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 页,四大题,19 小题。满分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19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yǎ)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文字,能够让我们疲(bèi)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dǐ)达宁静和悠远的境界。

【答案】(3分)雅惫抵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答案】(8 分)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袖”“罔”“殆”“说”“凌”“炬”“隆”“倾”“倾颓”“拂”“患”“畔”。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传统文化知识。(2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A B C D

【答案】(2分)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四十不惑,三十而立,20岁左右称为弱冠,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符合中学生小芳的年龄段。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答案】(1)(2分)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一,各

60 字左右)(4 分)

【答案】(2)(4 分)

读懂内容:

示例1:我选(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旅。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示例2: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命。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出感悟:

示例1: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或: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错误决定扼腕叹息。∕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

示例2: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苏特尔(祖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好结果。∕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

搭车记(15 分)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便,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学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科副科长。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

这是一辆2.8 排量的“奥迪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

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

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

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

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

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亲,现在的年轻 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作者邢庆杰) ○小说●情节梳理

5.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小

说●语言品味

6.结

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 分)

(1)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2)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这句话有何意味?)

○小说●写法探究

7.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小说●内容评价

8.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5 分)

【答案】

5.(3分)(1)感到便捷(优越感)

(2)黎鸣成为副科长后,在市里交通枢纽的路边搭车,搭上了公安厅长的车;他们将其送到了家。

6.(4 分)(1)(2分)答案示例:加点词语一方面写出了司机的热情与豪爽,另一方面也写出 了司机对警

察的信任。

(2)(2分)答案示例:表现了马厅长说话的幽默与含蓄。提醒黎鸣“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工 作的宗旨,

委婉批评了黎鸣利用警察身份搭车的违纪行为。

7.(3分)①意在通过对黎鸣第一次搭车过程的具体描述,表明黎鸣以警察身份搭车非常顺利,显得真实可

信;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写他后来一直利用警察身份搭车以至发展到碰巧搭上了马厅长的车等)作了铺垫,使得下文情节发展(马局长约谈黎鸣事件),顺理成章。

8.(5 分)答案示例:

例1:认同。一是因为黎鸣是个优秀的青年,为人诚实,懂礼貌;孝顺母亲,工作出色;二是黎鸣 的违规

行为并不严重,通过对他的约谈、警示,黎鸣已经认识到错误,不必再处分。事实证明“黎 鸣从此再

搭车经过 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 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 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 ② 心理变化 第一次 姑且试试- ① 迟疑-如释重负-疑惑不解 第二次

也没有搭过车”。这样人性化处理,体现了领导者的通情达理、体察民情,起到了保护、鞭策作用。例2:不认同。一方面,原则、制度必须遵守,人情不能超越法纪。因人而异的处理会导致不公。另一方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因为情节轻微而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会使一些违纪者产生侥幸心理,进而一犯再犯,最终走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文中黎鸣起先在县城搭车,后来逐渐发展到从市内开始搭车即是明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的揣摩。可结合事件来分析。(1)句因为“我”穿着警察的衣服,司机便放松了警惕,也显示了司机的为人,因此加点词语一方面写出了司机的热情与豪爽,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司机对警察的信任。。②警察不应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想出搭车的方法。二应该为人们服务好,因此“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此句是马厅长巧妙的提醒黎鸣“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工作的宗旨,委婉批评了黎鸣利用警察身份搭车的违纪行为。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要情节的分析。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他才有了第二次,才有了马厅长善意的提醒,因此作用是①以警察身份搭车,显得真实可信,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是一道半开放性试题,同意第一种说法,可抓住黎明的行为阐述理由,同意第二种说法,可从原则,制度阐述,抓住人情不能超越法纪角度分析。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

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9 分)

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网购者照例要拆开这些“厚重”的包装,一样都不会少。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尤其是当下生鲜、家具等种类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商家对这些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而相关数据表明,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313.5 亿件。下图是《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国家邮政局2016 年10 月发布)中的统计数据。

如果按照每件快递需要0.2公斤包装材料估算,2016 年全年新增的快递包装垃圾重达600 多万吨。空气囊、塑料袋等包装物,其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这一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每吨废纸能回炉生产0.8 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1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

生产0.8 吨新纸箱,产生的0.2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然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菜鸟网络CEO 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 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 至5 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

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2016 年12月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

