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无机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试题,50分)

(一) 运用群论的方法,写出NH 3分子(C 3V 点群)红外和Raman 振动的对称性(20分)。

3)1231021121(61)()(11=??+??+??=∑=ΓΓR R h n i R A χχ1))1(231021121(6

1)()(12=-??+??+??=∑=

ΓΓR R h n i R

A χχ 4

)023)1(022121(6

1)()(1=??+-??+??=∑=ΓΓR R h n i R

E χχ E A A N 43213++=Γ平动与x,y,z,有关故NH 3分子的平动对称性为A 1+E ,转动与Rx,Ry,Rz,

有关故转动对称性为A 2+E ,最后得分子振动对称性为2A 1+2E ,它们既是红外和Raman 振

动的对称性

(二) 3d 2组态的谱项有那些?按照谱项能量由低到高排序,并指出基谱项(10分)。

解:由l L m m ∑= s S m m ∑=可知,S 可能取值为1,0,L 可能取值为4,3,2,1,0,同

时还要根据鲍林不相容原理可知,3d 2中两个电子所有量子数不能全同,从而可得3d 2组态

有五个谱项,分别为G F D P S 13131,,,,,能量从低到高为S G P D F 1

1313,,,,,基谱项为F 3。 (三) 用d 电子组态离子在八面体场中的定性能级图解释[Mn(H 20)6]2+离子基本无色的原因

(10分)。

解,在d 5组态的Mn 2+能级图上看出不存在和基谱项g A 16

具有相同多重度的激发谱项,同时

因为多重度不同的的谱项之间的跃迁是自旋禁阻的,但是由于自旋—轨道偶合还是改变谱项

的能量,使谱项发生混合,在光谱图上仍会有出现吸收峰,但是这种自旋禁阻的跃迁具有低

的跃迁概率,吸收强度很小,故Mn(H 20)6]2+几乎为无色。

(四) 根据过渡金属离子水交换速率和d 电子组态之间的关系图,分别说明V 2+,Cr 3+,Ni 2+

离子的水交换反应速率比较慢以及Cr 2+,Cu 2+离子的反应速率非常快的原因(10分)。

解:对于过渡态金属离子,电荷和半径在决定反应速率方面仍是重要的,但是金属离子的d 电子的结构对交换速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从反应物到过渡态的形成,d轨道的能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配体场稳定化能(LFSE)的变化。如果过渡态结构的LFSE比八面体结构的LFSE低,就会使反应活化能增加,反应速率变小,反之,反应速率就会增加。具有d3和d8电子结构的金属离子在各种情况下的LFSE的变化都为负值,表明在形成过渡态时LFSE变小,活化能增加,与水的交换比较慢,是惰性的,而其中V2+,Cr3+,Ni2+都是属于d3组态。所以与水交换速率反应速率比较慢。

Cr2+,Cu2+离子的反应速率非常快是由于这两种金属离子的Jahn-teller效应使构型发生畸变,其中的现两个键长增大,键强度减弱,导致交换反应的加快。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50分)

(一)查阅有关无机化合物磁性的基础知识,并调研一篇相关最新文献,写出读书报告。

1 物质磁性的类型:顺磁性、反磁性、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顺磁性:当置于外磁场中时,分子的磁矩趋向于外磁场的方向,使物质内部产生一个附加的磁场,物质表现出顺磁性;

反磁性:某些分子中不含有未成对电子,但它们具有闭壳层电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成对电子的轨道平面被稍微扭斜,因而产生一个与外磁场反向的小的净轨道磁矩,物质表现出反磁性。

表1 物质磁性的基本类型

电子之间的磁矩有: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

当电子成对时,分子不产生磁矩;只有在基态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才有净的磁矩,且常是未成对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的某

种组合。

2. 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当物质置于磁场强度为H的磁场中,物质内部的磁场强度B(称为磁感强度)为:B=H+H′=H+4∏I

其中H′是物质磁化所引起的附加磁场强度,I为磁化强度,对于非铁磁性物质,磁化强度与外磁场H成正比,即 I=κH 其中比例常数κ称为单位体积磁化率,它是物质是否易于磁化的一种度量。物质的磁性一般用比磁化率ⅹg和摩尔磁化率ⅹm,即

ⅹg=κ/d ⅹm=ⅹg·M=κM/d

式中d为物质的密度,ⅹg的单位是cm3·g-1,M为摩尔质量,ⅹm 的单位为cm3·mol-1。

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的顺磁磁化率ⅹp m和反磁磁化率ⅹd m之和:

ⅹm=ⅹp m+ⅹd m

分子的磁矩μ不能直接测定,而需通过实验测得的摩尔磁化率ⅹm 经反磁磁化率ⅹd m校正后得到的顺磁磁化率ⅹp m进行计算。两者的关系为:ⅹp m=Nμ2/3κT=C/T

式中N是Avogadro常数,κ是Boltzmann常数。上式称为Curie 定律。但许多化合物低温时更符合Curie-Weiss定律:ⅹp m=C/T+⊿式中⊿是Curie-Weiss常数。

有效磁矩μeff与实际测得的摩尔磁化率的关系为:

μeff=2.828ⅹp m T

式中T为热力学温度,μeff的单位为Bohr磁子。

磁矩计算的自旋公式为:μs=2)1

n

n

(+

s= )1

(+

s

s是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n为未成对电子数。

3. 轨道磁矩的贡献

未成对电子绕核的轨道运动产生轨道角动量,对分子会产生轨道磁矩的贡献。此时磁矩的计算公式为:

μS+L=)1

+L

L

S

S式中L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

(

4+

)1

(

大多数情况轨道角动量对分子磁矩的贡献很小或没有贡献。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配体电场对金属离子d轨道的影响而使轨道角动量对分子磁矩的贡献部分或全部猝灭的结果。

