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材料力学习题

第11章材料力学习题

第11章材料力学习题
第11章材料力学习题

习题11-4图

第11章 弹性平衡稳定性分析

11-1 关于钢制细长压杆受力达到分叉载荷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承载,有如下四种答案,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不能,因为载荷达到临界值时,屈曲位移将无限制地增加;

(B )能,压杆一直到折断时为止都有承载能力;

(C )能,只要横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不超过一定限度;

(D )不能,因为超过分叉载荷后变形不再是弹性的。

正确答案是 C 。

11-2 图示两端铰支圆截面细长压杆,在某一截面上开有一小孔。

关于这一小孔对压杆承载能力的影响,有以下四种论述,试判断哪一种

是正确的。

(A )对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都有较大削弱;

(B )对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都不会削弱;

(C )对强度无削弱,对稳定承载能力有较大削弱; (D )对强度有较大削弱,对稳定承载能力削弱极微。 正确答案是 D 。 11-3 图示a 、b 、c 、d 四桁架的几何尺寸、杆的横截面直径、材料、加力点及加力方向均相同。关于四桁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F Pmax 有如下四种结论,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d ()b ()c

()a (max P max P max P max P F F F F =<=;

(B ))d ()b ()c ()a (max P max P max P max P F F F F ===;

(C ))c ()b ()d ()a (max P max P max P max P F F F F =<=;

(D ))d ()c ()()a (max P max P max P max P F F b F F =<=。

正确答案是 A 。

11-4 图示四压杆均为圆截面直杆,杆长相同,且均为轴向加载。关于四者分叉载荷大小有四种解答,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其中弹簧的刚度较大)。

(A ))d ()c ()b ()a (Pcr Pcr Pcr Pcr F F F F <<<; (B ))d ()c ()b ()a (Pcr Pcr Pcr Pcr F F F F >>>;

(C ))a ()d ()c ()b (Pcr Pcr Pcr Pcr F F F F >>>;

(D ))d ()c ()a ()b (Pcr Pcr Pcr Pcr F F F F >>>。

正确答案是 D 。

11-5 一端固定、另一端弹簧侧向支承的压杆。若可采用欧拉公式22Pcr )/(πl EI F μ=,试确定其中长度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A )0.2>μ;

习题11-2

习题11-10图 (B )0.27.0<<μ;

(C )5.0<μ;

(D )7.05.0<<μ。

正确答案是 B 。

11-6 图示正三角形截面压杆,两端球铰约束,加载方向通过压杆轴线。

当载荷超过临界值时,试问压杆将绕着截面上哪一根轴发生屈曲,表述有四种。

(A )绕y 轴; (B )绕过形心C 的任意轴; (C )绕z 轴; (D )绕y 轴或z 轴。

正确答案是 B 。因过正多边形截面形心的任意轴均为形心主轴,且惯性矩相等。

11-7 同样材料、同样载面尺寸和长度的两根管状大柔度压杆,两端由球铰链支承,承受轴向压缩载荷,其中管a 内无内压作用,管b 内有内压作用。关于二者横截面上的真实应力)a (σ与)b (σ、临界应力)a (cr σ与)b (cr σ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结论,试判断哪一结论是正确的。

(A ))b ()a (σσ>,)b ()a (cr cr σσ=;

(B ))b ()a (σσ=,)b ()a (cr cr σσ<;

(C ))b ()a (σσ<,)b ()a (cr cr σσ<;

(D ))b ()a (σσ<,)b ()a (cr cr σσ=。

正确答案是 D 。

解:A

F cr P (a)-=σ,δ+-=σ4(b)Pcr pD A F (p 为内压,D 为管径,δ为壁厚,A 为管横截面积) ∴(b)(a)σσ<

A

F Pcr cr (a)=σ, A F Pcr (b)=σ (b)(a)cr cr σσ=

∴选(D )。

11-8 提高钢制大柔度压杆承载能力有如下方法,试判断哪一种是最正确的。

(A )减小杆长,减小长度系数,使压杆沿截面两形心主轴方向的柔度相等;

(B )增加横截面面积,减小杆长;

(C )增加惯性矩,减小杆长;

(D )采用高强度钢。

正确答案是 A 。

11-9 图示两端为球铰的压杆,当其截面为下列各种可能形式时,试分析屈曲时截面将绕哪一根轴转动。

解:(a ),(b )绕过任意轴转动;(c ),(d )绕y 轴转动;(e )绕过O 且与y 轴、z 轴成45°的轴转动;(f )绕过O 且位于Oy 、Oz 同号间的形心主惯性轴转动。

