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方镇戍遗址

北方镇戍遗址

北方镇戍遗址
北方镇戍遗址

北方镇戍遗址

北魏王朝建立后不久,便开始在北部边境置镇建戍,屯兵以驻守。《北史·魏广阳王建传孙深附传)记深上书曰:“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深本名渊,<魏书》由后入改为渊,《通鉴)仍作深,据此可知在道武帝皇始年间就已置有;比方镇戍,<通鉴》齐记胡三省注:‘‘魏世祖玻蠕蠕,列置降人于漠南,东至濡源,西及五原阴山,竟二千里,分为六镇,今武川、抚冥、怀朔、怀荒、柔玄、御夷也”。其中无沃野镇。<高祖纪>记太和十八年“八月丙寅.诏六镇及御夷城人年八十以上而无子孙兄弟,终身给其廪粟”,可知六镇中不包括御夷城。北魏末年,六镇起义首举义旗的是沃野镇人破洛韩拔陵,因此,六镇之中应有沃野,<元相郡县图志)记沃野镇为六镇从西第—镇,怀朔镇为从西第二镇,武川镇为从西第三镇,其第四至第六镇应为抚冥镇、怀荒镇、柔玄镇。由于六镇分布在东西千里的边境地带,各镇之间相距太远,不能遥相接应,便在各镇之下筑在戊堡屯守。<源贺传}记正始元年(504年)源贺次子源怀率兵北讨,归来后上表称:“去岁复镇阴山,庶事蕴尽,遣尚书郎中韩贞、宋世量等检行险要,防遏形便,谓准旧镇东西相望,令形势相接,筑城置戍,分兵要害,警急之日,随便翦讨……”世宗从之,今北镇诸戍东西九城是也。”由此可知宣武帝元恪时在六镇地方加筑有戍堡,共有九城之多。北魏王朝在北方边境地带兴筑的城郭,有镇、戍、城三种。目前可考定为北魏北方镇戍遗址的古城有15座,可确定其城名的为数不多,特别是戍堡的原名,毫无史料可据,田野调查资料也是详略不同,甚至还未见资料发表的。现依上述记述由西及东次序,简述北方镇戍遗址情况于后。

1.乌拉特前旗根子场古城

根子场古城位于乌拉特前旗苏独仑乡乌加河下游的义和干渠之北,古城位于古河床旁的台地上,地表已沙化,稀疏的草叶多是甘草,群众以其地产甘草,便叫做根子场。1974年我曾与贾洲杰先生共同调查,得见古城经洪水淤埋,地表再又沙化,只见残墙露出地表仅高0.5一1米,宽不足3米,东西长约500余米,南北宽750米多,西南墙外还附有一个小城垣,边长约250米,其;比墙即为南墙西段,地表无任何遗物,偶在城墙附近拾得小块素面灰陶片,无法判断为何时代遗物。古城南面流过的义和干渠为河套灌区的排水渠,

下流注入乌梁素海,它是北魏时期黄河北河的河道,清代就已萎缩为乌加河。在河套地区大肆垦殖后,乌加河下游河床被淤埋,于是又在原河床上开掘干渠,为河套灌区的主要退水渠。(元和郡县图志》丰州条载:“沃野城在天德军城北六十里”。唐天德军城已查明在今乌梁乌素海东北部,现已为乌梁素海淹没,根子场古城正位于唐天德军城址之北约30公里,因此可以肯定其为沃呀镇遗址。北魏时期,沃野镇以其位于黄河北岸,这时黄河尚有舟楫之利。(刁雍传)记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刁雍奏请允许造船运送军粮,自薄骨律镇顺流而下直达沃野镇,可知当时黄河北河流量很大,载运谷二千斛的大船可以通行。沃野镇名是沿用了汉朔方郡沃野县名,但不是同一地点;黄河在汉沃野县南分为南河和北河南河即今黄河河道,北魏沃野镇与汉沃野城位置相距甚远。

