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限额指标及成本控制建议

设计限额指标及成本控制建议

设计限额指标及成本控制建议
设计限额指标及成本控制建议

设计限额指标及成本控制建议

项目名称:记录编号:项目名称-类别-年-月-日-序号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全)

精品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 中海地产建筑结构管理部

目录 一、总则 (2)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3)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4) 四、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7) 附表B:各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8)

一、总则 编制目的: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编制时间:20013 年1月 1 日主编单位: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 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建筑结构部或 区域、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各公司结构限额指标控制值对照表如下:

三、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 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G ) 和混凝土(V ),不含砌体)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 构成本计算面积”(M ),即钢筋用量指标=G/M (kg/m 2 ),混凝土用量指标=V/M (m 3/m 2)。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计算规则如下: 结构成本计算面积 M =M0+M1+M2+M3+M4+M5/2+M6/2,其中: 3. 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结构钢材用量=[G+(8~10kg/m 2 )*M7]/(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 6mm 钢筋统一采用 H PB300,直径 8mm 及以上钢筋统一采 用 H RB400;也可以全部采 用 H RB400 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 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 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 “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 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0.000(不包括)以上 的部分,其余部分如浅基础、 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0.000(包括)以下的 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 1)。 6.2 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 (不含顶板);“地下室或半地下 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 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及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等);其余部 分如桩等计入“基础”部分(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 2、3、4)。 6.3 在限额控制指标中,基础部分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指标。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重机项目”设计阶段投资、进度控制内容与措施(初稿)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额设计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重机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应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态度上一定要重视)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我国多年来的项目开发实践表明,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规划阶段,项目设计的时间占总开发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高达七成。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就算现场控制措施再得力,施工技术再先进,也只能减少20%左右的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要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经济的思想,片面的追求设计标准,不考虑经济性。实际上,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二、设计阶段应遵守的原则 1、首先是节约原则。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影响最大,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事前控制,制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起来就困难了。 2、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碰头、讨论,让每个与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都参与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要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结合。对于成本管理中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项目总设计师要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控制负责。各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投资控制负责。 项目总设计师是项目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要管控整个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制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以及限额设计指标。 管理公司应分阶段审核由设计院提交的投资分析材料和限额设计指标。应结合西安当地市场的价格对于有可能超出投资预算的分项应及时提醒建设方,对投资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和纠偏。 建设方对于已经确定而且无法更改,但是又很有可能超出预算支付

龙湖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附件3:龙湖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龙湖地产集团总部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一、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B:各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8)

一、总则 编制目的: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编制时间:20014年3月 主编单位: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 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 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 施》,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各公司结构限额指标控制值对照表如下: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重机项目”设计阶段投资、进度控制内容与措施(初稿) 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额设计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重机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应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态度上一定要重视)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我国多年来的项目开发实践表明,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规划阶段,项目设计的时间占总开发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高达七成。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就算现场控制措施再得力,施工技术再先进,也只能减少20%左右的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要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经济的思想,片面的追求设计标准,不考虑经济性。实际上,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二、设计阶段应遵守的原则 1、首先是节约原则。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影响最大,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事前控制,制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起来就困难了。 2、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碰头、讨论,让每个与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都参与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要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结合。对于成本管理中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项目总设计师要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控制负责。各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投资控制负责。 项目总设计师是项目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要管控整个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制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以及限额设计指标。 管理公司应分阶段审核由设计院提交的投资分析材料和限额设计指标。应结合西安当地市场的价格对于有可能超出投资预算的分项应及时提醒建设方,对投资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和纠偏。 建设方对于已经确定而且无法更改,但是又很有可能超出预算支付的方案应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投资风险大、投资比例大的专项方案在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和评审。 4、最后还要遵循目标管理原则。项目的各项经济支出都要遵循目标成本,建设单位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支出合理,以获得最大利润。 三、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体方法与措施 1、项目设总应组建一个好的设计团队,设计人员的搭配要合理。 在方案阶段,设计师应与造价师应采用“一对一”的配置。设计师应与造价师多交流,多沟通,确保限额设计的顺利实施。对于待定的方案不仅要进行技术分析,同时要进行经济分析。通过方案的不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既符合政府的硬性指标(比如在建设规模、绿地率、容积率等经济指标),又能够充分的体现设计特色又能保证收益最大化的设计。 2、建立一个专业的投资决策队伍。前期投资决策是一项系统和专业的工作,要求设计院应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在投资决策时利用该单位所有的有关资源,配合建设方制定出一个准确的投资决策,并下达限额设计指标。