11-10 图示四根圆截面压杆、材料及直径均相同。试判断哪一根

杆最容易屈曲,哪一根最不容易屈曲。

解:22Pcr )5(π)a (l EI F =

22Pcr )77.0(π)b (l EI F ?=

2

2Pcr )95.0(π)c (l EI F ?= 习题11-6图

习题11-9图

习题11-11图 习题11-13图

Pcr

F (a)

2

2Pcr )22(π)d (l EI F ?= ∴ )a ()d ()c ()b (P c r P c r P c r P c r F F F F >>>

即(a )杆最易屈曲;(d )杆最不易屈曲。

11-11 图示刚性杆AD 在B 、E 两处由弹簧刚度为k 的两根弹簧所支承,并在F P 力作用下保持水平平衡位置。试求系统的分叉载荷F Pcr 。(提示:假定AB 杆在微小倾角时保持平衡。)

解:当载荷达临界值时,刚性杆将在微小位移下保持平衡。

受力如图(一端弹簧伸长1δ,一端弹簧伸长2δ)

由平衡条件:0=∑y F ,21δδk k =,∴δδδ==21

0=∑A M ,a k l F δθ=?tan P

由图(a ):a δθ2t a n =

∴ l

ka F 22

P = 即:l

ka F 22

Pcr = 11-12 图示刚性杆AB 在A 处为铰支座,D 处两侧与两根刚度均为k 的弹簧相连。试:

1.若已知l = 450mm ,a = 300mm ,m = 200kg ,确定使AB 杆保持铅垂位置稳定平衡时,弹簧刚度的数值范围;

2.若已知m = 100kg ,l = 600mm ,弹簧刚度k = 3kN/m ,确定AB

杆保持铅垂位置时,间距a 的数值范围。

解:1.图(a ):0=∑A M

0tan tan 2=-?θθmgl a ka

mgl a ka =?2

4905300.02450.08.920022

2=???==a mgl k N/m 4905≥k N/m (弹簧刚度越大越稳定)

2. 22a

mgl k = k

mgl a 22= 313m 313.03000

26.081.91002==???==k mgl a mm ∴ 313≥a mm (a 越大越稳)

(注:原书答案313≤a mm )

11-13 图示结构中两根柱子下端固定,上端与一可活动的刚性块固结在一起。已知l = 3m ,直径d = 20mm ,柱子轴线之间的间距a = 60mm 。柱子的材料均为Q235钢,E = 200GPa ,柱子所受载荷F P 的作用线与两柱子等间距,并作用在两柱子所在的平面内。假设各种情形下欧拉公式均适用,试求结构的分叉载荷。

习题11-12图 (a)

解:本题可能的失稳方式有四种,如解图所示

图(a )两杆分别失稳μ= 0.5

单根243242

22Pcr 16π)5.0(64ππ)(πl Ed l d E l EI F =?=='μ 2

4

3Pcr Pcr 8π2l Ed F F ='?= 图(b )两杆作为整体绕y 轴失稳μ= 2 2

4

342222Pcr 128π64π24π)(πl Ed d l E l EI F y =??=

=μ 图(c )两杆作为整体绕z 轴失稳μ= 2

图(d y 方向)平稳失稳,由杆的绕曲线可见,对于

长度,可视作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即: l l l ?==1)(2)(μ,故对于全长l ,= 1

比较(1)(2)(3)(4)后得:

N

即 b )。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第七章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 7-1 直径d=2cm的拉伸试件,当与杆轴成斜截面上的切应力 时,杆表面上将出现滑移线。求此时试件的拉力P。 7-2在拉杆的某一斜截面上,正应力为,切应力为。试求最 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7-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4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5求图示各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和它们的作用面方位,并画在单元体图上。 7-6 已知一点为平面应力状态,过该点两平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求及 主应力、主方向和最大切应力。

7-7 一圆轴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固定端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40MPa,最大扭转切应力为30 Mpa,因剪力而引起的最大切 应力为6kPa. (1)用单元体画出在A、B、C、D各点处的应力状态;(2)求A点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8 求图示各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9 设地层为石灰岩,波松比,单位体积重。试计 算离地面400m深处的压应力。

