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导师申请表

副导师申请表

副导师申请表
副导师申请表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副指导教师

申请表

申请者姓名职称:

申请者单位:

拟指导研究生

层次、姓名及学号:

学科专业及导师: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年月填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由研究生副导师申请人实事求是地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二、拟指导研究生层次填写“博士”或“硕士”。

三、申请人出国考察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可以填入“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一栏。

四、“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应填写申请人较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在这些研究方向上与同行相比所具有的特色和所处的学术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水平,对当前与长远的社会、经济、科学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文字要简明扼要。

五、本表复制(复印)时,须保持原栏目不变,纸张限用A4表格,双面印制,骑缝装订。

近五年来主要科研成果及项目清单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导师信息表

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 教授土木学院 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周炳中男1959.10 副教授土木学院 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 教授土木学院 4 岩土工程孙钧* 男1926.09 教授土木学院 5 岩土工程周健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 6 岩土工程杨敏男1960.05 教授土木学院 7 岩土工程袁聚云男1960.09 教授土木学院 8 岩土工程高广运男1961.10 正高工土木学院 9 岩土工程李镜培男1963.12 教授土木学院 10 岩土工程姚笑青女1964.02 副教授土木学院 11 岩土工程赵春风男1964.04 教授土木学院 12 岩土工程楼晓明男1965.02 副教授土木学院 13 岩土工程蒋明镜男1965.03 研究员土木学院 14 岩土工程黄茂松男1965.05 研究员土木学院 15 岩土工程艾智勇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 16 岩土工程熊巨华男1966.10 副教授土木学院 17 岩土工程钟才根男1966.11 副教授土木学院 18 岩土工程马险峰男1972.02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 19 岩土工程钱建固男1972.10 副教授土木学院 20 岩土工程陈宝男1973.10 副教授土木学院 21 岩土工程梁发云男1976.03 副教授土木学院 22 结构工程沈祖炎* 男1935.06 教授土木学院 23 结构工程钱若军男1945.10 研究员土木学院 24 结构工程朱慈勉男1947.07 教授土木学院 25 结构工程苏旭霖男1948.03 正高工土木学院 26 结构工程马人乐男1951.06 教授土木学院 27 结构工程许强男1951.11 教授土木学院 28 结构工程金国芳女1952.07 研究员土木学院 29 结构工程吕西林男1955.01 教授土木学院 30 结构工程刘祖华男1955.09 教授土木学院 31 结构工程陈以一男1955.12 教授土木学院 32 结构工程巢斯男1956.11 正高工土木学院 33 结构工程苏小卒男1956.11 教授土木学院 34 结构工程陈世鸣男1957.04 教授土木学院 35 结构工程郑毅敏男1957.06 正高工土木学院 36 结构工程程才渊男1957.08 副研究员土木学院 37 结构工程丁洁民男1957.09 研究员土木学院 38 结构工程罗永峰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 39 结构工程李杰男1957.10 教授土木学院 40 结构工程陆洲导男1957.11 教授土木学院 41 结构工程屈文俊男1958.11 教授土木学院 42 结构工程钱江男1960.01 教授土木学院 43 结构工程祁德庆男1960.09 副教授土木学院 44 结构工程邓洪洲男1960.11 教授土木学院

导师申请书修订版

导师申请书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导师申请书 尊敬的成老师: 您好! 百忙之中打扰您,请多多见谅! 我叫---(女),是来自===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的一名交换生。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您的了解,我想选择您作为我的导师。 素闻成老师在天然产物(生物活性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表面活性剂功能的蛋白质 及建材发泡剂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专业领域,不但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作为一名有志大学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几年的学习能在成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这也是我来到西南科技大学的最大心愿。 但我深深地知道,能够有幸成为成老师的学生,自己除了对理想目标的不懈追求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谦恭好学的高尚品德。所以在二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二年内,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始终保持着年级前几名。 在个人思想和作风方面,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模范带头作用,两年的班级生活给与了我服务大家的机会,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活读书、读活书的优秀大学生。 尽管如此,但我知道,作为一名跨专业学习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自身仍有很多不足,但请成老师放心,我将以十二分的努力去弥补自身的不足,绝不会辜负您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深深地期望,同时我也坚信,在成老师的带领下,我一定会学有所成! 最后,再次谢谢成老师,谨祝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此致 敬礼! 学生:===(谨上) 2012年9月17日

