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范围2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范围2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范围2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范围2

第一章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现阶段,它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以交互性为标志性特征,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2.新媒体的构成要素:

(1)、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是基础

(2)、呈现方式是多媒体

(3)、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4)、以交互性为核心特征

(5)、新的赢利模式商业模式

(6)、壁垒淡化媒介融合加速

3.新媒体发展的推动因素:

(1)、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光纤、电脑硬件、3G

(2)、资本推动——国内外资金的大肆进入

(3)、政策推动——新兴产业+新的舆论阵地

(4)、受众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方式:

(1)、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的渠道资源

(2)、传统媒体引用新媒体的内容资源

(3)、传统媒体直接进入新媒体——创建自己的网站、论坛;开展数字报、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业务

(4)、新媒体倚靠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以渠道换内容

(5)、以合并或合作的方式实现直接融合

5.新媒体的特质:

一:交互性

二:超强的时效性

三:内容海量性——一切内容都是“比特”式存在

四:信息互联共享

五:多媒体化——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信息媒介

六:超文本架构——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

七:个性化——从“推”到“拉”的转变

八:社群化——网络群体的出现与盛行

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

1.网络新媒体的类型:

(一):互联网(二):博客(三):播客(四):维客(五):威客(六):掘客(七):微博(八):网络电视(九):网络广播(十):网络报刊

2. 网络新媒体的特征:

博客

(1)零门槛——轻松制作自己的个人页面

(2)个人化的网络出版

(3)全方位互动——博主之间、博主与受众之间、受众之间

(4)群集性——由互相链接或门户网站聚合形成特定博客群

掘客:

将新闻把关权/筛选权完全归于网民

微博:

(1)完美的时效性——点击即发表

(2)极简易的操作——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表达平台

(3)话题的聚合性——以话题聚集受众

(4)内容短小精干——发掘文字魅力

(5)审查力度减弱

网络电视:

(1)直播、点播结合

(2)商业模式多样化——游戏、网购等

3.网络电台的类型:

(1)传统媒体网络电台——中国广播网

(2)商业网络电台——QQ radio 猫扑电台

(3)个人网络电台——萤火虫网络电台、灵通网络电台

4.网络报刊的发展阶段:

(1)电子版阶段——简单的媒介转移、内容完全是纸质报纸的翻版。例:福建日报

(2)超链接阶段——在页面上设置特定链接,连接到其它网站、报纸。例:浙江日报(3)多媒体阶段——多媒体化、强调互动例:宁波播报海峡导报

5.手机通信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A:1G——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出现于1980年代,只支持语音。

B:2G——1980年代末出现,支持语音和低速数据传输业务,一种窄带、数字式蜂窝通信系统。

C:3G——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能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6.IPTV定义:

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指以电信宽带网络为传输渠道,以电视机、计算机为主要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向家庭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媒介形态。

7.IPTV的特色功能:

(1)点播——不受频道和时段束缚,电影、电视剧等海量内容随意选。

(2)回看——随意观看电视直播频道过去数天的任意节目。

(3)时移——可以随时暂停、后退和快进

(4)搜索

(5)支付(购物、缴费)

第三章新媒体的技术推动

1.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是:书籍

2.媒介情境论的意义:

媒介在建构情境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每种媒介都会形成特定的信息情境,该情境与人们在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重要,会对人们的传播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媒介环境:

大众传媒提供给大众的并非真正的现实,而是经过媒介营造的“媒介现实”,进而构建一种媒介环境。

4.在媒介环境学中有三种现实:

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受众现实

5.三大定律中梅特卡夫定律意识:

是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某种网络,比如电话的价值随着使用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四章新媒体的影响

1.新媒体对媒介生态的改变有哪些:

一:新媒体打破传统媒体霸权

二:发行量、收听收视率下降三:经营收入变化四:受众结构变化

五:阅读习惯变化六:报纸“消亡论”、“寒冬论”与“春天论”

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荣——媒介的发展是融合而不是取代

2.报纸的存亡有三种看法:

报纸“消亡论”、“寒冬论”与“春天论”