2.乌拉特前旗增隆昌古城

增隆昌古城位于乌拉特前旗小佘太乡北部,原是秦汉长城的障址,北魏时期曾沿用改筑过。<水经注)称此城为光禄城。我在1971年夏至1973年夏季的两年中,曾下放到小佘太乡安家落户,曾多次造访这座古城。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40米,南北长约315米;城墙用土夯筑,残高1—2.5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址,宽约15米;:比墙中部偏东有一豁口,西段距西北角约80米处,有一外向凸出的建筑台基。台基及其旁散布有不少瓦砾,其中板瓦前宽后窄比例约为5:3,应属晚于汉代的形制;瓦当为简略的花瓣纹,应是北魏莲瓣纹瓦当的滥觞,由此可知这座古城原是秦汉时代的障址,北魏时期曾沿用改筑过,应是戍堡遗址①。3.固阳县城库伦古城

城库伦古城位于固阳县白灵淖乡城库伦村西。1974年我与贾洲杰先生共同凋查此城,确定其为<水经注)中所记的怀朔镇遗址”。1979年和1980年秋,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共同调查和试掘了此城”。古城地处昆都仑河上游的丘陵山区,平面略呈不规则的五边形,东西约1300米,南北1100米,其南墙的西段内折,所以构成五边形,西墙南半段已不存在。城内西北隅,加筑有子城,南北360米,东西220余米,城内散布瓦片较多东南角上有‘…巨型建筑基址,曾掘出泥塑佛、菩萨等头像及驱体36件。《水经注》记(石门水)“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障’即此山也,西北趣光禄城……城东北,即怀朔镇城也,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石门水即今昆都

仓河,郦道元所说的光禄城即上述增隆昌古城,城库伦古城在其东北,因此可以确定城库伦古城就是北魏怀朔镇遗址。

4.武川县二份子古城

二份子古城位于武川县二份子村西约500米,平面呈方形,东西宽690米,南北长774米,东北角内折,东墙正中豁口可能是门址,城墙残高0.5~2米,除西墙外的三墙上见有马面1~2个,四角的东南角被小河冲涮掉,其余三角上见有角台,高出墙身0.5—1.5米。调查者从古城所处位置在公忽洞山口之南,是大青山南部通往达尔罕草原的必经要道,它与白灵淖怀朔镇遗址和乌兰花土城子抚冥镇遗址同处在一纬度线上,城垣规模大致相近,城内出土的瓦件等物与上述两城相同,因此就是北魏时期重要军镇遗址,更可推断为武川镇遗址。

5.达茂联合旗希日穆仁古城

希日穆仁古城位于达茂联合旗希日穆仁苏木(召河)西约3公里,召河与哈拉乌素河(不连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山坡,北、南、东三面都是河流。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452米,南北宽约426米,四墙上见有马面,四角有角台。城墙残高1.2米,四墙正中设门,门宽约5米。城内西南隅加筑有子城,长约220米、宽约200米,东、:比两墙残高0.5米;城内东北隅有3处建筑基址,地表散布有板瓦、筒瓦残片。古城之东85米另有一座小城,平面呈日字形,即南北两城,全城宽89米,长238米,北城四角有角台,东墙设门,门宽6米;南城东墙、南墙各设1门,门址宽5米,城内采集少量陶片。调查者认为这两座城为北魏古城,但有人认为是金元时代的。调查者认为希日穆仁古城“其为武川镇城正好扼白道的北口,与怀朔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相似的”,说明<水经注)对武川镇的位置记述不甚准确的。

我认为此说大致可信,但不甚确切。按<水经注》:芒干水“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长城在右,侧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南谷口有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芒干水即今大黑河,白道城在今呼和浩特市北坝口子村,坝口子以北的蜈蚣坝即北魏时期的白道岭,在此山岭之上还分布有北魏时期的宫殴址。《水经注>又说:“芒干水又南西迳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迳武川镇城,以景明中筑以御北狄矣。

其水西南流、历谷,迳魏帝行宫东,世谓之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唯台殿而已,其水又西南历中溪水出山,西南流于云中城北,南注于芒干水”。白道中溪水为今之何水,曾有不同说法,有人说是今乌素图沟,它发源于今武川县大青山乡南境,流程较短。其实应为今水磨沟,它上源在今武川县北部的上秃亥乡境,称为抡盘河,南流穿过大青山深谷,在土默特左旗青山乡水磨沟口出山,再南流的河道已被改造为干渠,原溪水下流入大黑河处在托克托县古城村云中故城之北约6公里,只要洪水季节时就可见山洪经此下泄入河。因此,郦道元所说的白道中溪水应是这条河道,所指的广德殿址即今水磨沟口东面的山岭上。今达茂联合旗希日穆仁古城所在地的水系内陆河,北流入四子王旗境,仍称做锡拉木伦(与希日穆仁同音异译)。这里正位于抡盘河上流的正北方,如以此城为武川镇遗址,证明郦道元记述的大致方位正确,但误记于白道中溪水旁侧。古城所处地理位置确是据自白道通往北面草原地带的重要通道口上,因此北魏时期在此筑城据守,但是否就是武川镇遗址,尚待进一步证明。

