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精课程设计

酒精课程设计

酒精课程设计
酒精课程设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酒类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年产2.1万吨酒精厂发酵车间的设计

系(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设计者马作霖

班级食品科学0742班学号18号

指导教师彭欣莉曹柏营

2009 年12 月07 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一、酒精工业的发展 (2)

二、酒精行业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酒精应用食用酒精

-第二章工艺流程 (6)

一、生产工艺 (6)

(一)生产产量及方案 (6)

(二)生产方法的选择 (7)

(三)主要工艺参数 (7)

第三章物料衡算及设备选型 (8)

一、物料衡算 (8)

二、设备选择 (9)

(一)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计算 (9)

(二)实例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结论 . (11)

发酵工段设备一览表 (11)

第一章概述

一、酒精工业的发展

一、现状

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

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

随着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正在得到飞跃发展和提高,深信21世纪初期一定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二、国内酒精蒸馏流程的进展

淀粉质原料→蒸煮→发酵→蒸馏→酒精

(糖质含糖蜜)(糖质原料无需蒸煮)

1、两塔

(1)50年代初,天津、地方国营哈尔滨(顾乡屯)等酒精厂采用的两塔间断蒸馏流程。

(2)50年代初间歇流程生产能力低、消耗大,相继改为连续蒸馏。上海新亚酒精厂采用的两塔液相过塔流程。

(3)山东黄台酒精厂采用的两塔半液相过塔流程。

(4)1953年南阳酒精厂为降低煤耗采用了两塔气相过塔蒸馏流程生产95%(V)酒精。

(5)1956年部颁医药用酒精标准实施后,上海酒精厂、资中糖厂采用的两塔气相过塔塔板取酒流程。

(6)1981年“GB394-81酒精”国家标准实施。山东坊子酒厂等蒸馏楼不够高的企业采用强制回流工艺流程。

(7)两塔蒸馏的工厂为提高质量和节能采用醪塔有排醛段的两塔蒸馏。

2、三塔

(1)50年代上海中国酒精厂和以糖蜜为原料四川多个糖厂采用的三塔液相过塔流程。

(2)1956年南阳酒精厂采用塔板取酒和增加脱甲醇塔生产医药用酒精。

(3)用糖蜜为原料生产酒精采用三塔半直接式流程。

(4)1981年“GB394-81酒精”国家标准实施后,山东等厂采用三塔(两精塔)流程生产较低甲醇酒精。

3、四塔

(1)山东酒精厂采用醪塔、精馏塔、脱甲醇塔、杂醇油塔的四塔流程。

(2)哈尔滨酒精厂(马家沟)采用醪塔、排醛塔、精馏塔、脱甲醇塔的四塔流程。

还有上海华星工厂采用的醪塔、排醛塔、精馏塔、醛酒精馏塔的四塔流程,四川广元酒精厂采用的醪塔、排醛塔、精馏塔、杂醇油塔的四塔流程。

4、五塔

上海美利(美龙)化学厂采用醪塔、排醛塔、精馏塔、脱甲醇塔、杂醇油塔的五塔流程。

5、多效蒸馏(差压蒸馏)的引进和推广

改革开放后,我国酒精蒸馏流程有了新的进展。国外都已采用的多效蒸馏也由引进到自行设计应用。

(1)1989年安徽特级酒精厂引进法国Speichim公司生产能力60KL/d的六塔二效蒸馏设备投产。

生产无水酒精时为八塔流程。

(2)1992年吉林天河酒精饲料公司引进奥地利奥高布殊(VOGELBVSOH)公司未包括脱甲醇塔的四塔蒸馏投产,用于玉米原料生产,后因酒精中甲醇含量高又增设脱甲醇塔.

(3)轻工部广州设计院与城月糖厂等协作消化吸收国外经验,生产能力为40T/d的四塔二效蒸馏于1992年投产。

醪塔在减压下操作,底温85℃左右,排醛塔、精馏塔在加压下操作,顶温102℃,脱甲醇塔在常温下操作,底温82℃左右。

据报道,此流程每吨酒精耗蒸汽3吨,耗冷却水减少10~30吨,耗电增加15~20kwh。

(4)1993年吴川糖酒机械公司与朝阳酒厂协作,国产三塔二效蒸馏流程投产。

(5)某糖蜜酒精厂采用的三塔式差压蒸馏流程

精馏塔与初馏塔组成的二效系统。精馏塔为第一级加压塔,初馏塔为第二级减压塔,醪塔为常压塔。

发酵成熟醪先经初馏塔顶面的热交换器预热到65℃后进入初馏塔顶层,然后逐层向下溢流到塔底层进入列管热交换再沸器,在此用精馏塔顶来的酒精蒸汽(压加0.15MPa,温度100℃)加热到85℃时进行外循环蒸发,废液从塔底P抽出。初馏塔酒汽经冷凝后进入暂贮缸,用泵送入醛塔中部,冷凝器的不凝性气体则用真空泵抽出,以保持初馏塔在0.05Mpa条件下进行真空蒸馏。