轨道对八面体和四面体配合物磁矩产生的贡献:凡是基谱项是T谱项的八面体或四面体配合物,就有轨道磁矩的贡献;若是A或E谱项,则轨道角动量完全猝灭,没有轨道磁矩的贡献。

4. 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的影响

自由金属离子的自旋-轨道偶合作用可用单电子自旋-轨道偶合常数ζnd或多电子自旋-轨道偶合常数λ来表示。它们的关系为:

λ=±ζnd/n 式中n为未成对电子数,d电子数小于5时取正号,大于5时取负号,等于5时,λ=0。

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的影响:

⑴对于基谱项为A或E对称性的配合物,由自旋-轨道偶合作用而引起分子磁矩的变化公式为:μeff=μo(1-аλ/10Dq)

μo是纯自旋磁矩。基谱项为A2时,а=4;基谱项为E时,а=2。

⑵对于基态为T谱项的分子,自旋-轨道偶合使基态谱项分裂,其能量间隔与kT相当,情况较为复杂,特别是还与温度有关,因此上式就不再适用。具体情况见有效磁矩作为kT/ζ函数的Kotani图。

5.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在晶体状态的物质中顺磁体的磁矩能够相互作用和偶合,出现磁交换现象,从而影响物质的磁性。其中主要的类型是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T

(a)顺磁性;(b)铁磁性;(c)反铁磁性

图中温度Tc处称为Curie点;特征温度T N称为Neel温度,在高于这一温度时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地破坏磁矩的反向排列,使物质表现出正常的顺磁性行为。当低于T N时,磁矩趋于反向排列,使磁化率下降。

通过对物质磁性的研究能提供有关物质内部机构、分子和电子结果的有用信息,还可以为一些新发展的理论提供大量的数据。许多磁性材料已经获得广泛的工业应用,例如含稀土离子的磁性材料利用在彩色电视显像管的荧光粉中,γ-Fe2O3是制造录音机磁带和计算机数据的储存材料。许多凡此行的稀土化合物,如RBa2Cu3O7(R 代表稀土元素),已经作为重要的超导材料,近来已经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通过研究和测定配合物的磁性,可提供有关中心金属离子电子结构和氧化态等方面的信息。

1.物质的磁性类型

物质的磁性类型主要有顺磁性(paramagnetism)和反磁性(diamagnetism).

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绕自身轴的转动具有自旋角动量,产生自旋磁矩。电子绕核的轨道运动具有轨道角动量,则产生轨道磁矩。当电子成对时,电子之间的磁矩就相互抵消。因此只有在基态时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才有净的磁矩,且常是未成对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的某种组合。这种由净磁矩分子组成的物质,在没有外加磁场时,平均磁矩为零。当至于外磁场中时,分子的磁矩趋向于外磁场的方向,是物质内部产生一个附加的磁场,物质表现出顺磁性。相反,某些分子中不含有未成对的电子,它们具有闭壳层电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成对电子的轨道平面被稍微扭斜,因而产生一个与外磁场相反的小的净轨道磁矩,物质表现出反磁性。顺磁性物质通常也因具有闭壳层电子而具有反磁性的行为,但由于反磁性通常比顺磁性低几个数量级,因而,总是表现出顺磁性。

反磁性是和电子在组分原子的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的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反

磁性物质的分子无永久磁矩.它们的磁矩是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感应产生的,这种感应产生的磁矩总和外磁场的磁力线方向相反.反磁性是所有物质的通性,它不仅存在于反磁性物质中,也存在于顺磁性物质中。

顺磁性物质的分子具有永久磁矩.但在通常的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这类物质并不表现出磁性,这是由于热运动使磁矩的取向毫无规则的缘故.假如将这类物质置于外磁场中,则外磁场倾向于使它们的磁轴和磁力线方向平行,结果,表现出顺磁性.

除上述两种类型外,物质的磁性还有其他很复杂的形式如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2.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物质内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或磁感应强度(B),不仅依赖于外磁场的强度(H),而且和物质的本性有关.反磁性物质须从外磁场强度中减去某一数值;顺磁性物质则须加上某一数值.因此,物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可小于或大于外磁场强度.它们之间有如下列关系:

B=H+4∏I (1)

- I为物质的感应磁短,即磁化强度,它和物质的本性有关.

I/H 是物质磁化强度的量度,称体积磁化率(volume susceptibility),通常用符号k表示,即;

I/H=k (2)

体积磁比率的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单位磁场强度下的磁矩.

磁化率也可用比磁化率x(specific susceptibility)或摩尔磁化率x M(molar susceptibility)来表示:

其中d 和M 分别表示物质的密度和分子量

一般情况下反磁性物质的磁化率x M为负,数量级为-10-6-10-5cm3mol-1

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x M为正,数量级为10-5-10-3cm3mol-1。

但在表示物质的磁性时常用比磁化率Хg(或称单位质量磁化率)和摩尔磁化率Хm ,即

x g = d κ (3)

式中d 为物质的密度,Хg 的单位是 cm 3·g -1=

x m = Хg ·M = d M κ (4)

摩尔质量,Хm 的单位时cm -3·mol -1.而物质的摩尔磁化率是物质的顺磁性磁化率x p

m 和反磁磁化率之x d

m 和 x m = x p m + x d

m (5)

分子磁矩的测定:

x p

m = kT N 32μ = T C (6) 式中N 是Avogadro 常数,k 是 Boltzmann 常数。但是还有很多化合物低温时更符合所谓 Curie-Weiss 定律:

x p

m = Δ+T C (7) 式中的 △ 是Curie – Weiss 常数(量纲与温度相同)

