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

护理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

护理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
护理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

护理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

一、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人及不同的失语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提供写字板、自编手语暗号等方式与病人沟通。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病人是否能表示基本所需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应始终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做到理解、尊重病人。

(一)语言交流

在与失语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不要以为他们存在交流困难而不予理睬,理解、尊重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要慢,最好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病人。

(二)自制图片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卡片,如洗脸、刷牙、体位、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吃药、查房、输液、疼痛等,病人可根据需要指出想要做什么。同样,护士需要病人配合时,也可指向相应的图片.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病人(存在四肢瘫痪的病人除外)。

(三)提供写字板

针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愿意通过文字书写的形式与人交流,可以使护理人员较好的与他们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疾病介绍、康复护理,增强病人自信心。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气管切开引起的语言障碍病人。

(四)自编手语暗号

针对失语病人的言语沟通障碍,自编成一套简便易行的手语暗号,如伸大拇指表示大便,伸小指表示小、便,手拍头表示头痛,手指嘴唇表示口渴,张口表示吃饭,手掌上下翻动表示想翻身,手掌在胸部来回移动表示胸闷,手掌在腹部来回移动表示腹胀等,反复向病人讲解这些动作,直至病人能记清,使病人能生动表达所需,让护士及家属及时领会,使病人在日常生活上能与家属和护士顺利沟通,从而满足身心需要。

(五)面部表情的运用

护士与病人家属共同讨论面部表情表达的内容,并教会病人,使其基本掌握。如舌头舔唇表示口渴,口唇微开似吹口哨状表示小便,口唇紧闭后拉似“嗯”状表示大便,半张口表示饥饿,皱眉表示头痛,闭眼表示睡觉等。护士及病人家属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能掌握病人的基本所需。此法最适用于四肢瘫痪的失语病人。

二、体会

神经外科病人失语发生较突然,病人往往不能接受失语的现实,而失语的恢复较缓慢。病人住院过程中与护士有效的沟通是其迫切的需要,良好的沟通是护士了解病人需要的前提。护士在与失语病人进行沟通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采取不同的沟通技术,了解并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而且能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通过出院病人调查表,重点了解了失语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的沟通情况,结果3 1例病人表示能基本表达所需,3 4例病人对护理作表示满意。在与失语病人沟通时,护理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②始终面带微笑,给病人亲切的感觉;③保持耐心,尽量使用简单的词句;④给病人一定的思考时间;⑤引导

病人保持谈话的主题等。护士要做到言语得体,同病人家属交谈时慎重,不要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对紧张、焦虑病人要向其适当介绍病情、诱发因素、治疗成功的例子,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对于消极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转移其注意力,舒畅其胸怀,使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针对依赖性强的病人,护士要多接近他们,多做健康宣教,同时强调其主观能动性作用,使病人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选择不同的沟通技术。提高沟通技巧,使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术,能够表达自己的身心需要,方便与护士或家属沟通,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