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词汇(或称语汇)和语音、语法并列为语言的三大要素。“语汇”的叫法可能比“词汇”更科学一些,语汇、语法、语音,三者都以“语”为构词的第一个语素,是合乎逻辑分类的。为从俗,本文暂且仍用“词汇”的叫法。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发展变化在语音、语法上都有体现。比较稳定的是语法,其次是语音,不断更新自己装备的是词汇。这道理很简单,社会上的凡人凡事凡物在新陈代谢,词汇就随之新陈代谢。新事物层出不穷,新词汇就层出不穷。世界创造出了“电脑”这个神奇的东西,词库中就要增加“电脑”这个新词。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和组词造句规律的语法,却不必因为新事物的出现而频频改变。因而,词汇这玩意儿真成了语言研究中的难题。以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和词汇研究来比较,语法研究的学派林立,近三四十年来,几次呈现繁荣的局面,有公认的名家名作为证。词汇研究则略逊一筹了。

语法研究的理论成果被教学语法所吸收,形成新的教学语法,对语法的普及和提高中文基础教育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词汇研究的理论同样为中文教育所需要。本文先试就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作一些探讨,以期拋砖引玉。

现代汉语词汇虽是语言中发展变化较大的部分,并不意味着它的一切规律均在变动中,应该说,词汇的规律有静态和动态两种,保持稳定的静态规律主要是构词规律,不断变化的动态规律是词库中的新陈代谢。下面就分两部分来讨论。

一、词汇的相对稳定的静态规律

(一)构词语素以单音节语素为基本形式

词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构词的最小单,由此可看到文字记录的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几千年以来,单音节语素在语素中占绝大多数。在口头上,一个单音节语素指的是一个带声词的音节;在书面上是汉字,过去常有说词是由字构成的,那是因为一个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一个语素。科学的说法应该是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汉语的词大多由单音节“语素”构成。单音节语素在构词上有神奇的力量,单音节语素写出来是一个字,所以我们计算单音节语素的数量可以以字的数量来计,常用的大概有三千多个,次常用的又有三千多个。六千多个单音节语素,以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可以构成的词当在几万,常用词也会有上万个。

因而,当出现了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需要一个新词表达的时候,可供选择的构词语素有几千个,不愁选不出合适的“人选”。比如当人们创造出将活动景物的图像和声音(伴音)变成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出去,使图像和声音重现的过程,就制造出接收这图像和声音的电视机,那么,就有了“电视”这个新词的产生来表达上述概念。而“电”“视”这两个语素是从古代就有的语素,没有想到可以被挑选出来组成表示现代化事物的新词。可见,新词并不一定要创造了新语素才能形成,多半是用库存的语素经过筛选构成新词。

看一个单音节语素构词能力强不强,有两个条件,一是能否独立成词,二是能否与别的语素构词,且构词时次序灵话。两者能力兼具

的叫自由语素。只具备第二种条件,即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且组合位置灵活的是半自由语素。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且位置不灵活的叫不自由语素。单音节语素中大量的是自由和半自由的语素。自由语素不少,所以单音词不少。构词能力强,使得汉语词库中极易增添新的生命。比如“冰释”,冰是自由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一块冰),也可以和其它语素组成合成词(冰棒、冰雹、冰河、旱冰、滑冰、溜冰鞋)。“释”作为消除义,只能成为半自由语素,如:释疑、释然、焕然冰释。不自由语素或称词的前缀、后缀,多半是虚化的语素(者、性、派、家、手、子、儿、头、阿、志、初、第等)。

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在数量上始终是少数,而且没有发展的趋势。以古代汉语遗留的“联绵字”来看,数量比先秦西汉只少不多。外来词多数由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构成(咖啡、巧克力、普罗列达里亚),总数量是比古代、近代时多,但仍然有限,这是受汉语言文字本身规律之约束造成的。

(二)语素构词以五种语法结构为基本形式

语素和语素以先后次序组合成词,这组合是有语法规律的,它同词与词组合成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自然短语的内部结构要比词的构成复杂,因为短语的组合不受音节的限制。

这五种组合方法是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又一种说法是联合、修饰、支配、补充、陈述五种关系。

我们举近些年的新词新语来看词的结构:

并列精英机遇酒水社区教科文回归界定揪斗举报开发

紧俏紧缺疲软祥和宽容

偏正电脑激光爱心侃爷容源

回流贿赠价拨科幻联播

高企美食热线代购纯情

动宾走穴回潮交心解冻焗油

减肥动机节食借读纠偏

立项斥资炒金选美扫黄

动补拓展爆满看淡冲凉走俏

主谓军管刊授婚变家教镭射

资深炮轰人治邮购死缓

以上五种结构是新词产生采用的主要结构,特别是并列、偏正、动宾这三种方式。其中动宾结构比过去要多,这很值得注意。

(三)常用词的音节数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基本形式

汉语的词由单音词向双音节词发展,这是古代汉语向近代、现代汉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运用汉语的人的心理看,双音词是最受欢迎的。因为双音词适应思维精密变化的发展,两个语素构词,词和词可以相应成为词族,比如,以“电”为第一个语素,和另一个语素组合的词有:

电棒电报电表电波电镀电场电车电池

电船电灯电工电焊电机电键电铃

电路电瓶电扇电视电脑电网电眼电钻

同时,双音节还避免了单音词太多会产生过多同音词的现象。汉语语音系统是向简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单音词多,势必产生同音词多的情况,不利交际。

三音节词近现代较古代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年,三音节词的数量不断增长。像“性”作为后缀的三音词,有相当多的词,成了一个词族。如:多科性、逻辑性、代表性、敏悦性、可行性、盲目性、科学性、原则性、系统性、决定性等等,列举上百个大概都不难。像“性”这样的后缀,又有:化、家、员、者、派、鬼、犯、界、生、素、论、式、品、纲、度、法等等,在它们充任不自由语素时,意义已经虚化了。但是,三音节词再增长,也没有超过双音节词的可能。

截至目前为止,汉语的多音节词发展到了四音节就不再向更多的音节发展,四音节词是音节数目的饱和点,有来历的成语是四音节的,仿造“四字格”的新成语也相同。另有一些专有名词或科学术语甚至一般用语,喜欢用两个双音节再行组合,又成了四音节词语: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遗传工程、边缘科学、运载火箭、机器翻译等。

词到了四音节以上,往往要简约化,缩成双音节或三音节。“电子计算器”问世后,又出现了“电脑”来代替它就是例子。五个音节太长了,“电脑”是双音节,又用比喻造词法形象地道出了它的功能。“飞碟”的产生又是一例,最早代表这个新发现事物的词是“空中不明飞行体”或“UFO”,推广起来都有问题,前一个是七音节,后一个是英文字母缩写,最后以“飞碟”来代表,逐渐就用开了。

总之,构词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就相对制约了词的音节数目。除了单音节有相当数量外,最受欢迎的双音节,三音节也得到认同,四音节就到宽容的限度。五音节以上的词语多是科学术语或专有名词,不会是一般的常用词。这个情况已经形成较稳定的规律。

二、词汇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规律

这部分主要说明词库中新陈代谢的规律。且“动态”一词是和“静态”相比较而言,以词库内的贮存看,词语是在流动中的。有死亡的,有新生的,又有起死回生的,还有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生存了几千年的,所以总的看,它是动态的。下面选择几个问题讨论,并不全面。

(一)规X词语的构成

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语音有规X,《汉语拼音方案》准确地描写了这个“以音为标准音”的规X。语法有规X,理论语法、教学语法也描写了这个规X,并佐以典X的现代白话文为例证。词汇的规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