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架构解析大全

网络架构解析大全

网络架构解析大全
网络架构解析大全

网络基础架构设计方案实例

网络基础架构 公司现用的网络结构如下 Internet 所有客户端都处于工作组状态 根据现有环境状况来看存在以下危害: ●不能对外提供Web、FTP之类的服务 ●账号管理困难 ●安全性差,易受攻击或入侵 ●可管理、可维护性差 需求分析 域环境可以解决存在系统危害问题 1、权限管理比较集中,管理成本大大下降。 . 域环境,所有网络资源,包括用户,均是在域控制器上维护,便于集中管理。所有用户只要登入到域,在域内均能进行身份验证,管理人员可以较好的管理计算机资源,管理网络的成本大大降低。 防止公司员工在客户端乱装软件, 能够增强客户端安全性、减少客户端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2、安全性加强。

有利于企业的一些保密资料的管理,比如说某个盘某个人可以进,但另一个人就不可以进;哪一个文件只让哪个人看;或者让某些人可以看,但不可以删/改/移等,可以封掉客户端的USB端口,防止公司机密资料的外泄。 使用漫游账户和文件夹重定向技术,个人账户的工作文件及数据等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上,统一进行备份、管理,用户的数据更加安全、有保障。当客户机故障时,只需使用其他客户机安装相应软件以用户帐号登录即可,用户会发现自己的文件仍然在“原来的位置”(比如,我的文档),没有丢失,从而可以更快地进行故障修复。 卷影副本技术可以让用户自行找回文件以前的版本或者误删除的文件(限保存过的32个版本)。在服务器离线时(故障或其他情况),“脱机文件夹”技术会自动让用户使用文件的本地缓存版本继续工作,并在注销或登录系统时与服务器上的文件同步,保证用户的工作不会被打断。 方便用户使用各种资源。可由管理员指派登录脚本映射分布式文件系统根目录,统一管理。用户登录后就可以像使用本地盘符一样,使用网络上的资源,且不需再次输入密码,用户也只需记住一对用户名/密码即可。 并且各种资源的访问、读取、修改权限均可设置,不同的账户可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即使资源位置改变,用户也不需任何操作,只需管理员修改链接指向并设置相关权限即可,用户甚至不会意识到资源位置的改变,不用像从前那样,必须记住哪些资源在哪台服务器上。 SMS(System Management Server)能够分发应用程序、系统补丁等,用户可以选择安装,也可以由系统管理员指派自动安装。并能集中管理系统补丁(如Windows Updates),不需每台客户端服务器都下载同样的补丁,从而节省大量网络带宽。 Active Directory工作原理和优点 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存储了有关网络对象的信息,并且让管理员和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使用这些信息。 Active Directory使用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并以此作为基础对目录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分层组织。 Active Directory使用目录形式的数据存储 目录包含了有关各种对象(用户、用户组、计算机、域、组织单位(OU)以及安全策略) 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发布出来,以供用户和管理员的使用。 目录存储在被称为域控制器的服务器上,并且可以被网络应用程序或者服务所访问。一个域可能拥有一台以上的域控制器。每一台域控制器都拥有它所在域的目录的一个可写副

软件体系结构总结

第一章: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国内普遍看法: 体系结构=构件+连接件+约束 2、软件体系结构涉及哪几种结构: 1、模块结构(Module) 系统如何被构造为一组代码或数据单元的决策 2、构件和连接件结构(Component-And-Connector,C&C) 系统如何被设计为一组具有运行时行为(构件)和交互(连接件)的元素 3、分配结构(Allocation) 展示如何将来自于模块结构或C&C结构的单元映射到非软件结构(硬件、开发组和文件系统) 3、视图视点模型 视点(View point) ISO/IEC 42010:2007 (IEEE-Std-1471-2000)中规定:视点是一个有关单个视图的规格说明。 视图是基于某一视点对整个系统的一种表达。一个视图可由一个或多个架构模型组成 架构模型 架构意义上的图及其文字描述(如软件架构结构图) 视图模型 一个视图是关于整个系统某一方面的表达,一个视图模型则是指一组用来构建 4、软件体系结构核心原模型 1、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复用的软件结构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2.连接件(Connector):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并实现构件

