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演绎

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演绎

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演绎
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演绎

中国葡萄酒市场营销策略演绎Jeffrey

Yeh / June 2004前言本文是笔者于2004年初为某意大利葡萄酒商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所策划之营销策略案例,文中应用了许多著名的营销理论如PEST、产品生命周期、波特五力模式(Porter 5-Force Model)、SWOT、竞争优势策略模式(Competitive Advantages Strategy Model)…等,去分析、验证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趋势走向、竞争状况,并为该意大利酒商设定切入市场的营销策略,供大家研究参考。市场大环境分析分析PEST政治与法规环境分析 (Political & Legal Environment Analysis) ˙中国进入WTO后,进口葡萄酒关税从原来战略性趋势:的65%降至现在的10~14%。预计到2007年˙进口品牌不断地蜂拥而入,竞将全面取消葡萄酒进口关税,意味着中国争将愈演愈烈,市场势必重新葡萄酒市场由于「进口零关税」的来临,行洗牌。销环境将跨入另一个崭新的纪元。˙二OOO年十二月中国家轻工业局颁布「葡˙法规的规范反应了两个问题: 萄酒生产管理办法」,以及二OO 三年一月1) 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产品开始实施的「中国葡萄酒酿酒技术规范」。质量与竞争力将获得大幅提显示中国政府对葡萄酒业界未来发展的重升,劣酒生存困难,好酒直视。接迎战国际竞争。 2) 国内业者的制酒

技术显然仅有少数几家能与国际竞˙一九九四年中国政府颁布了GB/T15037-94 争叫战。葡萄酒标准、轻工业部颁布了QB/T1980-94 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QB/T1982-94山葡萄˙半汁葡萄酒约占葡萄酒总产量酒标准,同时取消了原汁成份低于50%的葡的40%,2004年6月底将全萄酒制造生产,这表示中国葡萄酒的市场面停产。生态将因标准化而产生结构性的改变。˙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将慢慢地成为市场主流。 1

趋势研判整体来说,中国葡萄酒市场这二十多年来的成长过程,从导入期步入现在的成长期(请参阅图1),再从进入WTO后至2007年这段期间,预期仍将处于成长期阶段。研判在这个阶段当中的市场会有几个特色: ˙市场在愈来愈规范、国际竞争愈来激烈的情况下,体质欠佳的业者将逐步被汰除于市场之外。˙进口关税降低甚或零关税一旦实施后,市场竞争将趋于正常化,国内业者的价格优势不在,未来的行销环境将是「质量」与「品牌」的战争。图中国葡萄酒市场生命周期1: 预估2007年的位置纯葡萄酒销售与利销售润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利润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自

1995年起,每年呈稳定成长趋向,平均成长幅度为8.2%(请参阅图2)。图2: 中国1995~2001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趋势(单位: 人民币/元) 2

80006859.670006280585460005425.15160.34838.9500042834000300020001 0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 / 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图) 在消费力方面,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亦呈每年稳定的成长,平均涨幅 5.4%(请参阅图3)。图3: 中国1995~2001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趋势60005309499850004331.63919.540003537.6300020001000019951996 199820002001 (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 / 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图) 以营销的角度来看中国家庭人均收入与消费的成长趋向,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这种成长对葡萄酒市场是呈利多的势头。因为葡萄酒产品基本上是属于较中高檔的消费型态,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力增强,对中高檔产品的购买力相对要提高许多。因此,葡萄酒的市场机会与潜力是可以预期得到的。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Environment Analysis) ˙近五年来,外资企业或外籍商人、观光客竞相涌入中国,而这批海外人士,原本在自己的国家都有喝葡萄酒的消费习惯,进入中国之后,即形成了一块不容忽视的另类市场区隔(请参阅图4、图5)。这批人无论是短期停留,或是常驻中国,都是引领饮用葡 3

萄酒风尚的主要群体。˙国内中高级企业经理人由于常有机会穿梭于国内外商场社交场合,逐渐形成饮用葡萄酒之消

费习惯。图4: 中国1997~2001外商企业投资登记数统计(单位: 户) 年份外商企业登记数 1997 235,681 1998 227,807 1999 212,436 2000 203,208 2001 202,306 1,081,438 合计(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表) 图5: 中国1995~2001海外人士来华旅游人数增长趋向(单位: 万人) 12001016.041122.641000843.23800742.8710.77588.676004002000199 519971998199920002001 (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 / 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图) ˙在社交场合饮用葡萄酒已形成年轻白领上班族群身份、地位的表征之一。科技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 ˙基本上,要生产达到国际水平的葡萄酒的门槛相当的高,除了必须具备优良的葡萄品种之外,先进的设备和酿造技术亦是关键元素。国内业者在这方面与进口品牌相较,虽有差距,但已逐渐拉近之中。˙进口品牌要在中国市场打下一片天的难度更高,除了「品牌」、「产品质量」因素之外,建立适合本土运作之强劲供应链技术与系统,将会是决胜市场的关键。 4

竞争环境分析市场大小及成长潜力分析图6: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十年来生产量成长趋势 (单位: 万吨) 4034.33528.81302525.0523252220.1918.5518.52017.03151050199419 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5

图7: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十年来产量成长百分比走向 (单位: %) 30242419192015149100-10-20-19-30-26-36.2-40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36.224-2691914-19241519% (图6、图7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 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图)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十年来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较不稳定的状态,升降起伏甚大。1994年负成长36.2%,1995年攀升至最高点24%,1996年又跌入谷底负成长26%。1997年呈小幅成长9%,1998~1999年又出现繁荣景象,呈高度成长之势,分别成长19%和14%,但2000年却再度下滑至19%负成长。2001~2003年又翻升呈稳定的高度成长势头,三年的平均涨幅为19.3%。根据前面“市场大环境分析”的种种迹象显示和图6、图7的成长走向,我们可以研判2004年或未来几年间的市场仍将是高度成长的格局,也符合图1所示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处于「成长期」的研判正确性。致于进口葡萄酒方面,成长幅度最高点出现在1997年,从1996年的5,930吨攀升至39,670吨,涨幅569%(请参阅图8)。进口量最高峰则出现在1998年的49,840吨,随后2001年衰退至31,214吨,2002年则微幅上升至33,405吨,涨幅仅7%,跟2002年国产酒的成长率相差8%。从图8的趋势走向来看,我们亦可研判进口葡萄酒量体不大的主要因素应是进口关税及国内行销推广费用居高不下所致。这里的最新资料仅汇集到2002年,中国于2002年末正式加入WTO,预测2003年及2004年的进口量将可获大幅提升,主要因素研判是既有的洋品牌的销售增量,新的洋品牌陆续加入战局。 6