“撕下来的透明胶带一点用处也没有,塑料包装袋也特别脏,不赶紧扔掉,难道还要留着?”刚拿了快递的小张说,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楼前就撕开包装,把包装扔掉。

另一名网购者小李则表示,如果包装的纸箱干净完整,一般会用来装东西,但塑料包装、填充物和透明胶带,就直接扔了。“如果在家里,爸妈会把废纸箱攒起来卖掉,但我们这代人没这习惯,肯定就扔了。”这两位受访者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代表着绝大部分人的行为习惯。

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

;其次,;第三,。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则需要在源头做好适度包装,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或能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据半月谈记者了解,有一家卖母婴产品的网店为获得买家“包装严密”的好评,每个月使用近万米的胶带包装。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毒害料”用于快递包装后再进入回收,只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节选自《半月谈》2017 年第2期,有改动。作者张璇吴帅帅)9.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邮政局2016 年10 月发布的“2015 年全国快递业包装物大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迅猛,获利巨大。

B.加点的“掣肘”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阻碍了快递公司对绿色、环

的包装材料的使用。

C.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各主体如政府部门、电商商家、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

D.文章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商家虽生意繁忙,但仍为消费者着想,诚实经营,严密包装。

10.依据文本信息推断文中空缺处省略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来。(60 字左右)(3分)

11.文章取题为“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3分)

【答案】

9.(3分)B

10.(3分)不要过分追求商品“包装严密”;不要随手乱扔包装垃圾;自觉将包装垃圾进行分类处理。11.(3分)答案示例:(1)快递过度包装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2)快递业高歌猛进带来海量垃圾和污染;

(3)快递包装如何“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题目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担忧,希望引起读者对上述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上几段围绕的是“2016 年12月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针对消费者对待包袋的做法,列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即可,不要过分追求商品“包装严密”;不要随手乱扔包装垃圾;自觉将包装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分析。“300 亿件快递的背后”说明快递数量之多,随之而来的包装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便是此文想要告诉我们,题目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担忧,希望引起读者对上述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

送人之荆门(5 分)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 ǐn ɡ):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 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ɡēn ɡ):继续。

12.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分)

13.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答案】

12.(2分)历史兴亡(人文遗迹)、自然风光(山水奇丽)

13.(3分)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

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二)

范石湖①使北(13分)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 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 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愿反.侵地 (2)议定乃.行 (3)至能徐.

出袖中书 (4)虏主许.之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17.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4.(4 分)(1)通“返”,归还(2)才(3)慢慢地(4)答应、应允

15.(2分)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16.(4 分)(1)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2)(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17.(3分)答案示例: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都是忠肝义胆(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停顿的辨析能力。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察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语言运用(56 分)

18.请你根据下面谈话内容,给市盐务管理局写一封为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书。要求:内容简明,语言得体,150 字左右。(6 分)

胡爷爷:唉!现在超市里盐的品种真多,都搞不灵清买哪种盐好了。

关奶奶:是呀。我家老头子甲状腺不太好,也勿晓得该吃哪一种,就怕吃错了对健康不利。董爷爷:嗯,要是盐也能像药品一样,在包装上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说明内容就好喽。

【答案】(6 分)

给食盐配上健康说明的建议

尊敬的市盐务管理局领导:

您好!最近,我听到小区老人们在谈论,市场上食盐品种很多,但有些食盐包装上没有健康

说明,都在为不知如何选择而烦恼。

因此我建议,给每袋食盐都配上健康说明,标明食盐的功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适宜人群、

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老百姓就能获得更多信息,根据需要,正确选择。请您在百忙之中考虑采纳我的

建议。

祝您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建议人:×××

2017 年6 月13日【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应用文的格式。建议书的格式

(一)标题

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宠物(家畜)饲养的建议书”。

(二)称呼

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三)正文

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第一,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矗

第二,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第三,提出自己希望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四)结尾

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同一般书信相同。

(五)落款

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称呼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明确建议书的格式,对照这段话,写出对食盐有意于身体健康即可。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例文:

坚持不懈终将成功

一次次的失败是否会让你一蹶不振?一次次的失望到最后是否会演变为绝望?不!绝对不会的!因为我相信坚持不懈终将成功。

爱迪生的“光明之路”走得是那么的艰辛。为了使小小的灯泡能照亮我们的生活,他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材料用作灯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次失败与失望才能换来一次成功和喜悦。一千多次的失败,要是换做常人,可能早已放弃。然而,就是因为这股坚持不懈的干劲,才能使得如今的世界充满光明。

