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文件命名规则14 7数据交换格式16 8元数据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分类代码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样本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信息元数据示例27 表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要素代码表2 表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空间信息要素分层、定义与属性关联表4 表3表格信息要素属性关联表5 表4行政区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Q)5 表5行政界线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XZJX)6 表6等高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GX)6 表7高程注记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GCZJD)6 表8地类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DLTB)6

表9线状地物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XZDW)7 表10零星地类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LXDL)7 表11开发整理潜力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QL)8 表12开发整理规划区域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HQY)9 表13面状工程、线状工程、点状工程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GC)9表14面状项目、线状项目、点状项目属性结构表(属性表代码KFZLXM)10表15注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代码:ZJ)11 表16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区域平衡表(属性表代码BG_BCGDPHB)11 表1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结构调整表(属性表代码BG_GHJGTZ)11 表18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指标分解表(属性表代码BG_GHZBFJ)12 表19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表(属性表代码WB_WBXX)12 表20界线类型代码表12 表21界线性质代码表13 表22等高线类型代码表13 表23权属性质代码表13 表24土地开发整理类型代码表13 表25比例尺代码表14 表26规划图类型代码表15 表27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文本信息编码16 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代码表18 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代码表20 前言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投资项目评估报告.docx

投资项目评估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山西城利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5000吨矿(岩)棉保温板生产线 2. 投资者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山西城利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性质:民营企业 单位地址:山西大同市 本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矿(岩)棉及其系列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企业。 3. 项目背景及所处情况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山西城利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山西大同市 项目性质类型:建材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矿(岩)棉保温板:4万t/a 矿(岩)棉及其系列产品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吸声隔音、阻燃、耐高温、不腐不蛀等性能优异,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广泛用于建筑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保温隔热;矿(岩)棉制品报废后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环境协调材料” 目前,用做保温、隔热的矿(岩)棉制品中,用量最大的产品为板状制品,其用量占矿(岩)棉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屋面、隔断

保温,也用于冷库、设备、交通工具壳体保温隔热。 建筑在建造(包括使用的建筑材料消耗的能源和运输建筑材料消耗的能源)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4以上,生活水平越高,能耗越大,发达国家由于生活舒适条件高,能耗超过40%,我国30%左右,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三大用能领域之一,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在建筑保温节能方面,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性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要差许多,外墙传热系数为他们的3.5-4.5倍,外窗为2-3倍,屋面为3-6倍。一方面,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还很高,欧美平均近50%,日本为57%,我国能源利用率还很低,仅为28%。另一方面,我国的可利用能源是极有限的,这已经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国家出台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诸多强制性法规,以加强建筑节能。 二、建设必要性评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建筑总能耗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建筑节能任重道远。 建筑节能需要各种优质、高效、价廉的节能建筑材料作为支撑,矿(岩)棉及其制品特别是保温板,是目前最理想的建筑保温材料之一。世界各国在建筑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用轻质、高强、大块、复合的新型建筑材料建造的框架式和内浇外挂式的房屋,至少可使其建筑的综合能耗下降50%、有效使用面积增加10%、房屋基础费用及建材运输量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土地整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原则 (17) 第一节编制说明 (17) 第二节编制依据 (17) 第三节编制原则 (19) 第二章工程概况 (20)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特征 (20) 第二节工程特点 (21)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22)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4)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24) 第二节材料采购计划 (25)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及保证措施 (25) 第四节工期保证措施 (30) 第五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1) 第一节土地平整 (31) 第二节农田水利工程施工 (33) 第二节田间道路和生产路 (34) 第四节挡土墙护坡与排水沟、渠工程施工 (39) 第六章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方案 (40) 第一节质量控制措施 (40)

