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廷模主编上科版临床中药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张廷模主编上科版临床中药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张廷模主编上科版临床中药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张廷模主编上科版临床中药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发散风寒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止血,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破伤风)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散风寒,宣通阳气。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宣肺祛痰。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另: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明目(目赤肿痛)。

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收涩止痢,止带。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泻肝火,定惊(暑热惊痫,惊风抽搐)。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肝平肝。

绵马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利湿热。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凉血消肿。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通利关节。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清热凉血药

地黄,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止血。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止血。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

地骨皮,清虚热,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止血。

白薇,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芒硝,软坚泻下,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热通便。

芦荟,泻热通便,清肝热,驱蛔虫。(烦躁惊痫,小儿疳积)

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峻下药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牵牛子,逐水退肿,利尿,去积。

商陆,逐水退肿,利尿,消肿散结。

巴豆,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0.1-0.3g)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

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

防己,祛风湿,止痛,清热利水。

雷公藤,祛风湿,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海桐皮,祛风湿,舒筋止痛,杀虫止痒。

海风藤,祛风湿,舒筋止痛。

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止痛,续筋接骨。

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退虚热,清湿热。

豨莶草,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臭梧桐,祛风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平肝。

络石藤,祛风湿,舒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木瓜,祛风湿,舒筋,化湿。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收敛固涩。

化湿药

广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佩兰,芳香化湿,发表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

厚朴,燥湿,行气,平喘。

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砂仁,化湿开胃,温中止泻,行气安胎。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利水消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利水渗湿。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利水渗湿,祛风湿,强筋骨。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包煎)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祛湿敛疮。(包煎)

川木通,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湿热痹痛,3-6g)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孕妇忌服)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

冬葵果,清热利尿,下乳,润肠。

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利湿退黄药

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湿疮瘙痒)

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

珍珠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清积。

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后下或焗服)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高良姜,温中止痛,止呕。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荜茇,行气通络,化痰止咳,温中散寒,下气止痛。行气药

陈皮,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积。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枳壳,理气宽中,消胀除痞。

佛手,疏肝解郁,行气和中,燥湿化痰。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香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降逆,温肾纳气。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川楝子,行气止痛,疏肝泄热,驱虫,止痒。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柿蒂,降气止呃。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绿萼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化瘀。

鸡内金,消食健脾,涩精止遗。(砂石淋证)

神曲,消食化积,解表退热(外感表证兼食滞者)。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驱虫药

槟榔,驱虫,缓下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使君子,驱蛔消积。

雷丸,驱虫。(不宜入煎剂)

榧子,驱虫,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南瓜子,驱绦虫。

苦楝皮,杀虫,疗癣。

鹤草芽,杀虫。绦虫病。

凉血止血药

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大蓟,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五灵脂,化瘀止血,活血止痛。

花蕊石,化瘀止血。

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收敛止血药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棕榈炭,收敛止血。

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紫珠,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温经止血药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活血止痛药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夏天无,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

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利水通淋。

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调经。

泽兰,活血调血,利水消肿。

王不留行,活血通络,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活血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消肿。

血竭,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北刘寄奴,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化食消积。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破血逐瘀。

斑蝥,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虻虫,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温化寒痰药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旋覆花,降气化痰,止咳止呕。(包煎)

白前,降气,消痰,止咳。

皂荚,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

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清热豁痰,清心定惊。

天竺黄,清热豁痰,清心定惊。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蛤壳,清肺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外)收湿敛疮。

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海藻同)

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

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止咳平喘,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马兜铃,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脂,消痔。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矮地茶,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洋金花,平喘止咳,解痉镇痛。

安神药

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阴虚盗汗,小儿惊痫)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止痒。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镇心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镇心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牡蛎,平肝潜阳,镇心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祛风止痒。

罗布麻,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地龙,清热定惊,息风止痉,通络,平喘,利尿。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开窍药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止痛,通经,消肿。(0.03-0.1g)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0.15-0.3g)

苏合香,开窍醒神,散寒止痛,辟秽。(0.3-1g)