要做到坚持不懈其实很难。似乎人人体内都含有“懒惰份子”,在遇到一点艰难险阻时,便会自行启动。这时,人就会给自己下定义,认定自己绝对过不去这道坎。正由于这种心理暗示,很多人都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半途而废。他们不知道,其实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在2015年获得生理学奖的屠呦呦,又何尝不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呢?她与她的团队在获奖之前尝试的中药有200多种,提取的方法加起来有380多种。这样看来,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都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再一点点的积累这些经验,从而成功之门才会打开。

“懒惰”是终结一切“成功”的杀手。只说不做,那只会让你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像《龟兔赛跑》里的那只兔子一样,它总以为乌龟追不上它,它便在比赛的中途在一棵树下睡起觉来。乌龟虽然爬得慢,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咬牙坚持。它就这样一直爬、一直爬,直到爬到终点。当兔子惊醒时,它已经输掉了这场比赛。在这场结果显而易见的比赛中,乌龟凭借它那坚持不懈的毅力扭转了整个局面。蝴蝶破茧而出也需要坚持不懈。

倘若它不用尽全力冲破束缚着它的茧,那么它永远也看不到茧外那精彩的世界。当它破茧而出的那一刻,也就是它走向成功的那一刻。那时,它会领略万物的柔情,体会成功的喜悦。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人生没有永久的失败,你现在所经历的失败都是你今后成功的铺垫。你要坚信,坚持不懈终将成功!当失败之树开出成功之花时,便是我们汲取花蜜之时。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门楣倒霉媒体春光明媚 B.咫尺旗帜滞留无可置疑 C.滑稽畸型羁绊汲取经验 D.伫立铸造贮蓄青春永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面说话得体的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在优裕的家庭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宁静的夏夜,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5.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是福州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7.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20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嘉兴卷) 语 文 试题卷 1.全卷共 6 页,五大专题,18 个任务。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学校开展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 引导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在阅读中涵养心灵,在写作中学会思考。亲爱的同学,请你积极 参与,以实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吧! 专题一 探寻精神之源(18 分) 学校筹备组拟做几块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展板·见证奇迹( 5 分) 小舟:在拟写序言的 时候,有几个字我怕写错,用拼 音代替了,请大家帮我填上吧。 你:这几个字我会写,依次 是:(1) ▲ 、 ▲ 、 ▲ 。 小舟:“筚路蓝缕”这个 词我经常看到,但不太明白它 的意思,用在这里不知是否合适? 小嘉:学习中遇到不懂 的地方,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 料。“筚路蓝缕”是个成语,它出自《左传》:“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 旧衣服去开辟山林。 你:哦,那这个成语在这里可以解释为(2) ▲ 。小嘉:你真聪明。不过,序言里还有个句子有语病。 你:嗯,我也发现了,应改为“(3) ▲ ”。 小舟: 谢谢大家,我马上改。 【任务二】展板·传承精神(9 分) 小舟:“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想 围绕“红船精神”再做几块展板,探寻其精神之源。 你:好 主意。“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在“女娲补 天”“(1) ▲ ”等神话故事中就有体现。 小嘉:在《论语》 中也可以找到表达坚定理想、坚守气节 的语句,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你:嗯嗯,《论 语》中还有类似的句子:“(2) ▲ , ▲ 。” 我们学过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3) ▲ , ▲ ”,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4) ▲ , ▲ ”等诗句 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小舟:你的文学涵养真不错。你还能帮我找一些体现奉献 精 神的诗句吗? 你: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5) ▲ , ▲ ”。 红船精神 精神传承篇 2021 年,中 国共产党诞生一 百周年。雄关漫 序言篇 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cān g )桑。 100 年风雨兼程,100 年砥砺奋 进,100 年矢志不(yú)。中国共 产党带领人民开启筚路蓝缕的 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 设,闯出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 张开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创造 了世所(h ǎn )见的经济快速发展 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 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 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 奉献精神