3.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这个公共权威的领域与市民社会这个私人领域之间的批判领域,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在这个领域,民众能够对各种公共问题和国家政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4.公共领域的构成条件:

(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

(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

5.公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闻是指公民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6.公民新闻的意义:

(1)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公众从被动的受众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而成为公民记者,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者或者新闻线索的直接来源。

(2)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公众有充分的民意表达自由,形成多种声音。

第五章新媒体产业

1.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1)、对传统媒体冲击加强,融合替代趋势加速。

(2)、营销价值凸显,营销属性加强。

(3)、产业投资价值看好,合作、收购力度加强

(4)、产业创新速度加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涌现。

(5)、手机信息终端的角色日益突显。

2.新媒体的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赢利能力的模式,是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产出方式和管理控制的系统构架和方法。

3. 商业模式设计的三种取向:

(1)以“关系”为导向(关注利益相关者)

(2)以“竞争”为导向(与对手的差异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3)以“客户”为中心(顾客需求的发现和满足)

4.长尾理论的定义:

在网络媒体上,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80%非热门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20%的热门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5.长尾现象出现的原因:非热门产品生产和营销成本的飞速降低。

6.新媒体的赢利模式:

(1)、广告盈利:※广告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新媒体对广告的依赖虽然不如传统媒体那样,但广告依然是其重要的盈利模式。※新媒体的广告类型主要有:文字广告、图片广告、视频广告、游戏内置广告、社区营销广告、富媒体广告。

(2)、销售盈利※利用新媒体自己销售产品或者帮助生产商销售产品,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类型主要有: B2B、B2C、C2C

(3)、渠道盈利:※通过搭建好通往用户的有效渠道,在这个渠道中销售相应的产品来获得收入或者收取中介费。※会员费、下载费、收视费是最为简单的渠道盈利方式。

(4).增值服务盈利:※定义——除免费内容之外的其它服务,这些服务往往收费或者能间接产生经济效益,比如会员服务、游戏娱乐、可视电话、社区服务等等。

第六章媒介融合

1.媒介融合的定义:

媒介融合主要指将原先属于不同范畴的媒介结合在一起,主要包括媒介形式(技术)的融合和媒介组织(媒体机构主体)的结合两大块内容。

2.媒介融合的类型:

(1)、所有权融合: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

(2)、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

(3)、结构性融合:针对合作模式、内容生产链条的融合形式

(4)、信息采集融合: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5)、新闻表达融合:主要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3.媒介融合的条件:

(1).技术条件:媒介融合的先决条件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媒介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2).社会需求:融合媒介可以根据不同受众需要,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以满足当下“碎片化”、“分众化”的传播环境。

(3).产业政策:三网合一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视像在内所有业务的通信,即电视,电脑以及电话的融合。

4.媒介融合的特征:

(1)、技术化与全能化◎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媒介融合整合不同媒介功能(2)、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变单一的内容生产为集约化生产◎变传媒组织的内容生产为全民生产

(3)、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内容融合实现内容增值◎渠道融合打造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第七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1.数字化报业理解维度:

(1)、技术形态上,数字报业是用数字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报业,实现传统报业体制、流程与形态的再造,包括内容、形态、流程和手段数字化。

(2)、发展模式上,数字报业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适应新媒体挑战的新制度,寻找新的符合数字报业运作模式和规律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3)、内容为王,不能完全割断与传统报业的联系。

(4)、数字报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方向是数字内容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构建跨媒体、甚至跨地域的传媒集团。

2.数字化报业与传统报业的区别:

(1)、全天候与全覆盖

(2)、全媒体与兼容性

(3)、互动性与共享性

(4)、多元化与集约化

3.数字化报业的实现途径:

(1)、渠道拓展实现数字化生存(“平面媒体产业”转向“数字内容产业”)

(2)、内容拓展提升竞争力

(3)、经营拓展延长产业链

4.三网融合定义:

即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将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

第八章新媒体的失范与管理

1.网络的利:

(1)、使社会沟通更加便捷

(2)、使公众生活更加方便

(3)、海量信息,免费获取

(4)、提供充裕的传播渠道,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

(5)、民主议政、舆论监督。

(6)、网络成为重要新兴产业之一。

2. 网络的“弊”:

(1)、网络游戏成瘾

(2)、虚假与不良信息肆虐

(3)、网络病毒肆虐

(4)、网络失控凸显,网络暴力屡见不鲜。

3.人肉搜索定义:

人肉搜索是与机器搜索相对而言的一种信息搜索方式,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强调搜索过程的互动,是一种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4.恶搞的定义:

用滑稽、搞笑整蛊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5.网络恶搞的形式: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6.国外网络舆论管理模式:

(1)、政府立法管理;

(2)、技术手段控制;

(3)、网络行业、用户等自律

(4)、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

新媒体艺术概论笔记

新媒体艺术概论 课程准备 1.新媒体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舞台上了。 2.新媒体艺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仍是民族的。 3.新媒体艺术已成长为一种新艺术形态,一切都在探索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介绍 第一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第四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授课内容 第五节怎样学好《新媒体艺术概论》 第六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课程安排 第二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一媒体(媒介) 1.定义:狭义(media):负载信息的介质。(图像、文字等) 广义(communication):传播信息的工具。(如邮局系统,出版发行售卖,虚)2.媒体与人类同时产生(媒体不只指新闻媒体,还包括信息出版、艺术媒体等。) “结绳”与“鱼雁” 3.媒体的更迭与进步 旌旗、鼓角、烽燧、虎符、电报、GPS 二新媒体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 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

三新媒体艺术(2,代表传播方向;3,人性化) 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一造型机制 数字化机理,智能化功能,虚拟化呈现,海量化存储,非线性结构,网络化传播,无损花复制。 二本质特征 1.科学模拟(精灵鼠小弟) 2.多媒融合(把不同形态的媒介信息融合在一起) 3.互动参与 4.平等共享 (科学是让人“知道”,艺术是让人“感到”。“知道”不一定“感到”=_=!!造型机制是表层的,深层的是本质特征。数字化机理:过去不同的艺术使用的是不同的造型的物质材料,如音乐用声音造型;绘画用色彩,图案;摄影用感光和显影材料等。人们最熟悉的数字化结构:光盘。以扇形记录信息。新一代DVD 4.7G 存储介质的使用要和读取结合起来。地球上物质分四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一深化文艺理论研究 二深化艺术史的研究 三深化门类艺术的研究 四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培养新媒体的创作和批评人才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二、课程目标 对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法回避的。对于传媒行业从业者来说,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需求,该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于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2.新媒体的优势 3.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四)作业 谈谈怎么看待柯达破产? 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创新扩散理论。(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2.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一)教学目的 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2.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 3.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四)作业 分析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的关联。 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了解新媒体中网络传播的类型,掌握网络中的大众传播发展历程,掌握web2.0特征。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1、新媒体的概念: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介形态,利用数字技术、手机、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严格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 2、新媒体构成要素: 1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2信息的呈现上是多媒体。 3全天候和全覆盖 4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性 5媒介融合的趋势 3、概念的诞生和演进(小题)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给总统的报告书中提到互联网的概念。 4、网民规模、成形结构比例等(小题) 截止到2015年6月: 网民规模6.6亿,手机网民规模近5.9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8.9%. 农村网民规模1.86亿,占网民总数的27.9%。

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4%,农村30%。 人均上网时长25小时。 搜索引擎的网民用户5.36亿,使用率80.3%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3.74亿,增长率3.5% 网络团购用户规模1.76亿,增长率2.2%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9亿,增长率为17.9% 网上旅行预订网民规模2.29亿,增长率3.3% 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7849万 即时通信用户规模6.06亿,占网民总体的90.8% 数据解读 1、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手机上网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 2、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网民上网设备逐渐向手机端集中 3、移动商务类应用发展迅速,助力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 4、互联网应用向提升体验、贴近经济方向发展 为什么网民规模渐趋稳定? 1、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2、运营商和各大厂商联动,加快网络向生活的渗透。 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加强 4、网络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增加了网民的使用粘性。新媒体发展的驱动力 1、技术与市场发育 2、资本市场准备 3、党政重视支持 4、加强对意