石菖蒲,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化湿和胃。(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煎3-9g,鲜用倍之)

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消肿,止痛。

补气药

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脏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太子参,补气,养阴。

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养血生肌。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山药,补脾肺肾气,益脾肺肾阴。

甘草,补心脾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解毒,调和药性。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蜂蜜,补脾肺气,润燥,缓急止痛,解毒。

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暑湿吐泻)

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红景天,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沙棘,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

补阳药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固冲任,托毒生肌。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补骨脂,补肾阳,固精,缩尿,温脾阳,止泻,平喘。

益智,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开胃摄唾。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止泻,安胎(肾虚胎动不安)。

沙苑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止带。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习惯性堕胎)。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安胎(崩漏下血,胎动不安)。

蛤蚧,补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咳。

冬虫夏草,补肾阳,益肾精,补肺气,止血化痰,止咳平喘。

紫河车,补肾益精,补气养血。

仙茅,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通便。

补血药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何首乌,(制)补血,益精;(生)截疟,解毒,通便。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明目。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阴药

北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祛痰,益气。

百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养阴润肺,滋肾降火,益胃生津。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黄精,养阴润肺,滋肾益精,补脾益气。

墨旱莲,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补肝肾阴,退虚热,明目,乌须。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固表止汗。

浮小麦,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涩肠止泻药

五味子,收敛固涩(敛肺、涩肠、固精),益气滋肾,生津止渴,宁心安神。乌梅,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安蛔,生津。

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石榴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杀虫。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外)敛疮生肌。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止汗,固精,止血,收湿敛疮。

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罂粟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涩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敛汗、止血)。

覆盆子,固精缩尿,补益肝肾,明目。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外)收湿敛疮。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杀虫。

涌吐药

常山,涌吐痰涎,截疟。

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涌吐风痰,解毒收湿,蚀疮祛腐。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蛇床子,(外)燥湿杀虫止痒;(内)温肾壮阳,祛寒燥湿。

土荆皮,杀虫止痒。

硫黄,(外)解毒杀虫止痒;(内)补火助阳。(通便)

雄黄,攻毒,杀虫。(可内服)

砒石,(外)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劫痰平喘,截疟。

升药,拔毒去腐。

轻粉,(外)攻毒杀虫止痒,收湿敛疮;(内)逐水通便。

铅丹,(外)攻毒化腐,收湿杀虫止痒;(内)坠痰镇惊,截疟。白矾,(外)收湿止痒,攻毒杀虫;(内)止血,止泻,祛风痰。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硼砂,(外)清热解毒;(内)清肺化痰。

大蒜,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目录 目录 (1) 第01 讲绪言 (4) 第02 讲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中药学的发展(一) (10) 第03 讲中药学的发展(二) (16) 第04 讲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23) 第05 讲中药材的储存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 (29) 第06 讲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的作用 (36) 第07 讲中药的性能:概述 (42) 第08 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47) 第09 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五味(一) (52) 第10 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归经(一) (59) 第11 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升降浮沉(一) (65) 第12 讲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毒性(一) (71) 第13 讲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 (77) 第14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 (84) 第15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中药的禁忌(一) (90) 第16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中药的剂量 (96) 第17 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各论概述 (102) 第18 讲解表药的概述发散风寒药概述 (110) 第19 讲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 (117) 第20 讲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 (124) 第21 讲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130) 第22 讲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概述发散风热药:薄荷、 牛蒡子 (137) 第23 讲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 (145) 第24 讲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清热药概述 (151) 第25 讲清热泻火药概述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158) 第26 讲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清热燥湿药概述 (163) 第27 讲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 (170) 第28 讲清热解毒药概述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176 第29 讲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红藤、败酱 草 (184) 第30 讲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清热凉血药概述 (191) 第31 讲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198) 第32 讲清虚热药概述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205) 第33 讲泻下药概述攻下药概述攻下药:大黄(一) (211) 第34 讲攻下药:大黄(二)、芒硝 (217) 第35 讲攻下药:番泻叶、芦荟润下药概述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概述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 (224) 第36 讲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 (231) 第37 讲祛风湿药概述祛风湿散寒药概述 (237) 第38 讲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木瓜 (242)