最新硕士生导师申请表

贵州大学 硕士生导师申请表申请硕士点名称: 申请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制 年月日填写

填表说明 一、本申请表由申请人本人认真填写,不得代填,并对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本申请表电子表格由校研究生院统一制订,不得随意改变格式,如有须说明的情况,可作为专题材料附于表后; 三、封面“硕士点”系指本次申报导师资格的硕士点,请严格按二级学科的名称填写; 四、申请表中“近五年”指申请当年往前推算五年时间(含当年在内),超出此期限的工作业绩不得填入; 五、申请表中“发表论文”栏,“期刊级别”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最新版为准)、SCI、SSCI、EI、ISTP收录期刊等。发表论文必须为第一作者。 六、发表论文如超过10篇,则限填10篇;出版专著、获奖成果、获批专利、承担项目如分别超过5项,则各限填5项。请附上述所填写论文及专著原件(或有封面和目录的复印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以及获奖成果等科研情况的相关证明材料或复印件各1份,并经学校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审核。 七、本申请表一式二份(附软盘),于规定时间交各学院,由学院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公示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核准备案。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

注:“学习、工作简历”限本页填写,不得另加页。 二、科研情况 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篇,其中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共篇; 出版专著共部; 获奖成果共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省)级项;专利项。 主持参加科研项目:1、纵向项,其中国家级项,部级项、省级项厅级项,市级项、其它项目项。 2、横向项 近五年本人支配科研经费共万元,纵向-万元、横向--万元 年均万元。

同济大学导师情况

研究领域 - 工商管理、系统工程 研究方向 -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工程与组织仿真 电子邮箱 - booblu@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个人介绍 研究领域:企业管理、工程管理 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复杂工程管理、服务组织设计与优化、计算组织理论 2000年获同济大学学士学位;2004年韩国庆熙大学进修;2007年获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07年6月起至今,在同济大学任教,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注于建设工程和汽车工程领域企业或重大项目的组织设计、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研发相应的组织与流程仿真软件,服务于教学和社会实践。 教学经历 在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与优化》、《项目组织建模与仿真》等课程或专题讲座。 指导大学生比赛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2项。 科研经历 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大型复杂项目“隐性工作”涌现模型研究》(2011-2013、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群管理协同机制及组织集成研究》(2010-2012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obocup-Rescue的应急响应多主体组织网络模型研究》(2009-2011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服务运作管理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2010-2013、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运作维护与改进研究》(2011-2014、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企业知识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在关联度分析及策略研究》(2010-2012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管理研究》(2006-2008、山东省软科学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群体项目系统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08~2009上海市科委世博会重大专项)、《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2010-20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等课题。 荣获2007年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2011年中国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导师信息概要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 卓桂荣性别- 女(46岁出生年月- 1968年11月 职称- 副教授行政职务- 导师类型- 硕导 研究方向-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 电子邮箱- grzhuo@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办公电话- 021-******** 通讯地址- 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卓桂荣,1968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同年分配至哈尔滨轧钢厂工作。1997年-200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硕士课题为“三指灵巧手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博士课题“并联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2002年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博士后课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年12月留校工作至今。 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 [1] 2006年完成了华普混合动力轿车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制,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2] 研制了线控转向系统(SBW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荣获2005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 [3] 2005年研制了具有转角限位功能和高精度传感器冗余技术的线控转向系统,已应用于春晖系列线控转向电动汽车和驾驶模拟器。 [4] 参加了上海市科委“EPS电动助力转向”项目,完成了非接触式传感器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设计,应用该转向器的转向系统台架参加了2005第七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获得好评。该结构已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5] 2002年-2004年博士后期间参与国家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项目子课题“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春晖二号”电动汽车底盘设计和整车总布置、电动轮加载试验台架结构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线控4WD/4WS 台架的方案论证及结构设计;“春晖三号”4WD电动汽车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调试;线控转向硬件在回路仿真台架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驱动防滑控制、转速闭环控制、转矩闭环控制等。 [6] 2003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三等奖资助,完成了“电动轮参数化模型库的建立”项目。 [7] 四轮驱动微型电动汽车概念模型“春晖一号”的研制,获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城首届创新人才精英赛精英奖。 [8] “并联机床的研制”,获2001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9] 参与“七自由度并串联叶片专用机床的研制”项目,单独承担数控系统软件的研制。于2002年通过鉴定并已投入生产,现已售出多台。 [10]参与“X射线野外管道焊缝检测机械手的研制”项目,负责机械手腕部和地线钻孔装置的设计。应用于大庆石油管理总局野外管道焊缝的X射线检测,于1999年投入使用。 [11] “φ1500热锯片修磨与淬火装置研制”,获95年哈尔滨市冶金工业总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 [12] “160吨剪切机剪刃基座的改造”,获94年哈尔滨市总工会“千百十”活动技术攻关项目二等奖。 [13] “降低520油泵站事故”项目,获92年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厅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 主要论文:原地转向电动汽车参数化模型的建立(EI-05289208156、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开发(EI-024********、4WD电动汽车转速闭环控制、全方位线控四轮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选聘办法【模板】