图8: 中国1995~2002年进口葡萄酒成长趋势

(单位: 吨) 6000049840500003967040000334053121430000200001000059307780 199519961997199820012002778593039670498403121433405import

(资料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cf5048387.html,/ 本文笔者重新整理制图)

市场占有率按照2002年国产葡萄酒产量(288,100吨)与洋

葡萄酒进口量(33,405吨)的比例计算,整体市场的国、洋占

有率如图9: 图9: 2002年国产与进口葡萄酒占有率

Import11.6%China88.4% 上图显示中国葡萄酒市场是国产酒主

宰天下的格局,两者之间的差距颇大。对进口酒商而言,

这种情况下含有两层战略性意义: ˙市场的扩展空间仍大,理

由有二,一是整体占有率11.6%还有很大的挥洒空间,另一

是国人葡萄酒年人均消费量仅0.5升,跟国际平均7升左右

的水平相去甚远,扩展空间很大。˙进口关税调降至14%后,

国产酒的价格优势逐渐消退,进口酒极力扩张版图的机会

大增,同时将吸引更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争食大饼,竞争激

烈可期。竞争分析这个部份以波特五力模式(Portor 5-

Force Model)进行分析: 7

图10: 波特五力分析模式new entrant

Threat of new entrant Competitor resistance of

distributor Suppliers now Channel

distributor resistance of suppliers

Competitive strength threat of Replacement Replacement新品牌切入一个全新的市场,产业的竞争状况有五个层面应做深度剖析: 供货商和通路商(零售商、代理商、经销商)的障碍有哪些必须排除?新加入者和替代者的威胁有哪些必须避免?有无能力响应?最后则必须将目前主要的、直接的竞争对手的强弱势加以分析,找出自已克敌制胜的优势。供货商阻力该意大利品牌是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整个产品制程从原料和设备采购、葡萄培植采收、酿制装瓶储存,一直到物流配送出口的这一段运作流程,都在意大利原产国完成,因此,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上游供货商的阻力基本上不存在。通路商阻力海外品牌切入中国市场的销售通路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对一个全新的洋品牌来说,每一种通路模式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阻力: (1) 品牌酒商→ 零售商→ 消费者外国酒商独力建构国内的仓储物流体系及销售通路网,将产品直接送入零售店,免去了中间商(总代理、经销商)的费用是最大的好处,但这当中亦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点。第一,建构自有独立的仓储物流体系和销售通路网络必须具备先进的经验与技术、雄厚的财力、杰出的本土与外商融合的管理人才…等,绝非短期即可完成。第二,新品牌没有知名度,碰到了强势连锁零售集团,进货价格、陈列空间、货款票期、POP陈列、促销活动、入场上架费、联合促销费….

等各种费用的谈判筹码几乎是零。不像许多代理商、经销商,他们与零售商之间的 8

往来多半是长期性的配合,早已建立了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与基础。此外,一般代理商或经销商手上通常都握有一系列品牌,跟零售商谈判时多少有些筹码可用。(2) 品牌酒商→ 总代理→ 区域经销商→ 零售商→ 消费者外国酒商寻求国内总代理,由总代理全权负责经销商的铺货与销售。好的总代理并不好找,且为数不多,如: 英商怡和洋行、德记洋行及英之杰贸易等,都是水平之上的品牌代理商。一般而言,好的代理商手中必然同时代理许多品牌,通常对毫无知名度的品牌兴趣缺缺,就算愿意代理,也不见得会全力以赴,酒商的强力营销支持是绝对要提供的。此外,采取这种模式操作的话,酒商虽较省事,但很难去掌握各区域经销商的动态,确保销售能达到所预期的水平。

(3) 品牌酒商→ 区域经销商→ 零售商→ 消费者洋品牌在中国设立公司,跳过总代理直接开发实力较强的经销商执行铺货和销售任务。问题点基本上与代理商的操作模式相同,唯一不同点在于酒商得自行开发经销商,架购一套有效地经销商管理系统,或寻求更有效的合作模式与经销商共同开发市场(当今全球是日本企业运用最成功的致胜模式)。就以上三种通路模式所可能带来的阻力,建议采用第三种模式。新加入者的威胁 (1) 国产品牌新加入

者在市场逐步规范之下,产品要求标准提高之后,跨入市场的门槛相对提高许多,再加上运作资金、经营管理上的需求,除非有大财团级的企业介入,估计未来国产品牌新加入者的威胁性不大。 (2) 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国产业者为了扩大经济规模效益,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不排除走向购并或策略联盟之路而形成一股庞大的新兴势力(欧洲零售业已有成功的先例),如此一来,无论国产,或是进口,都将面临更惨烈的挑战,体质不良缺乏竞争优势的品牌,存活下来的机率恐怕不多。 (3) 就洋品牌新加入者而言,亦不排除未来新的外国大酒商加入战局,外国大酒商一向财力雄厚,建构必要的、长期的经营系统对他们来讲并不是问题,不管是洋品牌叫阵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迎战洋品牌,品牌行销和供应链将会是决战的成败关键。替代者的威胁在这里的「替代者」我们将其定义成两种类型: 1) 可能取代葡萄酒的其它非葡萄酒类产品。国产 9

˙啤酒˙黄酒˙白酒˙水果酒进口˙啤酒˙白酒˙水果酒˙威士忌˙白兰地基本上,以上之酒类产品取代葡萄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每类产品各有各的目标市场区隔,每个市场区块里的消费族群的使用习惯亦不同,顶多是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多了些选择性罢了,「取代」的机会微乎其微。 2) 葡萄酒取代葡萄酒,也就是「品牌转换」的概念。这是唯一