反磁性物质的摩尔磁化率与温度无关,顺磁性物质的摩尔磁化率与温度有关. 一般用有效磁矩来衡量简单的顺磁分子(即无磁交换作用)的磁性。有效磁矩 μeff 与实验测得的摩尔磁化率的关系式如下:

μeff = 2.828T x p

m (8) 单位:Bohr 磁子

对第一过渡金属系列,大多数的金属离子其磁矩的数值与按纯自旋公式(9)式的计算相一致。

μs = 2)1(+s s = )2(+n n (9)

式中s 是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n 是未成对电子数。

3. 轨道磁矩的贡献

未成对电子绕核的轨道运动产生轨道角动量,对分子会产生轨道磁矩的贡献。分子的磁矩应有比纯自旋公式的计算值高的数值。

μs+l = )1()1(4+++L L S S (10)

式中的L 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在大多数情况中轨道角动量对分子磁矩的贡

献很小或没有贡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配体电场对金属离子的d轨道的影响而使轨道角动量对分子磁矩的贡献部分或全部猝灭的结果。利用5个d轨道的对称性就可定性的解释上述现象。

一般,即使存在有轨道磁矩贡献的情况下,仍可利用试验测的磁矩与由纯自旋公式的计算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化合物的组态,因为一般从高自旋组态到低自旋组态的转变而引起磁矩的变化要比轨道磁矩的贡献大得多。

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区分高自旋及低自旋化分物,还有以下重要作用:

(1)了解某些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例:d8组态镍(II)的四配位化合物

两种可能的几何构型:平面正方形/四面体

1)若为平面正方形,则电子全部配对(按晶体场理论)

2)若为四面体,则有两个末成对的电子.因此,可相据有效磁矩的测定来判断究竞属于哪一种几何构型.

例如:1)K2Ni(CN)4的有效磁矩为零,表明电子全部配对,属平面正方形2)(Et4N)2NiC14的有效磁矩为2.8,相应于含两个末成对的电子,因而属四面体构型.根据磁性的判断结果与结构的测定一致.(2)确定某些特殊类型的化学键--- Fe2(CO)9

根据x 射线结构分折,铁原子的配位环境接近于八面体.基于图示几何

结构,人们可预示它的磁性.在Fe2(CO)9中,配体是中性分子,因而铁的氧化态为0.每个铁原子周围的价电子数为17,即铁原子本身有8个价电子;每个端梢的CO 提供2个价电子,共6个电子; 每个桥式CO 提供1个电子,共3个电子,总共有17个价电子. 也就是说,每个铁原子周围的价电子数成单.假如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则整个分子应具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属顺磁性物质.但磁性的测定结果恰恰相反, Fe2(CO)9是反磁性分子.这就要求上述两个成单的电子互相配对,形成Fe-Fe 共价键.经过对Fe2(CO)9结构的重新测定,确实发现Fe-Fe 距离很短,仅为246pm ,支持了磁性测定的实验结果.

(3) 对确立金属一金属多重键的电子结构及键级,磁性的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4. 自旋—轨道耦合对磁性的影响

在上面的讨论中都忽略了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分子顺磁性的影响。自由金属离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可用单电子自旋—轨道耦合常数ξnd 或多电子自旋—轨道耦合常数λ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λ = n nd ξ (11)

式中n 为未成对电子数,d 电子数小于5时去正号,大于5时取负号,等于5时,λ = 0。

对于基态谱项为A 或E 对称性的配合物情况较简单,由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而引起分子磁矩的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μeff = μ0 (1 - αDq 100λ) (12)

μ0是纯自旋磁矩。基谱项为A 2时,α = 4;基谱项位E 时,α = 2。

对于基态为T 谱项的分子,自旋-轨道耦合使基态谱项分裂,其能量间隔与 κT 相当,情况较复杂,特别是还与温度有关,因此上面简单的(12)式就不适用。M.Kotani 研究了分子的磁矩与温度以及耦合常数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纯自旋公式来讨论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磁性是很不可靠的。

5. 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在晶体状态的物质中顺磁体的磁矩能够相互作用和耦合,出现磁交换现象,从而影响物质的磁性。其中主要的类型是铁磁性和反铁磁性。

从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可看到温度T c 处,称为Curie 点,同形是不连续的。在温度高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或多或少的搅乱了磁矩的定向排列,是物质表现出正常的顺磁性。当温度低于T c 时,磁矩趋于平行排列,是磁化率虽温度的下降比正常的磁矩彼此无关的顺磁磁化率的增加要迅速的多。具有铁磁性的物质通常是一些金属和合金,最为熟悉的是铁。

假如在磁场中离子的磁矩互相反平行排列,这时每个磁矩被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磁矩所抵消,物质表现出反铁磁性。在高于T n 温度时分子的热运动有效的破坏磁矩的反向排列,是物质表现出正常的顺磁性行为。当低于T n 温度时,磁矩趋于反向排列,使磁化率下降。

有一类特殊情况,其中钒铁磁性的耦合常在含有2个获3个顺磁金属离子的多和配合物中发现,分子的磁矩要比单核体系时明显的低。这种情况特别发生在以卤素离子、氧和硫原子作为桥配体的双核配合物中。例如配合物

[Cu 2(Et 5dien)2(C 2O 4)](BPh)2, 其中C 2O 42-为桥连两个Cu(II)的桥配体,非桥配体Et 5dien 是1,1,4,7,7-五乙基二亚乙基三胺。

从有效磁矩μeff 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可看到,每个Cu(II)离子的有效磁矩从267K 的1.90B.M.变化到4.2K 时的0.16B.M.,而磁化率x M 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在60K 出现极大值,清楚地表现出配合物的反铁磁性特性。由于桥配体的存在,每个Cu(II)离子上的占有未成对电子的d 轨道与草酸根桥配体轨道发生重叠,可