之间的连接 特性:1)方向性2)角色3)激发性4)响应特征 第二章 1、软件功能需求、质量属性需求、约束分别对软件架构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需求: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在运行时接收外部激励时所做出的行为或响应。 质量属性需求:这些需求对功能或整个产品的质量描述。 约束:一种零度自由的设计决策,如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 质量原意是指好的程度,与目标吻合的程度,在软件工程领域,目标自然就是需求。 对任何系统而言,能按照功能需求正确执行应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性是指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这无疑是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系统或软件架构的相关视图的集合,这样一组从不同视角表达系统的视图组合在一起构成对系统比较完整的表达

浅谈网络安全的_硬件架构

基于以上特性,最先应用于网络安全的硬件架构产品是基于CISC(复杂指令集)即x86处理器的产品。为什么是x86架构呢?首先要从操作系统说起,网络安全产品很多都是基于Linux开发,因为Linux系统内已经嵌入很多基本的网络安全模块比如防火墙功能等,再者因为是开源的缘故使后续的很多安全功能很容易加载在系统之上。而我们也知道所谓的x86系统,主要是基于Int el架构的硬件系统,而这种系统在PC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早期的x86产品主要是由CPU、北桥和南桥三部分组成,CPU(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北桥挂内存和图像处理器,南桥挂各种I. O接口。这种架构有利于复杂图形数据处理和各种数据处理,再加CPU的主频不断提高使其处理能力很高但功耗也很高。由于I.O一般都采用传统的PCI总线上挂载网卡的方式,而且总线上会挂载多个PCI设备使本来带宽就不大的总线开销大大增加,所以传输数据包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以33MHz 32位PCI总线上挂载4个PCI网卡来说,经过测试64Byte小包只有20MByte 的性能,大包也不能达到百兆线速。〃 PowerPC 由于X86架构上的这些问题,后来出现了RISC处理器,就是精简指令集处理器。首先是飞思卡尔的PowerPC处理器,此处理器是SOC架构,把内存管理器和所有的I/O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而且使用了像GMII/SGMII/Xauio等高速通讯总线,大大提高了包传输效率。PowerPC是一种R ISC多发射体系结构,飞思卡尔凭借其Power PC架构的系列处理器霸守在通信处理器市场,优点是PowerPC的指令格式简单统一,长度固定,寻址方式也经过优化,提供了更高级的扩展能力。在硬件规模相当的情况下,RISC处理器可比CISC处理器的速度快40%—70%不等。而且对于处理必须的纠错能力和安全性能来说,RISC先天具有非常好的发挥空间。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飞思卡尔的PowerQUICC系列处理器由嵌入式的PowerPC核和通信处理模块CPM两部分集成而来。这种双处理器的结构由于CPM承接了嵌入式Power PC核的外围接口任务,另外支持微码复用,比较适合在通信行业使用。因为有以上的特点使得PowerPC的转发能力非常强,一般在单纯转发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千兆线速。缺点是:由于RISC结构的特点,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都不强,运算能力比CISC低。近年来PowerPC也推出了多核的产品,但由于以上的特性主要还是在通讯类产品应用很多,而在网络安全上的应用很少。缺点:1)主频低,一般不到2 G,计算能力要弱于X86,不适合用在IPS、UTM等对内容层处理较高的应用。2)PowerPC主要流行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已经被竞争对手Intel收购,飞思卡尔准备走两条路:一条是与其它实时操作系统厂商更紧密的合作;另一个将会寻求在Linux上开发实时操作系统。3)多核方面以及计算能力不如X86和Mips发展好,不适合做高端防火墙以及IPS等产品4)由于RIS