027.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试题(杭州卷) 语文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追溯. (su ò)到我国唐代,在“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z ǎi )。 B .鹳鹊楼又称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 (x ī)息其上而得名,坐落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府城;后倾圮,其匾. (bi ǎn )额移至城楼上。 C .突如奇来的暴雨带来了丰沛. (p èi )的降水,植物种子纷纷发芽、生长,往日死寂的沙漠不久就变成了绚. (xu àn )丽的花海。 D .英雄精神既体现在刹. (ch à)那间的生死抉择,也体现在经年累. (l ěi )月的执着坚守,比如那些默默钻研技术几十载的航天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

迷离.. 的灯光,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等……①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②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③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④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仿佛 B .扑朔迷离 C .赋予 D .神秘莫测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 .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九 年 级(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 A 搏击的能量,历史就不会进步,事业就不会发展。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让青年一代更当敢做先锋,勤于追梦。对于青年人 来说,经历了hān chàng 淋漓的奋斗,哪怕没有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l ǐng l üè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曾gū fù自己的青春”。 1 2.A 处的标点符号应是 。(1分) 3. 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4.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感受阅读之美”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8 分) ①【活动一:做调查】下面的调查统计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写出其中一点。(2分) ××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一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活动二:邀评委】班级将于11月15日上午九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我的读书心得分 享”主题演讲比赛,想邀请学校的李老师担任评委,作为班长,你如何在电话里邀请他?(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活动三:荐名著】请你在下面几部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推荐给大家,写 出推荐理由。(不少于50字)(3分)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王子》 《西游记》 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刘禹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第1页,总16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注意 事项: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语言表达(共1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 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字数在150—200之间。 二、名著导读(共1题) 名著 阅 读

答案第2页,总16页 (2)【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 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 ):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 . 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 . 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shāo jiéjué 喜上眉________ 乡土情________ 取________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怯________(A.qiē B.què)②翘________(A.qiào B.qiáo) 【答案】(1)梢;结;决 (2)A;B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梢”是木字旁,“结”不要写成“节”,“决”是两点水。 (2)根据平时对汉字读音的识记选择,“怯”应读作“qiè”,“翘”是多义字,这里应读作 “qiáo”。 故答案为:⑴梢;结;决;⑵①A;②B 【点评】(1)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积累能力。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形声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对于同音字,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选择使用哪一个字。(2)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积累,平时学习时要读准每个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等。多音字的读音要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答案】 A 【考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义,A理解不正确。“故知”这里是老朋友的意思,而不是“旧知识”的意思。BCD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课文后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要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3.古诗文名句填空。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①________”;有的坚守道义,“②________,于我如浮云”;更有舍生取义的英雄,如文天祥,他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③________?④________”的铮铮誓言。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⑤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答案】濯清涟而不妖;不义而富且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贫贱不能移 【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默写,“濯、涟、汗、贱”这几个字容易写错,答题时特别要注意。 故答案为:濯清涟而不妖;不义而富且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贫贱不能移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只要按照识记默写出相应的句子,不出错字即可。 4.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ín)驾于人民之上。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 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之分所诓(kuāng)骗,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qiáo)悴可怜模(mú)样。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C.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 3、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锲而不舍。 C.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关振民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D.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履薄冰,身上像芒刺在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之大观观:景观 B、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C、沙鸥翔集集:栖息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三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 1. 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生诗文书法的(jiào)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ɡuī lì)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cuī)____生(jiào)____母(ɡuī lì)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②--③段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____),属张旭草书的是(_____)A.B.C.D. (4)完成下列表格。 名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壶(______)

【答案】(1). 催(2). 酵(3). 瑰丽(4). (1)相逢意气为君饮;(2)醉翁之意不在酒;(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 D (6). B(7). (1)《五柳先生传》(2)宋代(3)罗贯中 二、阅读 (一) 2. 名著阅读 ○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 ○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 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 【答案】(1)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

