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

本工程燃煤来源为白音华2号露天煤矿,煤质成分分析见表4.1-1。表4.1-1

煤质成分分析

煤质分析试验报告

负责人:审核:检验: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 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4—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 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 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Y 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 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 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

煤质管理工作,总结

煤质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XX年煤质管理工作总结 观音山煤矿XX年煤质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矿生产的推进,原煤生产量逐渐增多,为了确保原煤质量,提高矿经济效益,XX年煤质管理工作被提上了日程,根据矿相关会议精神的指示安排,围绕上级公司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编制了《观音山煤矿煤质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下发实施以后,矿各项煤质管理工作已逐步开展,原煤质量正逐步提高,目前,煤质管理体系正在趋于完善,现将XX年的煤质管理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煤质指标完成情况 XX年全矿共生产原煤万吨,矿安全部与电厂燃煤部共同在101皮带机头和煤场斗轮机处共取样344份,经统计,发热量在5000大卡以上的为3751吨,占%,发热量在4000—5000大卡之间的为50194吨,占%,发热量在3000—4000大卡之间的为75927吨,占%,发热量低于3000大卡的为86740吨,占%,全年平均发热量为大卡,低于考核指标(3500大卡)大卡。从以上数据看出,发热量低于3000大卡的煤量几乎占一半左右,未达到年初制定的煤炭发热量控制在3500以内的考核指标,煤质管理工作十分严峻。 二、煤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观音山煤矿煤质管理规定(试行)》,各相关部门

(单位)严格按照煤质管理责任划分,开展了一系列的煤质控制工作,对违反煤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全年共计对煤质管理方面的罚款 11300元。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灰分的控制,根据每月地质部门下发的地质预报,对照各工作面的煤层情况,制定了分打分装措施,工作面进行煤、岩层分次割煤或掘进,运输环节上进行煤、矸分流,目前通过采区煤仓下口的分流系统进行煤、矸分流,矸石含量超过15%时定为次煤,通过矿车运输至二井井口临时储煤场堆放,矸石含量低于15%时定为好煤,直接采用皮带运输至煤场,煤、矸分流由矿调度室统一指挥,各工作面需出煤或矸前电话汇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根据各工作面的情况统一进行安排。采用矿车运输时采取在矿车上挂煤质牌的措施对好煤、次煤进行区分,在地面卸车时根据挂牌情况进行分开卸载。现场由各跟头安全员对分打分装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不出现煤、矸混装混运的情况。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煤质的灰分得到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煤炭的质量。 2、水分的控制,各掘进工作面均完善了排水系统,正坡掘进的工作面采用水沟进行排水,负坡掘进的工作面安设排水管配合风泵进行排水,每次放炮前对水沟进行疏通或将风泵移至工作面将积水排尽,施工中由现场安全员进行监督,发现工作面积水较多时,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排水。对运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 目前,生物质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就是生物质燃烧。研究生物质燃料的组成成分,了解其燃烧特点,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从刘建禹、翟国勋等[20]对生物质燃料特性的研究可以发现,生物质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含固定碳少。生物质燃料中含碳量最高的也仅50%左右,相当于褐煤中的含碳量。因此,生物质燃料不抗烧,热值较低;若生物质燃料中含氢量变多,挥发分就明显增多。生物质燃料中的碳元素多数和氢元素结合成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燃烧需要长时间的干燥,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分解而析出挥发物。所以,生物质燃料易被引燃,燃烧初期,烟气量较大;生物质燃料含氧量明显地多于煤炭,它使得生物质燃料热值低,但易于引燃;生物质燃料的密度小于煤炭,其质地较疏松,特别是农作物秸杆和一些粪类,因此生物质燃料易于燃烧和燃尽,但其热值较低,发热量小,灰烬中残留的焦碳量少于燃烧煤炭;生物质燃烧排放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较少,故对环境的污染将小于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时无需设置控制气体污染装置,从而降低了成本,这也是生物质优于化石燃料的一方面[22]。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主要分为挥发份的燃烧和残余焦炭的燃。 本文有宇龙机械整理。 4 烧,其主要燃烧过程的特点是[23]: (1)生物质水分含量较多,燃烧需要较长时间的干燥,产生的烟气量较大,排烟造成热损失较高; (2)生物质燃料的密度较小,结构比较疏松,燃烧时受风面积大,较易造成悬浮燃烧,容易产生一些黑絮; (3)由于生物质热值低,发热量小,在锅炉内比较难以稳定的燃 烧; (4) 由于生物质挥发份含量高,燃料着火温度较低,一般在250℃ ~350℃温度下挥发份就大量析出并开始剧烈燃烧,此时若空气供应量不足,将会增大燃料的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 (5)挥发份析出燃尽后,受到灰烬包裹和空气渗透困难的影响,焦炭颗粒燃烧速度缓慢、燃尽困难,如不采取适当的必要措施,将会导致灰烬中残留较多的余碳,增大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生物质燃烧利用现状 涂装生物质燃烧机第一品牌-淳元将陆续为你带来行业新资讯。 生物质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自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使用这种能源。人们主要是将生物质进行燃烧,其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做饭,取暖等日常生活;或者将生物质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也可以用来替代生物质能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20]。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几亿吨。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成可替代常规液态石油燃料和其他化学品的烧,其主要燃过程的特点是[23]:(1)生物质水分含量较多,燃烧需要较长时间的干燥,产生的烟气量较大,排烟造成热损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 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 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 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Y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 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 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 11)弱粘煤:粘结性较弱,煤化程度较低的煤,介于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之间,结焦性较好,低灰低硫高热量,可选性较好。部分炼焦,多部分作动力煤和民用。 12)不粘煤:挥发分相当于肥煤和肥气煤,但几乎没有粘结性,水分高,发热量低,主要作动力煤。 13)长焰煤:煤化程度仅高于褐煤的最年轻烟煤,挥发分高,水分高,不粘,主要是发电和其他动力用煤。 14)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外观呈褐色或黑色,与烟煤最主要的区别是褐煤含有数量不等的原生腐植酸,而烟煤不含。高水分高挥发分,低发热量低灰熔点,热稳定性差,主要是发电和动力用煤。