7-10 图示一钢制圆截面轴,直径d=6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 波松比,用电测法测得A点与水平面成方向 的线应变,求轴受的外力偶矩m。 7-11 列车通过钢桥时,在大梁侧表面某点测得x和y向的线应变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 波松比,求该点x、y面的正应力和。 7-12 铸铁薄壁管如图所示,管的外直径D=200mm,壁厚t=15mm,内压p=4MPa,轴向压力P=200Kn,许用应力,波 松比,试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该管的强度。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_知识点_及典型例题

作出图中AB杆的受力图。 A处固定铰支座 B处可动铰支座 作出图中AB、AC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B、C光滑面约束 A处铰链约束 DE柔性约束 作图示物系中各物体及整体的受力图。 AB杆:二力杆 E处固定端 C处铰链约束

(1)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和尺寸改变的效应。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是矢量,在图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注意表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或大写字母上打一横线表示,如F、G、F1等等。 5、约束的概念:对物体的运动起限制作用的装置。 6、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7、主动力: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8、柔性约束:如绳索、链条、胶带等。 (1)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2)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开被约束物体。() 9、光滑接触面: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1)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2)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 10、铰链约束: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相连接。 约束反力的特点:是方向未定的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指向假定。()11、固定铰支座 (1)约束的构造特点:把中间铰约束中的某一个构件换成支座,并与基础固定在一起,则构成了固定铰支座约束。

材料力学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浙江科技学院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方式闭完成时限 2 小时拟题人陈梦涛审核人批准人2015 年9 月17 日建工学院2014年级土木工程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 对于塑性材料来说,胡克定律(Hooke's law)使用的范围是。 A.p σσ <; B. p σσ >; C. s σσ <; D. s σσ > 2.实心圆截面杆直径为D,受拉伸时的绝对变形为mm l1 = ?。仅当直径变为2D时,绝对变形l?为。 、 A.1mm B.1/2 mm C.1/4 mm D.2mm 3. 下列有关受压柱截面核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内时,柱中只有拉应力。 B.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内时,柱中只有压应力。 C.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外时,柱中只有压应力。 D.当压力P作用在截面核心外时,柱中只有拉应力。 4.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 D.与二者都无关。 5. 如右图所示,设虚线表示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的剪 应变为。 A. α; B.π/2-α; C.π/2-2α; α 6. 图示一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在图示外力作用下其 应变能U的下列表达式是。 7.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N /A,ε=△L / L,其中。 和L 均为初始值;和L 均为瞬时值; 为初始值,L 为瞬时值;为瞬时值,L 均为初始值。 8. 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A.外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小; B.轴力一定最大,且面积一定最小; # C.轴力不一定最大,但面积一定最小; D.轴力与面积之比一定最大。 9. 图示拉杆的外表面上画有一斜线,当拉杆受力变形时,斜线将 发生。 。 题5图 题6图 题9图

材料力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σP)或屈服强度(σ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 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 位错增值和运动 晶粒、晶界、第二相等

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 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 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 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 位错交互作用力 (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 晶粒小→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位错塞积→提供应力→位错开动→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 霍尔-派奇(Hall-Petch) σs= σi+kyd-1/2 3.溶质元素 加入溶质原子→(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产生畸变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使位错受阻→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 不可变形第二相

习题解答[第七章]

7-1 两端铰支的圆截面受压钢杆(Q235钢),已知m d m l 05.0,2==(图7-10),材料的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该压杆的临界力。 解:kN l EI F cr 4.151) 21() 64 05 .0(10200) (2 4 9 22 2 =?????= =ππμπ 题7-1图 7-2 图7-11所示压杆为工字形钢,已知其型号为I 18、杆长m l 4=、材料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该压杆的临界力。 解:查表得I18,4 8 4 8 10 122101660m I m I y x --?=?= 所以取y I 计算 kN l EI F cr 5.150) 41(10 12210200) (2 8 92 22 =?????= = -π μπ 题7-2图 7-3 图7-12所示为三个支承情况不同的圆截面压杆,已知各杆的直径及所用材料均相同,问哪个杆的临界力最大? 题7-3图 解:2 2 22 1) (l EI l EI F cr πμπ= = 2 2 2 2 2 2 28.0) 6.1 7.0() (l EI l EI l EI F cr ππμπ? =?= = 2 2 2 2 2 2 323.1) 8.17.0() (l EI l EI l EI F cr ππμπ? =?= =

