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R概述

VR概述

VR概述
VR概述

VR概述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自从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一直是传统信息处理环境的主体,它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的获取知识,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信息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人类被排斥在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处理环境之外,而且较难以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人类的感知能力和认知经验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直接联系起来。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的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纯数字信息的限制,建立一个能包容图像、声音、化学气味等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空间,人们不但可以从外部观察信息处理的结果,而且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口令、手势等多种形式参与到信息处理环境中去,这种信息处理环境被称为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其中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的总称)。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所建立的信息空间,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信息空间,而是一个包容多种信息的多维化的信息空间(Cyberspace),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都能在这个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创建一个能让参与者具有身临其境感,具有完善地交互作用能力的虚拟现实系统,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类先进的传感器;软件方面,主要是需要提供一个能产生虚拟环境的工具集。

二、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状况

2.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1)、美国的研究状况

美国是从事虚拟现实研究最早、研究范围和水平最高、相关研究对国家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从事虚拟现实的大学包括MIT、Stanford大学、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

CMU等几乎所有著名的大学,其研究内容侧重新概念发展(如虚拟现实的概念模型)、单项关键技术(如触觉反馈)和系统实现,并参加了许多有关虚拟现实的国家项目。美国VR研究技术的水平基本上就代表国际VR发展的水平。目前美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户界面、后台软件和硬件四个方面。

(2)、日本的研究状况

在当前实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中,日本是居于领先位置的国家之一,主要致力于建立大规模VR知识库的研究。另外在虚拟现实的游戏方面的研究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日本大部分虚拟现实硬件是从美国进口的。

(3)、英国的研究与开发

在VR开发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在分布并行处理、辅助设备(包括触觉反馈)设计和应用研究方面,在欧洲英国是领先的。到1991年底,英国已有从事VR的六个主要中心,它们是WIndustries(工业集团公司),BritishAerospace(英国航空公司),DimensionInternational,DivisionLtd,AdvancedRoboticsResearchCenter和VirtualPresenceLtd(主要从事VR职产品销售)。

(4)、欧洲其它国家

VR的研究在欧洲其它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如:荷兰、德国、瑞典等也积极进行了VR的研究与应用。瑞典的DIVE分布式虚拟交互环境,是一个基于Unix的,不同节点上的多个进程可以在同一世界中工作的异质分布式系统。荷兰海牙TNO研究所的物理电子实验室(TNO-PEL)开发的训练和模拟系统,通过改进人机界面来改善现有模拟系统,以使用户完全介入模拟环境。德国的计算机图形研究所(IGD)的测试平台,用于评估VR对未来系统和界面的影响,以及向用户和生产者提供通向先进的可视化、模拟技术和VR技术的途径。另外,德国在建筑业、汽车工业及医学界等也较早应用了VR技术,如德国一些著名的汽车企业奔驰、宝马、大众等都使用了VR技术;制药企业将VR用于新药的开发;医院开始用人体数字模型进行手术实验。

2.2 国内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国内研究状况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VR技术起步较晚,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了开展VR技术的研究,九五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都把VR列入了研究项目。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已积极投入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着重研究了虚拟环境中物体物理特性的表示与处理;在虚拟现实中的视觉接口方面开发出部分硬件,并提出有关算法及实现方法;实现了分布式虚拟环境网络设计,可以提供实时三维动态数据库、虚拟现实演示环境、用于飞行员训练的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等。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了一套桌面型虚拟建筑环境实时漫游系统,还研制出了在虚拟环境中一种新的快速漫游算法和一种递进网格的快速生成算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成功地虚拟出了人的高级行为中特定人脸图像的合成、表情的合成和唇动的合成等技术问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系对虚拟现实和临场感的方面进行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研究所对虚拟现实中的关键技术———立体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JPEG标准压缩编码新方案,获得了较高的压缩比、信噪比以及解压速度。北方工业大学CAD 研究中心是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动画研究的单位之一,中国第一部完全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制作的科教片《相似》就出自该中心。

当前,我国专注于虚拟现实与仿真领域的软硬件研发与推广,已具备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产品有:虚拟现实编辑器(VRP-Builder)、数字城市仿真

平台(VRP-Digicity)、物理模拟系统(VRP-Physics)、三维网络平台(VRPIE)、工业仿真平台(VRP-Indusim),三维仿真系统开发包(VRP-SDK),以及多通道环幕立体投影解决方案等,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客户对虚拟现实的需求。02年和07在国家级重点项目数字奥运仿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08奥运虚拟现实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构成

3.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G.Burdea在《虚拟现实系统和它的应用》一文中,用三个“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来说明虚拟现实的特征,即沉浸、交互、想象,三者缺一不可。

(1)、沉浸性(Immersion)是指用户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Interaction)是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计算机能根据使用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3)、多感知性(Imagination)。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人机交互,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研究和开发VR是为了扩展人类的认知与感知能力,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VR技术是人与技术完善的结合,它是计算机图形学和人-机交互技术发展之产物,人在整个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利用VR技术的手段,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和环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类认知的广度与深度,拓宽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识空间”和“方法空间”,最终达到更本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实质。

