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后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后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后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后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后习题整理

1.1

1. 在我国北方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这

是为什么?

2. 在图1.1-1所示的实验中,最终A带上了-10 -8 C

的电荷。实验过程中,是电子由A转移到 B还是由 B

转移到 A? A、B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各是多少?

3. A为带正电的小球,B为原来不带电的导体。把B

放在A附近,A、B之间存在吸引力还是排斥力?

4. 如图1.1-1那样,把A、B在带电体C旁边相碰一下后分开,然后分别接触一个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如果小电动机非常灵敏,它便会开始转动。当电动机还没有停止时,又立刻把A、B在C旁边相碰一下分开,再和小电动机两接线柱接触。如此下去,小电动机便能不停地转动。这不是成了永动机而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吗?说说你的看法。

1.2

1. 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

的电荷量为,应该怎么办?

2.两个质子在氮原子核中相距约为 10-15 m,它们的静电斥力有多大?

3.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 A 和 B (均可看做点电荷),分别固

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与A接触,再

与B接触,然后移开C,此时A、B球间的静电力变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离增大

为原来的 2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又为多大?

4.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每一顶点都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保持它们

的位置不变,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是多大?

5. 两个分别用长 13 cm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的相同球形导体,带有同种等量电

荷(可视为点电荷)。由于静电斥力,它们之间的距离为10 cm。已测得每个球形

导体质量是 0.6 g,求它们所带的电荷量。

1.3

1. 把试探电荷q放到电场中的A点,测得它所受的静电力为F;再把它放到B点,测

得它所受的静电力为nF。A点和B点的场强之比E A / E B 是多少?再把另一电荷量为nq 的试探电荷放到另一点C,测得它所受的静电力也是F。A点和 C点的场强

之比E A / E C 是多少?

2. 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的平均距离是5.3×10 -11 m。质子在离它这个距离的位置产生的电场强度是多大?方向如何?电子受到的静电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 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除了电场和磁场,还有引力场。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就是通过引力场发生作用的,地球附近的引力场叫做重力场。仿照电场强度的定义,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重力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4. 有的同学说,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5. 图1.3-11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A、B、C是电场中的三

个点。

(1) 哪一点电场最强,哪一点电场最弱?

(2) 画出各点场强的方向。

(3) 把负的点电荷分别放在这三点,画出所受静电力的方向。

6. 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1.0 × 10

- 2 kg,所带电荷量为+ 2.0 × 10 - 8 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

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铅垂线成30 °(图 1.3-12)。求

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7. 如图1.3-13,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 1 =+4.0×10 -8

C和Q 2 = -1.0×10 -8 C,分别固定在x坐标轴的x = 0

和 x = 6 cm 的位置上。

(1) x坐标轴上哪个位置的电场强度为零?

(2) x坐标轴上哪些地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沿x方向的?

1.4

1. 把 q 1 = 4×10-9 C 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 A点,具有6× 10 -8 J的电势能,求

A 点的电势。若把 q 2 = 2 × 10- 10 C 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 A 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是多少?

2. 解答以下题目后进行小结:如何根据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来判断电场中两点电势的

高低?

(1)+ q 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大,A、B 两点哪点电势高?

(2)- q 在 C 点的电势能比在 D 点大,C、D 两点哪点电势高?

(3)+q在E点的电势能为负值,-q在F点的电势能也是负值,E、F两点哪点电

势高?

3. 根据图1.4-6解答以下题目,然后进行小结:如何根据电场线来判断电场中两点电

势的高低?

(1)M、N 是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哪点电势高?

(2)M、P是同一电场中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哪点电

势高?

4. 在重力场中可以把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定

义为重力势。如果物体在地面上的重力势能为零,试写

出重力势的表达式。

5. 以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请把点电荷+Q、-Q电场中某一点P产生的电势及试

探电荷+ q、- q在 P点的电势能的特点填在以下表格中。

6.电场中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能不能相交?说明理由。

7.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 1.4-7 所示,试画出电场线的大致分布。

若单位正电荷q沿任一路径从A点移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

少?说明理由。正电荷 q 从 A点移到 C 点,跟从B 点移到C 点,

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1.5

1. 在某电场中,已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0 V,q=-2×10 -9 C的电荷由

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2. 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常用电子伏特(eV)做能量的单位。1 eV等于一个电子经过1 V 电压加速后所增加的动能。请推导电子伏特与焦耳的换算关系。

3. 如图 1.5-2,回答以下问题。

(1) A、B 哪点的电势比较高?负电荷在哪点的电势能比较大?

(2) 负电荷由 B 移动到 A 时,静电力做正功还是负功?

(3) A、B两点的电势差U AB 是正的还是负的?U BA 呢?

1.6

1. 两块带电的平行金属板相距10 cm,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为9.0×10 3 V。在两板间与

两板等距离处有一粒尘埃,带有-1.6×10 -7 C的电荷。这粒尘埃受到的静电力是

多大?这粒尘埃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到带正电的金属板,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 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相距10 cm的平行板A和B之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图1.6-3),电场强度E=2×10 4 V/m,方向向下。电场中C点距B板3 cm,D点距A板2 cm。

(1) C、D两点哪点电势高?两点的电势差U CD 等于多少?

