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发表时间:2011-09-28T15:44:22.50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张紫娟

[导读]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于国于民都是一项非常受益的工程。

张紫娟

(河南省渑池县林业局办公室河南三门峡 472400)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理论基点,其次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再次指出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浅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理论基点分析问题建议

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仍然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工程,对提高我国人民整体福利和发展生产力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所以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于国于民都是一项非常受益的工程。

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理论基点

1.政府制度是作用于社会,用于约束、激励和保护利益主体行为的有效手段。

2.不同的利益主体在政府制度中,根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将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

3.政府制度是衡量我国退耕还林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的重要标志。

二、我国退耕还林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的分析

1.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利益主体有国家、政府、政府人员、管理人员、种植户和其他利益主体。

2.各利益主体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主体。

3.退耕还林必然是由政府供给的,必然要接受政府的监管或监督。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对我国退耕还的林利益关系进行探讨:

1.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政府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其会强力推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2.在政府和种植户中,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种植户进行限制,使其有效地进行退耕还林。

3.只有当政府补贴大于种植户的利益所得时,种植户才愿意与政府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我国退耕还林工程。

4.政府只有通过合理的监管或监督,才能使退耕还林工程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1.监督是一种权力,如果监督者不能规范地使用这种权利,那么退耕还林工程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完善和落实。

2.由于监督者后面隐藏着超额利益,因此,就会有种植户以某种购买方式购买权力监督者手中的权力。

3.由于种苗供给方式的不合理,使得种植户不能自由地完善和促进退耕还林工程。

4.由于监督者和被监督的“串通”,也是致使退耕还林工程不能如实、如期、有效地完善或实施。

5.在现有的制度中,普遍缺乏对监督者的监督。

四、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1.退耕还林既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其对种植户的利益补偿必须大于传统种植利益才能使种植户积极进行退耕还林。

2.加大对退耕农户的补偿力度,真正建立和健全退耕还林的利益补偿制度;只有让农户切实获取退耕还林的利益,真正实现“谁付出,谁受益”,才能使我国退耕还林工程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最终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3.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市场化运作;虽然退耕还林必须要通过政府才能实施,但是要实现政府指导和监督下的市场配置机制,能市场化的尽量市场化,这样就从根本上根除了政府人员寻租的可能,从而将整个由政府人员主导的寻租和串谋格局打破,实现我国退耕还林的市场化运作。

4.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和激励;在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建立激励奖惩机制;为防止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权力掌握者)串谋,对监督者的监督权可以交给人民大众,并给以保护和奖励。

5.强化对其他利益体的监督和惩罚,并通过诱导使其行为规范。

6.在完善监督条件下切实提高政府人员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7.实现政府(人员)行为公开透明制度,使政府(人员)行为接受大众的监督,那么,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8.实现各个利益主体权利的制衡。制度中权利失去制衡,其行为绩效与预期绩效必定相左,权力制衡越小,实际行为绩效与预期绩效相差程度越大。制度只有实现了权利制衡,才能提高其行为绩效。而行为绩效与预期绩效的符合度是衡量一项制度安排的重要标准。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1 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是从我国发展和生存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森林树种植被、恢复秀美山林、维护自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眼前利益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提高我国国土绿化水平、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重要项目。

从长远利益看,退耕还林更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看到上述意义的同时,我们还认为退耕还林工程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实施退耕还林,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这一地区的防涝、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又能为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平川地区和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取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不仅能够促进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林业生产力及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退耕还林是改变农民传统耕种习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进人退,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森林面积,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基本农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管理办法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管理办法 一、工作目标 (一)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全县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达到100%,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0%以上。 (二)确保退耕农户长久收益得到有效保障。到2015年通过品种更新、改劣换优,亩均增收500元;嫁接改造,亩均增收500元;林下产业,亩均增收100元;林地育苗,亩均增收300元。 二、工作原则 (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农户长久收益相结合;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其他支农项目相结合; (四)政府支持与农户自主发展相结合; (五)因地制宜、重点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广泛宣传,提高退耕农户的法律意识 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广播、板报、标语等宣传手段,加大对《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使退耕户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力和义务、兑现标准和林粮间种的规定,从而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识,增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权力和义务。退耕户应享有的权利有退与不退的自主权、还林后