「取代」的可能性。消费者品牌转换涉及到消费行为与态度,以及忠诚度的问题,需做进一步的消费者行为与态度的研究调查,才能了解、判断消费者转换品牌的因素,并设定正确的策略。对一个全新的洋品牌而言,在进行消费者研究调查之前,必须先明确的圈定自己的竞争范畴和目标市场。划分消费者类型葡萄酒使用者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我们必须厘定清楚哪一种人是主攻目标: ˙现在使用者–目前有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过去使用者–过去饮用过,但现在已不再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新使用者–过去未饮用过葡萄酒的消费者根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于2003年针对全国30个主要城市进行的调查报告指出,这30个城市的葡萄酒饮用者规模约855万人。请注意了,目前国人葡萄酒每人每年的消费量为0.5升,换句话说,如果人均年消费量达到目前的国际水平7升,饮用者规模可能不是855 万人,而是8,550万人或更多了。这样的数据也可能造成大家的误导,认为一个新洋品牌应该将营销资源集中在开发「新使用者」之上,而不是介入「现在使用者」激烈的争夺战之中,持有这种看法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摆明的「新使用者」是未来最具潜力的目标市场。问题是一个初入市场的洋品牌连这最基本的855万「现在使用者」都不认识你的时候,选择攻取「新使用者」的策 10

略正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问题又来了,如果酒商砸下

巨资透过媒体传播建立品牌知名度总可以了吧?建立品牌知名度的策略是对的,但消费者认识你之后,不见得就会购买你的产品,因为他们也认识其它品牌,你的产品又跟其它众多品牌有何差别呢?为什幺要买你的呢?换言之,策略没错,却不完整! 首先,我们必须界定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否正确,是「新使用者」?还是「现在使用者」?图11的新产品(品牌)普及率模式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图11: 新产品(品牌)普及率模式接受度比例2.5% 13.5% 34% 34% 16% 尝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多数者后期多数者后知后觉者时间市场上的葡萄酒并无完全创新、或具革命性的产品,属同质性极高的产品型态,一般都是新品牌以相同的产品切入市场。通常最先接受新品牌的是「尝新者」,比例只有2.5%,这批消费者多为年轻、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多半是所谓的意见领袖,比例虽然不高,却是影响13.5%「早期接受者」的主要关键。「早期接受者」的消费行为态度基本上与「尝新者」类似,但稍保守一些,不愿最先承担购买风险,一旦有人尝试且效果不错,即立刻跟进。一个新品牌如攻不下这两类族群的话,失败必然。如攻下了这两类族群,只能说成功了一半,毕竟占市场多数者还是「早期多数者」和「后期多数者」,共64%,这两类族群的购买习性比「早期接受者」更保守、更谨慎,不会轻易出手,除

非已经证实新品牌是毫无风险的“安全”产品,才会采取行动,能攻下这两类族群,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因此,我们建议

洋品牌初入市场的目标市场策略设定为「促使现在使用者

转换品牌」。如何在产品同质性极高的情况下,促使「尝新者」、「早期接受者」尝试购买呢?请参阅图12的策略架构: 11

图12: 新品牌切入葡萄酒市场之策略架构促使现在使用

者转换品牌/尝试购买创造产品差异性优势

建立品牌忠诚度重复购买既有竞争者分

析根据全国第五次工业普查显示,1995年底葡萄酒企业

共有240几家,之后快速增长至500家左右,经整合兼并后,目前仅剩不到100家。2003年中国葡萄酒的总生产量

为34.3万吨。年产量超过万吨的品牌有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华夏、丰收、通化等七家。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厂家多,但规模都不大,市场被八大品牌囊括了约80%的占有率,其中张裕、通化、长城、王朝四大天王就包办了61.4%。国产品牌占有率分布状况大家可从图14概略的看出国内几

个大品牌在各区域市场的占有率。本文所指的区域市场是

根据英国行销专家修米特(Schmitt)于1997年的研究,以地

域区隔中国市场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及本土文化

等元素所区分出来七大区块(请参阅笔者着书–「中国消费

市场行销策略」): 1. 南部(华南),含广东、福建、海南 2.

东部(华东),含上海、江苏、浙江 3. 北部(华北),含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4. 中部(华中),含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5. 西南,含云南、贵州、广西、四川 6. 西北,含山西、陜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西藏7. 东北,含黑龙江、吉林、辽宁 12

图14: 中国葡萄酒市场四大国产品牌占有率分布概况新品牌扩张策略分析我们可从图14清楚的看出,中国葡萄酒市场四大天王长城、张裕、王朝、通化,新进加入天王行列的还有威龙,这些超级品牌在每个区域市场的占有率各有千秋,在A区域最强,在B区域也许排名都排不到,显见这是一个以区域市场为导向的竞争生态(请参阅笔者着书–中国消费市场行销策略),也是少数几个国产超级品牌割据市场的时代,但这种市场生态并非不能改变,消费者生活水平逐年在提高,对葡萄酒的认知度和饮用习惯已慢慢在改变,葡萄酒进口关税正在大幅下降,洋品牌过去处于被挨着打的局面并非没有翻身的机会,全赖策略方向正确与否,「区域市场扩张策略」则是切入中国市场的前提,其重点在于必须评估自己与竞争者的优劣势,找出强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和适合自己切入的区域市场,才有胜出的机会,因为「市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解决不了问题的策略」。 13

价格策略分析葡萄酒市场上的价格比较混乱,约略可区

隔如图15: 图15: 葡萄酒价格区隔200元以上高檔 100~200元中高檔 50~100元中檔 30~50元中低檔 30元以下低檔就一般市场上的价格状况,新品牌以价格区隔目标市场,可分类如下(请参阅图16): ˙海外常驻中国之商务人士˙海外往返中国之短期商务人士和观光客高檔: 200元以上˙国内经常与外商接触之中高阶经理人˙国内白领新贵˙中高级白领上班族,消费力强、教育水平高、对新知识、新产品的接受度高,中高檔: 100~200元但购物习惯稍保守。˙一般白领上班族中檔: 50-100元中低檔: 30-50元˙基层上班族˙工薪阶层低檔: 30元以下 14

从以上之目标市场区隔,洋品牌上市之品牌渗透策略设定如下图: 图16: 新产品(品牌)普及率模式中低檔中檔接受中高檔族群度比高檔族群例 2.5% 13.5% 34% 34% 16% 尝新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多数者后期多数者后知后觉者时间建议上市策略以高端市场为主体去设定产品组合与价格策略,先抢攻高档、中高档区块,再逐步谋取中档、中低档区块。零售通路结构渠道型态购买地点饮用场合饮用动机日间大卖场、百

货公司、超市、烟酒家庭自用、招待亲友、送礼专卖店、杂货店夜间各类型中西式餐厅、酒吧、宾馆同左招待宾客、公司聚餐、朋友聚餐葡萄酒消费量基本上以夜间渠道为大宗。 15