(2) 如果令B板接地(即电势?B =0),则C和D的电势?

和?D各是多少?如果令A板接地,则?C和?D各是多少?

C

在这两种情况中,U CD相同吗?

(3) 一个电子从C点移动到D点,静电力做多少功?如果使电子先移到E 点,再移到

D 点,静电力做的功是否会发生变化?

3. 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使得气体分子中带正、负电荷的微

粒所受的相反的静电力很大,以至于分子破碎,于是空气中出现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变成了导体。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击穿”。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 6 V/m,如果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00 m,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多少?

4. 图1.6-4是初中地理某课本中的等高线图(图中数字的

单位是米)。小山坡的左边a和右边b哪一边的地势更陡

些?如果把一个球分别从山坡左右两边滚下(不考虑摩

擦),哪边的加速度更大?现在把图1.6-4看成一个描述

电势高低的等势线图,图中的单位是伏特,a和b哪一

边电势降落得快?哪一边的电场强度大?根据两者的对比谈谈你的体会。

1.7

1. 如图1.7-9,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

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点电荷

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 2r。

(1)标出金属球在静电平衡后左右两侧带电的符号。

(2)由于静电感应而在金属球上出现了电荷,它们也在空间

激发电场。这些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

(3) 如果用导线的一端接触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球的右侧,导线是否能将球两侧

的电荷中和?为什么?

2. 在实验室中模拟阴雨天的空气,由此测得当电场强度超过

3.0 × 10 6 V/m 时空气将被击穿而发生放电。现有一片带电的乌云,距地面 300 m 高,发生闪电时乌云与地面间的电势差至少有多大?

3. 在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中,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接通电子线路时产生高电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我们看到,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了针形。这是为什么?与此相反,验电器的金属杆上端却固定一个金属球而不做成针尖状,这又是为什么?

4. 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为什么要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

1.8

1. 平行板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静电计的金属杆相连,另一个极板与静电计金属外壳

相连。给电容器充电后,静电计指针偏转一个角度。以下情况中,静电计指针的

偏角是增大还是减小?(1) 把两板间的距离减小;(2) 把两板间的相对面积减小;

(3) 在两板间插入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电介质。

2. 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相距 0.1 mm。为得到 2 μF 的电容,每个极板的面积应

该多大?把答案与一扇窗户的面积做比较。

3. 把一个 3 pF的平行板电容器接在 9 V 的电池上。

(1)保持与电池的连接,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上的电荷增加还是减少?电荷变

化了多少?

(2)移去电池后两极板的距离减半,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还是减小?电势差变化了

多少?

4. 证明:一个极板间为真空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所带

的电荷量及极板面积有关,与两极板的距离无关。

1.9

1. 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相距6.2 cm,两板电势差为90 V。二价的氧离子由静

止开始加速,从一个极板到达另一个极板时,动能是多大?这个问题有几种解法?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2. 某种金属板M受到某种紫外线照射时会不停地发射电子,射出的电子具有不同的方向,其速度大小也不相同。在M旁放置一个金属网N。如果用导线将MN连起来,M

射出的电子落到N上便会沿导线返回M,从而形成电流。现在

不把M、N直接相连,而按图1.9-11那样在M、N之间加一个

电压U,发现当 U > 12.5 V 时电流表中就没有电流。

问:被这种紫外线照射出的电子,最大速度是多少?

3. 先后让一束电子和一束氢核通过同一对平行板形成的偏转电

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电子偏角的正切与氢核偏角

的正切之比。

(1) 电子与氢核的初速度相同。 (2) 电子与氢核的初动能相同。

4. 让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和二价氦离子的混合物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里偏转,它们是否会分离为三股粒子束?请通过计算

说明。

5. 电子从静止出发被 1 000 V 的电压加速,然后沿着与电场垂直的方向进入另一个电场强度为 5 000 N/C 的匀强偏转电场,进入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已知偏

转电极长6 cm,求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及其与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度方向

之间的夹角。

2.1

1. 用导线把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导体相连,导线中的电流只能存在一瞬间;而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导线中可以产生持续的电流,这是为什么?

2. 一条导线中的电流为 1.6 A,在 1 s内通过这条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子有多少个?

3.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可以等效为环形电流。设氢原子的电子以速率 v在半径为 r 的圆周轨道上绕核运动,电子的电荷量为 e,等效电流有多大?

2.2

1. 某电子点火器用的是1号干电池,某袖珍收音机用的是7号电池。新的1号干电池和 7号干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内阻是否相同?