信息安全设计的活动方案.docx

设计方案 一、立项背景 随着高校内各种网络工程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已经成为网络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被攻击、破坏的事件经常发生,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有:黑客侵袭、内部漏洞、病毒干扰、人为错误等。因此,在校园网络建设中,网络信息安全成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1.1、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1.2、现有安全技术和需求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2.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数据备份。 3.每台校园网电脑安装有防毒杀毒软件。 1.构建涵盖校园网所有入网设备的病毒立体防御体系。 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抵御病毒的攻击和彻底清除病毒,通过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实现统一的安装、统一的管理和病毒库的更新。

2. 建立全天候监控的网络信息入侵检测体系 在校园网关键部位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时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访问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 3. 建立高效可靠的内网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内网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网管人员处理好繁杂的客户端问题。 4. 建立虚拟专用网(VPN)和专用通道 使用VPN网关设备和相关技术手段,对机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建立虚拟专用网。 经调查,现有校园网络拓扑图如下: 二、设计方案拓扑图

三、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3.2.物理层设计 3.2.1物理位置选择 3.3网络层设计 3.3.1防火墙技术 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防火墙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护技术.在逻辑上,它既是一个分离器也是一

《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

IMT-2020(5G)推进组 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 目录 引言P1 5G网络:挑战与机遇P2 5G网络架构设计P4 5G网络代表性服务能力P8 5G网络标准化建议P15 总结和展望P17 主要贡献单位P18 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

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IMT-2020(5G)推进组 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2

IMT-2020(5G)推进组 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 随着5G研究的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入,业界就环境,为不同用户和垂直行业提供高度可定制化5G场景形成基本共识:面向增强的移动互联网应的网络服务,构建资源全共享、功能易编排、业用场景,5G提供更高体验速率和更大带宽的接入务紧耦合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 能力,支持解析度更高、体验更鲜活的多媒体内5G国际标准化工作现已全面展开,需要尽容;面向物联网设备互联场景,5G提供更高连接快细化5G网络架构设计方案并聚焦关键技术方密度时优化的信令控制能力,支持大规模、低成向,以指导后续产业发展。本白皮书从逻辑功能本、低能耗IoT设备的高效接入和管理;面向车和平台部署的角度,以四维功能视图的方式呈现联网、应急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场了新型5G网络架构设计,并提炼了网络切片、移景,5G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信息交互能力,支动边缘计算、按需重构的移动网络、以用户为中持互联实体间高度实时、高度精密和高度安全的心的无线接入网和能力开放等5G网络代表性服务业务协作。能力。白皮书最后提出了5G网络架构和技术标准面对5G极致的体验、效率和性能要求,以及化工作的推进建议。 “万物互联”的愿景,网络面临全新的挑战与机 遇。5G网络将遵循网络业务融合和按需服务提供 的核心理念,引入更丰富的无线接入网拓扑,提 供更灵活的无线控制、业务感知和协议栈定制能 力;重构网络控制和转发机制,改变单一管道和 固化的服务模式;利用友好开放的信息基础设施 1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一、概述1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2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2 四、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3 4.1物理环境的安全性(物理层安全)3 4.2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层安全)4 4.3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层安全)4 4.4应用的安全性(应用层安全)5 4.5管理的安全性(管理层安全)5 五、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准则5 5.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5 5.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6 5.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6 5.4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6 5.5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原则6 5.6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7 5.7等级性原则7 5.8动态发展原则7 5.9易操作性原则7 六、总结7 一、概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ITU-T X.800标准将我们常说的“网络安全(networksecurity)”进行逻辑上的分别定义,即安全攻击(security attack)是指损害机构所拥有信息的安全的任何行为;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是指设计用于检测、预防安全攻击或者恢复系统的机制;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以抵御安全攻击、提高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的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之间的关系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 为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的安全需求,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有必要建立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是其可顺利实施的保障。图1给出了基于DISSP扩展的一个三维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框架结构。第一维是安全服务,给出了八种安全属性(ITU-T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数据的采集不只是局限于XXXX和XXXX原定的指标。 1.4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 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是指: 预警(Warning )、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 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 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 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 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 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 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