*****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选聘办法 根据《**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例》和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加强艺术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参照兄弟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通用准则,经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1、本办法所指的“硕士研究生副导师”是指协助校外兼职导师确定硕士研究生专业及学术方向、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具体的创作、表演及研究工作,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承担辅助责任的教师。 2、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遴选的基本原则 (1)坚持遴选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 (2)严格遴选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3)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学院学科专业建设。 3、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治学严谨、学风正派; (2)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且原则上要求是全日制硕士毕业生(有副教授职称者不作此项要求)的校内专任教师; (3)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熟悉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有稳定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4)身体健康,愿意并能够担负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首次担任硕士研究生副导师的教师年龄不得超过55岁。 4、硕士研究生副导师的遴选程序 (1)由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资格申请表》(见本办法附件,可在学院网站下载),连同教师本人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能够证明本人专业、教学、科研能力佐证材料复印件,交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备案(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院教务办); (2)院学术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和条件召开专题会议,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议,并采取投票的方式产生副导师资格人选; (3)学院对遴选出的副导师资格人选进行公示; (4)院学术委员会对公示无异议的副导师资格人选进行认定,并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培养需要聘任副导师。 5、硕士研究生副导师的遴选工作由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6、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遴选工作一般两年进行一次。 7、硕士研究生副导师因本人专业、学术、教学和品德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经院学术委员会批准,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资格。被取消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资格者,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资格。重新申请硕士研究生副导师资格时,需按新增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遴选程序审批。 8、当次遴选特殊事宜由院学术委员会会议商讨、表决决议。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导师信息

机械电子工程.陆敏恂男1949.03 409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严继东男1949.07 410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乌建中男1953.11 411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王安麟男1954.08 412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奇才男1962.04 413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炯男1963.10 414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訚耀保男1965.02 415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万莉女1965.06 416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米智楠男1967.03 417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爱国男1973.01 陆敏恂教授简介 陆敏恂,男,1949年3月4日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曾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修,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曾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30多项,主持八六三课题新型曲线地下穿孔机方向检测、发讯和导向控制机理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和其它多项奖项,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各种杂志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陆敏恂1949年3月4日生于,汉族,籍贯,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 目录 1简介 2荣誉表彰 1简介 1973年进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1994年8月1995年3月在德国狼堡大众汽车公司进修。1997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攻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在同济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是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同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管理)细则(规定)