3.2虚拟现实系统的种类

分类的依据不同,虚拟现实的种类也就不同。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最常见的虚拟现实分类标准是按照其功能高低来进行划分。虚拟现实按其功能高低大体可分为四类:桌面级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ImmersionVR),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istributedVR),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系统。

(1)、桌面级虚拟现实系统

桌面级虚拟现实系统是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实现仿真,计算机的屏幕作为参与者或用户观察虚拟环境的一个窗口,各种外部设备一般用来驾驭该虚拟环境,并且用于操纵在虚拟场景中的各种物体。由于桌面级虚拟现实系统可以通过桌上型机实现,所以成本较低,功能也比较单一,主要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建筑设计、桌面游戏等领域。

(2)、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

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采用头盔显示,以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为交互装置,把参与者或用户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封闭起来,使参与者暂时与真实环境相隔离,而真正成为虚拟现实系统内部的一个参与者,并可以利用各种交互设备操作和驾驭虚拟环境,给参与者一种充分投入的感觉。沉浸式虚拟现实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因此常常用于各种培训演示及高级游戏等领域。但是由于沉浸式虚拟现实需要用到头盔、数据手套、跟踪器等高技术设备,因此它的价格比较昂贵,所需要的软件、硬件体系结构也比桌面级虚拟现实系统更加灵活。

(3)、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分布于各地的资源,协同开发各种虚拟现实。分布式虚拟现实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的发展,它把分布于不同地方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共同实现某种用途,它使不同的参与者联结在一起,同时参与一个虚拟空间,共同体验虚拟经历,使用户协同工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目前,分布式虚拟现实主要基于两种网络平台,一类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另一类是基于告诉专用网的虚拟现实。

(4)、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系统

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系统又称为混合虚拟现实系统,它是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即可减少构成复杂真实环境的开销,因为部分真实环境由虚拟环境代替,又可对实际物体进行操作,因为部分系统就是真实环境,从而真正达到了亦真亦幻的境界。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虚拟现实生成的方式,可将其分为基于几何模型的图形构造虚拟现实和基于实景图像的虚拟现实系统;根据虚拟现实生成器的性能和组成可将其分为四类:基于PC机的虚拟现实系统、基于工作站的虚拟现实系统、高度平行的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根据交互界面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类:世界之窗、视频映射、沉浸式系统、遥控系统、混合系统。

3.3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

虚拟现实系统的模型表示如图。用户通过传感装置直接对虚拟环境进行操作,并得到实时三维显示和其它反馈信息(如触觉、力觉反馈等)。当系统与外部世界通过传感装置构成反馈闭环时,在用户的控制下,用户与虚拟环境间的交互可以对外部世界产生作用(如遥操作等)。

虚拟现实系统主要由以下六个模块构成,如图。

(1)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操作命令,并通过传感器模块作用于虚拟环境。

(2)反馈模块:接受来自传感器模块信息,为用户提供实时反馈。

(3)传感器模块:一方面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命令,并将其作用于虚拟环境;另一方面将操作后产生的结果以各种反馈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4)控制模块:对传感器进行控制,使其对用户、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产生作用。(5)建模模块:获取现实世界组成部分的三维表示,并由此构成对应的虚拟环境。

3.4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的目的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三维数据的获取可以采用CAD技术(有规则的环境),而更多的环境则需要采用非接触式的视觉建模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建模包括几何建模、物理建模、运动建模。

(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

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其关键是如何实现实时生成。为了达到实时的目的,至少要保证图形的刷新率不低于15帧/s,最好是高于30帧/s。在不降低图形的质量和复杂程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刷新频率将是该技术的研究内容。

(3)、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

虚拟现实的交互能力依赖于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设备还远不能满足系统的需要,例如,头盔过重,数据手套有延迟大、分辨率低、作用范围小、使用不便等缺点;另外,力觉和触觉传感装置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虚拟现实设备的跟踪精度和跟踪范围也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三维显示技术。

(4)、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场合和对象,即如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择适当的应用对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开发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研究虚拟现实的开发工具。例如,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等。

(5)、系统集成技术。

由于虚拟现实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统的集成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成技术包括信息的同步技术、模型的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数据管理模型、识别和合成技术等。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图形理论学、仿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而发展。

(1)、虚拟现实地图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图学中一个主要应用是制作虚拟现实地图。涉及到以下技术:①利用VR强大的三维场景构建技术,构造三维地形模型,制作各种地物,真实地再现自然景观;利用其它的环境编辑器对环境进行渲染。②利用VR技术多感通道编辑器对以视觉为主的感觉进行仿真,使用户能以真实的感觉“进入”地图。③利用数据手套、头盔显示器等交互工具从分析应用工具箱中提供应用工具,模拟人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工作,如距离量算、面积计算等。

(2)、在军事现代化中的应用

怎样进行无人战争是当今的发展趋势。要进行无人战争的前提是要熟悉敌方的各种情况以及能灵活指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就能实现此目的。利用VR技术的强大三维场景模型,就可使指挥官亲临前线,掌握敌人的尽可多情况。在现在的导弹发射中,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人在屏幕上跟踪其运动轨迹,动态调整其运动方向,使其顺利到达其目标。美国的太空演习战中也就是利用VR技术。VR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重要,其发挥的威力也会更大。