上科版张廷模主编《临床中药学》功效速记汇总

发散风寒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止痛。 防风,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散风寒,宣通阳气。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 浮萍,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中药学》教学大纲..doc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学 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之间起承上启下的 作用,使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它是安全有效使用中 药的必备知识;对于中药专业学生,它是开展中药药学服务和中药应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对于其它医药相关专业,它是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理论支撑。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为学习中医药各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以及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促使学生热爱中 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 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 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尊重生命,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 队合作精神。在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 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2. 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在《中药学》:1)总论部分:掌握“中药”、 “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 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 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各论部分:掌握约 85 味常用中药 ( 或有代表性 ) 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 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 用注意。熟悉约 70 味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 解约 74 味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初步了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相关的行业 需求。 3. 技能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正确掌握中药的药性和应用、同类药物间的 异同比较以及重要配伍等知识,了解临床辨证用药特点,具有一定的中药学知识应用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观摩见习中药材饮片标本,了解中 药饮片的性状特征及传统辨识经验,对常用中药饮片初步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一个学期,课程重点是讲授中药基本理论和各药的功效主治, 包括一些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同类药物间的异同比较、重要配伍等基础理论知识;使 学生正确掌握中药的药性和应用,学习临床辨证用药的特点, 培养其遣方处药的准确性与灵活性;难点是对中药性能,配伍和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对重点章节药物功效主治 等知识的掌握。重点章节主要有第1~ 4 章、第 10~ 18 章、第 20~ 29 章。难点章节是第6~8 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药学》教学以结合PPT 课件进行课堂讲授的教学法为主,其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 教学,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运用 PBL 教学法,在教学中 要多开展分组讨论的教学活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并强化、

中药学CAI教学分析

中药学CAI教学分析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规律,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一个好医生必须做到“医理通,药性熟”,由此可见中药学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药学药物种类较多,为了从感官上加深学生对中药的印象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故应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中药学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除了演示教材本身的内容外,CAI教学中还可添加大量的相关基础学科内容、临床病案病症以及现代中药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1-2]。如中药学中活血化瘀药、祛湿药、祛痰药、消食药、补益药等都常配伍行气药,为方便学生理解可在相应章节的CAI教学中添加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知识: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湿邪重浊粘腻,易于阻碍气机;痰随气机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食积内停,易致气机不畅,气滞则食积难消。再如学习清热燥湿药时,可用超链接或音频的方式复习六淫中火、热、湿的致病特点,从而明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意义;也可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肺热、心火、胃火、胃肠湿热、肝胆湿热等具体病症的临床表现,为讲述相应药物的主治奠定基础。大量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加入到CAI教学中,使表现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加深其对每一味中药的记忆,对于具体中药能够达到知其名、识其物、治何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同样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羌活和藁本善治太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后头痛牵连项部,巅顶头痛甚者更是多用藁本;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前额头痛以及伴随牙龈肿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为头之两侧,连及耳部。如果仅凭教师口头描述这些疼痛部位,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不容易记住,CAI教学中加入相应的经络走向图,辅以动画的形式,把以上药物治疗头痛的具体部位与脉络走向结合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2模拟实验教学,提高兴趣 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以视频、图片、动画、讲解的方式,情景呈现中药学中的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中药学总论中介绍的用量,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描述中药剂量的词,如估量词匕、勺、盏、撮、溢、束、握等和拟量词麻子大、小豆大、枣大、蛋黄大等。CAI教学能直观地呈现药物分量的多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古籍时,对古医籍中的一些中药剂量特殊的描述方法有一个准确的量化认识。再如中药的煎药方法涉及许多的实验物品和实验条件。对于学习中药学课时较少的班级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他们对每一种煎煮方法都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CAI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通过模拟仿真,将汤剂的煎煮过程、特殊药物的煎煮处理过程和机器煎药模式完整地呈现出来。 3使中药术语及难点易记易懂 中药学中涉及大量的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等课程中的内容,而且药物本身具有多重功效,学生在学习时经常觉得理解和记忆困难[3]。因此在课堂上要适当运用合适的比喻,再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加以说明,辅以一些直观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止血药这一章中有一节是化瘀止血药,在学习这节药物时,学生们会提问:这些药物为什么会同时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看似相矛盾的两个功效呢?首先,给学生说明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阻经脉,血不循经而妄行外溢所致的出血证及其他出血而兼瘀者。然后,在课堂CAI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瘀阻经脉所致出血证的形成过程,可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运行,当血管壁上有沉着物时(似中医的血瘀)势必影响血液的运行,造成血管壁的压力增大,最终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化瘀止血药可消除血管内的瘀滞,使血液恢复正常运行,减缓血管壁上的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再如中药有许多有毒的药物,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