同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工作条例(2008年11月25日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总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同济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制定本条例。 二、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要求 2.本校在职教师申请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 (1) 具有教师资格。 (2) 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了解并遵守国家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 (3) 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或其它有重要价值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4) 年龄在人事部门规定的退休前三年。 3.博士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岗位任职条件 (1) 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研究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其所在学科应是评估质量良好、有两届以上博士生毕业的国家重点学科或上海市重点学科,并是学校批准的可由部分副教授或副研究员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学科。 (2) 原则上全程指导过1届以上(含1届)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良好,且承担一定工作量的研究生教学任务。

(3) 须具有以下科研业绩: A.申请人文社科类学科和建筑学学科:近五年,应作为第一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在SSCI、A&HCI、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源或经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并已被SSCI、A&HCI检索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学术译著);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本学科领域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B.申请理学、医学类学科:近五年,应作为第一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在SCI收录的学术期刊源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并已被SCI检索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学术译著);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本学科领域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获得过国内外发明专利。 C.申请工学类学科:近五年,应作为第一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在SCI或EI收录的学术期刊源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并已被SCI或EI检索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学术译著);近三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本学科领域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或获得过国内外发明专利。 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应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级基金项目。 4.硕士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岗位任职条件 (1) 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

同济大学导师联系方式

代码院系名称联系人电话(区号021)咨询邮箱 01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老师65982353 caupjw@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20 土木工程学院朱老师65980619 zhuym@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30 机械工程学院朱老师69584641 zhumeihua@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朱老师65980790 zmrtj100@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MBA中心65982618 mbacenter@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MPA中心65982617 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65982108 tongjime@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老师65982696 luah@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老师69580112 yuanyijie@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8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老师69589503 dxygb@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刘老师65980149 ljptj@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waiyujw@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tjmti@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01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丁老师65981138 dingxl0223@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02 数学系樊老师65983245 fanyajuan@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03 物理系徐老师65983380 physics@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04 化学系陈老师65982287 chemistry@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06 声学所孙玉莉65981091 sunyuli@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10 医学院余老师65983185 yxyzhsh09@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14 口腔医学院从老师66313723 conglei777@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20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黄老师69589879 hpj@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30 中德学院施老师65984964 stacdhk@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40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马老师69584714 myping6853@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60 生命学院汤老师65988653 tanggh@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70 软件学院陈老师69589984 chenliang@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80 汽车学院田老师69589841 tianxiao@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190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老师65988657 oceanlixia@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200 传播与艺术学院刘老师69584742 cafetea_2006@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210 人文学院沈老师65984597 swq1202@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230 体育部王老师65986851 wangzhen04512@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240 法学院张老师65980614 fzhjw_y@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法律硕士中心保老师65988363 baoxy2010@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 向和导师介绍 上海海天考研: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简介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点建立于1992年,博士点建立于1999年,现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7名,皆为硕士生导师。本专业有7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结构与安全性研究,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汽车市场营销,和机车车辆。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支持下,我专业具有良好的设备条件,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以及三坐标仪等,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规划和在建的还有汽车整车风洞实验室、汽车噪声实验室和汽

车造型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不久将把我专业的科研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本专业承担着包括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在内的多项国家和市级重大研究课题,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专业每年的科研经费已超过3000万元,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汽车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介绍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5.汽车电子控制技术6.机车车辆7.汽车市场营销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车辆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6.汽车信息与市场分析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简介总体简介:“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

制”是车辆工程(汽车工程)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汽车性能实验测量分析、机械构件的实验模态测试、汽车部件结构强度及疲劳损伤理论及实验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该方向师资队伍强大、科研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已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该方向不仅承接多项国家级(863)、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还与上海大众、通用、奇瑞、汇众及其它大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有广泛科研合作,为企业解决了许多科研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利用压电陶瓷材料主动控制汽车噪声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海天考研:主要研究导师绍介:靳晓雄,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汽车学院副院长,1947年出生,工学硕士,工学博士,1985~1986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南