第二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2)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 (44)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方案 (56) 第八章减少扰民、环保与文明施工措施 (59) 第九章成品保护措施 (64) 第一节成品保护组织措施 (64) 第二节成品保护技术措施 (66) 第十章与相关单位的工作协调与配合措施 (68) 第一节与业主、设计单位工作协调 (68) 第二节与监理工程师工作协调 (68) 第三节与当地村镇协调 (70) 第十一章施工期间道路通行保证措施 (71) 第十二章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72) 第十三章其它有关的措施 (74) 第十四章后附图表 (77)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本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 二、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资金合理利用,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按照“经济、合理、优质、高效”的原则编制本技术方案。 三、我公司高度重视,组织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的有关负责人形成方案编制专题小组,采用“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的编制思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四、本施工组织总设计是根据现有的资料,针对建设单位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而编制的投标文件,待工程任务确定后,现场将以此为依据,修改和补充详细、具体的施工方案来指导工程施工。 五、我公司为使工程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将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来降低有效成本、缩短工期。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 二、业主提供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图纸》。 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工程量清单》; 四、我公司的施工管理技术和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部工程管理制度及现场考察情况; 五、项目涉及的施工技术、质量验评、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一)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一) 第二节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 (一)净现值(NPV)法 特定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它是评价项目是否可行的最重要的指标。按照这种方法,所有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用资本成本折算现值,然后用流入的现值减流出的现值得出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可以增加股东财富,应予采纳。如果净现值为零,表明投资报酬率等于资本成本,不改变股东财富,没有必要采纳。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应予放弃。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 2.净现值的决策规则:接受“净现值>0”的项目 3.净现值的原理(超额收益、价值增量) (1)净现值与报酬率的关系 ①净现值>0,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 ②净现值=0,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 ③净现值<0,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2)净现值与价值创造——净现值表明投资项目带给投资者的财富增量(按现金流量计量的净收益现值),即对企业来讲: ①净现值>0,该项目增加股东财富; ②净现值=0,该项目不改变股东财富; ③净现值<0,该项目减损股东财富。 4.净现值的局限性:绝对值指标,在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材例5-1】设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项投资项目。有关数据如下表。 净现值(A)=(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1669(元) 净现值(B)=(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1557(元) 净现值(C)=4600×2.487-1200=-560(元)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合同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合同 第一部分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总承包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2009年5月28日 竣工日期:2009年10月24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150天。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五、合同价款 金额(人民币大写):2899808元 ¥:2899808.00 元 六、组成合同的文件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 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6. 图纸 7. 工程量清单

8. 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七、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九、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十、合同生效 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合同订立地点: 本合同双方约定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在协议书签字盖公章后生效。 十一、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挚壹份,财务科一份,档案室一份。 发包人:(公章)承包人:(公章) 住所:住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账号:账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效益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全)

前言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的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补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相抵触。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协作单位:浙江省国土管理局、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范树印、吴次芳、叶艳妹、叶剑平、胡江、吴昌洋、童菊儿、梁进社、张占录、彭群、王爱民。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总则、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的基本要求和项目设计的原则、内容及技术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设计,并作为与设计有关的概预算、审批等方面的依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7—19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3838—19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5791一19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7929一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645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16453.4—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 GB50162—19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88—1993村镇规划标准 GB/T50265—1997泵站设计规范 GB50286—19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SDJ217—198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 SL18—19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7219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73—199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JT/J021—1989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 L Y/J002—1987林业工程制图标准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完整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合同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合同 项目名称: 发包人: 承包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 桐城市土地整理中心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合同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桐城市土地整理中心(甲方) 承包人(全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资金来源:政府投资 2、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本标段内工程 3、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年月日 竣工日期:年月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 4、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及合格以上 5、合同价款 金额(人民币大写):元(人民币)¥:元 6、组成合同的文件 6.1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 6.2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7、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8、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9、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10、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它应当支付的款项。 11、合同生效 11.1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合同订立地点:桐城市土地整理中心 本合同双方约定 7日后生效。 发包人:(公章)承包人:(公章) 住所:住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账号:账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完整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0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前言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的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补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抵触。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钱铭、贾中骥、郑凌志、严金明、巴特尔、胡长海、夏早发、范金梅。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基本规定 4 准备工作 5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7 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与要求 8 规划方案拟定与可行性分析 9 实施规划措施 10 规划成果 11 规划评审与修改 附录 A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附表 附录 B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例 条文说明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要求、内容、编织程序、成果的提交与评审等。 1.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区、市、旗,下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地、市级和乡级行政单位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城市郊区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流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以参照本标准编制。 1.3 本标准所称的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188—1993 村镇建设规划标准 GBJ 137—19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 基本规定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项目 后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 ××××年××月 目录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当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四川铁投城乡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四川铁投城乡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投资项目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不断调整和优化集团公司投资方向,根据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本部、以股权投资方式独资或与他人合资设立的经营实体,包括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和直属项目部,其中:分公司是指集团公司全资设立,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财务独立核算的非法人经营实体;控股子公司是指集团公司直接投资或与其控股子公司合并投资占股东权益超过50%的企业法人;参股公司是指集团公司直接投资或与其控股子公司合并投资占股东权益不足50%的企业法人;项目部是指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实施或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人员及设施的集合。(以下统称“投资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后评价是项目投资完成后,在一定的期限内,对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过程、运营情况及其影响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投资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和改进项目投资决策管理,为项目规划编制、投资计划编制及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投资行为包括: (一)权益性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单位以资本金投入方式参与的长期股权投资,可分为新设公司类、兼并收购类、合资合作类、增资扩股类及BT、BOT项目类投资等;集团公司二级以下子公司原则上不进行权益性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主要指房屋、建筑物以及办公自动化和局域网建设等; (三)金融投资:包括投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产业基金、证券投资、期货投资、外汇交易以及对外委托理财等; (四)其他投资。 第二章项目后评价原则 第五条项目后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完整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第四章合同主要条款 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2012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标段) 施工合同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签订日期:

