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四则运算法则

数学四则运算法则

数学四则运算法则
数学四则运算法则

一、数学四则运算法则

1.加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各个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例如:4(加数)+3(加数)=7(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减法里,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那个加数叫差。例如:7(被减数)-3(减数)=4(差)

2.乘除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例如:3+3+3+3=12

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3(被乘数)×4(乘数)=12(积)

注:上面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在乘法算式中当被乘数;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的个数,在乘法算式中当乘数;加法算式中的和,在乘法算式中叫做积。

在乘法里,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如:在3×4=12中,3和4又可以叫做因数。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被除数),已知一个因数(除数),求另一个未知因数(商)。

3.四则混合运算

(1)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也就是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依次演

算。

(2)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也就是有加减乘除法的四则运算: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也得按照(1)(2)两条的运算顺序进行。

二、扩展阅读:人生的四则运算法则

人生的四则运算法则2009-02-14 19:47加法:加倍努力成功无捷径,唯有勤奋而已。万丈高楼平地起,很多专家的学知都是建立在日复一日"简单的事重复地做"的基础上。那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能让你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看清自己内在的深刻力量。马友友在多少个不眠的夜里,拉断多少根...

5.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加、减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问题

极限四则运算可推广到任意有限个极限的情况,单不能推广到无限个! 这是什么意思啊? 例如f(n)=n/n lim(n- +∞)f(n)=1 f(n)=n/n =1/n+1/n+…+1/n(n个1/n) lim(n-

+∞)[1/n+1/n+…+1/n]=0+0+…+0=1? ...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之推论

n. 在使用这些法则时,必须注意两点: 1)法则要求每个参与运算的函数极限都存在。2)商的极限运算法则有个重要的前提,即分母的极限不能为零。当上面两个条件不具备时,不能使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 0.6-0.4 2×3 6÷2

100-15 2×0.3 0.6÷0.2

0.2+0.3 2×1.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 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根据,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37.5×1.03 (积是三位小数)

8.7÷0.03 (商是整数)

3.13÷15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要除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要先通分)

(四)法则中的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请同学们根据a与0,a与1和a与a的运算分类.(a作除数时不等于0)分类如下:

第一组:a+0=a a-0=a a×0=00÷a=0

第二组:a×1=a a÷1=a

第三组:a-a=0 a÷a=1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由极限定义来求极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行的,因此需寻求一些方法来求极限。 定理1:若B x g A x f ==)(lim ,)(lim ,则)]()(lim[x g x f ±存在,且 )(lim )(lim )]()(lim[x g x f B A x g x f ±=±=±。 证明: 只证B A x g x f +=+)]()(lim[,过程为0x x →,对0,01>?>?δε,当 100δ<-?δ,当2 00δ<-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概念总结知识讲解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概念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叫做加法。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验算)减数=被减数-差(验算) 被减数=减数+差(验算) (★常考:验算:注意:①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②补零,③得数写第一个结果,用最简洁的方式。④细心验算) 2、乘、除法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算,叫做乘法。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验算)除数=被除数÷商(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验算) 3、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乘、除谁在前,先算谁) 6、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7、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不能作除数,可作被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 8、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定要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依次计算。 (常考:列综合算式:①要用原题中的数据,不是自算的,②题目里从上到下先算谁,再算谁,找出运算顺序,③考虑小括号与中括号) 9、租船:坐满最便宜。 假设全部租大船,求出价格。假设全部租小船,求出价格。 多租价格低的,不留空位最省钱。 (常考:景区选方案,细心计算)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 一、加法的变化规则 (1)加法公式: 加数+ 加数= 和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加法的变化规则有: (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增加几。 例如:13+5=18 (13+2)+5=18+2 题型1 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看作了7,个位上的5看作了2,算得的和是87。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4——7,个位5——2 增加 72-45=27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增加27 即正确的和+27=87 => 正确的和=87-27=60 (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减少几。 例如:28+16=44 (28-12)+16=44-12 题型1 小强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1,把个位上的8错写成0,所得的和是285。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7——1,个位8——0 减少 78-10=68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减少68 即正确的和-68=285 => 正确的和=285+68=353 题型2 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将有什么变化? 一个加数减少29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29 题型3 两个数相加,和是100,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现在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减少48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48 即现在的和=100-48=52 (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几,那么和不变。 例如:112+23=135 (112+3)+(23-3)=135 题型1: 两个加数的和是378,其中一个加数增加245,另一个加数减少245,现在这两个加数的和是(378 )。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 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 ÷3= 100 -62= 24 -8 +10 = 75 ×30= 371 -371= 5 +24 -12= 200 ÷40= 84 ÷4= 159+61= 600÷20=78+222= 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 225-99= 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 +17 -25 240 ÷40 × 5 300 -50 ×2 49 - (17 +25)240 +40 × 5 300 -50 ×20 ×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 9000-1800=72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 -111 ÷37 (121 -111 ÷37) × 5 280 +650 ÷13 45 ×20 × 3 1000 -(280 +650 ÷13)(95 -19 × 5 )÷74 (120 -103)×50 760 ÷10 ÷38 (270 +180)÷(30 -15)707 -35 ×20 (95 -19 × 5 )÷74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 (798-616) (270 +180)÷(30 -15)(315×40-364)÷7 12520÷8×(121÷11) 707 -35 ×20 50+160÷40 (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 420+580-64×21÷28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知识点整理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知识点整理 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级运算:加、减。二级运算:乘、除。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然后再算括号外的。先算小括号,然后算中括号、大括号。两级运算,先算高一级后算低一级。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一级运算中,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同一级计算) 2、如果同时有一级、二级运算,先算二级运算。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不管什么级都要先算)。 4、关于括号里的计算:先算小括号,然后算中括号、大括号,括号中也是先算二级,再算一级。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有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 2、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减法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第一个数减轻后面两个数的和,差不变, 这作减法的性质. 4、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5、乘法结合律:a×b×c=(a×b)×c=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6、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起来,积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7、除法的性质:a÷b÷c=a÷(b×c)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商不变,这叫做除 法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同时应用,只有交换后才可以结合. ★★运算顺序:1、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3、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0(a≠0) 知识点三: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①(a+b)×c=a×c+b×c;a×c+b×c=(a+b)×c; ②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例题 一、常见乘法计算: 1、整数:25×4=100 125×8=1000 2、小数:0.25×4=1 0.125×8=1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题: 50+98+50 =50+50+98 =100+98 =198

(完整版)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 (x )=x+x 2 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 2 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 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 / x x y =,即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00/0x x x f x f y -=- 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 ),(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x f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x f , 称这个函 数)(/ x f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四则运算法则

一、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 2)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 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二)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①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 ②看除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时补0占位);

数学四则运算简计算

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 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按四则运算来计算。 一、加法 类型一: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观察数的末位特征,将数凑成整数进行简算。 123+45+55 74+86+26+14 163+78+22+37 类型二:算式中的大部分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原则计算。如,把199看做200-1 199+299+399 99+198+97+6 99+999+9999 类型三:只有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字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加的要减去”,“少加的要再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如,加99看做加100-1;加103看做加100+3 163+99 634+103 193+98 846+202 二、减法 类型一:连续减去两个数或者两个数以上,等于减去它们的和。 186-63-37 899-132-68 478-26-174 类型二:只有两个数相见,其中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根据“多减的加回来”,“少减的要再减”的原则计算,如,减99看做减100+1;减104看做减100-4(与加法类型三属于同类型题目) 189-99 569-104 363-97 483-102