以有效的传递两个Cu(II)离子未成对电子自旋的相互作用,两个未成对电子形成自旋反平行的单从抗磁态或自旋平行的三重顺磁态。在这两种状态上的占有存在一个Boltz-mann分布,在温度高时主要为三重态,随着温度的降低,摩尔磁化率不断增加,当温度降到约60K时,三重态减少,当温度足够低时,双核铜配合物全部都变为单重态,呈反磁性。

化合物的光谱与其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有关,但磁性则取决于分子的基态。对于基态为A和E的化合物符合Curie定律,分子的有效磁矩与温度无关且无轨道磁矩的贡献。分子基态为T的化合物满足Curie-Weiss定律,分子磁矩随温度变化。对于第一过度系金属,由于自旋-轨道偶合作用小,除极低温度外,分子磁矩接近纯自旋磁矩值。除反磁性和顺磁性外,一些物质还具有铁磁性或反铁磁性,它们可根据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进行判别。

磁性化合物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合适的功能材料。我们应该努力得到一系列低温、常温和高温自旋交叉配合物和具有铁磁相互作用的化合物。对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好的基础。

数值分析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A)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07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 数值分析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用计算机求 1000 1000 1 1 n n =∑时,应按照n 从小到大的顺序相加。 ( ) 2. 为了减少误差,进行计算。 ( ) 3. 用数值微分公式中求导数值时,步长越小计算就越精确。 ( ) 4. 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时,公式阶数越高,数值解越精确。( ) 5. 用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时,迭代能否收敛与初始向量的选择、系数矩阵及其演变方式有 关,与常数项无关。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 已知数a 的有效数为0.01,则它的绝对误差限为________,相对误差限为_________. 2. 设1010021,5,1301A x -????????=-=-????????-???? 则1A =_____,2x =______,Ax ∞ =_____. 3. 已知5 3 ()245,f x x x x =+-则[1,1,0]f -= ,[3,2,1,1,2,3]f ---= . 4. 为使求积公式 1 1231 ()()(0)33 f x dx A f A f A f -≈- ++? 的代数精度尽量高,应使1A = ,2A = ,3A = ,此时公式具有 次的代数精度。 5. n 阶方阵A 的谱半径()A ρ与它的任意一种范数A 的关系是 . 6. 用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AX B =时,使迭代公式(1) ()(0,1,2,)k k X MX N k +=+=产 生的向量序列{ }() k X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7. 使用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AX B =时,系数矩阵A 可以分解为下三角矩阵L 和上三角矩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

置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1.25×18.2=22.75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 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 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 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 不畸变; 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 :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网络服务器试题含答案

服务器配置补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电子邮件服务器使用____协议向外发送电子邮件。 2.用户主要使用____协议访问互联网中的Web网站资源。 3.在一台计算机上建立多个Web站点的方法有:利用多个lP地址、利用多个___ 和利用多个主机头名称。 4.专用的FTP服务器要求用户在访问它们时必须提供用户帐户和____。 5.用户使用____ 协议从电子邮件服务器那里获取电子邮件。 6.目前,应用于互联网上的流媒体发布方式主要有:单播、广播、多播和____播等四种方式。 7.电子邮件服务使用的两个最重要协议是:SMTP协议和____-协议。 8.在配置电子邮件服务器时,为了使用户可以通过完全合格域名访问电子邮件服务器,应该在网络中配置____服务器。 9.常见的流媒体格式主要有;Real Media格式、QuickTime格式和____格式。 10.在创建Web网站时,需要为其设定____目录,默认时网站中的所有资源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SMTP协议用于( )电子邮件。 A.接收 B.发送 C.丢弃 D.阻挡 2.采用( )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且没有时间延迟。流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数据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数据包。 A.点播 B.多播C.广播 D.单播 3.搭建邮件服务器的方法有:IIS、( )、Winmail等。 A.DNS B.URL C. SMTP D. Exchange Server 4.目前建立Web服务器的主要方法有:IIS和( )。 A.URL B.Apache C.SMTP D.DNS 5.流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远程教育、现场点播和( )。 A.邮件传输 B.视频会议 C.路由 D.名称解析 6.用户在FTP客户机上可以使用( )下载FTP站点上的内容。 A.专门的FTP客户端软件 B.UNC路径 C.网上邻居 D.网络驱动器 7.搭建FTP服务器的主要方法有:( )和Serv-U。

矩阵分析期末考试

错误!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矩阵分析考试试卷(A) 一、(共30分,每小题6分)完成下列各题: (1)设4R 空间中的向量????????????=23121α,????????????--=32232α,????????????=78013α,????????????--=43234α,???? ? ? ??????--=30475α Span V =1{}321,,ααα,Span V =2 {}54,αα,分别求21V V +和21V V 的维数. 解:=A {}54321,,,,ααααα? ? ??? ? ??? ???--→000004100030110 202 01 21V V +和21V V 的维数为3和1 (2) 设()T i i 11-=α,()T i i 11-=β是酉空间中两向量,求内积()βα, 及它们的长度(i =). (0, 2, 2); (3)求矩阵?? ??? ?????----=137723521111A 的满秩分解. 解:?? ?? ? ?????----=137723521111A ??????? ? ??? ????? -- --→0000747510737201