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浅谈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 前言 我平生最怕说话,今天赶鸭子上架,诚惶诚恐,怕说不清道不白,请大哥大姐、兄弟姊妹们多多体谅。从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多年了,有得有失,就此和在座各位对如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作一些探讨。 建筑企业要生存,要持续发展,需要资金链,需要利润支撑,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证。争取到一个项目,特别是优秀项目,是非常来之不易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何保证利润最大化?我的理解:“大斗进,小斗出” 从甲方结算多,实际成本少,如何做到大斗进小斗出?这是项目成本管理核心问题。 “大斗进小斗出”,即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第一章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项目成本控制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到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是由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施工项目作为一次性事业,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单件性,施工项目活动过程不可逆,也不重复,给工程项目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性和管理的特殊性;施工项目的地点固定,体积庞大和结构复杂导致了施工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工程多和施工组织复杂。此

外,施工周期长,作业条件恶劣,易受气候、地质条件等制约也都直接影响成本的高低,给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对工程项目必须实行全过程控制。 第二章工程项目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前提和方法 1、开工前搞好成本预测,明确成本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建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组织人员了解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根据中标价格比较计划成本和责任成本,然后根据中标价格、当地货源及拟投入的个施工班组情况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确定责任成本目标。即制定适应成本预测精细化的新流程机制: 成本预测精细化流程 招投标阶段→施工图预算(成本控制部) ↓ 工程开工之初→内控责任成本,施工预算(成本控制部与项目部) ↓→公司成本控制依据 工程开工之初→确定项目成本管理目标(项目部) ↓→项目部内控成本 工程开工之初→项目经济方案(项目部) ↓→项目成本指标制定 ↓→成本指标执行跟踪与分析 ↓→成本指标调整 ↓→项目成本指标执行评价 2、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精细核算,优化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

钢筋混凝土限额设计指标

结构限额指标一览表 部位分类条件 钢筋 (kg/㎡) 混凝土 (m3/㎡) 备注 地下 车库 二 层 覆土厚 度≤ 1.2m 非人防105 0.90 1.计算面积:车库(有覆土)平面范围内的 面积,包括底板。 2.人防等级为:核6级,若人防指标为5 级,则人防指标增加30 kg/㎡和0.2m3/ ㎡。 3. 若采用桩承台基础,钢筋指标减10kg/ ㎡。 4. 抗浮水位按在底板底以下考虑,若抗浮 水位高于底板底2米及以上时,抗浮水位每 再增加0.5米,则抗浮区域指标增加1kg/ ㎡和0.01m3/㎡。 纯人防130 1.10 一 层 覆土厚 度≤ 1.2m 非人防130 1.25 纯人防160 1.50 楼座投 影下方 一层 ~三 层 上部结 构为高 层(80 ≤H≤ 130m) 非人防150 1.50 1.计算面积:楼座平面范围内±0.000(含) 以下面积,包括底板。 2. 人防等级为核6级,“有人防”指标为 综合考虑人防与非人防部分含量的限额指 标,若人防指标为5级,则人防指标增 加30 kg/㎡和0.2m3/㎡。 3. 若采用桩承台基础,钢筋指标减15kg/ ㎡。 4.设备及非机动车库夹层的面积及工程量 计到地下。 有人防170 1.60 地上 标准层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7 0.42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3.1m为基准。 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9 0.41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3.1m为基准。 3.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6 0.41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2.9m为基准。 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小商业 二层 及以 下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51 0.33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三层 及以 上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53 0.35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综合体 商业 五层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66 0.36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备注: 1、以上限额指标一览表指标按无转换考虑,若有转换,则转换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量不 计入; 2、若后续通过各方专业之间的配合降低了建筑层高时,则以上限额指标不作调整。 3、地上部分指标计量说明: (a)分子-钢筋混凝土用量:楼板、楼梯、空调板、梁、墙、柱、女儿墙等结构施工图所体现的结构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不含搭接);不含二次结构中的

