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练习题

第4节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是测量的仪器,它应联在电路中使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了避免电流过强损坏电流表,在不便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地________最大量程接线柱。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与相连。

2.如图所示连入某电路的电流表,使用的量程是__?? _____,

刻度盘上每个大格表示_________A,每个小格表示________A,

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在图示刻度盘上画出表针的位置。

3.电流用字母表示,它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

,符号为。1A= mA= μA

4.单位换算

= mA= μA 200 μA= mA= A

= A= μA

5.电流表的读数为 A;如果选用另外的量程,则读数

为 A。

6.图中两只电流表的刻度盘也许是你没有见过的,请试着读出指针所指的示数,左边电流表的示数为,右边电流表的示数为

7.如左下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甲图中的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的电流,乙图中的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的电流。

8.如右上图所示,灯L1与灯L2是联的;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的电流。

9.如图所示的是手电筒、电冰箱、小彩电、台灯等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流,不合理的是( )

10. 如图所示,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是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12.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其中电路正确的是( )

13.在实验室,刘慧同学发现一个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是0-9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测量小量程是多少,她先用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 (a)所示,然后再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则电流表的小量程为( )

A. B. 0-1A C. 0-2A D. 0-3A

14.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灯L1的电流,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15.如图所示是敏敏同学连接的电路。

(1)请指出电路中的错误是。

(2)将图中电路改成正确的电路(要求:只改动一根导线,

在去掉的导线上画×,若需连线用笔画线表示改动后的导线)。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塔子城镇中心学校王广宇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把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 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 于阻值最大处;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4.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确认无误 后才闭合开关等。 5.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参照教科书“想想议议,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分析与讨论: 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电阻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但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阻值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灯丝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 五、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六、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a)原理:R=U/I b)电路图: 表格设计: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电流的测量教案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课前预习] 1.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电流表如何接线,读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二、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刻苦专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具] 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一节,小灯泡二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电流的产生 新课导入: 设问: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电灯的实验时,发现合上开关后,小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 生: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追问: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视频展示(导体中的电荷) 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概念引出:电流—电流强度 符号:I 单位:主单位: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 常用单位:毫安(mA ) 微安(μA ) 换算: 讲述:安培的故事——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 二、电流表 看个仔细:观察电流表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电流表的【外观结构】 刻度: 指针: 符号: 调零螺旋: “负”接线柱: “正”接线柱:两个接口 mA A 3101=A mA μ3 101=A

记一记:仔细观察你桌子上的电流表刻度,把大小量程、一大格、一小格的电流值填入表中。 测一测:试按图所示连接导线,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再加一节电池,观察灯的亮度变化,测出电流大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 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量程, 试触法 2.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3.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 “-”接线柱流出。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 思考:如果违反以上注意事项,结果会怎么样? 课外拓展——电流的应用:测谎仪 [课堂小结] 写一写:请设计一份关于电流表的说明书,说明书内容要求有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地】【产品用途】【外观结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1、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 来表示。 单位:安培(安) 符号 A 其他单位:毫安(mA ) 微安(υA ) 2、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 3、电流表的使用: 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 [布置作业] 作业本 [课后反思]: 量程(A) 一大格(A) 一小格 (A) 大量程 小量程

17.3电阻的测量(导学案)答案

17.3电阻的测量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探究学习】 思考:观察定值电阻,如何测出定值电阻阻值? 只要测出__电压u__ 和_ _电流I__ ,然后再运用公式__R=u/I__,即可求出它的电阻。 【实验1】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设计:结合教材P80 页“想想议议”,请设计一个能够测量定值电阻 阻值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中。 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R=u/I_;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电压u和电流I_ 。 (3)实验器材:; (4)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量流过电阻的电流I_ ; 滑动变阻器:。 (5)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①连接电路开关要断开;②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至阻值最大处。 (6)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相同,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定值电阻的平均值:R= Ω。 【实验2】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某同学做“测量 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 (1)在右侧甲是伏安法测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请你 在○里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 (2)根据图甲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 物电路连接完整。 (3)该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 刻发出微弱的光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亮度不 变。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②滑动变阻器两下接线。 (4)电路连好后,该同学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多测几组数据,(要 不同。有什么变化规律吗?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时,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 ②.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③由此可知,测小灯泡阻值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吗?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寻找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的规律。