三、加减混合计算 类型一:移动数字,符号跟着后面的符号,开头的数的符号都是加号,如,632-143-32中,632的符号是加号,143的符号是减号,32的符号是减号。移动是为了减法能消去尾数,加法可以凑整。 789+63-89 843-88+57 144-33-44 632+184-132 类型二:添括号,去括号以达到减法消除尾数,加法能凑整的目的。原则是:减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638-139+39 546+188-88 436-(36+24) 563+(76-63) 四、乘法 类型一: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5?4=100,125?8=1000进行简算。 768?25?4 125?76?8 125?39?8?25?4 类型二:利用25?4=100,125?8=1000拆数。题目中出现25,125,需要找的4,8隐藏在另外的因数中。 25?32 125?64 125?32?25 25?44 125?78 类型三:乘法分配律具体应用 (一)公式的正运算,(a+b)?c= a?c+b?c a?(b+c)=a?b+a?c(加号也可以换成减号)(40+8) ?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15?(40-8)

最新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主讲:陈晓林时间:2012-2-2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限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求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能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定义法求函数f(x)=x+x2的导数,观察结果,发掘两个函数的和、差求导方法,给结合定义给出证明;由定义法求f(x)=x2g(x)的导数,发现函数乘积的导数,归纳出两个函数积、商的求导发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由特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探索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归纳——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函数和、差、积、商导数公式的发掘与应用 教学难点:导数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探析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函数的概念和导数公式表。 1.导数的定义:设函数?Skip Record If...?在?Skip Record If...?处附近有定义,如果?Skip Record If...?时,?Skip Record If...?与?Skip Record If...?的比?Skip Record If...?(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Skip Record If...?无限趋近于某个常

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Skip Record If...?在?Skip Record If...?处的导数,记作?Skip Record If...?,即?Skip Record If...? 2.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Skip Record If...?上点(?Skip Record If...?)处的切线的斜率因此,如果?Skip Record If...?在点?Skip Record If...?可导,则曲线 ?Skip Record If...?在点(?Skip Record If...?)处的切线方程为?Skip Record If...?3. 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Skip Record If...?在开区间?Skip Record If...?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Skip Record If...?,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 ?Skip Record If...?,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Skip Record If...?, 称这个函数 ?Skip Record If...?为函数?Skip Record If...?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4. 求函数?Skip Record If...?的导数的一般方法: (1)求函数的改变量?Skip Record If...?2)求平均变化率?Skip Record If...?(3)取极限,得导数?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5.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二)、探析新课 两个函数和(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导数的和(差),即 ?Skip Record If...? 证明:令?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 即?Skip Record If...?. 例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完整版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 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3=100- 62=24?- 8?+?10= 75×30=371?- 371=5?+?24?- 12= 200÷40=84÷4=159+61=? 600÷20=?78+222=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225-99=?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17-25240÷40×5300-50×2 49-(17+25)240+40×5300-50×20×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64-28=3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9000-1800=7200综合算式___________(3)810-19=791?791×2=15821582+216=1798综合算式(4)96×5=480480+20=500500÷4=125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111÷37(121-111÷37)×5 280+650÷1345×20×3 1000-(280+650÷13)(95-19×5)÷74 (120-103)×50760÷10÷38 (270+180)÷(30-15)707-35×20 (95-19×5)÷74?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 (798-616) (270+180)÷(30-15)(315×40-364)÷7 12520÷8×(121÷11)707-35×20 50+160÷40?(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概念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叫做加法。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验算)减数=被减数-差(验算) 被减数=减数+差(验算) (★常考:验算:注意:①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②补零,③得数写第一个结果,用最简洁的方式。④细心验算) 2、乘、除法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算,叫做乘法。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验算)除数=被除数÷商(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验算) 3、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乘、除谁在前,先算谁) 6、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7、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不能作除数,可作被除数。(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 8、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一定要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依次计算。 (常考:列综合算式:①要用原题中的数据,不是自算的,②题目里从上到下先算谁,再算谁,找出运算顺序,③考虑小括号与中括号) 9、租船:坐满最便宜。 假设全部租大船,求出价格。假设全部租小船,求出价格。 多租价格低的,不留空位最省钱。 (常考:景区选方案,细心计算)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2)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 一、填一填。 1.45+()=82 ()÷7=84 15×()=120 ()-4.6=6.4 2.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2+1.26+0.74=4.2+(□+□)(2)256-37-163=256-(□○□)(3)8×43×25=8×□×□(4)(125+60)×8=□×8+□×8 (5)400÷16=400÷□○□ 3.计算(48+144+24)×6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如果不改变算式中各数与符号的位置,把运算顺序改为:加→除→乘,那么算式应为()。 4.在○里填上“>”“<”或“=”。 81÷9×3○81÷(9×3)51×8○51×5+51×2 540÷27-18○540÷(27-18) 79-33+20○79-(33-20)5.在一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商+被除数=270,如果商是5,那么被除数是(),除数是()。 二、先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三、算一算。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328+296 952÷28 720-168 32×49 2.计算下面各题。 (135+75)×(14×5) 72-180÷60×3 18×[79-(235-156)] (64-224÷14)×27 9600÷[4×(12+18)] 367-144÷24×13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36-1.49-3.51 5700÷4÷25 586-297 132×75-32×75 102×48 125×64×5 146×99+146 2800÷35 四、解决问题。 1.4台磨面机5小时磨面粉800kg,照这样计算,平均一台磨面机每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 2. (1)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收了多少千克萝卜? (2)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收了多少千克萝卜? 3.前进小学四年级195人去科技馆参观,有两种车可供选择。大车限乘45人,每次每辆150元;小车限乘30人,每次每辆12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应付多少钱?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定律