煤质治理工作总结

煤质治理工作总结 煤质治理工作总结 在我队四月份的煤质管理工作中,牢牢缭绕我公司煤质治理领导 思维,一直细化我队煤质管理工作,从而也使我队煤质管理工作与三月份比拟有了更大的提高,现对我队四月份的煤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1、在打眼工艺长进行改造,四月份,因为我队工作面顶板淋水连续增大,顶板锈结不好,给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带来了很大艰苦,也给煤质带来了很大挑衅。为了保证平安生产,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面的炭块率,经我煤质管理小组研讨决议,对我工作面的打眼工作进行改革,要求每棚不打顶眼,只打底眼进行震撼,经由改革,不仅减少对顶板的震动,提高了工作面的保险系数,也在相应提高了工作面的煤炭质量,提高了工作面的炭块率。 2、加大工作面的排水力度,在运输出产环节高低工夫。请求各输送机司机每班在机尾处槽底挖水沟引水,,防止槽拉水煤景象,并加 大对刮板运输机机头防粉碎装置的检讨应用力度。保证防破碎安装的使用,减少在运输环节上对煤块的碰撞破碎,保证了煤炭品质。 3、强化煤矸分装分运跟工作面、输送环节的捡矸、捡杂物力度,杜绝各种影响煤质的杂物上车,儿童定位手机,保障煤质。

4、鼎力推行市场化管理,要求每个职工在工作中所有的使用物料都要上账并有记载,在月底进行汇总,最大限度的进步物料的回收率和使用率。 5、每周召开煤质管理运动剖析会,儿童定位手机,针对每周在煤 质巡回检查中发明的问题,提出解决计划。并依据我队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呈现的.影响煤质的问题,例如:工作面淋水持续增大的情形, 我队采用在工作面老巷挖水沟将水引致下顺槽水沟,儿童手机,避免 了水流冲洗柱根和水入槽现象,在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的条件下,也避免了工作面拉水煤现象,保证了煤质。 6、增强现场监视,要求区队煤质管理小组成员每周排查煤质隐患不低于三次,对查出的问题严厉依照煤质奖罚措施履行。3月份,我队排查煤质隐患70条,开出煤质罚单800余元,并对在生产进程中 对煤质工作搞的好的班组及个人进行了嘉奖,有力的保证了我队煤质。 7、器重宣扬教导,每班在班前会向职工贯彻煤质管理的主要性,要求大家不要只寻求量,质才是最重要的,儿童手机。质量的提高比 产量的增加给我们带来的效益会更多。

