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大学《工程力学基础X》作业

东北大学《工程力学基础X》作业

东北大学《工程力学基础X》作业
东北大学《工程力学基础X》作业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工程力学基础X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共 3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一、选择题(15分)

1.当平面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时,则其 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 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A .合力偶、分力

B .合力、分力偶

C .合力、分力

D .合力偶、分力偶

2.一刚体受如图(a )和(b )所示两个力系作用,它们的三个力均汇交于一点,且各力都不等于零,图(a )中力F 1与F 2共线,由此可知( )。

A .仅图(a )力系可能平衡

B .仅图(b )力系可能平衡

C .图(a )与(b )力系都可能平衡

D .图(a )与(b )力系都不可能平衡

3.梁在某截面处Q =0,则该截面处弯矩有( )。 A 、极值; B 、最大值; C 、最小值; D 、有零值。 二、通过分析计算下题,选择出正确答案(15分)

直杆ACD 与杆BC 铰链连接,各杆自重不计,直杆AD 上作用均匀载荷q , 在D 点作用力偶M 。已知: Nm M 400=,m N q / 100=,m a 1=。如求BC 杆的力和A 支座的反力:

1. 求BC 杆力的平衡方程为( ); A .0=∑x F ; B .0=∑y F ; C .0=∑A M ; D .0=∑D M 。

2. ACD 直杆的平衡方程有几个( ); A . 一个 B .两个 C . 三个 D .四个

3. F Ax 、F Ay 、F CB 分别等于( )。

A .200N , 200N , 282.8N;

B . 200N , 282.8N , 200N; C. 282.8N , 200N , 200N; D . 282.8N , 282.8N ,200N 。

三、空心圆轴外力偶矩如图示,已知材料[]100MPa τ=,98010Pa G =?,[]3m θ=,

60mm D =,50mm d =试校核此轴的强度和刚度。(15分)

四、梁受力如图示,求约束反力并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15分)

五、已知矩形截面梁,高度80mm

h=,宽度60mm

b=,1m

a=,分布载荷6kN m

q=,[]170MPa

σ=,试求约束反力,作内力图,校核梁的强度。(20分)

六、直角折杆AD放置水平面内,A端固定,D端自由。已知折杆直径0.1m

d=受力如图,

15kN

F=、

210kN

F=、3kN

P=,[]120MPa

σ=,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20分)

东北大学2020年7月工程力学(一)X+A卷参考答案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工程力学(一)X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共 3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一、选择题(15分) 1.已知1F ,2F ,3F ,4F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 D )。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 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 D ) A. 内力小与应力 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 内力为矢量,应力为标量 D. 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 B )旋转。 A.梁的轴线; B.中性轴; C.截面的对称轴; D.截面的上(或下)边缘。 二、通过分析计算选出正确答案,(15分) 图示结构由梁DC 、CEA 两构件铰接而成,尺寸和载荷如图。已知:2qa M ,qa P 2 。如求A 、 B 处约束反力: 1. 简便的解题步骤为( D ); 1 F 3 F 2 F 4 F

A .先整体分析,再分析 CAE 构件; B .先分析DBC 构件,再整体分析; C .先分析CAE 构件,再分析DBC 构件; D .先分析DBC 构件,再分析CEA 构件。 2. 由DBC 构件分析,可以求得( C ); A .F By B .F Cy 、F Ay C .F By 、F Cy D .F Ay 3. F By 、F Ay 、M A 分别等于( A )。 A . qa 29, qa 23, 225qa B . qa 25, qa 29, 223 qa C . qa 23, qa 29, qa 25 D . qa 29, qa 25, qa 2 3 三、已知变截面钢轴上的外力偶矩1800b m N m ,1200c m N m ,剪切弹性模量 98010Pa G ,轴的尺寸见图,试求最大切应力max 和最大相对扭转角AC 。(15分) 解:1)画扭矩图 最大扭矩值3kNm 2)最大切应力 AB 段:36max max 333 1616310Nm 36.210Pa =36.2MPa 0.075m AB AB P T T W d BC 段:36max max 333 1616 1.210Nm 48.810Pa =48.8MPa 0.05m BC BC P T T W d T 3kNm 1.2kNm