网络架构及OA系统分析与建议

滕头园林网络架构及OA系统分析与建议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公司各业务的不断发展,组织架构的完善,信息化建设需加强集团公司与各子企业的信息交互,分支机构人员需要接入访问到总部服务器上的应用进行办公。资源的交互需要线路的建设来保障,由于服务器上的资源涉及整个集团核心数据,直接放到公网上访问将面临很大的风险;随着公司协同办公平台上线三年以来,已经成为了公司正常运作的奠基石,公司的壮大也伴随着更多附属软件的升级,为了保证与每个子单位之间都安全、高效的传输数据,为了满足公司日益增强的管理需求,需要一套能够保证从发送、传输到接收端都是安全、快速、可靠、易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1:硬件设备 对集中在总部的应用访问速度是分支用户最直观的体验,也是最能体现网络建设人员绩效的因素之一。从目前整体架构及组织分布来看,我们看到主要有两方面问题需要在本次建设中重点关注: (1)分支分布地域广,部分分支网络丢包、延时现象频繁,网络互访成问题 由于VPN网络是基于普通公网线路构建的,网络本身质量、跨网传输导致丢包等现象都会对VPN的使用状况产生影响。一旦遭遇高丢包高延时,势必造成访问速度的大幅下降,设置无法建立VPN连接。另外公司现有路由器设备老旧,随着公司的壮大,近期已经呈现出经常死机的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公司日益增加的网络数据交换需求 (2)应用本身交互过多,遭遇广域网后响应速度慢,影响业务效率

如OA、ERP等软件应用,在涉及本身都是基于局域网进行设计的,存在大量的小包交互、频繁交互。一旦进行应用统一后,这些应用交互都将遭遇总部与分支之间的广域网,相当于一个数据小包要跑的路不仅变长了千倍万倍,中间还分布大量障碍,一个应用界面打开、一个邮件查看都要等待大量的时间。 数据大集中固然从整体上提高了资源整合度,但若因为以上问题导致VPN速度过慢、未达到预期,将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 1.1网络架构方案设计 根据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以及VPN网络建设的需求,推荐采用加速VPN+广域网优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整网组网、应用加速;用链路负载均衡方案实现分公司访问总部资源的访问体验。

校园网络安全系统方案设计

校园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一、安全需求 1.1.1网络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海量增加,校园网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目前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的安全防御能力较低,受到病毒、黑客的影响较大,对移动存储介质的上网监测手段不足,缺少综合、高效的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控手段,削弱了网络应用的可靠性。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校园网的安全防护和监控能力,为校园信息化建设奠定更加良好的网络安全基础。 经调查,现有校园网络拓扑图如下: 1.1.2应用和信息点

1.2.现有安全技术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自身的身份认证功能,实现访问限制。 2.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数据备份。 3.每台校园网电脑安装有防毒杀毒软件。 1.3.安全需求 1.构建涵盖校园网所有入网设备的病毒立体防御体系。 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抵御病毒的攻击和彻底清除病毒,通过计算机终端防病毒软件实现统一的安装、统一的管理和病毒库的更新。 2. 建立全天候监控的网络信息入侵检测体系 在校园网关键部位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时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访问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测和报警。 3. 建立高效可靠的内网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内网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网管人员处理好繁杂的客户端问题。 4. 建立虚拟专用网(VPN)和专用通道 使用VPN网关设备和相关技术手段,对机密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建立虚拟专用网。 二.安全设计 1.1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1.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标:?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性、完整性 ?防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R是指:预警(Warning)、保

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反应(Reaction)、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信息的