所以第三种情况的临界应力最大。 7-4 一矩性截面压杆,在图7-13所示平面内两端均为铰支,出平面内两端均不能转动(图示为在平面内的支承情况),已知b 5.2h =,问压力F 逐渐增大时,压杆将于哪个平面内失稳? 解: (1) 图示平面内 2 4 22 3 2 2 2 13.1) 1(12) (l Eb l bh E l EI F cr ππμπ? =??= = (2) 出平面内 2 4 22 3 2 2 2 28.0) 5.0(12) (l Eb l hb E l EI F cr ππμπ? =?? == 所以出平面内容易失稳。 题7-4图 7-5 图7-14所示为槽形型钢受压杆,两端均为球铰。已知槽钢的型号为16a ,材料的比例极限MPa p 200=σ ,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可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的最小长度。 解:查表得[16a 的i y =1.83cm=0.0183m p cr i l E E σμπλ πσ≤== 2 2 2 2 ) ( 2 2 σ πλE ≥ 6 9 22 10 20010 2000183.0???? =≥πσ πp E i l l min =1.82m 题7-5图 7-6 图7-15所示结构由两根圆截面杆组成,已知两杆的直径及所用的材料均相同,且两杆均为大柔度杆,问:当F (方向垂直向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时,哪个杆首先失稳?(只考虑在平面内) 解: 60sin 45sin NBC NAB F F = F F F NBC NAB =+0 60 cos 45 cos F F F F NBC NAB 535.0656.0== cr AB AB cr F h EI l EI F 5.05.0) (2 2 2 2 =? == ?πμπ 题7-6图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第2版 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2、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未发生改变,故弹性模量对组织不敏感。【P4】 3、试述退火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屈服现象在拉伸力-伸长曲线图上的区别为什么 4、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P12】 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 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5、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6、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P23】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断裂是在正应力作用以极快的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解理断裂通常是脆性断裂。 7、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第二章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 第七章

7-1(7-3) 一拉杆由两段杆沿m-n面胶合而成。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角 限于范围内。作为“假定计算”,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为许 用拉应力的3/4,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的强度控制。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试问角的值应取多大? 解: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求得的荷载以表示: 按切应力强度条件求得的荷载以表示,则 即: 当时,,, 时,,, 时,,

时,, 由、随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得出,当时,杆件承受的荷载最大,。 若按胶合缝的达到的同时,亦达到的条件计算 则 即: , 则 故此时杆件承受的荷载,并不是杆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返回 7-2(7-7)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0.72m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40mm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 解:

= 由应力圆得 返回 7-3(7-8)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1)指定截面上的应力; (2)主应力的数值; (3)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解:(a),,, , (b),,,, (c) , , ,

(d),,,,, 返回 7-4(7-9) 各单元体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1)主应力的数值; (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解:(a),,, (b),,, (c) ,,,

(d) , , , 返回 7-5(7-10)已知平面应力状态下某点处的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求该点处的主应力值和主平面方位,并求出两截面间的 夹角值。 解:由已知按比例作图中A,B两点,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 轴于点C,以C为圆心,CA或CB为半径作圆,得 (或由 得 半径) (1)主应力

第二章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 及钢材的脆化 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强度 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 出。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 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 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_第7章_应力状态

第 七 章 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 一、 判断题 1、平面应力状态即二向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即三向应力状态。 (√) 2、单元体中正应力为最大值的截面上,剪应力必定为零。 (√) 3、单元体中剪应力为最大值的截面上,正应力必定为零。 (×) 原因:正应力一般不为零。 4、单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和三向均匀拉伸或压缩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相同,且均为应力轴 上的一个点。 (×) 原因:单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不为一个点,而是一个圆。三向等拉或等压倒是为一个点。 5、纯剪应力状态的单元体,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相等,且作用在同一平面上。(×) 原因: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相等,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6、材料在静载作用下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断裂和屈服两种。 (√) 7、砖,石等脆性材料式样压缩时沿横截面断裂。 (×) 8、塑性材料制成的杆件,其危险点必须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所建立的强度条件来校核强度。 (×) 原因:塑性材料也会表现出脆性,比如三向受拉时,此时,就应用第一强度理论 9、纯剪应力状态的单元体既在体积改变,又有形状改变。(×) 原因:只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10、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被胀裂,而管的冰不会被破坏,只是因为冰的强度比铸铁的强度高。(×) 原因:铸铁的强度显然高于冰,其破坏原因是受到复杂应力状态 二、 选择题 1、危险截面是( C )所在的截面。 A 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 最大力 2、关于用单元体表示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下论述中正确的一种是( D )。 A 单元体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 B 单元体的形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六面体微元 C 不一定是六面体,五面体也可以,其他形状则不行 D 单元体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但其上已知的应力分量足以确定任意方向面上的硬力 3、受力构件任意一点,随着所截取截面方位不同,一般来说( D ) A 正应力相同,剪应力不同 B 正应力不同,剪应力相同 C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相同 D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不同 4、圆轴受扭时,轴表面各点处于( B ) A 单向应力状态 B 二向应力状态 C 三向应力状态 D 各向等应力状态 5、分析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一点,说确的是( B )。 A a σ=0时,必有a τ=max τ或a τ=min τ B a τ=0时,必有a σ=max σ或a σ=min σ C a σ+90a σ+及|a τ|+|90a τ+|为常量 D 1230σσσ≥≥≥

