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格考】2018年山东省冬季高中语文合格考合格考真题(含答案)

【合格考】2018年山东省冬季高中语文合格考合格考真题(含答案)

【合格考】2018年山东省冬季高中语文合格考合格考真题(含答案)
【合格考】2018年山东省冬季高中语文合格考合格考真题(含答案)

山东省2018年冬季

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语文试题

一、(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3分)

①姓氏绝不仅仅是ー种名号,它所(反映/反应)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xī( ),更深入。

②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潮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奴、均、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③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ロ(增值/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远,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氏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④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幽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由于氏所代表的家庭组织历史较短,世系清楚,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次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甲】

⑤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変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乙】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热知的秦王“赢攻”,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丙】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丁】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yán( )用至今。

⑥魏晋南北朝时期,姓氏曾经是认定一个人的社会等级的最重要因素,但自宋代以后,姓氏却只作为种血缘标志符号而存在。于今日,姓氏作为血缘标志符号的意义也在演化,正变为纯个人的符号。

(摘编自张淑ー一《古代姓氏浅谈》,有删改 ) 1.根据文中给出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清xī( ) (2)yán( )用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反映增殖悠远

B.反映增值幽远

C.反应增殖幽远

D.反应增值悠远

3.将以下内容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姫,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

A.【甲】

B.【乙

C.【丙】

D. 【丁】

4.根据文章②至④段的内容,下列对姓与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初,姓是氏族名称,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氏这一名号以区分氏族内部的家族组织。

B.姓与氏都是血缘组织符号,氏比姓低一级,因而同氏的血缘关系要远手同姓

C.氏代表的家族组织相对于姓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较短,其家族始祖多可知晓

D.先秦时期,姓与氏在应用规则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指出从姓氏入手可以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展开论述。

B.本文在追溯了姓、氏起源后,接着论述了二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区分与联系。

C.本文具体闸明了姓氏演变与社会结构形式、血缘关系、性别等因素的密切关联。

D.全文内容丰富,采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论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严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22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過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强,所以即使是在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晚我穿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技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貂蝉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晴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样。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オ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塞,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眼的战事,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オ算结束。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出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今我心烦。”

周喻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技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a.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b难道你披了锐甲,オ是真正的英雄?)

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数步,用到艾草和角的气息,オ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笑我英难气短”周就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进火里。我见月亮微很泛白,奶乳般的光体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オ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合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位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精华)》;有删改)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月亮因为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强,所以即使是在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B.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在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C.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虽然是在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D.月亮因为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强,所以虽然是在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7.文中横线处的回答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句式,结合全文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种,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a.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b.难道你披了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8.文章第二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9.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声、女人的洗农声、男人的饮酒声”的意蕴。(4分)

10.为什么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11.作者在文末写到“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予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结合文意分析周瑜为何“最令我倾心”?(4分)

二、(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8题。(17分)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筭术,仆射周惠达见而异之。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

太祖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后太祖①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

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

....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太祖称善,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②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太祖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

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

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

....。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

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

.....,问以治道,太祖卧③听之。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注)之要,太祖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节选自《周书》卷二十三) 【注】申、韩:申不害,韩非子,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祖钱于东都门外饯:设酒食送行

B.因称其有王佐之オ称:称赞

C.整衣危坐危:高

D.自是宠遇日隆遇:恩遇

13.依次填入文中序号里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以②因③而 B、①与②因③则

C. ①以②以③则

D.①与②以(③而

14.文中“寻除著作佐郎”中的“除”,与第三段一句中的都有“授予官职”的意思。 (2分)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算既有口/应对如流

B.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C.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D.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

16.下列给文中加点的句子补出的省略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乃召(让)为行台郎中

B.(惠达)乃召绰

C.(绰)具以状对

D.(太祖)遂留绰至夜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绰学识渊博,做行台郎中一年多,虽未被太祖赏识却深为同僚佩服。

B.太祖问事,周惠达答不上来,苏绰却因回答得体,当场受到太祖称赞。

C.在太祖与公卿去昆明池观渔的路上,苏算以其博学多才深得太祖欢心。

D.苏绰讲帝王之道和申、韩之要,使太祖由卧而起,不知不觉湊近苏绰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二)(8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假奥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荀子《劝学》

(2)青青子衿,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

(3)昔闻洞庭水,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千里澄江似练。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三 (40分)

20.作文(40分)

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恰達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我和我的祖国,都在发展,都在收获。

请以“收获,2018”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 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山东省2018年冬季

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语文试题

1.(1)晰(2)沿

2.【解析】①反映: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也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此处应为“反映”。②增殖:多用于生物方面,表示“增生”或“繁殖”的意思。增值:是经济方面的词语,指增加产值或价值。此处应为“增殖”。

③幽远:幽深。悠远: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此处应为“悠远”。

【答案】A

3.D

4.【解析】由第②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可知,同氏的血缘关系要近于同姓。

【答案】B

5.【解析】原文说:“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转化”,加点字与选项“社会结构形式”内涵不一致

【答案】C

6.【解析】关联词“因为”“所以”引导的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且“透明度”跟“高搭配,不跟“强”搭配。

【答案】B

7.a本句强调对“不披锐甲”才是真正的英雄的肯定合乎文章热爱和平安宁,反对战争的主旨。b句是反问句,语意更侧重“披了锐甲不是真正的英雄”之意。

8.文章第二段写到的“旷野”是荒凉的,空气透明度很高,水气“凉而湿”,军马“安闲”地吃草,“我”“漫无目的”地行走,这些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开阔的特点。为下文周瑜的出现、与周瑜的对话等情节及刻画周瑜的形象作铺垫,这些景物与

作品热爱和平、宁静的生活的主旨相谐调

9.“流水声、鸟声”是自然的声音,代表的是自然的宁甫美好,“孩子的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是社会的声音,代表的是人民生活的安静、闲适,这一切代表的是和平、安宁的美好的生活。

10.(1)内容上,文章开头写在梦境中与最想见的男性周瑜相见,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动,引出了下文与周瑜交谈等情节;文章结尾写在梦境中与周瑜相见,想抓住他的手而不能,时光阻隔,难以相见,流下了泪水与上文的情节相承,又有利于突出作品热爱和平、安定的生活、追求美好的主旨。(2)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11.(1)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逼人的英气”,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2)尽管“英雄气短”,却是真实的人,尤其是“不再身披岂甲”,而是穿着“粗

布的长袍”的布衣英雄,不是“永远不倒的神”。

12.【解析】C项应为“端正”。

【答案】C

13.D

14.即拜大行台左丞拜

15.A

16.【解析】A项应是召“。

【答案】A

17.【解析】B项并未当场受称赞。

【答案】B

18.苏绰真是个奇才,我要把政务委托给他。

19.(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悠悠我心沉吟至今

(3)今上岳阳楼乾坤日夜浮

(4)天气初肃翠峰如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