结构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总则 编制目的: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使用说明: 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施工图预算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 技术措施》,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地产集团研发中心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OO11-2O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 料(包含梁、板、柱及女儿墙、拉板、凸窗板、空调板等(除构造柱、过梁、砌体拉筋、室外楼梯等二次构造)的钢筋(G)和混凝土(V)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M, 即钢筋用量指标二G/M (kg/m2),混凝土用量指标二V/M (m3/m2。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建筑面积”为成本计算方式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为准,其与建筑设计计算方式的规划面积主要差异处如下: 3?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

算规则为:结构钢材用量二[G+(8?10kg/m2)*M7]/ (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6mn钢筋统一采用HPB3O0直径5、7、9mm钢筋统一采用CRB550直径8、10mm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HRB4O0也可以全部采用HRB40(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士0.000(不包括)以上的部分,其余部分如浅基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士0.000 (包括)以下的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 6.2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不含顶板);“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其余部分如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桩等计入“基础”部分。 6.3基础部分按照单方造价来控制,用整栋建筑物的基础造价(Y)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M,即基础造价指标二Y/M (元/m2); 7. 各公司在进行基础选型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地质勘察和岩土试验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目标成本限额指标

限额设计标准 项目定位:中高档设计标准 一、面积指标 面积参数赠送面积 地上高层  多层  小高层  商铺  社区服务  设备用房  垃圾站  住宅一楼及二楼   门厅 地上面积  地下面积  车库  住宅地下室  地下人防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销售面积  户数  二、前期费用 1、咨询调研费:计入营销费用 2、勘查设计费:以总建筑面积为计算基础,设计费用单价为60元/ 平米(建筑20元、结构18元、景观8元、精装修交楼14元),设 计费用共计276.626万元,预留晒图等零星费用8万元,由于前期项目定位过程中已经发生了344万元无效成本,因此民主路项目 最终设计费用控制总额为628.626万元。

精装样板房设计费用计入样板房装修费用另外计算,室内交楼标准设计费不包含在其中。 3、前期及后期手续费:总额应控制在514万元以内,具体内容包 括:档案摄像(档案服务费)、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人口资料调 查、土地勘丈定界、规划红线定界、土地评估费、土地测绘、界 桩、拆除人防工程、补偿费人防工程结建费(异地建设316万 元)、绿地补偿费、日照分析、防雷检测、地名费、绿化保证 金、质监费、施工招标代理费、施工招标管理费、监理招标代理 费、监理招标管理费、桩基招标管理费、晒图费、白蚁防治费、 墙体材料专项用费、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生活垃圾处理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定额测定费、建筑 合同鉴证费、教育配套费、专业劳务分包服务费、代收印花税、 商品混凝土交易费、商品混凝土保证金、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建 设施工安全技术服务费、城市道路占用费、城市道路挖掘修复 费、建设用地调查勘丈服务费、1:500地籍图费、道路放线及提 供道路坐标、红线定位与红线验线、抗震设计审查咨询费、深基 坑设计审查咨询费、水土流失防治费。 4、前期工程费:总额应控制在132万元以内。内容包括临水、临 电、临时道路围墙、费路、绿化迁移、地盘开办费、场平及地障 清除。根据集团关于前期工程费的参考数据,前期工程费应为30 元/平米,计算依据为总建筑面积。即三通费用5元/平米、场地平 整费用20元/平米,临建费用5元/平米。标杆企业参考标准为23.5 万元/平米,目前民主路的制度标准为27.84元/平米。 5、前期及后期其他费:总额应控制在154万元以内。内容包括商品 房面积预测、商品房面积实测、城市综合开发行业管理费、公共 维修基金、房屋产权初始登记备案费、房屋交易手续费。 三、建安工程费 1、高层(范围:一层及二层住宅门厅+三层及以上住宅) 1)、土方及基础处理工程:计入高层地下室工程中,此处费用为 零。 2)、土建工程: A、基础形式:尽可能采用天然基础,费用控制在50元/平米,内容包含桩 基工程施工费用,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检测、地基处理等费用。 B、结构工程:(以实际施工面积作为计量基数)钢筋含量不超过40-48KG/ 平米,砼含量不超过0.35-0.39M3/M2,砌体工程含量0.2 M3/M2; C、建筑初装修:地面找平做法厚度应控制为20厚;天棚结构面不做初装