2. 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某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0.3 A,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 s时间

内,一节干电池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某个电动势为E的电源工作时,电流为I,乘积EI的单位是什么?从电动势的意义

来考虑,EI表示什么?如果 E= 3 V,I = 2 A,请具体说明 EI的含义。

2.3

1. 某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是 10 mA。已知一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是8 V时,通过的电流是2 mA,如果给这个电阻加上

50 V 的电压,能否用该电流表测量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

2. 某同学对四个电阻各进行了一次测量,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I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2.3-6中a 、 b 、c 、 d 四个点。请比较这四个电阻值的大小。

3. 有三个电阻:R A = 5 Ω,R B = 10 Ω,R C = 2.5 Ω,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请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在线旁标明A 、 B 、C。

4. 一个小灯泡,当它两端的电压在 3 V 以下时,电阻大致等于 14 Ω不变;当它两

端电压增大到4 V时,钨丝温度明显升高,它的电阻为16 Ω;当电压增大到5 V

时,它的电阻为20 Ω。它在0~5 V范围内的伏安特性曲线大概是怎样的?请画

出草图。

5. 初中数学课中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可以表示为 y = kx 的形式,它的图象是一条

过原点的直线, k是直线的斜率。请证明:某导体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这个导

体的电阻的倒数。

2.4

2.5

1. 在纯电阻电路中,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证明以下论断:(1) 串联电路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跟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2) 并联电路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

(3) 串联电路上消耗的总功率 P= IU 等于各个电阻上消耗的热功率之和;

(4) 并联电路上消耗的总功率 P= IU 等于各个电阻上消耗的热功率之和。

2. 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状态,

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图2.5-2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 1 是

一个电阻,R 2 是加热用的电热丝。

(1) 自动开关 S 接通和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

由。

(2) 要使R 2 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的一半,R 1 : R 2应

该是多大?

3. 四盏灯泡接成图2.5-3的电路。a、c灯泡的规格为“220V40W”,

b、d 灯泡的规格为“220 V100 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没

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请排列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

并说明理由。

4. 如图2.5-4所示,线路的电压U=220 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r=5

Ω,电炉A的电阻R A =100 Ω。求电炉A上的电压和它消耗的功

率。如果再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炉 B,两个电炉上的电压和每个

电炉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

5. 使用功率为 2 kW 的电加热装置把 2 kg 的水从 20 ℃加热到 100 ℃,用了 10 min。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 ×10 3 J/(kg·℃),这个装置的效率是多大?

2.6

1. 在实验室用一段导线连接一个“3 V、0.25 A”的小灯泡做实验时,一般都不会考

虑导线的电阻。请你找一段这种导线,目测它的长度和导线中铜丝的横截面积,估

算它的电阻,然后说明可以不考虑导线电阻的理由。

2. 小李家的房子装修,买了一卷规格为“100 m、φ 2.5 mm”的铜导线,用来安装

一路专线,对额定功率1.5 kW的空调供电。实际上恰好用去了一半导线。如果空

调能够正常工作,通电时在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约是多少?

3. 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是否与金属一样遵从电阻定律。她拿了一根自行车轮胎气

门芯用的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

水柱。她量得盐水柱的长度是30 cm,并测出盐水柱的电阻等于R。现握住橡胶管

的两端把它拉长,使盐水柱的长度变为40 cm。如果溶液的电阻也遵从电阻定律,

此时盐水柱的电阻应该等于多大?

4. 有两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

2 倍。

(1) 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7

1. 一个电源接 8 Ω电阻时,通过电源的电流为 0.15 A,接 13 Ω电阻时,通过电源

的电流为 0.10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 小张买了一只袖珍小电筒,用的是两节小的干电池。他取出电筒中的小灯泡,看

到上面标有“2.2 V 0.25 A”字样。小张认为产品设计人员的意图是使小灯泡在这两节干电池的供电下正常发光。由此,他推算出了产品设计者设定的每节干电池的内阻参数。如果小张的判断是对的,那么,所设定的每节干电池的内阻是多少?

3. 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电池供电。太阳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不接

负载时的电压是 600 μV,短路电流是 30 μA。求这块电池板的内阻。

4. 电源的电动势为4.5 V、外电阻为4.0 Ω时,路端电压为4.0 V。如果在外电路并

联一个 6.0 Ω的电阻,路端电压是多大?如果 6.0 Ω的电阻串联在外电路中,路端电压又是多大?

5. 现有电动势1.5 V、内阻1.0 Ω的电池多节,准备用几节这样的电池串联起来对一

个“6.0 V 0.6 W”的用电器供电,以保证用电器在额定状态下工作。问:最少要用几节这种电池?电路还需要一个定值电阻做分压用,请计算这个电阻的规格。

提示: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动势之和;串联电池组的内阻等于各个电池内阻之和。

2.8

1. 用多用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分别如图

2.8-14 中 a 和 b 所示。若多

用表的选择开关处在以下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

在表中。

2. 用表盘为图2.8-14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13 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

一个阻值大概是2 kΩ左右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以下哪些操作步骤是必须的?请选择其中有用的,按操作顺序写出:_____________。

A. 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指针定位螺丝,使表针指零

B.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C. 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 k ”位置

D. 把选择开关旋转到“× 100 ”位置

E.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时,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个电势较高?

(2) 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个电势较高?

(3)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个电势较高?