新媒体概论笔记

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

增强现实,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他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你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和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h. 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与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1 媒体的分类 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 2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 互联网站(如新浪网) 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 数字电视(如SiTV) 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 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 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 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 □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 □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 有创新性;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 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 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 数字化新媒体 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7信息的分类 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 8 信息的数字化 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当着眼于媒体的物质特性、习惯采用“信号” 当着眼于媒体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采用“符号” 当着眼于媒体的具体物质形态时,采用“介质” 当从技术层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往往侧重于媒体

(完整word版)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1.摩尔定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 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 2.“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 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 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5.媒介人物: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公众对于媒 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 6.新媒体(New media):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 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7.“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 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8.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 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9.“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 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 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 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 新兴媒体 (一)网络媒体 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2、网络媒体的构成:搜索引擎 门户网站 网络视频 网络广播 网络报纸/杂志 网络出版 网络社区 SNS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RSS 博客 播客 维客 网络游戏 网络动画 网络文学 其他网络媒体形态 3、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4、搜索引擎的组成 5、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6、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搜索方式:人工、半自动 代表:Yahoo,搜狐 优点:搜索的站点面广量大,由人工编制的目录信息准确度高且导航质量高。 缺点:低速,更新速度慢。 ○2全文搜索引擎——优点:搜索范围大,信息量多。 缺点:会出现大量无用信息。 代表:Google,百度。 搜索器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新媒体艺术概论课堂实录 主讲:顾群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它的“新”是相对于“旧”,但是“新”和“旧”之间是很难界定的。我们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比如我们在数据库查阅论文等等,我们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在使用“新媒体”这个词了,就是说“新媒体”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词。 下面说说上课的方式,就是接下来我们怎样学习新媒体艺术。人们认识新媒体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因此我希望是这样,还是偏向于“观念”和“概念”的学习。“观念”是艺术层面的内容,“概念”与我们将来从事设计有关。我们学习新媒体艺术的目的将来是要“落地”的,我们怎么“落地”?需要具体的设计呈现。 在课程中,我们强调基本技能培养,刚才有同学提到的我们将来要学什么软件?软件方面很重要,将来怎么实现我们的创意,要了解最新的科技。作为学生,我们掌握最新的科技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要形成这种习惯,要主动去追踪科技前沿信息,并运用到我们新媒体以艺术创作中去。大一上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这堂课是带领大家进入真正的专业课。这是大家的第一堂专业课,在大二的时候基本都是专业课。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进入实际项目,要真的开始做东西了。专业课强调创新,为什么呢,这个新媒体艺术,我当时在给大家讲座的时候强调了一个观点,即艺术贵在创新。为什么大家对新媒体都十分

感兴趣呢,因为它新奇。比如摄影、动画的出现都是因为技术上的新奇。我们理论上要创新,形式上要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表现形式不一样。新媒体艺术是通过革新技术来实现的一种创意和艺术形式。 我们的课程体系包括学校的整个办学理念,比较强调实践。我们讲人文素养、技术能力和艺术创新,最终是要强调实践,这也是我们的就业方向。将来大家可能去这些地方,展示展览公司、电视台电影公司,有可能做展览,也有可能做策展,策展更宽泛,这个以后会慢慢讲到。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没有策展这一块,但是在相关课程中可能会介绍到。现在的传统媒体都在讲新媒体转型,传媒界谈到的新媒体包括我们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的最基础的软件是什么,PS,还有很多软件大家都需要学,然后后面会再上构成设计课,这个是设计的范畴,属于专业基础课。然后会由宋玉远老师带领大家到企业进行考察。我们一定要对行业最新的信息、最新的技术有所了解,不然后面就没有办法来做,我们会学摄影摄像的基础,影视后期制作,因为我们这个课程大多数会和影像有关系。 影像专题设计,专题设计主要包含了脚本,我发给大家的材料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里面有关于我们上海世博会山东馆一段影像的脚本设计,它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这些都会学到。到大二我们会开新媒体艺术表现,新媒体艺术表现是什么概念呢,你实现一个想法必须有一个手段,新媒体艺术表现具体来讲就是怎么实现,就是讲手段的。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 电报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变化: 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

