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培训ppt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培训ppt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是200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沙庆林起草。 最新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基本情况: 2000年,交通部批准发布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范》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2015年8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J034-2000 )取代了《规范》,作为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期。绝大多数公路的基层施工标准都是按照2000版的《规范》来执行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修订后的《细则》有很多变化,但重申了沥青路面”强基、薄面、稳土基”的设计理念。从我国的公路建设和国外标准来看,18厘米以上的面层已经不能被称为”薄面”了。《细则》针对目前我国的各种路面状况进行修订,因此有必要认真地执行。 此外,未来沥青路面的发展趋势是长寿命沥青路面,其基层使用的目标是,4 0 年到5 0 年不产生结构性病害。《细则》对基层的要求,是瞄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要求来修订的,因此很多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但更有利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 《细则》修订的核心是提高基层施工质量的均匀性,可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

原材料方面,要求基层的粗集料要具备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粗集料的同等力量;提高了基层粗集料压碎值要求,并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粉尘含量。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要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毫米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此外,对集料分档做出了新的要求。2000版的《规范》对高速公路的集料分档要求是分为3档到4档。但近年来,很多高速公路工程对集料分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质量下降。《细则》对高速公路集料分档做出要求,最少是4档,极重、特重交通必须有5档以上,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的均匀性,从而控制混合料质量的均匀性,以提高施工质量。 配合比设计方面,《细则》中的级配是推荐级配,工程上下限的确定需要专门设计,要严格控制各档级配。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在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成型标准试件,验证不同结合料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关于强度标准,《细则》认为,与其控制强度的上限,不如控制强度的变异性,从而提高施工的均匀性(见表1)。 施工工艺革新方面,《细则》在二次拌和、电子秤剂量、料仓间隔、碾压、养生、层间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其中,养生可以通过洒水、薄膜覆盖、土工布覆盖、草帘覆盖等方法进行,王旭东建议

公路涵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为使本建设项目监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提高工程监管水平,提高投资效益,依据项目施工、监理合同及有关规范、规定特制定本细则,与其它管理办法互为补充,望各参建单位遵照执行。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监理规划 2、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4、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5、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6、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三、路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一)、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测量工作监理要点: (1)、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书面提供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高程的方位及数据。 (2)、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导线复测工作,复测采用全站仪或其它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测量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或其它方法. (4)、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所有中线桩及主要控制桩必须采用坐标法恢复。 (5)、纵断高程测量要求至少每20米测一点,数据必须闭合,记录清楚完整,无涂改。应整理绘制复测后的纵断面图,并计算填挖高度. (6)、横断面测量要求至少每20米测一横断面,地形变化特殊地段应加测断面,地貌特征做好记录和说明,驻地办抽检频率不少于设计断面的30%同时根据需要增加频率.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学习人员签名: 日期: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 容 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表

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

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细则

路床水泥砂砾石、路面底基层、基层监理细则 1、总则 1.1路面基层、底基层是道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基层、底基层的强弱和好坏对整个路面而言,特别是沥青路面的强弱、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等等。为确保路面的工程质量,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1.2本细则适应于安新改建工程NO.1和NO.3合同段基层和底基层的施工。 1.3承包人应在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前提供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应包括施工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有关内容。 1.4路面基层、底基层开工前,承包人要对欲开工的基层、底基层路段进行现场放样。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对已进场的原材料质量、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并填写进场材料报验单;对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和使用质量进行自检,填进场设备报验单。承包人的以上报验,需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抽检、签认后方可开工。 1.5本细则规定: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开工条件是、路面底基层和路基工程必须验收合格,方可进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路面基层、底基层开工前,承包人应全面检查验收合格的底基层和路基的外观质量,若有缺陷应及时修补,复压平整后方可开工。如果路基在验收后已摆放了一段时间,特别是经过了大雨和通行了车辆,都必须

