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流行病学

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

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以上均不是

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相对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

D.夏季多发

E.无职业、性别差异

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

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

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

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

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

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

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

A.发现感染病例

B.调查感染因素

C.计算感染率

D.计算病死率

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

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病死率

C.发病率

D.感染率

E.罹患率

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

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

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

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

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

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

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

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

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

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

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

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

E.以上论述都不对

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感染率

C.患病率

D.续发率

E.罹患率

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

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

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

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

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

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

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

B.感染传播方式

C.病原体的来源

D.病原体的种类

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

A.科研业务费

B.劳务费

C.实验材料费

D.仪器设备费

E.管理费

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常规报告

E.哨点监测

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

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

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

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

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

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

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

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

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

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

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

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

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

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

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

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

E.以上选择均不对

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

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

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

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

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

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

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

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

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

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

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

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

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

E.没有选择性偏倚

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同异并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34.患病率指标来自

A.现况调查资料

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

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传染期

B.潜伏期

C.前驱期

D.临床症状期

E.病原携带状态

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

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

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

C.又称现况研究

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

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

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单因素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X2检验

E.以上方法均不是

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

A.总发病率

B.二代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

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

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

B.寻求合作和帮助

C.稳定群众情绪

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

E.找到相关负责人

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A.多因素分析

B.随机分组

C.分层分析

D.配对

E.盲法

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

A.大医院

B.小医院

C.门诊

D.校医室

E.中医院

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

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

B.Berkson偏倚

C.混杂偏倚

D.检出症候偏倚

E.入院率偏倚

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

A.15%,75%

B.75%,25%

C.35%,75%

D.75%,15%

E.75%,35%

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因此,认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

C.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

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正确,因为未用发病率

46.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单果

D.多因多果

E.直接和间接病因链

47.对论文作者的署名和排序,不正确的说法是

A.署名的顺序应根据对论文贡献大小排序

B.按学术威望的高低排名

C.项目一般管理人员不作为论文署名作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D.多中心研究课题,论文署名作者可以是负责单位或课题组织的名称

E.参与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可以署名为作者

48.随机误差的来源不包括

A.测量工具的波动

B.研究对象的个体内变异

C.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变异

D.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差

E.抽样

49.选择偏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除了

A.盲法

B.随机抽样

C.随机分组

D.设立多个对照组

E.各组严格遵循纳入标准

50.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

A.是

B.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

C.不是,因未设对照组

D.不是,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是,因所作比较不是以率为基础

51.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若将诊断青光眼的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会使诊断试验的

A.灵敏度升高

B.特异度升高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

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52.诊断试验病例组研究对象的选择包括

A.典型的病例

B.不典型的病例

C.中、晚期的病例

D.早期病例

E.以上都应包括

53.有关系统评价,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

A.是针对随机对照试验而进行

B.多数为一种回顾性研究

C.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分析

D.系统评价的质量与纳入的原始研究质量密切相关

E.系统评价是一种研究方法

54.出生队列研究是

A.将同一社区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B.将同一年龄组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C.将具有共同暴露因素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D.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E.将同一种族的人视为一个队列

55.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疫源地

D.带菌者

E.宿主

56.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预测疾病的流行

C.验证病因假设

D.制定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

57.国内外目前广泛接受的流行病学定义为

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58.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原则观察结果的优点

A.可以克服来自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B.可以克服来自试验设计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C.可以克服来自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可以克服来自研究资料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E.可以克服实验人员实验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

59.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

C.多用于稀有疾病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计量反应关系

60.系统综述的内在真实性评价,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科研设计是否真实

B.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是否适当

C.研究结果的观测方法和指标是否正确

D.研究对象依从性是否良好

E.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

6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62.职业中毒及暴发调查中常用的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63.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A.似然比是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一种指标

B.似然比容易受到患病率的影响

C.似然比的缺点是应用时要将率换算为比

D.似然比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变化

E.似然比表示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概率是非病人的多少倍

64.医学文献信息库中,收录的文献类型及其分布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收录的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RCT试验研究及其他计量研究等

B.临床实践指南数量少于RCT试验研究数量

C.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级别高于系统评价

D.电子文献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的分布密度大

E.在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能够检索到所有相关文献信息

65.选择对照组试验对象的原则是

A.完全无病的正常人

B.健康志愿者

C.不能引起阳性结果的非靶疾病的其他疾病病例

D.症状体征与靶疾病相似的病例

E.以上都可以

66.交叉试验与自身前后对照的主要差别是

A.是否有洗脱期

B.对照选择不同

C.是否减少样本含量

D.是否适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

E.是否采用了盲法

67.出生缺陷与孕期叶酸缺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出生缺陷患者中,50例母亲孕期叶酸缺乏,而在200个对照中,也有50例母亲孕期叶酸缺乏。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叶酸缺乏的OR值为

A.1.0

B.1.5

C.2.0

D.3.0

E.5.0

68.住院患者由于手术输血得了乙型肝炎,其传染来源是

A.医生

B.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手术器械

E.血液

69.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B.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D.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0.某医生欲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单纯手术治疗与手术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最好采用哪种随机化进行分组