东北大学大学物理2010

一、 填空题 1.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 2. 一声源以20m/s 的速率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 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是1063Hz,则该声源的 振动频率为 Hz .(声速为:340m/s) 3. 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之间各质点的振动相位_____ 。 4.一束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三个偏振片P 1、P 2、P 3,其中P 1与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3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0,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透射光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容器内储有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其压强为1.01×10 5 Pa ,温度为27 0C ,则氧气系统的分子数密度为__3 m - ;氧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J 。 6.1mol 理想气体由平衡态1(P 1,V 1,T )经一热力学过程变化到平衡态2(P 2,V 2,T ),始末状态温度相同,此过程中的系统熵变△S = S 2-S 1 = 。 7.在描述原子内电子状态的量子数l m l n ,,中,当4=l 时,n 的最小可能取值为_________。 8.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波长为0λ的入射光子与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后反向弹回,而散射光子的波长为λ,反冲电子获得的动能为 ______ 。 9.激光与普通光源所发出的光相比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 和能量集中的特性。 二、 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到右面的【 】中) 1.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变化频率为 【 】 (A )2/ν (B )ν (C )ν2 2.处于平衡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 】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压强不同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2011东北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考题及答案

东北大学大学物理期末 一、 填空题 1. 已知两分振动的振动方程分别为:t x ωcos 1= 和 )2 cos( 32π ω+=t x , (其中 x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A = ____2___m 。 2. 在驻波中,设波长为λ,则相邻波节和波腹之间的距离为_____ 4 λ ____ 。 3.火车A 行驶的速率为20m/s ,火车A 汽笛发出的声波频率为640Hz ;迎面开来另一列 行驶速率为25m/s 的火车B ,则火车B 的司机听到火车A 汽笛声的频率为 730 Hz . (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s) 4.在空气中,用波长为λ= 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一平面透射光栅上,第二级缺级 光栅常数 d =2.3×10 -3 mm ,则在观察屏上出现的全部主极大条纹条数为__5 _条。 5.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____横波______。 6.一体积为V 的容器内储有氧气(视为理想气体,氧气分子视为刚性分子),其压强为P ,温度为T ,已知玻耳兹曼常数为k 、普适气体常数(摩尔气体常数)为R , 则此氧气系统的分子数密度为__ kT p ___ 、此氧气系统的内能为___pV 2 5 ____。 7.处于平衡态A 的理想气体系统,若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热416 J ;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时,将从外界吸热582 J , 则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功为 166 J 。 8.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电子从静止开始通过电势差为U=300V 的静电场加速后, 其德布罗意波长为___0.07__nm 。 (电子静止质量:kg 101.931 -?=e m ;电子电量:C 10 6.119 -?=e ; 普朗克常量:s J 10 63.634 ??=-h ) 9.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ψ(r , t )须满足的条件是 单值 、连续、有限、归一。

东北大学自控原理期末试题(2009A)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题(A )卷答案 一.概念题(10分) (1)简述自动控制的定义。 (2)简述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 解: (1)所谓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或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5分) (2)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5分) 二.(10分)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s W c 为补偿校正装置,试求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 X s X r c ,并从理论上确定如何设计补偿校正装置)(s W c 可以使系统补偿后的给定误差为零。 图1 控制系统结构图 解: []) ()(1) ()()()()()(2121s W s W s W s W s W s X s X s W c r c B ++= = (5分) 由此得到给定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 ()(1) ()(1)(212s X s W s W s W s W s E r c +-= 如果补偿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 (1 )(2s W s W c = (5分) 即补偿环节的传递函数为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的倒数,则系统补偿后的误差 0)(=s E 三.(10分)已知某三阶单位负反馈系统具有一个有限零点为-1.5、三个极点分别为6.12.1j ±-和-1.49、且系统传递函数根的形式放大系数为4。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超调量 %σ、调整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m t 。 解: 49.13-=s 与5.11-=z 构成偶极子可相消,故系统可以用主导极点2,1s 构成的低阶系统近似(1分) :