采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1.6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承包人应遵照施工图所提供的参考配合比和强度的要求,并结合进场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原材料性质配合比试验后提出施工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批准后方可使用。 1.7在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路面路基的排水。 1.8主线、服务区匝道设计为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9路床4%水泥砂砾石的有关要求按此细则办理。 1.10凡本细则未规定之处,应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监理程序和交通部有关部颁标准执行。 2、材料 2.1一般规定 在开工前最少一个月,承包人应将其所选料场情况和原材料的有关试验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未经批准的材料不得备料和使用。 在任何情况下,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反之,由此造成的后果皆由承包人承担。 本工程的基层与底基层所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碎石、砂砾石及施工用水等。 2.2水泥

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 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土建部分) 一、序言 1、为保证××高速公路第1标段项目部的施工质量、规范施工程序、加强质量监控、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2、质检部本着和诣管理、执情服务、坚持质量为本的原则和宗旨,对项目部下属各工区及施工队伍进行提醒、沟通、规劝、说服、整改、返工、一直达到质量目标为止。望各工区、施工队伍从服从大局、着重长远利益出发,密切配合支持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1、质量目标 工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及交通部质量目标要求,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检验批自检合格率100%。社会满意率100%,评分95%以上。 2、质量方针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规范施工程序,发挥技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实力。严格实行三级质量管理程序,实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强化质量过程管理、致力持续改进、确保工程质量,建造优质工程,靠诚信回报社会,让监理满意,让业主满意。

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3、《公路勘测规范》 JTG-C10-2007 4、《工程测量验收规范》 GB50026-2007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2014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 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60-2009 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2006 13、《公路隧道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72-2011 1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一、标准适用范围 长临高速公路路面工程LM1-LM7合同段。基层、底基层都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施工。 二、基层、底基层施工 1、材料 1.1水泥 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h,终凝时间不少于6h并不大于10h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满足基层、底基层7天抗压强度要求,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不应使

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气温高于30℃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宜不高于50℃;高于5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气温低于15℃,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应不低于10℃。 水泥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1。 水泥质量技术指标表2-1

1.2 基层、底基层集料 用作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可采用各种硬质岩石加工成的碎石,粗、细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2-2、表2-3规定生产和使用。 基层、底基层用粗集料规格要求表2-2 基层、底基层用细集料规格要求表2-3

基层和底基层粗的技术要求见表2-4,细集料塑性指数不大于17,有机质含量小于2%,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5。 基层、底基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表2-4

建议基层、底基层采用如下各规格集料进行备料,生产过程中通过筛分试验和试配情况,根据破碎方式和石质的不同,对个别筛网孔径可作调整,调整范围宜为1~2mm。 ①基层(5档):20~25mm(G3)碎石、10-20 mm(G8)碎石、5~10mm(G11)碎石、3~5mm碎石(XG1)、0~3mm (XG2); 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1×31mm、22×22mm、11×11mm、6×6mm、3.5×3.5mm。 ②底基层(4档或5档):20~30mm(G2)碎石、10-20 mm(G8)碎石、5~10mm(G11)碎石、0~5mm(XG3)[或3~5mm碎石(XG1)和0~3mm(XG2)]; 4档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5×35mm、22×22mm、11×11mm、6×6mm;5档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5×35mm、22×22mm、11×11mm、6×6mm、3.5×3.5mm。 1.3 水 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符合表2-5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用非饮用水技术要求表2-5

公路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本细则根据国家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以及巴马至平果坡造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监理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与图纸、批准的监理计划、业主工程管理制度等资料编制。 1.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巴马至平果坡造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桥涵、交叉、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环境保护配套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缺陷责任期阶段监理工作以及交、竣工验收的有关监理工作,是对巴马至平果坡造公路项目的施工监理行为的具体说明。 巴马至平果坡造公路第二总监办所辖路段位于平果县境内,路线起点桩号为K45+020。路线沿S208省道旧路布线至凤梧乡西面,于龙头屯附近跨越达洪江,绕开凤梧乡,然后经过农拜,在那巴村附近跨域达赛河后,继续沿旧路往南途经那盆、那界、发达、内干等村庄至旧城镇,再沿路旧路经局马、伏晚、龙怀等,经龙怀隧道至龙旦、贤强等村庄后往坡造镇东面跨域龙马河后终于坡造镇都阳村,与武鸣至平果二级公路相交,终点桩号为K92+254.509,路线全长46.965km。 本路段主线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其中K45+020~K54+900,K65+100~K77+100,K84+300~K92+254段,设计速度为60km/h。K54+900~K65+100,K77+100~K84+300段,设计速度为40km/h。 沿线主要控制点:旧城镇、坡造镇,那盘中桥,龙怀隧道、村庄等 沿线主要河流:达洪河,达赛河,龙敢河及龙马河 沿线主要公路:X764县道(凤梧-那沙-六伐)、X759县道(旧城-海城)、武鸣至平果二级公路。 主要工程数量详见下表: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T F20-20153配合比设计说明(3.0%水稳底基层)