古代剂量考证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

中药学(张廷模)讲稿

目录 目录 (1) 第一讲绪言 (3) 第二讲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9) 第三讲中药学的发展(二) (14) 第四讲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20) 第五讲中药材的储存 (25) 第六讲中药的炮制:方法 (31) 第七讲中药的性能:概述 (37) 第八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42) 第九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46) 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53) 第十一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58) 第十二讲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 (63) 第十三讲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 (68) 第十四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 (74) 第十五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 (79) 第十六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 (84) 第十七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 (89) 第十八讲解表药的概述发散风寒药概述 (96) 第十九讲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 (102) 第二十讲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 (108) 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113) 第二十二讲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概述发散风 热药:薄荷、牛蒡子 (120) 第二十三讲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 (126) 第二十四讲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清热药概述 . 131 第二十五讲清热泻火药概述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 (138) 第二十六讲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清 热燥湿药概述 (142) 第二十七讲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 (148) 第二十八讲清热解毒药概述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 黛、贯众 (153) 第二十九讲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160) 第三十讲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清 热凉血药概述 (165) 第三十一讲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171) 第三十二讲清虚热药概述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 连 (177) 第三十三讲泻下药概述攻下药概述攻下药:大黄(一) (182) 第三十四讲攻下药:大黄(二)、芒硝 (187)

大专函授中药学(张廷模)

总论 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中药的出现年代比较久远,现在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中药的使用的确切时间,但是中药的最初使用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药的种类也就不断得到增加,中药的使用方式也就不断得到深化。尤其是文字的出现,为中药学的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 一、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书于东汉末年(也有说西汉末年),作者不详,像集体著作,后人整理而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容比较完整。不但记载了365种中药,并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而且在其“序例”中总结了中药的采造时月、真伪新、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药物对剂型的选择等多方面的药学理论知识,为中药学的发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药学发展的典和基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梁弘景730)、《雷公炮炙论》(宋雷斅) 三、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成书于唐代,作者敬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官修本草,也称为第一部药典。本书共记载药物844种,里面增加了部分外来药物(例如胡椒)、动物的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在编写方式上采用了先进的图文并重的方法。本书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平。 四、宋、金元时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成书于宋代,作者唐慎微。共记载药物1558种,本书除沿袭了图文并重的编写方法,同时还附列了3000余首方剂。为后世《本草纲目》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五、明朝时期 《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作者时珍。本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作者又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本书共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52卷,载方11000多首。书中将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为16纲60目,是十六世纪最先进的生物分类方法。该书编写严谨,容广泛,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流传。 六、清朝时期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学敏921) 七、民国时期 八、中华人民国成立以后 《中华人民国药典》:是由中华人民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记载中国药品的标准、规格的法典,是中国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检验药品的共同依据。药典的第一部收载品种为中药,第二部收载为化学药品,2005年版新增第三部为生物制品。至今为止,中国药典共出版了8部,分别是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另从1985年开始,中国药典同时发行英文版本。中国药典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中国官方药典。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其品种优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及加工合理,生产

