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

摘要:博物馆是文物保护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

重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对博物

馆陈列展览的发展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本文从展览场地、展览说明文字、展

览陈列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发

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发展趋势

前言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国内博物馆界对展览业

务工作前所未有的投入和重视。博物馆展览水平的提高,已不仅仅是博物馆界对

学术研究和理论实践进步所提出的要求,更上升到国家、政府、社会和群众层面。然而,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平铺直叙、结构单一、枯燥无味,充满训化宣教气息,对观众缺乏足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依然是国内博物馆存在的普遍现象。想要让普

罗大众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深入了解博物馆的精神文化内涵,就需要对博物馆

的陈列展览进行延伸。

1.展览场地的变化

陈列展览通常在博物馆内完成,有固定的主题。博物馆内容和形式足以吸引

观众,观众可以自发地走进博物馆领略其价值,这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能够实现文

化传播的充分前提。而问题就在于,是否每一个观众都具备这种自发意识走进博

物馆进行熏陶?当然,近年博物馆参观人数在与日俱增,可这并不说明,博物馆

资源就被充分地分享使用。这就要求博物馆展览在内容形式上作出变化,思考如

何才能让尽可能多的人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深入了解博物馆的精神文化内涵。

笔者认为场域的变化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走向更多公众的有效途径,即博物馆

展览不只局限在博物馆内展出。2007年在某艺术协会举办的《40件私人藏品展》,“该展览囊括了大量的个人作品,其中有40件当代设计师、建筑师、艺术

家和评论家的个人代表作品,展品包括手工装饰的皮靴、十字架、收藏的石头、

指甲油和适合于高海拔旅行烹饪的设备。虽然这些展品品种千差万别,但是却有

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与其所有者有着密切的情感联系。”这些展品被展示在一个9

米长,无盖的盒子里,参观者可以直接看到里面。这些盒子设置在展览入口大厅

和楼梯上,以及外部区域,在空间条件上进行了完美的配置,进而延伸到各个房

间里。在室内,展品被放置在台座上,这些台座的高度参差不齐,形成错落有致

的景象,因此,他们不是陈列在引人注目的中心位置,而是在公共展示空间中,

更多地保留其个体的特性。在盒子上插有带题字的小旗,上面是展盒中的信息。

这些小旗标注了展品的名称及相关信息,同时也承载着展品背后的故事。此展览

的内容和形式都足以吸引观众,加上将展览场域由特定的展厅内部移至人来人往

的公共场合,甚至将这些珍贵的私人收藏品进行“裸展(就是没有任何玻璃窗隔离,可以零距离的观看展品)”。光是这样的尝试就足以让博物馆展览有了更加有趣又

更多的可能性。让公众不再只有选择走进展馆才可以见识到珍贵的展品,给人灌

输博物馆文化随处可见的展陈理念。这次展览虽然不是博物馆展览场域变化的先例,但也足以说明博物馆已经在努力在这一方面做出尝试,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让

博物馆文化得到传播,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样的文化熏陶。

其实,近年来高校博物馆的兴起也在暗示着展览场域的变化,虽然高校博物

馆的展览还是在博物馆里,但是整体上却由社会上的博物馆角色转换到高校内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