的依法继承权和转让权、成材后的依法采伐权、享受国家粮食补助权、现金补助权、种苗补助权;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禁止违规林粮间作、复耕和破坏地表植被、林木管护。 2、政策兑现标准。国家合格认定标准规定,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兑现合格标准指合格率、保存率。造林合格标准为苗木成活率≥70%;造林保存合格标准为林木保存率≥65%。 3、林粮间种规定。一是间作活动必须在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退耕地块中进行。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未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退耕地块,要进行补植补造,经验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后,方可进行间作活动;二是间作物与树行之间的保护带宽度要达到一米以上。间作活动中,不得因人为、机械、牲畜等原因对退耕地林木造成损害;三是间作品种必须是豆类等矮杆作物,禁止间作玉米、高梁、葵花等高杆农作物。 (二)加强工程管理,保证建设成效 1、验收兑付。每年由县林业局与乡镇组成验收组,对全县退耕还林地面积核实率、株数保存率、抚育情况、林粮间作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与退耕农户当年的钱粮补助兑付挂钩。面积核实率达到100%,林木保存率不低于65%,达到造林保存合格标准的退耕地,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向退耕户兑付各项补助。对各项要求指标达不到验收标准的退耕地,暂停向退耕户兑付当年的钱粮补助,并责成退耕户限期完成各项管护指标。如再次验收还不能达到验收标准,则将退耕户应当享受的当年各项补助进行变现,雇佣专业人员完成管

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

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 【摘要】森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忽视了对林业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受到破坏,使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打破。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温度普遍升高,这些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也开始重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着力于林业建设,国家也颁布了具体的措施,将部分耕地退出耕种,发展林业,采取诸多措施来大力发展林业,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分别对退耕还林中的规划、设计、补助及工作人员的经费及工作负荷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规划;补助;工作经费;负荷 1.退耕还林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需要完善 1.1年度计划下达时间较晚,影响了基层退耕工作的安排 按照相关规定,退耕还林的规划和计划在上报后审批完成后则都要到年底的时候才到下达到各县市。这样各基层林业部分在进行退耕还林工作计划编制和设计过程中由于抢时间,所以就会很仓促,同时这些计划编制完成后要落实到具体农户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对大小不一的地块进行重新测量和核实,还要进行调苗等工作,同时进行退耕还林工作的落实时还在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再加之一系列准备工作,所以工作量过于集中,使各基层林业部分应付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即使在春季能进行造林工作,也很难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我国北方,一些冬小麦大多于十月份就已播种于地里,退耕还林还不允许进行林粮间作的形式进行,所以让农户毁掉青苗进行还林则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在农户收成后进行造林,则已进入秋季,成活率则较低。因此基层林业部门即要保证具体政策的落实,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处于这种二难境地,所以很难开展工作。这就需要上级部门在退耕还林的具体规划和设计下达的时间上要具有一个提前量,给基层林业部门充足的准备和实施政策的时间。 1.2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规划原则,慎重发展经济林 目前在退耕还林的规划中,即要以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为基础,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关系。所以在一定规定中对于一些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用树种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认定为生态林,对于生态林国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无论是农户还是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考虑都愿意种植经济林,所以在现在的退耕还林工程中所栽种的林地都以兼用林为主,即此种林即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可被认定为生态林。在这种兼种林中,其具有生态意义的林木较少,树种具有非常大的雷同性,影响到了生态建设的发展进程。这主要是由于农户为了使栽种的林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林地管理过程中会进行松土、施肥、除草等作业,从而使林下的植被受到破坏,退耕还林没有抑制水土流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退耕还林汇报材料