大型网络平台架构设计方案

大型网络平台架构设计方案

目录 1网站的性能瓶颈分析 (1) 2系统架构设计 (3) 2.1总体思路 (3) 2.1.1负载均衡 (3) 2.1.2WEB应用开发架构思路 (3) 2.1.3数据存储的设计思路 (3) 2.1.4不同网络用户访问考虑 (4) 2.2总体架构 (5) 2.2.1网站的系统分层架构 (5) 2.2.2网站的物理架构 (6) 2.2.3网站的开发架构 (7) 2.2.4网络拓扑结构 (8) 2.3架构涉及技术的详解 (9) 2.3.1负载均衡 (9) 2.3.2缓存 (15) 2.3.3页面静态化 (19) 2.3.4数据库配置及优化 (20) 2.3.5文件存储 (21) 2.3.6网络问题解决方案 (24) 2.3.7WEB应用开发架构设计思路 (26) 2.4系统软件参数优化 (30) 2.4.1操作系统优化 (30) 2.4.2tomcat服务器优化 (31) 2.4.3apache服务器优化 (33) 2.4.4Nginx服务器的优化 (33) 3WEB服务架构评测 (34) 3.1测试环境 (34) 3.1.1网络环境 (34)

3.1.2服务器配置 (35) 3.1.3软件环境 (35) 3.2测试结果 (40) 3.2.1单个TOMCAT的WEB服务器 (40) 3.2.2Nginx+2个TOMCAT的WEB服务器 (41) 3.2.3Nginx+2个TOMCAT的WEB服务器+缓冲 (42) 3.3测试结果分析 (43) 3.4评测结果 (44) 4配置选型 (45) 4.1网络带宽 (45) 4.2架构和硬件配置选型 (46) 4.2.1硬件配置参考 (46) 4.2.2Web架构和硬件选型 (47) 4.3硬件扩容策略 (48) 4.3.1增加服务器 (48) 4.3.2增加存储 (48) 4.3.3升级服务器 (48) 4.3.4网络扩容 (48) 5附录:一些主流网站的真实数据 (49)

网络安全部架构及职责

网络安全部架构及职责 1职责 网络安全部是xxx公司进行安全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其主要任务包括评审网络安全方针,确保对安全措施的选择进行指导,协调控制措施的实施,对重大变更进行决策,审查网络安全事故等。 2网络安全工作主管领导 1)贯彻执行公司及政府主管部门有关网络安全管理方 面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要求;审定网络安全的发 展规划、有关规定和重大决策;组织协调公司网络安 全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定期上报网络安全工作报告。3网络安全实施小组 1)接受上级领导和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 落实和下达网络安全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和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检查公司网络 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保证公司网络安全。 3)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收集网上突发事件信息,掌 握突发事件动态,并按流程及时向领导小组和相关部 门报告。

4)参与网络安全有关的项目。 5)每月对当月安全状况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提交网络 安全专题报告。 6)发生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时,负责向部门领导及时提交 正式安全事故分析报告。 7)对业务网络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监控、审计、风险、 运维等方面。 8)对网络及业务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性能、系统升级、 漏洞修复等设置多种报警形式。 4与外部各方的联系 xxx公司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与外部各方的网络安全渠道,为管理层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解答员工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提供预防性的安全建议。 5外部各方的定义 外部各方是指与xxx公司业务相关的外部机构以及人员,具体包括: 1)xxx公司的上级单位; 2)网络安全工作的主管机构或部门; 3)与xxx公司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 4)公众用户;

VM三种网络架构分析

IMB Southern China Technology Studio 理解VMware的3种网络模型 很多朋友都曾问到关于Guest和Host互联,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够理解VMware的网络模型即 在说到VMware的网络模型之前,先说一下VMware的几个虚拟设备: ■VMnet0:这是VMware用于虚拟桥接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VMnet1:这是VMware用于虚拟Host-Only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VMnet8:这是VMware用于虚拟NAT网络下的虚拟交换机;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这是Host用于与Host-Only虚拟网络进行通信的虚拟网卡;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这是Host用于与NAT虚拟网络进行通信的虚拟网卡; ■关于桥接网络:拓 扑图:

IMB Southern China Technology Studio Host的物理网卡和Guest的网卡在VMnet0交换机上通过虚拟网桥进行桥接,这也就是说,我的物理网卡和我的Guest的虚拟网卡(注:这个虚拟网卡不等于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或者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处于同等地位,此时的Guest就好像我的Host所在的一个网段上的另外一台机器。打个比方来说: 我的Host的物理网卡配置如下: IP地址为手工指定方式,网关为192.168.0.1,那么我的Guest就应该和我的Host处于同一个网段,它的配置可为: 同样,IP地址也为手工指定方式,网关也为192.168.0.1,这样的话,IP地址为192.168.0.2的Host和IP地址为 192.168.0.158的Guest就可以互通了: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原则 根据防范安全攻击的安全需求、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对应安全机制所需的安全服务等因素,参照S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国际标准,综合考虑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系统均衡性等方面,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9项原则: 1.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 网络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则是指对信息均衡、全面的进行保护。“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网络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种种漏洞构成了系统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户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资源共享性使单纯的技术保护防不胜防。攻击者使用的“最易渗透原则”,必然在系统中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攻击。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和检测(包括模拟攻击)是设计信息安全系统的必要前提条件。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设计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击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最低点"的安全性能。 2.网络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则 要求在网络发生被攻击、破坏事件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地快速恢复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减少损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检测机制和安全恢复机制。安全防护机制是根据具体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采取的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非法攻击的进行。安全检测机制是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对系统进行的各种攻击。安全恢复机制是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应急处理和尽量、及时地恢复信息,减少供给的破坏程度。 3.安全性评价与平衡原则 对任何网络,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实用安全性与用户需求评价与平衡体系。安全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与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 基本原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设计组织架构需要遵循基本原则西方管理学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在长期的企业组织变革实践活动中,西方管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些组织设计基本原则,如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l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国内管理专家总结的基本原则: ①战略匹配原则 一方面,战略决定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组织结构又支持战略实施,组织结构是实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具,一个好的企业战略要通过与企业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去完成方能起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不适宜的组织结构必将对企业战略产生巨大的损害作用,它会使良好的战略设计变得无济于事。因此,企业组织结构是随着战略而定的,它必须根据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通常情况下企业根据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制订近期和中远期组织结构。

②顾客满意原则 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设计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必须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要确保设计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以最快捷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的服务,组织中各部门的工作要优质、高效达到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意的效果。 ③精简且全面原则 精简原则是为了避免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过量投入,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成本和控制成本,提高组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对于非核心职能,可能的话应比较自建与外包的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全面原则则是体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思想,即组织功能应当齐全,部门职责要明确、具体,这样即使出现一人顶多岗的情况,也能使员工明确认知自身的岗位职责。 ④分工协作原则 如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工作最多只涉及到单个的独立职能,或者在可能的范围内由各部门人员担任单一或专业化分工的业务活动,就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分工协作原则不仅强调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使组织的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有明确的分工。还强调分工之后的协调。因此在组织机构设计时,必须强调职能部门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业务上存在互补性或上下游关系时,更需要保持高度的协调与配合,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 ⑤稳定与灵活结合原则

网络架构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网络架构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刘申菊成绩: 完成日期:2010 年7 月17 日

任务书

摘要 本网络设计方案是针对B市第二高中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楼网络建设需求的设计方案。 本论文介绍了B市第二高中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楼网络设计方案的具体规划思路,根据需求总结来进行逻辑上的网络设计与物理上的网络设计,进而规划出具体的逻辑设计方案和物理网络设计方案。设计了拓扑结构,逻辑网络图等内容,按照逻辑上的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图中内容的注释说明,与具体的施工方案。根据整个方案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清单来估计出最终的费用。 方案设计既要考虑到目前实际应用要有所侧重,又要兼顾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及网络扩充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楼;拓扑;网络设计

