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制度史删减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删减版

1、课程地位

本门课程属于专业课。

在学术意义上主要有二层含义:

一是作为历史概念使用

二是作为学科概念使用

作为历史概念,指的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本身,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与中国法制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等一样,指的是过去存在过的历史事实。

作为学科概念,中国政治制度史则是指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有关重要政治事件和有关人物的活动,以及传播政治制度史知识的现代专门学科。

●所谓政治制度是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以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

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

●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

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我们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层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的政治制度变革,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最能体现历

史的演进轨迹。

例如,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商鞅变法”、“焚书坑儒”、“清末变法”等等。

2、课程教学目标与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解政治制度史内容,学习古代政治制度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传统中国留给当代的制度遗产。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把握未来。

制度、政治制度与政治制度史

⑴制度(institution, system)

制度是组织人类共同生活、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诺斯(Douglass C. North):“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页。)

⑵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组织和安排政治生活、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的规则。

其功能在于约束个体行为、解决社会冲突、维持政治共同体的存在。

政治制度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时的游戏规则。

⑶政治制度史

是历史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政治制度史研究国家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内在理路。

官僚制的评价

●官僚制与皇权专制中央集权一经结合,就成为非常牢固的治理模式。官僚行政体制服从

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支持专制、集权;但皇权专制、中央集权也依赖官僚行政体制。官僚制被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压制着,但皇权、中央集权最终不能战胜官僚制。●古代中国的官僚制使君主专制下的政府具有开放性。政府的职位不为某个阶层垄断,底

层社会人士拥有向上流动和获取管理职位的机会。

●古代中国的官僚制非常发达,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形成一套严密的制度,特别是通

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具有开放性和公平性。

●古代中国的官僚制是专制、集权体制的伴生物,从属于皇权专制,这就决定了官僚政治

在本质上属于人治,官僚主义是其最大弊端。

官与吏的区别

官是各级、各部门政权机关的负责人,是决策、出令人员;吏是各个机关中具体办理日常事务的人员。

官由朝廷任命;吏由各机关选用。

官员实行限任制;吏员是常任制。

官员任职一般须避籍;吏员基本是土著。

官少;吏多。

礼法合一制

含义: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结合的国家制度。自汉代以来,礼制与法制相结合。

特征:礼制构成国家治理的原则,法制构成国家治理的工具。礼为本,刑为用,礼高于法;礼法合一,以礼入法,法制被礼制化。

礼高于法,以礼入法,这就决定了古代中国是以礼治国、以礼治人,是礼治国家。礼制化的法律成为一种差别性行为规范,法律的适用因人而异。

传统政治制度的成功经验

1、具有发达的政治分工和悠久的权力制衡观念。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一台,内阁、六部、科道

2、具有行政立法的传统,形成一套行政法规。

3、积累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的人事官理经验。官员的考试、铨选、考课、迁转、监察、品阶、俸禄、回避、致仕等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政治制度史》

3、课程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

第一节王权制度

第二节霸主和集权制度

第三节皇帝制度

第四节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

第五节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

第六节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

第三章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第四章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四、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五、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八、“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一、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二、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三、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四、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第五章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六章法律制度

第七章监察制度

第八章军事制度

第九章财政经济制度

第十章科技文教卫生等制度

第十一章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

第十二章行政辅助人员制度

韦庆远、柏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课程内容与结构

第一讲“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封建邦国时代

第二讲皇帝制度

第三讲中央政府体制

第四讲地方政府体制

第五讲古代监察制度

第六讲古代官僚制度

第七讲晚清的制度变革

第八讲民国早期政体

第九讲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从广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史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体现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政权的构成形式。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就是政治体制,是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和采取的方式。

总体而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社会背景、政治理论依据、政权结构、政治运行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制度。这里既包括国家正式的典章制度,也有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规范和调节作用的传统习惯,以及家族,宗族、乡里内部的关系的“家族族规”等。

会盟家族宗法制

第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状况,包括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以及互相配合密切相关的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考试、选举、政党、财政、礼仪、文书、文教卫生、职官管理的制度。

第三,官僚制和君主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核心。

第四,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

第五,历史上对于政治制度的妥善运用,对统治环境和行政的监察,对官吏的规定和举措、培养、任用、考核和管理等。

概而言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至少包括:

第一,国家机构,即历代如何处理和调整政治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包括皇权与官僚机构的关

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等等。

第二,政策法令,即用来处理和调整某一方面或者若干方面的关系。

第三,机构的运行和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这是政治制度运行的最终体现,即政体运行机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