临床中药学复习整

临床中药学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药物有效性:指病人用药后最终获得其预期的疗效。 2.药物警戒:有关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 的发现、评估、理解与防范的科学与活动。 3.药物经济学: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 学、生物统计学、临床医学等研究成果,全方位的分析评价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不同种药物治疗方案、及不同医疗社会服务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 4.药品不良反应:为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改善人的 生理功能,而给以正常剂量的药品时所出现的任何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5.中药功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用药后症状与体 征、症候与病情的变化对重要防病治病的高度概括。 二:填空题 1.药物安全性影响因素概括为(药物自身因素)(临床用药因 素)(患者机体因素)三方面。 2.中医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标本缓急)(调整阴阳)(扶正 祛邪)(正治反治)(三因制宜)等。 3.中药的性效理论有(气味理论)(定向理论)(形象理论) (功效主治)等。

4.药物应用的四项基本原则(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适当性) 5.中药临床有效性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用药因素) 三方面。 6.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皮肤给药(直肠给药)(粘 膜表面给药)(注射给药)(吸入给药)(舌下给药) 三简答题 1.泻下药的应用告知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在使用泻下药时,特别是使用峻下逐水药和攻下药,以“得泻”为则,重兵即止。不可过剂,免伤正气,甚至造成虚脱。需要根据里实证的兼证及病人的体质进行适当的配伍。里实兼表邪着,应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以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攻邪而不伤正:有因为这类药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作用较强,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小儿、老人、体虚或脾胃虚者慎用;孕妇妊娠期禁用,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2.简述三七的功效和使用注意 答:功效: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都有作用。化瘀而消肿止痛,为治疗瘀血之佳品,可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此外三七还能补虚强壮,治疗虚劳损伤。使用注意: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或

张廷模主编上科版《临床中药学》考研复习资料

发散风寒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止血,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破伤风)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与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散风寒,宣通阳气。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宣肺祛痰。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另: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疏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明目(目赤肿痛)。 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张廷模中药学笔记

中药学复习 一.本草著作 1本草知识第一次大总结:《神农本草经》(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初步奠定了本草学的基础成书于东汉,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补虚。中品120,既可以补虚,又可以祛邪治病,介于有毒无毒之间。下品125种,有毒,祛邪除病,不能长期服用。它开了本草按效用分类的先河。 2.本草知识第二次大总结:《本草经集注》,陶弘景;成书年代:南北朝时期,载药:730种365*2。本书按药物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七类归并药物。这种从基原出发的分类法,又开药物分类一大法门。并且采用了朱墨分书,小字增注的文献出处标识法,使药学内容源流清晰,是非各有所归。确立的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3.南朝刘宋时期雷斅《雷公炮炙论》,为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 4.本草知识第三次大总结:《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苏敬等;成书年代:659年;载药:844种或851 853;创新:首创药图:历史价值:1、世界第一部药典,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2开创了图文对照的先例。 5.本草知识第四次大总结:《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成书年代: 宋代1108年;载药:1558种;创新:首载方剂(创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首载医案(创本草著作记载医案的编写体例)。 6. 本草知识第五次大总结:《本草纲目》(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年代:明代:内容: 1892种,附图1160余幅,附方11000首,分16部、60类。特点:内容丰富,文献量大,分类详明,实物考证确切;学术价值:对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化学、冶金等方面均有贡献? 7.本草知识第六次大总结:《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年代:1765年(清朝);载药:921种(新增716种);创新:创断代本草著作(16—18世纪)的编写体例。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1999年出版,收载药物8980种,内容尤丰富,为当代官修本草” 二.产地,采集 1.道地药材:即产于某一地区、质量好、疗效佳、应用历史悠久的优质药材。 2.中药的米集:植物药米收时间 (1)全草类药: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期采收。如麻黄、益母草等。 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米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米收的。 (2)叶类药:叶片充分生长的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苏叶等。但桑叶在霜后采收。 (3)花类药: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红花、辛夷等。 (4)果实、种子类药:成熟或将熟期采收。如瓜蒌、苍耳子等。但青皮、枳实等采幼果。 (5)根及根茎类药:早春或深秋采收。如天麻、地骨皮等。但延胡索、半夏等宜夏季采收。 (6)树皮类药:清明至夏至间采收。如黄柏、厚朴等。 (7)根皮类药:同根类药。 3.中药的贮存 (1)为什么要重视贮存?(贮存不当,有效成分丢失或变化,疗效降低,甚则发生不良反应)。 (2)贮存一般要求:干燥,低温,通风,卫生,安全。 (3)贮存时间与功能:当年新货质佳 六.陈药“半夏狼毒与茱萸,枳实麻黄共陈皮;六般药物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三炮制 一,1.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据医疗需要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些方法。炮制原则: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2.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加强止咳,姜汁制竹茹加强止呕等。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与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如附子火炮以减毒,大黄蒸制以缓和烈性,常山酒制以抑制催吐之副作用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蒸晒后为熟地,性转甘温,功能补血填精等。 (4)改变药物某些形状,便于贮存和制剂。如肉苁蓉盐制便于贮存,滑石粉碎便于制剂等。 (5)纯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如去泥土等。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如昆布水洗去盐分等。 3.炮制方法 (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润,漂,水飞) (3)火制(炒,炙,煅,煨,炮等)