A.单纯随机

B.分层随机

C.区组随机

D.整群随机

E.系统随机

71.临床研究证据按来源分为

A.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证据

B.试验性研究和非试验性研究证据

C.定性和定量研究证据

D.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证据

E.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

72.恶性肿瘤的治疗常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方法,因此对其诊断所采用的试验应具备下列哪一个特点

A.敏感度较高

B.特异度较高

C.阳性预测值较高

D.阴性预测值较高

E.专家推荐

73.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最好的衡量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该因素的流行率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归因危险度

74.在治疗性研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随机化可以使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条件达到可比

B.随机化是评价治疗性试验重要的标准之一

C.无随机化隐藏研究得出的治疗效果往往小于有随机化隐藏的研究

D.有时要考虑伦理学问题

E.需要设立对照组

75.一位急性腹痛的病人,医生认为不能排除患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可能性为50%),检查了其血浆淀粉酶水平是690u/L(似然比=3.00),试问其患急性胰腺炎的概率有多大

A.50%

B.30%

C.75%

D.85%

E.95%

76.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

77.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候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候重叠出现

C.症候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7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树形决策树的构成

A.决策节点

B.机遇节点

C.阈值

D.分枝概率

E.结局得失值

79.有关叙述性研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简便易行,短期内就能出结果

B.没有对照组,论证强度弱

C.无法控制混杂与偏倚,结果可靠性较差

D.不能估计随机误差的大小

E.包括从因到果以及从果到因两种模式

80.选择患宫颈癌的病例与同期住院的其他病人进行口服避孕药服药史的比较,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宫颈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81.医院感染是指

A.发生在门诊的感染

B.发生在住院部的感染

C.发生在病房的感染

D.发生在手术室的感染

E.发生在医院的感染

82.下列因素中,与临床研究的选题立题关系不大的是

A.疾病谱

B.医学新模式

C.疾病负担

D.地方特色

E.大而全,尽量用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许多个研究问题

83.疾病预后研究的基本设计方案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成组病例研究

D.队列研究

E.前后对照研究

84.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85.关于终止临床试验的说明,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受试者不按试验方案要求的内容程序进行

B.受试者健康状况不适于继续参加试验

C.未出现预期结果

D.试验提前结束

E.受试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

8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策略

B.主要研究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因

C.主要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主要用于考核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

87.系列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

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

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

C.提高试验的阴性预测值

D.降低试验的阳性预测值

E.降低试验的疾病的漏诊率

88.下列哪类研究设计最容易出现选择偏倚

A.普查

B.分层抽样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随机对照试验

89.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预防接种

90.研究对象分组最重要的原则是

A.两组研究因素一致

B.两组研究前基线均衡可比

C.两组例数相等或接近

D.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构成一致

E.两组分组方法相同

9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ROC曲线可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B.ROC曲线常被用来直观地确定诊断试验的最佳分界值

C.ROC曲线是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特异度为横坐标

D.用ROC曲线确定的最佳分界值处,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

E.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时,可将各试验的ROC曲线绘制到同一坐标图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试验其真实性最佳

92.具有严格季节性的疾病主要有

A.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B.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C.经水传播的传染病

D.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

E.一些慢性病

93.下列哪一项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A.发热

B.腹泻

C.接种部位的炎症反应

D.晕厥

E.接种部位附近淋巴结肿大

94.在观察性研究中,下列哪一措施一般不能控制选择偏倚

A.随机抽样

B.盲法

C.减少失访

D.尽可能提高应答率

E.制定清楚的研究人群标准

95.下列哪项因素与疾病预后关系不大

A.诊断是否及时

B.病理分型

C.年龄

D.居住地

E.病情

96.流行病学三角模型理论中包含的三大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97.如进行冠心病和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时,应选择下列何种人群为宜

A.40岁以上人群

B.40岁以下人群

C.80岁以上人群

D.80岁以下人群

E.全人群

98.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99.健康促进的内涵是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

C.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改变

D.特殊人群行为改变

E.政府行为与环境的改变

100.下列将健康效益转为货币的是

A.CBA

B.CUA

C.CEA

D.时间交换法

E.等级尺度法

101.关于准确度的说法哪项正确

A.减少漏诊的办法是提高诊断试验的准确度

B.减少误诊的办法是提高诊断试验的准确度

C.准确度越高,漏诊和误诊之和越小

D.准确度越高,误诊越少

E.是全部真阳性结果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

102.下面关于必要病因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肥胖是高血压的必要病因

B.艾滋病病毒(HIV)是AIDS的必要病因

C.必要病因的致病概率大于95%

D.必要病因的致病概率小于5%

E.必要病因的致病性较强

103.药物的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A.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

B.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简单,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

C.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难以预测

D.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短,难以预测

E.药物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潜伏期较长,可以预测

104.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较为合理的是

A.均数与中位数

B.均数

C.几何均数与中位数

D.中位数

E.几何均数

105.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病因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6.有关前瞻性队列研究特点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多用于罕见疾病

107.失效安全数越大,表示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不够,各个独立研究的可比性差

