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之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之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之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之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泵站设计说明

一、 总述

设计一供水能力为近期10万m 3/d,远期15万m 3/d 的泵房,原水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及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吸水井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100m 。水源洪水位标高为73.2m (1%频率);枯水为标高655.5m (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68.2m 。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100.2m ,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1000m 。

二、 设计流量的确定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Q =1.05×100000/24=4375m 3/h =1.215 m 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150000/24=6562.5 m 3/h=1.8229 m 3/s

三、 取水头部设计

F o =

2

1K K V Q ?? K2=s b b +=10

4040+=0.8 ∴ F o =8.075.04.08229.1××=7.59m 2

∴查设计手册得格栅的尺寸为B ×H=2160mm ×1960mm

四、 自流管设计

设计流量Q 1=Q’/2=0.91145 m 3/s

取经济流速v =1.0 m /s ,计算得D =1076mm

查手册,采用两条DN1020×10钢管作为原水自流管,流速v =1.16 m /s ,1000i =1.45

当一条自流管检修时,另一条管应通过75%设计流量,即:Q 2=75%Q’=1.3672 m 3/s ,查得:V=1.76 m /s,1000i=3.31

取水头部到吸水间水头损失=h 格栅+h 入+h 出+h 沿=0.1+(0.75+0.95)×1.762/ 10+0.331=0.69m

五、 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

洪水位时 H st =100.2-73.2+0.69=27.69m

枯水位时H st =100.2-65.5+0.69=35.39m

输水干管中的水头损失∑h

设采用两条DN1020×10钢管并联作为原水输水干管,当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另一条输水管应通过75%的设计流量,即Q =75%Q’=4921 m 3/h,查得V =1.76 m /s ,1000i =3.31。

所以∑h =1.1×3.31/1000×1000=3.641m (1.1是包括局部损失而加大的系数)。

本站内管路中的水头损失h p

粗算为2m

则水泵设计扬程为

设计枯水为时,H max =35.39+3.641+2+2=43.031m

设计洪水位时,H min =27.69+3.641+2+2=35.331m

水泵设计流量Q =Q’/3=2187 m 3/h

六、 水泵机组选择

近期三台20sh -9A 型水泵(Q =0.4~0.63 m 3/s ,H =58~42m ,N =300~360,Hs =4m ),两台工作,一台备用。远期增加一台同型号水泵,三台工作一台备用。

根据20sh -9A 型水泵的要求选用JSQ-1410-6电动机(380kw ,6kv ,水冷式)。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查水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20sh -9A 型水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3300×1400,机组总重量W =Wp +Wm =27400+35500=62900N

机组深度H =γ××B L W 0.3=23520

4.13.3629000.3×××=1.74m ,基础实际深度连同泵房地板在内应为2.74m 七、 吸、压水管的设计

每台水泵有单独的吸水管与压水管

1) 吸水管

Q 1=1.8229/3=0.6076 m 3/s =2187 m 3/h

查手册采用DN820×10钢管,则V =1.21m/s ,1000i =2.11

2) 压水管

Q 2=2187 m 3/h

查手册采用DN630×10钢管,则V =2.09m/s ,1000i =8.87

八、 机组及管路布置

如图所示,为了布置紧凑,充分利用建筑面积,将四台机组交错并列布置成两排,两台为正常转向,两台为反常转向,在订货时应予以说明。每台水泵有单独得吸水管,压水管引出泵房候量量连接起来。水泵出水管上设有电动蝶阀(D940X-0.5)和手动蝶阀(D40X-0.5),吸水管上设手动闸板闸阀(WZ545T-6).为了减少泵房建筑面积,闸阀切换井设在泵房外面,两条DN1000输水管用DN1000蝶阀(D40X-0.5)连接起来,每条输水管上各设切换用的蝶阀(D40X-0.5)一个。

九、 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取一条最不利线路,从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止为计算线路图。

1) 吸水管路中水头损失∑h s

∑h s =∑h fs +∑h ls

∑h fs =l 1×i s =1.065×0.0021=0.00225m

∑h ls =(ζ1+ζ2) ?V 22/2g +ζ3?V 12/2g

式中 ζ1――吸水管进口局部阻力系数,ζ1=0.75;

ζ2――DN800闸阀局部阻力系数,按全开考虑,ζ2=0.3;