云田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汇报材料 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也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田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顺利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云田镇辖区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52个社,5110户,23620人,耕地面积85993亩,(川台地14546亩,占17%,山地71447亩,占83%),户均16.8亩,人均3.7亩。2010年种植全膜玉米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2%,其中沿川6个村共2823户、1.32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人均种植1.4亩,共计1.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浅山区7个村共计2270户、1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人均种植1亩,共计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种植洋芋2.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0%,种植中药材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10元。 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亩,其中经济林亩,占 %;生态林亩,占 %。 2003年,退耕还林亩,退耕还林涉及个村民小组户农户,其中、

亩;、、亩。全镇退耕还林及荒山造林中经济林占 %,生态林占 %。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退耕还林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很强,涉及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及严肃性、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镇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织镇机关站所全体干部职工,村委会及村组干部反复、认真学习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法等法规、文件。 2、强化宣传力度。 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林业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和水平,调动广大农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镇工作队深入每块退耕地,检查成活情况,同时,镇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广泛听取群众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造成目前种植成活率低,难以见到效益的原因,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根源所在,切实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稳步实施。同时,将林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入村到户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

2019年农业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业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20XX年农业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业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农业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业项目进展情况汇报 X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推进和加速生态及后续产业发展步伐,退耕还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区退耕还林后续发展工作农业项目进展汇报如下。 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农业项目实施情况 (一)实施基本情况 X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于XXXX年开始实施,涉及X开发区的果园村、一站村、五站村、果园村和和长兴办事处的兴民村,共XXX户XXXX 多人,退耕面积XXXX亩,其中X开发区XXXX.X亩,长兴办事处兴民村XXX.X亩。 (二)农业项目任务 从XXXX年起,X区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规划在XXXX—XXXX年间完成四个方面的农业项目,包括农村能源、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其中: (X)农村能源包括户用沼气XX户,节柴灶XXX台、太阳灶XXX台,太阳能热水器XXX平方米,太阳灶XXX台,项目资金XXX.X万元,其中中央专项XX万元,地方配套XX.X万元,农民自筹XX.X万元。(X)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XXXX人次,每年培训XXX人次,投资XX万元,其中中央专项XX万元,地方配套XX万元;

(X)基本口粮田建设XXXX亩,XXXX年完成XXX亩,XXXX年完成XXXX 亩,项目资金XX万元,其中中央专项XX万元,地方和农民自筹XX 万元。 (三)项目进展情况 X、XXXX年度项目完成情况 XXXX年批复项目是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项目,任务XXX人次,批复资金X万元,其中中央专项X.XX万元,地方配套X.XXXX万元。项目下达后,X区制定了《X区XX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实施方案》,与专门从事农业技能培训机构X市农广校签订了培训协议,委托进行培训,主要针对X开发区四站村补植补造的XXX户退耕农户所从事的主要行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项目培训严格按照农民技能培训的要求进行,农广校指定专人进行项目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档案,聘请了专业教师X名,编制了培训讲义,建立了农户培训签名花名册,主要对退耕户中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XX-XX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共培训设施农业XX人次、枸杞栽培XXX人次、特色养殖XX人次、园林绿化工XX人次,共XXX人次,培训率XXX%。培训结束后,X区农技中心对X 市农广校进行了全面项目验收,出具了验收证明。 X、XXXX年度项目实施情况 XXXX年自治区下达给X区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是农村能源和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项目投资总额XX.X万元,中央专项XX.X