褐煤、喷吹煤指标

灰分Ad(%)15-35,发热量 Qnet.ar kcal/kg2700-3500,全硫St.d(%) <0.5,挥发分Vdaf(%)≤46, 注:本参数只供参考,实际执行中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 褐煤 ,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的低级煤,质量指标随井下采面条件而变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褐煤:为半暗半亮型,易点燃,燃烧彻底,灰呈粉状,易排出,属优质褐煤。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分、高灰熔点的“两高两低”显著特点。是火力发电厂、沸腾炉理想的燃料。 二、钢厂用喷吹煤 1.1灰分% 灰分是有害成分。喷入高炉的煤粉的灰分转变成炉渣,不仅增加石灰石的消耗,又增加吨煤渣量,使焦比升高。喷吹煤的灰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灰分应比所用焦炭灰分低2%,即钢厂的焦炭灰分为13%,则喷吹煤的灰分应不高于11%。 1.2硫分% 硫分也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喷吹煤粉中硫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钢铁中含硫大于0.07%,就会使之产生热脆性而无法使用)。为脱去钢铁中硫,就须在高炉和炼钢炉中多加石灰石,致使成本升高,生产能力下降。硫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硫分应比所用焦炭硫分低0.2%,即钢厂焦炭硫分为0.8%,喷吹煤硫分应不高于0.6%。 1.3发热量 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在风口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喷入高炉的煤粉是以其放出的热量和形成的还原剂CO、H2等来代替焦炭在高炉内提供热源和还原剂。发热量越高越好。在高炉内放出的热量越多,置换比越高。 1.4可磨性 它反映煤的耐磨特性。可磨指数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机出力越大,电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低。但可磨指数大于90时,在磨机内会有粘结现象。实践证明,喷吹煤可磨指数为70-90时为最佳。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精编WORD版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 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 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硬度高,不易磨碎。纯煤的真密度为1.4— 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 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 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Y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 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 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

【2020最新整理】煤质运销科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根据集团公司文件指示精神和公司领导的安排,十一月份我们重点抓了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展开工作,本着边探索、边制定、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使本项工作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阶段,下面将我们十一月份的简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引导 无规矩不成方圆。“按制度办事公开公正,用制度管人一视同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原则是我们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在过去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要求,对一些管理制度进行了制定,对一些制度进一步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一是成立了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各分口工作范围,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科室管理人员调整后,对正副职和内部管理人员分工进一步细化,按各自分工范围,谁的管辖范围出了问题追究谁的责任。三是班组计资、集中结算。按照基础管理工作要求和劳动强度大小,考核权力下放到班组。科室负责人不搞一言堂,不搞任人唯亲,在当日工资基础上,月底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平衡工资,集体研究二次分配结算方案。四是制定了长达94页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本制度分基础管理、运行机制、考核控制、运行效果4个章节,基本涵盖了煤质运销科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五是对内部管理考核 办法和出勤考核规定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对山东调入人员和当地合同制人员的休假替班找班计资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避免了考勤和核算工作 失真、失误现象。六是利用管理人员会、员工大会、班前会班后会等形式,对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使员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行动上按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进行细化管理和规范运作,转变过去干多干少、销多销少、材料用多用少,工资分配一个样的思想,打消怀揣铁饭碗,成本高低、销量多少与己无关的念头,使“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价值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管理创新,成效明显 (一)挖潜增效成效显著。在公司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煤质运销科如何进一步内部挖潜,使产品如何卖个好价钱成为员工考虑最多的问题,随着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后来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主要做法: 1、不再出售小矸石。将水洗小矸石进行筛选,在对煤质不造成大的影响的前提下,每天利用夜间时间掺入末煤中销售。 2、将便宜出售的水洗大矸利用夜间时间进行二次筛选,筛选出的黑矸末再掺入末煤销售。 3、将副井提升上来的工程煤泥不定期、不定时地适当掺入末煤销售。 4、将副井提上来的工程煤再进行二次或者三次筛选,将末子随时掺入末煤销售,块煤掺入大、中块煤中销售,特别大的块煤按手选大块煤销售。 5、将102皮带开口落地的毛煤随时盘运至煤场,然后再进行二次或者三次筛选,筛选出来的煤掺入不同煤种进行销售。 6、将副井提上来的掘进白矸石趁夜间适当掺入煤泥中搅拌销售。 7、保安部和运销科每天对水洗大矸石进行鉴定,除了黑矸按正常销售外,如果不是全部白矸,其中只要有部分煤矸成分就按不支付运费进行外运。