ζ3――偏心渐缩管DN800×500,ζ3=0.21。

则 ∑h ls =[(0.75+0.3)×8.9221.121.1××+0.21×8

.921.31.3××]=0.181m 故 ∑h s =∑h fs +∑h ls =0.00225+0.181=0.18325m

2)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h d

∑h d =∑h fd +∑h ld

∑h fd =(l 2+l 3+l4+l 5+l 6)?i d1+l 7?i d2=(3.74+0.654+3.3+3.095+1.091)×8.87/1000+2.06×3.31/1000=0.119m ∑h ld =ζ4?V 32/2g+(2ζ5+ζ6+ζ7+ζ8+2ζ9+ζ10)?V 42/2g+(ζ11+ζ12+ζ13)V 52/2g

式中 ζ4――DN300×600渐放管,ζ4=0.34;

ζ5――DN600钢制45弯头,ζο5=0.51;

ζ6――DN600电动蝶阀,ζ6=0.315;

ζ7――DN600伸缩接头,ζ7=0.21

ζ8――DN600手动蝶阀,ζ8=0.15;

ζ9――DN600钢制弯头,ζ9=1.01;

ζ10――DN600×1000渐放管,ζ10=0.33;

ζ11――DN1000钢制斜三通,ζ11=0.5;

ζ12――DN1000钢制正三通,ζ12=1.5;

ζ13――DN1000蝶阀,ζ13=0.15。

则 ∑h ld =0.34×8.926.86.8××+(2×0.51+0.15+0.21+0.15+2×1.01+0.33)×8

.9209.209.2××+(0.5+1.5+0.15)×8

.9276.176.1××=2.491m 故 ∑h d =0.119+2.491=2.61m

从水泵吸水口到输水干管上切换闸阀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h=∑h s+∑h d=0.183+2.61=2.793m

因此,水泵的实际扬程为:

设计枯水位时,Hmax=35.39+3.641+2.797+2=43.828m

设计洪水位时,Hmin=27.69+3.641+2.797+2=36.128m

由此可见,初选水泵机组符合要求。

十、 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1) 起重设备

最大起重为JSQ1410-6型电动机重量Wm=3550kg,最大起重高度为12.19+2.0=14.19m(其中2.0m

是考虑操作平台上汽车高度)。考虑选用DL型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起重量为5T,跨度1935m,

起重高度18m。

2)引水设备

水泵是自灌式工作,不需要引水设备。

3)排水设备

由于泵房较深,故采用电动水泵排水。沿泵房内壁设排水沟,将水汇集到集水坑内,然后抽回到吸

水间去。

取水泵房的排水量一般按20~40m3/h考虑,排水泵的净扬程11.15m考虑,水头损失大约5m,故总

扬程在17m左右,可选用IS80-65-125A型离心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电机Y112M-2。(380v,

2890 r/min ,8.2A, 4000W ,η=85.5% )

4)通风设备

由于与水泵配套的电机为水冷式,无需专用通风设备进行空-空冷却,但由于泵房筒体较深,仍选

≈3/h,选用风机进行换气通风。按泵房每小时换8~10次所需要风量计算,排量为8~10V9646m

用两台T30-7型轴流风机(叶轮直径700mm,转速960r/min,风量12000m3/h,叶片角25°,配

套电机JO2-21,N=0.8kw)。

5)计量设备

在净化场的送水泵站内安装电磁流量计统一计量,故本泵站内不再设计量设备。

十一、 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为了便于用沉井法施工,将泵房机器间底板放在与吸水间底板同一标高,因而水

泵为自灌式工作,所以水泵的安装高度小于其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无须计算。

已知吸水间最低动水位标高为64.81m,为保证吸水管吸水,取吸水管的中心标

高为63.16m(吸水管上缘的淹没深度为64.81-63.16-D/2=1.24m)。取吸水管

下缘距吸水间底板0.7m,则吸水间底板标高为63.16-(D/2+0.55)=62.20m。

洪水位标高为73.2m,考虑1.0m的浪高,则操作平台标高为73.2+1.0=74.2m。

故泵房筒体高度为:

H=74.2-62.20=11.999 m

2)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泵房筒体高度已知为11.999m,操作平台以上的建筑高度,根据平台上汽车高度