16

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 弱势(Weaknesses) ˙法国品牌˙无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领先˙

供应链系统尚未建立˙欠缺本土化经营技术机

会点(Opportunities) 威胁点(Threats) ˙进口关税降至14%,价格竞争力˙市场上的竞争除了国产几个大品牌之外,提高。

进口品牌不断地加入战局,新品牌面临˙市场属成长期阶段,进口葡

萄酒的竞争威胁扩大,没有一定的实力难有全国占有率11.6%,成长空间大。大作为。˙国人每人年均饮用量0.5升,离国际水

平7升仍有段差距,市场成长潜力庞大。˙国人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新一代年轻消费势力兴起,对葡萄酒的接受度与消费力将逐渐

地提高。˙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愈来愈

深入,对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有利于进口品牌的发展。根据

前述之种种分析和现在的SWOT分析,整体来看,尽管中国葡萄酒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但进口新品牌切入市场的困难度极高。

在先天优势方面,它是意大利进口品牌,质量是被认同的,却不是

保证致胜的护身符,换言之,必须转化成「差异性」竞争优势,才

有可能脱颖而出。除此之外,极待克服的重大问题点尚包括: 17

˙知名度问题˙供应链整建问题差异性竞争优势策略图17: 竞争优势策略竞争优势本品牌低价位策略区隔差异性策略大众消费者成为低价领导者区隔品牌差异性市场分众消费者寻找低价利基寻找差异性利基区隔品牌差异性可从两方面同时下手: 1) 塑造品牌价值,并将其转化成消费者价值,而这种价值是消费者在其它竞争对手找不到的价质。2) 整建一条上游供货商、下游顾客关系良好的供应链系统,由此去区别品牌在Logistics上的竞争优势。品牌定位策略葡萄酒的产品口味、机能性,基本上差别不大,真正有差别的是产地、风味、年份、质深化西洋风尚、量,针对前述之目标市场区隔及上市策略,定位的差异性关键还是在于“高品味的品牌个性”去吸引「尝新者」和「早期接受者」,再去慢慢影响「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请参请参阅图18)。图18: 品牌定位高质量、高品味、高价位 18

本品牌本西土洋风风味味低质量、低品味、低价位市场调查建议˙为了深度求证上述之策略方向的正确性,进行一次具代表性的消费者购买使用葡萄酒的行为与态度的研究调查是有绝对的必要性。˙消费者研

究调查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行销计划」和「供应链整建计划」。 19

葡萄酒的市场营销策略

葡萄酒的市场营销策略 葡萄酒的市场营销策略 但是,仅仅依靠文化和品质似乎无法完全俘获中国消费者的“芳心”,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份额的逐年下降是最好的证明。2015年,法国进口葡萄酒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中占据了30%左右的份额,而2015年的数据是33%,2004年则为37%。与之相对应,2015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9%,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20%增加到2015年的22%;2015年,美国葡萄酒在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增长到10%,智利葡萄酒增长到8%。虽然2015年的销售数据还在统计之中,但是记者从各个方面得到的信息显示:这样此消彼长的状态还在延续。 而国内的法国葡萄酒代理商则更为直接地开始对传统营销方式和渠道进行创新性的变革。深圳芭黎之花商贸有限公司是法国葡萄酒国内知名几大代理商之一,其总经理武运平介绍:在法国葡萄酒“品质优良、价格高昂”的基础上,国内一些法国葡萄酒代理商开始从渠道、促销等环节尝试创新。而深圳裕富达商贸实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克盛称,在坚持法国葡萄酒传统高端优势的基础上,国内一些品牌代理商也开始向国内知名葡萄酒学习先进的营销方式。 李克盛称,法国进口葡萄酒在国内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高

端的夜总会、酒店和专卖店,这就让法国进口葡萄酒面临着渠道单一的窘境,在其它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纷纷抢夺各种新兴销售渠道,建立自己根据地的同时,单一的销售渠道让法国葡萄酒在中国的进口之路越走越窄。 单一的渠道、庞大的促销费用、逐渐下滑的销量,迫使代理商们寻求其他的出路。据 推广:借用“携程”模式 李克盛说,这么多年来,法国进口葡萄酒一直在用品酒会的形式做推广,但是客户数量始终不见增长。2015年,裕富达经过一年的考察论证,将携程网的运作模式借用到法国进口葡萄酒的营销之中。携程网最成功的推广模式就是使用免费派送携程卡,增加其会员数量的形式,且派发地点集中在机场、高级酒店等高端场所,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又能让自己获利。 包装:走典雅路线 芭黎之花是由深圳芭黎之花商贸有限公司代理,在外瓶上采用香槟式的大肚瓶,一改法国葡萄酒原有的古老形象;瓶身上用彩釉烧制出各种花纹,看上去更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个做类似尝试的法国进口葡萄酒。而从市场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这种外包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端葡萄酒在品质上不输给国内葡萄酒,但是为什么效果

红酒市场调查分析之一

红酒市场调查分析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洋酒进驻败北使得现在我们中的一些人对洋酒的二次进驻很是不屑一顾。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即将逼近的2004年关税下调和已经市场上虎视眈眈的洋酒充满了不知所措的恐惧。 不屑一顾也罢,不知所措也罢,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正在发生:洋酒正在向我们逼近,并且如动物般凶猛! 作为中国政要文化重地,向来为国内外各红酒品牌必争之地。12 月中旬,笔者对国外葡萄酒品牌在的市场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在市场上,国外品牌背标上所显示的国内代理不外乎ASC精品葡萄酒公司、名特公司、圣皮尔金鹰葡萄酒销售公司,作为三大国外红酒的代理商,它们代理着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阿根廷智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原装进口酒,其中包括了目前国际上几乎所有知名的红酒品牌。这些国外红酒遍布3星级以上酒店的各个餐饮网点:中餐厅、西餐厅和酒吧。各厅吧之间,酒水消费特点差别很大,西餐厅和酒吧多以洋酒为主;中餐厅则以饮料、啤酒和高档白酒为主消费酒水。一个酒店的负责人很直接地跟笔者说,我们只买国外的品牌。 在有国内红酒销售的酒店里,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星级酒店里一般不会超过3个国内品牌(国内除了长城、张裕、王朝、龙徽等大类品牌外,其他品牌很难在酒店见到),其余的就是一些贴着英文标签的国外红酒牌子。 一般情况下,高档星级酒店不允许厂家促销活动,国内红酒通常所用的以促销刺激销量的手段得不到有效发挥;在质量、口感等实力上,又难于与国外品牌相媲美,销量自然提高不上去,这是国内许多红酒放弃高档酒店的原因之一。 而洋酒品牌一直以来都以星级酒店的中西餐饮网点及酒吧为主要销售路径,一方面,三星级以上酒店的进驻人员均为高阶层消费者,带动消费能力强,为红酒目标消费者的针对群体,同时,对国外品牌有特殊的喜好;另一方面,酒店渠道一直都是国内红酒的弱势渠道,洋酒以此为主攻渠道,这样就避免了与国内红酒品牌正面竞争。 目前,中国95%的葡萄酒销售依靠大型连锁超市,所以,随着2004年关税下调日期的接近,各洋酒加快了拓展渠道的步伐,网络触角开始从酒店、餐饮移伸到各大型商超等大众化卖场。

