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练习题

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

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

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

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在累退税制下,平均税率高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下降。在

累进税制下,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上升。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边际税率更适用,因为边际税率能告诉这个人增加的收入需要交多少税收。

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平均税率更适用,因为平均税率很容易看出收入高的人是否多交了税。

2、给规模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给规模不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答: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规模经济的产生是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自己的业务。

规模不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征。规模不经济的产生是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企业生产的产量越多,管理团队变得越庞大,管理者压低成本的效率就越低。

3、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企业在生产产品,但它们现在有经济亏损。

a、与生产化肥的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相比,化肥的价格如何?

答: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来确定产量。现在它们有经济亏损,说明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但它们并没有退出市场,说明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价格、成本MC 价格S2

ATC S1

P2 A VC P2

P1

P1

D

0 q1 q2 产量0 Q2Q1 数量

图14—11 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图14—12 整个市场的供求图

b、并排画出两个图形,说明一个典型企业和市场上现在的状况。

答:图14—11和14—12分别为典型企业的成本图和市场的供求图。由图14—12可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就典型企业而言,此时存在亏损。

c、假设需求或企业的成本曲线都没有变动,解释长期中化肥的价格,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供给量以及市场总供给量会如何变动。

答:由于企业存在亏损,所以部分企业会离开该行业,这导致行业的总供给减少,于是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如图14—12所示。市场价格一直上升到P2为止,此时边际收益(价格P2)与边际成本相交于ATC的最低点。因此,在长期中,化肥的价格上升,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及平均总成本不变,典型企业的供给量增加,市场总供给量减少。

4、Larry、Curly和Moe经营镇里唯一的一个沙龙。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

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Moe想使利润尽量多。用一个该沙龙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形说明每个合伙人各自赞成的价格和数量的组合。解释原因。

答:价格、成本及收益

MC ATC

P C P M

P L

MR D

0 Q M Q C Q L数量

图15—11 沙龙的成本和需求曲线由图15—11所示,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则他会根据平均总成本定价,此时的价格为P L,产量为Q L ;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则他会根据MR=0来确定产量及价格,因为当MR=0时,收益达到最大,此时的价格为P C,产量为Q C;Moe想使利润尽量多,则他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产量及价格,此时的价格为P M,产量为Q M。

5、一家出版公司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

价格(美元)需求量(本)

100 0

90 100 000

80 200 000

70 300 000

60 400 000

50 500 000

40 600 000

30 700 000

20 800 000

10 900 000

0 1000 000

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10美元。

a、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

答:表15—1列出了每种数量的总收益、总

成本、利润、边际收益及边际成本。从该表可以看出,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 000本,它收取的价格是50元每本。

表15—1

价格需求量总收益总成本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美元)(万本)(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美元)(美元)

100 0 0 200 –200 ––

90 10 900 300 600 90 10

80 20 1600 400 1200 70 10

70 30 2100 500 1600 50 10

60 40 2400 600 1800 30 10

50 50 2500 700 1800 10 10

40 60 2400 800

1600 –10 10

30 70 2100 900 1200 –30 10

20 80 1600 1000 600 –50 10

10 90 900 1100

–200 –70 10

0 100 0 1200

–1200 –90 10

b、计算边际收益。(回想一下,MR=ΔTR/ΔQ。)然后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

答:在表15—1中列出了每种数量的边际收益,它们小于所对应的价格。该出版社是一个垄断者,它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当增加销售量时,它不仅将降低对所销售的每一本书收取的价格,而且,这种价格下降减少了它已经卖出的各单位的收益。因此,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小于其价格。

c、画出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这一交点表示什么?

答:图15—3画出了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在500 000本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成本和收益(美元)

100

无谓损失

50

MR

10

MC

D

0 500 000 1 000 000 数量(本)

图15—3 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

d、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

答:图中阴影部分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

垄断者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确定产量和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垄断者收取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此时,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于是,这些消费者最终不购买物品。因为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所以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因此,垄断定价使一些对双方有益的交易无法进行,从而产生了无谓损失。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

答:如果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虽然总成本增加了,但这并不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因为此时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没有发生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出版社的利润减少了。

f、假设出版社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对这本书收取的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多少利润?