人教九年级上册物理第4节 电流的测量

+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1.电流的强弱 2.电流的测量 第 4 节 电流的测量 课标要求 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 电流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 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当把开关闭合后,观察灯泡的亮 暗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在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电流的强弱 活动 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学生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引起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 总结: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是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活动 2:对于电流强弱的问题,你还想获得哪些知识?知道哪些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所质疑的问题来自学课本的 45 页,完成问题。 活动 3:阅读小资料“常见的电流”并提出用电器耗电的能力对应电流的大小。 归纳总结: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 1A=103mA=106μA 。 (2)几种常见的电流值: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值约 1A ;家用空调的电流值约 5A ,家用节能 灯的电流值约 0.1A 。 知识拓宽:让学生课下阅读关于安培的故事。 探究点二 电流的测量 活动 1:电流是有强弱的,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让学生观察自己桌面上的电 流表,从中获取的信息有哪些?然后小组之间再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1)电流表有 3 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中红色柱上标有“ ”,表示 正接线柱,黑色柱上标有“-”,表示负接线柱。

第十五章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有强弱,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 (2)会连接电流表,会读电流表的读数 (3)了解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过灯泡的明暗程度,间接地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知识点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强弱;用字母I 表示. 2、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 ”表示 3、比安培小的还有毫安(mA)、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A ?→?3 10 mA ?→?3 10 μA 4、(1)家用空调、电热水器、微波炉电炉的电流大约为几安;(2)电冰箱的的启动电流大约为1A; (3)电视机、电灯、电风扇等的电流大约为零点几安。(4)电子计算器、电子手表的电流约为150微安。 例题讲解 例1、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最大的是( ) A 、电子计算器 B 、农村常用抽水机 C 、家庭用节能灯 D 、21英寸彩色照明灯 解析:电子计算器的工作电流约为100μA ;抽水机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一般可达30A ;21英寸彩电的工 作电流约为0.4A ;而家庭用照明节能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0.1A 左右。 答案:B 例2、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约为100μA ,合 A ;通过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5A ,合 mA 。 解析:100μA =100×10—6 A =1×10—4 A ; 5A =5×10-3 mA 答案:1×10—4 A ; 5×10-3 mA 跟踪练习: 1、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mA 的可能是( ) A 、半导体收音机 B 、60W 的普通照明电灯 C 、家用电冰箱 D 、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 2、(2012 四川)“0.15A ”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 A 、家用电冰箱 B 、家用空调器 C 、普通计算器 D 、普通白炽灯 答案:1、D 2、解析:(1)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流约为0.5A ;60W 电灯的电流约为0.3A ;家用电冰箱 的电流约为1A ;正确答案为D (2)家用电冰箱和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于0.15A ;普通计算器的电 流远小于0.15A ,正确答案应为D 知识点二: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 1、测电路中的电流;电路符号为 2、种类:学生用电流表、教学用电流表、灵敏电流计。 3、认识学生用电流表: (1)三个接线柱一个为负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分别标有“0.6”和“3”,表示使用相应的这 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0~0.6”和“0~3A ” (2)电流表的读数: ①明确量程: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电流表使用的量程是“0~0.6”还是“0~3A ”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完整版本

课题电阻的测量执教:赵文明协备:吴雨婷九一班时间: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 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 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4.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正确读数、数 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 作的团队精神。 2. 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 科学态度。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具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2.5V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 讲授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记录表格 测量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 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 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 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 程。 二、例题分析 例1 (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 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 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__A,电阻R 的阻值为Ω。 例 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 么?说明原因。 电路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 实物图: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 物图 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电阻,再 取平均值 想想做做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 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 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 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 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 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力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方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 解题能力, 思考能力

最新教材人教版电阻的测量导学案

电阻的测量的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制作人:杨猛 学科组长: 教研主任: 导学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课前导学: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想一想:如果想知道某一定阻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课堂导学: 1、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8)待测电阻的平均值:3321R R R R ++= = Ω (9)学生把实验中的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多测几组,看每次测的灯泡电阻相同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 在圆圈中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按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起来