??????????----=137723521111A ??????????--=775211??????? ? ?? ??? ??? ----747 510737201* (4)设-λ矩阵??? ? ? ??++=2)1(0000 00 )1()(λλλλλA ,求)(λA 的Sm ith 标准形及其行列式因子. 解:????? ??++=2)1(000000)1()(λλλλλA ()()??? ? ? ??++→2111λλλλ (5)设*A 是矩阵范数,给定一个非零向量α,定义 * H x x α=,验证x 是向量 范数. 二、(10分)设3R 中的线性变换T 在基321,,εεε下的矩阵表示为?? ?? ? ?????-=021110111A , (1)(5分)求T 的值域)(T R 的维数及一组基; (2)(5分)求T 的核)(T N 的维数及一组基. 解:(1)由题意知 T [ε1,ε2,ε3]=[]?? ?? ? ?????-021110111,,321εεε 线性变换T的值域为T(V)= {}321312,span εεεεε+++ 所以A (V)的维数为2, 基为{}321312,εεεεε+++ (2)矩阵A的核为AX=0的解空间。不难求得AX=0的基础解系是[2, -1, 1]T , 因此)(A N 的维数为1, 基为3212εεε+-.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面

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 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 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 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期末试卷-A卷(自测 )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算法分析与设计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n2/2 + 2n的渐进表达式上界函数是O(2n) B.n2/2 + 2n的渐进表达式下界函数是Ω(2n) C.logn3的渐进表达式上界函数是O(logn) D.logn3的渐进表达式下界函数是Ω(n3) 2.当输入规模为n时,算法增长率最大的是。 A.5n B.20log2n C.2n2D.3nlog3n 3.T(n)表示当输入规模为n时的算法效率,以下算法效率最优的是。A.T(n)= T(n – 1)+1,T(1)=1 B.T(n)= 2n2 C.T(n)= T(n/2)+1,T(1)=1 D.T(n)= 3nlog2n 4.在棋盘覆盖问题中,对于2k×2k的特殊棋盘(有一个特殊方块),所需的L型骨 牌的个数是。 A.(4k– 1)/3 B.2k /3 C.4k D.2k 5.在寻找n个元素中第k小元素问题中,若使用快速排序算法思想,运用分治算法 对n个元素进行划分,应如何选择划分基准?下面答案解释最合理。A.随机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划分基准 B.取子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划分基准 C.用中位数的中位数方法寻找划分基准 D.以上皆可行。但不同方法,算法复杂度上界可能不同

6. 现在要盖一所邮局为这9个村庄服务,请问邮局应该盖在 才能使到邮局到这9个村庄的总距离和最短。 A .(4.5,0) B .(4.5,4.5) C .(5,5) D .(5,0) 7. n 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水桶必须打满水, 水流恒定。如下 说法不正确? A .让水桶大的人先打水,可以使得每个人排队时间之和最小 B .让水桶小的人先打水,可以使得每个人排队时间之和最小 C .让水桶小的人先打水,在某个确定的时间t 内,可以让尽可能多的人打上水 D .若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n 个人都打完水,按照什么顺序其实都一样 8. 分治法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难以直接解决的大问题分割成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分 别解决子问题,最后将子问题的解组合起来形成原问题的解。这要求原问题和子问题 。 A .问题规模相同,问题性质相同 B .问题规模相同,问题性质不同 C .问题规模不同,问题性质相同 D .问题规模不同,问题性质不同 9. 对布线问题,以下 是不正确描述。 A .布线问题的解空间是一个图 B .可以对方格阵列四周设置围墙,即增设标记的附加方格的预处理,使得算法简化对边界的判定 C .采用广度优先的标号法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布线方案(这个方案如果存在的话)不一定是最短的 D .采用先入先出的队列作为活结点表,以终点b 为扩展结点或活结点队列为空作为算法结束条件 10.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子集树问题,最坏情况下其解空间的叶结点数目为 。 A .n! B .2n C .2n+1-1 D . ∑=n i i n 1 !/! 答案:DACAD CACCB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测验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判断题 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1.SO32-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3+ > Mg2+ > Na+ √ 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2+ > Fe2+ > Mg2+√ 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 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B): (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 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 (A)CF3- (B)CCl3- (C)CBr3- (D)CI3- 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C): (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 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 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LP-LP (B) LP-BP (C) BP-BP 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11、Cl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2、NF3的几何构型为(B):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3、Br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矩阵分析期末考试2012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矩阵分析考试试卷(A)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共30分,每小题6分)完成下列各题: (1)设4 R 空间中的向量????????????=23121α,????????????--=32232α,????????????=78013α,???? ?? ??????--=43234α, ????? ? ??????--=30475α Span V =1{}321,,ααα,Span V =2{}54,αα,分别求21V V +和21V V 的 维数. 解:=A {} 54321,,,,ααααα? ? ??? ? ??? ???--→000004100030110 202 01 21V V +和21V V 的维数为 3和1 (2) 设() T i i 11-=α,() T i i 11-=β是酉空间中两向量,求 内积()βα, 与它们的长度(i = . (0, 2, 2); (3)求矩阵?? ?? ? ?????----=137723521111A 的满秩分解.

解:?? ?? ? ?????----=137723521111A ??????? ? ??? ???? ? -- --→0000747510737201 ??????????----=137723521111A ??????????--=775211??????? ??? ??? ?? ? ----747 510737201* (4)设-λ矩阵???? ? ??++=2)1(000000 )1()(λλλλλA ,求)(λA 的标准形与其 行列式因子. 解:????? ??++=2)1(000000)1()(λλλλλA ()()??? ? ? ??++→2111λλλλ (5)设*A 是矩阵范数,给定一个非零向量α,定义 *H x x α=, 验证x 是向量范数. 二、(10分)设3R 中的线性变换T 在基321,,εεε下的矩阵表示为 ?? ?? ? ?????-=021110111A , (1)(5分)求T 的值域)(T R 的维数与一组基; (2)(5分)求T 的核)(T N 的维数与一组基. 解:(1)由题意知 T [ε1,ε2,ε3]=[]?? ?? ? ?????-021110111,,321εεε