【免费下载】东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东北大学

课后答案 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 材料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滞弹性: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科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ζP)或屈服强度(ζ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ζP)或屈服强度(ζ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二、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力学性能? 答案: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金属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性能指标,这是弹性模量在性能上的主要特点。改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会对材料的强度(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材料的刚度影响不大。 三、什么是包辛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案:包辛格效应就是指原先经过变形,然后在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特别是弹性极限在反向加载时几乎下降到零,这说明在反向加载时塑性变形立即开始了。包辛格效应可以用位错理论解释。 第一,在原先加载变形时,位错源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遇到障碍,塞积后便产生了背应力,这背应力反作用于位错源,当背应力(取决于塞积时产生的应力集中)足够大时,可使位错源停止开动。背应力是一种长程(晶粒或位错胞尺寸范围)内应力,是金属基体平均内应力的度量。因为预变形时位错运动的方向和背应力的方向相反,而当反向加载时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和背应力方向一致,背应力帮助位错运动,塑性变形容易了,于是,经过预变形再反向加载,其屈服强度就降低了。这一般被认为是产生包辛格效应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反向加载时,在滑移面上产生的位错与预变形的位错异号,要引起异号位错消毁,这也会引起材料的软化,屈服强度的降低。 实际意义:在工程应用上,首先是材料加工成型工艺需要考虑包辛格效应。其次,包辛格效应大的材料,内应力较大。另外包辛格效应和材料的疲劳强度也有密切关系,在高周疲劳中,包辛格效应小的疲劳寿命高,而包辛格效应大的,由于疲劳软化也较严重,对高周疲劳寿命不利。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位错增值和运动晶粒、晶界、第二相等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 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派拉力:位错交互作用力(a 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 是位错间距。) 2.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粒小→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位错塞积→提供应力→位错开动→产生宏

东北大学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3,14,18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 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 4 ,则t =0时,质点的位置在: (A )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x 21 =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x 21- =处,向负方向运动; (D) 过A x 2 1 -=处,向正方向运动。 2、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 +π/4 ) 在t=T/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ωA -. (B) 222ωA . (C) 232ωA -. (D) 232ωA . (二)、计算题 1、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0.06m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 (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2、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10.0cm ,周期T = 2.0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5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 (1)简谐运动方程; (2)t = 0.5s 时,物体的位移; (3)何时物体第一次运动到x = 5cm 处? (4)再经过多少时间物体第二次运动到x = 5cm 处? 3、若简谐振动方程为m ]4/20cos[1.0ππ+=t x ,求: (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 (2)t =2s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4、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求振动方程. 5、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06m ,周期为2.0s ,当t =0时位移为0.03m ,且向轴正方向运动,求: (1)t =0.5s 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物体从m 03.0-x =处向x 轴负方向运动开始,到达平衡位置,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题图4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反应 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 B.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C.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 2.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力; D. 惰性组分 3.设有理想气体反应A(g)+B(g)==C(g),在温度T,体积V的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A、pB、pC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V恒定时,注入物质的量为nD的惰性组分,则平衡将(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不能确定 4.气体被固体吸附的过程其DS、DH的变化 ( )。 A. DS<0 DH>0; B. DS<0 DH<0; C. DS>0 DH<0; D. DS>0 DH>0 5.已知反应(1)和(2)具有相同的指前因子,测得在相同的温度下升高20K 时,反应(1)和(2)的反应速率分别提高2倍和3倍,说明反应(1)的活化能Ea,1( )反应(2)的活化能Ea,2。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都不正确 6.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初始浓度cA,0为多少,反应掉cA,0的1/2时所需时间均相同,该反应为(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以上都不正确 7.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A. 降低; B. 增大; C. 恒定; D. 无法确定。 8.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10.65-2560/(T/K),则其平均升华热为( )kJ·mol-1。 A. 2.128; B. 49.02; C. 9.242; D. 10.33 9.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 A. 冷量; B. 湿度; C. 晶核; D. 温度 10.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 )。 A. Zn(s) | ZnCl2(aq) | Cl2(p) | Pt; B. Zn(s) | ZnCl2(aq)( ) KCl(aq) | AgCl(s) | Ag(s); C. Pt | H2(p1) | HCl(aq) | Cl2(p2) | Pt; D. Ag(s) | AgCl(s) | KCl(aq) | Cl2(p) | Pt 三、判断题: 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ΔrGmq?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1.9吨直径30mm7075铝合金挤压棒材 生产工艺设计及成本核算 授课教师 学生 班级 学号