葡萄酒市场营销计划策划书.doc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 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据调查,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5,166万,占总人口的19.0%;15-59岁的人口为91,647万,占总人口的69.0%;60岁以上的人口为15,989万,占总人口的12.0%。可以看出,中年、青年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企业的发展要抓住这类消费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 2.经济环境 市场分析 1、葡萄酒的市场概况和潜力 我国葡萄酒行业的集中度、效益不断提高,葡萄酒生产、消费与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葡萄酒市场继续保持着活跃的态势,葡萄酒产业与市场环境向理性发展,盲目投资有所遏制,低价竞争的情况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秩序井然。特别是高端市场发展较快,葡萄酒城乡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未来几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伴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最高的市场,总额已达9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亿元)。另有调查显示,2009年和2010年,中国进口葡萄酒量价齐升,销量年均增长超过100%,未来5年预计将占整个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我国葡萄酒行业的集中度、效益不断提高,葡萄酒生产、消费与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葡萄酒市场继续保持着活跃的态势,葡萄酒产业与市场环境向理性发展,盲目投资有所遏制,低价竞争的情况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秩序井然。特别是高端市场发展较快,葡萄酒城乡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年葡萄酒市场将是一颗诱人的“葡萄”。 消费者渗透率、消费量双低的现状成为葡萄酒业必须突破的一大障碍。 就消费者饮用习惯而言,葡萄酒业还缺乏白酒和啤酒那样的习惯性饮用者。伴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已不断的提高。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认识的增加,葡萄酒专卖店、连锁酒行等新兴销售渠道日益崛起,开始冲击以商超、酒楼等传统终端为主体的旧有格局。 2、消费人群 葡萄酒消费群体初步可以分为: 第一类:懂酒人群,他们更多是三高人士(高收入、高学历、高地位),懂得红酒品质的真正品鉴,消费的是文化内涵; 第二类:高档餐饮消费人群,他们多是政务商务高消费,关注广告及品牌,消费的是面子和品牌; 第三类:成长中的消费人群,他们是80后左右人群,注重生活品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消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04年7月) 目录:1、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3、葡萄酒行业品牌分析 4、葡萄酒行业新品分析 5、葡萄酒行业促销分析 6、葡萄酒行业热点分析 7、葡萄酒区域市场分析 8、葡萄酒市场下月预测 一、行业整体运行概述 7月葡萄酒市场和火爆的饮料和乳品市场相比略显沉默。但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任何一个葡萄酒企业都没有放松。关税下调后,洋葡萄酒来势汹汹,放下尊贵的身段和国产葡萄酒争夺中低档市场。而国产品牌则在中低档市场苦苦支撑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了高档产品的开发上。传播葡萄酒消费理念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他们知道,只有市场培育起来了,才有行业的发展。虽然本月新品很少,但有着向保健方向发展的趋势。本月价格变动不大,主要是因为此时企业多处在休整期,维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下月开始,葡萄酒进入销售预热期,市场可能有较大变化。 二、葡萄酒行业产品分析 1、价格行情分析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对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10个葡萄酒品牌进行了调查,调查的10个

城市中,有6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有波动,它们分别是:北京(5个)、广州(3个)、长沙(2个)、南京(2个)、沈阳(2个)、济南(1个);40%的城市的葡萄酒价格没有波动,它们是成都、郑州、武汉和上海。调查数据显示:7月葡萄酒价格在华中地区总体波动不大,在华北和华东地区波动相对较强烈。 以下是具体调查情况的图表分析: 注: ①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复次数多的采为样本 ②样本价格确定原则,不同零售点零售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③表中“/”处表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 ④抽样城市:广州、成都、郑州、长沙、武汉、南京、沈阳、济南、北京、上海等十个城市

超市红酒调查报告

超市红酒调查报告 篇一:葡萄酒行业调查报告 葡萄酒调研报告 1、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晋江市场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晋江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2、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3、调研概况: XX年3月24日至XX年4月25日对本市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

包括:麦德龙超市、家乐福超市、新华都超市、大润发超市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晋江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晋江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青阳(市中心、老城区)、罗山(新城区)、陈埭(经济重镇)、安海(文化古镇)、东石(中国伞都)、磁灶(陶瓷之都)、金井(主要是服装、世界的茄克之都),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晋江。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晋江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 萄酒都在晋江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晋江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在晋江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 4、调研内容 1)主导产品品牌情况:

市场营销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葡萄酒行业市 场分析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唐文龙 2003-08-28 14:48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中国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总结.docx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 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 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 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 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 65%一路降至 14%(瓶 装)和 20%(散装 )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 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 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 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 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 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 机遇。 二、市场分析 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 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