同济大学2013博士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电子信箱 蔡永洁081300建筑学城市设计yongjiecai@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曹庆三081300建筑学建筑设计方法;文化创意建筑;声环境与建筑qciao@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常青081300建筑学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建筑史,风土建筑保护与再生changqingtj@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陈易081300建筑学室内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其理论chenyitj@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戴复东*081300建筑学建筑设计创作,高新建筑技术tongjigxs@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戴仕炳081300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保护技术ds_build@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董华081300建筑学包容性设计/通用设计 (公用建筑;环境;交通;产 品;住宅);多感官的建筑与产品体验(例如:听觉; 触觉);应对老龄化的设计创新;医用工程设计;情感 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数据可视化研究;设计教育新趋势 donghuahao@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郝洛西081300建筑学环境控制技术;建筑与城市光环境tt111888@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黄一如081300建筑学住宅与住区发展hyrhyrhyr@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李斌081300建筑学建筑设计方法;环境行为学;设计方法论;比较文化论libincaup@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李立081300建筑学公共建筑设计;乡村聚落Lixsh57@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李翔宁081300建筑学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当代建筑与城市的理论和评论/ 策展 sean19731973@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李浈081300建筑学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建筑史;历史遗产保护lztjsh@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李振宇081300建筑学住宅与住区发展zhenyuli@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娄永琪081300建筑学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与设计;产品服务体系设计lousmail@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卢永毅081300建筑学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近现代建筑 遗产保护 yongyi_lulu@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彭怒081300建筑学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史 pengnu@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钱锋081300建筑学大跨建筑qianf_caup@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钱宗灏081300建筑学中国传统建筑;城市史,上海建筑史zonghao@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宋德萱081300建筑学环境控制技术;生态与节能建筑;建筑环境控制dxsong@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王伯伟081300建筑学集群建筑;城市设计wangbw@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王方戟081300建筑学集群建筑wangfangji@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王骏阳081300建筑学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现代建筑历史理论wangjunyangcn@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吴长福081300建筑学公共建筑设计wucf1101@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伍江081300建筑学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城市 发展历史;建筑理论 jiangwuc@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徐磊青081300建筑学 建筑设计方法;城市和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行为和社 会 leiqing@https://www.doczj.com/doc/cb13770350.html, 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表

关于聘请协助指导研究生教师暂行规定-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关于聘请协助指导研究生导师的暂行规定 (2005年4月8日研究生院办公会通过) 北医(2005)院研字第002号 为了进一步规范及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体制,现将原1994年4月19日研究生院办公会通过的聘请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或称导师指导委员会)成员、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第二导师的规定修订如下: 一.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或称导师指导委员会)成员的聘请条件 1.指导对象: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博士学位人员。 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3.协助导师对博士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的培养进行具体指导。4.导师指导小组为3—5人(含导师和副导师),至少一名是相关学科专家。 5.聘请校外专家者,应在完成该生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的协作单位中选副高以上职称,并有培养研究生经验的专家。 6.年龄不超过57岁,已退休者(含返聘者)不再聘任。 二.博士生副导师的聘请条件 1.指导对象: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博士学位人员。 2.聘请校内专家作副导师者,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在近五年内指导或协助指导过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曾作过导师、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博士生副导师、或硕士生第二导师)。 3.协助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进行具体的指导,仅协助指导论文中的部分工作者,一般不聘请为副导师。 4.校外专家作副导师者,一般应在完成该生博士学位论文课题的协作单位中选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有培养研究生经验的专家担任。 5.年龄不超过57岁,已退休者(含返聘者)不再聘任。 6.每名博士生的副导师仅限一名。 三.硕士生第二导师的聘请条件 1.指导对象: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人员。 2.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3.对攻读医学科学(理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及在职申请医学科学(理学)硕士学位人员进行具体指导。 仅协助指导论文中的部分工作者,一般不聘为第二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戴复东 学历:本科 最后毕 业学校:南京大学建筑系 职称: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职务: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团队:AD-建筑与高新技术 简介: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 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生课程 房屋产业化 构配件产业化 建筑体系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 [发表论文]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 [发表论文]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 [发表论文]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 [发表论文]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 [发表论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