4. 图2.8-15中的A 、 B 、 C为黑箱(即看不见内部电路结构的一个盒子)上的三个接点,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电学元件。为探明内部结构,某同学用多用电表进

行了四步测量:

(1) 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 、 B 、 C 三点间均无电压;

(2) 用欧姆挡测量:A 、 C 间正反向电阻完全相同;

(3) 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 A点、红表笔接 B点,有电阻;

反接后阻值很大;

(4) 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 C 点、红表笔接 B 点,有电阻,阻值比第(2)步测得

的大;反接后阻值很大。请判断,黑箱内部有什么元件?它们是怎样连接的?

2.9

1. 某同学做了一个马铃薯电池,准备用滑动变阻器和一个多用电表来测定它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

2.9-5。当滑动变阻器为某一

值时,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再卸去变阻器一个接线柱的导线,把多用电表的两

表笔串联在电路中,用直流电流挡测出通过变阻器的电

流I。随后改变变阻器的电阻,重复上述操作,获得多

组 U、I 数据。这个实验方案有什么缺点?

2. 用图2.9-6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保护电阻R 0 。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 0.6 A、3 A)

B.电压表(量程 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 1 Ω、额定功率 5 W)

D.定值电阻(阻值 10 Ω、额定功率 10 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10 Ω、额定电流 2 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 Ω、额定电流1 A)

(1) 电流表和电压表各选哪个?

(2) 定值电阻选用哪个?滑动变阻器选用哪个?

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 在图2.9-6的实验中,调整滑动变阻器共测得了5组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

请作出蓄电池路端电压U 随电流 I 变化的 U-I 图象,根据图象得出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

3.1

3.2

1. 有人根据B= F/IL提出:一个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跟磁场力F成正比,跟电流强度 I 和导线长度 L 的乘积 IL 成反比。这种说法有什么问题?

2.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根长 0.4 m 的通电导线,导线中的电流为 20 A,这条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的磁场力为 0.015 N,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 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先后在导线中通入不同的电流,导线所受的力也不一样。图3.2-2中的几幅图象表现的是导线

受的力F 与通过导线的电流 I 的关系。a、b 各代表一组 F、I 的数据。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正确的是哪一幅或哪几幅?说明道理。

3.3

1. 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如图 3.3-16所示,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2. 如图

3.3-17,当导线环中沿逆时针方向通过电流时,说出小磁针最后静止时 N极

的指向。

3. 通电螺线管内部与管口外相比,哪里的磁感应强度比较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4. 如图3.3-18,在x轴和y轴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再做一个z轴,就构

成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 0.2 T,方向沿 x 轴的正方向,且ab=dc=0.4 m,bc=ef=ad=0.3 m,be=cf=0.3 m。通过面积S 1 (abcd)、S 2 (befc)、S 3 (aefd)的磁通量Φ 1 、Φ 2 、Φ 3 各是多少?

3.4

1.图3.4-9的磁场中有一条通电导线,其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图甲、乙、丙分别标明了电流、磁感应强度和安培力三个量中两个量的方向,试画出第三个量的方向。

(本书用“⊙”表示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外,“×”表示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表示电流垂直于纸面向外,“×”表示电流垂直于纸面向里。)

2.把一根通电的硬直导线ab放在磁场中,导线所在区域的磁感线呈弧形,如图3.4-10所示。导线可以在空中自由移动和转动,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 a向 b。

(1) 请描述导线的运动情况。

(2) 虚线框内有产生以上弧形磁感线的磁场源,它可能是条形

磁体、蹄形磁体、通电螺线管、直线电流。请你分别按每种可

能考虑,大致画出它们的安放位置。

3.图3.4-11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矩形线圈,匝数n = 9,线圈的水平边

长为l,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

直。当线圈中通过电流 I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

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才能使两臂再达到新的平衡。

(1) 导出用已知量和测量得到的量 n、m、l 、 I 计算 B 的表

达式。

(2) 当l=10.0 cm,I = 0.10 A,m = 8.78 g时,磁感应强度

是多少?

4. 如图3.4-12所示,把一根柔软的弹簧悬挂起来,使它的下

端刚好跟槽中的水银接触。通电后,你预计会发生什么现象?

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3.5

1. 试判断图 3.5-7所示的带电粒子刚进入磁场时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2. 电子的速率 v =

3.0 × 10 6 m/s,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射入 B = 0.10 T 的匀强磁场中,它受到的洛伦兹力是多大?

3. 在图3.5-8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

强度 B 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射入后发

生偏转的情况不同。这种装置能把具有某一特定速度的粒

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试证明带电粒子具有

速度 v =时,才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这个速度选择器。

4. 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可以把物体的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图3.5-9是它

的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喷入磁场, A、B两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 A、B和用电器连接,A、B 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

(1) 图中 A、B板哪一个是发电机的正极?

(2) 若A、B两板相距为d,板间的磁场按匀强磁场处理,

磁感应强度为B,等离子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B的方向射

入磁场,该发电机的电动势是多大?

5. 如果电视机荧光屏上没有图像,只有一条水平亮线,故障可能出现在哪里?