答:如果出版社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会以边际成本定价,即对每本书收取10美元。在这一价格下,出版社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

线相交。根据表15—1,出版社亏损200万美元。

6、解释为什么垄断者的产量总是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范围内。(提示:如果需求缺乏弹性,而且企业提高价格,总收益和总成本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因为企业的总收益为TR=P ?Q

所以其边际收益MR=dP Q P dQ ?+=(1)dP Q P dQ P +?=1(1)P ed

- (*) 其中e d =dQ

P dP Q

-?(点弹性公式) 根据(*)可知, 当0

当ed>1时, MR>0

当ed=1时, MR=0

价格

B MC

E A

MR

0 Q 1 C 数量 图15—13

根据上图可知,当00,也就是说,需求曲线BA部分的弹性大于1;当Q1

7、假设你和你的同学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你们将根据该项目得到一个共同的分数。你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好成绩,但你们还想尽量少干点活。具体情况如下:

你的决策

工作偷懒

工作你:15 你:30

同学的决策同学:15 同学:5 偷懒你: 5 你:10

同学:30 同学:10

·如果你们俩都努力工作,就都得A,这给你们

俩每人40单位幸福。

·如果你们俩只有一个人努力工作,就都得B,这给你们俩每人30单位幸福。

·如果你们俩都不努力工作,就都得D,这给你们俩每人10单位幸福。

·努力工作的代价是25单位幸福。

a、在以上的决策方框中填写结局。

答:结果如上。

b、最可能的结局是什么?解释你的答案。

答:最可能的结局是(偷懒,偷懒)。以你为例,如果同学选择工作,你最好选择偷懒;如果同学选择偷懒,你最好也选择偷懒,因此,不论同学做出什么决策,你的最优决策都是偷懒。同样的分析,同学的最优决策也是偷懒。

c、如果你把这位同学作为你一年中一系列项目的合作者,而不只是一次合作者,你预期b部分的结局会有什么改变?

答:如果我把这位同学作为我一年中一系列项目的合作者,我将和这个同学商量一起努力工作,因为这样我们得到的幸福比都偷懒所得到的多。

d、你的另一位同学更关心好成绩:他从B中得

到50单位幸福,而从A中得到80单位幸福。如果这另一位同学是你的合作者(但你的偏好不变),你对a和b部分的答案会有什么改变?你希望这两位同学中的哪一位作为你的合作者?他也希望将你作为他的合作者吗?

答:表16—1为我和另一位同学的决策方框。由于这位同学的偏好不同,所以每种决策组合下,其得到的幸福也不同,而我的偏好不变,所以得到的幸福没有变化,如表16—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纳什均衡是(偷懒,工作),前面是我的决策。我希望和后一位同学合作,因为同为偷懒,但我可从后者中得到30的幸福。但他并不希望我作为他的合作者,因为我的决策始终是偷懒,这降低了他的幸福感。

表16— 1 决策方框

你的决策

工作偷懒

工作你:15 你:30

另一同学的决策同学:55

同学:25

偷懒你: 5 你:10

同学:50 同学:10

8、让我们回到本章关于Jack和Jill水的双头的讨论。假设Jack和Jill处于双头的纳什均衡(80加仑)时,第三个人John发现了水源并作为第三个生产者进入市场。

a、Jack和Jill建议他们三个人继续生产80加仑总量,三方平分市场。如果John同意这种做法,他将得到多少利润?

答:如果John同意这种做法,那么这三个人各生产80/3,每个人的利润为3200/3=1070。

b、在同意建议的做法之后,John考虑将自己的产量增加10加仑。如果他这样做了,而Jack和Jill遵守协议,John将得到多少利润?这告诉你哪些关于所建议的协议的信息?

答:如果John增加10加仑的产量,而Jack 和Jill遵守协议,那么此时的总产量为90加仑,根据P337的需求表可知,此时的市场价格为30。

于是,Jack和Jill的利润分别为800(80/3?30),而John得到1100(大于1070),所以John有动力违背协议,增加10加仑的产量。同理,Jack 和Jill也有动力违背协议,增加10加仑的产量。

c、这个有三个生产者的市场上的纳什均衡是什么?与有两个生产者的纳什均衡相比较,也何不同?