(3)、在GIS中的应用

在GIS中利用VR技术的三维场景模型和多感通道编辑器来对三维地物进行视觉的仿真,使人亲临地物之中,具有逼真的感觉。在利用VR技术中,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支持特别重要。地理数据库以地形数据为主,包括地形、水下、居民点、交通线、地物的三维数据等,是生成空间定位地形图像的基础。与之相配合的是地面影像数据库,这是根据已定位的航空照片与卫星照片数字化而成,是构成地形三维图像的重要数据来源。

(4)、在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应用

空间信息可视化一直是中国地图科学家关注的问题,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虚拟现实技术。(5)、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VR技术在图像处理、电影业、文艺方面、医疗、娱乐、机器视觉等都有很大的作用。五、虚拟现实的几个瓶颈问题

(1)、虚拟环境表示的准确性。为使虚拟环境与客观世界相一致,需要对其中种类繁多、构形复杂的信息做出准确、完备的描述。同时,需要研究高效的建模方法,重建其演化规律以

及虚拟对象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

(2)、虚拟环境感知信息合成的真实性。抽象的信息模型并不能直接为人类所直接感知,这就需要研究虚拟环境的视觉、听觉、力觉和触觉等感知信息的合成方法,重点解决合成信息的高保真性和实时性问题,以提高沉浸感。

(3)、人与虚拟环境交互的自然性。合成的感知信息实时地通过界面传递给用户,用户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对虚拟环境中事件和态势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以自然方式实现与虚拟环境的交互。这就需要研究基于非精确信息的多通道人机交互模式和个性化的自然交互技术等,以提高人机交互效率。

(4)、实时显示问题。尽管理论上讲能够建立起高度逼真的,实时漫游的VR,但至少现在来讲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这种技术需要强有力的硬件条件的支撑,例如速度极快的图形工作站和三维图形加速卡,但目前即使是最快的图形工作站也不能产生十分逼真,同时又是实时交互的VR。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引入了用户交互,需要动态生成新的图形时,就不能达到实时要求,从而不得不降低图形的逼真度以减少处理时间,这就是所谓的景物复杂度问题。(5)、图形生成。图形生成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瓶颈,虚拟现实最重要的特性是人可以在随意变化的交互控制下感受到场景的动态特性,换句话说,虚拟现实系统要求随着人的活动(位置、方向的变化)即时生成相应的图形画面。

(6)、智能技术(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在VR中,计算机是从人的各种动作,语言等变化中获得信息,要正确理解这些信息,需要借助于AI技术来解决,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这些智能接口领域的研究课题是VR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VR技术的难点。

本质上,上述6个问题的解决使得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虚拟环境,从而达到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概括地说,围绕着虚拟现实展开的研究都是围绕着这6个基本问题的。

六、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与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来的一门崭新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尚处于初创时期,远未达到成熟阶段。虽然我们也许不能清楚地设想出,新世纪里虚拟现实出现并普及的新形式,但我们能通过应用媒介形态变化原则和延伸媒介领域的主要传播特性,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展望。

(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而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的目的就是对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进行获取,从而建立对应的虚拟环境模型,创建出虚拟环境。

(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和显示技术。

在生成三维图形方面,目前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实时生成,在不对图形的复杂程度和质量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如何让刷新频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内容。另外,虚拟现实技术还依赖于传感器技术和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虚拟设备还不能够让系统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需要开发全新的三维图形生成和显示技术。(3)、适人化、智能化人机交互设备的研制。

虽然手套和头盔等设备能够让沉浸感增强,但在实际使用当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交互方式使用最自然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自然语言的话,能够让虚拟现实的交互性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4)、大型网络分布式虚拟现实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虚拟现实是指多个用户在一个基于网络的计算机集合当中,对新型的人机交互设备进行一个用,介入计算机中,产生适用于用户的虚拟情景环境。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除了要

让复杂虚拟环境计算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外,还需要让协同工作以及分布式仿真等应用对共享虚拟环境的自然需要得到满足。分布式虚拟现实可以看成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参与,让不同地方的用户进入到同一个虚拟现实环境当中。目前,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研究热点,我国也由杭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以及装甲兵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感开发了一个分布虚拟环境基础信息平台,为我国开展分布式虚拟现实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和网络平台。

VR全景拍摄方法及拍摄技巧

https://www.doczj.com/doc/ce1737229.html, VR全景拍摄方法及拍摄技巧 关于拍照VR全景拍摄符合需求的相片如下:不知你是运用传统相机仍是数码相机,主张运用数码相机。以下以数码相机Nikon Coolpix990为例,传统相机拍照进程迥然不一样。 第一步:准备好相机(放入电池和存储卡,装置鱼眼镜头). 第二步:设置鱼眼镜头 1. 将快门旋转键旋至M-REC形式。 2. 两次按下MENU键,在LCD屏幕上显现Shooting菜单。 3. 用上下键挑选Lens项,按下右键选中Lens菜单。 4. 在Lens选项中挑选Fisheye 1选项,并按下右键承认。