1、国体

国家的本质,国家的阶级属性。

国家的本质是由那些在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来决定的。

历史上的中国国体经历的阶段:

领主封建制

2、政体

(1)关于政体的概念

国家形式: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进行自己的统治。

(2)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几个术语的概念

单一制国家——由分层级的行政区域组成的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立法机关、统一的中央政府;国家内部分层级划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地方政府行使中央政府所赋予的地区管理权。

复合制国家——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州、邦、共和国)联合组成的主权国家或国家联盟。各部分的权力是独立的,不是国家所赋予。

联邦制国家——若干政治实体结合组成一个具有主权性质的“独立国家”。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和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联邦政府在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联邦各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联邦政府与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由联邦宪法明确约定,双方均不得超越。联邦政府与各州或邦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美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属于此种。

邦联制国家——若干独立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各成员国是独立国家,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是一种松散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标准的邦联是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组成的塞内冈比亚邦联。如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具有邦联属性。

(3)国家治理形式

统治手段和管理方法,即治国之道。

国家治理形式的分类:民主治理形式;专制独裁治理形式。

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形式的内容:

分土而治——分民而治

民政、军事、监察的事务性分工

决策——执行——监督的流程式分工

秦汉的君主丞相制——隋唐宋元的君主宰辅制——明清的绝对君主制。

直接统治——间接控制(羁縻)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政体丰富多变,这是因为一定的阶级以何种方式组织国家政权,进行统治,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以及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甚至国家关系等等。

4、小结

国体研究的内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

政体研究的内容:国家组织形式、结构形式、治理形式。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以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准。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想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显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呈现人治的特点。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阶级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学科研究开始于近代的1898年戊戌变法。

1906年之后,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种含义广泛的学科名称,逐渐被中国学者和官方所接受。

5、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

何怀宏: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洪振快:《亚财政》,新星出版社,2008年。

张纯明:《中国政治二千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第一,必须注意学以致用,体用结合。

政治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与历史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应该有什么区别?

第二,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

(二)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

微观考证:王仲荦《北周六典》

宏观分析: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中层理论: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第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用现代理论为指导,把中国政治制度史纳入当时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总体中来考察,认识和总结其发展规律和基本特点,给予正确的评价。第三,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不断加深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认识,在正确理解和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基础上,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多元化的特点。(注意与现实的政治制度相结合)

预习思考

1、中国政治制度史萌芽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国家的出现是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的结果吗?为什么?(作为政治制度史的开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3、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途径是什么?

4、宗法制是如何在早期国家得到体现的

5、“封建制”、“封建社会“的概念一样吗?

6、霸主专制与君主专制有什么区别?

7、儒家模式控制型的管理制度有什么重要特征?

8、晚清政治变革有哪些启示?

9、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特点是什么?

思考下面这段话的含义: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是两种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这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一章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国家起源的理论及其具体途径

二、宗法制及其在早期国家中的地位

三、王权、霸权与皇权

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一、中国国家起源的理论及其具体途径

思考: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为什么要从国家起源的理论开始?

作为政治制度史的开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你认为国家的出现是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的结果吗?为什么?

国家起源理论是政治学的根本理论,是深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前提

★国家起源于两种生产决定说

“历史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是两种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

段的制约。……”

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结,表明了国家产生的原因。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社会制度由人的生产来决定,即由血缘关系来决定,它所要求的社会是氏族制度;

生产发展了,社会制度就由生产关系来决定,它所要求的社会制度是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制度。

两种生产对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的制约,体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其中,主要体现为“劳动发展阶段”和“家庭发展阶段”。

“劳动的发展阶段”,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与当时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例如,原始社会“劳动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畜牧业与农业;

第二次:手工业与农业;

第三次:商业与农业、手工业

“家庭发展阶段”是指人们婚姻关系发展变化的形式,即人种繁衍的变化形式。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婚姻是群婚,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但群婚和血缘家庭尚不能构成社会组织。

当群婚由血缘家庭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时,群婚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也就形成了

原始的社会组织。

“普那路亚家庭”夏威夷语,意即“亲密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普那路亚家庭”是实行外婚制的群婚家庭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群婚家庭发展的最高形式。

特点: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

氏族的出现,表明了家庭形式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研究氏族组织对研究国家的起源具有深刻的意义。

氏族的发展:

原始氏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的瓦解

氏族公社→部落→部落联盟(或酋邦)