答:既然这三个生产者都有动力增加产量,结果总产量增加到110,市场价格为10,三个人的利润都为370(110/3?10)。那这三个人是否还有动力去增加10加仑的产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增加10加仑产量,总产量将达到120,价格将变为零,于是三个人的利润都为零,所以增加产量的行为是非理性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这个有三个生产者的市场上的纳什均衡为(110/3,110/3,110/3),与有两个生产者的纳什均衡相比,每个生产者的产量降低了,市场价格降低了,生产者的利润也降低了。

9、Sparkle为牙膏市场中众多的企业之一,它处于长期均衡。

a、画出表示Sparkle需求、边际收益、平均总成本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图形。标出Sparkle利润

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答:图17—5为Sparkle的长期均衡图。

价格

MC

A B ATC

价格

C

MR

需求

0 产量有效率产量数量

图17—5 Sparkle的长期均衡图b、Sparkle的利润是多少?解释原因。

答:因为在长期的情况下,垄断竞争企业的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如17—5所示,所以Sparkle 的利润为零。

c、用你的图形说明从购买Sparkle牙膏中所得

到的消费者剩余。再说明与有效率产量水平相关的无谓损失。

答:由图17—5,从购买Sparkle牙膏中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A+B。有效率的产量水平产生在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处,此时,无谓损失为C。

d、如果政府强迫Sparkle生产有效率的产量水平,企业会发生什么变动?Sparkle的顾客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如果政府强迫Sparkle生产有效率的产量水平,那么该企业就会发生亏损,因为此时企业的平均总成本高于价格,如图17—5所示。长期下去,企业将退出牙膏市场。

对于Sparkle的消费者而言,在短期内,由于产量上升导致价格降低,他们会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但在长期的情况下,由于Sparkle退出市场,他们可能买不到Sparkle牌的牙膏,从而消费者剩余变为零。

10、假设劳动是某个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的唯一投入。该企业的生产函数如下:

劳动的天数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 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补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 A.没有贸易,波士顿一双白袜子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1双白袜子价格是多少答: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 双白袜子价格是1 双红袜子,芝加哥1 双白袜子价格是2 双红袜子。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 答:波士顿在生产红、白袜子上都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种颜色的袜子 答:如果它们相互交易,波士顿将出口白袜子,而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答:白袜子的最高价格是2 双红袜子,最低价格是1 双红袜子。红袜子的最高价格是1 双白袜子,最低价格是1/2 双白袜子。 7.假定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 A.画出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没有贸易,每个国家的工人各用一半的时间生产两种物品,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答: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3 一4 所示。如果没有贸易,一个美国工人把一半的时间用于生产每种物品,则能生产50 件衬衣、10 台电脑;同样,一个中国工人则能生产50 件衬衣、5 台电脑。

图3 一4 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哪个国家将出口衬衣举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并在你的图上标出。哪一个国家将从贸易中获益解释原因。 答:中国将出口衬衣。对美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5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对中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10 台电脑。 因此,美国在生产电脑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生产衬衣上有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将出口衬衣。 衬衣的价格在1/5 到1/10 台电脑之间。两个国家都会从贸易中获益。例如,衬衣的价格为1/8 台电脑,换言这,中国出口8 件衬衣换回1 台电脑。中国专门生产衬衣(100 件),并出口其中的8 件,这样就有92 件衬衣和换回的1 台电脑。而没有贸易时,92 件衬衣和1 台电脑在中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产出。美国专门生产电脑(20 台)并向中国出口其中的1 台换取8 件衬衣。这样,美国最后就有19 台电脑和8 件衬衣,这也是没有贸易时美国不可 能得到的产出。由此可见,贸易使中国和美国所能消费的产品增加,两国都获益了。 C.解释两国可以交易的电脑价格(用衬衣衡量)是多少。 答:一台电脑的价格将在5 到10 件衬衣之间。如果电脑价格低于5 件衬衣,美国将不会出口,因为在美国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如果电脑的价格高于10 件衬衣,中国将不会进口,因为在中国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 D.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的。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将如何影响两国居民的经济福利 答:此时,中美双方将同时生产两种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不过此时的贸易被称为水平贸易,即生产率大致相同的两个国家进行的贸易。而中国在提高生产率之前,两国进行的是垂直贸易。垂直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中文曼昆 名词解释