https://www.doczj.com/doc/ce1737229.html, 5. LCD屏幕将退回至正常显现。 第三步:设置图象质量(1024X768 Fine格局) 1. 按住QUAL键,挑选图像格局(通常挑选XGA)。 2. 按下QUAL键,在"Normal", "Hi", "Fine", "Basic" 中挑选。当LCD 屏上呈现"FINE"字样时,按下右键选中。 3. 松开QUAL按键,退出此选项。 第四步:预设白平衡 1. 将快门上的开关按钮旋至M-ERC形式。 2. 按下MENU键,用上下键挑选White Balance项,按下右键选中。 3. 依据拍照时的具体情况挑选日光、白炽灯、荧光、多云等不一样的灯火装备选项。 第五步:设置曝光锁(使拍照的相片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和白平衡共同) 1. 将快门上的开关按钮旋至M-ERC形式。

https://www.doczj.com/doc/ce1737229.html, 2. 按两下MENU键,选中Shooting菜单里的第二页。 3. 用上下键挑选AE锁,并按下右键选中它。 4. 用上下键挑选ON,并按下右键选中。 . 二、360全景拍照相片 第一步:装置三脚架和相机 1. 注意相机镜头和三脚架转轴处于同一中心点。 2. 三脚架云台、相机和镜头三者同地上要坚持水平。 第一步:装置三脚架和相机 1. 注意相机镜头和三脚架转轴处于同一中心点。 2. 三脚架云台、相机和镜头三者同地上要坚持水平。 第二步:拍照第一张相片按需求将相机装备好,将相机镜头对准前方,拍照第一张相片。

VR全景知识

全景分为虚拟现实VR和3D实景两种,一般做成网页版HTML5和手机版APP。虚拟现实是利用软件,制作出来的模拟现实的场景;3D实景是利用相机或街景车拍摄实景照片,用专业合成软件或者平台合成(分析、对齐、拼接)球形全景的的矩形投影图,或者立方体图,制作全景漫游(漫游分两种,一种添加链接漫游如箭头脚印,一种自主漫游),添加各种媒体插件(地图、指南针、动画、音乐、解说)让作者立于画境中,让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用pano7cd生成HTML5(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版的全景漫游,上传之后,就可以在手机上看了。可以设置自动旋转的。全景图一大片黑色?因为我的全景图是航拍的,没办法把天空拍全,需要后期补天。 1、用PHOTOSHOP保存图片时选图片质量可以控制图片大小。 2、ACDSEE转换图片格式可以改变图片大小。 3、光影魔术手保存图片时也可以改变图片大小。 720全景比360全景多了上面和下面。全景用动态HTML、flash动画、流式音视频、PC程序exe、手机应用程序APP、微信小程序呈现. Flash是adobe公司的,对于cpu和gpu的占用量依然很大,功耗自然也大。苹果不支持flash,而是用html5。 全景宣传有手柄控制旋转和摄像头旋转。 全景效果图流程:前期准备(清理拍摄现场,准备拍摄设备),拍摄(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全景云台+三角架),PS美化,导出(网页版和离线版),拼接(专业拼接软件),输出全景效果图。 一、VR全景制作的流程: 1.拍摄全景照片。这需要摄影师高超的拍摄技术。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很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的摸索,甚至更长。 2.拼接全景图。拼接全景图最常用的软件是pugui,这是一款强大的拼接软件。很多全景制作公司的技术人员只是会运用其简单的拼接功能。 要精通其强大的全景图处理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修图和润色。这是一件技术性及对美感的要求很高的步骤,是需要专业美工来完成的工作。全景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以其而定。 4.功能界面的设计。选择正确的软件对全景的兼容性和功能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好的软件能设计出美观且功能多样的全景效果。这需要学习代码来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如下几种器材: 单反相机+鱼眼镜头,三脚架,云台。 光圈

panovr全景图制作教程

pano2vr 全?景?漫?游制作 一、单个全景制作 1.1. 运行【pano2vr 】,进入主界面; 1.2. 点击【选择输入】,选择全景图片; 1.3. 【输入】-【类型】默认为【自动】,点击全景图【打开】,选定图片后,点【确定】返回主界面; 1.4. 【打补丁】可将LOGO 放入全景; 1.5. 可加入多个补丁,点击【增加】添加一个补丁,按下图进行设置; 1.6. 【显示参数】可调整全景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以及正北方向; 1.7. 【显示参数/限制】用于指定全景初始的视角,【平摇】为水平方位,【俯仰】为垂直方位,【FoV 】为 可视角度,【正北】可调整全景的方位; 1.8. 【用户数据】用于填写作品相关的信息和全景的经纬坐标; 1.9. 点击【纬度】后的坐标按钮,设置全景的经纬度信息;通过【设定正北标记】和【选择地标】可方便的设置正北方位; 1.10. 【交互热点】可在全景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 1.11. 在图片中的任何位置双击加入一个点型热区; 1.1 2. 向左移动至大门,再添加一个多边型热区; 1.13. [媒体]中可加入背景音乐、图片和视频等; 1.14. 点击右侧的[打开]文件名,可选择背景音乐; 1.15. 在左侧图片的相应位置双击,可添加图片和视频; 1.16. 在电视位置双击,可添加视频; 1.17. 在主界面的[ 输出] 中选择输出格式后,点击[增加] ; 1.18. 选择系统自带的皮肤; 1.19. 设置[FLASH 输出] 的视觉效果; 1.20. 设置[FLASH 输出] 的视觉效果; 1.21. 点击[确定] 生成SWF 格式文件,即完成; 1.2 2. 在主界面的[输出]中选择输出格式[HTML5] 后,点击[增加] 1.23. 点击[确定] 生成HTML5 格式文件,即完成; 二、多个全景漫游制作 2.1. 完成单个全景的基础上,在主界面右侧的【漫游浏览器】中,鼠标右键选【Add Panorama 】添加新的全景; 2.2. 参照【一】的步骤依次加入全景 2 和3; 2.3. 接下来需要对所有全景设置交互热点,依次选择全景,设置【交互热点】-【修改】 注: 1.填写【ID 】时,需要与【URL 】中的编号一致,便于后期导航图和缩略图的皮肤制作; 2.【皮肤ID 】也是与皮肤中的热点名称一致,这里暂且定义为' hs1'; 2.4. 完成三个全景的热点交互之后,右侧漫游浏览器中每个全景的‘感叹号'就消失了! 2.5. 多个全景漫游的制作到此就OK 了!点击【全部】看看效果吧! 三、脚本编辑 在【主界面】-【输出】中点击【参数】按钮;参照下图,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皮肤脚本编辑界面;参照下图设置皮肤的大小后,就可以准备皮肤脚本的制作! 3.1. 工具栏制作 3.1.1. 参照下图添加一个【绘制矩形】 3.1.2. 双击已绘制的【矩形】,设置【尺寸】、【背景】和【边框】等参数