6.武川县乌兰不浪古城

乌兰不浪古城位于武川县大青山乡(原乌兰不浪乡)土城梁村,地处大青山北面的丘陵山区,武川县城西南20余公里,呼和浩特市西:比约25公里,古城东南3公里为通至呼和浩特市北面的乌素图沟。古城分为南北两城,北城东西长300、南北宽400米,南城东西长130米、南北宽90米,城内地表仍保留有高大建筑台基,地表暴露遗物以砖瓦等建筑材料为主,瓦当多隶书“富贵万岁”文字瓦当,且见有大型覆盆式莲花纹柱础石。195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张郁先生首次调查此城,并认定其为北魏武川镇遗址①。多年来,学界均沿此说,似成定论。近年先后调查武川县二份子古城及达茂联合旗希日穆仁古城后,调查人员均认为乌兰不浪古城并非北魏武川镇遗址,以其所在纬度偏南,与固阳县、四子王旗等地的北魏镇戍遗址不在同一纬度线上,且城垣规模均较这些镇戍遗址小,还见有“富贵万岁”文字瓦当及莲瓣纹石柱础等,于是认定乌兰不浪古城为北魏王朝兴筑的一处行宫,此说较有见地,因此不得不重新探考武川镇遗址的地望。

7.四子王旗乌兰花土城子古城

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位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东南土城子村,地处大青山北麓的丘陵山区,西北距乌兰花镇约7公里。张郁先生于1956年调查时,记述此城为南北二部,北城东西宽800余米,南北长200余米够。乌兰察布盟博物馆人员调查时,记述其东西宽900米,南北长890米⑦。城西北建筑址上散布的砖瓦碎片甚多,有子母口筒瓦、莲花纹瓦当、兽面瓦当及弦纹陶片等,因而推定其为北魏古城。又因其城垣规模较大,我们曾推定其为抚冥镇遗址,多年来学界多沿此说。

8.四子王旗库伦图古城

库伦图古城位于四子王旗库伦图乡库伦图村南城卜子,地处大青山北麓的丘陵地带,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之东北约25公里,即乌兰花土城子古城之东北约25公里。城垣平面呈方形,边长约500米,残墙高约3米,南墙正中见有门址,四角有角台址。城中偏西建筑基址上散布瓦砾较多,城内采集有波浪纹灰陶片、子母口筒瓦残片等物,与乌兰花土城子遗物相同,因此推定其为北魏戊堡遗址。1956年,张郁先生首次调查此城,我于1997年秋到这座古城复查,证实张郁先生断代无误。

9.察右后旗克里孟古城

克里孟古城位于察右后旗韩勿拉乡克里孟村南,韩勿拉乡政府西北约5公里,东北距察汗淖乡政府约5公里。古城平面呈梯形,东墙仅长约330米、西墙长约700米、南墙长1508米、北墙长1520米,城墙残高0.5—2米,城墙外侧30米处挖有城壕。古城内加筑有一道南北向墙,距东墙557米,残高1,8米,将城垣分为东西两部分,其南段已毁,不知原来是否开设有门;古城墙多有断缺处,只能肯定四角有角台,西墙正中豁口为一门址。古城东西两面高、中部较低,山洪在城内中部穿越冲涮成河床,在河床东面可见到东城内文化层厚约2米,内含不少陶片。城内东半部建筑基址较多,其中在距东墙200米、南墙192米处,见有一座圆形土台,直径31米:东城的西北部见有——座院落,有围墙围绕,边长160米,院内建筑堆积厚约0.8米,内含有砖块及瓦砾。其筒瓦为子母口,瓦当的十字形双栏界隔内饰以4个对称的圆饼;板瓦的前端用手挖出S形滴水,陶罐为平沿、敞口、高领。根据这些遗物的特征,可以肯定此城为东汉至北魏时期兴筑使用⑦。这座古城的兴筑年代较上述镇戍遗