高等无机化学

名词解释 1 钻穿效应:定电子避开其余电子的屏蔽,其电子云钻到近核区,受到较大的核电荷作用,使其能级降低的效应。 2 屏蔽效应: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3 价态电离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移去电子所需能量 4 价态电子亲和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接受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5 原子的电负性:一个分子中的原子对电子吸引力的能力 6 电子亲和能:基态的气态原子获得一电子成为-1价气态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7 电离能: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8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 9 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10 等几率密度面:将核外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相当的点用曲面连接起来 11 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在半径为r处单位厚度球表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反映了电子云的分布随半径r变化的情况 12 有机金属化合物:至少还有一个金属-碳键的化合物 13 ψ2的物理意义:原子核外空间某点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14 测不准原则: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15 原子簇:原子间相互成键形成笼状或者多面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16 金属原子簇: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至少与两个同类原子直接键合形成多面体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17 溶剂的拉平效应:当一种酸溶于某种溶剂时,酸中的质子完全转到溶剂分子中,这种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18 硬碱:一些电负性大、半径较小、不易被氧化、不易变形的原子,以这类原子为配位原子的碱 19 Lewis酸: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20 Lewis碱: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二、简答下列问题. 1. 基态光谱项的确定原则. ①同一组态(即n,l相同)的原子,S只最大者能级最低; ②S值相同时,L值最大者,能级最低; ③L和S值均相同时,半满前,J值越小,能级越低;半满后,J值越大,能级越低。 2. 电子光谱项的基本规律. a 同种轨道不同电子数的电子组态中,电子数互补的电子组态,具有相同的光谱项。 b 无论何种电子组态,只要是全充满(s2,d10,p6),它的光谱项为1s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基本原则. ①Pauling不相容原理;②洪特规则;③能量最低原理。 4. 为什么氧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比硫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小? 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比第三周期小得多,电子云密度大,电子间排斥力强,以致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少,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体积较大,且同一价电子层中还有空的d轨道,可容纳电子,电子间斥力显著减小,因而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前者有所增加。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卷与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0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卷与参考答案)班级0905计网学号 姓名总分 (适用班级:0905计网)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 2.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有: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组成。 4.TCP/IP协议族的中文名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5.计算机网络互连参考模型的低四层主要完成数据传输,高三层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功能。 6.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组成。 7.主机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处理 和网络控制。 8.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总线型、环型、星型。 9.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10.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主要设备有:交换机,网卡,网桥 11.连接双绞线时同种设备接法是:交叉线异种设备接法是:直通线 12、在进行网络实验操作时,为了不破坏现有的操作系统以及相关设置,我们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 13、能够把域名翻译成主机IP的服务器是DNS服务器 14、启用复杂密码后,密码必须包含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这四种中的三种字符。 15、B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 16、C类网络的私有网络号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A)的数 据传送单位是比特流。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运输层 2.在如下网络拓朴结构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是( B ) A.总线型网络B.星型网络 C.环形网络D.全连接型网络3.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4.下列哪一项不是网卡的基本功能(B ) A.数据转换B.路由选择 C.网络存取控制D.数据缓存 5.文件传输协议是(C )上的协议。 A.网络层B.传输层 C.应用层D.物理层 6.网络中使用光缆的优点是(D ) A 便宜 B 容易安装 C 是一个工业标准,在任何电气商店都能买到 D 传输速率比同轴电缆或双绞线高,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误码率低 7.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调度控制技术可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此控制技术的是(C)A.流量控制B.拥塞控制 C.防止死锁D.时延控制8.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9.局域网具有以下那些特点?( A ) A、数据传输率高 B、数据传输率低 C、传输延迟大 D、传输延迟小 10.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IPV6具有高效IP包头B.IPV6增强了安全性 C.IPV6地址采用64位D.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 11.采用个人拨号上网的方式时,其中的IP 地址是(C)。 A由个人在TCP/IP设置时随意设定的。 B由ISP给个人入网用户分配的永久地 址。 C由Internet服务商自动分配。 D个人上网无须IP地址。 12.下列属于局域网硬件的是?( B ) A、QQ B、交换机 C、随身听 D、网络游戏 13.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网络分类可以 将网络分为:(A) A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B内联网、外联网和国际互联网 C公用网和专用网 D公用数据网、数字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据网 14.下列哪一个选项按照顺序包括了OSI模 型的七个层次:(A)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矩阵分析》考试题A 2016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题(A) 《矩阵分析》2016年12月 姓名院(系)学号成绩 注意事项:1.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2.考生类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 3.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是的两个不相同的真子空间,则下列不能构成子空间的是。(A);(B);(C);(D)。 2、设,为阶酉矩阵,则下列矩阵为酉矩阵的是。 (A);(B);(C);(D)。 3、设矩阵的秩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所有阶子式不等于0;(B)的所有阶子式等于0; (C)的阶子式不全为0;(D)的阶子式不全为0。 4、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行数相同的两个矩阵一定存在最大右公因子; (B)列数相同的两个矩阵一定存在最大右公因子。 (C)特征多项式的根一定是最小多项式的根; (D)最小多项式的根一定是特征多项式的根; 5、设,则。 (A)1;(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设,,和,,是的

两个基,则从第一个基到第二个基的的过渡矩阵为 。 2、实线性空间的映射称为内积运算,如果满足下列条件: 。 3、奇异值分解定理内容为 。 4、设,则。 5、设,则。 三、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56分): 1、设,,;,, ,。求和的一个基。