3.6

1. 电子以 1.6 × 10 6 m/s 的速度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射入 B =

2.0 × 10- 4 T 的匀强磁场中。求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2. 已知氚核的质量约为质子的3倍,带正电荷,电荷量为一个元电荷;α粒子即氦原子核,质量约为质子的4倍,带正电荷,电荷量为元电荷的2倍。现在质子、氚核

和α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求以下情况下它们运动半径之比:

(1) 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

(2) 它们由静止经过相同的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磁场。

3. A、B是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它们具有相同的电荷、不同的质量。为测定它们的

质量比,使它们从质谱仪的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同一匀强磁场,打到照相底片上。如果从底片上获知A、B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直径之比是 1.08∶1,求 A、B的质量之比。

4. 回旋加速器D形盒的半径为r,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

量为q的粒子在加速器的中央从速度为零开始加速。根据回旋加速器的这些数据,请估算该粒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获得的动能。

新改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 1.在一次摩托车跨越壕沟的表演中,摩托车从壕沟的一侧以速度沿水平方向飞 向另一侧,壕沟的宽度及两侧的高度如图所示。若摩托车前后轴距为1.6m,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不能越过壕沟 B.摩托车能越过壕沟,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C.摩托车能越过嫁沟,落地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5 D.在跨越壕沟的过程中,摩托车与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时刻速度为v,时刻也为v,且方向相同.已知小于周期T,则() A.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B.一定小于四分之一周期 C.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D.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 3.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间距均为1.0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 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2.0m/s的速度水平向左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0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0s<t<5.0s这段时间内() A.质点c保持静止B.质点f向下运动 C.质点b的速度逐渐增大D.质点d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4.在北京走时准确的摆钟,搬到海南岛后走时将() A.变慢,调准时应增加摆长B.变快,调准时应增加摆长 C.变慢,调准时应减小摆长D.变快,调准时应减小摆长 5.关于光的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的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B.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叠加后才能发生衍射 C.光的衍射没有否定光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为波动说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6.空间有一水平匀强电场,范围足够大,场中有一粒子源,某时刻释放出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带电粒子,速度方向沿垂直于电场的竖直面内各方向,粒子的重力不计,如图所示,则() A.同一时刻所有粒子的动量相同 B.同一时刻所有粒子的位移相同 C.同一时刻所有粒子到达同一等势面上 D.同一时刻所有粒子到达同一水平面上 7.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拖车与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各自受的阻力不变,则脱钩后,在拖车停止运动前( ) A.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B.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C.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增加 D.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减小 8.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相干水波的波峰和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分别为5cm和6cm,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M、O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2cm B.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 C.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D.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9.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M为a波与b 波的交点,且a波上的M 质点正在向上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 =-0.44 m ,x B =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 .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 .“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 .“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 ,位移大小是100 m 。 (2)路程是800 m ,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 (2)需要时间为16 15 4.010 4.29.510?=?年 2.(1)前1 s 平均速度v 1=9 m/s 前2 s 平均速度v 2=8 m/s 前3 s 平均速度v 3=7 m/s 前4 s 平均速度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5=5 m/s v 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 1小 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 ,0 3.(1)24.9 m/s ,(2)36.6 m/s ,(3) 第 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 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 =7.0×10-3 m ,时间Δt=0.02 s ,Δt 很小,可以认为A 点速度v =x t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 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 .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 ,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 ,则加速度为0.42 m/s 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 .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 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 =0.63 m/s 2,a B =0.083 m/s 2,a C =-0.25 m/s 2 a A 、a B 与速度方向相同,a C 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1 3.0/10/0.29 v cm s cm s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 3.0/27/0.11 v cm s cm s == 滑块加速度2 2710/3.57 v a cm s t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 元电荷:电荷量c e 191060.1-?=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 1. 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 公式:叫静电力常量)式中,/100.9(2 292 21C m N k r Q Q k F ??==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 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体积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 或V/m 。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q F E /= 2/r kQ E = d U E /= 适用 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 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 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 :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 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 电场线的特点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 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Ⅰ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 A=-0.44 m,x 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 16 15 4.010 4.2 9.510 ?= ? 年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 3) 第 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x t ?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0.63 m/s2,a B=0.083 m/s2,a C=-0.25 m/s2 a A、a B与速度方向相同,a C与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1 3.0/10/ 0.29 v cm s cm s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2 3.0/27/ 0.11 v cm s cm s == 滑块加速度2 2710/ 3.57 v a cm s t ?- == ?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附高中物理说课模板)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_____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必修____的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和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课(概念课或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和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初步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到高中的抽象思维;从初中简单的逻辑思维到高中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转变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一般能力已经具备,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创造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得到不断的锻炼。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选修3-1 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二、电荷量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2、元电荷:电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6×10-19 C 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第一章 第2节 库仑定律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点电荷:带电体的大小比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得多。 2、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因素 二、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 2 1r Q Q k F 注意(1)适用条件为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2)计算时各量带入绝对值,力的方向利用电性来判断 第一章 第3节 电场 电场强度 一、电场 电荷(带电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物质,其基本性质就是对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二、电场强度 1、检验电荷与场源电荷 2、电场强度 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F 与检验电荷的电荷q 的比值。 q F E = 国际单位:N /C 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三、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r Q k q F E == 四、电场的叠加 五、电场线 1、电场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在电场中画出的一些曲线,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 2、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 3、电场线的特点 (1)假想的 (2)起----正电荷;无穷远处 止----负电荷;无穷远处 (3)不闭合 (4)不相交 (5)疏密----强弱 切线方向---场强方向 第一章 第4节 电势能 电势 一、电势能 1、电势能:电荷处于电场中时所具有的,由其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的能量称为电势能. 注意:系统性、相对性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二、电势 1.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 q E 电= ? 单位:伏特(V ) 标量 2.电势的相对性 3.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三、等势面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 a: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c: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 第一章 第5节 电势差 电场力的功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 B A AB U ??-= 电电电电电电)=--=-(-=E E E E E W A B B A AB ?)(电势能为零的点点电=A A W E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2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3.2课后习题答案 4章 1节划时代的发现 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等. 电路是闭合的.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2节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1)不产生感应电流(2)不产生感应电流(3)产生感应电流 答:由于弹簧线圈收缩时,面积减小,磁通量减小,所以产生感应电流. 答:在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线圈离开 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个线圈都在磁场中时,由 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 变,所以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 答:当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由于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断减弱,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 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也逐渐 增大或减小,穿过线圈的磁 通量也随之逐渐增大或减小,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答:如果使铜环沿匀强磁场的方向移动,由于穿过铜环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所以,铜环中没有感应 电流;如果使铜环在不均匀磁场中移动,由于穿过铜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铜环中有感应电流. 答:乙、丙、丁三种情况下,可以在线圈 B 中观察到感应电流.因为甲所表示的电流是稳恒电流,那 么,由这个电流产生的磁场就是不变的.穿过线圈 B 的磁通量不变,不产生感应电 流.乙、丙、丁三种情况所表示的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电流,那么,由这样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也是变 化的,穿过线圈 B 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 —一 - 2 为了使 MN 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必须要求 DENM 构成的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变,即 BS=B °I ,而 S =(1 ? vt)l ,所以,从t = 0开始,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是B -「BL I +vt 3节楞次定律 答:在条形磁铁移入线圈的过程中,有向左的磁感线穿过线圈,而且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 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应该向右,再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即从左侧看, 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答:当闭合开关时,导线 AB 中电流由左向右,它在上面的闭合线框中引起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通量 增加.根据楞次定律,闭合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它的增加,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闭 合线框内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再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由 D 向C .当断开开关时, 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闭合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磁通 量的减少,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闭合线框内的方向是垂直纸面内外,再根据右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 的方向是由C 向D . 答:当导体 AB 向右移动时,线框 ABCD 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它产生感 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减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垂直于纸面向内,所以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 A T B T C T D .此时,线框 ABFE 中垂直纸面向内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它产 生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即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垂直于纸面向外.所以,感应 电流的方向是 A T B T F T E .所以,我们用这两 个线框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判定导体 AB 中感应电流 的方向.说明:此题对导体 AB 中的电流方向的判定也可用右手定则来确定. 答:由于线圈在条形磁铁的 N 极附近,所以可以认为从 A 到B 的过程中,线圈中向上的磁通量减小,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的减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 相同,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为逆时针方向.从 B 到C 的过程中,线 第 第 1. 2. 第 1. 2. 3. 4. 5. 6. 7. & 第 1. 2. 3. 4.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章静电场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静电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 2. 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零.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 eV和5 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m点时,其电势能变为-8 eV时,它的动能为() A.8 eV B.13 eV C.20 eV D.34 eV 3. 下列粒子从静止状态经过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速度最大的是() A. 质子() B. 氘核() C. α粒子() D. 钠离子(Na + ) 4. 对关系式U ab = Ed 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式中的d 是a 、b 两点间的距离 B. a 、b 两点间距离越大,电势差越大 C. d 是a 、b 两个等势面的距离 D.此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5.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W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 U 变小,E 不变 B. E 变大,W 变大 C. U 变小,W 不变 D. U 不变,W 不变

