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5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5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5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素能演练提升5 专题3 细胞的生命历程 1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含解析)

素能演练提升(五)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

(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安徽蚌埠二次质检)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

A.①⑤⑧

B.③④⑥

C.②⑦⑧

D.⑤⑧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①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和③都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汇合,④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⑤错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⑥正确;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⑦正确;受精时同源染色体汇合不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⑧错误。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5山东日照一模)下图是用某动物精巢为材料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并绘制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可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

解析:甲细胞中四分体分布在细胞的中央,可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乙细胞无姐妹染色单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3.右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的解

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b~c的初期,f点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e~f段发生交叉互换

C.d~e段等位基因分离,f~g段着丝点分裂

D.基因重组发生在c~e段,d点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比为1∶2

解析:图示减数分裂过程,a~c属于间期,c~e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e~f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因此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c~d段,交叉互换发生在c~e段,d~e段等位基因分离,e~f段着丝点

分裂。

答案:D

4.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中有1/2 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 Y

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 A O

解析:若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代中的雌蝇全红眼(X A X a),雄蝇全白眼(X a Y)。若F1中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根据题目信息可推知相关基因型为X a X a Y、X A O,其中的Y、X A来自父方,因此是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A项错误。

答案:A

5.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子细胞染色体数是2N,是有丝分裂,DNA复制两次,含3H的染色体数应该是0~2N,A项错;子细胞染色体数是N,是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含3H的染色体数应该是N,B项错;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所有染色体都含3H(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项对;D选项,同A选项,此时可判断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6.图甲和图乙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某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丙为染色体7的放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染色单体

B.基因突变造成染色体3中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

C.基因B、b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发生分离

D.图甲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解析:该生物为二倍体生物,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含8条染色单体;根据染色体3、7的形态判断,二者为同源染色体,由于交叉互换,染色体3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染色体3上黑色部分有基因b,染色体7上白色部分有基因B;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在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B、b分离,在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和b分离;根据染色体5推断染色体1上两条染色单体携带的基因为a,染色体3上携带基因B和b,因此图甲所示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答案:D

7.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B.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丙细胞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交叉互换;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A、B、D不正确。

答案:C

8.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母亲只患红绿色盲,父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不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形成该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形成该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

D.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解析: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母亲的基因型为AaX b X b,父亲的基因型为AaX B Y,男孩的基因型为aaX B X b Y;则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基因型为aX B Y(初级精母细胞中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 b。再根据荧光标记的信息,可判定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

答案:D

9.(2015北京东城区期末)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解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等,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细胞中的着丝点数目并没有增加,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项错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分子数目不变,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以后,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所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点的分裂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项错误。

答案:C

10.下列现象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人类的47,XYY个体的形成是由于父方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两条Y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同一个精子,此精子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XYY个体,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线粒体中的DNA分子不在染色体上,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高度不育。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减数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卵裂属于有丝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答案:C

11.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 或2 上的基因b 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 与4 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该植株的基因型为Bb,其配子的基因型为B或b,而含B的配子由于染色体缺失而不育,所以,这种个体作为父本只能产生 b的可育配子,如果产生了红色后代,可能是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的频率太低,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有交叉互换会导致该个体产生一定量的B可育配子。B项叙述是产生配子过程中的正常情况,不会导致变异出现;C项中的现象不会存在。

答案:D

12.某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如取该小鼠的某种干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首次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 )

A.被标记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被标记的染色体是80条

C.此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很活跃

D.此时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解析: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可知该小鼠体细胞含有40条染色体,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该小鼠干细胞,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因此该细胞首

次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被标记的染色体数是80条,处于该时期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B

13.(2015贵州八校联考)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B.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C.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出现

D.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解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DNA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染色体DNA复制后平均分配,A项错误;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细胞中也含有2个染色体组,B项正确;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项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实现的,D项错误。

答案:B

14.(2015广东湛江调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B.所有细胞分裂都需要进行DNA复制

C.所有子细胞的遗传信息都一样

D.所有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形成纺锤体

解析: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A项错误。细胞分裂都需要进行DNA复制,否则DNA越分越少,B项正确。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例如一个精原细胞会分裂形成两种精细胞,C项错误。只有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才形成纺锤体,D项错误。

答案:B

15.(2015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相关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虽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