108.属于测试心理功能的内容是

A.疼痛与不适

B.精力与疲乏

C.睡眠与休息

D.行动能力

E.消极感受

109.按决策的可靠程度来考虑,期望值决策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决策方法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多级决策

E.团体决策110.判断文献是否值得阅读,应该首先着重阅读

A.文章的前言部分

B.文章的方法部分

C.文章的结果部分

D.文章的讨论部分

E.文章的结果和讨论部分

111.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ca7893675.htm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法

E.循证医学的方法

112.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因果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113.我国输血后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甲型病毒性肝炎

C.疟疾

D.菌痢

E.流感

114.对慢性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合使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感染率

E.死亡率

115.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不正确的说法是

A.在设计阶段就应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

B.使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发现作者期望的阳性结果

C.选择方法应结合资料的数据类型、应用条件

D.选择方法应结合分析与研究目的

E.设计分析框架图

116.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

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感染率

117.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OR值为0.29(0.07~0.65),最可能的解释是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118.若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的差异具有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不可能是

A.样本量小

B.检验效能差

C.假阴性结果

D.对照组选择不当

E.统计方法误用

119.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家庭

E.社团

120.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描述,可选用的合理指标是

A.标准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变异系数

D.方差

E.极差

121.某治疗研究不良事件的RRR为0.41%,其意义为

A.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

B.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

C.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相对危险降低率为41%

D.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41%

E.以上都不对

122.在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是指

A.等级资料

B.分类变量资料

C.数值变量资料

D.定性指标

E.计数资料12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124.按照新修订公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若农村发现AIDS病人,其报告时限为

A.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36小时

125.效用值的测定方法有

A.时间交换法(time trade-off)

B.标准概率法

C.等级尺度法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126.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A.火山爆发

B.疟疾

C.食物中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毒气泄漏

127.关于临床决策,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决策是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定最佳方案的过程

B.临床决策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C.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掌握充分的、有价值的信息和准确的预测

D.决策是一种瞬间的活动

E.没有正确的预测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12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指

A.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沿一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C.易感人群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

D.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

E.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

129.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传播媒介

D.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130.关于系统综述文献的收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明确的文献检索策略

B.有明确的文献选择标准

C.对使用的原始文献研究有系统、严格的评价方法

D.采用多种渠道和系统的检索方法

E.不能使用未发表的文献

131.可反映死亡对寿命造成损失的指标是

A.死亡率

B.病死率

C.潜在减寿年数

D.病残率

E.生存率

132.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133.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134.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时点患病率

135.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136.流行病学研究的哪一阶段最容易发生选择偏倚

A.研究设计

B.资料收集

C.资料整理

D.资料分析

E.结果解释

137.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138.涉及人体医学研究的国内外伦理法规中,最早建立的是

A.《纽伦堡法典》

B.《赫尔辛基宣言》

C.《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

D.美国国家科研法案(公共法则93348)

E.《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原则和管理建议》

139.科研设计报告书中立题依据不应包括的内容是

A.课题研究的目的

B.课题的重要性

C.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D.目前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状况及水平

E.研究方法与预期结果

140.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

C.欲调查的人数很少

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E.欲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141.流行病学上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会有病因存在

B.引起疾病发生的有统计学关联的各种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E.只要病因存在,必然会引起疾病

142.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

D.在对原始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由于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制定证据检索策略时,将原始研究文献的语言限定为用某一种语言撰写的资料

143.一位研究者为了探讨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新生婴儿,然后查阅了婴儿母亲的孕期保健和产科分娩记

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各种暴露因素。该项研究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生态比较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队列研究

E.临床试验研究

144.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抽样调查

C.筛检试验

D.实验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145.测试生理功能的内容有

A.积极感受

B.自尊

C.心理健康

D.社会功能

E.日常活动能力

146.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卫生监督

147.下列哪一种研究设计符合由"因"到"果"的研究过程

A.横断面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现况研究

E.病例分析

148.在队列研究中,说明暴露的生物学效应的指标是

A.RR和AR

B.RR和PAR

C.RR和PAR%

D.PAR和PAR%

E.AR和PAR 149.有关ROC曲线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可确定诊断试验的参考值

B.比较两个以上独立的诊断试验的优劣

C.曲线下的面积越接近1,则该试验的准确度就越高

D.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5,代表诊断试验无诊断作用

E.曲线上敏感度最高的点或邻近点是确定参考值的最佳临界点

150.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

A.相对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比值比

151.以下哪项不是交叉对照的特点

A.可有效消除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B.在应用上没有限制,可用于任何类型疾病的研究

C.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D.可以消除试验先后顺序对结果的影响

E.可以保证所有受试对象都接受有效治疗

152.消毒是清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环境中的

A.病原体

B.微生物

C.细菌

D.病毒

E.寄生虫

153.控制观察者偏倚的最佳措施是

A.随机抽样

B.随机化分组

C.匹配

D.盲法

E.标准化

15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抽样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观察者偏倚

D.混杂偏倚

E.随机误差

155.考核某新药疗效的意义和效果,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统计学差异有意义,临床疗效也必有价值