址为早,我于1952年冬季曾到此城调查,时因大雪堆积甚厚,只在河床断面上采集到一些陶片,并大致观察到遗迹面貌,当时只能大致确定其为北朝时期的古城,1964年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亦含混称其为北朝古城。

拓跋鲜卑族于东汉时期西迁至今灰腾梁山以北的草原地带,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后又西迁盛乐,再东迁干城,建立强大的北魏王朝。《魏书》记拓跋鲜卑初迁到这一·带龙兴之地有牛川之名,后又有长川,长川城遗址的位置已在本文第一节中论述过,而牛川城究竟在何处,—直为空学界不解之迹。治北朝史学者在著述中注释的牛川有多种说法,如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注:“出绥远凉城西,经左云至大同入河”,似指某一条河水而言;林干先生<东胡史)记拓跋跬在牛川大会诸部,即代王位,建元登国,在“牛川”两字之下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牛川是拓跋鲜卑龙兴之地,在建立北魏王朝后仍是相当重要的地方,如《太宗纪》记拓跋嗣于“泰常元年秋七月甲申,帝自白鹿陂西行,大弥于牛川,登釜山,临殴繁水而南,观于九十九泉。”如非其祖先发祥之地,不会长久停留的。1952年冬季我到这里调查,除去了遭到严重破坏的二兰虎沟鲜卑墓地外,还得知克里孟古城附近也破坏过不少类似二兰虎沟墓葬的古墓,二兰虎沟位于克里孟古城东:比10余公里。后来,又在克里孟古城东北约30公里的赵家房子、三道湾等地发现鲜卑墓,可证拓跋鲜卑初迁至这一带居住。从上述史料得见,牛川在九十九泉之北,九十九泉在今察右中旗、卓资县交界的灰腾梁上,殷繁水当为今之丹岱河,其水北流注入白音淖尔(湖),应为白鹿陂,殴繁水位于牛川之东南,循此水南行登上灰腾梁,再西南行至九十九泉。由此可见,察右后旗克里孟古城应是牛川城遗址。克里孟古城附近——带不见有同时代的古城,它虽非北魏之镇戍,但在北魏时期仍为重镇,因此遗址中仍可见北魏遗物。

10,察右后旗白音察干古城

白音察干古城位于察右后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白音察干镇东部,由于城镇扩展,现今古城已无遗迹可寻。20世纪50年代兴筑集(集宁)二(二连)铁路时,可见铁路东约2公里的古城,平面呈方形,边长500余米,残墙高约1米,城址内采集过瓦砾及陶片,因此推定其为北魏时期所筑,又似其位置在抚冥镇年秋

曾去复查,采集陶片见有北魏时期的,因此可见其为北魏长城沿线的一座戍堡,金代曾沿用过,因而城址内散见少量金代陶瓷片。

12.商都县郭家村古城

郭家村古城位于商都县玻璃忽镜乡郭家村南侧,1997年夏我沿北魏长城向东追寻,经访问当地群众,得知此古城位置。后到现场查看,只见低矮的城垣内已垦为农田,残墙露出地表不足1米,长宽各约500余米,从断面上见到有明显的夯层,可知确是—座古城。城址内散布陶片甚少,农民将耕地内的陶片拾出堆积地旁,内含北魏时期陶片,此城位于北魏长城之南约1公里,应为长城上的—-座戍堡。自此古城东行约3公里许,即至北魏长城折向点二:吉淖尔村西。

13.尚义县哈拉沟古城

《水经注》谓于延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可知柔玄镇位于长川城之东,今已考定长川城址在今兴和县西北15公里的土城子村,柔玄镇遗址当在其东方寻访,于是有说柔玄镇当在今张北县境者。查阅《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集》附:张家口地区古城址登记表”中,见有一栏记载尚义县哈拉沟乡土城子村古城,“暴露遗迹遣物”栏内记载“城垣呈凸形,东西约1100米,南北1006米,夯筑。泥质和夹砂陶、灰陶片、铜钱、铁农具”。又“保存情况”栏记载“城垣严重破坏,仅存墙基”。其中遗物与沽源县大宏城相同,大宏城为北魏御夷城遗址(详下文),因此亦疑尚义县哈拉沟古城乃是柔玄镇遗址,有待于河北省文物部门证实。