氏族公社的瓦解是两种生产发展所致

“当部落结为联盟,逐渐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时,国家就从原始社会中脱胎而出了。”——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中国原始社会到国家的过渡是经由酋邦制

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有二种具体途径:一是部落联盟;二是酋邦制。

酋邦式与军事民主制的部落联盟式的区别:

酋邦制:

“……整个社会通常相信是一个始祖先传递下来的,而且酋长这个位置的占据者是在从这个假设的祖先传下来的这个基础之上选出来的,所以在这个网内的每一个人都依他与酋长的关系的远近而决定其阶层”——张光直:《中国青铜器时代》

酋邦制与部落联盟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作用加强,没有部落联盟的民众大会,而是各部酋长的议事会。酋邦制是一种尖锥形的分层社会,是以酋长个人为中心,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

中国原始社会到国家的过渡经由酋邦制的理由:

第一,在较早时期中,中国传说时代人们的共同体,就已经进入了由较多部落组成的部落联合体阶段。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

一种说法为天皇、地皇、人皇;另一种说法为: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

前者是说在宇宙中,天、地、人是最为可贵,故可以并列为皇,而人皇最贵;后者则反映人类最早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五帝”:

三种说法:一说为伏羲(太嗥)、神农(炎帝)、黄帝、尧、舜。另一种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还有一种说法是少嗥、颛顼、高辛、尧、舜。

五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是酋邦制时代。

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制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应该是在此时出现。

传说时代的禹,是中国原始氏族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顶峰。

第二,社会已出现分层现象,部落社会的平等原则已被打破。

第三,社会上已经出现简单的分工。

第四,宝塔形的权力结构出现了雏形。

第五,酋邦具有超血缘的联合体的性质。

尧、舜、禹

关于“禅让”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讨纣,此四王者,人民弑其君也,而天下誉之”

——《韩非子·说疑》

从禹到启:尧、舜、禹的始祖都是黄帝,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时代,奠定了一家王朝的基础。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此时恰恰是五帝时代的结束。

传说中的大禹,不仅大规模疏通河道,而且具有通天的神通,这可能说明他同时具有军事贵族和宗教贵族的双重身份,因此奠定了一家王朝的基础。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启才可以颠覆大禹指定的接班人,开辟一个血缘家天下的传统。

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国家过渡中间经历了“酋邦制”,这种形式使中国国家一经形成时不含有民主性质,而是走向君主专制。

总结:

酋邦模式(早期国家起源特征)

酋邦社会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

宗法制及其在早期国家中的地位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二)、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三代政治制度(以周代为典型)

1、宗法制及其在早期国家中的地位

早期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宗法性

宗,就是人们对共同祖先的崇拜

西方:国家是超越于血缘关系之上的社会政权,是超越私人之上的“公共空间”。

中国:国家是依靠血缘关系的扩大而形成的,是家天下。

二、宗法制及其在早期国家中的地位

★宗法制

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统治形式,渊源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到西周建立时,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西周实际上是一个姬姓家族政权,这个政权的最大特色就是“宗法”。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宗法制既是家族制度,也是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历经春秋战国后逐渐势微。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废弃了西周确立起来的宗法分封体系,宗法也因此失去政治上嗣位继承的作用。但宗法的精神寄于宗族,宗族意识演化成家族关系,而家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影响深远。

可见,从中国政治制度起源来看,政治制度是在旧有的习惯上发展起来的,起着调整社会的作用,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自发性的特征。

同时,国家是在强权的暴力和神权下出现的,政权主要致力于维护政治权力和完善刑罚制度,社会生活的矛盾则用从习惯发展起来的礼治去调节。

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没有经历像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制度或罗马人的共和制度,而是直接实行君主制,建立起王朝。并因此走向政治权术为中心,以刑罚体系为重点,走上人治,轻法治的道路。

三、王权、霸权与皇权

(霸主专制与君主专制的区别)

中国专制皇权绵延数千年,究其产生之初,应在战国之际。

思考:

1、战国时期王权与西周时期诸侯君权的区别?

2、战国时期王权(霸权、霸主专制)与西周时期王权的区别?

3、霸主专制与君主专制的区别?