VR全景导游导览方案

XX景区平台设计方案 “互联网+旅游“ 2017年3月 目录 第1章设计内容 (3) . 景区VR全景展示系统 (3) 系统管理后台页面 (3) 全景管理功能 (3) 控制面板功能 (3) 全局设置 (4) 地图设置 (5) 热点设置 (5) 作品预览 (5) 生成二维码 (6) 前端展示页面 (6) 全景拍摄要求 (6) . 采集环境要求 (8)

. 二维码现场导游导览系统 (8) 前端展示页面 (8) 导游导览系统制作要求 (8) . 微信公众平台 (9) 微官网 (9) 景点展示 (9) 景区介绍 (9) 地图导航 (10) 游记分享 (10) 第2章建设周期、经费预算 (10) . 平台建设周期 (10) 平台搭建 (10) 采集设备 (10) . 平台搭建及运营费用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设计内容1.1.景区VR全景展示系统 1.1.1.系统管理后台页面 1.1. 2.全景管理功能 全景图的添加、调序、删除; 场景的名称修改 初始视角及范围的设置 热点功能的设置 1.1.3.控制面板功能 VR模式 播放及旋转 场景补地 小行星效果

滚动广告 一键拨号 跳转官网 一键导航 1.1.4.全局设置 页面标题设置(网页的标题) 背景音乐(该功能开启后,音乐贯穿项目内所有场景) 场景解说(开启这可听到语音介绍) 浏览模式(有标准模式、拖拽模式) 右键信息设置(可以写入名称、网址、电话等) 微信分享标题、图标与描述(设置后,微信朋友圈内将显示) 人气、点赞功能(开启功能后,将自动统计浏览量及点赞量) 说一说功能(在全景作品里可进行标注留言)

3DVR全景推介

3DVR全景展示 推 介 书

西部星空VR全景介绍 一、VR全景展示 1、VR全景简介 VR全景展示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种视觉新技术。全景图像源自对真实场景的摄影捕捉,真实感强烈,它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现场感和交互感受。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的多媒体所包含的种类越来越多,表现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一些传统的表现方式无法满足客户对于展示方式日薪月异的需求。传统的展现方式,静态的平面图片和动态的视频是主流,静态图片只能展现场景的某一角度,即使是广角镜头,也不能有效全面的对场景进行表现;观看方式取决于拍摄者的拍摄方式,并不自由;三维建模的方式可以解决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都存在的问题,但是代价很高,真实性不令人满意。 VR全景是通过专业相机对整个场景进行捕捉,用专业软件进行图片拼合,并用专门的播放器进行播放,把二维的图片模拟成真实的三维空间,呈现给观众,并给观众提供各种操纵图像的功能,可以放大缩小,各个方向移动观看场景,以达到模拟和再现场景真实环境的效果。所以,在需要真实、全面、直观的表现某一场景时, VR全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VR全景的优势 VR全景和以往的建模、图片、视频等表现形式相比,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真实感强:VR全景图是由多张高清照片拼合得到的图像,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真实场景的结构、质感和气氛,是对现实场景的真实再现; 体验感强:经过对图片的处理,模拟真实三维实景,全面的展示了真实场景内的所有景致,可以用手指拖动;在场景内加入导航标识,多个场景被连接起来成为漫游系统,让人可以在不同场景间游走,观看场景的各个部位,航拍鸟瞰模式、3D模式、小行星模式、体感互动模式等等不同视角不同体验的观赏形式,让人感觉置身其中,带来真实的交互体验; 信息量大:场景内可以植入更多元素,比如细节图片、文字介绍、视频信息、营造氛围的配乐或者旁白解说等等,让全景自己“会说话”,让观者在愉快的体验中了解更多信息; 发布形式多样:文件小,传输方便,适合各种形式的网络传播应用,无需依赖专用设备,无论是手机、iPad、PC 电脑端都能流畅观看720°全景演示。极大降低展示成本,提高宣传效率,提高转化率。 高速精准传播:一个生成的二维码,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QQ、微博等各种渠道进行高速、广泛的一键传播;

