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语文教案:12、《看云识天气》学案

最新语文教案:12、《看云识天气》学案

最新语文教案:12、《看云识天气》学案

班级姓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速读课文,能概括

课文内容,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

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资料准备】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食物或

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一知识。2、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

事理说明文。3、说明对象: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总结句;三看反

复出现的词句。(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4、说明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摹状貌、下定义、作

诠释、列图表等等。(其中前五种常用)6、语言特点——准确、

严密、简明、科学。7、常见结构方式:总—分—总;总—分;分—总。【教学过程】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③líng ________纱④lín

________波⑤崩tā________⑥点

zhuì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峰峦

()②弥()漫③月晕

()④霎间()⑤匀称

()⑥弧()形3.释义:峰

峦:

一霎

间:预兆:

盈:

漫:

兆:

出示目标活动设计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2、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共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第二部分(2-

6)

。第1层:(2-5)写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6)写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

(7)

。课堂检测 1、《看云识天气》,作者_______ ,是一篇_______,文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

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阅读第一段,

回答下面问题。(1)理解填空。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

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

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

思是________。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2)本文的

中心句

。(3)本段运用

了、和

修辞手法。(4)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课后

练习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题。【课后反思】x|k | b| 1 .

c |o |m

第二课时班级姓

名【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

情趣。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学习重难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预

习检测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说明

内容。(作者在向我们介绍什么?)

2、本文

介绍了哪两种方法的看云识天

气?

3、你记住了哪些云的名称?其中哪些云象征晴天,哪些云象征阴雨?你还记住了哪些光彩现象

的名

称?

活动设计跳读课文3~6段,找出象征晴天的四种云,象征雨雪冰雹天的四种云,四种光彩。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完成下表如下:晴天云彩简表名称形态变化位置厚度天气征兆卷云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很高积云较薄高积云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名称形状变化过程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高高层云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更低积雨云雷雨冰雹云彩识天气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

晕里红外紫月晕午时风

华里紫外红

虹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云层变红课堂检测比较阅读,回答如下问题。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8、此段描写黄山的云海,其特点是

()(用一个词概括)。

9、作者描写黄山的云海,想像也很丰富,他把云海想像成

()、()、

( ) 、 ( )等。10、简析文中划线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

果?

11、比较《看云识天气》第一段和以上文段中对云的描写,在写法上它们有何相同之处?12、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拓展拔高”题。【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