2、求欧氏空间的一个标准正交基(从基,,,出发),内积定义为 。

3、求的若当标准形和可逆矩阵, 并计算。

4、1)写出的求解公式。 2)已知,计算。

四、证明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6分,共14分): 1、设,是维线性空间,证明都。 2、设方阵满足,且,证明。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有机金属配合物习题 1 计算下列化合物的价电子数指出哪些符合EAN规则 (1) V(CO)6 (2) W(CO)6 (3) Ru(CO)4H (4) Ir(CO)(PPh3)2Cl (5) Ni(η5—C5H5)(NO) (6) [Pt(η2—C2H4)Cl3] 解:(1) V(CO)6 V:5;6CO:12;共17。不符合 (2) W(CO)6 W:6;6CO:12;共18。符合 (3) Ru(CO)4H Ru+:7;4CO:8;H:2;共17。不符合 (4) Ir(CO)(PPh3)2Cl Ir+:8;CO:2;2PPh3:4;Cl:2;共16。符合 (5) Ni(η5—C5H5)(NO) Ni:10;C5H5:5;NO:3;共18。符合 (6) PtCl3(η2—C2H4) Pt2+:8;3Cl:6;C2H4:2;共16。符合 2 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和金属原子的配位方式有几种?各是什么?请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在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分子通常有五种配位方式,即端基、边桥基、半桥基、面桥基和侧基配位。 3 为什么羰基化合物中过渡元素可以是零价(如Fe(CO)5)或者是负价(如[Co(CO)4]) 答:羰基配体为π酸配体可接受来自中心金属的d(p)电子,形成反馈π键。σ—π协同成键的结果使化合物能稳定存在。首先,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有多余的d电子可以反馈出;其次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价轨道较为扩展,有利于轨道重叠。相反当金属为高价时,或没有多余d电子馈出,或价轨道收缩,不利于重叠。

4 CO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化合物,为什么它能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很强的配位键?CO配位时配位原子是C还是O,为什么? 答:因CO是一个π酸配体,σ+π的协同成键方式使得配位键很强。CO是以C作为配位原子的,这是因为O的电负性很大,其孤对电子的能量低之故。 5 V(CO)6容易还原为[V(CO)6],但V2(CO)12还不如V(CO)6稳定,为什么? 答:V(CO)6有5+12=17e,故易得到电子形成满足EAN规则的V(CO)6。V2(CO)12虽然满足EAN规则,但V的配位数为7,与配位数为6的V(CO)6相比,空间过分拥挤,空间位阻作用使其稳定性减小。 6 通常Ni不易氧化为Ni3+,但Ni(C5H5)2中的Ni2+却易氧化。假定其分子轨道类似于二茂铁。 答:Ni(C5H5)2有20个电子,在反键分子轨道中有两个单电子。如果因被氧化而失去一个电子,可以减小反键中的电子,增加键级,从而增加分子的稳定性。 7 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 (1) Cr(CO)6 + 丁二烯→ (2) Mo(CO)6 + CH3CN → (3) Co(CO)3(NO) + PPh3→ (4) CpCo(CO)2 + 双烯→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 解:(1) Cr(CO)6 + 丁二烯→Cr(CO)4(C4H6) + 2CO (2) Mo(CO)6 + CH3CN →Mo(CO)5(NCCH3) + CO (3) Co(CO)3(NO) + PPh3 →Co(CO)2(NO)(PPh3) + CO (4) CpCo(CO)2 + 双烯→CpCo(双烯) + 2CO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η5—C5H5)2Fe + NaCl + 2CO

矩阵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

矩阵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 设A 为3阶方阵, 数2-=λ, 3=A , 则A λ= -24. 2. 设向量组T )4,3,2,1(1=α,T )5,4,3,2(2=α,T )6,5,4,3(3=α,T )7,6,5,4(4=α,则 ),,,(4321ααααR =2. 3. 已知??? ?? ??---=11332 223a A ,B 是3阶非零矩阵,且0=AB ,则=a 1/3. 4.设矩阵????? ??------=12422 421x A 与??? ? ? ??-=Λ40000005y 相似,则y x -=-1. 5. 若二次型()32212 3222132122, ,x ax x x x x x x x x f ++++=是正定二次型,则a 的取值 范围是22< <-a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A 是3阶矩阵,将的第二列加到第一列得矩阵,再交换的第二行与第三行得单位矩阵, 记????? ??=1000110011P ,??? ?? ??=010*******P ,在则=A ( D ) 21)(P P A 211)(P P B - 12)(P P C 112)(-P P D 2. 设A 是4阶矩阵,且A 的行列式0=A ,则A 中( C ) )(A 必有一列元素全为0 )(B 必有两列元素成比例 )(C 必有一列向量是其余列向量的线性组合 )(D 任意列向量是其余列向量的线性组合 3. 设A 与B 均为3阶方阵, 且A 与B 相似, A 的特征值为1, 2, 3, 则1 )2(-B 的特 征值为(B ) )(A 2, 1, 32 )(B 12, 14, 16 )(C 1, 2, 3 )(D 2, 1, 2 3