CO2对褐煤热解行为的影响

文章编号:0253?2409(2013)03?0257?08  收稿日期:2012?10?15;修回日期:2012?12?26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17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 0705100);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青年人才基金(2011SQNRC 01)三  联系作者:房倚天,研究员,Tel /Fax :0351?2021137,E?mail :fyt @https://www.doczj.com/doc/cd10037933.html, 三  本文的英文电子版由Elsevier 出版社在ScienceDirect 上出版(http ://https://www.doczj.com/doc/cd10037933.html, /science /journal /18725813)三 CO 2对褐煤热解行为的影响 高松平1,2,3,赵建涛1,王志青1,王建飞1,2,房倚天1,黄戒介1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8) 摘 要:利用热天平和快速升温固定床进行了CO 2气氛下褐煤热解特性的研究,考察了CO 2对半焦的产率和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三通过对半焦的比表面积二孔结构二官能团和元素含量的分析,确定了CO 2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三CO 2对新生半焦的气化反应破坏了含氢的半焦结构,一方面,促进了羟基二甲基二亚甲基等基团的断裂和苯环的开裂;另一方面,减弱H 与其依附本体的结合,增加了氢的流动性,引发了更多的氢自由基生成三这些氢自由基与煤大分子断裂生成的碎片自由基结合生成更多的挥发分,使半焦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二孔容和开孔率三CO 2的引入促进了煤的热解和挥发分的生成,增大了H 2二CO 二CH 4和C 2H 6等小分子烃类物质逸出,降低了半焦的产率三关键词:CO 2气氛;热解行为;半焦性质中图分类号:TQ 530.2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of CO 2on pyrolysis behaviors of lignite GAO Song?ping 1,2,3,ZHAO Jian?tao 1,WANG Zhi?qing 1,WANG Jian?fei 1,2,FANG Yi?tian 1,HUANG Jie?jie 1 (1.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aiyuan 030001,China ;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 3.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08,China ) Abstract :The pyrolysis of Huolinhe lignite under CO 2atmosphere was carried out in a thermobalance and a fast heating?up fixed bed reactor.The distribution of gases ,char yield and its property such as element ,surface structure ,FT?IR spectra were analyzed.By this ,the effect of CO 2on the pyrolysis behaviors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 2gasification of the nascent char ,which destroys the hydrogen?containing char structure ,not only promotes cracking of benzene ring and fracture of hydroxyl ,methyl and methylene groups etc.,but also weake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 and char matrix and increases the H fluidity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in the generation of H radicals.These H radicals can combine with other free radical fragments generated from fracture of the coal macromolecules to produce more volatiles.This will produce the char with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nd high pore volume and porosity.The introduction of CO 2promotes the coal pyrolysis and generation of volatile ,resulting in decrease in char yield and increase in the evolution amount of H 2,CO ,CH 4and other small molecules hydrocarbons. Key words :CO 2atmosphere ;pyrolysis behaviors ;char property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洁净利用和高效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热解和气化两步构成三作为煤气化过程的第一步,煤的热解过程对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热解制得的半焦活性影响煤气化的反应性,热解产品气影响煤气总量二煤气组成和煤气的热值等三因此,研究煤的热解过程,特别是研究在煤气气氛下煤的热解机理对提高煤炭洁净利用和高效转化有重要的意义三在高温热解条件下,反应气氛不仅可以与热解得到的新生半焦二挥发分发生作用,而且反应气氛间也可能相互作用,这些都导致 煤的热解过程变得复杂,进而影响到热解产物的分布以及半焦的性质三因此,反应气氛能显著地影响煤的热解过程三 关于CO 2气氛下煤的热解,前人已经作了一定 研究三与惰性气氛相比,CO 2气氛下,半焦产率下降二气体产率增加,干馏气中H 2和CH 4的体积分数降低,CO 含量明显增加[1]三Duan 等[2]研究了烟煤在CO 2气氛下热解,得出热解温度700~1000℃, CO 2气氛下挥发分产率比N 2气氛下的高,煤热解和CO 2气化反应同时反生三Messenb?ck 等[3]研究第41卷第3期2013年3月 燃 料 化 学 学 报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41No.3Mar.2013