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D.上图表明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解析:过程③中因为进行过了减数分裂,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细胞Z与细胞Y是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正常情况下遗传信息相同,而精子是细胞Y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的,遗传信息应和细胞Z相同,B项错误。过程①处在中期的染色体数目是2N,过程④处在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也是2N,是相同的,C项错误。题图表明了植物形成精子既需要减数分裂也需要有丝分裂参与,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家蚕属于二倍体生物,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右图表示家蚕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变化。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

是。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依据原理通过杂交育种来完成。

(2)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图中段被抑制,导致细胞分裂不能完成。

(3)若在图中A点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DNA,之后将细胞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在GH段进行检测,其中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

(4)若雌性个体在图中GH段细胞分裂正常,IJ段细胞分裂异常,性染色体都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形成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解析:(1)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个Z染色体的细胞应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依据基因重组原理通过杂交育种来完成。(2)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图中BC、FG段(间期)会被抑制,导致细

胞分裂不能完成。(3)若在图中A 点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DNA,则在CD 段可检测到50%脱氧核苷酸链含放射性,在GH 段进行检测,其中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25%。(4)若雌性个体在图中GH 段细胞分裂正常,IJ 段细胞分裂异常,染色体都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形成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Z 或WW 或没有性染色体。

答案:(每空4分)(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基因重组 (2)BC 、FG (3)25% (4)ZZ 或WW 或没有性染色体

17.(20分)(2015福建理综,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

是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 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解析:本题考查了“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1)根尖解离需要用盐酸(盐酸和酒精)。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

上,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2)对照组中,分裂期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为=0.18,可可碱浓度为1.0 mmol/L时该值为=0.12,低于对照组。根据题目中“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可知,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根据图表可知,种子发芽率随可可碱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该验证实验的实验目的可以转变为探究随可可碱浓度升高,种子中赤霉素含量是否下降,自变量应为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因变量为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则基本思路就出来了。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3分)(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2)减少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5分)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专题训练25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诱导丛状苗时,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植物激素及配比是() A.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赤霉素浓度 D.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赤霉素浓度 2.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愈伤组织丛芽完整植株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C.过程①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4.菊花茎的切段在发芽培养基培养的过程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茎的切段不能带有叶片 B.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环境中培养 C.培养基中苄基腺嘌呤与萘乙酸的比例要较高 D.茎的切段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丛状苗 5.下列有关花药培养基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比诱导生芽或胚状体的培养基配方中的IAA相对浓度高 B.花药培养的各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不完全一样 C.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6.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成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 B.植物愈伤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有机物 C.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 D.图中试管苗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7.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B.将菊花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使用,既有利于细胞分裂,又有利于分化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8.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如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8生物技术实践

重访好题名师力推 做了不后悔的名校名题1.(2014·江苏押题卷Ⅰ)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 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 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 答案:D 解析: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状况、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均影响后期发酵。 2.(2014·海南卷)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上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1)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②样品管一致(2)亚硝酸盐含量的(3)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相近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据图可知,该图表示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3)制泡菜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3.(2014·四川卷)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全国卷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 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 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 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C2H5OH+4O2→CH3COOH+6H2O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 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 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 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 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 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 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细胞呼吸

专题训练5 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必考集训】 1.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B.与[H]结合生成H2O 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2.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3.(2017浙江模拟)下列过程只属于柠檬酸循环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生成 B.丙酮酸的生成 C.[H]的生成 D.形成大量ATP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ATP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柠檬酸循环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还原成乳酸 D.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的感觉 5.下图是需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反应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①阶段释放 B.②阶段所需的酶均分布于线粒体基质 C.③阶段的电子传递需要酶的参与 D.①②阶段为③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 6.(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将表中4支试管置于适宜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不能产生ATP的是( ) 试管编号添加物质 1 葡萄糖+线粒体+O2 2 丙酮酸+线粒体+O2 3 葡萄糖+细胞溶胶 4 丙酮酸+细胞溶胶 A.1号和3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4号 D.2号和4号 7.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产生的还原氢都和氧反应生成水 B.释放的能量都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 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还原氢最多,释放的能量最多 D.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不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气中的氧原子 8.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推荐)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 ↓↓ 果酒果醋 (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1、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3、发酵瓶为什么要留有1/3的空间? 4、装置的使用: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关闭口,在进行果醋发酵时,充气口应连续充气,输入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 (二)毛霉的生长:

1.腐乳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 中的。 一、腐乳的制作过程 1、前期发酵——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1)前期发酵的作用是什么? (2)前期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为15~18 ℃? 2、后期发酵——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专题一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 (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测定方法:比色法 3.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 3、制备样品处理液 称取泡菜榨汁→加入蒸馏水、提取液、氢氧化钠过滤→加入氢氧化铝乳液问题2:提取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 5、测定结果: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 (2)消毒:是指使用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不包括和)常用的方法有:、、 灭菌: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有、、,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倒平板 四、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 五、菌种的保存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对菌种进行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法。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尿素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体内能合成。 2.设置对照: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 1/ 8

(超强) 2020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二十四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专题一细胞结构与功能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 或 RNA)构成(2)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有活细胞(噬菌体—用大肠杆菌培养;制取抗体用到活的鸡胚培养病毒)培养病毒。 (3)病毒分类:1.寄主不同: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核酸不同:DNA 病毒(全部噬菌体),RNA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SARS 病毒) (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故每种病毒的核苷酸只有 4 种,病毒的繁衍过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 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体,酶,tRNA(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由寄主提供。 (5)核酸与遗传物质的区别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核酸 DNA 和 RNA DNA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DNA 或 RNA DNA

或 RNA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此层次)→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 {病毒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一个分子或原子不是生命系统;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植物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动物八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区别:有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真核生物植物:小球藻,伞藻,硅藻动物大型真菌:蘑菇,草菇,木耳真菌:霉菌:青霉菌,毛菌(有“霉”都是霉菌酵母菌(有液泡) 3/ 8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十八个专题复习笔记(超强)

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计算 先用O2的量进行计算 (二)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兼性厌氧型)(1)CO2>O,O2=O 只进行无氧呼吸 (2)CO2>O2>O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3)CO2=O2 只进行有氧呼吸 (4)CO2=酒精只进行无氧呼吸 (5)CO2>酒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 在反应式中—写能量产物—写ATP 二、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阴生<阳生 (二)环境因素 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对植物是主要因素) 2 氧气浓度(氧分压)

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有氧呼吸O2的吸收量 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AD段(除A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 B点是E点CO2释放量的2倍,E点表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 D点只进行有氧呼吸 S(AEGD)为呼吸作用中CO2总释放量 S(AEF)=S(ADF)=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 C点CO2释放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 ◆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 ◆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 三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的实验(对比实验,没有对照组,只有实验组)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型(可在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 2、CO2的检测: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TB试剂)蓝→绿→黄

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酸性溶液 与乙醇反应变灰绿色 4甲装置仲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 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2)装置中的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B瓶中的酵母菌消耗B瓶中的氧气,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四、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 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 重复实验作用: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用死种子或不放生物的目的: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五、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 1、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自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

一遍过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一 综合测试

1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A) A. 菌种均可来自自然环 B. 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 C. 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D. 均需要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2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 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3 关于发酵过程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果汁发酵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检验 B.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 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D. 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4 利用如图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b,适时打开阀a几秒钟 B. 制作果酒时如果关闭阀a,打开阀b,会导致爆瓶 C. 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a通气,打开阀b排 D. 制作果醋时把发酵装置放到25℃环境中比较适宜 5 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 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 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 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 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 6 下列是有关腐乳制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青霉、曲霉和毛霉 ②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宜成形,且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③决定腐乳特殊风味的是卤汤 ④腐乳的营养丰富,是因为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而且易于消化的物质 ⑤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 7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D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密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新)高中生物教材选修一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菌种: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主要出芽生殖还有孢子生殖)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3、制酒条件:温度(18~25℃),发酵液缺氧呈酸性(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5、果醋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6、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7、制醋条件:①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不通氧,醋酸菌死亡。②温度:30~35℃。 8、流程: 9、装置:充气口制酒时关闭;制醋时,连续输入氧气。 排气口长而弯曲的胶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 向下的目的是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出料口是用来 取样检测。 葡萄汁只装2/3,留1/3空间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先有氧呼 吸进行繁殖。 10、若用瓶子做装置:制酒时,要每天拧松瓶盖2~4次,目的是排二氧化碳;制醋时,将瓶口打开,盖上纱布。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果醋