材料力学习题册答案-第7章+应力状态

第 七 章 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 一、 判断题 1、平面应力状态即二向应力状态,空间应力状态即三向应力状态。 (√) 2、单元体中正应力为最大值的截面上,剪应力必定为零。 (√) 3、单元体中剪应力为最大值的截面上,正应力必定为零。 (×) 原因:正应力一般不为零。 4、单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和三向均匀拉伸或压缩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相同,且均为应力轴 上的一个点。 (×) 原因:单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不为一个点,而是一个圆。三向等拉或等压倒是为一个点。 5、纯剪应力状态的单元体,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相等,且作用在同一平面上。(×) 原因: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相等,但不在同一平面上 6、材料在静载作用下的失效形式主要有断裂和屈服两种。 (√) 7、砖,石等脆性材料式样压缩时沿横截面断裂。 (×) 8、塑性材料制成的杆件,其危险点必须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所建立的强度条件来校核强度。 (×) 原因:塑性材料也会表现出脆性,比如三向受拉时,此时,就应用第一强度理论 9、纯剪应力状态的单元体既在体积改变,又有形状改变。(×) 原因:只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10、铸铁水管冬天结冰时会因冰膨胀被胀裂,而管内的冰不会被破坏,只是因为冰的强度比铸铁的强度高。(×) 原因:铸铁的强度显然高于冰,其破坏原因是受到复杂应力状态 二、 选择题 1、危险截面是( C )所在的截面。 A 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最大应力 D 最大内力 2、关于用单元体表示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下论述中正确的一种是( D )。 A 单元体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 B 单元体的形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六面体微元 C 不一定是六面体,五面体也可以,其他形状则不行 D 单元体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但其上已知的应力分量足以确定任意方向面上的硬力 3、受力构件内任意一点,随着所截取截面方位不同,一般来说( D ) A 正应力相同,剪应力不同 B 正应力不同,剪应力相同 C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相同 D 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不同 4、圆轴受扭时,轴表面各点处于( B ) A 单向应力状态 B 二向应力状态 C 三向应力状态 D 各向等应力状态 5、分析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一点,说法正确的是( B )。 A a σ=0时,必有a τ=max τ或a τ=min τ B a τ=0时,必有a σ=max σ或a σ=min σ C a σ+90a σ+及|a τ|+|90a τ+|为常量 D 1230σσσ≥≥≥

材料力学性能-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1、 解释下列名词。 2. 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 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 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 现象。 11. 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 性断裂,这种现象称 为韧脆转变 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G 切变模量 r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0.2屈服强度 gt 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n 应 变硬化指数 【P15】 3、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 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未发生改变,故弹性模量对组织不敏 感。【P4】 4、 现有4 5、40Cr 、35 CrMo 钢和灰铸铁几种材料,你选择哪种材料作为机床起身,为什么? 选灰铸铁,因为其含碳量搞,有良好的吸震减震作用,并且机床床身一般结构简单,对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灰铸铁可 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 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 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 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6、 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 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 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 7、 板材宏观脆性断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寻找断裂源? 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中的人字纹花样的放射方向也 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第二章 金属在其他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一、解释下列名词: (1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T max 和最大正应力(T max 比值,即: (3)缺口敏感度一一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 T bn 的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 T b 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即:【P47 P55】 max 1 3 max 2 1 0.5 2 3 【新书P39旧书P46】