低挥发分无烟煤及其混煤燃烧性能研究

第26卷/2000年第1期湖南电力研究与试验低挥发分无烟煤及其混煤燃烧性能研究 黄’伟1,熊蔚立1,杨剑峰1,曹映春2 (1.湖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采用热天平和一维火焰炉对耒阳低挥发分无烟煤及其混煤的着火、燃烧、燃尽 以及结渣特性等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挥发分含量厦掺配比对煤燃烧性能的影响。根据 试验结果,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判,确定了混煤的最佳掺配比,为混煤的合理 燃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无烟煤;混煤;燃烧特性;最佳掺配比 中图分类号:TK2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98(2006)01—00ll-05 Studyoncombustioncharacteristicsoflow—gradeanthracite coalanditsmixedcoal HUANGWei‘,XIONGWei—lil,YangJian—Fen91,CAOYing—chun2 (1.HunanElectrlcPowerTestandResearch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2.HunanThermal PowerConstructlonCompany,Zhuzhou412000,Chlna) Abstract:Thisarticleinvestigatesthecharacteristicofignition,combustion,burn-outandslagf。rmatlonaboutlow gradeanthraciteanditsmixedcoalsinLeiyang.Theinfluenceofvolatilecomponentandmixed—proportionforcoal combustionisanalyzed.Basedollthetestresult.theoptimizedmixed—proportionisdecidedbybluralgebramethod, provldingscienticalfoundationtoreasonablecombustionofmixedcoal. Keywords:anthracite;mixed—coal.combustioncharacteristic;optimizedmixed—proportion 电站锅炉燃煤的燃烧特性对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有很大影响,燃烧器、炉膛和各级受热面的设计布置主要取决于燃料特性。由于无烟煤挥发分含量低,难以着火与稳定燃烧,炉膛型式及燃烧器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未阳电厂二期工程为2×300MW燃煤w型火焰锅炉,为充分利用湖南省的煤炭资源,设计燃用未阳本地低挥发分无烟煤。 l耒阳低挥发分无烟煤的燃烧特性 耒阳低挥发分无烟煤煤质特性如下: 工业分析:M.一8.11%,旭d一2.20%…A一24.89%,V女f一6.19%,Q。。。,一2l248kJ/kg。 元素分析~C一62.29%,H。,一1.08%~0=2.83%,Ⅳ。,一0.42%~S一0.38%。 灰熔点:t1—1260。C,£2—1315℃,f3—1415C。 灰成分:Fe:03—4.81%,CaO一3.4%,MgO= 收稿日期;2005—09—091.33蹦,Na20=1.20%,K:O一1.92%,si02=55.93%,A1203—23.98%,Ti02—1.49%。 1.1着火性能 根据西安热工研究院对国内20种动力用煤(包括无烟煤、贫煤、劣质煤、烟煤及褐煤)的反应指数及着火温度的测定结果,所得到的煤挥发分与煤反应指标和着火温度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实验室滴管炉上也进行了着火温度试验。结果与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基本接近。 表1试验煤种及对比煤种着火性能数据煤种束阳煤金竹山煤晋东南煤永安煤 反应指教(RT)/C450435401515 着火温度(IT)/℃850836818974 着火距离(占全火焰)/蹦30.528.9234364由表1可见,未阳无烟煤属于最难燃的无烟煤之一,其着火性能比金竹山煤和晋东南无烟煤差,比福建永安煤略好。 ·1】‘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123

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专业班级:煤化工生产技术131班 学生姓名:蔡廷柳 指导教师:周诗健 设计时间:2016.5.8—2016.6.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2016年5月9日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文叙述了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介绍了目前我国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及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并对利用褐煤为原料制成合成气、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等几种煤化工途径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硬质、灰分含量中等等特点,建议在开发利用上应考虑这些特征,扬长避短。 褐煤资源在我国的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较为丰富。如何开发利用好我国的褐煤资源,是广大煤化工业内人士所关切的重要课题。褐煤提质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褐煤直接燃烧时环境污染严重、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得到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多种煤基产品,是褐煤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同时,回收高附加值的焦油产品,实现褐煤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教研室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学生姓名 蔡廷柳 系别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煤化131 设计(论文)题目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说明书共 19 页,图纸共 0 张 答 辩 情 况 提 出 问 题 回 答 问 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回答不清 1 2 3 4 5 6 7 8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煤矿先进调度指挥中心汇报材料