B.统计学差异无意义,临床疗效也无价值

C.统计学的意义和临床意义可以不一致

D.统计学意义比临床意义重要

E.临床意义比统计学意义重要

156.在队列研究中,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A.统计检验结果

B.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

C.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事件

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

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

157.论文的讨论部分,不正确的说法是

A.讨论本文的新发现与创新性

B.讨论本文结论的局限性与研究不足之处

C.提出更深入探讨的问题及新的研究思路

D.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以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E.讨论部分应对国内外进展进行综述

158.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血液及其制品传播

B.经水、食物传播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

传播 E.经生物媒介传播

159.在进行肥胖与高血压联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所用的血压计测得的观察值比实际值均低5mmHg,该血压计对结果的影响是

A.对效应联系强度无影响

B.高估效应联系强度

C.低估效应联系强度

D.不能判断对效应联系强度的影响

E.可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影响的大小和方向

160.评价新的诊断试验,其研究对象的选择,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病例组病情的严重程度应不一样

B.病例组应包括有并发症的病例

C.病例组中的病例不都具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D.对照组应包括有类似临床症状或体征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E.对照组应该全部是正常人161.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162.成本-效果(CEA)分析中效果的健康测量指标(health measures)是

A.危险因素

B.血清胆固醇的下降程度

C.寿命年的延长

D.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阴转率

E.溃疡的愈合率

163.关于量表评价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反映治疗前后HRQL测试值变化的量表,就具有评价功能

B.敏感度越高,量表的评价功能越强

C.反应度好,量表的评价功能强

D.同时测试不同健康状态的对象,结果能反映测试对象间差异的真实水平

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64.有关系统评价,下列哪种描述不正确

A.是一种文献综述形式

B.每篇系统评价只针对一种临床问题,如治疗

C.要收集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献

D.必须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E.每篇系统评价均要进行定量分析,即meta分析

165.接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称某地伤寒暴发,流行病医生到现场首要的工作是

A.确定首发病例时间

B.追踪传染源

C.隔离传染源

D.迅速查明暴发因素

E.以上都不是

166.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所有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167.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多因单果

E.直接或间接病因

168.贴现(discounting)的公式为

169.下列哪组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和麻风病

C.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艾滋病、肺炭疽、麻风病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70.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不包括

A.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成果)

C.具备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D.新药物或新医疗器械

E.良好的医疗环境

171.病例对照研究在设计阶段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

A.双盲法

B.配对

C.分层分析

D.随机分组

E.设立对照

172.假阳性率又称为

A.漏诊率

B.误诊率

C.灵敏度

D.特异度

E.阴性预测值

173.某病患病率的定义是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E.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同期暴露人口数

174.下列哪项研究旨在测量服用某药所致轻微症状的频率

A.未接受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对于解释该资料是必要的

B.接受安慰剂的对照对于解释该资料是必要的

C.设立对照组的效果取决于预期反应的种类

D.设立对照组反而容易使该资料结果的解释出现困难

E.以上均对

175.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176.下列哪项属于无形成本

A.丧失的劳动生产力造成的误工产值

B.患者的伙食

C.外地患者家属的住宿费

D.因病假损失的工资

E.精神损失

177.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178.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通过的时间是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E.2004年

179.由鼠类污染仪器导致院内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其传染来源是

A.动物

B.病人

C.病原携带者

D.仪器

E.注射器

18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一般选用新病例,这是因为

A.所需样本较小

B.有可能减少回忆偏倚

C.保密性问题

D.统计处理方便

E.容易选择对照

181.为使研究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应采用:a.适宜的样本量;b. 随机抽样;c. 依从性好;

d. 控制无应答与失访;

e.选取志愿者;

f.防止选择偏倚;

g.盲法观察。下列哪一个组合是正确的

A.abceg

B.abcdf

C.abdeg

D.abcde

E.abcd

182.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流行形式是

A.散发

B.流行

C.暴发

D.大流行

E.持续性流行

183.下列属于违背伦理学原则的做法是

A.试验选用的一切措施都应遵循最优化原则

B.研究者应具备足够的研究能力和保护受试者福利能力

C.试验对照也应选择现代最佳的诊治措施,降低研究可能带来的危险

D.在实验室和动物试验基础上选用预期利益最好的诊治措施

E.为满足研究需要,即使效果不明显的措施也可用作对照

184.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A型不良反应特点

A.反应的发生与剂量相关

B.发生率高

C.死亡率低

D.可以预测

E.很难预测185.治疗性研究的评价原则不包括

A.是否随机化分组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采用盲法

D.是否采用金标准进行比较

E.是否实现随机化隐藏

186.在治疗性研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随机化分组是评价治疗性研究时最重要的标准

B.没有随机化分组得出的治疗效果往往小于使用随机化分租

C.随机化使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治疗组或对照组

D.一般要求失访率小于20%

E.进行随机双盲试验研究中,不存在随机化隐藏问题

187.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人群是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且有某种因素的人

C.具有和不具有欲研究因素且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188.对于某些危险、高度传染的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选择的诊断试验应具有