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项目计划批准文号: 4、设计单位: 5、工程内容:1、土地平整;2、道路工程;3、农田水利;4、其它工程。 6、承包范围:总承包单项单价结算 第二条工期。依照国家颁发的工期定额,经双方商定,本工程开竣工日期如下: 1、开工日期:年月日 2、竣工日期:年月日 3、总日历工期:天 第三条工程质量标准:达到《土地整理标准》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 第四条合同价款(人民币): 金额大写(人民币): 第五条合同文件应能互相解释,互相说明,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组成和解释顺序如下: 1、合同条件; 2、洽商、变更与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纪要、协议;

3、招标承包工程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和招标文件; 4、确定工程造价的工程预算和图纸; 5、标准、规范和其它有关资料、技术要求; 6、国家和省市关于施工合同管理的规定。 当合同文件出现含糊不清或不相一致时,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意见仍不一致时,按第二十二条的约定办法解决。 第六条合同文件使用的语言文字、标准和适用法律。 1、合同语言:本合同文件使用汉语。 2、适用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有约束力。 3、适用标准、规范:按国家和省市现行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履行中,双方协商同意的有关协议签证资料均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在竣工结算、工程价款支付完毕,乙方工程交付甲方后,除有关保修条款仍然生效外,其它条款即告终止。保修期满后,有关保修条款终止。 本合同一式五份。正本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副本两份,由甲乙双方分送有关部门备案。 发包方(章):承包方(章):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电话:电话: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2019年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全)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工作 、提高规划设计得科学性以及更 好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得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补 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相抵触。
本标准从 2000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得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都就是标准得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协作单位:浙江省国土管理局、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范树印、吴次芳、叶艳妹、叶剑平、胡江、吴昌洋、童菊儿、梁进社、 张占录、彭群、王爱民。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土资源部部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得总则、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得基本要求与项目设计得原则、 内容及技术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得编制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得设计,并作为与设计有关得概预算、 审批等方面得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得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得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得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得可能性。
GBJ 7—19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3838—19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T5791 一 1993 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 一 1995 1:500 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GB/T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 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水工程 GB 50162—19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88—1993 村镇规划标准 GB/T 50265—1997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19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SDJ 217—19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 SL 18—1991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 72199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 73—1995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JT/J 021—1989 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 LY/J002—1987 林业工程制图标准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规划
3、1 总则 3、1、1 本标准所称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3、1、2 规划得基本原则
a)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与切实保护耕地。 b)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项目投资开发后评价方案