2m,设备中最高的高度水泵1.457m,取1.5m,电动葫芦的高度1.4m,起重机

梁0.66m,起重绳垂直长度1.2X(X为宽度),2.2m。所以,平台到吊车梁底板

距离为7.9m。

十二、 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根据水泵机组、吸水与压水管道的布置条件以及排水泵机组和通风机等附属设备的设置情况,从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查出有关设备和管道配件的尺寸,通过计算,求得泵房内径为18m。

十三、 取水构筑物总体布置草图

(一)总体布置草图

(二)取水头部草图

(三)1-1剖面图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取水泵站设计

中原工学院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能源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设计题目:取水泵站方案设计 学生姓名:张恒 班级:给水排水091班 学号:200901154127 起止日期:2011.12.28—2011.1.8 指导教师:刘海芳 系主任:龚为进

一、设计任务: 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20000m 3/d ,要求远期发展到270000m 3 /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一级泵站),用两条直径为1200mm 的钢制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管全长160m 。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0.50m (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18.60m (97%频率),常水位标高为25.10m 。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47.30m ,泵站切换井至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输水干管全长为1800m ,吸水间动水位标高以17.50m 计,现状地面标高按24.50m 考虑。要求设计为圆形泵站。 二、设计方案: 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2.1.1、设计流量: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厂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为 α 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 3 33近120000Q 1.05m h 5250m h 1.458m s 24 =? = 远期设计流量为: 3 33远270000Q 1.05m h 11812.5m h 3.281m s 24 =? = 2.1.2、设计扬程: (1)泵所需净扬程: 在最不利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33远 Q 75%Q 8859.375m h 2.461m s =?= 钢管DN 122012′,查水力表并计算可得: 3v 2.176m s,i 4.010-== 考虑局部损失,采用系数1.1,则从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31取 h 1.1il 1.1 4.010160m 0.70m -=?创?? 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 30.50m 0.70m 29.80m -=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1基本设计资料 1.1 基本情况 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扬水灌溉该区的10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和棉花等。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个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的看出,3米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的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φ=35°,承载力为220kN/m2。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202.2m左右(系黄海高程)。 1.3气象资料 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o.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累积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l 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4 水源 灌区南侧有一河流,是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率为75 %时的河流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 达2l6.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0℃。 1.5其它 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234m。站址附近有8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石、砂、瓦、木材等建筑用材。 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设计。

最新网络课程设计方案讲课教案

网络环境支持的物理网络资源应用与共享网络课程设计依据能力课程标准中“四、主题与课程”中T17主题,确定开发“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综合课程“网络环境支持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在网络环境支持下运用数字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工具有效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能力。 一、适用对象与条件 二、学习目标 三、内容规划

四、课程类型选择与设计 1.课程类型: 2.学习活动、资源与评价设计

Unit 1 Sincere Friendship Passage A The Secrets of Male Friendships Background Knowledge 1.Clinton Bill Clinton was born on August 19, 1946 and became the 42n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3 and left the White House in 2001. He was the third-youngest president when he won the presidency at 46. Clinton has been involved in public speaking and humanitarian work. He created the William J. Clinton Foundation to promote and address international causes such a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IV/AIDS and global warming. In 2004, he released his autobiography My Life, and was involved in his wife Hillary's 2008 presidential campaign and subsequently in that of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2009, he was named United Nations Special Envoy to Haiti.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Clinton teamed with George W. Bush to form the Clinton Bush Haiti Fund. 2.Gore Albert Arnold Gore was the 45th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3 to 2001 under President Bill Clinton. He is currently an author, businessperson,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 3.Bush George W. Bush is the 43r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was sworn into office on January 20, 2001, re-elected on November 2, 2004, and sworn in for a second term on January 20, 2005. Before his Presidency, he served for 6 years as Governor of the State of Texas. 4.Tom Cruise He is an American film actor and producer. He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ree Academy Awards and won three Golden Globe Awards. His first leading role was the 1983 film Risky Business, 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Generation X classic, and a career-maker" for the actor. After playing the role of a heroic naval pilot in the popular and financially successful 1986 film

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专业: 环境工程 学号:201120080235 姓名: 冯欣怡 2014年 1月 6日