郑时龄 学历:博士 最后毕 业学校:同济大学 职称: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队:AZ-建筑与城市空间 简介: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 会员。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曾任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 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主题演绎顾问等。 E - mail:zhengshilinghotmail. 本科生课程 建筑评论 研究生课程 建筑评论 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出版著作]建筑批评学 [出版著作]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 [出版著作]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出版著作]世博与建筑 [出版著作]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

同济大学市政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导师团队一览表 刘遂庆教授团队-概况 一、研究方向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与运行最优化,城市水系统优化管理技术。内容包括: * 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研究 * 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技术与原水保护支持系统 * 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理论与软件开发 * 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行与计算机模拟技术 * 城市水信息学理论与方法 二、团队成员 刘遂庆,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树平,副教授 陶涛,副教授 信昆仑,讲师 三、在研科研项目 * 2007.1-201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2006BAJ08 B03),子课题-小城镇供水管网水质预警技术集成"; * 2008.4-201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分散型水源地突发污染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示范(2008AA06A413),分课题-城市原水系统优化调度应急方案"; * 2008.10-2010.9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中法合作城市污染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08230707000)"; 四、已完成科研项目 * 2005.1-20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与信息化集成研究"(50409016); * 2004.11-2007.10 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P2R):"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管理与保护",主要承担城市水资源雨水管理研究; * 2002.10-2006.4中欧科技合作第五框架项目:"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SUSDEV-CHINA) (ICA4-CT-2002-10004); * 2003.1-2005.12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研究项目("863"项目)分课题:管网二次污染控制和供水安全输配技术研究; * 2003.9-2005.12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供水管网爆管预防和事故处理技术研究,"; *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优化策略研究"; * 2005.1-2006.12江苏省科委项目:"城市排水监测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 * 中国-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水环境数学模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开发"; *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城市给水系统最优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 五、成果获奖情况 1)"南京市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系统",获江苏省2005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政府,2005.12,刘遂庆排名第一 2)"城市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评估与更新改造策略",江苏省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建设厅,2007.12,刘遂庆排名第二 3)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给水管网实时运行水力物理模型试验",获2006年胡家骏奖学金学生团体创新奖 4)《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3 5)《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获同济大学精品课程,2006.9. 六、学生培养情况 在读博士生7人:喻良,李翠梅,吕科峰,董晓磊,王康乐,林哲,袁文麒 在读硕士生22人:王永,陆怡,王凤仙,刘先品,吕存阵,王园园,王绍伟等。 已出站博士后人员5人,李风亭,陶涛,伍悦滨,刘兴坡 已毕业博士生15人,毕业硕士生40余人。 杨健教授团队-概况 一、研究方向 1. 污水与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 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 生态型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 4.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 5. 生态型城市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技术; 6.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7. 天然与人工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8.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 二、团队负责人 杨健,男,1953年生,台湾台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水暖系给水排水专业,1988-1989年英国纽卡素大学市政工程系访问学者,后获同 济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专家。

本科生导师申请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本科生导师申请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________老师: 您好! 百忙之中打扰您,请多多见谅! 我叫________(女),是来自________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的一名交换生。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您的了解,我想选择您作为我的导师。 素闻老师在天然产物(生物活性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表面活性剂功能的蛋白质及建材发泡剂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专业领域,不但拥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作为一名有志大学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几年的学习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这也是我来到西南科技大学的最大心愿。 但我深深地知道,能够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自己除了对理想目标的不懈追求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谦恭好学的高尚品德。所以在二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二年内,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始终保持着年级前几名。 在个人思想和作风方面,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模范带头作用,两年的班级生活给与了我服务大家的机会,也让我学习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另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活读书、读活书的优秀大学生。 尽管如此,但我知道,作为一名跨专业学习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自身仍有很多不足,但请老师放心,我将以十二分的努力去弥补自身的不足,绝不会辜负您作为指导老师对学生深深地期望,同时我也坚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一定会学有所成! 最后,再次谢谢老师,谨祝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此致敬礼! 学生:===(谨上)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最新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最新 导读:本文是关于研究生退学申请书最新,希望能帮助到您! 事实上,并不建议大家退学,但若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需要退学,那么退学申请书又该怎么写?下面是提供的关于退学申请书范文,以供参考!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一: 尊敬的研究院领导: 你好!本人因为个人原因而无法做到心安理得的继续完成硕士学业,我退学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另一方面通过其他途径恰好有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我希望到社会上寻找我需要学习的知识,于是提出退学申请,我觉得在工作中学习实际操作的知识对我更重要。 现行的教育体制已不再能满足我学习的需要,我更不允许时间与金钱再象目前这样浪费下去,我只好到社会上继续学习,于是提出退学申请。然而,另我想的最多的还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的体制太需要改进了。关于这方面的构想也有很多,然而仅限于纸上谈兵。众矢之的的灌输教育及应试教育别说在中小学依然横行,就是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过分偏重记忆力而忽视其它能力。然而人不应该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大学的教学制度搞的和小学中学一样。我发现我已经不需要在如此度日了。有些事情真的不适合我,我拥有太多的思考,我会很敏感的想一些很客观的事情。而现在学习