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 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 处于“乱喝” 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 (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 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 0.61 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 1.1 升。与世界人均 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 1.6%。 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 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 C、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水平低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引 入时间短,二是居民收入低 (2)、进口红酒的市场成熟度与容量分析 A、从 04 年至 09 年的 6 年中,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量连 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了创纪录 的84360 吨,比 2008 年的 55500 吨新增 28860 吨,增长比率为 52%,比 2007 年的 48815 吨增长 72.8%,比2004 年的 7080 吨增长了 10 倍多。2009 年葡萄酒进口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2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search, Through The Assump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We Can Form An Effective Plan, An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esources And Other Stag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Plan, So As T o Form Methods And Experience T o Guide The Future Of Similar Matte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通用范本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方案文件可用于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落实计划的设想和构思,形成有效的方案,并对拟建方案所取得的资源等阶段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方法经验来指导未来同类事项的进行。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红洒——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历来被上流社会所推崇,因此红酒代理和加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创业的新起点。但是由于很多红酒代理商和加盟商缺乏实战策划经验和营销经验,从而导致众多的红酒代理商和加盟商利润稀薄,从业兴趣大减。对于红酒代理加盟商来说,如何让自己从众多的代理商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事实摆在了眼前。 (一) 信息推广 资源库营销 可以利用柏拉图理论,抓住重点,因为一个公司80%的利润通常来自于20%的客户,我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两篇 篇一: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一、进口趋势 如今,世界的焦点在中国。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和亚洲葡萄酒市场最主要消费国,中国有着极具光明的“未来”。对于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据统计,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排名全球第6,葡萄酒年产量在世界上排在第11 位。据预测,如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计算,20XX年我国葡萄酒需求量将达96.6 万吨。按最近四年平均年增长10%的速度计算,到20XX 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将达63 万吨。仍有33.6 万吨市场缺口。固然33.6 万吨市场缺口将成为进口葡萄酒的天然市场。中国目前葡萄酒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5 升,和世界平均水平7.5 升尚有距离,更远不及欧洲一些传统消费国人均消费量,但饮用葡萄酒在中国已开始从过年过节偶尔为之变成一种生活饮食习惯。虽然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中国葡萄酒产业每 年增长速度却超过10%,销售量达到15%。 中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急速膨胀。20XX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 位列全球第10大葡萄酒消费国,占当年亚洲消费总量(约6.58 亿瓶)的62.7%。而在主要的葡萄酒交易平台的伦敦,每年93 亿港元的葡萄酒销售

额中,就有四成(约27.8 亿港元)交易的买家来自中国。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透露,中国对葡萄酒的热情已经在葡萄酒市场上掀起了风暴,去年将1982 年的LafiteRothschild 价格推高近93%(达到每箱17433 英镑)的就是中国买家。香港酒类行业协会援引业内杂志《品酿客》(Decanter )的数据则指出,目前中国每年消费的葡萄酒大约有200 万箱,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和饮用葡萄酒之风的日益盛行,预计到20XX年,这个数字将增至5000 万箱。“入世”之后,伴随着进口关税的逐年降低,国外产品流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更是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中国市场的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智利、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和美国等国家,从20XX~20XX年,进口瓶装葡萄酒保持了64.4%的年复合增长率,进口散装葡萄酒保持了103.8%的年复合增长率。当 20XX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 亿美元,与 20XX年相比增长了43.48%。20XX年中国大陆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12 万吨(其中瓶装葡萄酒9.1 万千升,散装葡萄酒8.02 万吨),进口总金额达4.42 亿美元(比20XX年增长22.91%)。据IWSR预测,中国在 20XX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将达到12亿瓶。从20XX 至20XX 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而在20XX年就超过十亿瓶消费大关。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关于中国葡萄酒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概况以及葡萄酒进出口、进口葡萄酒价格 (1)中国年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 1.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是主流的饮用酒水。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白酒和啤酒消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具体数据见下表: 1988-1997年中国酒水产量比较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度酒水总产量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果酒酒精 1988 1357.29 468.54 662.77 85.9 30.85 109.23 108.78 1989 1284.63 448.31 643.41 83.66 27.18 82.07 107.79 1990 1385 513.91 692.23 75.5 25.4 78.2 129.3 1991 1538.92 524.48 838.37 80.64 24.10 71.24 136 1992 1752.71 547.43 1020.66 93.26 24.60 66.66 145.03 1993 1967.43 593.67 1190.08 103.61 23.60 56.45 151.24 1994 2233 651.29 1414.66 104.81 18.00 44.26 170.47 1995 2567.34 798.62 1568.82 134.53 22.90 42.45 227.81 1996 2650.94 801.3 1681.91 119.70 17.00 31.00 200.28 1997 2834.11 781.79 1888.94 121.63 18.55 23.20 213.28 2.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酿酒葡萄产量和葡萄酒产量见下表: 年度葡萄种植面积(万亩)葡萄产量(万吨)葡萄酒产量(万吨) 1990 183.9 85.9 25.40 1991 170.8 91.6 24.10 1992 208.5 112.5 24.60 1993 212.8 135.5 23.60 1994 223.3 152.2 18.00 1995 228.9 174.2 22.90 1996 230.2 188.3 17.00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报告

xxxx/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 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65%一路降至14%(瓶装)和20%(散装),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二、市场分析 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 (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 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处于“乱喝” 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 (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 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0.61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1.1升。与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6%。 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

B、近四年来,瓶装进口葡萄酒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64亿美元,比2007年的1.84亿美元新增8000万美元,增长比率为43.48%,比2006年的0.77亿美元增长243%,比2004年的0.25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葡萄酒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1、初步了解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甜型葡萄酒的市场现状,分析武汉市场甜型葡萄酒的整体情况。 2、收集样本市场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不同品牌葡萄酒的市场分布、销售价格、销售状况以及同一品牌葡萄酒的产品分类、销售价格、销售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武汉市场最佳突破点。 3、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层次、品牌认知程度。 4、了解样本市场消费者的饮酒(葡萄酒)类型、习惯、场合、男女比例、年龄层次等因素,挖掘潜在市场消费者。 二.调研方法: 1、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和调研; 2、与部分商场超市促销员的个别访谈调研; 3、与部分商场超市消费者的个别访谈调研; 4、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三.调研概况: 2002年3月24日至2002年3月25日对样本主要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了市场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包括:中南超市、亚贸超市、中百仓储超市(武昌珞狮路店)、徐东平价超市、麦德龙超市(徐东店)、好又多超市(民意广场)、家乐福超市(武胜路十升店)、武商千禧龙超市、武汉广场、世贸广场、华联超市(汉阳店)等。这些商场超市为武汉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场超市,几乎垄断了武汉市场大部分百货零售和批发;另外,它们分布于武昌、汉口、汉阳,由点及面辐射整个武汉三镇因此,上述调研的样本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武汉市场葡萄酒销售现状。 本次调研普遍感受到消费者在选择甜型葡萄酒时较为看重产品品牌、葡萄酒的包装、葡萄酒的价位和葡萄酒的容量。以上四点是促成消费者购买某一品牌甜型葡萄酒产品的主要因素。而在选择档次较高的的干红时则更注重品牌,对品牌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的忠诚度。像张裕、王朝等强势品牌,无论其甜型葡萄酒还是其干红葡萄酒都在武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佳绩。但是如果加上促销手段,那么情况就有一定的变化。例如威龙系列产品,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低档产品制造商。但是,在武汉一些卖场,他们开展了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销售量就立刻超过了几大品牌。 在武汉市场红酒主要品牌排序: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张裕大约占30%左右的市份额。丰收一般化。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完整版