目录 1概述 (1) 1.1 建站目的 (1) 1.2 设计任务 (1) 1.3 资料分析 (1) 1.4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2) 2设计计算 (3) 2.1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3) 2.2 初选泵和电机 (4) 2.3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 2.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7) 2.5 机组与管道布置 (7) 2.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8) 2.7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0) 2.8 附属设备的选择 (11) 2.9 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1) 2.10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2) 3 参考文献 (13)

1 概述 1.1 建站目的 某市地处华东平原,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拟新建给水工程。根据水源及用水量资料,经取水水源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要求完成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1.2 设计任务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 1.3 资料分析 1.3.1 地形及气象资料:某市地处华东平原,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8.6℃,最大冻土深度0.44m。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1.3.2 水源及用水量资料:设计供水量近期为12万吨/日,远期为 24万吨/日。采用固定取水泵泵房,采用两条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取水管全长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优质内容)

目录设计说明书 3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 1.1 泵站工艺流程 3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 1.3 格栅 3 1.4 集水池 4 1.5 雨水泵的选择 6 1.6 压力出水池: 6 1.7 出水闸门 6 1.8 雨水管渠 6 1.9 溢流道 7 二、泵房 7 2.1 泵站规模 7 2.2 泵房形式 7 2.3 泵房尺寸 9 设计计算书 11 一、泵的选型 11 1.1 泵的流量计算 11 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 1.3 选泵 11 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

二、格栅间 14 2.1 格栅的计算 14 2.2 格栅的选型 15 三、集水池的设计 16 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 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 3.4 集水池的布置 17 四、出水池的设计 17 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 4.2 总出水管 17 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 5.1泵站规模:17 5.2泵房形式18 5.3尺寸设计18 5.4 高程的计算19 设计总结20 参考文献21

设计说明书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1.1 泵站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 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 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 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 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有条件时应设格栅间,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捞格栅上拦截的污物,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格栅清污机,并配以传送带、脱水机、粉碎机及自控设备。新建的城镇排水泵站,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格栅清污机, 达到了减轻管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效果。 格栅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流速一般采用0.8-1.0m/s;格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可选用 0.6- 0.8m/s;栅后到集水池的流速可选用0.5-0.7m/s。 1.3.2 栅条断面:应根据跨度、格栅前后水位差和拦污量计算决定。栅条一般可采用10mm ×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后面使用槽钢相间作为横向支撑,通常预先加工

课程设计任务书(2级)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信号发生器 一、设计目的 根据常用的电子技术知识,以及可获得的技术书籍与电子文档,初步形成电子设计过程中收集、阅读及应用技术资料的能力;熟悉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掌握分析电路原理、工程计算及对主要技术性能进行测试的常见方法;最终,完成从设计图纸到实物搭建的整个过程,并调试作品。 二、任务与要求 1、熟悉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单片集成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2、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调节和测试方法的应用; 3、电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锯齿波; 4、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测试方法; 5、工作电源为+5~+15V 连续可调。 参考方案: 图1、ICL8038原理框图 参考原理: ICL8030内部由恒流源I 1、I 2、电压比较器A 和B 、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变换电路组成。外接电容C 经过两个恒流源进行充放电,电压比较器A 、B 的参考电压分别为电源电压(U CC +U CE )的2/3和1/3。恒流源的恒流源I 1、I 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 2>I 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 2断开,I1给电容充电,其两端电压U C 随时间上升,当U C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I 2接通,由于I 2>I 1(设I 2=2I 1),恒流源I 2加到C 上反充电,相当于C 由一个净电流I 1放电,C 两端电压U C 转为直线下降,当下降到电源电压1/3时,电压比较器B 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I 2断开,I 1对C 充电,如此重复,产生振荡信号。 若通过调节外接电阻使得I 2=2I 1,触发器的输出为方波,反向缓冲后由9脚输出;C 上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取水泵站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 <一>工程概述 (1) 二、设计概要 (1) 三、设计计算 (2) <一>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 <二>、初选泵和电机 (3) <三>、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的计算 (5) <四>、机组与管道布置 (6) <五>、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6) <六>水泵房安装高度和泵房筒体高度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7 <七>辅助设备设计 (8) 四、参考文献 (9)