结构限额设计控制指标(版)

地产集团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 一、总则 编制目的: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编制时间:2015年4月 主编单位: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施工图预算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统 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地产集团研发中心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及女儿墙、 拉板、凸窗板、空调板等(除构造柱、过梁、砌体拉筋、室外楼梯等二次构造)的钢筋(G)和混凝土(V))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M),即钢筋用量指标=G/M(kg/m2),混凝土用量指标=V/M(m3/m2)。 2.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建筑面积”为成本计算方式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为准,其与建筑设计计算方式的规划面积主要差异处如下: 3.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成本控制案例

成本控制案例 中集集团——银行托管的应收账款 自从有了买方市场,应收账款和现金流就成了一对永恒的宿命冤家。面对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企业本应该精神抖擞。可伴随而来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占用、回款乏力、呆坏帐增加,企业常常力有不逮,不仅导致扩张减缓、机会的丧失,有的甚至现金流断裂,基业大厦毁于一旦。很多企业选择了现金流优先的安全做法,放弃一部分市场机会来降低风险,但这不过是用长远的利益兑换成眼前的利益罢了。然而中集集团巧妙地解开了这对死冤家,不仅应收帐款没有成为企业的负累,反而成了融资的手段。这就是——应收账款证券化。 2004年11月初,中集对前三季度经营状况进行大盘点,报表显示中集主营业务收入猛增85%,但同时应收账款也升至87%,急速增加的应收账款和负现金流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目光齐齐吸引到中集身上,甚至有人发出了“红旗还

能扛多久”的质疑。但是随之公开关于中集集团应收帐款证券化业务的报道将所有人的疑问瞬时化解得烟消云散。 12月25日,交行总行审贷会批准深圳分行向中集发放一笔3000万美金无追索权的保理融资(表外融资),买断中集集团的应收账款。这是在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合同基础上加以修改,做成无追索权的、余额控制(在不超过余额的情况下可以滚动使用资金)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中集集团率先成功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经典案例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集装箱行业的特殊性,中集的销售收入基本采用赊帐方式,很少有现金交易。而集装箱的生产投资需求庞大,这就需要公司拿出一种独特的融资方式,它既要加速回流资金,又要保持公司财务状况的优化与资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在采用资产证券化之前,中集主要通过发行商业票据直接在国际市场融资,但商业票据的稳定性因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而波动。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原有银团中的部分银行收缩了在亚洲的业务并退出了7000万美元商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全)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 中海地产建筑结构管理部

目录 一、总则 (2)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3)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4) 四、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7) 附表B:各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8)

一、总则 编制目的: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编制时间:20013 年1 月1 日主编单位: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 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建筑结构部 或区域、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二、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各公司结构限额指标控制值对照表如下:

三、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 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G ) 和混凝土(V ),不含砌体)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 构成本计算面积”(M ),即钢筋用量指标=G/M (kg/m 2 ),混凝土用量指标=V/M (m 3/m 2)。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计算规则如下: 结构成本计算面积 M=M0+M1+M2+M3+M4+M5/2+M6/2,其中: 3. 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结构钢材用量=[G+(8~10kg/m 2 )*M7]/(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 6mm 钢筋统一采用 HPB300,直径 8mm 及以上钢筋统一采 用 HRB400;也可以全部采用 HRB400 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 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 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 “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 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0.000(不包括)以上 的部分,其余部分如浅基 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0.000(包括)以下的 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 1)。 6.2 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 (不含顶板);“地下室或半地 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 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及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等);其余部 分如桩等计入“基础”部分(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 2、3、4)。 6.3 在限额控制指标中,基础部分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指标。

设计阶段控方案--关键指标的限额设计

控方案:关键指标的限额控制 如果要求企业对所有指标进行限额控制,管理成本过高,因此有必要对设计阶段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指标进行限额控制。 某大型房地产项目做方案设计阶段的盈利分析报告时,发现新一期的盈利指标水平比刚开发完成的前一期好不了多少,而该期的各种条件及市场状况要比前一期好得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是计算错误?成本估算指标偏高?还是售价预测过于保守?经反复核查均不是,最后发现某个综合面积指标异常——可售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偏低(仅为76%)。遂追根溯源,显示地下室面积比例过大。 于是公司责成相关部门尽快进行方案优化,新方案在满足当时项目各种规划要点及档次要求的前提下,比原方案减少了约1万平方米的地下室。若按当时的造价水平1600元/平方米计算,直接成本将节约1600万元,这还不包括减少土石方、基坑处理等直接费用及节约工期带来的间接受益。 房地产设计环节是实现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尽管设计费占建筑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总成本的1.5%-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深远,合理科目的设计,可大幅降低房地产工程造价。 当前设计单位普通“重技术、轻经济”,注重设计效果,往往忽视成本;而成本人员又缺乏设计背景,不清楚设计方案中哪些技术经

济指标会对成本造成决定性影响,应该限额多少才是合理的,因而难以向设计单位提出反向要求,导致项目成本控制难以达到目标。 那么,在满足客户需要、尊重设计的前提下,能否提炼一些“关键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限额控制,跨越专业管理边界,实现项目成本无接缝管理? 一、确定成本限额控制的关键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指的是描述项目设计方案特征的一系列度量指标。比如:标准层钢筋含量、标准层混凝土含量、窗地比、地下室层高等。(如表1)

中海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试行) 第一章总则 1. 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现发布《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试行)》。项目含钢量和混凝土含量指标均不得大于本标准的控制值。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详附表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 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规划设计部和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的所有地区公司。 3. 本标准由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管理和 条文解释。 第二章制定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6.《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2005 第三章限额指标 1.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1。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2。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3。 4.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 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4。 5.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 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的地区。详表3-5。 6. 适用于第1条的地区公司为:南宁公司、桂林公司、赣州公 司;适用于第2条的地区公司为:合肥公司、吉林公司;适用于第3条的地区公司为:呼和浩特公司;适用于第4条的地区公司为:银川公司;适用于第5条的地区公司为:兰州公司。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全)

房地产智库?2013九舍会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 中海地产建筑结构管理部

目录 一、总则 (2)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3)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4) 四、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7) 附表B:各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8)

一、总则 编制目的: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编制时间:20013 年1 月1 日主编单位: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 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建筑结 构部或区域、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二、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各公司结构限额指标控制值对照表如下: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G)和混凝土(V),不含砌体)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M),即钢筋用量指标=G/M (kg/m 2 ),混凝土用量指标=V/M(m 3 /m 2 )。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计算规则如下: 结构成本计算面积M=M0+M1+M2+M3+M4+M5/2+M6/2,其中: 3. 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结构钢材用量=[G+(8~10kg/m 2 )*M7]/(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6mm 钢筋统一采用HPB300,直径8mm 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HRB400;也可以全部采用HRB400 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 “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 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0.000(不包括)以上的部分,其余部分 如浅基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0.000(包括)以下的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1)。 6.2 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 (不含顶板);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及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等);其余部分如桩等计入“基础”部分(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2、3、4)。 6.3 在限额控制指标中,基础部分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指标。