A.特异度高

B.敏感度高

C.准确度高

D.阳性预测值高

E.阴性预测值高

189.下列有关检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检索敏感性高,则查全率高

B.特异性检索,可提高查准率

C.检索敏感性提高,特异性变差

D.检索敏感性提高,特异性也相应增加

E.提高查全率,查准率可能下降

190.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时因为病例较难获得,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E.6

191.以下何项为队列研究的不足

A.论证强度不高

B.不易确立因果关系

C.易发生失访偏倚

D.易发生回忆偏倚

E.易发生错分偏倚

192.下列哪项不是药物的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

A.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完全无关

B.发生率低

C.病死率低

D.病死率高

E.难以预测

193.临床科研设计与实施基本顺序是

A.科研设计、建立假设、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

B.建立假设、科研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下结论

C.科研设计、统计分析、收集资料与数据、建立假设、下结论

D.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科研设计

E.科研设计、收集资料与数据、统计分析、下结论、建立假设

194.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

A.一个家庭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

D.整个人类

E.病人群体195.判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别可以用

A.直观两组人群发病率

B.对两组发病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C.对两个率按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标化后再进行显著性检验

D.两组发病率无法比较

E.男女分别比较

196.不属于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的是

A.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是难以预测的

B.地点分布各异

C.具有绝对性

D.影响深远性

E.群体性

197.摘要不包括的要素是

A.研究背景

B.研究目的

C.研究方法

D.研究结果

E.研究结论

198.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者的分布情况,可采用

A.个例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暴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199.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200.下面哪一种研究证据属于原始研究证据

A.meta分析

B.综述

C.断面调查

D.系统评价

E.经济学分析

201.关于三盲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研究对象知道自己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B.观察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C.资料整理分析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D.研究者委托的人员或药物的制造者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E.以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和接受处理的情况

202.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交叉试验

D.横断面研究

E.病例分析

203.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0.05,OR=3.5,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204.有关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是

A.样本要能代表目标人群

B.必须符合公认的诊断标准

C.采用随机抽样

D.要有严格的排除标准

E.样本不足,易造成假阳性结果

205.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卫生监督

206.在实验研究中设立对照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志愿者偏倚

C.减少信息偏倚

D.控制混杂偏倚

E.控制失访偏倚

207.在B超诊断胆道结石的试验研究中,最恰当的金标准应选择

A.手术发现

B.CT诊断

C.肝脏酶学的改变

D.ERCP诊断

E.有胆绞痛症状208.一个能用来检索的临床研究问题,常由PECOT要素构成,但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人群或病人 B.暴露或干预因素 C.结果 D.时间 E.设计方案

209.在一个城市里,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每年3~5月份有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疾病的

A.周期性

B.暴发

C.流行

D.季节性

E.长期趋势

210.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A.职业人群

B.特殊暴露人群

C.一般人群

D.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211.在对有关预后的文章进行评价时,以下哪项最重要

A.观察疾病的预后是否都有一致的起点

B.是否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和病例的来源

C.是否有客观的预后指标

D.预后估计是否采用盲法

E.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212.下列有关可信区间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信区间越狭窄,则精度越高

B.可信区间准确度越高,则精度越高

C.样本含量越大,则精度越高

D.可信区间越狭窄,则越可能接近真值

E.95%可信区间的精度高于99%可信区间

213.临床科研选题、立题,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可行性

B.先进性

C.有统计学意义

D.临床价值

E.公平性

214.论文中试验措施和实施方法的描述,下列哪些说法不恰当

A.包括标本的采集,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的描述

B.所需的试剂和仪器的来源、批号或型号、测定的质控指标等

C.治疗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

D.应描述质量控制措施

E.即使方法公认也需要──详尽列出

215.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最主要应考虑

A.这些对象没有发生某疾病

B.这些对象已发生某疾病

C.这些对象有某项因素

D.这些对象无某项因素

E.这些对象有此因素,且已经患病者

216.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

A.控制偏倚

B.检查偏倚

C.评价偏倚的大小

D.计算偏倚的大小

E.校正偏倚217.与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依从性降低无关的项目是

A.治疗方案复杂性

B.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C.短期治疗后,症状仍未见明显改善

D.随访时间过长

E.检查项目过多

218.若要计算某年某地糖尿病的发病率,其分母应是

A.该地总人口数

B.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C.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

E.该地参加体检人数

219.流行病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观察性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220.在临床疗效的研究中,下列哪种试验方案最可靠并且最常用

A.随机对照试验

B.非随机对照试验

C.交叉对照试验

D.历史性对照试验

E.序贯试验

221.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探索疾病的病因假设,它的研究对象为

A.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B.患病组与非患病组

C.干预组与对照组

D.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E.研究组与非研究组

222.下列哪项不是随机误差的特征

A.观察值的平均值接近于真实值

B.可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减小

C.多次重复或增大样本量,随机误差会减小

D.可以通过改善研究设计来减小

E.无固定的方向

223.某单位食物中毒调查中,关于进餐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jpg这次暴发

A.与水饺、蒸包均有关系

B.主要与水饺有关

C.主要与蒸包有关

D.与上述食物均无关

E.资料不适宜分析

224.在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时,为了收集到较完善的人口学资料,应按下列哪一种划分方法划分