11、所有用具清洗后晾干或清洗后用70%的酒精消毒。 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12、酒精检验:酸性(3mol/L的H2SO4)重铬酸钾→灰绿色。醋酸检验:嗅味和品尝(比较pH) 13、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菌种:多种微生物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孢子生殖。)传统制作毛霉来自空气;现代生产将优质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加盐之前为前期发酵,目的是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使毛霉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4、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5、温度:15~18℃。 6、加盐: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控制盐的用量(豆腐:盐=5:1):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 3.调味 7、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8、卤汤中酒的含量:12%左右。作用:1.防止杂菌污染 2.赋予腐乳风味3.酒精含量过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 9、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 2.杀菌 10、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①玻璃瓶,洗净后用沸水消毒。②加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③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11、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盐、酒、香辛料、豆腐含水量。 12、腐乳外部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毛霉菌丝,它能形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测试及答案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测试及答案(二)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合成ATP的途径总相同,但ATP的用途可以不同 B.若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氧量增多,则产生ATP增多 C.细菌中ATP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产生 D.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总处于动态平衡 2.某植株在黑暗处每小时释放0.02 mol CO2,而光照强度为a的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每小时吸收0.06 mol CO2,若在光照强度为a/2的光照下,光合速度减半,则每小 时吸收CO2的量为 A.0 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 B.酶催化的专一性表现在它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反应产物对酶的活性不具有凋节作用 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4.某同学通过对下列四条不同曲线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甲曲线分析可知所得到这种细菌的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②乙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③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④丁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③④ 5.下图是有关生物的生理过程的描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A.图2中氧气浓度为b点对应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 C.图3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pH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 D.图4中a曲线表示变温动物;b曲线表示恒温动物 6.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特殊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得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对该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叶片呼吸作用消耗O2的速度为0.2 μL·cm-2·min-l B.光强为2 klx时,光合速度与呼吸速度相等 C.光强为8 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度为0.8 μL·cm-2·min-1 D.光强超过l0 klx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

2016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 【主要知识点梳理】 【习题巩固】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f1、f2、f3……f n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 有多样性 C.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

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不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3.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真核生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上 B.与真核生物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内膜、外膜和基质,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4.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磷脂双分子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生物膜 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膜 B.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要跨过0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乙醇和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7.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的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橘黄色的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豆浆呈紫色;向马铃薯匀浆中滴加碘液呈现蓝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豆浆和马铃薯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 ) A.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淀粉 B.糖类、蛋白质、淀粉、脂肪 C.淀粉、脂肪、蛋白质、淀粉D.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糖原、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 C.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体内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终产物 D.在豌豆根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 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C、H、0;C、H、O、N;C、H、O、N、P B.葡萄糖、蛋白质、DNA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碱基 10.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一遍过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一练习题

一、拓展 1 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C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2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D )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3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发酵容器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常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进行消毒 B.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适宜温度都是相同的 C.泡菜制作过程中,加入食盐的量要严格控制,而腐乳制作过程中加入食盐的量越多越好 D.果醋和腐乳的制作都需要氧气,二者所利用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不同 4 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C) A. 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 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并晾干 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5 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食用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进行研究。请回答: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2)现有红萝卜和白萝卜,你认为更适合用作实验材料的是, 原因是。 (3)如图是该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 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根据此实验结果,你认为比较适合制作 泡菜的食盐浓度为;原因是。 答案:(1)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白萝卜比红萝卜更适合用作实验材料,因为红萝卜中含有色素,容易干扰显色反应;(3)从图中可看出,5%的实验浓度适合做泡菜,因为实验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最快。 6 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下面是获取蓝莓花青素、蓝莓酒和蓝莓醋的流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酿制蓝莓酒时一般要先通气,目的是__ __ 。 通常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是因为在缺氧、 呈酸性的发酵液中__ __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 酸的环境条件是糖源____ (填“充足”或“缺少”)。酿制成功 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出现醋酸味,气温高 的夏天更易如此,其原因是__ __ 。 (2)若蓝莓果汁中已含有醋酸菌,在蓝莓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 __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一)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 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 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 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 解析:选B。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 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 解析:选C。仔细读图可知:①可以是氨基酸或蛋白质,②④是糖类(单糖或多糖)或脂肪,③可以是核苷酸、核酸、磷脂或ATP等。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应为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含有肽键的物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而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组成成分中含有N,故②和④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错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部分酶为蛋白质,小部分为RNA,ATP和RNA都含有C、H、O、N、P五种元素,C正确;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则①为蛋白质、②④为多糖或脂肪,③为核酸,其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有多样性,多糖等没有,D错误。 3.(2015·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高三适应性检测)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 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 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 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 解析:选B。细菌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乳白蚁和真菌都是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 膜上都含有磷脂;乳白蚁细胞没有细胞壁;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 糖体没有膜结构。 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