教案过程 一、复习预习 1.换位学习 让学生以“老师的口吻”为老师讲解已学过的运算定律 2.学生与老师交流(运算中怎样简便?):讨论“我的想法对不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2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3 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4 乘法运算中,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考点/易错点6 1.要想运用运算定律做好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如果只有加法,一般用到加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算式里只有乘法,一般用到乘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既有加又有乘,一般用到乘法分配律。当然要注意一些变式。 2.还要观察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101可以变成(100+1),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357+288+143 【答案】788 【解读】357+288+143 =357+143+288 =500+288 =788 【例题2】 【题干】 138+293+62+107 【答案】600 【解读】138+293+62+107 =(138+62)+(293+107) =200+400 =600 【例题3】 【题干】25×17×4

【答案】1700 【解读】25×17×4 =25×4×17 =100×17 =1700 【例题4】 【题干】(25×125)×(8×4)【答案】100000 【解读】(25×125)×(8×4) =(25×4)×(8×125) =100×1000 =100000 【例题5】 【题干】 25×(40+4) 【答案】1100 【解读】 25×(40+4) = 25×40+25×4 =1000+100 =1100 【例题6】 【题干】 125×64 【答案】8000 【解读】 125×64 =125×(8×8)

(完整版)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易错题练习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易错题练习 1.把下面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140×4=560 560+120=680 680÷17=40 综合算式: (2)138-48=90 5400÷90=60 40×60=2400 综合算式: (3)735+285=1020 1020÷510=2 150×2=300 综合算式: 2. 3.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连一连。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5.有一个由8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见下图。请画出该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二、简便计算。 56+78+201+322+44 745-(328+245)+128 468+298 556-398 365-135+735-265 595-39-27-24 5×27×20×3 24×13×125 75+25-75+25 68+(132-74) 106×25 99×78

三、解决问题 1.如果a*b=8×(a-3)÷b ,求10*7 2.海尔公司组织32人外出划船。 怎样租船最省钱? 3.四年级两个班共有58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每辆120元 每辆160元 限乘12人 限乘18人 4. 水果店有7筐等重的苹果,如果从每个筐里取出20千克7个筐里剩下的苹果的质量正好等于原来3筐苹果的质量。原来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5.儿童影城原来每天放映5场电影,平均每场可卖920张票。现在每天多放映2场,假设平均每场可卖的票数不变,现在每天能卖多少张票? 6.马虎在计算“8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的得数吗?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7.某商场开展优惠活动,凡购物满200元可回赠现金50元。妈妈有530元,你认为她最多可以买到多少钱的商品? 8.甲乙两筐水果一共重40千克。从甲筐取6千克放到乙筐后,甲筐的水果比乙筐多2千克。求两筐水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小船租金:24元/艘 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 大船人数:6人/艘