浅谈建立退耕还林及三北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流程

浅谈建立退耕还林及三北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流程 【摘要】建立退耕还林及三北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完善管理机制,实现空间信息的查询管理、动态监测及数据更新、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统计分析、制图制表等功能,提高劳动效率,将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里程。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数据采集 地理信息系统(Ge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门交叉学科。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它可以迅速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退耕还林及三北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结构与流程: 1.技术标准 标准化的作用是为了获得在硬件、软件和系统上的综合投资效益,首先具备可移植和互操作性。信息往往是一个由多种计算机平台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有了标准,可以促进用户从网络的不同节点上获取数据,即从不同硬件环境中获取数据和实现各种应用;其次是可伸缩性,为了适应不同的项目和应用阶段,必须以相同的用户界面在不同大小级别的计算机上运行;第三是通用环境,标准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系统应用环境,如提供通用的用户界面和查询方法等,利用这个通用环境形成与国家数字地球并轨。 1.1数据组织 为便于计算机管理和应用,如存储、检索、分析、图形再现和数据交换等,数据库分基础数据库(即基础地形图)、专题(图)数据库等,每个数据库由若干数据层构成。各库主要信息如下:基础数据库,图层点状层线状层面状层境界层各种界线的注记国界、省界、地区界、县市界、林业局界、乡镇界、林场界、成图界、林班界、小班界、村屯界各种界线的彩色边水系层河流、渠道等注记河流、渠道、堤岸、水涯线湖泊、水库等。图层点状层线状层面状层林业区划层林业区划注记特种用途林、防护林种区、作业区界林班层(村)林班号、面积等注记林班线林班面小班层小班号、面积等注记小班线小班面地类符号层省址、市址、县址、林业局址、乡址、林场址、国营农场、林业站、检查站、防火站、农田、沼泽地。 1.2采用统一的分类编码 保证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数据共享。运用山海经纬软件,结合手工绘制图的经验及林业图示标准,规范数字图标准,制定出点、线、面符号库。 1.3质量控制

混交林的树种选择

混交林的树种选择 小编:张新空发布时间2014-02-08 来源:林业英才网 主要树种的选择 主要树种的选择应坚持经济和生物兼顾的原则。所谓经济原则就是选择符合造林目的的树种,林种是造林目的的集中体现。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四旁”植树虽不列入单独的林种,但就其重要性来说,也相当于一个林种。防护林是个大的林种,按照其防护目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海岸防护林、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等若干次级的林种,防护林树种的选择则是根据最有利于发挥其具体的防护效益,例如,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要求树体高大,树冠不很开阔,根系水平发育对农作物的胁地不大等。用材林也是个大的林种,可以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专用用材林现在发展的趋势是定向培育,要求树种生长迅速,材质良好,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并符合定向培育的目标,例如,纸浆林或纤维用材林还要求木材的纤维含量高,长度大,颜色线,易漂白等。其余林种的树种选择也根据这些原理。 伴生树种的选择 主要树种确定后,需要选择伴生树种与之混交。伴生树种的作用是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如果伴生树种选择不当,它会压抑甚至取代主要树种,所以,选择适宜的伴生树种是营造混交林得以成功的基础。 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的原则是,在伴生树种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护土、改土和辅佐的功能,为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所谓护土,就是要求生长迅速,很快覆盖地表,尽快发挥水土保持的功效;所谓改土,就是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性能,例如豆科或某些非豆科固氮树种以及其他多种阔叶树种就具备这种特点;所谓辅佐,就是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和干形发育。对伴生树种还应要求: (1)与主要树种的生态要求有一定差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树种间的竞争,更好发挥其互补作用。例如,主要树种一般是高大的阳性树种,伴生树种常选树体中等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的耐阴或较耐阴树种。 (2)生产一定数量的木材或其他林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发挥环境美化作用。 (3)最好具有抗污染、抗病虫害或耐火特性,尤其是不能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 (4)最好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耐修剪,以便在对于主要树种生长构成威胁时通过平茬和修剪等手段调节树种间相互关系。

