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机电安装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

地铁机电安装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

地铁机电安装项目管理标准化创新

一、项目标准化的意义

推行项目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的问题具体化,分散的问题集成化,成功的方法重复化,实现项目各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有机衔接,整体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有效快速实施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供保障,同时通过总结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有利于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水平。

二、本项目标准化实施及创新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包含所有设备的采购工作。在只有6个月的有效工期情况下,要完成从设备两次设计联络→设备参数选型优化→样机排产→场验→批量生产→进场安装等工作。所以本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实现进度、安全、质量管理目标,项目部从一开始就将现场临时设施建设标准化、体验化;现场材料工厂化加工;现场施工样板化作为我们施工管理的突破口。

1、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创新——安全体验

在以往的项目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主要采取文件、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存在内容空洞、不直观、不能切身感受的缺点。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体验屋,针对地铁施工的特点,设置了9项通过辨识的重大危险源安全体验项目,让新进施工人员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会、亲自体验、亲自感悟。使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学习工作更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出入口标准建设安全体验屋

体验设施防护用品

2、现场技术管理标准创新——施工标准样板化

由于地铁机电施工的特殊性,往往每个项目都由多个外协队伍进行施工。外协队伍来自不同的地域、市场,施工标准往往不统一,很容易造成现场工人的标准就是项目部的“标准”。为避免这种情况,项目部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双重交底。在进行文字技术交底的同时,还在施工现场设置工序样板段,对作业人员进行样板实物交底。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标准有直观的感受,真正实现施工标准样板化、施工结果标准化。

工艺标准样板段

3、质量管理标准创新——材料加工标准化、工厂化

由于通风专业的特点风管加工在常规情况下加工周期长、现场需占用大量场地。在各工序交叉作业时,现场加工区需要腾挪多次。对现场进度影响很大,且不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由于本项目站点多、工期紧,各方面综合考虑建立“风管标准化加工厂”很有必要。建立风管标准化加工厂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效率高,通过建立风管标准加工厂采购角钢冲剪机、五线及、等离子切割机等设备进行流水线式作业,平均每天加工成品风管800-1500m2。在项目抢工阶段有力保证了风管的供应。

第二:质量可靠、标准统一,采用机械加工风管消除了“人”的不可靠因素,实现所有车站质量统一,标准统一。

第三:通过集中工厂化加工,原材料利用率高。直管加工材料利用率可达100%。

第四:在以往的地铁施工中,风管异性管必须要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才能下料加工,加工进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异型管加工事关整个通风系统进度。通过采购设备进行机械加工(等离子切割机),机械下料切割大大提高了异性管加工的速度,异性管加工不再是通风专业的“咽喉”。

第五:标准化、工厂标准化取消了现场加工区,现场场地布置更灵活,减少了临时用电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三、BIM技术及TongzhuOS协同管理平台应用

南广场为全线3个BIM试点站之一,通过BIM技术建立车站模型进行虚拟施工、虚拟验收等手段,优化工序,减少碰撞与返工、节约成本。TOS协调管理平台是建立后台数据库、将BIM模型轻量化在后台服务器上运行(消除BIM模型对电脑硬件的要求)。使用人员通过登录网页或手机APP登录协同管理平台、移动终端对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采取实体模型的技术交底方式,实现地铁机电设备工程可视化交底,确保工序实施的准确性。

第二:通过移动终端,技术人员对前期孔洞预留、管线排布能够进行可视化核查,预留孔洞准确率达到99%,和其他站点对比准确率提高了30%;通过空间碰撞检查、空间信息检查等手段,优化设备和管线的综合排布。

第三:通过TOS协调管理平台实现进度、质量、安全信息、变更等的多维度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工程师、业主、监理、设计等均有相应平台账号,并有相应的事件发起、处理权限。通过TOS平台实现现场技术管理网络化、平台化。

手机登录平台模拟材料运输

车站管线冷水机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