的教材完全变成了主观的意识形态的灌输。难道学习就是如此?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我也如此。我的退学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先行的教育体制必将向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趋势的基础上的、经过反复思考的结果。尽管我个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我毫无怨言!我退学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来自世俗的、前途的等各种压力一齐向我袭来。但我也不能将抑郁终生。经协商父母也同意和支持我的这个退学决定,更是我反复考虑的结果,非常感谢一起相处日子里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但本人确实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所以我在此申请退学。 申请人: 研究生退学申请书二: 校院领导: 你们好! 我叫,是学院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大学深深吸引了我,带着希望与憧憬,参加了这个学校的研究生复试以及奖学金评定等事项。 然而现实总是不遂自己的意愿家庭经济条件一直很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我的母亲暑假期间也病倒了,原来父母的支持不得不因种种原因而变得苍白无力,时间、精力和责任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无法回避的沟壑。在大学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日子之一,在这里有我兄弟般的朋友,有对我关怀的老师,还有那点点滴滴的温馨回忆。但是我不得不说,看着抱病在床的母亲以及没日没夜操劳的父亲,家庭的责任让我无法推卸和逃避。面

研究生导师遴选实施细则

济南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与招生资格审核实施细则(2012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 第二条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遵守《济南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第三条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高的科研水平,遴选时年龄一般不超过56周岁。 第五条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一般应具有不低于所指导研究生拟申请学位的相应学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开设研究生课程。建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专业的导师学位从严掌握。 第六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水平、开发能力,能开设研究生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学位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三章导师遴选的基本学术水平要求 第七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年来的科研成绩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主持国家级基金类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或主持省部级基金类项目并有2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或主持省社科规划(重点资助)项目并有2篇被SSCI、CSSCI收录或新华文摘转载的论文,或发表被SCI、EI收录期刊论文3篇,或发表被SSCI、CSSCI收录或《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

术文摘》转载的期刊论文3篇,或出版专著1部(首位),或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位)。论文的有效性判据是通讯作者,未标注通讯作者的情况判据是第一作者(或所指导的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第八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年来的科研成绩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1项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省部级以上项目,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有工程应用背景项目累计到账经费30万元(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软件工程领域为10万,其他各领域为30万;翻译硕士暂不做经费要求),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1项(不含自筹经费项目)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项目,或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三等奖首位、二等奖前三位,一等奖前五位),或者是负责省部级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人员。以上无论满足哪一款要求,都必须有至少1项在研项目。 第四章导师遴选程序 第九条按照遴选通知的要求,研究生导师申请人通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维护本人基本信息后,提交生成《济南大学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表》(以下简称《审核表》)。 第十条由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相关人员登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打印《审核表》并交至各学院秘书。 第十一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遴选限额及学科发展规划组织评审,并进行投票表决。投票人数不得少于分委员会人数的三分之二,同意票超过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且超过分委员会人数的半数者视为通过。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通过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天。 第十二条公示期满,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应将审核结果填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生成《推荐汇总表》报送学校学位办公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