张廷模中药学笔记

中药学复习 一.本草著作 1.本草知识第一次大总结:《神农本草经》(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初步奠定了本草学的基础成书于东汉,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补虚。中品120,既可以补虚,又可以祛邪治病,介于有毒无毒之间。下品125种,有毒,祛邪除病,不能长期服用。它开了本草按效用分类的先河。 2.本草知识第二次大总结:《本草经集注》,陶弘景;成书年代:南北朝时期,载药:730种365*2。本书按药物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七类归并药物。这种从基原出发的分类法,又开药物分类一大法门。并且采用了朱墨分书,小字增注的文献出处标识法,使药学内容源流清晰,是非各有所归。确立的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3.南朝刘宋时期雷斅《雷公炮炙论》,为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 4.本草知识第三次大总结:《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苏敬等;成书年代:659年;载药:844种或851 853;创新:首创药图;历史价值:1、世界第一部药典,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2开创了图文对照的先例。 5.本草知识第四次大总结:《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成书年代:宋代1108年;载药:1558种;创新:首载方剂(创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首载医案(创本草著作记载医案的编写体例)。 6.本草知识第五次大总结:《本草纲目》(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年代:明代;内容:1892种,附图1160余幅,附方11000首,分16部、60类。特点:内容丰富,文献量大,分类详明,实物考证确切;学术价值:对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化学、冶金等方面均有贡献. 7.本草知识第六次大总结:《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年代:1765年(清朝);载药:921种(新增716种);创新:创断代本草著作(16—18世纪)的编写体例。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1999年出版,收载药物8980种,内容尤丰富,为当代“官修本草”。 二.产地,采集 1.道地药材:即产于某一地区、质量好、疗效佳、应用历史悠久的优质药材。 2.中药的采集:植物药采收时间 (1)全草类药: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期采收。如麻黄、益母草等。 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采收的。 (2)叶类药:叶片充分生长的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苏叶等。但桑叶在霜后采收。 (3)花类药: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红花、辛夷等。 (4)果实、种子类药:成熟或将熟期采收。如瓜蒌、苍耳子等。但青皮、枳实等采幼果。 (5)根及根茎类药:早春或深秋采收。如天麻、地骨皮等。但延胡索、半夏等宜夏季采收。 (6)树皮类药:清明至夏至间采收。如黄柏、厚朴等。 (7)根皮类药:同根类药。 3.中药的贮存 (1)为什么要重视贮存?(贮存不当,有效成分丢失或变化,疗效降低,甚则发生不良反应)。 (2)贮存一般要求:干燥,低温,通风,卫生,安全。 (3)贮存时间与功能:当年新货质佳 六.陈药“半夏狼毒与茱萸,枳实麻黄共陈皮;六般药物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三.炮制 1.炮制,又称炮炙,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据医疗需要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些方法。炮制原则: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2.炮制目的 (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加强止咳,姜汁制竹茹加强止呕等。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与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如附子火炮以减毒,大黄蒸制以缓和烈性,常山酒制以抑制催吐之副作用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蒸晒后为熟地,性转甘温,功能补血填精等。 (4)改变药物某些形状,便于贮存和制剂。如肉苁蓉盐制便于贮存,滑石粉碎便于制剂等。 (5)纯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如去泥土等。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如昆布水洗去盐分等。 3.炮制方法 (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润,漂,水飞) (3)火制(炒,炙,煅,煨,炮等)