2020年浙江省嘉兴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英语试卷 第 1 页(共 12 页) 英语试卷 第 2 页(共 12 页) 姓名 考生号 绝密★启用前 在 2020 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英 语 此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使用规定用笔, 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 全卷共 12 页,6 大题。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卷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卷 一 说明:本卷共有两大题,40 小题,满分 60 分。 一、完形填空(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20 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When you hear the world hero, you may think of someone like Mahatma Gandhi or Nelson Mandela. But there are also “everyday” heroes-they may not be 1 to the public, but they 答 do what they can to help 2 people’s lives as well. Everyday heroes are normal people who are working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3 them is Robert Lee. Lee grew up in New York City. 4 his family was not rich, he learned from a young age the importance of 5 the waste of food. When in college, he was part of a student group 题 that gave out leftover(剩余的) food to 6 people. This experience made him realize how 7 the problem of food wastage actually was. After he left university, Lee and a friend set up a (n) 8 called Rescuing Leftover 无 Cuisine (RLC). Its purpose is to collect 9 food from restaurants and send it for free to shelters(收容所) and food kitchens. Volunteers 10 the food from restaurants around the city and hand it out to those in need. RLC operates 11 . Using an app developed by Lee’s team, restaurants 12 how 效 much leftover food they have each day. Then volunteers are sent to fetch it. The 13 is usually short, so volunteers can just do their deliveries( 递 送 ) by 14 from the restaurants to the shelters. Lee believes this is a quick way of delivery. So far, Lee and his team have successfully 15 over 150,000 kilograms of food, serving almost 300,000 16 to people who need them. Lee has shown that a 17 action can help people around us greatly. 18 may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we imagine. When Lee is asked 19 his next plan is, he says there’s still a lot to do. “It’s just the 20 . With more restaurants, who knows how much more we can do.” 1. A. safe B. close C. friendly D. well-known 2. A. record B. share C. improve D. manage 3. A. Under B. Beside C. Among D. Opposite 4. A. If B. As C. When D. Though 5. A. storing B. avoiding C. burning D. recycling 6. A. sick B. blind C. lonely D. homeless 7. A. easy B. serious C. funny D. strange 8. A. club B. school C. business D. organization 9. A. cold B. cheap C. unsold D. uncooked 10. A. pick up B. go over C. pay for D. throw away 11. A. badly B. quietly C. simply D. slowly 12. A. report B. notice C. discuss D. consider 13. A. visit B. break C. meeting D. distance 14. A. flying B. walking C. skating D. shipping 15. A. saved B. heated C. lent D. grown 16. A. jobs B. meals C. rooms D. seats 17. A. small B. secret C. direct D. social 18. A. It B. He C. You D. They 19. A. who B. when C. what D. where 20. A. need B. time C. promise D. beginning 二、阅读理解(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 阅读下面五篇材料,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毕业学校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精校版)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jiàn dìng B.jīn qièjiàn dìng C.jīn qìjiān diàn D.jìn qièjiān di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 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 ..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 ..: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C.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 ....,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 然起敬 ...,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浙江省嘉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基础运用((15分) 1.小舟阅读了研学方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嘉兴南湖有了初步印象,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南湖四季如画。春天,(nèn)柳吐翠;夏日,荷花摇曳;秋季,菱香四(yì);寒冬,银装素裹。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相聚南湖,或鸳鸯湖泛舟对弈,或烟雨楼吟诗作画,为南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美妙绝轮的画卷。正是他们浓浓的南湖(qíng jié),赋予了南湖深厚的人文底蕴。 (1)书写时,有几个字词小舟用拼音代替,请你帮他补写。 nèn yì qíng jié ________柳 菱香四________ ________ (2)小舟不小心写了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帮他订正。 【答案】 (1)嫩;溢;情结 (2)轮——伦 【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的识记答题,注意“溢”左边是三点水,“结”不要写成“节”。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辨析,“美妙绝伦”的“伦”是单人旁,不是车字旁。 故答案为:⑴嫩;溢;情结;⑵ 轮——伦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本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然后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2.漫步湖心岛,小嘉看到鉴亭旁边碑石上刻有“嘉禾八景诗”,摘录了其中三首,带领同学们开展“碑石探美,古诗寻意”活动。 汉塘春桑 处处清溪处处桑, 绿云低护古时塘。 鸣鸠唤醒黄梅雨, 知否江村四月忙。 杉闸风帆 苏州估客布帆轻, 买醉枫桥趁晓睛。 一路东风吹酒醒, 夕阳红泊秀州城。 南湖烟雨 湖烟湖雨荡湖波, 湖上清风送棹歌。 歌罢楼台凝暮霭, 芰荷深处水禽多。 (1)下面是小嘉与小舟的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嘉:吟诵《汉塘春桑》,让我想到了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①________”。小舟:《杉闸风帆》中“一路东风吹酒醒”有豪放派词人②________《定风波》中“③________”的

