。 西郊线全长约9.4公里,新建7座车站和1座巴沟车辆段。 图上所载站名为命名预案。正式命名方案,将在市规划委就车站站名做专题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并请示市政府同意后确定。 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一条房山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连接线路,地铁燕房线主线计划于2015年底实现线路基本贯通,力争在2016年底开通,并将在阎村北站实现和房山线的同台换乘。 主要服务房山新城居民 对于住在房山新城的居民来说,进出城一直是件难事。地铁房山线只开到苏庄站,从苏庄站下车,必须搭乘公交车回到房山新城。因此,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地铁燕房线,对于他们是个福音。 燕房线分为主线和支线,主线自燕化产业区南段起,沿燕房路、京周路、大件路接入阎村北站;支线起自周口店地区,沿兴房大街、京周路在饶乐府站接入主线。 燕房线主线长度约14.4公里,设8座高架车站,分别为阎村北站、大紫草坞站、阎村站、星城站、顾八路站、饶乐府站、老城区北站和燕化站,并在阎村北站和西延的房山线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规划介绍2010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2015年)》,这标志着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立项,南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建设阶段。目前正在开展的南宁轨道交通项目为东西向1号线工程及南北向2号线工程,两线将构成我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十”字骨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随后进行相应调整,2012年1月22日获得南宁市政府批复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将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路增加至8条线路,线路全长250多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500亿元。通过制定线网规划,建立功能层次明确、体系完善、与城市功能高度适应的轨道交通系统,将促进南宁中心城区和城镇密集区的协调发展及区域职能的发挥。通过合理安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时序,能引导城市发展的节奏和方向。 【建设时序】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2010~2015),建立骨架线网,修建一号线一期和二号线一期,建设线网“十字”骨架线,奠定线网的基础,提供快速过江通道,联系城市东西、南北的主要发展轴线。 第二步(2016~2020),加强城市三大中心的联系,支持五象新区发展,带动邕江南岸的发展,修建二号线二期,三号线、四号线,到了2020年,线网在一、二、三、四号线组成的“井”字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构建5号线与7号线,形成“三横三纵”的线网布局。该线网基本形成网络规模,覆盖邕江南、北两个发展带,连通城市“三大中心”,提升对南宁东站的服务水平,可以很好地促进城市发展,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 第三步(2021~2050),增加网络覆盖,修建六号线,二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延长线,五号线延长线,七号线延长线和八号线。进一步扩大线网规模结构,充实市中心内部以及向外交通联系,加大线网覆盖范围和密度,提高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1号线江北东西向的骨干线 西起西乡塘区石埠,东至南宁东站,一号线全线长32.1公里,共设25座车站,线路全长32.1公里,其中地下线26.0公里,高架线5.8公里,地面线及过渡段0.3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换乘车站共7座,分别与铁路、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换乘。已于2011年12月29日在滨湖广场举行开工仪式,2016年年中建成通车。 建设内容:一号线为南宁市“十”字形骨架网线的横线,该线路形似一个“勺子”,该线路连接江北东西方向。 具体站点:石埠站-南职院站-鹏飞路站-西乡塘客运站-民族大学站-清川站-动物园站-鲁班路站-广西大学站-白苍岭站-火车站-朝阳广场站-新民路站-民族广场站-麻村站-南湖站-金湖广场站-会展中心站-万象城站-东盟商务区站-凤岭站-埌东客运站-百花岭站-佛子岭站-火车东站。 相关备注:按照远景规划,一号线有6个站换乘,可去往邕城的另外区域。 2号线南北跨江的骨干线 南起邕宁区蒲庙附近六晚,北至西津,全长37.3公里,共设26座车站,全为地下站。2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19.0km,其中地下线长6.5km,约占总长度的34.2%,高架线长12.5km。共设车站15座,其中高架站10座,地下站5座,3个换乘站均为地下站。最大站间距1870m,最小站间距880m,平均站间距1.3km。投资估算约60.5亿元,2013年底动工,2017年建成通车。 建设内容:二号线为南宁市“十”字形骨架网线的纵线,该线路走一个“L”形,也全部是地下站,横跨邕江。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共有地铁M线16条,分别为M1至M16线及其支线、延长线组成。 一、M1线:M1线包括1号线、八通线、M1(八通)支线和M1(八通)东延长线 1.M1线:已开通的线路,全长30.44千米,设23站。各站站名:黑石头、高井、福寿岭、苹果园、 古城路、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 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其中黑石头、高井、福寿岭站为非运营车站。 附录.“北京地铁”:1950年开始规划北京地铁,名称为“北京地铁”。“一线”:历史线路名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预计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 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1969年开始修建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为区分两条线路,前者称为 “一线”,后者称为“二线”或“环线”。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线路全长23.6 公里,设17座车站,分别是北京站、崇文门、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南礼士路、木 樨地、军博、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玉泉路、八宝山、八角村、古城路、苹果园。 附3.“复八线”:历史线路名称。1992年6月24日开工建设,西起复兴门东至八王坟,全长13.5 公里,是贯穿长安街的一条地下交通大动脉。其中复兴门至西单近2公里段,于1992年10月投入运营。复八线设有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11个车站。复八线199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2000年6月28日复八线与一线全线贯通, 称为1号线,地铁1号线的运营区段由原来的苹果园至西单站,变更为苹果园直通四惠东站,线路全长 31公里,车站23座。“复八线”随之成为历史名称。 2.八通线:已开通的线路。2000年12月开始修建北京地铁八通线,八通线是北京地铁1号线的东段 延长线,西起四惠站东至土桥站,全长18.964千米,设四惠、四惠东、高碑店、广播学院、双桥、管庄、八里桥、通州北苑、果园、九棵树、梨园、临河里、土桥共13座车站。“八通线”之名起源于“复八线”的延伸,“复八线”原计划从复兴门到八王坟,在修建之前即确定了“八通线”之名,此后建设的“八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探讨