网络传播概论期末试题与答案

绝密★启用前 网络传播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目前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有:()。 A、弹出式窗口 B、文字链接 C、电子邮件 D、网上购物 E、专栏赞助 2、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要点是()。 A、文章宜短 B、段落宜短 C、句子宜短 D、文字朴实直白 E、具有“可扫描性” 3、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有()。 A、政府把关 B、网站把关 C、网民自我把关 D、意见领袖把关 E、学生把关 4、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有()。 A、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 B、网民专题 C、全面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解读型专题 D、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 E、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 5、网络传播的特性有()。 A、传播更新速度慢 B、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C、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D、检索便捷 E、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网络中的组织传播方式的是内联网、。 2、超文本结构的网络新闻写作建立在核心技术思想之上。 3、电脑游戏是网络传播中的形式。 4、是互联网的雏形,1969诞生于美国。 5、所谓4P’S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和。 6、网络社区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圈”式结构和。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传统媒体网站、、网民。 8、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9、组织子域名:com是商业机构 , 是教育机构。 10、网络受众的总特征有: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 2、搜索引擎: 3、微博: 4、大众传播: 5、匿名心理: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哪几部分? 2、网站传播特点是什么?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什么? 4、记者微博的功能有哪些? 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CDE 5、BCDE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互联网 2、www 3、大众文化 4、阿帕网 5、促销 6、“链”式结构 7、商业新闻网站 8、意见整合 9、edu 10、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网络共关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等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行为。 2、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3、微博: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博的方式,也是比博客更轻便的一种信息发布形式,个体可以利用它向公共空间发布信息,并获得自己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 4、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住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 层次一:标题 层次二:内容提要 层次三:新闻正文 层次四:关键词或背景链接 层次五:相关文章的延伸性阅读 2、网站传播特点: 技术上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1)它是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2)它是维持网民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3)它 是维系网民与网站间关系的重要方式4)它是网站了解自己的网民构成,确立自己的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5)它是形成网站品牌的一种重要方式6)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传播渠道7)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馈渠道8)它是网民评论的一个形成空间。 4、记者微博的功能是:记者利用微博,不仅可以吸收公民新闻,还可以将公民新闻的水准提升。主要体现在:1)新闻的直播平台2)新闻线索的集结地3)新闻的延展空间4)新闻真伪的检验员5)

在线学习四个意识网络专题班试题及参考答案

在线学习四个意识网络专题班试题及参考答案 1.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颁布的时代意义有__ABCD___。(多选2 分) [A]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 [B] 从严治党的需要 [C] 依规治党的需要 [D] 依法治国的需要 2. 1938年__A___首次提出要“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单选2 分)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3.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共有___5__章__47___条。(单选2 分) [A] 11章53条 [B] 8章47条 [C] 5章47条 [D]7章53条 4. 党的纪律包括__ACD___等。(多选2 分) [A] 政治纪律 [B] 财经纪律 [C] 组织纪律 [D] 保密纪律 5.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___A__起正式实施。(单选 2 分) [A] 2016年6月28日 [B] 2016年7月7日 [C] 2016年7月8日 [D] 2017年1月1日 6.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规定,在中央和地方__ABCD___或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多选2 分) [A] 国家机关 [B] 人民团体 [C] 经济组织 [D] 文化组织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实施时间是___B__。(单选2 分)

[A] 2003年 [B] 2004年 [C] 2005年 [D]2006年 8. 党组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党的___B__上。(单选2 分) [A] 五大 [B] 七大 [C] 十一大 [D] 十五大 9.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___D__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单选2 分) [A] 群众监督 [B] 民主党派监督 [C]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D] 党内监督 10.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主要针对一些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__ABC___,党的观念淡漠等突出问题。(多选2 分) [A] 党的领导弱化 [B] 党的建设缺失 [C] 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D] 基层党建效果不佳 11.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一共有___C__条。(单选2 分) [A] 十 [B] 十一 [C] 十二 [D]十三 12. 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___B__。(单选2 分) [A] 主要责任 [B] 主体责任 [C] 重要责任 [D] 领导责任 13. 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___BC__放在首位。(多选2 分)

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

面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矩阵分析期末考试试卷(7份)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矩阵分析考试试卷(A)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12分)3[]R x 表示由次数小于3的多项式组成的线性空间。在 3[]R x 中取两个基:21231,1,(1)x x ααα==-=-; 21232,2,(2)x x βββ==-=-。(1)求123,,βββ到123,,ααα的过度矩阵,(2) 求21x x ++ 在123,,ααα下的坐标。 二. (14分)设T 是n R 的线性映射,对任意12(,, ,)T n n x x x x R =∈满足 11(0,, ,)n Tx x x -=。(1)证明0n T =; (2)求T 的核()N T 及值域 ()R T 的 基和维数。 三. (12分)设1023510224i A i i i -?? ?=++ ? ?-??,120x i -?? ? ?= ? ? ?-?? ,i = 。 计算11, , , Ax Ax A A ∞∞。 四.(10分)求矩阵1123101032160113A -?? ?-- ? = ?- ? ?-? ? 的满秩分解。 五. (12分)求矩阵011110101A ?? ? = ? ??? 的正交三角分解A UR =,其中U

是酉矩阵,R 是正线上三角矩阵。 六. (16分,1、2小题各5分, 3小题6分)证明题: 1. 设A 是n 阶正规矩阵,且满足2320A A E -+=。证明A 是Hermite 矩阵,并写出A 的Jordan 标准形的形式。 2.设A 是正定Hermite 矩阵,且A 是酉矩阵,证明A E =。 3.证明:若A 是Hermite 矩阵,则iA e 是酉矩阵。 七. (24分) 设100011101A ?? ? =- ? ?-?? 。(1)求E A λ-的Smith 标准形; (2)写出A 的最小多项式, A 的初等因子和Jordan 标准形; (3)求相似变换矩阵P 使得1P AP J -=;(4)求1P -矩阵函数()f A ,并计算tA e 。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矩阵分析考试试卷(B)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12分)设3R 两个:123(1,0,1),(1,0,0),(0,1,1)T T T ααα==-=; 123(0,1,1),(1,1,0),(1,0,1)T T T βββ=-=-=。(1)求123,,ααα到 123,,βββ的过度矩阵,(2) 求子空间V ,其中V 中的向量在两个基下的坐标相同。 二. (14分)设线性映射43:T R R →满足:对任意41234(,,,)T x x x x R ∈, 求的核()N T 及值域()R T 的基和维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