煤矿先进调度指挥中心汇报材料 XX年,XXX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以下简称调度指挥中心)在省、市、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安全、质量、效益、和谐”八字方针开展工作,以做精做细煤矿调度管理工作为突破口,自主加压,创新思路,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形成闭环。充分发挥出调度、指挥、协调、服务功能和“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作用,通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了矿井安全生产等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现将本年度调度管理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精心调度,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能 1、XX年,调度指挥中心不断加强对全矿生产系统的动态管理与组织协调。深化现场管理,加大对采掘工作面动态管理,严格监督各单位按班、日、旬、月完成生产作业任务,并对生产完成情况认真做好生产日报、旬报、月报资料;密切掌握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对生产薄弱环节、采掘接替和采掘出勤率等进行专题调度,及时协调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领导的指示及时传达贯彻,对基层反映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重大问题如实迅速汇报并加强监测监控,做好上情

下达,下情上报工作;积极组织机电设备检修,为正常生产创造良好的装备支持和技术保障;建立重点专项调度制度,对x 工作面回撤、x工作面安装及初采初放、x工作面对接及过联络巷、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及防火、巷道贯通、领导交办的事项等进行跟踪调度,做到有记录、有要求、有结果,形成闭环管理。 2、严格按照矿车管理规定,实行计划用车,设计矿车管理使用一览表及矿车供应台账,重点加强矿车维护、使用、运输环节、物料升入井等方面调度、监督力度,严抓矿车装载量,加快车皮周转速度,加强矿车占压管理力度。 3、在日常调度管理上,一是修改完善了《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汇总表》、《采煤区队当班生产情况一览表》、《采掘工作面煤岩分布素描图》、《生产区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计划表》,并整合于《安全生产综合日志》中,为矿领导、各职能部室提供了及时、准确、全面了解矿井生产信息及生产区队重点工作的便捷通道;二是严格落实《xx煤矿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制度》、《调度值班制度》、《应急值守管理制度》,每月底排好次月管理人员值带班计划表、值带班管理人员参加区队班前会计划表。要求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每班至少有一名副总工程师以上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深入井下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并能在第一时间指挥处置现场突发事件;三是提高每

煤炭燃烧特性指标

煤炭燃烧特性指标 几乎所有的煤炭特性指标都与煤炭的燃烧特性是相关的,反之,也没有一个能完全、全面表征煤炭燃烧特性的指标。与此同时,不同的煤炭特性指标对于煤炭燃烧特性的重要性,也随着煤炭燃烧方式的不同而异,并具有相当的差别。作为影响煤炭燃烧特性或者说过程最明显的指标是煤炭的挥发份和粘结性或者说膨胀系数。前者表征着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以气相完成的份额和其对后续固相燃烧过程的影响;后者则关系到煤炭颗粒因形态、尺寸和反应表面积的变化而使其自身的燃烧特性受到的影响。而前者和后者有时又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与煤炭燃烧特性有关的还有挥发份的释出特性、焦炭的反应性、煤炭的热稳定值、重度等,以及煤炭在堆放过程中的风化、自燃特性和可磨度。 煤炭颗粒在受热过程中的熔融软化、胶质体和半焦的形式几乎所有的烟煤在受热升温的过程中与挥发份释出的同时,都会出现胶质体,呈塑性和颗粒的软化现象。煤炭颗粒间的粘结就是因颗粒胶体间的相互粘结而产生的,因此煤炭的粘结性也就于其所呈现胶体的条件相关。当一个按一定升温速度,经历着受热过程的煤炭颗粒进行观察时,考虑到在此受热过程中热量总是从表面传向颗粒核心的,在同一时间内表面温度也总高于核心。可以发现不同的烟煤,在表面温度达到320~350℃以前,颗粒的形态变化一般觉察不到,只

有煤化程度低的气煤才可观察到表面开始有挥发份气体释出。在温度到350~420℃时,可以观察到在颗粒表面出现了一层带有气泡的液相膜,表面上也逐渐失去原来的棱角,这层膜就是胶质体。当温度为500~550℃时,一方面因颗粒内部温度升高,使胶质体层向内层发展,以及外部的胶质体层因挥发份释出被蒸干转化为半焦,即从表面到中心由半焦壳、胶质体和原有的煤三层所构成,但这种形态所保持的时间是短暂的。随着受热的继续,胶质体的发展和体积的膨胀,半焦外壳出现裂口,胶质体流出。其后是胶质体向颗粒中心区域的发展,流出的胶质体被蒸干转变为半焦,直到整个颗粒都经历胶质体和半焦的形成。整个的过程如图3-2-2所示:试验证明软化温度越低的煤种,挥发份开始释出的时间越早。因此软化温度Tp(对于不同的烟煤表面开始出现液相膜的温度)和再固化温度TK(呈现最大塑性的温度TMAX以及被蒸干再次呈固体形状的温度)都是表明煤炭流变特性的指标,同样也间接表明了于煤炭燃烧特性密切相关的问题。 Ⅰ软化开始阶段Ⅱ开始形成半焦的阶段Ⅲ煤粒强烈软化和半焦破 裂阶段