醛塔用精馏塔底压力0.18Mpa,温度130℃废水,通过闪蒸所得的二次蒸汽加热,不足部分补充生蒸汽,其操作工艺同一般常压蒸馏。从塔顶冷凝器分离醛酒。塔底层的脱醛酒则用泵送去精馏塔。

精馏塔用直接蒸汽加热,维持塔压0.18MPa进行加压蒸馏,脱醛酒在塔中浓缩。塔顶酒度为95~96%,温度为100℃酒精蒸汽通过导汽管向下进入初馏塔底侧的热交换器——再沸器,用初馏塔的醪液进行冷凝,凝液(酒精)流入暂贮缸,再用泵向精馏塔顶进行强制回流。成品酒精从塔的上部取出,杂醇油则入进料层附近提取。

6、小结

酒粗蒸馏耗用热能占酒精生产总热能耗的60%左右,投入的大量热能都为馏出的酒精气或排出的废槽废水所带出。热效率很低,采用多效蒸馏,使热能多次利用,理论上二效蒸馏省能效率50%,三效为66.7%,四效为75%,再增多效,省能效率提高小,投资增加过大,因此选用多效蒸馏,要因厂制宜,适合国情,讲究经济实效。同时适宜的蒸馏流程的采用还需和最适工艺条件,最佳微机调控和人员素质等相结合。

从我国酒精蒸馏流程的发展过程可见,1956、1981、1989三次国标的制订、修订推动了酒精生

产技术的发展,采用即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节能流程,使蒸馏流程更趋合理。

2002年“GB10343-2002”酒精国家标准实施,当年3-9月,广西轻工产品监督检测站抽检了广西56家酒精生产企业的产品,38家糖蜜为原料的产品全部合格,18家以木薯为原料的全部不合格。甲醇含量超标的有13家,其中10家是因新标准甲醇的质量标准提高而不合格。降低酒精中的甲醇含量必然为工厂所关切,也必将是广西木薯酒精厂,对蒸馏流程进行技改提高技术水平的推动力。

三、蒸馏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节汽措施

1、降低回流比。(回流酒精量和产酒精量之比)

石油危机前,实用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4—1.6,石油危机后为了节能多用1.2,甚至1.1。(1)增加精馏塔塔板数,提高精馏效率,降低实用回流比。

(2)采用新型高效塔板或填料。我国酒精工业醪塔多数采用S型塔板,精馏塔等多数用浮阀,其次为导向筛板、斜孔等。

2、提高预热醪温。

工厂常用酒精气预热醪温到60℃左右,再利用酒精糟预热醪温到70℃最高可以到82℃。

3、气相过塔:比液相过塔节省蒸汽,使蒸汽消耗降到1300Kg/t酒精。

4、低化蒸馏工艺操作,使蒸馏稳定运行

(1)进料出料均选择适当的板级,采用适当稍多的提馏段塔板,进行微机调控。

(2)正常分油,使精馏段中部塔板中杂醇油和酯的含量稳定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四、目前,酒精企业正在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1、压力喷射蒸煮技术。改变套管式、塔式蒸煮方式,减少了醪液焦化、堵塞现象,缩短了蒸煮时间,保证了蒸煮质量,节能提高蒸煮效率。

2、浓醪发酵技术。使用超级高酒酵母,发酵液酒精度从过去9-11%提高到13%(V/V),天津冠在实业公司可以达到15%,世界先进水平为16—17%(V/V)。

3、多塔差压蒸馏。充分利用二次蒸汽的热能,提高产品质量。

(1)巴西采用两套醪塔段精馏段流程。每套各有醪塔段、精馏段,生产质量差的含水酒精,专用供发动机。据报导可省能34—38%,耗蒸汽1.2T/T酒精。

(2)其糖蜜酒精厂的以酒精糟水蒸发的二次蒸汽为热源的结合二个精馏塔的多塔蒸馏流程。

以一效蒸发罐二次蒸汽为热源先生产92°GL粗酒精,需要时再精制。精制时只第一精馏塔加压操作使用锅炉来蒸汽,其余塔负压操作。每百升纯酒精消耗如下,蒸汽180kg(二个精馏塔比一个精馏塔省蒸汽约70kg),电3—4度,水8m3。