成本控制指标及统计办法

成本控制指标及统计办 法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加强成本控制,对无效率成本分清责任部门,提高生产效率。2.成本控制范围:主要是对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产生的采购成本、材料成本、工资费用成本、质量成本等进行控制。 3.采购过程控制。用于考核业务部门的工作成绩,主要对生产物料、委外加工物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通过《采购价格分析表》来反映。但业务部门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市场调价、货源紧缺、以及其他部门引起的因素)而造成采购成本的增高,视实际情况,差异可以剔除。 4.生产过程控制 4.1标准指标制定 4.1.1 当新产品量产经后达到一定产量时,由生产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填制《产品标准产量表》(表2)和《物料使用统计表》(表3),制定标准用量、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工程部责任工程师确认后,作为该产品的标准指标。若以后生产发展过程中,因工艺改进、技术提高等因素造成产量的变化,应重新修正标准用量、标准产量和标准工时。 4.2.生产成本控制 4.2.1材料成本控制。主要通过生产实际耗用与标准用量差异对比分析。 4.2.2工资费用成本控制,主要考核生产部门的工资成本控制效果。从实际工时产量与标准工时产量对比、有效工时占总工时比率、无效工时统计分析等工资费用成本指标来反映。

4.2.3.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达到产品质量水平而发生的成本,由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组成。从产品退货率、返修品比率、生产报废率等指标来反映。 5.各部门考核指标 生产部门,主要对材料成本控制、工资费用成本控制、失效成本控制、设备利用率负责。 5.1.1材料成本控制指标,通过《生产领料差异分析表》和《()车间产量/工时差异表》来反映,但生产部门不能控制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或工艺的改变;机器设备没有维护好、原材料质量问题等造成用量的增大,差异可以剔除,同时应由相关责任部门确认并负责。 5.1.2工资费用成本控制指标,通过《无作业工时工资成本统计表》来反映。 5.1.3控制失效成本控制指标,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生产中人为造成不良率高返修率过高而造成的产品报废损失和工时损失,通过《无作业工时/产品报废统计表》来反映。 5.1.4设备利用效率指标。通过《设备使用情况分析表》来反映设备的使用率、闲置率。 业务部。主要对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生产过程因缺料、来料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停产、产品报废所产生的成本负责,仓库应对错误出货造成的退货损失负责。 5.2.1采购成本控制指标,主要从材料价格变动差异指标来考核,通过 《材料价格差异分析表》来反映。业务部门不能控制的因素:市场调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 ( 试行版 )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前言 为统一施工图设计思路,有效控制集团住宅项目土建安装工程造价,特制定建筑施工图设计成本控制指标,明确施工图设计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专业等相关设计控制参数,施工图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照执行。 城市公司在与设计单位签定设计合同时,应将满足本控制指标作为必要条件列入合同要约,并将本文件作为合同附件,如设计成果相关指标低于本文件规定的关键指标(钢筋、砼含量),可以给予奖励,如高于本文件规定,必须有详细的数据论证与说明以证明其必要性,否则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第一部分设计限额指标一、建筑专业

二、结构专业 1.基础设计应至少选择3个基础型式进行经济测算,测算内容为砼、钢筋和土方,选择综合造 价低者,并提交本项目公司审核确定。桩基础的优先选择次序为:预应力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灌注桩。桩基用量:单体建筑桩基总承载力/上部标准组合总荷载高层<1.05,多层<1.1;总荷载/总建筑面积<17.5KN。 2.优先选用承台基础,当采用桩筏时应充分比选且应有书面报告提交甲方审核。各种类型承台 不得选用图集,应按规范根据桩反力图,取实际承受荷载大小进行计算及设计,不可简单地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应的设计值进行设计。 3.结构施工图的钢筋、砼含量应按下表所列控制指标进行设计,实际设计值最多不得超过限额 的5%。