——运营管理一摘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发展条件和趋势以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本着“创新网络运营理念,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的原则,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进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分析、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服务将面临的问题,探讨北京面对这些问题做出的相关对策,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客运服务1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现状。由于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结构不断完善、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已逐步从单线运营过渡到网络化运 营阶段,给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多 样的出行选择和更加便捷、舒适的 出行环境。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 发展,不仅能改善广大城市居民出 行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合理布 局,彰显出独特的城市品味。 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建设地下轨 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10年6月,北 京已建成9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分 别由两家运营公司负责运营,北京 市地铁运营公司负责运营1号线、2 号线、5号线、lO号线一期、13号 线、奥运支线、八通线和机场线,京 港地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4号线,路 网线路总长228km,147座车站,其 中包含19座换乘站。2009年城市轨 道交通路网全年运送乘客共计14.2 亿人次。进入20lO年后,北京轨道 交通路网客运量继续明显增长,1月 至6月的日均客运量在470万人次以 上,同比上年增长30%,2010年4月 30日路网日运量达到645.7万人次 的历史最大值;除机场线外,路网运营列车全部实现6辆编组,列车最小运行间隔为2min。2010年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及运营基本情况如图1和表l所示。 2010年底,北京将开通连接市区与郊区的昌平线一期、顺义线(15号线一期)、亦庄线、大兴线和房山线,届时路网里程将达到336km。根据规划,到201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将发展到19条线路,里程达到56lkm,二环以内线网密度为1.08km/km2,五环以内线网密度为0.51kin/kin2。其中,中关村、金融街、西客站、北京南站、奥林匹克公园和CBD等人口密集的区域,将有多条地铁轨道相连。昌平、顺义、门头沟、房山、通州、亦庄和大兴等7个周边新城,均有轨道交通通行,路网日均客运量也将提高到900万人次以上,并承担公共交通出行量的50%Ill。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组织工作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棘手问题:如何准确掌握轨道交通客运市场需求,了解客流在线网的分布及其对行车和客运组织工作的影响,结合网络化客流发布特点,研究科学、合理、方便的列车行车组织方案;如何把握网络化客运服务工作的特点等。虽然国外很多城市都有网络化运营的成功模式, 汪波: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博士,北京100l01_D㈣唧姗删4/2010璃代擅市轫_交_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2010 ―― 2020) (2010-08-02 16:50:32)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北京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口已超 过千万,既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交通堵塞,乘车难,行路难已成 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交通运输在于发展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具有 运量大,舒适性好,对环境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快速,安全,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地铁与轻轨》) 由市规划委组织编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形成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初步方案(2011 —2020)?近日完成并上报市政府。该方案规划(至2020年)线路31条(含2条市郊铁路和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 ,其中,地铁线路28条,总长约1050公里(本次线 网方案新增地铁规划建设项目15个(含11条地铁线和4条已有规划线路延长线),长约450 公里),车站近450个,形成中心城棋盘式+新城放射式”的线网格局,规划线网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线网建成后,轨道交通将实现对中心城全面覆盖及中心城与新城的贯通连接。 四环路内站点覆盖率达95% (实现居民步行15分钟或自行车5分钟内到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线网密度1.4公里/平方公里,超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先进城市的建设水平。通州、顺义、大兴、亦庄等重点新城均有两条以上轨道交通服务。市政府批复后,我市将在此基础上,开展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1年—2020年)修编和上报国家 发展改革委工作。 1# M1 (苹果园一一四惠东)全长30.44km ,设25站,北京地铁一期(苹果园一一北京站) 修建于1976; 2000全线贯通。所用车型:SFM04,DKZ4,dk20,bd2 代表色:大红。 沿途设站:苹果园站一一古城站一一八角游乐园站一一八宝山站一一玉泉路站一一五棵松站一一万寿路站一一公主坟站(M10)――军事博物馆站(M9))――木樨地站(M12) ——南礼士路站——复兴门站(M2)——西单站(M4) ——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王府井站――东单站(M5)――建国门站(M2)――永安里站一一国贸站(10)――大望路站(M14)――四惠站(BT)――四惠东站(BT) 2# M2 (环形)西直门一一积水潭(西直门),全长23.1km共18站,一期修建于1976, 全线于1984建成通车。