编号:TQC/K872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完 整版 In order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the final plan is output after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y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tructured and planned implementation.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方案资料适合用于工作中,为达到某个目标把要求和工作的内容及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在内部沟通确认后输出最终的方案,执行时根据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安排,现实结构化和有规划性的实施。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当代进口红酒市场存在的背景: 进口红酒在中国市场的现状,行业内的人有两个特别突出的感受,一是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很快,二是市场的供应混杂,投资经营进口红酒的企业来自于不同的行业,在过去一两年内,只北京就有将近千家企业涉足红酒市场。用通俗的话讲“太乱”,“太浮躁”! 在现时市场下,假冒伪劣红酒市场的滋长严重影响了正牌红酒的销售渠道。因此要想把我们自身企业销售的红酒能有突破性的增长,必须拥有一套完

国内葡萄酒市场分析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红酒的销售 我实习的单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通过这么多天的学习,在销售部的几名的同事的协力合作下,我做了一些市场环境分析和市场营销方案。 国内红酒市场分析 内部优势: 1.自然环境:从日照时间、降雨量、昼夜温差等条件,都适宜酿酒葡萄生长。仅河北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酿酒葡萄总产量达到20多万吨。 2.消费市场:首先,中国拥有巨大的酒类消费市场,而且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正在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葡萄酒权威人士预测,在未来的5年里,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将成为葡萄酒消费新的增长点。 其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物质丰富。中国人有了更多的精神享受需求,加上葡萄酒的保健功效宣传已经深入到了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这一切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中国人口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购买力逐步增强。而且,外国人员来华经商、旅游等日益频繁。 3.文化环境: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沉淀,成为各种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品格高雅,中国人对酒足饭饱的需求非常强烈且根深蒂固。 4.政策环境:葡萄酒系酒精度较低的发酵酒种,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白酒危害性认识的加深,同时对占世界饮料行业的第二位的葡萄酒是具有营养的国际性饮料的观点的认可,葡萄酒在世界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特是干红葡萄酒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干红的需求日益增加,喝干红已经成为保护身体、提高品位的一种时尚。与此同时种植葡萄可以开发利用山坡地、沙砾地等不宜种植粮食的土地资源。 5.葡萄酒市场:中国葡萄酒市场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是远没有达到快速

王朝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

“王朝”红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 背景 从中国葡萄酒业的纵向发展来看,葡萄酒行业基本上是在波动中前进。八十年代初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达到了11.1万吨,此后产量连年增加,于九十年代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30.85万吨。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酒水饮料市场又掀起了一轮干红热,“王朝”葡萄酒以其专业化的形象与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奠定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前三甲的稳固地位,与张裕、长城一起被称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老三强”。 一、产品简介 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于1980年在天津创立,是中国第二家、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为137.6万元人民币,当年产量为10万瓶。 “王朝”葡萄酒可以说从成立之初的起点比较高,当时国内的传统葡萄酒企业的产品还主要以甜酒为主,“王朝”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化生产干型酒的葡萄酒企业。而且,投产后产品屡获殊荣。公司成立后,王朝凭借在生产工艺和品牌管理上的优势,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上世纪90年代初席卷全国的白兰地消费热潮,不论是为主要外方合作者法国人头马还是王朝都带来了初步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中国市场作大作强的决心。2004年以来,王朝葡萄酒实现营业额8.35亿元,年实现利税逾3.4亿元,净利润1.75亿元,营业额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和28%,年产量为3万吨,约合3000万瓶。现今,王朝共生产葡萄酒、白兰地和香槟酒3个系列超过50种酒精饮料产品,拥有超过70人的销售队伍以及200个分销商。正像其宣传口号“酒的王朝”那样,25年的市场拼搏,王朝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成就了其坚实的、具有优势的市场竞争地位。 二、市场位置 (1)市场规模 1999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为30万吨,2000年为28万吨,其中高档酒50%,中档酒40%、低档酒10%。 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0.4升,而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6升,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达到60升,所以我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葡萄酒价格的相对偏高,葡萄酒消费与市场的啤酒和白酒消费相比还处于偏低的水平。 (2)市场构成 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对手从原产国可以分为两类:中国国内品牌特别是张裕、雅尊、长城三个品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匈牙利等国家的葡萄酒。

红酒市场分析

中国最近几年自用型消费是主体,推动中国葡萄酒市场转型 从世界范围内总体来说,酒类市场供大于求。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疲软,特别是,生产、消费酒类的主体,欧美地区。新兴国家如中国却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消费人群(中产阶级以及中高产阶级consumers were moving into the middle and upper-middle classes),2011比去年同期增长2.2%,预计2012会比去年增长$62.7 billion (2014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法国成为了世界上红葡萄酒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 2012年开始,连续多年进口酒市场的高增长戛然而止,先是在具备行业风向标意义的苏富比秋拍中,法国著名的波尔多产区高端葡萄酒价格出现了30%的降幅。原因是因为中国廉政政策,公款高消费的紧缩。 PEST分析 政治因素: China’s government was distinct because it was a communist state. China’s economy had seen great prosperity since its adaptation to being less planned and more marketoriented It was 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only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ese government faced big challenges: low domestic demand for products/services due largely to the culture’s innate need to save, job creation for the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immigrants, and reduction of crime andcorruption=>廉政政策后高端葡萄酒市场,预计下滑了40%-50%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rotectionist measures remained a barrier for multinationals 中国市场,人民币较为坚挺,出口风险更低, 通货膨胀现象很严重 社会因素: low domestic demand for products/services due largely to the culture’s innate 人口基数大 老龄社会 科技因素: The Chinese Wine Industry China’s wine history dated to 206 BC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Han Dynasty. However, winemaking didnot expand in China because of seasonality, poor soil conditions and lack of suitable technology.Wine tended to be used by government officials or wealthy merchants at important ceremonies, while beveragesdistilled from grains dominated the mass market, although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used it for events likebirthdays, farewells and weddings.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正 式版