褐煤燃烧特性

褐煤燃烧特性 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一、燃煤产生烟尘的主要因素: 煤燃烧产生的烟有两种:一种是煤粉太细,直接被风力带出形成黑烟,这种情况较少;第二种是煤的挥发分高,还没有完全燃烧,就变成烟尘飞出去了,变成黑烟。 在燃烧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改变时,在设计燃用烟煤的锅炉燃烧褐煤或部分掺烧褐煤,与设计用煤偏差较大, 发热量低, 入炉煤的灰分、水分均高于设计煤种, 更由于炉膛截面积相对较小,在锅炉输出热功率相同时的烟气量相对大, 导致炉膛烟气速度相对高,造成燃烧不充分,形成黑烟。 二、褐煤主要特性: 1)热值低, 一般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 e.t ar为8 370~ 16 750 kJ/kg, 即2 000~ 4 000 kcal/kg, 蒙东褐煤大致为3 000~ 4 200 kcal /kg。在锅炉保持同样蒸发量的条件下, 褐煤的燃料消耗量要比烟煤更多。由于褐煤热值低, 相同负荷下, 相比燃用烟煤其煤耗会增大。如果总燃煤量不增大, 锅炉出力可能相应降低。 2)水份大, 一般收到基水分Mar为20~ 40%,蒙东褐煤为28~ 32% 左右。在制粉系统中不易被干燥, 要求干燥介质的输入热量更高一些。 3)挥发份高, 一般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为40~ 60% , 蒙东褐煤为45% 左右, 容易着火燃烧,但也容易引起堆放自燃;褐煤中挥发分析出温度点低,前期燃烧迅速,着火前移相对较多;同时,由于烟气量的增大,导致烟气流速增大,使得煤粉颗粒与碳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减少,致使褐煤不充分燃烧,加剧污染物排放浓度; 4)易结渣, 一般灰渣软化温度t2 比较低, 蒙东褐煤t2 为1200e 左右; 褐煤的煤灰成分中多数表征为A l2O3 含量偏低、C aO偏高, 灰熔点及灰特性表征褐煤大多为易结渣煤种。 三、改善措施 1、燃料对锅炉的适应性

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农业废弃物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由于它具有资源丰富和利用过程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是大规模利用农业废物的方法之一,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可以高效的利用低热值的农业废弃物物,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获取能源的方法。由于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的现在技术条件限制和对燃烧特性认识的欠缺以及国内没有相关的扶植政策,使得混燃技术在中国并没有普及。 本文以此为背景,选用麦秆、玉米秆和稻壳三种典型的农业废弃物,研究农业废弃物混煤(无烟煤和褐煤)燃烧时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使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409C型热重分析仪对农业废弃物和煤样单独燃烧和混合燃烧时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混合比例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混合物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当农业废弃物掺混比为20%的时候混合物整体表现出煤样的特性,当掺混比升高到50%的时候混合物整体表现出生物质的特性。 升温速率的升高有利于混合物的燃烧。运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求得动力学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挥发分燃烧阶段所需的活化能明显低于焦炭燃烧阶段更低于煤燃烧所需的活化能,当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时能明显降低煤燃烧所需的活化能,提高煤的燃烧性能。总的来说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能明显提高煤的燃烧特性使用管式炉进行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实验研究,主要针对SO2、NO和HCl这三种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农业废弃物和煤单独燃烧时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掺混比和不同炉温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特性。 结果表明相对于煤单独燃烧而言,农业废弃物混煤燃烧能降低SO2和NO的排