所用车型:DKZ16。代表色:正蓝。 沿途设站:西直门站(M4,M13)――车公庄站(M6)――阜成门站(M3)――复兴门站(M1)――长椿街站一一宣武门站(M4)――和平门站一一前门站一一崇文门站(M5)――北京站一一建国门站(M1)――朝阳门站(M6)――东四十条站(M3)、东直门站(M13,ABC)――雍和宫站(M5)——安定门站——鼓楼大街站(M8)——积水潭站——西直门 3# M3(苹果园一一皮村),线路规划中 苹果园(M1,S1)――西黄村一一田村(S1)――永定路一一定慧寺(四环线) 一一西钓鱼台(M10)――航天桥一一白堆子(M9)――甘家口( M3 )――展览路(M12)――阜成门(M2)――白塔寺(M16)――西四(M4)――北海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1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 1.1规划背景 西安市2005年3月编制完成《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该线网规划确定了6条主线和1条支线组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长251.8km。其中1、2、3号线为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线,4、5、6号线为辅助线。该线网规划于2005年4月1日通过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复(市政发﹝2005﹞35号),且已纳入《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8.5获国务院批复)。该线网规划环评报告于2009年5月以环审〔2009〕217号文通过环境保护部技术审查。 依据《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2005年3月编制完成了《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5年》,确定了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为1、2号线,建设规模50.3km。该建设规划于2006年9月12日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发改投资﹝2006﹞1904号)。该建设规划环评报告于2009年5月以环审〔2009〕217号文通过环境保护部技术审查。 2009年在《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基础上,《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年)》编制完成。增加建设2条新线路,三号线一期工程(鱼化寨~港务区),建设规模36.3km;一号线二期工程(森林公园~后卫寨)建设规模6.3km。2010年1月,建设规划调整通过国务院批准。 为了进一步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2011年5月西安市又编制了新一轮的建设规划,即《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年)》。 1.2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概况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年)由3条线组成,规划线路总长116.2km,共设车站84座,换乘站15座,车辆段3座,停车场4座、主变电站6座。 (1)建设规划各线路长度及敷设方式 该规划的3条线路的线路长度和敷设方式见表1。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系统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可以节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来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前景,将是以快速轨道交通作为骨干,配合常规公共交通方式和其他辅助交通手段,形成一个促进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大多采用地下或高架运行方式。由于地下轨道交通造价昂贵,很多城市的经济实力还难以承受,囚此,在能够应用高架的路段,修建芍云量适中、造价低廉的高架轨道交通方式是较为适当的选择。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穿行在市区内,一般与居民区较近。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高,对噪声和振动的控制较严,这就要求轨道结构应有较好的减噪、减振性能。另外,由于快速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密度大,运营时间长,留给轨道维修作业的时间较少,而且轨道养护维修一般在夜间进行,维修作业产生的噪声将影响附近的居民。因此。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架桥上轨道应尽量采用少维修并且维修噪声较小的结构形式。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类型可分为有碴轨道结构和无碴轨道结构。 接下来再说说轨道中的道岔,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它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线路的连接、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常用的线路连接有各种类型的单式道岔和复式道岔;交叉有直交叉和菱形交叉;连接与交叉的组合有交分道岔和交叉渡线等,如图。 道岔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 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基本形式(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市内和郊区,在固定轨道上运行,通常以电力为动力的客运交通系统。 构成:车站建筑、结构工程、线路、车辆、车辆段、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基本形式:地铁、轻轨、单轨系统、市郊铁路、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线性地铁、磁悬浮系统。 (1)地铁: ①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 ②了解其优缺点; ③掌握地铁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2)轻轨(LRT): ①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万~3万人次/h。 ②掌握轻轨系统(LRT)的技术经济参数。 (3)单轨系统(独轨系统): ①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和转折装置、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②分为悬挂式、跨坐式。 ③掌握单轨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4)市郊铁路: ①由电气或内燃机车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地面专用铁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②所有权归属铁路部门。 (5)有轨电车: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单车或两辆编组运行在城市路面线路上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6)自动导向系统(AGT系统): ①掌握AGT的技术经济指标; (7)线性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 ①掌握线性地铁的技术经济指标; (8)磁悬浮系统(了解)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次重点) 1、掌握其优势; 2、了解其地位; 3、了解其作用。 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2、了解国外发展概况; 3、了解国内发展概况; 4、当前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流程步骤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流程步骤 看南通轨交批复进展 城市轨道交通在我们国家的审批程序那可谓相当的复杂。这不光是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需要经过建设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文件分别进行审核,而且规划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批准也要视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投资导向而定。 第一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完成专项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审批部门:技术层面上,该规划只需由地方政府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评审;行政层面上,该规划只需由地方政府审批通过即可。 第二步:依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近期(2015年前)将要实施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进行研究。 审批部门:技术层面上,该规划需要经过两次审查,一次是由国家发改委委托其认可的三家咨询公司中的一家(例如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另外一次是由建设部委托所在省的建设厅组织的初审,初审通过即意味着在技术层面上获得建设部的认可。行政层面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需在预审和初审通过后,由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

拟出意见报国务院及国务院主要领导批准。 第三步: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线路建设顺序,对拟建线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规模进行论证,编制完成《**市轨道交通*号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审查后上报国务院批准立项。 第四步:对国务院批准立项的线路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形成《**市轨道交通*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审查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开工。 由于第二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常要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拟出意见并报至国务院后180个工作日才能获得批准,因此很多城市都是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工作同步进行,这样就能够减少报批时间,确保轨道交通能够在国务院批准开工后1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土建。 【综上所述,南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审批已经走到了第二步的尾声了,就等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汇总意见后上报国务院批准通过,通俗的讲就是拿到准生证。另外第三步和第四步原先主要由国务院批复工可研的,现在国家下放和取消了好多审批权限,目前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到省一级,也就是说南通轨交到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时候只要江苏省批复就可以正式开工建设了】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

附件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 (2015~2021年) 一、线网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30条线组成,总长度为1177公里;远景年线网由3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524公里。预测2021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为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62%。 二、本期建设规划 (一)本期建设方案 2015~2021年建设12个项目,总长度262.9公里。 3号线工程自田村至曹各庄北站,线路长37.4公里,设站27座,投资41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1年。 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自焦化厂至环球影城站,线路长17.2公里,设站7座,投资153.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8号线四期工程自五福堂至瀛海站,线路长3.3公里,设站2座,投资34.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8年。 12号线工程自四季青至东坝站,线路长29.2公里,设站21座,投资32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17号线工程自未来科技城至亦庄站前区南站,线路长49.7公里,设站21座,投资49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19号线一期工程自牡丹园至新宫站,线路长22.4公里,设站9座,投资221.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22号线(平谷线)工程自东风北桥至泃河湾站,线路长71公里,设站11座,投资212.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1年。 25号线二期(房山线北延)工程自郭公庄至丰益桥南站,线路长5公里,设站4座,投资48.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27号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工程自西二旗至国家图书馆站,线路长16.6公里,设站8座,投资142.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八通线二期(南延)工程自土桥至环球影城站,线路长4.2公里,设站1座,投资27.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19年。 