中药学目录功效

五、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风寒表证、巅顶头痛,风湿寒痹。 藁本: 防风: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止痉、止泻/ 外感表证,皮肤搔痒,风湿痹痛,息内风止痉。 荆芥: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外感表证,皮肤搔痒、麻疹不透,出血证,风邪上扰清窍诸证。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发散风寒/ 风寒表实无汗证,喘咳证,水肿,皮肤搔痒。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风寒表证,寒凝血瘀证、风湿寒痹证,阳虚证。 紫苏叶: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风寒表证,脾胃气滞、呕吐,鱼蟹中毒。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风寒表证、湿阻中焦证,水肿。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风寒表证,胃寒及呕吐证,肺寒咳嗽,脱发,生半夏、生南星、鱼蟹中毒。(呕家圣药)。细辛: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塞不通、鼻渊头痛,肺寒咳喘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痹痛等,鼻塞不通,带下证,祛风止痒(光毒性)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风寒表证,鼻塞不通,祛风湿、止痹痛。(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苍耳子苷)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风寒表证,鼻塞不通。(毛刺咽喉,易包煎/ 花蕾)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皮肤搔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芳香化湿和中(叶长发汗解表,梗偏行气和中)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麻疹不透,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痄腮、丹毒,滑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初起、咽痛间哑,麻疹不透、皮肤搔痒,目赤翳障,肝风内动证,小儿夜啼不安,镇静作用(现)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症,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阳上亢证,目赤涩痛、目暗不明,凉血止血。(多蜜制增强润肺止咳) 菊花:疏散风热(黄、杭菊)、平抑肝阳(白、滁)、清肝明目(白、滁)、清热解毒(野菊花)/ 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肝阳上亢证,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疮痈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息风)止痛/ 风热表证、头昏头痛,目赤肿痛,风湿痹痛。 柴胡:疏散风、疏肝解虑、升举肝阳,截虐/ 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证,中气下陷证,截疟。 升麻:疏散退热、透疹(生、清热解毒(生、升举阳气(炙用)/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中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中气下陷证。葛根:(疏散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升举止泻(煨)/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消渴证,脾虚泄泻证,透邪解热治痢疾。 淡豆豉:疏散表邪,解表、除烦/ 外感表证,护胃和中。(同青蒿、桑叶发酵,辛凉解表;同麻黄、苏叶发酵,辛温解表) 六、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生,内服,清气分、肺胃实热),煅后外用收湿敛疮。/温病气分证,肺热喘咳证,胃火上炎证,疮疡不敛或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等。 知母:清热泻火(清气分、肺胃实热)、滋阴润燥/ 温病气分证,肺热咳嗽、阴虚燥咳,胃热口渴、消渴证,肾阴不足、虚火亢旺。 芦根:清热生津、清胃止呕、清肺祛痰、排脓、利尿/ 温热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胃热口渴、呕逆,肺热咳嗽痰多、肺痈咳叶脓痰,湿热淋证、湿热水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温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胃热口渴、消渴,肺热燥咳,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排脓。淡竹叶:清热除烦、清胃利尿/ 温病气分热证、表热证烦渴,心火亢盛证、心热下移小肠之热淋。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温热病气分热盛烦燥不安,心、肝、胃等脏腑实热证,血热出血证,热毒证、湿热黄疸、湿热淋证。 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散结、降血压、抗癌。 决明子:清肝、明目、缓下通便。 谷精草:清肝热、疏风热、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热安胎(上焦)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目赤肿痛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龙胆: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杀虫、利尿。泰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福建08年自考中药学(本科)课程设置