★战国时期王权与西周时期诸侯君权的异同

“王,天下所归往也。”——《说文》

禹传子(通过暴力)家天下,标志王权产生(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从血缘上看禹和启是父子关系,但从政治上说,他俩却是两种社会形态的的代表人物。

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

春秋时期,国君或称子,或称侯,或称公,在名号上还从属于西周礼制。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兵刑合一”诸侯称号开始不断改变升级直至最后称王。

战国王权脱胎于诸侯君权,与诸侯君权一脉相承。与君权,即诸侯称王以前的权力相较,战国王权其实是君权的加强和扩张。由于战国时期的特殊环境,战国王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在地方建立与郡县制相配套的赋税征收制度,控制经济大权。

各国的变法运动和争霸战争,促进了领主制的瓦解和地主制的形成。贵族的权力被限制或被取消,以事功起家的地主成长起来,形成地主封建制度,国君在自己直接控制的土地上,役使奴隶和农奴生产,形成国家封建制。

(2)亡国之邦被划分为地域单位,失败之族(十伍制)按地域编制,由胜利之国的君主任命官吏管理。以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划分为郡县,所有的臣民都编入乡里,并由朝廷委派的官吏管理。这是中央集权的起点。

(3)牢牢控制军队的统率指挥权。将相分离,在各国都设置由王任命并直接听命于国王的主管军事的将。

(4)建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君主对国家的治理,过去是与贵族合作,现在改为利用官僚。官僚即使还有宗族,也不是以宗主的身份而是以君主臣仆的身份担任官职,他们丧失了封建制中贵族与君主分享权力的特权。国家事务由君主任命官僚来管理,官僚按照君主的命令行事,这是官僚制的起点,也是君主专制的起点。

霸主时期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包括:

俸禄任官制度——打破世卿世禄制

报酬的形式:实物作为支付的手段。

玺印制度

——玺印成为“王”授权的标志,成为官吏权力的象征,“王”通过玺印的收授来任免官吏,加强行政权和对官吏的控制。

上计制度

——定期考核

实行年终考评制度,也称为“上计”。

官吏政绩的制度,王依据考核结果对官吏进行赏罚升降。

考课方法:

一般地方郡一级长官和中央卿一级长官直接呈送记录薄册给君主进行考核,考核工作由

作为“百官之长”的“相”来协助进行。

在考核中区别优劣,优者奖赏金银、增加食邑以至升迁官职;劣者降免职务,甚至施行处分直到刑罚。

战国时期王权与西周时期诸侯君权的异同:

首先,西周时的诸侯国君在经济上对周王负有义务和责任,而战国王权则享有完全独立的经济权利。

其次,西周时期的诸侯君权在名义上屈从于周王权之下,战国王权则一跃而与周王权处于平等地位。

再次,西周时期诸侯君权与战国王权的适用范围不同。

诸侯国君的权力在分封之初仅限于周王所封的小块国土上,封国之外则属于周王管辖。战国王权的适用范围明显超出自己的统治地域。

※战国时期“王权”(霸权专制)与西周时期“王权”的异同:

西周王权是战国王权效法的对象。但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战国王权具有了封建君主专制集权的特色,与西周王权有着本质区别,它更多的是一种霸权,是专制王权。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霸主权力实际上取代了王权。

秦统一后,博采各国专制制度之长,丰富完善后最终确立了历千年而后衰的封建皇权。★霸主专制与君主专制的区别

君主专制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相对于君权对相权的削弱而言的。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可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是实现中央集权的一种形式,中央集权是实现君主专制的必要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霸主专制(王权专制)

——称不上是集权政权,对于其他的诸侯的领导是松散的。它只能说是所谓“王权制度”的一种变态形式,即天子权力的一部分转移到了一个诸侯的手中。

君主专制(皇权的表现形式)

——专制政体的核心,有各种制度保证其形式,由皇帝独裁行使最高统治权。

霸权专制与君主专制最根本区别在于对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产权归属不同。

秦汉之前,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的王,但是他只有自己的一块地。诸侯对自己的土地同时拥有产权和治权两种权利,并且是可以世袭的。

秦汉以后,只有皇帝一个人拥有天下所有的土地的产权,而他的官员,只有在被他任命了以后,才对一个地方拥有了治权。即这个治权不世袭,只有经过皇帝任命的人才能有这个权力。

(三)、秦——清:专制君主制

1、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的异同

相同点:

(1)君主职位世袭、终身。

(2)君主地位至高无上甚至被神化。

(3)君主独揽国家权力。

不同点:

君权是否受制约。

2、关于中国专制君主制的认识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皇权没有约束、监督。自秦汉以来,有“廷议”、“朝议”、“封驳”等制度,充其量不过是帝王在行使最高统治权时的一些补充方式或补充手段。三省制、封驳