6. 如图所示,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小球,从平行板电场中的P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E 进入电场,它们分别落到A 、B 、C 三点() A. 落到A 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到B 点的小球不带电 B.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 三小球到达正极板时动能关系:E KA >E KB >E KC D.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关系:a A >a B >a C 7. 一束正离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同一位置,沿垂直于电场方向飞入匀强电场中,所有离子的轨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所有粒子() A. 具有相同的质量 B. 具有相同的电荷量 C. 电荷量和质量的比相同 D. 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8. 某一电场中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352,则电场中A、B两点间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为() A.E a 大于E b ,φ a 高于φ b B.E a 大于E b ,φ a 低于φ b C.E a 小于E b ,φ a 高于φ b D.E a 小于E b ,φ a 低于φ b 9. 下列对物理现象、概念认识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大气阻力作用,从高空下落的大雨滴落地速度大于小雨滴落地速度 B.以匀加速运动的火车为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成立,这样的参考系是非惯性系 C.汽车在通过水库泄洪闸下游的“过水路面”最低点时,驾驶员处于失重状态 D.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器的电容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 10. 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测电荷q 无关() A. 电场强度E B. 电势U C. 电势能E p D. 电场力F 11. 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 板向B 板运动,当到达B 板时速度为v ,保持两板电压不变,则() A. 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 增大 B. 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 变小