五、无蒸煮糖化工艺,目前已有少数厂采用。虽目前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正进一步研究,但已为今后无蒸煮糖化工艺生产酒精提供了借鉴。

六、酒精槽液治理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引进部分先进设备之后,消化吸收并有所创新,设备国产化程度提高,如分离设备、蒸发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开发了不少新产品。

二酒精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酒精生产基本上是发酵法,合成酒精只占 3.5%,这一趋势在“十五”乃至更长的时间仍将维持。根据《全国酒精行业“十五”计划和2015 年规划(草案)》,“十五”期间,酒精的生产规模为300 万吨(商品量为200 万吨),2015年的生产规模将达到400 万吨(商品为300 万吨)。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提高特优级和优级品酒精的比例。在本世纪,将试点发展综合利用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对使用玉米原料的企业,以湿法取代半湿法取脐去皮,在生产淀粉和各种糖品的同时生产酒精,以提高资源的高度有效利用和企转摘于中国酒业新闻网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调整行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结构调整,改变目前生产布局不合理部分,使酒精生产与原料高产区密切结合,以利于提高酒精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停止在大中城市内建酒精厂。淘汰高温蒸煮、稀醪(酒份8%以下)的发酵工艺;推广中、低温蒸煮,浓醪发酵(酒份在10%以上)和差压蒸馏等工艺,降低能耗。“十五”期间有15%(2015 年有35%—40%)的酒精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达到每吨优级酒精耗蒸汽小于4.2 吨(蒸馏用汽小于3 吨),耗电小于180 KWH,耗水小于50 m3;每吨DDGS 耗蒸汽小于2.5 吨,耗电小于180 KWH。

三食用酒精

食用酒精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白酒有什么用途食用酒精就有什么用途。食用酒精不是一般的酒精。酒精学名乙醇(C2H5OH),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一般被称为工业酒精。而食用酒精必须以薯类、谷物,或废糖蜜为原料,必须通过发酵法酿造。

第二章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艺

(一)生产产量及方案

产量:年产酒精21000吨

产品品种:含乙醇95%(V)相当于92.1%(W)食用酒精

(二)生产方法的选择

工艺方法:利用玉米为原料,双酶糖化,添加酒精酵母连续发酵、三塔蒸馏的工艺是目前最成熟、最典型的生产工艺。

酒精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α-淀粉酶糖化酶

↓ ↓

玉米→粉碎→调浆→连续蒸煮→蒸煮醪冷却→糖化→糖化醪冷却→连续发酵→↑↓酒母醪排醛废水CO2回收↓ ↑↑

成熟发酵醪→粗馏→醛塔→精馏→成品酒精

↓ ↓

废糟杂醇油

DDGS(全价干酒精)

(三)主要工艺参数

年生产天数:300天

玉米含水:15%

玉米粉产率:87%

玉米含淀粉:63%

玉米淀粉实际出酒率:53%

发酵周期:55-60h

原料粉碎率:1.5-2.5mm

原料加水比:1:3

α-淀粉酶用量:5-6u/原料

蒸煮温度:90-110℃

蒸煮时间:100min

糖化酶用量:100-150u/g原料

糖化温度:58-60℃

糖化时间:45min

糖化醪固形物浓度:16-18%

糖化醪PH值:4.0-4.5

接种量:10%-20%

稀释速率:0.05-0.1

发酵温度:31-33℃

发酵罐装料系数:85-90%

发酵醪酒精浓度:8-10%(V)

第三章物料衡算及设备选型

一、物料衡算

表1 主要物料衡算表(95%(V)酒精)

二、设备选择

(一)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计算

1、发酵罐体积计算

糖化醪流量37.3t/h,醪液比重为1.07,则糖化醪体积流量为:

F=37.3/1.07=34.9m2/h

采用多罐连续发酵工艺,双罐流加法,即预发酵罐和罐组首罐流加糖化醪,预发酵罐流加量为总量的17%,控制稀释速率D0=0.09;罐组首罐糖化醪流加量为总量的83%,稀释速率D1=0.04,预发酵罐和发酵罐的填充系数为φ=0.9,则预发酵罐糖化醪流量F0=17%*34.9 =5.9m3/h

预发酵罐V0有效=F0/D0=5.9/0.09=65.6m3

预发酵罐V0全=V0有效/φ=65.6/0.9=72.9 m3

首发酵罐糖化醪流量F1=83%*3409=28.9m3/h

首发酵罐V1有效=F1/D1=28.9/0.05=578m3

首发酵罐V1全=V1有效/φ=578/0.9=642.2m3

预发酵罐和发酵罐直径d与高H的关系H=1.5d,锥形封头高与直径的关系h1 =0.1d,V全=(π/4)d2(H+h1/3),V全=1.2d,所以经计算得d0 =7.4m;d1 =15.2m

取预发酵罐d0=7.4m,则H0=11.1,h01=0.74m,经算V0全=498.4m3>487.7m3

取首发酵罐d1=15.3m,则H1=22.9m,h11=1.53m,经算V1全=4297.8m3 >4290.2m3 所以预发酵罐、首发酵罐体积可满足生产需要

2、发酵罐组个数确定

设发酵周期为60h,发酵液的体积流量为232.6m3/h,发酵罐组设1个成熟醪贮罐,发酵罐组个数为:

N=34.9*60/(_4290.2*0.9)+1=4.6个

取整数n=5个,故本设计选取预发酵罐1个,发酵罐5个。

(3)发酵罐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

F=Q总/K△t m

Q总=Q生-Q蒸发-Q罐壁

由于罐体较大,所以采用罐外螺旋板换热器循环换热,传热系数K=860*4.186~2580*4.186kj/m3·h·℃。首发酵罐料液流量248.9t/h,醪液浓度由18%→4.4%,放热量最大。可取麦芽糖的放热613.6kj/h

Q生=3703*1000*(18%-4.4%)*613.6=3112670kJ/h

Q蒸发+Q罐壁=8%Q生=249013kJ/h

Q总=3112670-249013=2863657

平均温度差△tm=(△t1-△t2)/㏑(△t1/△t2)

31℃← 31℃发酵液

20℃→ 25℃冷却水

△t1=11 △t2 =6 代入△tm=(11-6)/㏑(11/6)=8.2℃

首发酵罐换热器面积:

F=Q总/K△t m =2863657/(1200*4.186*8.2)=69.5m2

首发酵罐换热器冷却水流量:

W=Q总/c p(△t2-△t1)=2863657/4.18(25-20)=137017㎏/h=137.0t/h

第四章结论发酵工段设备一览表

表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发酵罐示意图

(完整版)酒精浓度测试仪设计详解.doc

酒精浓度测试仪设计报告

目录 酒精浓度测试仪设计报告 (1) 一、设计意义 (3) 二、硬件设计 (3) 1、设计框图 (3) 2、乙醇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 (4) 3、单片机电路 (7) 4、显示电路 (8) 5、供电及程序下载电路 (9) 三、Protel 硬件开发软件 (10) 1. Protel 软件组成 (10) 2. PCB 板设计 (11) 四、软件编程 (13) 1、软件流程图 (13) 2、主程序 (14) 五、下载与调试 (20) 1、 USB 转串口驱动安装 (20) 2、下载程序 (21) 参考文献 (22) 程序 (22)

一、设计意义 自《刑法修正案 ( 八) 》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醉酒驾驶”正式入刑。不仅交警部门,而且很多车主都期盼能够有便携仪器方便地测量气体酒精浓度,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有效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研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是一款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气体乙醇浓度检测工具,采用高精度 MQ-3乙醇气体传感器对空气中的乙醇浓度进行检测,利用宏晶公司高性能低成本单片机 STC89C52对检测信号进行 A/D 转换和处理,最后通过液晶屏显示输出。本研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还具有醉酒阈值设定功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或用户需要设定修改醉酒阈值,并进行保存。 二、硬件设计 1、设计框图 本研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框图如图1 所示。MQ-3 乙醇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输出随乙醇浓度变化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系统,经 AD 转换,与设定的醉酒阈值进行比较,并显示或报警。