制不可能起到真正限制或者监督皇权的作用。(p29)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皇权基本上不受制约。“天”、士大夫集团对皇权专制没有制约。(p6-7)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不能用专制主义把历史说死,专制主义贯通到底,东方专制主义是西方人在观察东方政治时所得的印象……专制更像君主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更多地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品格。

齐涛主编《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是有一定限制的,专制的樊笼之中还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历史时期对君主专制权力的制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朝野所拥有的议政言事权,另一方面是朝议制度,第三方面是谏议。封驳机构的制约。(p21)

马克垚著《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294——336页):在中国“法律”对于王权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只是不如西欧那样强烈而已。中国的君权还受到官僚制度的限制。

许倬云在《历史的分光镜》中说:中国王权并不绝对专制,文官体系在国家与社会的对抗中,是主要的抗衡力量。

钱穆《国史大纲》说:“视秦汉政权、隋唐宋、明清政权是有区别的,中国真正的独夫专制起于明而完成于清。”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把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帝国时代——秦汉的政体还带有贵族性格,世族的力量大;第二帝国时代(隋唐宋)大规模有系统的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第三帝国时代(明清)

3、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皇权是专制政体的核心,是以皇帝独裁专制行使最高统治权的政治概括,是由一套能够保证皇帝顺利行使权力的制度所构成的。

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

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

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

第四,社会治理与控制模式:儒法模式交替

“法家模式”的胜利与崩溃

“儒家模式”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

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

讨论问题:

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专制性问题

1、秦汉以后,家天下的格局没变,皇权的专制性日益突出:

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

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

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讨论问题:专制性问题

皇权的专制性日益突出:皇权是一切权力(包括法律)之源,不受其他任何权力的制约(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除外)。

a、皇帝决策独断性

皇帝决策,有偏听独断、兼听独断之别,均不改变其独断性。

汉代的朝议,唐宋的御前会议、宰相会议、百官会议,以及历朝的谏议不影响皇帝的最后裁

决权。

唐代皇帝的诏令需经宰相会议讨论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宋代皇帝的圣旨需经“二府”下达,只是加强决策的程序性,说不上对皇权的制约。

皇权被窃取、被代行、被分割,不表示皇权受到制约。

b、君主的旨意高于法律等于法律

(杜)周为廷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隠之,上所欲释者乆系待问而微见其寃状。客有让周曰:“君为天子决乎?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

c、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皇权与相权是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君权是绝对的,相权是派生的,相权与皇权不具有对等性,不能制约皇权。是皇权专制的实现形式。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体制内的矛盾君与相矛盾的根源在于皇帝是皇权的所有者,宰相是皇权的使用者。

2、君主专制的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社会(大国,社會成員分散、不穩定,家长制传统)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需要“家長”說了算。故法家、儒家都维护君主专制。

一方面君主必须通过分配君权才能实现专制。另一方面,君主总想直接控制更多的权力,并确保分授出去的皇权不出现异化。

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君主专制就有强弱之分。

根据皇权分散的程度,君主专制是存在阶段性的。总的趋势是皇权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经历了从“相对专制”到“有限专制”再到“绝对专制”这一发展过程。

大臣权力与地位的变化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参照物

独相——群相——兼相

坐而论道——立而论道——跪而论道

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艺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宻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

a、君主丞相制:秦汉

君主丞相制,是在皇帝之下,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丞相或者相国。

1、相权由一个人(秦时有左右丞相,以左为上)掌握。皇权之中,一部分用人权,决策权由丞相行使。

2、西汉中期以后,“中朝”尚书逐渐取代“外朝”丞相,只是用“转移中枢权力”的方式来操控相权的一种策略。

b、君主宰辅制:隋唐宋

所谓君主宰辅制,是指在君主之下,有一个辅政的宰相群体。中枢机构有时分散,宰相由独相变为群相。

(1)宰辅制萌芽、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完善于隋唐。

(2)君主宰辅制政体的特征:

1)中枢机构分割、实行群相制。

2)皇帝之下,宰相仍行使一定的决策权。

(2)宰辅制的实质,是用“分割中枢权力”的方式加强对相权的控制。

实行宰辅制的意义:

(1)分割相权,强固皇权。宋代是相权衰落的关键期。

(2)发挥官僚群体作用,减少失误。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已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飱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羣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承顺而已。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衆,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髙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令诸司,若诏勅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c、绝对君主制:明清