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项目绩效的报告

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项目绩效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沅陵县发改局主要职责是:1.拟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3.综合协调各项政策。4.推进经济体制改革。5.引导和监管固定资产投资。6.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7.促进区域协调发展。8.引导和调控市场。9.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本部门由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机关及沅陵县经济信息中心、沅陵县执行大队2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组成。共计21个行政编制,其中1个工勤编;9个事业编。全局共有54人,其中在职干部职工33人,退休人员21人。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对全县23个乡镇的退耕还林区域加大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大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发展及补植补造等方面的项目扶持力度,改善退耕还林区域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后续发展能力,实现“退的下、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县财政预算安排148.76万元,实际支付148.76万元。

(二)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2015年度使用148.76万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省下达我县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总投资5892.49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2265万元,地方自筹资金3627.49万元.其中拨付给我局巩固退耕还林间接费共148.76万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让广大退耕户在项目建设中得到实惠,我县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由县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并抽调专人组建了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制度建设。 2、学习贯彻政策精神,科学谋划工作思路。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专门学习政策精神,研究探讨工作,做到集思广义,科学谋划。使每一位领导和工作人员都熟知当前政策,提高正确领导驾驭工作的能力。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合力。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资料、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巩固退

混交林的营造

第十六章 第一节混交林的特点 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它树种,但其材积比例不足一成的林分称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叫混交林。混交林的组成在造林时以各种树种占全林株数的百分比表示,包括所有的乔、灌木树种;成林的用每一乔木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占全林总胸高断面积的百分比(或成数)表示。 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有以下特点: 1.能比较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 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不同的树种进行混交,可以使营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如将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与浅根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后期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包括吸收利用时间)等不同的树种混交在一起,可以占有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各种树种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内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 2.能改善立地条件 不同的树种,对土壤中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这样就使得混交林枯落物的化学成份大大丰富于纯林。加之混交林丰富的枯落物给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速了枯落物的分解,从而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最重要的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的树种更可以直接固氮,使土壤变得肥沃。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沙棘是一种良好的肥料树种,据辽宁水保所测定,在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中土壤的含氮量较小叶杨的纯林高,其增加幅度为1.04—12.38%,有机质增加了8.95—27.83%。混交林中的小叶杨叶片含氮量较毗邻的纯林高33.63%。固原地区林技站的调查则表明,在油松与沙棘5年生混交林内,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是同龄油松纯林的149%。与纯林相比,混交林还能缓解纯林中林木对某些土壤营养元素的专一吸收,防止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地力衰退,使林分产量下降。

《浅谈退耕还林与禁牧范文》

《浅谈退耕还林与禁牧范文》浅谈退耕还林与禁牧 齐鑫 【摘要】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吴起县从xx年开始就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截至目前,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30多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全县的林草覆盖率由xx年的19.2%提高到62.9%。十多年前,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吴起县“山像和尚头,干沟水不流”。如今的吴起依靠本地不断好转的生态环境,建立起生态旅游景区,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旅游。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在风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封山禁牧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偷牧、农民经济收入减少、社会问题凸显、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该地区封山禁牧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使封山禁牧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农民稳步增收,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关键字】 :封山禁牧问题原因建议 党的封山禁牧是指各级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各种政策法规严格禁止农牧民进入规定区域放牧从而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政府行为。截至目前,北京、河北、陕西、青海、宁夏、山西6个省区市发布了实施封山禁牧的决定,全国27个省区市的136个地、市和近120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封山禁牧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巩