A.按行政区域划分

B.按风俗习惯划分

C.按城乡划分

D.按经济条件划分

E.按自然环境特征划分

225.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226.关于循证临床综述的撰写内容,不包括

A.前言

B.引用文献

C.讨论

D.结果

E.方法

227.某医生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随访了某医院1990-2005年间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住院病人,并分析病人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白血病分型、治疗措施等对预后的影响,该研究属于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调查

228.下列不属于直接成本的是

A.实验室检查费

B.X线检查费

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D.家庭看护费用

E.家庭病房费

229.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轮状模型是正确的,三角模型是错误的

B.轮状模型是科学的,三角模型是不科学的

C.三角模型不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

D.三角模型更强调环境的作用

E.轮状模型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230.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减少

B.该病患病率增加

C.该病发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231.有关队列研究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观察法

B.需要设立对照组

C.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D.省时、省力、省钱

E.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

232.下列对似然比的说明哪项正确

A.提供诊断试验特性的信息

B.稳定性较之敏感度和特异度更好

C.根据结果可以计算患病概率

D.似然比的比值大小代表了诊断试验区分疾病的能力

E.以上都正确

233.信息偏倚包括以下偏倚,除了

A.回忆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诊断怀疑偏倚

D.暴露怀疑偏倚

E.家庭信息偏倚

23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发病例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的代表性更好

B.新发病例不受预后因素的影响

C.新发病例的应答率高于现患病例

D.新发病例的危险因素往往不会因发病而改变

E.新发病例的回忆偏倚小

235.下列哪项不属于完整的经济学评价方法包括

A.最小成本分析

B.最大成本分析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用分析

E.成本-效益分析

236.某心血管内科医师欲研究一种新型降压药的效果,试验组以该降压新药为干预措施,对照组最好给予

A.疗效明确的另一种常规降压药

B.安慰剂

C.不施加任何处理

D.另一种新近使用的降压药

E.以上均不对

237.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238.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机体暴露于致病因子的强弱

B.机体免疫水平的高低

C.潜伏期的长短

D.暴露时间的长短

E.经济文化水平

239.临床科研计划书中必须写明研究地点,不是为了

A.了解资料的收集方式及质量措施

B.了解研究对象的诊断是否正确

C.了解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了解纳入足够数量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E.估算样本含量240.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以个体疾病的自然史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241.有关队列研究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析性研究

B.时间上必须是前瞻性的

C.一般需要计算人年

D.随访期间还需要继续收集有关暴露的资料

E.观察终点就是观察终止时间

242.一位住院患者,住院15日后出现类似伤寒症状,粪便培养鼠伤寒沙门菌阳性。该患者发病前同病室有一类似症状患者,两人有食物交换。该患者住院后发生的感染最可能是A.交叉感染 B.院外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带入感染 E.自身感染

243.在队列研究中,对关联强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A.RR=0

B.RR=1

C.RR>1

D.RR<1

E.RR>0

244.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45.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假设可能成立

B.假设尚不能成立

C.假设必定成立

D.假设应予否定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246.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麻疹

B.血友病

C.宫颈癌

D.脑卒中

E.肺结核

247.有关文献收集过程不正确的说法是

A.收集检索文献的范围清楚明确

B.对收集到文献进行严格评价

C.应采用多种渠道、系统进行检索

D.不使用灰色文献

E.收集未公开发表文献

248.涉及人体的试验研究时,与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应该在

A.试验开始之前

B.试验进行中

C.试验结束

D.试验的全过程

E.不必签署249.一项有关服用某药与肝损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P>0.05,OR=1.26,正确解释是A.病例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未服药者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明显大于服药者

E.肝损害组服用该药的比例为对照组的1.26倍

250.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是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生存分析

D.数理研究

E.生态学研究

251.判断研究的内在真实性如何,主要基于

A.研究能避免随机误差的程度

B.研究结果的净效应

C.研究方法是否合理、统计分析是否正确、结论是否可靠

D.研究结果是否能够应用于同类人群

E.研究结果的临床实用价值

252.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

别死亡率

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

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253.由某地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病因子是

A.多次暴露

B.单次暴露

C.持续暴露

D.连续暴露

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

254.开展智力训练以改善老年性痴呆的认知功能属于

A.三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二~三级的综合措施

D.慢病综合防治措施

E.精神卫生措施

255.医学研究都应遵循的"Belmont原则",不包括

A.尊重人原则

B.研究至上原则

C.公正原则

D.有利原则

E.公平原则

256.逻辑运算符又称布尔运算符,为提高文献查全率,可在检索策略中采用增加

A.逻辑和"AND"

B.逻辑或"OR"

C.逻辑非"NOT"

D.范围运算符"="

E.以上都不能

257.在一家医院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发生下列哪项偏倚

A.志愿者偏倚

B.入院率偏倚

C.观察者偏倚

D.回忆偏倚

E.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偏倚

258.上题中相对危险度的点估计值提示高脂摄入会导致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性

A.降低

B.升高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E.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9.1992年我国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范畴的疫苗是