目录 1 需求分析 (2) 1.1需求分析阶段的总结 (2) 1.2需求数据总结 (2) 2 逻辑网络设计 (3) 2.1概述 (3) 2.2设计目标 (3) 2.2.1安全可靠性 (3) 2.2.2先进性 (3) 2.2.3实用性 (3) 2.2.4开放性 (3) 2.2.5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4) 2.3遵循的标准 (4) 2.4逻辑设计方案 (4) 2.4.1拓扑结构选择 (4) 2.4.2逻辑网络图 (5) 2.4.3 VLAN划分 (5) 2.4.4带宽设计 (5) 2.4.5服务设计 (6) 2.4.6网络管理设计 (6) 2.4.7网络安全设计 (6) 2.4.8 IP地址分配 (7) 2.4.9无线网络设计 (7) 3 物理网络设计 (8) 3.1概述 (8) 3.2具体施工方案和物理网络设计图 (8) 3.2.1服务对象详细说明 (8) 3.2.2综合布线图 (8) 3.2.3对图中内容的注释说明 (9) 3.2.4施工方案 (9) 3.3软硬件清单 (10)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框架结构、体系层次、设计原则三个方面讨论了网络安全防范体系问题。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紧随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二、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ITU-T X.800标准将我们常说的“网络安全(networksecurity)”进行逻辑上的分别定义,即安全攻击 (security attack)是指损害机构所拥有信息的安全的任何行为;安全机制(security mechanism)是指设计用于检测、预防安全攻击或者恢复系统的机制;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以抵御安全攻击、提高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的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 为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的安全需求,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有必要建立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是其可顺利实施的保障。图1给出了基于DISSP扩展的一个三维安全防范技术体系框架结构。第一维是安全服务,给出了八种安全属性(ITU-T REC-X.800-199103-I)。第二维是系统单元,给出了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第三维是结构层次,给出并扩展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 框架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单元都对应于某一个协议层次,需要采取若干种安全服务才能保证该系统单元的安全。网络平台需要有网络节点之间的认证、访问控制,应用平台需要有针对用户的认证、访问控制,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保密性,需要有抗抵赖和审计的功能,需要保证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针对一个信息网络系统,如果在各个系统单元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满足其安全需求,则我们认为该信息网络是安全的。 四、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 作为全方位的、整体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反映了不同的安全问题,根据网络的应用现状情况和网络的结构,我们将安全防范体系的层次(见图2)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安全管理。

《软件架构设计》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目录 1. 文档简介6 1.1 文档目的6 1.2 文档范围6 1.3 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 参考资料7 2. 架构描述方式7 2.1 架构视图阅读指南7 2.2 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7 3. 架构设计目标8

3.1 关键功能8 3.2 关键质量属性8 3.3 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8 4. 架构设计原则9 4.1 架构设计原则9 4.2 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9 4.3 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9 5. 逻辑架构视图10 5.1 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11 5.2 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11 5.3 重要设计包12

6. 开发架构视图12 6.1 Project划分13 6.2 Project 1 14 6.2.1 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4 6.2.2 程序单元组织14 6.2.3 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5 6.3 Project 2 (15) 6.4 Project n (16) 7. 运行架构视图16 7.1 控制流组织16 7.2 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7

7.3 加锁设计17 8. 物理架构视图18 8.1 物理拓扑18 8.2 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9 8.3 优化部署19 9. 数据架构视图20 9.1 持久化机制的选择20 9.2 持久化存储方案20 9.3 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21 10. 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21

1.文档简介 [帮助读者对本文档建立基本印象,并为阅读后续内容扫清障碍。] 1.1文档目的 [文档目的,非项目目的。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本小节应指明文档针对的读者对象,最好列出各种读者角 色,并说明每种读者角色应该重点阅读的章节。] 1.2文档范围 [文档的Scope,非项目的Scope。否则造成同一项目多个文档之间的内容重复,不利于文档维护。]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集中列举文档中的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