图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 、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 、保护电路 2、以下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 A 、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B 、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 C 、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E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F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G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 H 、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I 、断开开关。 【课后练习】 1(1) 如果马上闭合开关做实验,之处。 (2) 该实验原理是 (3)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4) 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6)该同学作出了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 的(选填“变化”或“恒定不变”),其原因是 。 课后反思: 图乙 图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案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电流的强弱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电流 2.电流的测量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 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如图所示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当把开关闭合后,观察灯泡的亮暗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在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流的强弱 活动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学生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引起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 总结:灯泡亮暗不同的原因是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说明电流有强有弱。 活动2:对于电流强弱的问题,你还想获得哪些知识?知道哪些问题?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所质疑的问题来自学课本的45页,完成问题。 活动3:阅读小资料“常见的电流”并提出用电器耗电的能力对应电流的大小。 归纳总结: (1)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1A=103mA=106μA。 (2)几种常见的电流值:家用电冰箱的电流值约1A;家用空调的电流值约5A,家用节能灯的电流值约0.1A。 知识拓宽:让学生课下阅读关于安培的故事。 探究点二电流的测量 活动1:电流是有强弱的,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让学生观察自己桌面上的电流表,从中获取的信息有哪些?然后小组之间再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1)电流表有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中红色柱上标有“+”,表示正接线柱,黑色柱上标有“-”,表示负接线柱。

(2)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分别是0~0.6A和0~3A;对应的分度值分别为0.02A、0.1A。 活动2:根据同学们所认识的电流表,试着交流、讨论,如何读出下面电流表的示数? 归纳总结:首先观察电流表接入的量程,同时弄清分度值,再观察指针所在的位置,读出示数。 活动3:阅读课本实验“练习使用电流表”,归纳总结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指出错误。提醒注意点。 活动4: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自己所测量出的电流值,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归纳总结:五要:一要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二要调零;三要正进负出;四要串联;五要试触。四不要:一不要并联;二不要负进正出;三不要超过量程;四不要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活动5:多媒体展示电流表的结构,度数,使用方法。演示并联接入,负进正出,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的现象。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思路。 典例剖析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出现甲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丙同学的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流表和被测电路串联;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表,从“-”极接线柱流出电表;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根据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判断出现的问题。 【自主解答】 板书设计 第4节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定义: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其他的单位还有mA、μA,换算关系:1A=103mA=106μA。 3.几种常见的电流值。 二、电流的测量 1.测量工具:电流表。 2.电流表的使用 三看:看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看量程、分度值。 五要:一要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二要调零;三要正进负出;四要串联;五要试触。 四不要:一不要并联;二不要负进正出;三不要超过量程;四不要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教学反思 首先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我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然后让学生根据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自己尝试着利用电流表测量出电流的大小,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 本节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同学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电流真的有大小,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实验中充分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 知识点一:电流 (1)电流的大小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段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的。表达式: (2)电流和水流是类似的,所以电流也有大小,强弱。在此用水流比作电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电流的表示符号:电流的国标单位:,简称:符号: 其他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随堂练习 单位换算: 0.25A=----------------mA, 120mA=----------------A 1.2A=-----------------uA, 0.36uA=--------------mA 知识点二: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的表示符号: 2、通过观察右图的电流表,思考以下问题: (1)电流表有几个量程,分别是什么? (2)每个量程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 (3)电流表的中位置有一个小螺丝,那是什么? 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1)要使电流表在电路中(填“串联”或“并联”) (2)要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流入,从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电流表量程。 (4)不经过其他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填“允许”或“不允许”)随堂练习 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中,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反方向偏转,产生这一情况的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 B.电流表量程选大了 C.电流表量程选小了 D.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知识点三电流表的读数、 (1)确定量程(0-0.6A或0-3A)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量程:0-0.6A,分度值:。量程:0-3A,分度值:)(3)接通电路后,等指针稳定后,看看指针向右总共偏了几个小格。 电流示数I=分度值×小格数。 注意:观察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是最小测量值的倍 随堂练习 在读电流表的示数时,把3A的量程错误地读成了0.6A的量程,读数为0.46A,那么正确的读数应为 A. 综合练习 1、判断下面两个电路图的正误,为什么? 2、如图所示,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 3、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较大的电流时,应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但错误地使用了“-”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其他操作正确,这样会出现()A.指针不动B.指针反向偏转 C.指针摆动偏小D.指针摆动太大,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4、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其中电路正确的是( )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resistance measurement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 3、理解两种方法的误差原因,并能在实际中作出选择。 4、理解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档、直流电压档、欧姆档的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测量误差分析,实际测量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了解欧姆表的原理,学会使用欧姆表。 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生测量分析,器材选择判断,树立学生知识