四则运算法则

四则运算法则汇编 一、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 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减; 2)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作十。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商“0 ”。)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小数四则运算法则。

(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二)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23.5×1.3=30.55 23.5 ×1.3 ——— 70 5 2 35 ——— 3 0.55 (三)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 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练 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专项训练四则运算 一、口算? 36÷3=100- 62=24?- 8?+?10= 75×30=371?- 371=5?+?24?- 12= 200÷40=84÷4=159+61=? 600÷20=?78+222=1000÷8=? 17×11=?7600÷400=?480÷120=? 25×17×4=?225-99=?640÷40=? 二、比一比,算一算? 49+17-25240÷40×5300-50×2 49-(17+25)240+40×5300-50×20×0 三、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64-28=3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75×24=1800?9000-1800=7200综合算式___________(3)810-19=791?791×2=15821582+216=1798综合算式(4)96×5=480480+20=500500÷4=125综合算式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1-111÷37(121-111÷37)×5 280+650÷1345×20×3 1000-(280+650÷13)(95-19×5)÷74 (120-103)×50760÷10÷38 (270+180)÷(30-15)707-35×20 (95-19×5)÷74?19×96-962÷74? 10000-(59+66)×645940÷45× (798-616) (270+180)÷(30-15)(315×40-364)÷7 12520÷8×(121÷11)707-35×20 50+160÷40?(58+370)÷(64-45) 120-144÷18+35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知识点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知识点 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二、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5、乘法分配律:①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c;a×c+b×c=(a+b)×c;

②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c;a×c—b×c=(a—b)×c; 6、连减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简便计算例题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题: 50+98+50 =50+50+98 =100+98 =198

小学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专题

一、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10+2-3 10-2+3 8÷2×4 8×2÷4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如:4+18×2 16-15÷3 36÷6+4×6 3、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数,再算括号外的数。 如:(4+5)÷3 5×(7-3)(10-2)×(8+3) (二)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注意:一个数加上0或减0,还得原来的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还得0,0不可以作除数。 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公式: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字母公式: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字母公式: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字母公式:a÷b÷c=a÷c÷b 3、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则运算练习题 1、下列各题先标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30.8 ÷ [14-(9.85+1.07)] [60-(9.5+28.9)]÷0.18 2.881 ÷ 0.43-0.24×3.5 ③②① 20×[(2.44- 1.8)÷0.4+0.15] 28-(3.4+1.25×2.4) 2.55×7.1+2.45×7.1 777×9+1111×30.8×〔15.5-(3.21+5.79)〕(31.8+3.2×4)÷5 31.5×4÷(6+3)0.64×25×7.8+2.2 2÷2.5+2.5÷2 194-64.8÷1.8×0.936.72÷4.25×9.9 5180-705×6 24÷2.4-2.5×0.8(4121+2389)÷7671×15-974 469×12+1492405×(3213-3189) 3.416 ÷(0.016×35) 0.8×[(10-6.76)÷1.2]280+840÷24×585×(95-1440÷24) 2、下列各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0.4×0.7×0.250.75×102147×8+8×53

25×125×40×8 0.78×6.4+3.6×(1-0.78) 89+124+11+26+48 0.9+1.08+0.92+0.1 875-147-53 1437×27+27×563 125×644×(25×65+25×28) 138×25×4 25×32×125 26×5.1+4.9×26 3.51×4.9+3.51×5.1 101×88 3.56×38.5+0.7×356+9.15×35.6 8.25×99 8.941×99+8.941 6.8× 4.1+ 5.9× 6.8 79×42+79+79×57178×101-178 7300÷25÷4 123×18-123×3+85×123 31×870+13×310 83×102-166 98×199 75×99-3×75 + 1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