固林业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战略选择。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从xx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整体封山禁牧,现在,全县的退耕面积还林面积已达200多万亩,各级政府坚持把封山禁牧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与此同时,封山禁牧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及时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禁牧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起县封山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偷牧现象屡禁不止。 吴起县自全县实施封山禁牧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山区草场生态恢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恶劣的沙尘天气状况。但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关系生计大事的外来干预,牧民由野外自由放牧变为圈养饲舍,彻底打乱了农民的传统养殖方式。“圈养是目前的替代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乡、镇、村的基础条件和自然状况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有所不同”[1]。禁牧当年,由于实行圈养,而家里缺少饲料,全乡出现不少卖羊的情况,羊只总数骤然下降。很多由于资金、劳动力和耕地状况等因素无法转向圈养的农民,经常冒着被罚款的危险违规放牧,出现“白天入舍晚上放,中午入舍早晚放,紧时入舍松时放,小群入舍大群放,近处入舍远处放,昼伏夜出”的情况,使政策宣传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方案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北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东临抚松,南接江源,西靠辉南,北连桦甸。位于东径126°30′-127°16′,北纬42°06′-42°48′。全县平均海拔775米,县城高549.2米,年平均气温3.7℃,无霜期104天,具有冷凉湿润、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二)地形地貌 境内地貌受燕山期构造运动和新生界火山活动影响,南、西、北部逐渐升高,形成龙岗中低山地。中部及东部相对沉陷。龙岗火山群活动形成山间谷地、盆地、熔岩台地和现代流水侵蚀的河谷地貌,以及以沟谷山地和台地为主的地貌类型全境区分可为龙岗中低(林农)山区,老岭中山(林业)区,熔岩台地与火山群(林农)区。 (三)气候条件 靖宇县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湿多雨,昼夜温差大。常年多西风,年平均温度2.5℃,无霜期110天,平均降水量76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42.2℃。

(四)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0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12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5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3.6%;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3375万元,比上年增长33%;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完成23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9000元和318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12%。 二、退耕农户生计现状 (一)退耕农户基本情况 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共涉及8个乡(镇)和三个国营林场、3341户、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1.3亩,人均占有基本口粮田0.7亩,人均粮食产量607公斤;已兑现退耕还林项目补助资金按全县退耕农户平均计算,每户获得退耕还林补助8358.7元,人均2792.6元。 (二)退耕农户生计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出台前,靖宇县退耕还林补助到期停止后,退耕农户当前生计与长远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部分退耕农户口粮田有保障,按原来退耕还林政策,停止补助后可能短期内收入减少和无稳定经济收入来源。二是

浅谈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的退耕还林工作总的来说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全面规划,退耕地的选择比较零散,不利于与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协调配合;工作经费迟迟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就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作;重要性 0.引言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国的退耕还林工作总的来说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全面规划,退耕地的选择比较零散,不利于与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协调配合;工作经费迟迟得不到落实,退耕还林工作中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造林树种普遍单一;退耕还林补助期太短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就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 1.当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保持国家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退耕还林工程涵盖中西部25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区旗),涉及1330万农户、5300万农民。工程建设和政策兑现年限较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效益、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客观上需要保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2有利于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退耕还林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有的地方把退耕还林单纯地作为扶贫工程,忽视生态目标,致使江河两岸、水库湖泊周围的陡坡耕地等重点区域得不到保障;有的地方把退耕还林当作单纯的植树造林,没有把生态目标与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问题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从长远看,退耕还林的成果也难以巩固。二是有的地方尊重自然规律不够,不能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种乔木,致使造林成活率低,劳民伤财。三是少数地方补助的粮食、资金兑付不及时,出现摊派、克扣和兑付不合格粮等问题,甚至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截留、虚报冒领补助粮食和补助资金。上述这些问题都亟待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和解决。 1.3有利于我国居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营建混交林树种的选择