VR全景入门介绍--快门

快门的定义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快门速度越高,就越能够将快速的动作定格,捕捉犹如凝固的效果。快门速度越低,捕捉到的动作将更不清晰,长曝的话更会拍摄对象会变得朦胧。 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一个避免手持晃动而造成图像模糊的最慢快门值。 快门速度代表着曝光时间的长短,通常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所需的曝光时间越短,光线不足的状况下,所需的曝光时间越长。通常长时间曝光需要搭配脚架来稳定相机,让图像不会产生晃动的残影。 B门 B门是自己控制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短,在按下快门键时,快门就开启直到放开快门键后,快门才会合上(配合快门线一起使用B快门可避免在按下快门时晃动到相机)。要注意快门值是否在1/30s或1/60s以上,以避免拍摄时图像的模糊,这是以焦长50mm的标准镜头为参考,所以在使用不同镜头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使用200mm的焦长进行拍摄时,安全快门值约1/200s。如果是15mm焦长的镜头,我们仍然将安全快门定在1/30s。

快门速度与图像的关系 曝光时间短,画面是冻结静止的状态(ISO 100,F4,0.6s) 曝光时间长,记录下流动的车灯轨迹(ISO 100,F16,8s)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区别

虽然使用光圈优先配合大光圈或者使用快门优先直接设定较高的快门速度,都可以捕捉高速的运动物体。不过,它们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光圈优先模式更注重通过精确的光圈设定控制画面的景深,在这种情况下,被摄物体移动到不同的区域,随着光线的变化,快门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VR全景图发展与前景

商业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互动型VR全景图 二、项目背景: 目前市场产品或服务所在行业存在的问题:目前,网络上发布了许多“全景展示商城”。这个概念已经完整,但实际上它只是一张全景照片。观看全景显示的方式使得许多首次接触全景的人感觉有点新鲜,但这种新鲜度通常超过3分钟。消费者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全景显示既不能创造互动也不能深刻理解商品的细节,而且整个画面不那么吸引人,“死”,不足以让消费者带上眼镜,最多用手指在手机上看看它。没有更好的互动性制约其发展。 发展趋势:全景显示无疑是近年科技领域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它独特的成像模式给许多销售行业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典型的耐用消费品行业(房地产、汽车等)。VR为其有效解决“消费者情景”,让消费者突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体验商品的细节(看房子、看车),不仅降低了消费者购物决策的成本,提高了商品的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商家信息传递的效率,比传统广告更直接。同时,5G 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将能够获得比较流畅的体验感,互动型VR全景图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产品或服务 用户对此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家居、家装行业竞争激烈,大型卖

场比比皆是,厂家也完全依赖这些卖场,开设自己的门店,每年的租金不菲。为了提高对商家的服务,各个家居卖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进而过渡成家居的电子商务网站。传统的图片、视频、文字的网站太单调,720度三维全景利用“高清晰、全视角”的特点,展现商家的产品款式是很新颖的技术应用。家居商家本省也寻求网络营销的新的销售渠道,但是由于家居产品的特性,用户实际的观看很重要,如果能给用户提供网上“真实、立体的全景观看”,720度全景(360度全景)是厂家的最佳选择。 目前的技术及领先程度:目前国内VR技术市场仍然有极大空白,市场需求量很大,积极介入是为未来开拓新路,也可以为抢占市场夺得先机。 功能:卖家可以更好的介绍、宣传产品,消费者可以也可以通过互动更好的了解产品。 特点: 1.避免了一般平面效果图视角单一,不能带来全方位感受的缺憾,本机播放时画面效果与一般效果图是完全一样的; 2.互动性强,可以由客户操纵从任意一个角度互动性地观察场景,犹如身临其境,最真实的感受最终设计的结果,这一点也不同于缺少互动性的三维动画; 3.价格仅比一般效果图略高,相比动辄每秒几百元的三维动画来说可谓经济实惠,而且制作周期短。

720°VR全景展示价格说明单.pdf

智慧时代VR 全景展示价格说明单 序号功能名称功能说明 收费标准 数量 备注 1演示功能控制是否自动进入下一个场景 100元□免费赠送 2自动旋转控制场景是否自动旋转100元□3陀螺仪重力感应程序(陀螺仪)100元□4说一说手机端互动评论功能100元□5场景分组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分类显示100元□6背景音乐根据客户需求,添加对应背景音乐 100元□7VR 功能虚拟现实-戴3D 眼镜身临其境体验(高科技营销)300元□8VR 二维码将VR 全景制作成为二维码用于平媒融合宣传 50元□9地图导航将客户位置导航添加到全景项目中100元□10沙盘导引场地结构图加入全景,增强身临其境感500元□11语音解说为场景添加整体及独立模块的现有语音讲解 100元/点□12细节放大细节图片放大查看 100元/点□13图文注释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客户产品及其它项目 100元/点□14电子图集以电子图集的形式做展示 100元/点□15视频插入全景内添加客户视频宣传片或其它视频内容100元/点□16实景场景含实景素材的采集、编辑、处理、上传 500元/场景□17虚拟场景制作虚拟现实全景1000元/场景□18语音制作为客户定制专业语音解说 100元/100字19离线导出将VR 全景内容离线导出,在无网络环境下使用 500元/次□20作品去LOGO 作品内去我公司 LOGO 等信息 2000元□21航拍全景以航拍全景的形式展现客户企业规模实力等1000元/场景□ 22导航条用于电脑版类似网站上方的导航条,添加企业信息 500元□23场地沙盘图企业场地平面结构图设计制作300元起□24 全景视频热点 特殊场景动态全景视频拍摄、处理、上传 500/点元