A.流行性乙脑

B.流行性脑脊髓炎疫苗

C.流行性腮腺炎

D.狂犬病疫苗

E.乙型肝炎疫苗

260.易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途径有

A.经注射器

B.经手术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生物媒介传播

E.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261.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为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

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

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

C.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

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

E.以上均不对

262.样本含量对误差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样本越大,系统误差越大

B.样本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样本越大,标准误越大

D.样本越大,系统误差越小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63.请问上题中的病人患流感的传播途径是

A.经血液及其制品传播

B.经水、食物传播

C.经空气飞沫传播

D.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E.经生物媒介传播

264.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265.满足"P=I×D"(P为患病率,I为发病率,D为病程)的条件是

A.某地某病的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B.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C.某地某病的患病率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D.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E.某地人口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

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C)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设立对照 B ?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样本量 B ?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 .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 ?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流行病学考试题(附答案)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2.流行病学研究中大量采用的是C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3.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 A.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4.死亡率是指A 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期末人口数之比5.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6.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 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B.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 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 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7.罹患率是指 D A.一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 8.某地有20万人口,1970年全死因死亡2 000例,同年有结核病患者600人,其中男性400人,女性200人;该年有120人死于结核病,其中100例为男性,该地1970年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C A.6% B.2% C.20% D.17%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9.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 A A.流行 B.爆发(短期波动) C.周期性 D.季节性 E.长期变异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

流行病学 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 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以上均不是 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相对危险度是指 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 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 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 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 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 D.夏季多发 E.无职业、性别差异 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 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 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 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 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 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 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 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医院感染流行病学1

一、单选题 1.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 A.宿主 B.病因 C.时间 D.环境 2.现况研究是指在特定时间点/段,特定范围人群,对齐疾病或健康状况和有关因素的分布状况展开调查,以下不属于现况调查的是:() A.研究某社区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的调查 B.对全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展开调查 C.对2018年9月1日某医院男性患者医院感染患病情况的相关研究 D.某新型药物对1000名产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3.在研究疾病为结局的队列研究中调査对象应选择() A.在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唐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 4.医院感染的感染环不包括:() A.感染源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医院场所 5.以下不属于选择偏倚的是() A.伯克森偏倚 B.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回忆偏倚 6.以下关于分子流行病学定义错误的是:() A.以流行病学现场研究为基础 B.需要结合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结果方可进行 C.其核心是对人群中健康分布的研究 D.是一项从宏观到微观水平综合研究疾病及其相关事件的病因、分布和流行规律的科学 7.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使用抗菌剂进行尿道口护理是否可能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500名CAUTI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500名对照组(无CAUTI)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 A.20% B.40% C.80% D.无法计算 二、多选题 1.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医院感染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A.散发现象 B.暴发现象 C.聚集现象 D.大流行吧 2.流行病学调查应当遵守循证医学理念,在实施循证医学过程中的基础是什么? A.研究证据 B.高素质的医生 C.患者的参与合作 D.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 三、简答题 1.监测是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医院感染的监测主要包括那些? 2.同样是描述疾病发病的强度指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和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有什么区别?你 觉得那个指标更有价值?为什么? 3.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 四、计算题 1.为确定服用某类激素药物是否增加糖尿病人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样本,发现选择的1500 名患者中,230人应用该类激素的药物,其他人不用,并进行3个月随访,使用和未使用该类激素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有80人出现呼吸道感染,计算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 - 1 -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 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 n 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 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 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 no stic, prog 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 dividual patie nts. The populati 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 nt because these in dividual patie 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_effect_丄是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 之差,又称差值测量( differe nce measure )。 6、相对效应_Relative_Effect ____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ratio measure , 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v 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 ion 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 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归 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 AR% 8、临床依从性_clinical __ complia nce_是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 )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 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 )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 性。 11、霍桑效应_ Hawthorne_effect ___ 是指临床病人(研究对象)成了研究中特别被感兴趣或被关注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自身的行为,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 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 一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向均数接近的现象。例如,血压水平处于高限的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血糖,血脂等指标)。 13、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 不知道两组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试验设计,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 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难及时处理。 14、偏倚_bias_是指在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 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由于许多其他的原因,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 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暴露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错误的结论。 15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亦称前瞻性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将 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6、研究的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发病概率增加的暴露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risk factor )或致病因素(pathoge nic age nt ),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 ),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 护因素。 17、实验流行病学_是按正规随机化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因素或措施,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或给予安慰剂,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 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 措施的效果。 18、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指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疑者的试验方法。 A scree 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 dividual or group of in 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 nin gs) does not prese nt any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19、诊断试验_ Diag nostic _ Test_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检查、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试验。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