目录 摘要 (1) 1 合金概况及总体工艺流程制定 (2) 1.1 订单信息 (2) 1.2 合金成分及合金概况 (2) 1.2.1 合金的名义成分 (3) 1.2.2 合金的用途 (3) 1.2.3 合金的工艺特点 (3) 1.3 工艺流程制定 (4) 1.4 变形过程中各段定尺计算 (4) 1.4.1变形过程各段已知条件 (4) 1.4.2 定尺计算 (5) 1.5 成品率计算 (5) 1.6 熔铸投料量计算 (6) 2 具体工艺安排及操作步骤 (7) 2.1 熔铸工艺安排及计算 (7) 2.1.1 熔铸工艺的工艺流程 (7) 2.1.2 铸次分配 (7) 2.1.3 合金的成分计算 (8) 2.1.4 配料计算 (8) 2.1.5 熔炼工艺参数 (12) 2.1.6铸造工艺条件 (14) 2.1.7铸造过程中损耗率计算 (14) 2.1.8成品铸锭计算 (14) 2.2 锯切定尺安排 (15) 2.3车削工艺安排 (15) 2.4均火工艺 (15) 2.4.1 均匀化退火 (15)

2.4.2均匀化退火工艺设计 (16) 2.5挤压工艺 (16) 2.5.1挤压比 (16) 2.5.2挤压工艺参数确定 (16) 2.5.3挤压工艺设计 (16) 2.6固溶淬火工艺 (17) 2.7矫直工艺 (17) 2.8锯切 (17) 2.9包装 (17) 3成本核算 (18) 3.1成品率计算 (18) 3.2各工序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1熔铸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2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3车皮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4均匀化退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5挤压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6拉伸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7淬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8辊式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9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2.10包装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3总成本核算 (22) 参考文献 (24)

东北大学20122013 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上) 作业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上)作业题第1章质点运动学作业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1 ~ 4; 计算题:9,13,14,17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式中的为大于零的常量.当时,初速为,则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是[] A、; B、; C、; D、 2、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则该质点作[]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轴正方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轴负方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轴正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轴负方向 3、一质点在时刻从原点出发,以速度沿轴运动,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为正常数。这个质点的速度与所经路程的关系是[] A、; B、; C、;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

示式为 (其中、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二)、计算题 1、已知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坐标的关系为 a = 2+6x 2 (SI),且质点在 x = 0 处的速率为10m/s , 求该质点的速度v 与坐标x 的关系。 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路程S 随时 间t 变化的规律为221ct bt S -=(SI) 式中,b c 为大于零 的常量, 求在t 时刻,质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和法向加速度n a 各为多少? 3、在x 轴上作变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已知其初 速度为0v ,初始位置为0x ,加速度2a ct =(其中C 为 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4、一质点沿半径为0.10 m 的圆周运动,其角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SI)求:1) 当时,切向加速度?2) 当的大小恰为总加速度大小的一半时,?

东北大学《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材料力学》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材料力学是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业务课二(第四单元)。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力学一级学科下设各硕士点的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选择与填空 30% 计算题 70% (四)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材料力学》,孙训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绪论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和截面法的概念;变形与应变;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二)拉伸和压缩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最大剪应力。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应力——应变曲线及其特点: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屈服时试件表面的滑移线;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冷作硬化。铸铁和其他材料的拉伸试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纵向变形,线应变,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横向变形,泊松比。 安全系数的确定和许用应力,强度条件。拉伸、压缩时的变形能、比能。应力集中的概念。简单超静定问题、装配应力、温度应力。