摘要:在营造混交林时要注意树种的选择,详细掌握树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混交林;树种;选择 混交林是由2种或2种以上树种所组成,造林前一定要认真选择树种。混交林组成的树种中,按其在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窄冠树种与宽冠树种,深根树种与浅根树种等;按生态习性可分为喜光树种与耐荫树种,喜肥树种与耐瘠薄树种,喜湿树种与耐旱树种等。 各类树种在林分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选择的要求和原则也不一样。因此,混交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既要遵照一般造林的共同原则,又要符合营造混交林的原理。一般造林树种选择主要考虑的条件是:一是适地适树,选择的树种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二是符合造林的目的要求,如速生、丰产、优质、用途广、价值高等。三是抗性强,对病虫害、霜冻、风害有抵抗能力;四是能够维护和改善地力。混交林树种的选择除上述基本条件外,应着重考虑所选择的树种在混交林的组成中能否互利共存,实现预期的混交效果。同时,在进行混交林树种选择时,不要有共同的病虫害。 1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 1.1主要树种。主要树种的选择要符合造林的目的,造林的目的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如:营建防护林时,可选择树体高大、树冠不很开阔、根系发达的树种(在营建农田防护林时,特别要注意所选树种的根系水平发育不能对农作物造成影响);营建用材林时,可选择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树种。 1.2伴生树种。伴生树种的选择要在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护土、改土和辅助的功能,为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如:具有根瘤菌能起固氮作用的豆科和非豆科树种(刺槐、紫穗槐、合欢等),都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能力。 2按形态特征分类 2.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落叶树种一般每年落叶一次,凋落物数量较多,且由于每年的落叶季节,林地的透光量增大,地面温度明显升高,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因此,采用落叶树种(水杉、银杏、杨树、柳树等)与常绿树种(杉木、桧柏、侧柏、女贞等)混交,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2窄冠树种与宽冠树种。不同树种的树冠形态有宽窄、疏密、长短之分,其占有空间幅度、透光性能也不同,从而影响种间关系和混交效果。按树冠的幅度有宽冠(如银杏、泡桐、马尾松、毛白杨等),窄冠(如杉木、水杉、柏木、侧柏等),中冠(如白皮松、槐树、毛白杨、柳树等)。 2.3深根树种与浅根树种。不同树种的根系结构不同,有的主根明显,有的侧根发达,有的根系舒展扩散,有的根系密集狭窄,它们的分布范围、密度、根量大小各不相同。此外,它们的可塑性、穿透力和再生力也有所差别,这些因素在营建混交林时都要考虑。根据根系的结构特点,可分为深根性树种(如柿树、枣树、核桃等),浅根性树种(如侧柏、泡桐、白蜡、垂柳等)。 3按生态习性分类 3.1喜光树种与耐荫树种。不同树种对光的需求量及适应范围也不同,比如,一些树种能适应较弱的光照,而另一些树种只能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能忍耐庇荫。因此,根据树种的耐阴程度可分为:阳性树种(如水杉、马尾松、银杏、杨树、柳树等),中性树种(如杉木、白皮松、桧柏、女贞等),阴性树种(如冷杉、红豆杉等)。 3.2喜肥树种与耐瘠薄树种。林木一般都是在比较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如杉木、落叶松、桧柏、垂柳等;但也有一些树种较耐瘠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马尾松、柏木、皂荚、构树、槐树等。 3.3喜湿树种与耐旱树种。根据树木对水湿条件的要求不同,还可分为喜湿树种,如水杉、侧柏、香椿等;耐旱树种,如马尾松、银杏、柏木、构树等。此外,还有些树种既喜湿又耐旱,如池杉、杞柳、垂柳、柿树等。 参考文献 [1]愈新妥.混交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1989. [2]高明会.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搭配[J].科技致 富向导,2014(21):46. [3]高国军,张在炎,王士永,等.重庆市造林树种的 选择及其营建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2(11): 101~104. 营建混交林树种的选择 焦保武张建龙 (国有洛宁县全宝山林场河南洛宁471700) 林果花卉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4期31 ··