材料力学习题答案2

材料力学习题答案2 7.3 在图示各单元体中,试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斜截面ab 上的应力。应力的单位为MPa 。 解 (a) 如受力图(a)所示 ()70x MPa σ=,()70y MPa σ=-,0xy τ=,30α= (1) 解析法计算(注:P217) ()cos 2sin 22270707070 cos 6003522x y x y xy MPa ασσσσσατα +-=+--+=+-= ()7070sin cos 2sin 60060.622 x y xy MPa ασστατα-+=+=-= (2) 图解法 作O στ坐标系, 取比例1cm=70MPa, 由x σ、xy τ定Dx 点, y σ、yx τ定Dy 点, 连Dx 、Dy , 交τ轴于C 点, 以C 点为圆心, CDx 为半径作应力圆如图(a1)所示。由CDx 起始, 逆时针旋转2α= 60°,得D α点。从图中可量得 D α点的坐标, 便是ασ和ατ数值。 7.4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图中 应力单位皆为MPa 。试用解析法及图解 法求: (1) 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 (2) 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位置及主应力方向;

(3) 最大切应力。 解 (a) 受力如图(a)所示 ()50x MPa σ=,0y σ=,()20xy MPa τ= (1) 解析法 (数P218) 2 max 2 min 22x y x y xy σσσσστσ+-?? ?=±+? ???? () () 2 257500 50020722MPa MPa ?+-???=±+=? ?-???? 按照主应力的记号规定 ()157MPa σ=,20σ=,()37MPa σ=- 02 220 tan 20.8500xy x y τασσ?=-=-=---,019.3α=- ()13max 577 3222MPa σστ-+=== (2) 图解法 作应力圆如图(a1)所示。应力圆 与σ轴的两个交点对应着两个主应 力1σ、3σ 的数值。由x CD 顺时针旋 转02α,可确定主平面的方位。应力 圆的半径即为最大切应力的数值。 主应力单元体如图(a2)所示。 (c) 受力如图(c)所示 0x σ=,0y σ=,()25xy MPa τ= (1) 解析法

材料力学性能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材料力学性能?有何意义? 2金属拉伸试验经历哪几个阶段?拉伸试验可以测定哪些力学性能? 3 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相同吗?为什么? 4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 5 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 6弹性模量E的物理意义?E是一个特殊的力性指标,表现在哪里?7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有何异同? 8你学习了哪几个弹性指标? 9弹性不完整性包括哪些方面? 10 什么是滞弹性?举例说明滞弹性的应用? 11内耗、循环韧性、包申格效应? 12什么是屈服强度?如何度量屈服强度? 13如何强化屈服强度? 14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5 屈服强度的实际意义? 16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与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有何意义? 17 什么是应变硬化指数n?有何特殊的物理意义?有何实际意义? 18 什么是颈缩?颈缩条件、颈缩点意义? 19 抗拉强度σb和实际意义。 20塑性及其表示和实际意义; 21静力韧度的物理意义。 22 静拉伸的断口形式; 23静拉伸断口三要素及其意义; 24解理断裂及其微观断口特征; 25解理面、解理刻面、解理台阶、河流花样; 26解理舌、二次解理、撕裂棱; 27穿晶断裂、沿晶断裂;脆性断裂、韧性断裂; 28微孔聚集断裂及其微观断口特征。 第二章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及其意义; 2压缩、弯曲、扭转各有什么特点? 3 缺口试样在弹性状态和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特点; 4缺口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5缺口强化; 6缺口敏感度; 7什么是金属硬度?意义何在? 8硬度测试方法有几种(三类)?有何不同? 9金属硬度测试的意义(或者硬度测试为什么广泛应用)? 10布氏硬度原理; 11布氏硬度的相似原理; 12布氏硬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思考题2015年材料力学性能(重点标黄)

和。 4.滞弹性是指材料在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 单向静拉伸时实验方法的特征是、、必须确定的。 .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中又分为、 和。 12.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一般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应力状态较软,材料易产生塑性变形,适用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生脆断而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 13.材料的硬度试验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这样的应力状态下,几乎所有金属材料都能产生。 14.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大体上可以分为 、和三大类;在压入法中,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又分为 、和。 15.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用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 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