(三)剪切 剪切的概念,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概念,挤压的实用计算。 (四)扭转 扭转的概念。扭矩和扭矩图。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纯剪切的概念,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量、抗扭刚度。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扭转时的变形能。 (五)弯曲内力 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弯矩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分布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用叠加法作弯矩图。刚架、平面曲杆弯曲内力。 (六)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简单图形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图形惯性矩的计算,主形心轴和主形心惯性矩。 (七)弯曲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纯弯曲理论的推广。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剪应力的强度校核。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八)弯曲变形 梁的变形,挠度与转角。梁的挠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梁的挠度与转角。根据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与转角。梁的刚度校核。用变形比较法求解简单超静定梁,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九)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的概念。主应力与主平面。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分析——解析法与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最大剪应力。 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比能,体积改变和形状改变比能。 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 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线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形变改变比能理论。相当应力概念。 (十)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的概念。拉(压)与弯曲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偏心拉伸(压缩)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扭转与弯曲组合时的强度计算。斜弯曲。组合变形的普遍形式。 (十一)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概念。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杆的柔度。欧拉公式适用范围。超过比例极限时压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稳定计算。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文献检索实例

一检索课题概况 (一)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说明:检索课题名称结合自己专业自拟) ARCH模型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The ARCH model that is applied in the financial time series (二)课题简介及总体检索思路 简单介绍对本检索课题背景、目的、意义及检索思路(如根据检索需求准备利用哪些数据库或网络检索工具完成课题检索)。 所谓ARCH模型,就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粗略地说,该模型将当前一切可利用信息作为条件,并采用某种自回归形式来刻划方差的变异,对于一个时间序列而言,在不同时刻可利用的信息不同,而相应的条件方差也不同,利用ARCH 模型,可以刻划出随时间而变异的条件方差。 将ARCH模型作为一种度量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波动性 的有效工具,并应用于与波动性有关广泛研究领域。包括政策研究、理论命题检验、季节性分析等方面。 ARCH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时间序列变量的波动性的变化,它在金融工程学的实证研究中应用广泛,使人们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风险(波动性),尤其是应用在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理论中,在华尔街是尽人皆知的工具。 本课题将首先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资讯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进行检索了解国内对ARCH模型研究情况;再利用EBSCO-Host 和

Springer-Book 电子期刊两个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了解ARCH模型的研究情况;最后利用Google 和Baidu 进行相关搜索,了解有关信息 二检索过程记录该部分为综合检索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对所选用的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检索策略(即逻辑检索表达式)以及检索结果等的记录。 1、潘省初. 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唐国兴. 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张世英, 许启发, 周红.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Ruey S.Tsay.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张世英, 樊智.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一)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 (围绕课题查找本校图书馆的相关藏书,如词典、年鉴、最新教科书以及相关的新书进展等,依次列出所参考的书目信息。参考书目格式为:作者.书名.地点:出版社,年份。如: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杜建卫,王若鹏.数学建模基础案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李德宜,李明.数学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严喜祖,宋中民,毕春加.数学建模及其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许洪范.数学建模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徐全智,杨晋浩. 数学建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周义仓, 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东北大学岩土力学考试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岩石力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B 卷(共 6 页) 一、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流变性质指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 B )因素有关系的性质。 (A)强度(B)时间(C)载荷大小(D)材料属性 3、比较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大小为( C )。 (A)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B)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C)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4、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为( B )。 (A)地下水(B)结构面(C)构造应力场 5、巴西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岩石( B )强度的试验方法。 (A)抗压(B)抗拉(C)抗剪 6、蠕变是指介质在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的外力作用下,介质的(B )随时间的变化而 增大的现象。 (A)应力(B)应变(C)粘性 7、下列参数不是岩石强度指标的为( A )。 (A)弹性模量(B)内聚力(C)摩擦角 8、在地应力测量中以下那种方法不属于直接测量法(D ) (A)扁千斤顶法(B)声发射法(C)水力劈裂法(D)全应力解除法 9、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 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C )。 (A)45°(B)(C)(D)60° 10、岩石质量指标RQD是(A)以上岩芯累计长度和钻孔长度的百分比。 (A)10cm(B)20cm(C)30cm 11、下列关于岩石长期强度S∞和瞬间强度S0的关系正确的是(D)。 (A)S∞>S0 (B)S∞≤S0 (C)S∞≥S0 (D)S∞<S0 12、下列关于库伦强度理论论述不正确的是(B) (A) 库伦准则是摩尔强度理论的一个特例(B)适用于受拉破坏 (C) 适用于岩石压剪破坏(D)适用于结构面压剪破坏 13、关于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论述不正确的是(C) (A)岩石抗压强度为抗拉强度的8倍