高中物理3.1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 答:在天气干躁的季节,脱掉外衣时,由于摩擦,外衣和身体各自带了等量、异号的电荷。 接着用手去摸金属门把手时,身体放电,于是产生电击的感觉。 2. 答: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所以,A 带上的是负电荷,这是 电子由B 移动到A 的结果。其中,A 得到的电子数为8 1019 10 6.25101.610 n --= =??,与B 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3. 答:图1-4是此问题的示意图。导体B 中的一部分自由受A 的正电荷吸引积聚在B 的左端,右端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 对B 左端的吸引力大于对右端的排斥力,A 、B 之间产生吸引力。 4. 答:此现象并不是说明制造出了永动机,也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在把A 、B 分开 的过程中要克服A 、B 之间的静电力做功。这是把机械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第二节 1.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所以,先把A 球 与B 球接触,此时,B 球带电 2q ;再把B 球与C 球接触,则B 、C 球分别带电4 q ;最后,B 球再次与A 球接触,B 球带电3()2248 B q q q q =+÷=。 2. 答:192291222152 (1.610)9.010230.4(10)q q e F k k N N r r --?===??=(注意,原子核中的质子间 的静电力可以使质子产生292 1.410/m s ?的加速度!) 3. 答:设A 、B 两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q -,距离为r ,则2 2kq F r =-。当用C 接触A 时, A 的电荷量变为2A q q = ,C 的电荷量也是2 c q q =;C 再与接触后,B 的电荷量变为224 B q q q q -+ ==-;此时,A 、B 间的静电力变为:2222112288 A B q q q q q F k k k F r r r ? '==-=-=。在此情况下,若再使A 、B 间距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 11232 F F F "='= 。 4. 答:第四个点电荷受到其余三个点电荷的排斥力如图 1-6所示。4q 共受三个力的作用,,由于1234q q q q q ====, 相互间距离分别为a 、a ,所以2122q F F k a ==,2 222q F k a =。根据平行四 边形定则,合力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且大小是 2 1222cos 45q F F F k a =?+=。由于对称性, 每个电荷受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的大小 都相等,且都沿对角线的连线向外。 5. 答:带电小球受重力、静电斥力和线的拉力作用而平衡, 它的受力示意图见图1-7。静电斥力tan F mg θ= 5tan 12 θ==,又,2 2tan q F k mg r θ==, 所 以 , 8 . 6 1 n 5.310q C -==? 第三节 1. 答:A 、B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1A B F E q nF E n q ==。A 、C 两处电场强度之比为A C F E q n F E nq ==。 2. 答:电子所在处的电场强度为19 9112112 1.6109.010/ 5.110/(5.310) e E k N C N C r --?==??=??,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外。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为 111985.110 1.6108.210F eE N N --==???=?,方向沿着半径指向质子。 3 q 1 3

高中物理选修全套教案(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3-4教案 11、1简谐运动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就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得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得图象就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得特征,培养学生得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科学得神奇,实验得乐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得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得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与位移得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得变化 四、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学习机械运动得规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今天学习一种更复杂得运动——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 振动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得一种运动形式,请举例说明什么样得运动就就是振动? 微风中树枝得颤动、心脏得跳动、钟摆得摆动、声带得振动……这些物体得运动都就是振动。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振动得实验,注意边瞧边想:物体振动时有什么特征? [演示实验] (1)一端固定得钢板尺[见图1(a)] (2)单摆[见图1(b)] (3)弹簧振子[见图1(c)(d)] (4)穿在橡皮绳上得塑料球[见图1(e)] 提问:这些物体得运动各不相同:运动轨迹就是直线得、曲线得;运动方向水平得、竖直得;物体

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得、不同得……它们得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物体振动时有一中心位置,物体(或物体得一部分)在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振动就是机械振动得简称。 2、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得振动,我们以弹簧振子为例学习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 演示实验:气垫弹簧振子得振动 讨论:a.滑块得运动就是平动,可以瞧作质点 b.弹簧得质量远远小于滑动得质量,可以忽略不计,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得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c.没有气垫时,阻力太大,振子不振动;有了气垫时,阻力很小,振子振动。我们研究在没有阻力得理想条件下弹簧振子得运动。 (2)弹簧振子为什么会振动?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得力,这个力得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这个力叫回复力,回复力就是根据力得效果命名得,对于弹簧振子,它就是弹力。 回复力可以就是弹力,或其它得力,或几个力得合力,或某个力得分力,在O点,回复力就是零,叫振动得平衡位置。 (3)简谐运动得特征 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得大小与方向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有直接关系。在研究机械振动时,我们把偏离平衡位置得位移简称为位移。 3、简谐运动得位移图象——振动图象 简谐运动得振动图象就是一条什么形状得图线呢?简谐运动得位移指得就是什么位移?(相对平衡位置得位移) 演示:当弹簧振子振动时,沿垂置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毛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 说明:匀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移动得距离与时间成正比,纸带拉动 一定得距离对应振子振动一定得时间,因此纸带得运动方向可以代