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观点。教学建议 1、伏安法测电阻这个实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 但是初中时只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基本原理,不需要学生考虑测量 的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也不需要学生掌握两种连接方法, 而在高中阶段,本节重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使学生知 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哪种接法,知道两种接法对测量值带来的 不同测量结果,要求学生对两种连接方法所产生的误差来源有所 了解。 在新课讲解中可以首先复习电阻定义,引出测量电阻的思路,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两种测量方式,分析误差原因,总结适用条件,通过测量分析,进一步巩固。通过器材分析选择,培养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活动展开时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两种测量电阻方 法的误差原因及适用条件,利用自行测量进一步体会适用条件, 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器材选择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节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具有联系 实际的意义,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材要求了解欧姆表的原理,不要求进一步讲解欧姆表 的刻度等问题. 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讲解,进一步加强学生使用欧姆表的能力,重点强调欧姆表在使用前调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分 清欧姆表的各档位之间的转换,知道欧姆表内置电源的正负极与

电学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及学案

电学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一种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 2、会使用螺旋测微器进行读数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但往往缺乏认真的态度,同时初中的思维习惯还在头脑中作怪,把电表都当作理想的,这会成为学生正确连接电路以及分析数据的障碍,也会对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形成干扰,因此在高三的实验复习中只要正确的引导,抓住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有针对性地不断向学生强化各个电学实验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主体引导法:高三的实验复习课没有大多的时间给学生从基础开始复习实验,所以老师作为实验复习课的主体引导学生从知识的体系去复习。 2、讨论法: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电路设计有四种,通过讨论复习电流表的“内接法”、“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限流式”接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电路设计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伏安法测电阻 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 五、教学过程 详见下页《电学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学案》 六、教学流程图

默写电阻定律公式,并提出问题:如何求电阻率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测量电阻率的原理。 根据原理,引出需要的准备知识。 根据原理设计电路图,确定实验步骤。 学生动手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例题讲解。 课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电学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 3、实验步骤 4、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5、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原则和读数方法,掌握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两种常用的连接方式。 (2)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并会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3)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如何减小误差. (4)间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由电阻定律R= 可知,金属的电阻率为ρ= ,因此,由金属导线的长度l、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 ,便可求出制成导线的金属的电阻率ρ = . 三、实验前知识准备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案)

第4节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电流的效应来研究电流的强弱,提高学生用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电流表的读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准确读数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连接电路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对电流表读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知道电流有强弱,知道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 2.了解电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会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能够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教具准备】 手电筒、玩具小汽车、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电路示教板 【教学课时】 1.5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用电路示教板展示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连接正确时,闭合开关后,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生:灯泡亮了,这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 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 师对.如果用手摸灯泡,还会感觉到热,这说明电路中通有电流时会产生各种效应,如给灯泡通电后,灯丝会发热,热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这叫电流的热效应,除此之外,电流还有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等.本来电流是看不见、闻不出、听不到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研究它. 生:我们周围的空气也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刮风时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是不是一个道理? 师很正确.你们的思维比老师还快.这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研究问题的巧妙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电流吧!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电流的强弱 1.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教师播放下雨天狂风暴雨和淅淅沥沥的小雨的视频对比,黑夜中闪电的光亮和街上彩灯的闪亮视频对比,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话题:自然界中强与弱是普遍存在的,大雨与小雨,强光与弱光,那么水流的强弱如何表示呢? 生1:水流的强弱可以用相同时间通过管道横截面的水量来表示,通过的水量越多,水流越大. 生2:还可以用相同的水量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时间来表示,用的时间越短,水流就越大,例如:接满一脸盆水时,水流越大,时间就越短. 师(教师分别用一节干电池和三节干电池给同一盏灯泡供电,学生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5.4《电流的测量》教案

《电流的测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电流在前两节学习时已有所涉及,但比较抽象,因为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形成电流的概念。本节课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把电流相对形象化,让学生对电流有了感性认识,也为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打好基础。本节内容由“电流的强弱”和“电流的测量”两部分组成。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电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学习使用电流表。主要是采用实验,观察、合作的方法。学生要学会:电流表的读数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数后面上不要忘带单位。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这个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多分析多思考,多画电路图了。 课前预习,1、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2、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合作,培养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 2、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把电流表正确地连入电路 四.教学器材: 电源、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个,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电流的强弱 1、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灯泡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习题