22.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用试样在变形过程中的测得 和的比值表示。 23.微孔聚集型断裂是包括微孔、直至断裂的过程。 24.缺口试样的与等截面光滑试样的的比值。称为“缺口敏感度”。 25.机件在冲击载荷下的断口形式仍为、和。 26.包申格应变是在给定应力下,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两曲线之间的应变差。 27.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的现象,被称为“缺口效应”。 28. 洛氏硬度是在一定的实验力下,将120o角的压入工件表面,用所得的来表示材料硬度值的工艺方法。 28.低温脆性是随的下降,材料由转变为的现象。 29. 缺口敏感性是指材料因存在缺口造成的状态和而变脆的 疲劳条带是疲劳断口的特征,贝纹线是断口的特征。 34. 金属材料的疲劳过程也是裂纹的和过程。 35.金属材料抵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或表示。 36.金属在和特定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发生的 现象,成为应力腐蚀断裂。 37.应力腐蚀断裂的最基本的机理是和。 38.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叫 钢的氢致延滞断裂过程可分为、、三个阶 按磨损模型分为:、、、五大类。 44.韧窝是微孔聚集型断裂的基本特征。其形状视应力状态不同分为下列、、三类。其大小决定于第二相质点的、基体材料的和以及外加应力的大小和形状。

材料力学第七章习题选及其解答

7-2. 在图示各单元体中,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求斜面ab 上的应力。应力单位为 MPa 。 解:(a ) (1)应力分量 o xy y x MPa MPa 30 0 70 70==-==ατ σ σ (2)用解析法求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MPa xy y x xy y x y x 6.6060sin 2 70702cos 2sin 2 3560cos 2 7070270702sin 2cos 2 2 =?+=+-==?++ -=--++= α τασσ τ α τ ασσ σσ σα α (3)应力圆 (b ) (1)应力分量 o xy y x MPa MPa 30 0 70 70====ατ σ σ (2)用解析法求斜截面上的应力 a) c) d) b) σ

2cos 2sin 2 70270702sin 2cos 2 2 =+-= =+=--+ += ατ ασσ τ α τ ασσ σσ σααx y x x y x y x MPa (3)应力圆:为一点圆 (c ) (1)应力分量 o xy y x MPa MPa 60 0 50 100====ατ σ σ (2)用解析法求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MPa x y x x y x y x 7.21120sin 2 50 1002cos 2sin 2 5.62120cos 2 50 100250 1002sin 2cos 22 =?-=+-==?-+ +=--++= α τ ασσ τ α τ ασσ σσ σα α (3)应力圆 σ σ

(d ) (1)应力分量 o xy y x MPa MPa 150 0 100 50===-=ατ σ σ (2)用解析法求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MPa x y x x y x y x 65300sin 2 100 502cos 2sin 25.12300cos 2 100 502 100502sin 2cos 2 2=?--=+-=-=?--+ +-=--+ += α τασσ τ α τ ασσ σσ σα α (3)应力圆 7-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图中的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求: (1)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单元体上给出主平面位置及主应力方向;(3)最大剪应力。 解:(e ) (1)应力分量 MPa MPa xy y x 20 80 0=-==τ σ σ (2)求主平面位置和主应力大小 20 e) f) σ

《材料力学》第2章_轴向拉(压)变形_习题解

第二章 轴向拉(压)变形 [习题2-1] 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 )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 N =-11 F F F N -=+-=-222 (2)作轴力图 轴力图如图所示。 (b )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 N 211=- 02222=+-=-F F N (2)作轴力图 F F F F N =+-=-2233 轴力图如图所示。 (c )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 N 211=- F F F N =+-=-222 (2)作轴力图 F F F F N 32233=+-=- 轴力图如图所示。 (d )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 N =-11 F F a a F F F qa F N 22222-=+?--=+--=- (2)作轴力图 中间段的轴力方程为: x a F F x N ?- =)( ]0,(a x ∈ 轴力图如图所示。

[习题2-2] 试求图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若横截面面积 2400mm A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kN N 2011-=- )(10201022kN N -=-=- )(1020102033kN N =-+=- (2)作轴力图 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 MPa mm N A N 50400102023111 1-=?-==--σ MPa mm N A N 2540010102 3222 2-=?-==--σ MPa mm N A N 2540010102 3333 3=?==--σ [习题2-3] 试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若横截面面积 21200mm A =,22300mm A =,23400mm A =,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kN N 2011-=- )(10201022kN N -=-=- )(1020102033kN N =-+=- (2)作轴力图 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 M P a mm N A N 10020010202311111-=?-==--σ MPa mm N A N 3.3330010102 32222 2-=?-==--σ MPa mm N A N 2540010102 3333 3=?==--σ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 7-1 直径d=2cm的拉伸试件,当与杆轴成斜截面上的切应力 时,杆表面上将出现滑移线。求此时试件的拉力P。 7-2在拉杆的某一斜截面上,正应力为,切应力为。试求最 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7-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4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5求图示各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和它们的作用面方位,并画在单元体图上。 7-6 已知一点为平面应力状态,过该点两平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求及 主应力、主方向和最大切应力。