23章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GDP 平减指数:用名义GDP 与真实GDP 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100GDP GDP GDP ?=真实名义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平减指数 第一年的平减指数第一年的平减指数第二年的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24章 消费物价指数(CPI ):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100?=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的价格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消费物价指数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100CPI CPI -CPI ?=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年的物价水平 今天的物价水平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美元的数量T T ?=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协议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美元数量的自动调整。 名义利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的英雄校正过得利率。 25章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收益递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26章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价格控制 1.价格上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上限,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上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上限,如图6-1(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短缺,如图6-1(b)所示。由于引起了短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者中配给物品或劳务,出现了非价格配给、排长队和卖方歧视等问题。 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使得住房变得更有可能支付得起的方式来帮助穷人。图6-2(a)表示租金控制的短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缺乏弹性,租金控制法实行的价格上限只引起了住房的少量短缺。图6-2(b)表示租金控制的长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富有弹性,租金控制引起了住房的大量短缺。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图6-2 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2.价格下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当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下限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剩余出现。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b)所示。 图6-3 有价格下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法规定任何雇主可能支付给劳动力的最低可能工资水平。 图6-4 自由劳动市场 图6-4表示工资自发调整,使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如果政府不干预,工资将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到平衡。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 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 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 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 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 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 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 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 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文案加习题答案22章

WHAT’S NEW IN THE S EVENTH EDITION: A new Case Study on Left-Digit Bias has been added and a new In the News feature on "Can Brain Science Improve Economics" has been added.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o examine problems caused b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market solutions to asymmetric information. why democratic voting systems may not represent the preferences of society. why people may not always behave as rational maximizers.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22 is the last chapter in the microeconomics portion of the text. It is the second of two unrelated chapters that introduce students to advanced topics in microeconomics. These two chapters are intended to whet their appetites for further study in economics. The purpose of Chapter 22 is to give students a taste of three topics on the frontier of microeconomic research. The first topic addressed i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 a situation when one person in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has more relevant knowledge than the other person does. The second topic is political economy ,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tool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government. The third topic addressed is behavioral economics , the introduction of psychology into the study of economic issues. 22 FRONTIERS OF MICROECONOMICS