第4节电流的测量 01知识管理 1.电流的强弱 电流:表示电流________的物理量,符号是“I”. 单位及换算: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 =________mA,1 mA=________μA. 2.电流的测量 测量工具: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________测量,其符号为________. 电流表的结构:电流表有________个接线柱,若将“-”和“0.6”接线柱接入电路中,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若将“-”和“3”接线柱接入电路中,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电流表的使用:观察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________;估计被测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接入被测电路中,使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__接线柱流出;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弄清使用的量程及________,看表针向右偏转了多少个小格. 注意: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接线柱,看看指针的偏转是否在量程之内,如果超出量程,就要改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读取电流表的示数时,应首先确定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不能盲目读数. 02基础题 1.下列关于电流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 B.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C.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所选的量程 D.电流表两接线柱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接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流是表示电流快慢的物理量 B.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 D.电流的符号是“I”,单位可以用毫安,也可以用微安 3.如图所示,电流表连接正确的是() 4.(邵阳中考)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 A.1 μA B.1 A C.1×105 A D.1 mA 5.计算器中的电流很小,大约100 μA,也就是________A;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生雷电时的电流高达2×105A,相当于________ mA. 6.(枣庄中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得到的三条信息:

17-3电阻的测量学案

17.3 电阻的测量(课时1) 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堂教学 知识回顾: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解: 探究活动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思想:如果想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实验中,我们用表测出电阻工作时的,用表测出电阻工作时的,根据R= ,就可以算出它的电阻。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这种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 2、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需要的实验器材为。 (4)实验电路 (5)部分器材的作用 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① ② ③ ④ (7)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探究活动二:双伏法测定值 现有电源、两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与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相比,少了______,不能直接测出RX的______;多了_____、_______,思考:怎样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 实验思想:根据欧姆定律,只要测出R X两端的电压U1和通过它的电流 I1,运用公式,就可求出它的电阻。有电压表可测出R X两 端的电压U1,但没有电流表测I1。因此,我们只有利用R X与R0_____ 联,用另一块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电阻R0,测出R0两端的电压U2,可 测出R0的电流I2=____,因为R0、R X串联,所以,I1__ I2,间接地得出I1。从而得出R X=-___________。在虚线框内分别画出电路图。 思考:双伏法测电阻,还可以有其他的电路图设计吗? 【课堂练习】 1、根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定律推导出公式计算出R X的阻值的。 (2)这个实验应测的物理量有。 (3)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接通电路前将它的阻值调到。 2、以下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B、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 C、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E、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F、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 G、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 H、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I、断开开关。 【课后练习】 1、为了测定小灯泡电阻值,某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 ①如果马上闭合开关做实验,指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 不妥之处。 ②该实验原理是 ③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④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⑤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 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⑥该同学作出了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的(选填“变化”或“恒定不变”),其原因是 。 2、如果只给你电源、两个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开 关和一些导线,怎样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 X?尝试画出电 路图。(此为双安法测电阻) 图甲 图乙 图丙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雁楠中学物理学科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物图中正确使用电流表册电流。 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合作 四、教学用具电源、小灯泡一个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学习使用电流表。主要是采用学生实验,学生自己观察、合作的方法。了解电流表的读数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写法上不要忘了单位。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课前预习,教师出示目标。(要求:能知道电流的单位,能简单了解电流表的使用)

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3、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师生探究合作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通过小灯泡。下面请同学看老 师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 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 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明亮程度不一样,学生讨论,为什么?) 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电流的强弱 师:同学们请翻开书P45,了解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学生练习: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X105 A=__ _mA=__ _uA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 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4.2理解欧姆定律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实验室探究电学问题已经很多次,例如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电流与电压关 系等,对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对不同状态下的一个变化的量的理解是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在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并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3.教材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在数据处理上有什么不同。本节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熟练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电路图。 2.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评价任务】 1.各小组分工明确,能够设计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全体学生都要理解测量定值电阻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4.大部分学生要会分析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图像不同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图丙 附:【板书设计】 17.3电阻的测量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