(1)绝对君主制出现的原因

1)从根本上来说,君主宰辅制本身就有绝对专制的倾向。

2)明初的政治局势和朱元璋特殊的个性,促成了君主宰辅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转化。

朱元璋:“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徃徃病及于君国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明太祖文集》卷十)

(2)绝对君主制政体的特点

1)废除丞相,用“取消中枢权力”的方式解决相权,改变了皇帝通过宰相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君主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实现了专制集权的最大化。

2)内阁、军机处不是正式的政府,而是皇帝的秘书,有参议权,而无决策权,这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明显不同。

乾隆:“夫宰相之名,自明洪武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权仅票拟诏旨,非如古所谓秉钧执政之宰相也。”

任何权力都是在合理分配的过程中,才能达到良好运作的目的。废除丞相辅政体制,并不能改变君主必须分散君权以实现专制的必要性,反而造成了传统权力分配秩序的混乱,明代宦官、阁臣专权,一度导致皇权旁落,就皇权与皇帝结合的程度而言,明代以来皇权并未能在事实上强化。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儒家模式

思考:

儒家模式控制型的管理制度有什么特征?

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实行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风靡一时的潮流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民国元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宪法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却成为政治家手中的政治斗争工具。

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到1914年1月国会被强令解散,是所谓“政党政治”的时代。

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在近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1905年孙中山创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开始,政党开始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组织政党,围绕国家政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出现与初步发展,标志着政治主体的近代化、政党化,政治形态由皇权政治转身政党政治。

但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主政时期,基本上是采取硬性移植西方制度的办法确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的,只能成为失败的试验。

★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学说

——建立理想中的民族国家的设想

军政、训政、宪政

“权能分治”

这种建立在个人权威之上的政治设想,也就决定了他的继承者必然要走上“一党专制”和“以人治国”之路,走向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体制。

★南京国民政府的所谓“党制”体制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合的政治制度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自出现以来,受到世界上三大政治治理模式的影响:一是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独裁治理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喧噪一时,对当时的中国有很深的影响。二是英、美式的资产阶段民主治理模式,从兴中会、强学会到以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都将此作为追求的目标。三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终于选择了这种治理模式。

政治党化和“党国”体制,虽然使得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类似现代国家,但在实际上却成为国民党实行统治的工具,没有起到现代政治制度所应该起到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的作用,只是继承了中国封建政治的传统,又采用了部分资本主义政权的管理形式,又吸取法西斯主义个人独裁制的特点。

补充知识点:

商代的“内外服”职官

晚清政治变革

预习思考

1、王权是如何在摆脱各种制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2、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君临之术”实施的基础是什么?

4、皇帝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5、皇帝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6、权臣、母后、宦官、外戚专权为什么会成为皇权的变态形式?

第二章王权和皇权制度

一、王权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皇帝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三、外戚与宦官专权

一、王权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

★1、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王的名号和权限

“后”

夏代最初建立时,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夏启被称为“夏后启”)意思是生育,亦即祖先的意思,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夏初的100 多年里,国家的体制还未完全稳定,依然保留着部落联盟的某些特点。无论是在夏内部还是其他部落,为争夺最高统治地位而进行的斗争相当激烈。直到少康重建夏朝,奴隶制国家才完全确立起来,因此,夏的统治者才逐步称“王”。

“王”(存在1800年)的内涵解读:

从“王”字的本义来看,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

字义本身反映出王被认为是天地人的主宰、最高权力的象征。

从我国王权的形成上看,“王”字在周金铭文中像战斧之形,古文字学家吴其昌解释为:“王字之本义,斧也”。可见,战斧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军权是王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文中分别有“王”、“文王”等字样

王同军事有关,一是说明我国最早的君主是由部落战争的军事首领转化过来的;二是说明最早的国家的重要职能是“在祀与戎”,祖先和军事是并列为“国之大事”的。

从王权产生的经济基础来看,我国的王权起源于父权社会,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是王权产生的经济基础。

我国古代君主之所以被称为“君”,是父权的集中反映。尹字与甲骨文中的父字近形,寓有父辈掌权的意思,君字从尹从口,表示君是诸尹中的最尊者,可以用口来指挥尹。

※2、王权行使的方式

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

王的身份是宗族长兼国家元首

王通过誓、诰、命、训、令等文书或口谕行使权力。例如,在《尚书》中有《甘誓》、《汤誓》、《泰誓》等篇。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予誓告汝”。

王通过“会盟”、“巡守”、“朝聘”等方式控制诸侯。相传“禹朝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3、对王权的制约

思考:

王权是如何在摆脱各种制约中得到发展的?