14.化德县收图古城

收图古城位于化德县七号乡向阳村东,地处化德县东北角与正镶白旗交界处,化德县至正镶白旗公路在古城北侧通过。城址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20米,城墙残高0.5~1米,南墙正中开门,城内中部见有建筑基址,地表散布陶片较少。西墙外的山坡下散布陶片较多,乃因古城筑在山坳亡,可俯视东西两面广阔原野,城址散布遗物可随雨水下冲之故。从城内拾取的陶片,有灰陶和红褐陶两类,罐类为敞口高领,筒瓦、板瓦片不少,从瓦当上残存文字及曲沿板瓦等物看来,这是一‘座北魏时期的戍堡遗址。

文物普查时发现这座古城原定为汉代;因见其远在汉长城遗迹之北,便于1997年前往复查,证实其为北魏时期所筑,但仍在北魏长城之北约46公里,北纬42°21′、东经115°48′,是目前已知北魏时期遗迹的最北地点,

15.沽源县大宏城古城

<水经注》濡水条云:“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道则连泉水注之,出故城东,西北流,迳故城南”。濡水即今滦河,其上源叫做闪电河,发源于丰宁县北境,东西两支流于沽源县南境内合流下注,在沽源县北部又汇会东面流来的支流,再北流入正蓝旗境。据此文献资料可知御夷城遗址在今沽源县北部。<张家口地区文物普查资料集)附表汜载大宏城古城;位于沽源县闪电河乡永红村西南750米,“暴露遗迹遗物”栏内记:“城垣是长方形,东西170米,南北140米,夯筑,残高2米,泥代。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专题记述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城址,将大宏城古城列入附表中,记其位于大宏城村西南750米,“座落在土岗上,城南500米是囫囵淖”,“遗迹遗物”栏内记“泥质灰陶,夹砂红、褐、灰陶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盆、罐、瓮等。建筑构件有绳纹板瓦、筒瓦等”,将此城列为战国时期古城。

郭郛先生(元察罕脑儿行宫实地考辨)一文,已指出囫囵淖即元代察罕脑儿,大宏城在囫囵淖东北,“南墙长130米、北墙长177米,东、西墙各宽146米,有一·东门”,“从城内裸露的瓦、陶器看,瓦为布纹瓦、绳纹瓦两种;陶器为泥质灰陶(有少量暗纹班灰陶片)、粗绳红陶两种。从残陶沿部看有罐、碗、盆等”。“经有关史料和出土砖、瓦、陶器等文物推断,大宏城古城就是北魏时拓跋部所建””。其说基本正确,此乃北魏初筑御夷城遗址,孝文帝时御夷镇南迁至今赤城县北面的猫峪,仍称原筑城郭为御夷城,上面曾引用的(高祖纪)太和十八年九月“诏六镇及御夷城人……”。证实当时将御夷城与六镇并列,它不属于六镇之一,仍住有戍边人员家属。我曾于1997年夏季到大宏城和猫峪考察,证实了御夷城和御夷镇遗址的位置。质红、灰陶片”。这本资料集中未断定古城时代。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专题记述张家口地区战国时期城址,将大宏城古城列入附表中,记其位于大宏城村西南750米,“座落在土岗上,城南500米是囫囵淖”,“遗迹遗物”栏内记“泥质灰陶,夹砂红、褐、灰陶片。

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盆、罐、瓮等。建筑构件有绳纹板瓦、筒瓦等”,将此城列为战国时期古城。郭郛先生(元察罕脑儿行宫实地考辨)一文,已指出囫囵淖即元代察罕脑儿,大宏城在囫囵淖东北,“南墙长130米、北墙长177米,东、西墙各宽146米,有一东门”,“从城内裸露的瓦、陶器看,瓦为布纹瓦、绳纹瓦两种;陶器为泥质灰陶(有少量暗纹班灰陶片)、粗绳红陶两种。从残陶沿部看有罐、碗、盆等”。“经有关史料和出土砖、瓦、陶器等文物推断,大宏城古城就是北魏时拓跋部所建”。其说基本正确,此乃北魏初筑御夷城遗址,孝文帝时御夷镇南迁至今赤城县:比面的猫峪,仍称原筑城郭为御夷城,上面曾引用的(高祖纪)太和十八年九月“诏六镇及御夷城人……”。证实当时将御夷城与六镇并列,它不属于六镇之一,仍住有戍边人员家属。我曾于1997年夏季到大宏城和猫峪考察,证实了御夷城和御夷镇遗址的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