葡萄酒市场营销策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红洒——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历来被上流社会所推崇,因此红酒代理和加盟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创业的新起点。但是由于很多红酒代理商和加盟商缺乏实战策划经验和营销经验,从而导致众多的红酒代理商和加盟商利润稀薄,从业兴趣大减。对于红酒代理加盟商来说,如何让自己从众多的代理商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事实摆在了眼前。 (一) 信息推广 资源库营销 可以利用柏拉图理论,抓住重点,因

为一个公司80%的利润通常来自于20%的客户,我们可以对大客户进行详细的调查,从他们哪里可以了解一些对我公司产品的一些可取的评价和要求,我们可以再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满足对客户的要求。另外,我们成立专门的电话营销中心(当然要有好的管理与详细的划分),对部分客户尝试电话营销,或先进行电话推销,再派销售代表前往洽谈订单事宜,或对已形成合作关系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关系维护。开拓我们的新市场,发掘新客户,我们可以通过工博会得到客户的一些资料,比如Email或电话形式,来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加大力度推销我们的产品,询问对方的一些要求。

中国红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4) 市场分析 (5) ①、行业情况 (5) 近年来葡萄酒进口量变化情况 (5) ②、外国葡萄酒经销盈利模式及趋势分析 (11) 二、中国葡萄酒产业主要外国竞争对手 (11) 外国葡萄酒市场SWOT分析 (15) 优势 (15) A,良好的国家品牌 (15) B,优秀的产品质量 (16) C,诱人的行业前景 (16) 劣势 (15) A,缺乏突出的企业品牌 (15) B,市场推广的支持乏力 (16) C,营销战略的巨大差异 (16) 机会 (16) A,滞后的中国葡萄酒消费文化 (16) B,国内市场的短期行为泛滥 (16) C,进口原酒调配加快市场渗透 (16) 威胁 (16) A,市场品牌壁垒加深 (16)

B,品牌集中度扩大化 (16) C,国内品牌质量意识提高 (16) 三、外国葡萄酒细分市场分析 (16) ①、市场细分 (16) ②、产品定价 (16) ③、外国葡萄酒市场消费者分析 (17) (1)、消费者消费心理 (17) (2)、消费用途&消费者定位 (17) 消费用途 (17) 消费者定位 (17) 商务、政务宴请 (17)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消费人群 (17) 礼品赠送 (17) 无明确界限 (17) 自己消费 (17) 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高收入人群,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 白领人士,外籍人士 (17) ④、外国葡萄酒市场发展预测 (17) (1)、市场前景分析 (17) (2)、产品需求预测 (18) 四、中国红葡萄酒企业竞争策略 (19) 高端市场,本土葡萄酒领先品牌必争之地 (19)

理由一:葡萄酒中低端竞争惨烈,高端寻求突破 (20) 理由二:渠道矛盾难以解决,高端酒以简化繁 (20) 理由三:高端酒更有能力打造和提升品牌价值 (21) 理由四:高端酒有效提高赢利能力 (21) 高端战略,遏制外国葡萄酒的必然选择! (22) 班级:12361 姓名:刘传东 学号:201203060126

中国葡萄酒市场分析报告.doc

中国葡萄酒市场 分析

目录 前言 (3) 一、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 (3) 第一阶段(1978-1992):启蒙阶段——半汁葡萄酒的黄金时期 (3) 第二阶段(1992-2002):调整阶段——量降质升,行业规范奠定后续发展基础 (4) 第三阶段(2002-至今):快速增长阶段——质量、品牌和产量的全面提升 (4) 二、中国葡萄酒近10年产量变化和主要品牌 (6) 三、中国未来十年葡萄酒产量预测 (7) 四、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水平 (9) 五、欧盟前十大葡萄酒出口目的国及离岸价格 (10) 六、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现状 (11) 6.1葡萄酒的流通环节 (11) 6.2葡萄酒各销售渠道占比 (11) 6.3中国不同酒种消费情况(按消费额) (12) 6.4我国消费者选择葡萄酒的动机 (13) 6.5我国葡萄酒饮用场合 (13) 七、进口葡萄酒的现状与未来 (14) 7.1进口葡萄酒正处于导入期,未来2-3年将进入蓬勃发展期 (14) 7.2品牌力成为进口葡萄酒最大软肋,其根源在于厂商合作不足 (14) 7.3进口葡萄酒市场由小众转变为大众,选对合作伙伴、规范操作才是制胜之道.. 14 7.4价格理性回归、“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才是进口葡萄酒的未来。 (15)

前言 葡萄酒的历史相当久远,大约起源于波斯,据说葡萄酒的酿成始于一个美丽的误会。有一位古波斯国王,把吃不完的葡萄藏在密封的瓶中。并写上“毒药”字眼。以防他人偷吃.国王日理万机,很快便把这收藏给忘记了。这时有位妃子被打入冷宫,生不如死,凑巧看到这“毒药”的瓶子,便有轻生之念。打开后,里面颜色古怪的液体也很像毒药,她就喝了几口,在等死的当儿发觉不单不痛苦,反而有种舒恬陶醉的飘飘欲仙感。于是她将这事呈报国王,国王有为惊奇,一试之下果不其然,结果王妃再度获得宠爱。 这当然仅是个美丽的传说。 我国酿造葡萄酒最早的地区是今新疆地区的各族人民。《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内地直到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带回了龙珠、马乳、水晶和紫葡萄等优良的葡萄品种,才酿造出了葡萄酒。不过那时的葡萄并未得到推广扩种,葡萄酒一直是“珍异之物”,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只是皇宫和少数的富贵人家才能享用。我国葡萄酒酿造兴旺起来是在唐太宗破高昌(今吐鲁番)之后。据《唐书》记载: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平定高昌,得到了马奶葡萄种子,“将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千古绝唱“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凉州词》中的诗句。 一、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 虽然葡萄酒产业在中国起步已有百年的历程,但他真正的起步、发展、超越还是近三十年的事情,从政策到体制,从法规到市场,从酿造设备到技术,从文化到教育,从科研到人才,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启蒙阶段——半汁葡萄酒的黄金时期 1978年,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局对葡萄酒工业做了八年发展规划及二十三年设想,国家唯一从事酒类研究工作的机构——中国发酵食品工业研究所于是在1978年开始在做《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工作,这一时期,长城(华夏、沙城)、王朝、华东、丰收、威龙、西夏、龙徽等一批企业纷纷成立,但基本上以生产全汁的干酒、半干酒为主。当时的消费者,长期以来一直喝带甜味的半汁酒,对于酸而涩的真正葡萄酒很难接受。所以这些企业生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