王权受到的制约有:

首先,王权受到宗法和原有地方势力的制约。

其次,王权受到贵族元老的限制。

例如,商初“伊尹放太甲”事件

再次,王权还受到天地、祖先、鬼神等宗教信仰的限制。

三代的君主权力与宗教还没有融为一体

王权逐渐在摆脱以上各种束缚中加强,走向君主专制。

※4、王位继承制度

自夏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作为家天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了王位继承制度。

据《史记·夏本纪》所载,从夏启至桀,共13 代16 王。从王位继承顺序来看,有的是传子,有的是传弟,基本上是以传子为主。

商代自汤灭桀以至纣王,经过了17 代31 王。在王位继承上,前期是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

经“九世之乱”,至商末,才完全确立传子制度,随后又确立了嫡子继承制。

周代在王位继承上基本承袭商末制度,但有了重要发展,即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种择继承者的标准一经出现,便在其后约3000 年的时间内基本上被当作正统的定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

二、霸主和集权制度

1、霸主及其权力体现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战国诸侯国变法的趋向;

政治思潮学说。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战国诸侯国变法的趋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构成的三个主要条件:

君主独揽大权且君主至高无上

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

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3)君权的体现形式:

官分文武,王之二术,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

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军队

战国时期,形成了君主制约下分权于臣下的局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4)“君临之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思考:

“君临之术”实施的基础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局势动乱,人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安定局面。几乎所有的先秦诸子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呼唤集中使用权力,认为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君主来统一天下,要求“定于一”。

先秦诸家的理论观点为秦的集权统一扫平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为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的“君临之术”奠定理论基础。

※儒家与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法家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思考:

法家可以分为哪几个流派?法家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

法家流派:

从时间上,分为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

前期法家: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在各诸侯国内夺取政权时期的法家。

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悝、商鞅、吴起、慎到、申不害等。

主要观点:

批判传统“礼治”,论证变法的重要性、正义性,注重政治实践,探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诸侯政权的途径;勾勒出一幅“以法治国”的蓝图。

后期法家: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兼并战争实现全国统一时期的法家。

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和李斯

韩非子是后世公认的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宗旨:总结变法和夺取政权的经验,在前期法家法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完整的“法治”理论,以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理论。

前、后期法家的区别:

前期法家思想更具实践色彩;后期法家思想更具理论色彩。

最主要的区别是否否定道德教育的作用。

后期法家将“以法治国”的“法治”理论发展到极端。

从地域上,分为晋法家和齐法家

晋法家(法家主体):以三晋文化和秦文化为基础产生的法家

思想特征:

重农抑商,严刑竣法,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极端夸大刑罚作用。

齐法家:以齐国文化为基础产生的法家派系,主要代表人物是管仲。

思想特征:

重农而不抑商,重法而不全盘否认道德的教化作用。

从理论上,分为法派、势派、术派

先秦法家“法、术、势”三足鼎立

法派代表人物:商鞅

势派代表人物:慎到

术派代表人物:申不害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儒家代表了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封建贵族利益

主要代表人物:

春秋末期的孔丘(孔子),战国时期的孟柯,战国后期的荀子

孔子中心思想:“仁”

思考:

如何理解孔子学说中的以”仁“释”礼“,纠“礼”,损益“礼”的观点?

周礼:

——维护西周宗法制的纽带

周公“制礼作乐”,将夏礼、商礼发展成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周礼”是周人治理国家的唯一准绳。后来的儒家将之概括为“为国以礼”的“礼治”。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

“亲亲”: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

“尊尊”:下极必须尊重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一国之君。

“长长”:小辈必须尊重长辈。

“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

核心:“亲亲”和“尊尊”

“亲亲”是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

“尊尊”是等级原则,旨在维护君主制。

因此,“礼治”特别强调“忠”、“孝”。在宗法等级制度的背景下,“亲亲”和“尊尊”是二位一体,“忠”和“孝”也往往相结合。

▲孔子对西周礼的继承与改造:

第一,引入“仁”的观点,即以礼释仁。在孔子看来,“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人的核心是“爱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外,孔子还提出了“损益”礼的思想。即孔子不抛弃礼但认为必须以仁纠礼。“损益”就是“损”去不符合仁的,不把人当人看待的那部分;“益”指增加重视人的部分。

第二,孔子高扬西周以来的重民思想,把西周时期“敬天”的宗天礼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所