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 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复习题 1.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快还是慢? 答:在过去几十年间,政府的增长比经济中其他部分快。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中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内的政府收入在总收人中所占百分比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中其他部分。 2.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答:美国联邦政府收入最重要的两个来源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 3.解释公司利润如何双重纳税。 答:当企业赚到利润时,它要按公司所得税交税;当企业用其利润向公司股东支付股息时,按个人所得税第二次交税。 4.为什么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答:因为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除了向政府交纳的税收之外,还包括两种成本:一是税收改变了激励所引起的资源配置扭曲;二是遵守税法的管理负担。这两种成本没有政府的收入作为补偿。因此,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大于政府得到的收入。 5.为什么一些经济学家支持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 答:因为对收入征税扭曲了对人们储蓄的激励,鼓励人们少储蓄。如果政府采取消费税,储蓄起来的全部收入在最后支出前都不征税,就不会扭曲人们的储蓄决策。 6.举出富有的纳税人应该比贫穷纳税人多纳税的两种观点。 答:这方面的观点有受益原则和能力纳税原则。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通常富人从公共服务中受益多,他们应该多纳税。 能力纳税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显然,富人的财务承受能力强于穷人,富人应该多纳税。 7.什么是横向平等概念。为什么运用这个概念是困难的? 答:横向平等是指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这一原则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两个纳税人是相似的。每个纳税人在许多方面不同,为了评价税收是不是横向平等,必须决定哪些差别对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这些相关关系的确定是复杂而困难的。它不仅涉及经济学问题,还涉及价值观问题,很难说确定的结果是否公平。 8.说明支持与反对用单一税率取代现行税制的观点。 答:单一税率的支持者认为:(1)单一税率税将取消现行所得税的许多税收减免。通过用这种方法扩大税基,固定税能够降低大多数人面临的边际税率。税率越低意味着经济福利越大。因此,单一税率支持者声称,这种改变将扩大经济馅饼的规模。(2)由于单一税率税如此简单,所以,赋税的管理负担将大大降低。(3)由于所有纳税人都面临相同的边际税率,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而不是按得到收入的人来收税。这种额外的简单化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4)单一税率税将取代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有收入无论是来自工作中的劳动还是来自公司中拥有的股份,都按相同的边际税率一次性纳税。单一税率将消除目前对公司利润的双重征税,这就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于新工厂和设备。(5)在为纳税计算收入时,允许企业扣除所有合法的经营支出,包括新投资品的支出。这种投资扣除使单一税率税更像消费税而不像所得税。结果,变为单一税率税将提高对投资的激励。 单一税率税的反对者认为:这种税很少注意纵向平等的目标。他们声称,单一税率税的累进性要小于现在的税制,而且,特别是它会把一些税收负担从富人身上转移到中产阶级身上。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1 / 5 第20xx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有什么关系? 参考 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 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 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xx瑞德州银行(BSB)有 2.5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2 / 5 a)列出BSB的T账户。 b)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万美元现金。如果BSB决定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账户。 c)解释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为什么BSB要采取(b)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另一种方法。 参考 答案: a. xx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 准备金 贷款 b.当BSB的大储户提取了1000万美金现金,而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它的T账户如下: $25 million存款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word精品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 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 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 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 的结果。 6.市场巾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 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棉利的影响。当一个人小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 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 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台,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第11章

Examine why people tend to use common r esour ces too much Consider some of the impor tant common r esour ces in our economy Consider some of the impor tant public goods in our economy Lear n t he def ini ng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 esour ces Examine why private markets fail to pr ovide public goods See why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public goods is both necessar y and dif ficult An old song lyric maintains that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A moment’s thought reveals a long list of goods that the songwriter could have had in mind. Na-ture provides some of them, such as rivers, mountains, beaches, lakes, and oceans.The government provides others, such as playgrounds, parks, and parades. In each case, people do not pay a fee when they choose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the good.Free goods provide a special challenge for economic analysis. Most goods in our economy are allocated in markets, where buyers pay for what they receive and sellers are paid for what they provide. For these goods, prices are the signals that guide the decisions of buyers and sellers. When goods are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however, the market forces that normally allocate resources in our economy are absent. In this chapter we examine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for goods without market prices. Our analysis will shed light on one of the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P U B L I C G O O D S A N D C O M M O N R E S O U R C E S 225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复习题 1. 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 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 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 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 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 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 ?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 —2。 图8—2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 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 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 C+D+F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税收收入为面积B+Co无谓损失为面积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中英文对照

十大经济学原理。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他们分别是: 十大经济学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People Face Trade offs. To get one thing, you have to give up something else.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军事上所占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同样,政府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源越多,剩下的用于生产私人品的资源就越少;我们用来消费的食品越多,则用来消费的衣服就越少;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那么用于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十大经济学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Decision-makers have to consider both the obvious and implicit costs of their actions. 例子:某公司决定在一个公园附近开采金矿的成本。开采者称由于公园的门票收入几乎不受影响,因此金矿开采的成本很低。但可以发现伴随着金矿开采带来的噪声、水和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等,是否真的不会影响公园的风景价值?尽管货币价值成本可能会很小,但是考虑到环境和自然生态价值会丧失,因此机会成本事实上可能很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的决策者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才采取行动。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A rational decision-maker takes a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the action exceeds the marginal cost. 例子:“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例如,人在饥饿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此时又叫边际效用)比在温饱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要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动。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Behavior changes when costs or benefits change. 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他会感到很高兴,然后会更加努力,也可能因受表扬而骄傲退步。 十大经济学原理五 :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交易使每个人专攻于他或她最擅长的领域。通过和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购买更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精品文档)_共4页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 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 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 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 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 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 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 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 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 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 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 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 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