东北大学大学物理附加题9章10章作业答案

第9章 振动 作 业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3,14,18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 4,则t=0时,质点的位置在:D (A)过A x 2 1=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x 2 1=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x 2 1-=处,向负方向运动; (D)过A x 2 1-=处,向正方向运动。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A cos(ωt +φ )在t=T/2(T 为周期)时刻,质点的速度为:B (A ) sin A ω?-. (B ) sin A ω?. (C) cos A ω?-. (D) cos A ω?. 3、一质点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动方程为:21 410cos(2)3 x t ππ-=?+。从t = 0时刻起,到x =-2c m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C (A) 1 s 8 . (B) 1s 4. (C) 1s 2. (D) 1s 3. (E) 1s 6 . (二)、计算题 1、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0= 0.06m,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1)此简谐

运动的运动方程;(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0.12cos 3x t ππ??=- ?? ? m (2)0.12sin 3v t πππ??=-- ?? ? m /s 20.12cos 3a t πππ??=-- ? ? ? m /s2 t = T/4时 0.12cos 0.106 x π==≈m 0.12sin 0.060.196v π ππ=-=-≈-m/s 20.12cos 0.06 1.026 a πππ=-=-≈-m /s 2 2、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10.0cm,周期T = 2.0s.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0= -5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1)简谐运动方程;(2)t = 0.5s时,物体的位移;(3)何时物体第一次运动到x = 5cm 处?(4)再经过多少时间物体第二次运动到x = 5cm 处? 解:(1)20.1cos 3x t ππ??=+ ?? ? m (2)t = 0.5s时,270.1cos 0.1cos 0.0872 36 x πππ??=+=≈- ? ?? m (3)利用旋转矢量法,第一次运动到x =5cm 处,相位是1523 3 t πππ=+ 所以11t =s (3)利用旋转矢量法,第二次运动到x =5cm 处,相位是2723 3 t πππ=+ 所以253 t =s 2152 10.6733t t t s ?=-=-== 3、若简谐振动方程为m ]4/20cos[1.0ππ+=t x ,求:(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2)t =2s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1)可用比较法求解.

东北大学考研金属塑性成型力学课后答案

1-6 已知物体内某点的应力分量为x σ=y σ=20MPa ,xy τ=10MPa ,其余应力分量为零,试求主应力大小和方 向 。 解:z y x I σσσ++=1=40MPa 2 222)(zx yz xy x z z y y x I τττσσσσσσ+++++-==-300 MPa 2 2232xy z zx y yz x zx yz xy z y x I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0 1σ=30MPa 2σ=10 MPa 3σ=0 1-7已知变形时一点应力状态如图1-34所示,单位为MPa ,是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主应力; (2)分解该张量; (3)给出主变形图; (4)求出最大剪应力,给出其作用面。 解:(1)注明主应力如下图所示: (2)分解该张量; (3)给出主变形图 (4)最大剪应力12 7 52 3 113±=+-± =-±=σστ MPa 其作用面为 1-8已知物体内两点的应力张量为a 点1σ=40 MPa ,2σ=20 MPa ,3σ=0;b 点:y x σσ==30 MPa ,xy τ=10 MPa ,其余为零,试判断它们的应力状态是否相同。 解:a 点MPa I 603211=++=σσσ )(1332212σσσσσσ++-=I =-800 MPa 3213σσσ=I =0 z y x I σσσ++=1=60 MPa 2 222)(zx yz xy x z z y y x I τττσσσσσσ+++++-==-800 MPa 2 2232xy z zx y yz x zx yz xy z y x I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0 其特征方程一样,则它们的应力状态相同。 1-10 某材料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当进入塑性状态时的断面积F=100mm 2,载荷为P=6000N ;