某市新建水源工程的取水泵站初步设计一、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资料 1.水量资料:近期水量:Q万吨;远期水量:Q万吨;取水泵站向给水厂昼夜均匀供水。 2.水压资料:给水厂配水井面标高为H米,泵站到给水厂的输水管线长2000米。 3.水文情况:取水水源地为——大江1%的设计概率水位为23米,最枯水位HMIN见表格(97%概率),常水位为19米。 4.水泵站所在地区为: 地质情况:土壤竖向分布情况; 粘土地下水位:-0.9m 土壤冰冻深度:-0.2m 地震烈度:2 度 5.取水泵站所在地区的地形情况图: 二、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土木工程学院 给排121班 指导老师:张朝升、荣宏伟、赵晴 设计人:叶正荣

一、设计原始资料 1.泵站设计水量为(8.32)万M3/d。 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二或三)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5.66)%; 第二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3.67)%; (2)城市设计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12.71)米,建筑层数(4)层。 (3)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12.85)米。 (4)消防流量为(5031.86)M3/h。消防时的总水头损失为(18.56)米。 (5)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8.94)米,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4)米。 3.地下水位距地面约3~4米,冬天无冰冻情况。 4.泵站为双电源。 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 (1)根据设计水量及管网平差结果和泵站工作制度确定设计流量及设计扬程。 (2)初选水泵和电机: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确定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及台数。至少选择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出一套最优方案。(此时可假定泵站内水头损失为1-2米)。 (3)泵房形式的选择。 (4)机组基础的设计:根据所选水泵是否带有底座,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及高度。 (5)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材,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径。(选用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及安装尺寸并说明其特点;吸水井设计并确定其尺寸和水位)。 (6)布置机组和管道。 (7)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轴标高、泵房建筑高度等。 (8)复核水泵和电机:计算吸水管及站内水管损失,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 水泵。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及电机。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9)进行消防和转输校核。 (10)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 1)引水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2)计量设备; 3)起重设备; 4)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11)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面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设计任务: 城市送水泵站技术设计工艺部分。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 八、, 刖言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1 ?零部件建模 箱体 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齿轮 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 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 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 文件(F)辑揖旧梧式〔6查看M縉助(H) 为馆卡儿坐标系输入参数方程 作根据t (将从0变到D对心y和£ /*画如:対立x-yd面的一个圆「中心在原点 "半径=良参魏方程将是: /* x = 4 * cos ( t * 360 ) /+ y = 4 ?sin ( t * 360 ) /* z = 0 /*--------------------------------------------- m=2 z=98 a=20 r=(m*z*cos(a))/2 fi=t*90 arc=(pi*r*t)/2 x^r^co s(f i)+arc+s i n (f i) y=r*sin(f i)-arc*cos(f i) z=0 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 +) 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 、 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一一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 ,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 所示如图: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取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1班 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及设计技术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水厂一级泵房的扩初设计,以 达到巩固基础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条理,并创 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某县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设计水量为5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0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水源,采用固定式取水泵,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95.0米(1%频率),最枯水位90.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米,水厂地面标高115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87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试求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Qr=αQd/T 式中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供水对 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0.5-1.0 T——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损漏和净水厂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Q=1.05*50000/24=2187.5m3/h=0.608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 Q’=1.05*100000/24=4375m3/h=1.215m3/s (2)设计扬程H 1)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在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部分到泵房取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5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00- 0.85=94.15m,最低水面标高为90-0.85=89.15m。所以泵所需静 扬程H ST为: 洪水位时,H ST=115.00+3.00-94.15=23.85m 枯水位时,H ST=115.00+3.00-89.15=28.85m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泵站设计的步骤、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及熟悉手册、样本、规范的使用。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水泵、配置动力设备,布置机组、设计吸水及压水管路和计算确定水泵的安装高度。 2、另外要进行泵站平面和高程设计及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三、设计原则 1、在满足最大工况要求的水量和水压条件下,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 值变化大时,应考虑 2、力求泵型统一,使型号整齐,互为备用。当用水量与h 大小水泵搭配,但型号不宜过多,电机电压应尽量一致。 3、事故时泵站不允许断水,但可以适当降低供水量,其事故供水保证率与管网相同。 4、保证吸水条件,减少泵站埋深,以节省基建投资。 四、设计步骤 1、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 (1)设计工况点的确定 Q max采用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升/秒) H p=(Z0-Z p+H0 +h管网+h输水+h站内)×1.05(米) 式中Z0——管网最不利点的标高; Z p——泵站吸水池最低水面标高; H0——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 h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 h输水——最高日最高时输水管水头损失;有时输水管很短,这部分常包括h管网在内; h站内——泵站内吸、压水管管路系统水头损失,估算为2~2.5米;