临床流行病学历年考题整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修正该错误 4、一个表格,里面有65例肝癌和名解:HBVRelative risk 感染(+、-),让你找出对应的例数,RCT 画表,计算塔方值、OR值,并说明有什么意义疾病爆发~~ 欢迎其他人补充上面的名解~~~ 抽样调查分值分布:患病率 名解:求异法6x2.5=15 选择:2X15=30 问答题:问答:1、什么是病因以及慢性疾病中病因的3x5=15 计算:判断标准4X10=40 合计、配比的概念、类型、作用2 100分~~ 流行病学试卷回忆发帖时间:20043、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一般病例对照年11月15日23:34——akong(88研究的不同点) 名词解释:计算题:发病率、、AR、计算1、RRAR%PAR,、PAR% 三间分布以及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随机对照实验、特异度Se、计算灵敏度2Sp 、约登指疾病的爆发漏诊率、数、如何提高灵敏度,误诊率, 偏倚阳性预测值,以及临床上如何提高阳性队列研究预测

值。 问答题:、给一个案例分析,让你分析会出现3. 1、临床科研研究原则?(不太确定了)是非题里面 有个怎么算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之类2、队列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个表格,四个小题,让判断它的算法、给一个表格3是不是对的有问要用什么方法研究,对照选择另外有些RR啊,OR的原则,问暴露因素和腹泻的关系啊之类的 是非选择考了就忘记了、一个疾病怀疑为病因4A,要求设计 大题:一个研究方法! 1.队列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原理和特点的以前流行病学的大题目是怎么样的发 联系和区别 18日22:48——7帖时间:2005年月 2.要研究喝咖啡和膀胱癌的关系nem(88) (1)性别,年龄,吸烟,咖啡的浓度,,30 记得最后一题是多分的大题吧一咖啡加糖否,这其中哪些因素你觉得应该问你是什么类型的,, 个研究需要配比处理选什么类型的 (2)需要对近期的饮咖啡情况进行调为什么查吗?让你设计好象是科研设计里考到的

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B A. 口腔念珠菌病 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D. 疱疹性直肠炎 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 D A.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 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 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 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 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C? A. 灭螺 B. 普治 C. 灭螺和普治 D. 粪便和水源管理 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 氯喹0.3g,每周1次 C. 哌喹0.6g,2~4周1次 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A 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神经毒素 D. 细胞毒素 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 A A. 志贺菌属 B. 沙门菌属 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 D. 弧菌属 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 C A. 显性感染 B. 隐性感染 C. 潜伏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D 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 迟发型变态反应 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A. 血涂片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骨髓涂片 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B A. 3小时和6小时 B. 6小时和12小时 C. 12小时和24小时 D. 24小时和48小时 E. 48小时和72小时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A. 强制管理传染病 B. 严格管理传染病 C. 监测管理传染病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得关系,正确得说法就是( ) A、就是相互独立得两门学科 B、只与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就是临床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 D、就是一门临床医学得基础学科 E、就是预防医学得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得不正确说法就是( ) A、就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就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得学科 C、不就是流行病学得一个分支 D、就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与评价得方法学 E、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得主要特色不包括( )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就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得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得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得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得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得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得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得质量评价主要围绕( )进行。(多选) A、研究得真实性 B、临床得重要性 C、研究成果得实用性 D、研究课题得新颖性 E、研究课题得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就是错得?( ) A、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得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得样本数 2.随机抽样得主要目得就是( )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得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得影响 E、提高样本得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得就是( )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期末试题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 使用班级: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姓名:流行病学参考答案 班级: 考试时间:2007 年 5 月30 日 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 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E) A、系统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选择偏倚 E、入院率偏倚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 A、散发、流行和爆发 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E) A、epidemic B、sporadic C、rapid fluctuation D、secular trend E、outbreak 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C) A、病因、宿主、环境 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C) 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一、绪论 (一)单选题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 B ) A.人群筛查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 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 B ) 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B.群体水平研究疾病 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 D.细胞水平研究疾病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 D ) A.传染病 B.健康 C.精神性疾病 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 D ) A.疾病、健康 B.疾病 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 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 A.病人个体 B.全人群 C.病人群体 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 C ) A.病人群体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 D.全人类

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B )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 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 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 C )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 二、 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 A ) A.死亡率 B.死亡比 C.病死率 D.标化死亡比 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B ) A.此结论正确 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 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 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 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

临床流行病学总复习(人卫第3版)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一、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的领域内,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 二、研究核心:应用其理论知识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指导临床医学研究和循证医学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学水平。 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1.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2.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3.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1.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2.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3.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第三节流行病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第五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学 第六节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 第一节疾病负担的概念 一、疾病负担: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失程度。 第二节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与意义 一、发病指标 (一)发病率 1.定义: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计算: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3.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的比率,它的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提出病因假设。 (二)患病率 1.定义: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2.计算:(1)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2)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3)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P=ID 3.应用:(1)横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2)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的床位调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3)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4)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 二、死亡指标 (一)死亡率

流行病学试题汇总

注意:作业不用交题目,直接交答案。答案书写格式见最后一页(业余)专科《流行病学》作业题(A) 一. 单项选择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临床试验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原因不明的疾病 E、一切疾病和健康 4、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 A、群体的观点 B、预防为主的观点 C、分析比较的观点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 E、以上都是 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6、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7、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 判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