东北大学物理作业答案热学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作 业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2,4 计算题:14,16,20,21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某种理想气体,体积为V ,压强为p ,绝对温度为T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 ,R 为普通气体常数,N 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该气体的分子数密度n 为 A (A) pN 0/(RT ). (B) pN 0/(RTV ). (C) pmN 0/(RT ). (D) mN 0/(RTV ).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B (A) pV/m . (B) pV / (kT ) . (C) pV /(RT ) . (D) pV /(mT ) . 3、两瓶质量密度相等的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方均根速率也相等,则有:C (A) 它们的压强p 和温度T 都相等. (B) 它们的压强p 和温度T 都都不等. (C) 压强p 相等,氧气的温度比氮气的高. (D) 温度T 相等, 氧气的压强比氮气的高. (二)、计算题 1、 将 1 mol 温度为 T 的水蒸气分解为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 求氢气和氧气的内能之和比水蒸气的内能增加了多少?(所有气体分子均视为刚性分子) 解: 1mol H 2O 的内能 32 i E R T R T == 分解成 1mol H 2 522 i E RT RT == 0.5mol O 2 50.524 i E RT RT == 5533244 E RT RT RT RT ?=+-= 2、一瓶氢气和一瓶氧气温度相同.若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6.21×10-21J ,求: (1) 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方均根速率; (2) 氧气的温度 解:(1)()()21223 6.21102 k k o H kT J εε-===? 因为 r m s v = 和 ()232 k o kT ε=

文 献 检 索 课 综 合 检 索 报 告

文献检索课综合检索报告 检索课题(中文) _____光电传感器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___The_Application__of___P hotoelectric Sensor_________________ 一、检索词: 主题词(中文)___光电传感器______ (英文)_____photoelectric sensor___ 副主题词:(中文)___应用_________ (英文)_____application___ 近义词1:(中文)_________ (英文)________ 近义词2:(中文)_________ (英文)________ 近义词3:(中文)_________ (英文)________ 二、检索结果: 分别写出篇名、作者、文献来源(期刊指刊名、年、卷期;专利指专利号;学位论文指授予单位,标准指标准号等文摘形式)及摘要(不要原文),所有数据库均检索近五年的文献。 1、中文期刊文摘(找6篇): (1)篇名: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作者:张燕;曾光宇 文献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13期 摘要:简要介绍了光电式传感器的分类,着重阐述了光电式传感器在工业生产、自动控制、光电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2)篇名: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作者:郭传宝;刘峰; 朱本宏文献来源:中国井矿盐, China Well and Rock Salt,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1期 摘要:光电传感器是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实现控制。如光电开关、光感电阻、光感二极管、光电池、光纤等。 (3)篇名:智能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作者:张先富;苏丽秋;赵明富文献来源:磁性材料及器件, Journal of Magnet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02期 摘要:介绍了一种能辨别人员进、出状态的光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可广泛用于商场、候车室、展览馆、图书馆及学校教室等人数动态变化的场合,能自动记录和显示进、出人员数量,便于行政部门的规划与管理。 (4)篇名:光电传感器在印刷机上的应用作者:商允振 文献来源: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Factory Autom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12期 摘要:光电传感器在提高印刷机自动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诸如输纸故障检测、纠偏装置、以及印品质量检测都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来实现的。本文结合印刷过程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对于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的创新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5)篇名:光电传感器的车载应用作者:侯巧珍;李琳

东北大学物理作业答案振动和波

东北大学物理作业答案 振动和波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9章 振动 作 业 一、教材:选择填空题 1~5;计算题:13,14,18 二、附加题 (一)、选择题 1、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 如果该振子的初相为π3 4 ,则t =0时,质点的位置在: D (A )过A x 21=处,向负方向运动; (B) 过A x 21 =处,向正方向运动; (C) 过A x 21- =处,向负方向运动; (D) 过A x 2 1 -=处,向正方向运动。 2、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A cos(ωt +π/4 ) 在t=T/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B (A) 222ωA -. (B) 222ωA . (C) 232ωA -. (D) 232ωA . (二)、计算题 1、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0.12m ,周期T = 2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0.06m ,且向x 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 (2)t = T /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0.12cos 3x t ππ??=- ? ? ? m (2)0.12sin 3v t πππ??=-- ?? ? m/s 20.12cos 3a t πππ??=-- ? ? ? m/s 2 t = T /4时 0.12cos 0.106 x π==≈m 0.12sin 0.060.196v π ππ=-=-≈- m/s 20.12cos 0.06 1.026 a πππ=-=-≈- m/s 2 2、一物体沿x 轴做简谐运动,振幅A = 10.0cm ,周期T = 2.0s .当t = 0时, 物体的位移x 0= -5cm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求: (1)简谐运动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