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课后习题答 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人教版高中物理Ⅱ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1节 曲线运动 1. 答:如图6-12所示,在A 、C 位置头部的 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同;在B 、D 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 方向相反。 图6-12 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 ,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 3. 答:如图6-14所示,AB 段是曲线运动、 BC 段是直线运动、CD 段是曲线运动。 图6-14 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 x = 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 y =800×sin60°=692m/s 。如图6-15。 图6-15 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 为v 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 1,落地速度v 为v 2、v 1的合速度(图略),即: 6.4/v m s ===,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θ=° 3. 答:应该偏西一些。如图6-16所示,因 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 1,击中目标的速度v 是v 1与炮弹射出速度v 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 2应该偏西一些。 图6-16 4. 答:如图6-17所示。 图6-17 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摩托车做平 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 ==212 gt 经 历时间0.55t s =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40×=22m >20m 所以摩托车 能越过壕沟。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 向的速度为v y =gt =×s=s 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 x =v =40m/s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 /40.36/v s m s =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tan θ=vx /v y == 2. 解:该车已经超速。零件做平抛运动,在 竖直方向位移为y ==212 gt 经历时间 0.71t s = =,在水平方向位移x =v t =,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x /t =/s =s =h >60km/h 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3. 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 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 ;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 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 。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 v = 第4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 答: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 (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 (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1; (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 (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 无初速释放; (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 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2; (7)比较x 1、x 2,若2x 1=x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 ,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 ,若2x 1=x 2,有4y 1=y 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5节 圆周运动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教案

第一章静电场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doc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 1 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 “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 ”是说时、 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 ”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 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 船不动。 3、 x A =-0.44 m , x B =0.36 m 第 2 节:时间和位移 1. A .8 点 42 分指时刻, 8 分钟指一段时间。 B . “早 ”指时刻, “等了很久 ”指一段时间。 C .“前 3 秒钟 ”、“最后 3 秒钟 ”、“第 3 秒钟 ”指一段时间, “3秒末 ”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 1)路程是 100 m ,位移大小是 100 m 。 ( 2)路程是 800 m ,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 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5 m -3 m 5 m -8 m -3 m 第 3 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1)1 光年 =365 ×24×3600 ×3.0 ×10 8 m =9.5 ×10 15 m 。 ( 2)需要时间为 4.0 10 16 年 9.5 1015 4.2 2.( 1)前 1 s 平均速度 v 1=9 m/s 前 2 s 平均速度 v 2=8 m/s 前 3 s 平均速度 v 3=7 m/s 前 4 s 平均速度 v 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5=5 m/s v 1 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 1 小 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 2) 1 m/s , 0 3.( 1) 24.9 m/s ,( 2) 36.6 m/s ,( 3) 0 第 4 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 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 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 A 点和右方 邻近一点的距离 x=7. 0×10-3 m ,时间 t=0.02 s , Δt 很小,可以认为 A 点速度 v= x =0.35 m/s t 3.解( 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 为 0。 (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 5 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 100 km/h=27.8 m/s 2.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 .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 50 m/s ,速度变化 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 2 min ,则加速 度为 0.42 m/s 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 、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 .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 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 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 A =0.63 m/s 2,a B =0.083 m/s 2, a C =-0.25 m/s 2 a A 、 a B 与速度方向相同, a C 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 1 3.0 cm / s 10cm / s 0.29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 2 3.0 cm / s 27cm / s 0.11 滑块加速度 a v 27 10 cm / s 2 t 3.57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 1 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15, 16, 18, 19, 21, 23, 24; ( 2)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况反馈 东北师大附中张凤莲 一、教材的优点 1.物理思想上过去重视物理知识的传输过程,现在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推动过程,整个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注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从逻辑推理→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外推斜面90°→得出结论。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在经典力学中吸收前辈经验理论,发展自己的学说体系。) 2.学生过去是被动接受,应付大量的试题(能够提高解题能力),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新教材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课程中的作用。 这样的过程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内容新颖,引进现代信息 (加入了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行为等合乎时代潮流的内

容) 4.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思维空间,新教材的“选择性”很强(“做一做”、“实验”、“科学漫步”中的计算机软件、传感器) 5.紧密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体验,三维目标同等强调。 (做飞标,体验摩擦力,体验超重和失重) 二、教材章节的习题配备问题 1.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9页第3题 原题要求平均速度,实际只能求的是平均速率。容易造成概念混淆。 2.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第27页第4题 第5题计算求解过程必须用到下一章《机械能》的知识“机械能守恒定律”,否则无法解答,严重存在“知识越位”现象,此题在20XX 年版里有,到20XX年版时删掉了。仍保留的第4题解决本题时也需要用还没有学的动能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也建议去掉,或者置于动能定理一节的“问题与练习”中。 3.选修3-4第55页第3题 教参答案给错了:甲:,乙:。正确答案:乙: 4.选修3-4第十三章第4节第59页第3题讲到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学生理解起来曲率和曲率半径不太容易,这个问题数学学科老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