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 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 →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 精英“冷眼旁观” 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doc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2017-2018(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新媒体定义(名词解释)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微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多选题) 1、数字化; 2、多媒体; 3、互动性; 4、网络化; 5、个性化 三、新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单选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3、从消费产品到生产内容。 四、用户生产内容(UGC)(名词解释) 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Greated Content,UGC),泛指以任何形式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五、UGC的特征(单选题)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第二章新媒体类型 ★第一节网络媒体 一、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单选题)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 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 。 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户外彩屏、楼宇电视等。

二、搜索引擎的特征(多选题) 1、搜索引擎本身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2、搜索引擎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控制信息的传播。 三、搜索引擎的分类(单选题) 百度搜索属于: 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 四、门户网站的概念和功能(多选题)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被称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五、门户网站的类型(单选题) “中国四大门户”属于以下那一类 1、综合类门户网站; 2、地方生活门户网站; 3、垂直类门户网站 六、门户网站的特性(选择题)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七、社交网站SNS(名词解释) SNS(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八、网络社区(单选题)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概念之一,是伴随着网络以及网络行为的扩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区作为言论传播和人际互动的新平台,是社会群体互动的最重要的网络场域之一。 网络社区包括趣缘型网络社区、SNS型社区(社交网站)、幻想型网络社区、交易型网络社区。 九、博客(名词解释)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ger的音译。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 和Log 的组合词,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 brevity);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摩尔定律 2.拟态环境 3.公民新闻 4.数字鸿沟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请简述新媒体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3.何为手机报?请简述其运营模式。 4.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哪些?请以优酷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或以其他某个新媒体为例亦可)。 2.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有人说网络媒体实现了公共领域的重构,请加以论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定律: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二、简答题 1.新媒体主要类型: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 针对每种新媒体简要概述各自的相关情况。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数字技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数字化:最显著特征○交互性:本质特征○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个性化信息服务○虚拟信息传播○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的主要特征:○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与新媒体的发展:○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的概念:是相对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的主要特征:○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更加注重交互性○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网站与没有绝对的界限○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新兴媒体 (一)网络媒体 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2、网络媒体的构成: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网络报纸/杂志

课程标准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和编导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这一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作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 2.能力目标: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概说 【目的要求】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新媒体概论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新媒体的概念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3.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4.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二章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 【目的要求】 介绍门户网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其影响;介绍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研究Google和百度,分析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门户网站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门户网站概述 2.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影响 3.搜索引擎发展概述 4.搜索引擎详析 5.两大中文搜索引擎的比较 6.搜索引擎的未来之路 【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三章虚拟社区 【目的要求】 介绍虚拟社区的概念由来,讲解发展历程,探讨虚拟社区的特点和社会影响,重点剖析商务类和教育类虚拟社区。组织学生观察教育类虚拟社区(例西祠胡同安广院BBS),引导学生熟悉这一类虚拟社区,掌握这一类虚拟社区的特点及其在群体中的作用,对群体的影响。 【教学设计建议】通过网站链接介绍虚拟社区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2.虚拟社区的发展历程概述 3.虚拟社区的特点 4.虚拟社区的社会影响 5.商务类和教育类虚拟社区 【自学内容】试论虚拟社区的现实影响——以西祠胡同安广院BBS为例 第四章网络文学 【目的要求】 了解网络文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熟悉当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剖析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分析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教学设计建议】通过网站链接介绍网络文学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网络文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网络文学概观 3.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 4.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小组作业,通过二手资料收集了解我国网络动画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发展瓶颈,给出解决途径,完成中国网络动画市场调查报告。 第五章数字电视 【目的要求】