项目投资开发后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1.1为了系统性地回顾项目投资的得失及整体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 1.2为分析挖掘项目投资开发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3推动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和项目开发的目标化管理; 1.4为后续项目的投资决策、在建项目的计划调整、已建成项目的后续完善提供最符合 实际情况的参考信息; 1.5帮助公司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提高项目运营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二、评价组织 2.1公司组织成立“项目投资开发后评价委员会”,此委员会应包括公司经营班子、投 资发展部、营销策划部、规划设计中心、计划财务部、投资控制部、客户服务部、工程技术部和项目部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2.2项目后评价的最佳时机为项目竣工后1~2年,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五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以上)的项目后评价时间大约为2~3个月; 2.3评价方式内外结合,以内部部门自评为主,外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为辅; 2.4公司也可以委托专业的咨询评估公司协助进行后评价工作。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 对项目过程和项目结果进行评价,涵盖的环节包括:投资决策、项目定位、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成本控制、营销活动、售后服务等。

过程评价 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定位报告、综合开发计划、营销计划等预定计划与实际执行过程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对完成计划的程度和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过程评价的内容根据项目投资开发周期的不同阶段,包括以下部分: 3.2.1前期准备阶段 1)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决策; 2)市场分析与项目策划定位; 3)项目规划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对项目定位及品质的把握、后续设计的施工适应性和可行性; 3.2.2工程建设阶段 1)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销售配合及现场技术问题处理; 2)工程预结算、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合同执行情况; 3)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方协调。 3.2.3营销阶段 1)入市时机及入市姿态; 2)营销策略及其执行情况; 3)项目定价及销售控制情况。 3.2.4售后服务阶段

第32讲_独立项目的评价方法(1)(1)

第五章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财务管理的重点章节,在历年试题中,除客观题外,通常还有计算分析题或综合题。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年度题型 2016年2017年2018年 试卷Ⅰ试卷Ⅱ试卷Ⅰ试卷Ⅱ试卷Ⅰ试卷Ⅱ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1题2分1题2分1题2分计算分析题1题8分1题8分 综合题0.8题 12分 0.8题 12分 合计0.8题 12分 0.8题 12分 1题2分2题10分2题10分本章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8年的教材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投资项目的类型和评价程序 一、投资项目的类型

分类标准 分类 按所投资对象1.新产品开发或现有产品的规模扩张项目 2.设备或厂房的更新项目 3.研究与开发项目 4.勘探项目 5.其他项目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1.独立项目:相容性投资,各投资项目之间互不关联、互不影响,可以同时并存。 2.互斥项目是非相容性投资,各投资项目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替代,不能同时并存 二、投资项目的评价程序 1.提出各种项目的投资方案 2.估计投资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 3.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 4.比较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 5.对已接受的方案进行敏感分析 第二节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一、独立项目的评价方法

(一)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 1.含义:净现值是指特定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2.计算公式: 净现值=Σ各年现金净流量现值=Σ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Σ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3.折现率的确定:项目资本成本。 【教材例5-1】设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有三项投资项目。有关数据如表5-1所示。 表5-1 单位:万元 年份 A项目B项目C项目 净 收益 折旧 现金 流量 净 收益 折旧 现金 流量 净 收益 折旧 现金 流量 0(20000)(9000)(12000) 118001000011800(1800)3000120060040004600 23240100001324030003000600060040004600 330003000600060040004600 合 计 504050404200420018001800 净现值(A) =(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 =21669-20000 =1669(万元) 净现值(B) =(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 =10557-9000 =1557(万元) 净现值(C) =4600×2.487-12000 =11440-12000 =-560(万元) 4.决策原则 (1)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可以增加股东财富,应予采纳。 (2)如果净现值为零,表明投资报酬率等于资本成本,不改变股东财富,可选择采纳或不采纳。 (3)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应予放弃。 5.优缺点: 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理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 缺点净现值是个金额的绝对值,在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题?多选题】若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 A.利润为负,不可行 B.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C.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 D.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 【答案】CD 【解析】净现值为负数,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表明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该项目将减损股东财富,方案不可行。但并不表明该方案一定为亏损项目或投资报酬率小于0。 (二)现值指数(获利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 1.含义:所谓现值指数,是指投资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总现值与原始投资额总现值的比值,亦称现值比率或获利指数。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 格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项目 后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 ××××年××月 目录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效益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项目经营管理评价