人防车库 区180 3、半地下室比纯地下室每㎡减 少15kg。 4、两层地下室每㎡减少10kg。 人防塔楼 区 190 4地下室砼 含量 (m3/m2) 非人防区 1.0数据按有梁楼盖,覆土1.2米 取值,含浅基和承台(不含桩 基)。 人防区 1.15 上表含钢量指标,按采用HRB400及以下等级钢筋测算。 三、电气专业 1、负荷计算 1.1根据楼盘档次、当地生活水平按60~80W/m2确定套内负荷。一般参考值:60m2以下取4kW ; 60m2至120m2取6kW;120m2至150m2取 8kW。 (以当地供电局的要求为准,否则电气设计可能作废,造成材料和设备间的报废) 1.2暖通、给排水专业在满足扬程、风量全压等指标下采用性价比合适的较小功率节能型电机, 包括消防水泵、风机,以减小电缆、配电及控制元器件、变压器等设备规格。 1.3电梯电机功率、功率因素等值应按建筑或厂家指定的产品资料选取,不得按图集或其它参考 资料随意估算。 (哪开始就提供设备选型) 1.4住宅负荷需要系数,可参考以下数据作为集中表箱、预分支电缆、母线槽设计规格的依据 2、变压器 2.1优先采用公用变压器,包括单身公寓、小型商业办公、住宅公用设备用电 (建设方需首先与当地供电局达成供电方案,吧这些明确;否则同1.1条) 2.2专用变优先考虑设在地下车库并与住宅保持适当距离,有条件也可设置于不用设置气体灭火 装置的地面建筑内。

结构成本限额指标(1)

结构成本限额设计指标 编制目的:标准化,提高成本意识和加强成本控制。 使用者:华南区各地区公司 生效时间:2008年9月23日 为了有效的进行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和成本控制,针对华南区地震设防烈度、基本风压、设计院业务特点等情况,制定以下结构钢筋、混凝土含量的限额设计指标。 一、结构成本限额设计指标表 建筑类型结构部位 钢筋指标 (Kg/m2)混凝土指标 (m3/m2) 其他 33层高层住宅 (不高于100m) 上部结构 50~66 0.36~0.48 24层高层住宅 (不高于80m) 上部结构 47~61 0.35~0.46 18层高层住宅 (不高于60m) 上部结构 45~57 0.34~0.43 12层高层住宅上部结构 43~55 0.32~0.42 7层多层住宅上部结构 40~52 0.26~0.38 别墅、 Townhouse 上部结构 44~63 0.30~0.45 人防地下室 (6级人防) 地下室 160~180 1.1~1.3 非人防地下室地下室 130~150 0.8~1.0

二、制订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 中海地产华南区各公司项目经验数据 其他地产公司、设计院项目参考数据 三、细则说明 1.本指标适用于中海地产华南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公司住宅项目。 2.本指标各项数据的计算规则如下: a)钢筋指标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钢材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 积;混凝土指标为计算范围内的相应结构混凝土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 的建筑面积。 b)钢筋包括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凸窗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受力及构造钢筋;不包括混凝土装饰构件、预埋件、砌体部分的构 造柱等处的钢筋,不包括墙上加挂的钢丝网、防水层构造钢筋,不包 括施工损耗的钢筋。 c)混凝土包括剪力墙、柱、梁、楼板、空调板、凸窗板等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混凝土,不包括混凝土装饰构件、砌体部分的构造柱等处的混凝 土,不包括防水层混凝土,不包括施工损耗的混凝土。 d)建筑面积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计 算的面积。 e)根据统计,华南区各公司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率大多在1.05-1.10 之间,可根据此比率范围将材料用量指标换算为单位建筑面积的指标。 赠送面积较多的可按实际情况进行换算。 3.本指标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采用HRB400; 板内的钢筋宜采用冷轧钢筋;其余采用HPB335和HPB235钢筋。在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