VR全景摄影教程_如何拍摄大像素全景

VR全景摄影教程_如何拍摄大像素全景 1、拍摄设备 单反相机、长焦镜头(焦距越长,画面越精细,建议70mm)、三脚架(推荐使用可延伸的高杆三脚架)、电动全景云台(以iPano Pro智能360度电动全景云台为例)。 2、器材架设 ①连接相机和电动云台

首先将快装板安装到相机上,并可以使用硬币作为工具,帮助固定紧铜螺丝。然后将安好快装板的的相机撞到燕尾座组件上,并且将快装板零位刻度线和燕尾座零位刻度线对齐。最后将链接快门线。 ②连接电动云台和三脚架 将连接好的相机和电动云台链接到三脚架上,并且调节云台的水平位置。 提示: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高杆来拍摄大像素,这样拍摄出来的大像素效果才更加震撼,视觉优势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 ③调整相机的位置

把高度板的刻度示数调整到桐乡基底部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相等;燕尾板后后部的刻度示数调整到同相机螺孔到镜头卡口的距离与镜头卡口到节点的距离之和相等。 3、参数调整 ①相机的参数调整 根据实际的拍摄要求,按照常规的全景拍摄,设置相机参数即可。 ②电动云台参数调整 调整好相机参数后,在电动云台控制板上,长按MENU键,设定相机参数。然后返回主菜单,选择环形全景拍摄。 进入环形全景拍摄并选择拍摄顺序后,通过控制板的方向键移动相机到其实位置,按OK键确认;再通过方向键移动相机到另一位置,按OK键确认。

注意:此时屏幕上会同步提示本次拍摄的总张数,以及总拍摄时长。如果用的是高杆拍摄,则要在设置中增加定时拍摄,给升降高杆三脚架留下时间。 4、素材拍摄 所有参数调整好之后,电动云台会提示是否预览全景,按X调高有即可直接进入拍摄,OK则会进入预览。进入拍摄电动云台还会提示各种参数是否确定,如无需调整,按OK即可开始拍摄。 如果是高杆三脚架,将三脚架调整到预定高度,等待拍摄开始。拍摄过程中,按下X键即可暂停拍摄,再次按X放弃拍摄,按OK减继续拍摄。拍摄结束后,可以长按MENU重拍最近的项目。用高杆进行拍摄的可用安卓/iOS应用查看拍摄状况。

pano2vr全景图制作教程

pano2vr全?景?漫?游制作 一、单个全景制作 1.1.运行【pano2vr】,进入主界面; 1.2.点击【选择输入】,选择全景图片; 1.3.【输入】-【类型】默认为【自动】,点击全景图【打开】,选定图片后,点【确定】返回主界面; 1.4.【打补丁】可将LOGO放入全景; 1.5.可加入多个补丁,点击【增加】添加一个补丁,按下图进行设置; 1.6.【显示参数】可调整全景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以及正北方向; 1.7.【显示参数/限制】用于指定全景初始的视角,【平摇】为水平方位,【俯仰】为垂直方位,【FoV】为可视角 度,【正北】可调整全景的方位; 1.8.【用户数据】用于填写作品相关的信息和全景的经纬坐标; 1.9.点击【纬度】后的坐标按钮,设置全景的经纬度信息; 通过【设定正北标记】和【选择地标】可方便的设置正北方位; 1.10. 1.11. 1.1 2. 1.13.[媒体] 1.14.点击右侧的[打开] 1.15. 1.16.在电视位置双击,可添加视频; 多个全景漫游制作 AddPanorama】添加新的全景; 2.2.参照【一】的步骤依次加入全景2和3; 2.3.接下来需要对所有全景设置交互热点,依次选择全景,设置【交互热点】-【修改】 注: 1.填写【ID】时,需要与【URL】中的编号一致,便于后期导航图和缩略图的皮肤制作; 2.【皮肤ID】也是与皮肤中的热点名称一致,这里暂且定义为’hs1’; 2.4.完成三个全景的热点交互之后,右侧漫游浏览器中每个全景的‘感叹号’就消失了! 2.5.多个全景漫游的制作到此就OK了!点击【全部】看看效果吧! 三、脚本编辑 在【主界面】-【输出】中点击【参数】按钮; 参照下图,点击【编辑】按钮,进入皮肤脚本编辑界面; 参照下图设置皮肤的大小后,就可以准备皮肤脚本的制作! 3.1.工具栏制作 3.1.1.参照下图添加一个【绘制矩形】 3.1.2.双击已绘制的【矩形】,设置【尺寸】、【背景】和【边框】等参数 注:尺寸-高的数值按照按钮图片的高并预留上下部分的空白,本例中按钮图片为40*40;