首都机场线二期(西延)工程自东直门至北新桥站,线路长2公里,设站1座,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8年。 中央商务区(CBD)线工程自东大桥至九龙山站,线路长4.9公里,设站8座,投资34.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1年。 另,同意北京新机场线(不计入本期规划)起点调整为牡丹园站,线路长度为59.8公里,投资426.7亿元。到2021年,形成27条运营线路、总长998.5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二)主要技术标准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地铁、铁路)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地铁、铁路) 本文信息均来自网络,可能部分信息与实际有出入。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初步方案》完成 由市规划委组织编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形成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初步方案(2011-2020)》近日完成并上报市政府。该方案规划(至2020年)线路31条(含2条市郊铁路和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其中,地铁线路28条,总长约1050公里(本次线网方案新增地铁规划建设项目15个(含11条地铁线和4条已有规划线路延长线),长约450公里),车站近450个,形成“中心城棋盘式+新城放射式”的线网格局,规划线网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线网建成后,轨道交通将实现对中心城全面覆盖及中心城与新城的贯通连接。四环路内站点覆盖率达95%(实现居民步行15分钟或自行车5分钟内到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线网密度1.4公里/平方公里,超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先进城市的建设水平。通州、顺义、大兴、亦庄等重点新城均有两条以上轨道交通服务。 市政府批复后,我市将在此基础上,开展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年-2020年)修编和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 截止4月,我市地铁运营线路共8条和奥运支线,运营里程226公里;在建地铁项目11个,线路总里程290公里。

审核:责编:校印: 报:市委信息处、市政府信息处 送:委领导 发:委机关各处室、所属单位、区县分局 《2015——2020年建设线路规划》 具体线路规划中,以下规划线路(M3,M8,M9,M11,M12,M16,昌平线,东北部加密线,四环线,机场联络线等)站名仅供参考 M3(苹果园——金盏) 苹果园(M1,S1)——西黄村——田村——定慧寺——西钓鱼台(M10)——航天桥——东钓鱼台(M9)——展览 路(M12)——阜成门(M2)——白塔寺(M16)——西四(M4)——北海公园——中国美术馆(M8)——张自忠路 (M5)——东四十条(M2)——三里屯——团结湖(M10)——朝阳公园(M14)——石佛营——星火火车站——姚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 及线网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评价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建设单位: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3.7

1.规划方案概述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14 条线路,总里程约496km。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确立的南京市近期(2014~2020年)修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达到215.7km,分别为:1 号线北延线(迈皋桥站至二桥公园站,全长7.2km,设5座地下站)、3 号线三期(吉印大道站至秣陵街道,全长 6.6km,设 2 座地下站)、4 号线二期(珍珠泉至中保站,全长10.7km,设4个站)、5 号线(将军路站至方家营站,全长37.2km,设车站29 座)、6 号线(栖霞山至南京南,全长32.1km,设站16 座)、7 号线(西善桥至仙新路,全长35.7km,设车站25座)、8 号线一期(麒麟镇至西善桥,全长29.8km,设16座车站)、9 号线(绿博园站至长途汽车东站,全长18.0km,设车站15座)、10 号线二期(安德门至王五庄,全长12.1km,设车站8 座)、11 号线(滨江村站至大桥北路站,全长26.3km,设13座车站)。 2.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1.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从声环境保护的角度,部分地面线、高架线周围分布着噪声敏感建筑物,必须采取道床减振、设置声屏障或隔声窗等综合环境保护措施降低轨道交通对沿线声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只要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风道消声器及隔声措施,风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车辆段与停车场内检修、洗车等作业噪声,只要合理布局,厂界噪声一般可满足2类区厂界标准。 2.2.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虽然地下线路的振动影响较突出,且沿线的既有或规划敏感建筑相对集中,但由于地铁振动的污染振动治理措施较为成熟,在规划实施中可根据沿线建设情况对待开发区域轨道交通线路两侧进行空间用地控制,必要时根据具体振动影响的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轨道交通振动影响一般不会成为建设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2)二次结构噪声源于轨道交通车辆与轨道的振动,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就可以相应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浮置板道床、弹性短轨枕等减振等措施也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二次结构噪声影响。

北京未来地铁计划图()

2018北京地铁规划图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M,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 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期的旧编号)。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本站坐落于西山中,一说已属于北京军区的管辖区内。由于进入的方法复杂并且较为危险,目前仅能从几张照片来了解站内设施及构造。该站与客运站的构造完全不同。站台比较狭窄,站内墙壁上涂抹白灰,顶部较低矮,照明设施也较为简陋。 黑石头站编号为54#。在地铁系统中没有编号,因此也被认为不包含在北京的地铁系统之内。本站为一地上车站,位于北京西山中的黑石头村附近,因此被大多数人称为黑石头站。 1号线现有换乘车站: 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 1 /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