1.05——安全系数; H p——泵站按Q max供水时的扬程。(2)校核工况点的确定 Q'=Q max +Q 消 (升/秒) H p '=(Z -Z p +H +10+h' 管网 +h' 输水 +h 站内 )×1.05(米) 式中 Q 消 ——城市消防用水量; Q'——消防时泵站总供水量; h' 管网 ——消防时管网的水头损失; h' 输水 ——消防时输水管水头损失; 10——低压制消防时应保证的最不利点自由水头; H p '——消防时泵站的扬程。 2、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选择包括确定水泵的型号和台数。必须注意所选定的泵站中工作泵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应满足Q max和H p,同时要使水泵的效率较高。建议工作泵的台数采用3~6台,备用泵一般采用1~2台(本次设计可采用1台),其型号与泵站内最大的工作泵相同。若现有泵不合适时,可以采用调节水泵性能的方法,如切削叶轮等。 为选择时作参考,可以按下法进行。 (1)画设计参考线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如教材第126页图4-11)通过以下两点连直线,得选泵时参考的管路特性曲线——设计参考线。 Q=0,H=Z0-Z p+H0 Q=Q max,H=(Z0-Z p+H+h管网+h输水+h站内)×1.05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 (2)选泵方案比较 参考教材第127页表4-1的方法用表列出各方案每台泵或泵的组合在那种用水量变化范围内使用,其能源浪费情况及效率的高低。必须强调:在选泵时,一定要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注意出现用水几率高的范围。使选定方案在该用水范围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同时要考虑远近期结合,水泵的吸水性能以及泵型台数的多少等因数,最后确定出最佳

园林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园林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洛阳工会苑小区中心绿地园林工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园林绿化施工图的制作基本原则、制图方法和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能综合运用园林工程、城市绿地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技能,完成相应园林绿地的设计图纸、园林工程施工图纸以及设计说明。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设计、制图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园林工程设计概念、编写完善的设计说明以及学习规范化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制作技能。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设计内容: 1. 完成给定CAD图纸的设计范围内绿地的设计平面图、竖向与排水设计图、园路与场地的铺装设计和结构设计、绿化种植施工图、以及该园林建设工程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中含工程概算部分)。 2. 所有图纸内容在四张A3的CAD图纸上完成,图纸比例为1:250(园路与场地设计图比例自定)。设计说明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制作参照毕业论文格式,由指导老师给定。 3. 图样中文字用HZTXT细线体,字高3mm;图样名用宋体,字高6mm。二)技术条件和要求: 1. 设计要体现较好的平面构图,各种园林要素布局合理,地被植物组成的图案样式可以简洁明了,乔灌木行列式配置或自然式配置均可。经济技术指标用

标准的三线表完成,绿地率大于30%。 2. 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应具有合理的常绿、落叶树种比例(3:7左右),考虑规划合适的树种以及其他绿化材料,对各种绿化材料的观赏特性、观赏季节、苗木规格安排合理;园路与铺装场地的结构设计图纸符合园林制图标准规范。 3. 绿地的竖向与排水设计一般考虑由中心绿地排向小区内车行道,铺装场地排水坡度要求在0.5%——1%。 4. 种植施工图要求表明植物学名、株高、胸径、冠径等指标,正确统计数量,备注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植物图例表要符合园林施工的相关要求。 5. 设计图纸加统一的封面装订成一份,设计任务书加封面(含概算部分)统一装订成一份。 6.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如有抄袭现象,一律重做。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11-17 课程设计动员,明确目的要求和设计任务; 2010-11-18——2010-11-20 完成设计草稿,并由指导教师初步审查; 2010-11-21——2010-11-24 完成CAD图纸,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5——2010-11-27 完成施工设计说明,提交指导教师审查; 2010-11-28——2010-11-29 图纸、设计说明整改并打印装订; 2010-11-30 课程设计统一讲评。 四、主要参考文献 孟兆侦毛培琳黄庆喜.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 214-200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1 指导教师签字:苏维2011年11 月16 日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 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 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