VR360全景图制作

IPIX图像的主要应用场合: ?房地产代理商用它来展示房屋构造 ?保险理算员把事故或财产损失归档 ?记者寻找位置和事件 ?教育和培训人员探索地方事件或产品 ?市场营销人员演示产品特征和好处 ?出版商演示网络出版和光驱 ?媒体公司把它用在交互游戏中 ?旅游服务展示巡游艇和场所 一、拍摄景物 若要拍摄两个半球图像,所用的胶片或数码相机必须配有能够拍摄视角为183度图像的8mm鱼眼镜头。你可以在拍摄时把相机放在IPIX旋转三角架上。拍完第一张照片后,旋转相机至对立的180度位置拍下另一张照片。 二、把图像缝合在一起 要生成最终IPIX图像,你就必须把两个半球图缝合在一起。假如是胶片相机拍摄的,那必须先扫描成数码图像,因为软件使用的必须是数码JPEG图像。你可以用IPIX Wizard 或更大的IPIX multi Media Builder进行图像的缝合。 IPIX Builder软件把两张半球形图缝合成一个图。 共享IPIX图像 IPIX图像可以分布在网上,CD或电子邮件上。 一、浏览器插件 假如想共享IPIX图像,必须首先安装免费IPIX观察器插件,该软件可以使网络浏览器浏览页面上的IPIX图像。 二、Java版本 假如你未安装插件,你也可以用支持Java的任一浏览器浏览Java IPIX图像,IPIX图像的Java版本必须由开发商非凡创建,图像比用插件浏览的小一点。 三、E-mail 你可以把IPIX图像作为文件发送。图像有一个自我包含的浏览器,所以接收方可以在他的计算机上浏览。

IPIX图像的类型 当IPIX Maltmedia Builder用来创造IPIX图像时,最终图像可用以下四种方式中的一种保存下来:Java,Quide View,Standard和Broad band/CD-ROM四种。当与IPIX WIZARD 一起制作时,你只能生成Broad band/CD-ROM版本。 文件大小是由所选择的图像压缩比决定的,最初图像质量与图像数据量之间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 IPIX文件类型尺寸尺寸Descrip种类描述 Java 30K-50K 没有插件也能在当今的所有浏览器上观看图像 Quick View 30K-90K 适合于网上使用和工业领域或大批量图像的场合Standard IPIX Image 180K-280K 公认的快的下载速度和高的图像质量 Broadband/CD-ROM 450K-2MB 尺寸最大,但分辩率最高,图像细节最多 IPIX商业模式 与因特网相当的商业与技术如IPIX式,正在飞速改变着商业模式。IPIX出售用来拍摄照片和"要害部位"的软件,你可以使用它们的软件把图像缝合在一起。 IPIX的开发商--交互照片公司,计划把这次技术应用于消费者摄影市场,并且随着数码电视的逐步渗透,下一步着手开发生成可控制录像所需的工具。这种技术被称为V-360,使用两个鱼眼镜头,捕捉缝合在一起的两个录像半球,经过改进用于实时常规浏览,浏览时还可以选择"浏览"位置。 Microsoft Image Composite Editor 1.3.5【全景照片拼合工具】 360全景制作技术--如何判断相机和鱼眼镜头是否可以使用? 对于普通数码相机: 普通数码相机(如Nikon Coolpix、Canon Powershot等)通常通过接附加外接镜,达到提高FOV的目的。一个通常的判断相机镜头是否达到180度FOV的公式是:等效焦距=附加镜焦距乘子×普通数码相机的最广角焦距(Zoom Wide)<=8mm 。其中8mm焦距对应的FOV刚好为180度,等效焦距越小,其对应的FOV越大。其计算公式为:FOV = 2x( Tan^(-1)) ( 底片长度/ (2X 镜头焦距)) 。举个例子,FC-E8的焦距乘子为0.21,而Coolpix4500的最广角焦距为38mm,则其等效焦距=0.21*38=7.98<8mm,说明其FOV超过180度。再举个例子,FC-E9的焦距乘子为0.20,而Coolpix5400焦距最广角焦距为28mm,则其等效焦距=0.20*28=5.6<8mm。由于其等效焦距只有5.6,其FOV可达190度。对于单反数码相机:由于单反相机本身只有机身,没有镜头。其焦距就是其外接镜头的焦距,常用的鱼眼镜头有AF 8mm F4 EX Circular Fisheye (https://www.doczj.com/doc/ce1737229.html,/8_4_EXCFisheye.htm) 和Coastal 4.88 mm fisheye lens (https://www.doczj.com/doc/ce1737229.html,/stan_01c.asp )。对于Sigma 8mm镜头,除了Canon 1DS和Kodak 14n可以拍摄整圆的图像外,其他的单方相机由于其数码变焦的放大因子(Multiplier)大于1,导致整圆形图像被切除了一部分,这样拼合出的全景图拼缝出有一点问题,而Coastal 的镜头焦距只有4.88mm,没有此问题,可以支持所有的单方相机获得FOV为185度的图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