退耕还林对中国的影响

由一篇文章引发对退耕还林的深思 发改委:耕地休养生息对粮食减产影响"可控" 耕地休养生息,会不会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30日说,根据测算,退耕休耕对粮食减产的影响最高年份是1500万吨,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耕地草原河湖有序休养生息的目标和路线图。 吴晓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单产水平,都将对粮食安全起到保障作用。“1500万吨产量低于近年来粮食平均年产量的2.5%,对粮食供给影响不大,完全在可控范围内,这也是进行耕地休养生息的前提条件。”他说。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说,耕地休养生息以保持一定数量耕地为前提。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18.65亿亩,退耕、休耕、轮作都以这个数量为前提;二是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到2020年基本农田要在15.46亿亩以上;三是加大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完成8亿亩,力争10亿亩;四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吴晓说,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长远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有利于增加产量、调整结构,不但不会对农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吴晓说,我国将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补助政策,落实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政策,支持试点地区农民转移就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增收渠道。 来源:新华社 来自新华社的一篇关于发改委:耕地修养生息对粮食减产影响“可控”报告。由本文结合生活的一些实际情况发出些许观点。 先就本文而言,一是粮食减产影响“可控”。通过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单产水平以确保影响可控。自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我国粮食粮食产量仅2003年出现负增长率(-6.14%),以后一直保持十二连增产,而2003年以前我国粮食产量都是有正增长也有负增长,试问在自2003年以来退耕还林一直持续至今,退耕还林的耕地面积为1.39亿亩,而至201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试问在耕地面积锐减的情况是什么高科技把单产量提升到如此高水平?

退耕还林政策

退耕还林政策 一、退耕还林的范围 退耕还林指水土流失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其标准是: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度在6度以上、农民已经承包或延包的坡耕地;平原区;风沙危害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已经承包的沙化耕地。只要具备条件、农民自愿,应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能退多少退多少。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沙荒地,不纳入退耕还林的范围,可作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二、退耕还林优惠政策 1、要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人承包的政策措施,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的主要环节,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达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2、补助政策 退耕地还林补助标准 粮食:黄河和海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200斤,长江和淮河流域每亩退耕地每年300斤。补助粮食一般为小麦原粮,不同地区确需调整粮食供应品种的由省政府确定,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补助年限:还草补助2年,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暂按8年计算。 现金: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补助年限和粮食补助相同。 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沙造林补助标准,只补助种苗和造林费,每亩一次性补助50元。 3、免征农业税。对应税耕地,自退耕之年起,不再征收农业税。 4、退耕地造林后,禁止间作粮食和蔬菜。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可采取林果间作、林药间作、林竹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模式,实行立体经营。 5、退耕还林要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的生态林比例以县为核算单位,不得低于80%,经济林比例不得超过20%。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含梯田)、水土流失严重或泛风沙严重、及一切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必须营造生态林,要按照先陡坡后缓坡的原则进行退耕还林,还林后实行封山管护。在雨量较多,生物生长量高的缓坡地区,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竹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适当发展经济林,对超过20%的经济林地,只补助种苗费。 6、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对象为实施退耕还林的个体农户。尚未承包到户及休耕的坡耕地、沙荒地、荒滩地造林,只给予每亩50元的种苗补助。 7、实施退耕还林后,必须确保退耕农户享有在退耕土地和宜林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并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发放林权证。 8、对退耕农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补助粮食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发放;种苗和造林补助费发放形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尊重退耕户的意愿,其费用只能用于种苗、造林补助。 9、退耕农户在完成现有耕地还林后,由县或乡统一组织,应继续在宜林荒山、荒沙、荒地造林。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第二节工程概况 第二章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一节施工测量 第二节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 第三节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第四节囤水田坎工程施工方案 第五节砌筑砖石注意事项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进度计划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实施 第三节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节施工调度工作 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第六章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二节质量控制措施 第三节技术节约措施

第四节技术资料管理 第七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第八章施工期的施工与生活环境保护措施说明书第九章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节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二节防暑降温措施 第三节冬季施工措施 第十章降低成本措施 第十一章机械设备的配置 第一节机械设备的配置 第二节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第十二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一节劳动力的实施 第二节劳动力的配置计划 第三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四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 第十三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节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第二节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十四章文件资料管理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招标文件和招标范围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施工平面布置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进行技术组织指导。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了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一、编制依据 1.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招标编号:)、设计图纸、标前答疑及有关补充文件。 2.国家、建设部、现行有关部门和单位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招标合同条款以及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