福建08年自考中药学(本科)课程设置 专业代号:100804 学科门类:医学药学类 主考学校:福建中医学院 一、学历层次和规格 凡专科毕业后取得中药学专业(本科段)所规定的13门课程以及实践和毕业论文成绩合格,学分累计在55学分以上,申请毕业并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若申请学位考生毕业后到主考学校申请,主考学校按规定考外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已受权的主考院校授予学士学位。 二、报考条件及说明 1、自学考试中药学(基础段)毕业生可直接报考,取得其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从业药师、执业药师资格人员也可直接报考。 2、中医学类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须加考:中药鉴定学(3040、3041)、中药化学(3038、3039)课程。 3、其他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须加考:中药学(一)(2974)、中药药理学(3046)、中药鉴定学(3040、3041)、中药化学(3038、3039)课程。 三、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版次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 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 3034 药事管理学 3 药事管理学吴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版 5 3047 分析化学(二) 8 分析化学(上、下册)黄世德梁生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年版 6 3048 分析化学(二)(实践) 2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学教学大纲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02020 适用专业:临床(四年制本科)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学分:56(56/0)学时/3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必修 二、课程教学目的 《中医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中医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属自然科学范畴。就是在今天,她仍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和常见证、病,常用中药方剂和针灸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以中医学基础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应用,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并展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导,辅助以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利用图标、标本、影像资料等教具进行讲授,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以方便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逐步具备中医思维,整体观念和辨证的思维方式,诊察疾病、辨证分析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所学辨证理论与方法,对常见病证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判断,并具备基本的方药和针灸治疗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激发及培养学生的自助学习、思考能力,结合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 考试于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平时以书面作业和留思考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理论考核成绩80%,平时成绩2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李家邦主编《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六版 2.贺志光主编《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年第四版 3.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4.李飞主主编《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三版 5.石学敏主编《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6.张廷模主编《中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

中医学度量衡考

中医学度量衡考(2007-11-02 23:51:41) 中医学度量衡考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贾鹏(成都610075) 摘要中国的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兵不断发展演变。中医学量制作为中国度量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同样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与演进过程,同时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特点的独特度量衡体系。但是由于发展年代跨度极大,度量衡标准的不一,也给后世医家及中医学习者带来了诸多疑惑和不便。本文作者遂查阅大量相关文史资料并结合实际需要,对我国量制发展特别是中医学量制发展作了相关考究并加以归纳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键词中医度量衡 Metr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 Pe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Chinese metrology has a long history.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yeas since Empero r Qin found the formula of metrology which still used in China.The metrology is special and go o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etrology system,metrology of T.C.M is changing and evolving too and is becoming a unique one.But there are lots of difficulties for its long changing times. The author offer some important details refer to many data which will give you much help in this field.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rology 1 我国量制的发展概述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度量衡的产生,是和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度量衡也在不断变化。《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特别是在器量上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一特点可从唐"李淳风所撰《隋书"律历志》中得到有力的说明。近人王国维在《论现存历代尺度》中也指出:“尺度之制由短而长,殆成定例。”其实,这个结论对度量衡各个单位都是适用的,即尺度的演变由短而长,容量的演变由小到大,权衡(重量)的演变由轻而重。反映在中医药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混淆古今计量概念。 2 度量衡演变 2.1古代度量衡命名 “度量衡”名称源自《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阐明其意,随后历代都沿用这个名称。如果把度量衡这个名词分开,就有度、量、衡三个量。这种分开来的各个单一量的名称,系由汉代刘歆的条奏所言“审度”、“嘉量”、“衡权”而确定。其中“嘉量”又出自《周礼"考工记"桌氏》“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审”的意思就是“定”,所谓审度是指用“度”来确定物体的长短。“嘉”的本义是“善”,所谓嘉量是指以量器来量物体的多少时,必须像水平那样作为标准。“权”的意思是“重”,“衡”的作用是用“权”来平衡物体的轻重,衡权也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