2018年煤质工作总结

XX煤矿2018年煤质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XX煤矿为认真落实《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切实推进煤矿生产环节煤质管理工作,全矿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努力克服地质构造带复杂多变等不利形势,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强化煤质管理,加大煤质管理的考核力度,煤质管理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2018年煤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源强化现场管控 1、坚持从头抓起,严格落实煤质管理的各项制度。坚持井下检查与地面抽查相结合,立足生产现场,狠抓过程控制。针对采掘工作面的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提高煤质的措施,通过调度会、班前会等学习、督促、落实制度和措施。 2、加强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及时移架,支架接顶严密,支撑有力,护帮板支撑到位,防止面前冒落或架间漏矸。综掘工作面严格执行短掘短支,控制顶板,坚决杜绝大块矸石进入原煤流。9#、15#煤大巷运输采用煤、矸分时段运输,防止矸石混入煤流中影响煤质。 3、掘进巷道严禁起底、挑顶和无故多出矸石,地质情况变化时也要及时调整巷道坡度、减少挑顶、割底厚度,保证原煤质量。综采工作面严禁割顶割底,遇到顶底不平时,适当调整采高留顶煤底煤。 4、加强防尘水、地下涌水管理,杜绝跑漏水,如有积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皮带各个转载点防尘喷雾做到开机送水,停机停水,严禁溜子、皮带拉“水煤”。 5、杜绝非煤杂质掺入煤炭,严禁杂物和大于500mm的矸石进入运煤系统,在各采掘工作面、井口设立杂物回收装置,将棉纱、包装袋及食品袋等集中放入杂物回收装置,防止非煤物料掺入煤流中。 6、由于矿井原煤中存在一些杂物,选煤厂在入洗前必须将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溜槽堵塞;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清理除铁器下溜煤桶周围铁器杂质。

实验一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实验一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掌握仪器操作; 2.学会应用热重法分析煤/生物质的燃烧特性。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熟悉热重分析工作原理; 2.学会处理煤/生物质燃烧热失重曲线,求解典型燃烧特性参数,并分析燃烧特性。 三、实验步骤 1.试样、气体准备,如预先干燥、磨制、筛分、称量试样等,罐装所需浓度和纯度的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检查仪器放置平稳、管路气密性及电源连接完好等。 2.开启系统:(1)打开恒温水浴槽(温度设定:22℃);(2)接通气体(氮气流量:30ml/min;空气流量:100ml/min);(3)待恒温水浴槽达到设定温度 和气流稳定后,打开TGA 主机;(4)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 NT,双击“STAR e” 图标打开STAR e软件。 3.根据软件建立试验方法,设置升温速率10℃~30℃/min、最大温度900℃,完毕后按提示放置样品,按提示开始、结束(重新开始)试验。 4.根据随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关闭系统:(1)须在TGA 主机的炉温低于300℃后关闭恒温水浴槽;(2)关闭TGA 主机;(3)关闭气体;(4)关闭计算机。 四、实验报告 1.热重燃烧特性指标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2.热重燃烧条件下各燃烧特性参数代表的意义; 3.求解煤/生物质燃烧特性参数; 4.结合所得数据分析燃烧特性。

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的TGA/SDTA851e热分析系统 图1、图2为热分析系统原理图。该系统包括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热重天平和高温恒温浴槽。 具体参数如下:型号:TGA/SDTA851e;温度范围:室温~1600℃;大测试炉:直径12mm,容积900μl;温度准确度:±0.25℃;温度重复性:±0.15℃;线性升温速率:0.01~100℃/min;SDTA分辨率:0.005℃。 图1中,天平和测试炉组成的测试单元是热重/差热同步分析的核心,采用平行支架微量/超微量天平,称量不受样品支架长度变化(如热胀冷缩效应)的影响;内置砝码全自动校准;称量部件处于恒温室内(22.0±0.1℃),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测试炉采用水平结构,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可能产生的气体紊流的影响,克服热气体对流上升容易产生的“烟囱效应”。该系统采用单坩埚结构,使样品处于测试炉的几何对称中心,在升温室得到均匀加热。测量样品的温度传感器直接安装于坩埚底部,能准确测取样品温度。加热炉内可通入需要的各种反应气体,同时为了保护天平免受反应气体的腐蚀,需要通入保护气体。 图1 热分析系统示意图 图2 TGA/SDTA851e原理图 1—隔热挡板;2—反应性气体毛细管;3—石英护套;4—气体排出阀门(偶联接口);5—样品温度传感器;6—加热炉;7—炉温传感器;8—电源接点;9—真空和清洁气体管;10—恒温天平室;11—平行导向超微量天平;12—样品室开启装置;13—冷却水管道;14—保护气体入口;15—反应气体入口;16—真空连接和清洁气体入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