以,孔子所论之礼,是有血有肉宗法之礼,以仁为内在精神和生命力的礼。例如,他着重从血缘心理基础上说明孝是对养育之恩的报答,这样的“孝礼”首先是世俗的人伦之礼。

第三,孔子将西周宗法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忠”和“孝”进行了沟通性的解释,并将原来使用于家族内的制度推至国家,为确立新的非周姓血缘的君父一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将家族伦理与国家伦理连为一体。

▲儒家主要思想:

维护“礼治”以“礼”作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

维护“德治”主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主张“德主刑辅”

维护“人治”提倡“圣贤治国”,将立法、司法权集中于“英明”的君主手中。

孟子中心思想:“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荀子中心思想:“礼”、“化性起伪”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

“中国两千年之学,荀学也”

历朝历代实际上用的是荀子的学说,不完全是孔子的原始学说 .

▲“君临之术”的主要内容——以权势法术为中心

“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

这是从理论上申明,最高的统治权力必须由君主所独占和完全控制运用,但凡有一分可能,绝不容许被分割。只有权柄在握,才能实现其统治。

“势者,王之神”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决定君主能否充分支配权力的主客观条件。权和势是不可分的,所以被视为相同于灵魂的“神”。君主的地位必须与一定的权势相结合,才能名符其实地履行统治。

“法者,偏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这说明,法是公布于全国的普遍准则,它确定了人际社会关系,规范了人们的言论行为,同时也使统治者的意志神圣化和绝对化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术与法的区别在于,术不是明文规定公布于众的,术是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的,是为解决某些具体矛盾而采用的策略手段。这种隐秘幽深而又变化莫测的权木,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多有论述。

术与权、势、法相结合,构成各种权术、势术、法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按中国古代”君临之术”的理论,君主应该以六柄、四位、七术、察六微、两手等,作为驾驭国家机器、驱役全国臣民的手段

六柄:生、杀、富、贫、贵、贱

四位:文武、威、德

七术:众端参观、必罚明威、信赏尽能、一听责下、疑诏诡使、挟智而问、倒言反事。

六微:权借在下、利益外借、托于似类、利害有反、参疑内争、敌国废置。

两手:刑、德。(德主刑辅)

“君临之术”的整体构思为以后高度君主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2000 多年来,高度中央集权的,以君主专制、人治为主轴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就是以上述六柄、四位、七术、两手等作为驾驭国家机器、驱役全国臣民的依据和手段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手法变换而已。

二、皇帝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下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中文“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要研究历代政治制度,绝不可能避开各个时期的皇帝。

皇帝的总数

秦朝2位;汉朝32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

★皇帝的名号

“皇帝”这一名号,创始于秦始皇,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称“始皇帝”

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他提出的第二条针对的是传统的谥法

★皇帝的名位制度

“皇帝”相适应的名位制度,以突出皇帝的崇高权威。这套名位制度包括皇帝自称,臣民所称,与皇帝有关的文书、用具、物品等各方面的专称,与皇帝有亲属关系的人. 皇帝名位制度旨在突出皇帝的权威,确认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名位不同于名号,名号仅是一种称呼,仅有尊敬的意思,没有具体内容。名位则具有实在的内容,旨在突出名号的尊严,将名号延伸为现实的政治统治。

名位的内容既广泛且具体,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名位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的重要构成)

一是称谓方面的专用词语,借以表达皇帝与众不同的崇高地位。

二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专用名称和格式,借以突出皇帝的神圣。

三是政令运作上的凭据,如玺印、诏书等的规制,借以保证皇权的行使。

皇帝制度旨在突出皇帝的权威,确认皇帝统治的合法性。在皇权专制的情况下,名位制度得到不断扩大与发展:

第一,与皇帝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的称呼。

“皇帝”相适应的名位制度,以突出皇帝的崇高权威。这套名位制度包括皇帝自称,臣民所称,与皇帝有关的文书、用具、物品等各方面的专称,与皇帝有亲属关系的人.

皇帝名位制度旨在突出皇帝的权威,确认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第二,年号的出现与更改。

年号

汉武帝时,年号制度正式建立。

新君即位一般要“改元”,国有大事也会改元。

皇帝可有多个年号,也可只用一个年号。

年号一般两个字,也有三字、四字、甚至六字者,如王莽的“始建国”,宋太宗的“太平兴国”,西夏的“天授礼法延祚”。

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在位时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上也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皇帝,如明朝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