土地复垦开发潜力分析和对策

土地复垦开发潜力分析和对策 ----涡阳竹柳合作社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而耕地更是基础的基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土地。《土地管理法》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和占用耕地和开发复垦挂钩政策,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如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其途径目前只有两条:一是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和废弃地,少占或不占耕地;二是非农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复垦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要求的耕地。本文试从句容市土地复垦开发的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土地复垦开发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索新增加耕地的方法和策略。 一、土地复垦开发现状和潜力分析 ⒈土地复垦开发现状和趋势近年来,句容市非常重视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仅复垦废弃地,开发“四荒”地,而且重点开展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1998年至2001年全市新增耕地和园地6257亩,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300亩,耕地净增加3957亩。新增耕地大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该市连续数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耕地质量不断提高,中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标准化农田近10万亩,出现了一批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项目。如沪宁高速公路句容段农

业示范带建设,磨盘乡牧草基地建设,大卓、袁巷等果品基地建设,赤山湖圩区的水产养殖基地建设等。土地复垦开发和整理工作由无序开发复垦变为有序开发复垦,由单纯的垦荒种植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转变,由零星开发复垦向有组织、有规划的方向发展,由低效利用向采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高效利用发展。开始和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对稳定和提高该市农业基础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这项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⒉农用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分析农用土地后备资源,是指尚未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而通过开发、复垦及整理后,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农用后备土地资源。根据该市调查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四低用地—中低产耕地、低产林地、低产园地和低产水面;四荒用地—荒山、荒水、荒地和荒滩:废弃地—老宅基地、窑业用地。本文以句容市为例,对农用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具体分析如下:(1)农田整理潜力分析到2001年底,该市现有耕地100.833万亩,其中低产耕地6.548万亩,占耕地总量的65%。农田中不同程度地分散着一些毛道、明渠、土丘、土坑、废沟塘等。加之该市属丘陵地区,农地零碎分散,田块细小、排灌水不方便、缺乏农田道路等。经测算,将中低产耕地全部改造整理,可新增耕地32742亩(按5%计算)。按《句容市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规划(1997---2010)》(以下简称《复垦规划》)要求,对农田整理采取先易后难的方针,到2010年全市应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标准格式 ××××××××××项目 后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 ××××年××月 目录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效益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项目经营管理评价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情况,项目领导班子情况,项目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情况,项目经营管理策略情况,项目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四、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项目环境效益评价

利津县土地开发整理必要性及对策

利津县土地开发整理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利津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该县土地开发整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必要性;问题;对策;山东利津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西侧,属黄河三角洲开发腹地,全县版图面积154 667.61 hm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区总面积84 982.75 hm2,其中,土地整理区面积61 354.25 hm2,土地复垦区面积340.26 hm2,土地开发区面积23 288.24 hm2。利津县所处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有着储量丰富的土地后备资源优势,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巨大。土地整理项目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经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整治,能确保实现可行性研究确定的目标任务,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集约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协调发展,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1 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 1.1 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需要 农业基础条件差,就会导致土壤含盐量高、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低而不稳,一旦遇到大的灾害,就可能会出现粮食短缺、农民返贫的现象。通过实施田间配套工程,达到沟、渠、路、林、建筑物配套,能够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新格局,可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率,形成稳产、高产田[1]。 1.2 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的需要 农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仍然体现在量的层次上,长期以来,项目区农民一直从事传统农作物的种植,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产业市场占有份额很小,未形成明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搞农业综合开发,种植名、优、特新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力水平,解决农民增收问题[2]。 1.3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投入的科技贡献率,推进传统农业的更新,使项目区成为农业科技的领头羊,本着引进、消化、试验、示范的原则在项目区实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科技含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的提高,真正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旱涝灾害发生频繁 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12 mm,且多集中在7—9月,由于降雨时分布不均,多数年份春季、初夏和冬季易发生干旱,夏季易发生内涝。因此,旱涝灾害时常发生,对农业造成很大影响。 2.2 田间道路路况普遍较差 项目区现有田间生产道路64 km,多为6 m以下的生产土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仅数量少、分布不合理,且路面窄、农业机械作业不方便;加之无人管护,路面凸凹不平,雨雪天气道路泥泞,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2.3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粗种粗管现象普遍 近几年,随着劳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项目区内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习惯运用传统经验,影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