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题卡作文纸

苏教版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出题人: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应用(共22分) 1、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祷qǐ偌.大nuò玉帛.bó惟妙惟肖.xiào B、署.名shǔ畸.qī形朔.shuò东讳.jì疾忌医 C、深谙.ān 显赫.hè始龀.chèn 目不暇给.jǐ D、应.分yìnɡ拮据.jū陛.bì下不省.shěng人事 2、填空(3分) (1)“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它是的一种文体。 (2)我国古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是,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 ....,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 ....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 ....的精神。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经过这次有趣的试验,我爱上了生物。 B、能不能战胜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任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C、我对《雍正王朝》这部电视连续剧有较大的兴趣。 D、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使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算提高。 5.仿照划线句在下列横线上再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当,语意连贯。(4分) 信心是什么?信心是洒在大地上的阳光,一丝一缕温暖;信心是,;信心是,;拥有了信心,我们就能挺起胸膛,战胜困难,迎接所有挑战! 6.用一句话概况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中新网西昌4月30日电(张利文孙自法) 北京时间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2017年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嘉兴卷)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 全卷共6页,四大题,19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积累(19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文字,能够让我们疲(b e i )▲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d i)▲达宁静和悠远的境界。 2.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的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的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人冯延巳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 ”;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的幽幽清香,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亠,▲”。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的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的语录 “ ▲, ▲ ”给我们思考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 “▲,▲”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3. 传统文化知识。(2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越笛爲冷冃「空京垂年羊][8!鼠而立之康一”「耘弱电克] A B CD 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一一葛朗台。 D. 咼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每组二选一,各60字左右)(4分)

2018中考英语嘉兴卷

2018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嘉兴卷) 英语试题卷 考生须知: 1 . 本试题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使用规定用笔, 将所有试题 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 . 全卷共8 页,6 大题。满分为9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卷一 说明:本卷共有两大题,30 小题,满分45 分。 阅读下面短文, 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I have fi ve chil dr en ,so our house i s a l wa ys no i sy. 1 , I l ove g ar deni n g and m y g ar den he l p s m e r e l ax . F or a l on g ti m e , I 2 t he g ar den of p eace and q ui et . When t he chil dr en f oll o wed m e i nt o t he g ar den ,I woul d ex p ect 3 t o be out of s i g ht . And I woul d hand out t asks . “Her e : y ou 4 t he oni ons ,y ou d i g t he hol es ,and ... ”Soon t he y woul d be 5 or t he i r ar m s woul d be sor e ( 酸痛的) , and t he y woul d l eave m e t o m ys e l f . But duri n g a r ecent s p ri n g , 6 I was wor ki n g i n t he g ar den ,m y 13- y ear- ol d son , Jos i ah noti ced m e . He 7 a t ool and began he l p i n g . Wor ki n g as a t ea m, we fi n i shed t he j ob i n no ti m e at a ll . I 8 Jos i ah ,r ea li s i n g t hat I’d en j o y ed wor ki n g w i t h hi m. The sa m e t hi n g ha ppen ed —one or t wo of t he 9 woul d a pp ear and j o i n i n t he g ar deni n g f r o m ti m e t o ti m e . Each ti m e , I woul d f ee l 10 t hat t he wor k was li g ht er because of t he i r he l p . One da y , when I was p i cki n g t he p eas ( 豌豆) and havi n g a t ast e 11 , Abby saw m e and r an over . I p ut sever a l p eas i nt o her mout h . She j ust l oved ho w 12 t he y wer e . “Ma m a , I want t he ot her s t o t r y t he m t oo . ” Suddenl y , I r ea li sed I had been wr on g f or l on g . I’d t ri ed t o kee p t he 13 of g ar deni n g t o m ys e l f , and her e was a chil d who coul dn’t wa i t t o 14 w i t h ot her s . “Sur e , hone y , l et’s p i ck so m e . W e’ll m ake a wonderf ul sup p er . ” No w I en j o y a ll of t he g ar den’s beauti es w i t h t he chil dr en . We bri n g t he 15 back ho m e , p r e p ari n g and cooki n g t he p r oduce t o g e t her , because we kno w t hat ever yt hi n g i s bet t er when shar ed . 1 . A . F i na ll y B . Qui ckl y C . Luckil y D . I mm ed i at e l y 2 . A . p a i nt ed B . g uar ded C . r e f used D . descri bed 3 . A . i t B . hi m C . her D . t he m 4 . A . wat er B . eat C . se ll D . cook 英语试题卷(J X ) 第1 页( 共8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