7-7 一圆轴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固定端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40MPa,最大扭转切应力为30 Mpa,因剪力而引起的最大切 应力为6kPa. (1)用单元体画出在A、B、C、D各点处的应力状态;(2)求A点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8 求图示各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9 设地层为石灰岩,波松比,单位体积重。试计 算离地面400m深处的压应力。

7-10 图示一钢制圆截面轴,直径d=6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波松比,用电测法测得A点与水平面成方向 的线应变,求轴受的外力偶矩m。 7-11 列车通过钢桥时,在大梁侧表面某点测得x和y向的线应变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 波松比,求该点x、y面的正应力和。 7-12 铸铁薄壁管如图所示,管的外直径D=200mm,壁厚t=15mm,压 p=4MPa,轴向压力P=200Kn,许用应力,波 松比,试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该管的强度。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1、解释:形变(应变)强化、弹性变形、刚度、弹性不完整性、弹性后效、弹性滞后、Bauschinger效应、应变时效、韧性、脆性断裂、韧性断裂、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状态、低温脆性、高周疲劳、低周疲劳、疲劳极限、等强温度、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应力腐蚀开裂、氢脆、腐蚀疲劳、蠕变极限、持久强度、松弛稳定性、磨损。 2.弹性滞后环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材料的弹性滞后环的大小对不同零件有不同的要求? 弹性滞后环是由于材料的加载线和卸载线不重合而产生的。对机床的底座等构件,为保证机器的平稳运转,材料的弹性滞后环越大越好;而对弹簧片、钟表等材料,要求材料的弹性滞后环越小越好。3.断口的三个特征区?微孔聚集型断裂、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的微观特征分别为? 断口的三要素是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微孔聚集型断裂的微观特征是韧窝;解理断裂的微观特征主要有解理台阶和河流和舌状花样;沿晶断裂的微观特征为石状断口和冰糖块状断口。 4.应力状态系数α值大小和应力状态的软硬关系。为测量脆性材料的塑性,常选用应力状态系数α值(大)的实验方法,如(压缩)等。 5. 在扭转实验中,塑性材料的断口方向及形貌,产生的原因?脆性材料的断口的断口方向及形貌,产生的原因? 在扭转试验中,塑性材料的断裂面与试样轴线垂直;脆性材料的断裂面与试样轴线成450。 6. 材料截面上缺口的存在,使得缺口根部产生(应力集中)和(双(三)向应力),试样的屈服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7. 低温脆性常发生在具有什么结构的金属及合金中,在什么结构的金属及合金中很少发现。 低温脆性常发生在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及合金 中,而在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及合金中很少发现。 8. 按断裂寿命和应力水平,疲劳可分为?疲劳断口的典型特征是? 9.材料的磨损按机理可分为哪些磨损形式。 10. 不同加载试验下的应力状态系数分别为多少? 11. 材料的断裂按断裂机理可分为?按断裂前塑性变形大小可分为? 答:材料的断裂按断裂机理分可分为微孔聚集型断裂,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按断裂前塑性变形大小分可分为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的微观特征是韧窝;解理断裂的微观特征主要有解理台阶和河流和舌状花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练习题

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选择题 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A.σ e B.σ s C.σ b D.σ -1 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σ e B.σ s C.σ b D.σ -1 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A.HB B.HR C.HV D.HS 4.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二、填空 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或()的能力。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和()两种。 3.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三个阶段。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作用而()的最大应力值。 三、是非题 1.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2.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四、改正题 1. 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2. 渗碳件经淬火处理后用HB硬度计测量表层硬度。 3. 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4.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5. 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五、简答题 1.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 S 、σ 0.2 、HRC、σ -1 。 2.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 b 、δ 5 、HBS、a kv 。 2.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一、判断题 1.金属材料的密度越大其质量也越大。() 2.金属材料的热导率越大,导热性越好。() 3.金属的电阻率越小,其导电性越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它包括哪些? 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它包括哪些? 3.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它包括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