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施工桩号为K126+820~K127+950。主线底基层结构设计总厚度32cm,分两层施工。匝道30cm,分两层施工。 二、试验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G E30-2005) 6、《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7、《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第三分册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第二版)》 8、本路段《路面工程施工图设计》 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 10、《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 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 12、《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 三、原材料指标 1、水泥:永安万年牌P·P 32.5,3d抗压强度16.8MPa、3d抗折强度3.9MPa;初凝244min、终凝369min;细度0.4%;安定性合格。 2、集料:粗集料及石屑产地为吉口碎石场;各项指标如下表1: 3、水:饮用水,符合拌和要求。 四、设计步骤 1、根据当地材料特点和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混合料级配,构造4条级配曲线(1、 2、 3、 4)号级配线如表1,并分别对4条级配线进行混合料重型击实试验和7d龄期无侧限抗压 强度试验(如表2)结合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选取1号级配线为目标级配曲线;

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

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1一般规定 适用范围 本节规定适用于坝顶道路工程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12%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引用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上述技术文件均在不断修改,执行过程中采用由监理人指定的有效版本。 2路面结构 (1)路面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厚50mm。 (2)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6:14:80质量比)。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沥青和乳化沥青下封层。 (3)底基层 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15cm。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5%,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3路基 路基即本工程围坝的坝身,要求压实后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4底基层 (1)材料 土:土的塑性指数以7~20(100g平衡锥测液陷7,搓条法测塑限。相当于76g平衡锥测液限和搓条法测塑限的7~14)的粘性土为宜。硫酸盐含量超过%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于石灰稳定。 石灰:使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规定的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水:凡符合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底基层施工 1)石灰稳定土结构应在气温高于+5℃和非雨天时,才可进行施工。 2)洒水、拌合必须均匀,无夹心现象。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洒水拌合后,宜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时应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3)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若需临时开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从填好的路床上把所有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整形压实。 5)路床上的车辙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都应翻挖、填筑新料、重新整型和压实。 6)石灰稳定土基层可采用路拌法施工。要求石灰应过筛,并铺摊均匀。开始路拌时应使石灰翻至土中间,要防止将石灰落到底部。最后路拌深度应达到底层,不得留有素土夹层,同时要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7)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再现场摊铺土和石灰、机械拌合、整平和压实。 8)分段施工时,段间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并处理好纵横向接缝的质量。 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 5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的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1)材料 石灰: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有关规定。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新旧对比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新旧对比 1: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满足本细则的普硅水泥等均可用。初凝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原】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2:在水泥稳定材料中加缓凝剂(气温较高,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足时)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外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规定。【原】没有要求。 3:高速、一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Ⅱ级,二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Ⅲ级,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高速、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原】不低于Ⅲ级。 4:集料压碎值相对原规范有明显提高,特别是针对极重、特重交通等级荷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速、一级公路,增加了针片状、0.075mm以下含量和软石含量等指标。 5: 高速、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 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原】只对混合料合成级配有具体要求。 6:高速、一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天然砾石材料宜满足表3.6. 1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 7:用于破碎的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高速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用反击破碎的加工工艺。【原】没有要求。 8: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 9:对0一3mm和0一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 对3一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10: 高速、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 容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学习人员签名: 日期: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 片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 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粒径尺寸与筛孔尺寸对应表 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

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 生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 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 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基层材料压实标准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 状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 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 注:在不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前提下,允许有2%-3%的超粒径含量。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 产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 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 标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注:采用每天现场取样的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评价标准密度,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不大于0.02g/cm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