新媒体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新媒体艺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全息摄影 全息摄影亦称:“全息照相”,一种利用波的干涉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术。全息摄影是通过一束参考光和被摄物体上反射的光叠加在感光片上产生干涉条纹而成。全息摄影不仅记录被摄物体反射光波的振幅(强度),而且还记录反射光波的相对相位。 2、CG(电影、动画) CG 原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 3、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 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在现象学、 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 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文学学者,媒介环境学的开山祖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名副 其实的传播学大师,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地球村”“始 作俑者”就是麦克卢汉。 尼葛洛庞帝:MIT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和共同创办人,并且是媒体科技的Wiesner教授. 投资超过40个(包括三个中国的)企业的”天才投资家”。他帮 助建立了”2B1基金”,并出任该基金的主席。 二、思考题 1、简要说明什么是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以及数字媒体。 答:(1)媒介:传播信息富豪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它扩大并延伸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 (2)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 (3)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 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4)数字媒体: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为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 2、简述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五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答: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亲身传播时代(符号与信号媒介时代) 传播媒介:表情、声音、肢体动作 特点:开始于从早期人类灵长类动物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二)口头语言时代(说话与语言媒介时代)

新媒体概论-卷A-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装---------------------------------------订-----------------------------------线------------------------------------------------------------- 年级: 专业: 组别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20 -20 学年第 学期XXXXXXXXX 期末考试试卷(闭卷) 专业: 年级: 课程:新媒体概论 (必修课) 一、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2-4个答案,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少选,每选对一个得0.5分 1. 以下哪些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价值要素:( ) A.重要性 B.显著性 C.趣味性 D.接近性 E.娱乐性 2. 以下哪些原因使得针对新媒体著作权保护变得十分困难:( ) A.网速太快 B.零成本复制性 C.全球传播性 D.隐蔽性 E.共享性 3. 电子商务的一笔交易一般包含着:( ) A.资金流 B.信息流 C. 人才流 D.物流 E.交易流 4. 评估网络广告效果的标准主要有:( ) A.被动浏览 B.主动点击 C.交互性 D.销售收入 E.广告价位 5. 以下哪些是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 A.方便性 B.普遍性 C.娱乐性 D.开放性 E.安全性 6. 视频网站的主要特点有:( ) A.用户互动 B.高度专业性 C.内容生产速度快 D.内容来源多样化 E.视频可以植入网页 7. 网络舆论的主要功能有:( ) A.交流思想 B.信息传播 C.舆论监督 D.商业盈利 E.娱乐大众 8. 以下哪两个是新闻的两块基石:( ) A.真实性 B. 新鲜性 C.重要性 D.趣味性 E.接近性 9. Web2.0的主要特征有:( ) A .微内容 B.开放性 C.社会性 D.娱乐性 E.新闻性 10. 以下哪些是网络舆论的的主要特性:( ) A.丰富性 B.商业性 C.互动性 D.及时性 E.专业性 11. 影响谣言产生、传播的因素主要有:( ) A.事件的重要性 B.事件的模糊性 C.信息的不对称性 D.公众的教育水平 E.造谣者的水平 12. 影响网民上网的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 A.是否会外语 B .教育水平 C .年龄 D.教育水平 E.性别 13. 网络安全包括哪四个层次:( ) A.国家安全 B.人身安全 C.商业安全 D.个人安全 E.自身安全 14. 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的主要特点有:( ) A.互动性和主动性强 B.实时性强 C.针对性强 D.形式多样 E.商业性强 15. 微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发布平台的开放与多样性 B.主动性强 C.简单易用 D.即时性强 E.专业性 16. 驱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 .现代工业的发展 B .信息产业的发展 C .各国政府的推动 D .新闻媒体的炒作 E .军事竞争的需要 17. 以下哪些广告形式属于网络广告:( ) A.文本链接广告 B.电子邮件广告 C.视频广告 D.户外广告 E.电梯广告 18.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 ) A .企业网络经营 B .企业信息发布 C .网上购物 D .网上招投标 E .网上聊天 19. 博客具有大众化特征,在技术层面上,博客满足了四零条件,四零指的是:( ) A.零经验 B.零技术 C.零成本 D.零编辑 E.零形式 20. 以下哪些是网络上对著作权侵权的特点:( ) A.成本高 B.隐蔽性 C.迅速性 D.全球性 E.罪证难以收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的阅读行为会消失。( ) 2. 京东商城的模式是C2C 。( ) 3. 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 4. 微信是国内第一款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 ) 5. 将下载后的电子图书重新放到网上发送出去,属于侵权。(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