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墙建设设计稿

文化墙建设设计稿

文化墙建设设计稿
文化墙建设设计稿

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文化墙建设构想

文化墙设在新硬化运动场南(现车库),分南北两侧设计,统一模版制作。

北侧:八块展牌,科室文化展示。八个业务科室:中学研训室、小学研训室、幼儿研训室、培训室、教科室、德育研训室、电教室、仪器站各负责一块。围绕科室职能,以图片为主,展示近年来工作理念、工作轨迹和主要业绩,体现科室文化特色。

请各科室责成专人整理所需材料、图片,下周一提交学校办公室邮箱(hgqjxbgs@https://www.doczj.com/doc/cc6090802.html,),不必设计展牌,由学校统一设计。

南侧:七块展牌,学校文化展示。具体围绕以下内容进行设计,由办公室完成,所需材料图片下周一完成。

1、组织领导

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是由海港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港区教育局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作为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发展建设单位,学校不断创新,积极实践,创造性地将教师教育整合于教育整体工作之中,实现了跨跃式发展。2013年,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目前,进修学校设有9个科室和一个附属实验学校,在学校管理、机构设置上实现了“研训一体”化,全方位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服务。

2、基础设施

占地22.37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其中附属实验学校3440平方米。学校建有标准教室20间,多媒体数字演播室、数字探究实验室、综合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心理辅导室、大小会议室、计算机室齐全,有容纳300人的多媒体阶梯教室和容纳100人的学术报告厅,具有与教育网、公网进行有效连接的网络环境,建有内部局域网,配备专用服务器,能为我区中小学教师提供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具有支持本地区教师有效开展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的网络平台。多年来学校注重文化建设,形成了清新、淡雅、简朴、实用的风格。

3、教师队伍

在充分发挥“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四大主要功能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现有教职工105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名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在职教师中30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0%,62人具有中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60%。所有研训员都至少具有3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较强的实践与研究能力,是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满足基层教师学习培训的需求。

4、专业效能

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海港区中小幼学校教师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的培训、服务、管理中心,

主要负责统筹培训业务、组织培训资源、管理学员及教务;具备条件的学科直接开设培训课程。发挥我校研训员队伍及全区520名市区级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作用,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集培训、教学、科研于一体,整体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培训者队伍。目前我校能够独立承担省、市级各类培训。

5、功能发挥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前提下,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科研效能,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完善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强化教学装备和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构建区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6、特色影响

多年的实践与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进修学校多年探索和实施的体现“当地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和电大等教师培训机构整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师资共用的改革新途径”的“海港区模式”作为在全国领先的一种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模式给予全国、全省的介绍和推广,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区属各单位、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7、支部建设

我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党委要求,根据区教育局教育工委的部署,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大局,

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解放思想,凝聚合力,积极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目前,我校共有党员48人,占教师总数的4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