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算醉驾

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算醉驾 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算是醉驾正常的情况下是每百毫升血液中含有八十毫克即为醉驾。但是酒驾的检查也有很多种,有血液检查和呼吸检查。而一旦查出醉驾一般都是吊销驾照,并且五年内是禁止驾驶机动车的,如果情节严重还会追求法律责任。 一、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算醉驾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 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 血液酒精浓度只要超过0.2以上都属于酒驾,不过酒驾也分很多种,在《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详细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或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员和非机动车驾驶员,酒精含量为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的酒精浓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

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饮酒驾车。 二、关于酒驾的规定有哪些 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酒驾 3、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 4、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驶证6个月;再次酒驾拘留10日和罚2000元,吊销驾驶证。 5、酒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证且5年禁驾。 6、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7、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饮酒驾驶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工业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木薯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1、原料除杂:对木薯进行初步除杂,除去泥块、石子、绳线等杂物及金属体。 2、原料粉碎:是为了减少蒸煮时间、便于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及提高淀粉出酒率等。木薯干的水分较低,淀粉含量高,容易破碎。采用一级粉碎,负压送料。 3、拌料预煮:拌料水用蒸馏室冷却余水,水温控制在70℃左右,温度过低,加热时震动大,对原料的均匀糊化不利,温度过高,料液粘稠。料水比控制在1:2.5~3。拌料完成后,加ɑ-淀粉酶(加入量为0.2L/T淀粉原料)液化15min,主要目的是降低预煮醪的粘度,对浓醪发酵有利。 4、蒸煮:液化完成后,迅速将醪液升温至92℃,蒸煮时间应在90min 以上。蒸煮醪要呈微黄色,不含颗粒,定时检测化验。 5、糖化:先准备好20倍糖化酶的稀释液,再将蒸煮液经由真空冷却器进入已彻底冷却并杀菌的糖化罐内,控制温度为58~60℃,同时按100u/g 原料流加糖化酶进行糖化,时间应保持30min。糖化指标为:总糖10-13;总还原糖5-6;糖化率45%;酸度4.3。 6、发酵:将糖化醪液冷却后泵入发酵罐内,同时加入10%酒母醪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0~34℃,发酵时间控制在50h左右。发酵成熟醪检测指标为:酸度≤6.2,残糖≤1%,残余还原糖≤0.3%,酒精份10~12%(v/v)。 7、蒸馏工序:发酵成熟醪液经预热器加热后,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粗馏塔塔底通入蒸汽,控制粗塔塔底温度为108℃-111℃,顶温为96~98℃,酒精糟液从粗馏塔底部排出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酒精含量约50%的粗酒精蒸气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精馏塔中部,精塔底温为108~109℃,中温为84~85℃,进行精馏,精塔底部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场,然后再经水洗、脱醇等工序制成成品,成品酒精和杂醇油分别经冷却进入成品储罐。

饮酒、醉酒驾驶酒精检测标准

饮酒、醉酒驾驶酒精检测标准 血液中地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每地为醉酒驾驶,需承担刑事责任. 血液中地酒精含量小于每且大于或者等于每,为饮酒驾驶. 附: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地《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于年月日正式实施.)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地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驾车中地车辆驾驶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地条款通过本标准地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地条款.凡是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地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地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地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地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地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血、尿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酮、正丁醇、异戍醇地定性分析及乙醇、甲醇、正丙醇地定量分析方法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辆驾驶人员 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酒精含量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地酒精浓度. 饮酒驾车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地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小于地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地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地驾驶行为. 酒精含量值 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地酒精含量临界值见表. 表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 行为类别对象临界值() 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 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 血液与呼气酒精含量换算 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可按标准换算成血液酒精含量值.

人人车课堂:酒精含量多少算酒驾

人人车课堂:酒精含量多少算酒驾 酒驾是每一个有车族都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到底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算酒驾估计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很清晰的概念,有人会问“一瓶啤酒算酒驾吗”?到底算不算,今天人人车二手车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酒驾的知识。 酒精含量多少算酒驾 车辆驾驶人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药品嫌疑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送交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应当及时抽血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检测行为通知(是否通知到不影响检测)被检测车辆驾驶人的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1)认定饮酒驾车、醉酒驾车必须通过抽血检验才能认定;不能仅凭呼吸式酒精检测器检测结果判断车辆驾驶人是否饮酒、醉酒。

(2)饮酒驾车、醉酒驾车的认定标准: A.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的,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 B.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的,认定为饮酒驾车行为; C.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酒驾车行为。 一瓶啤酒算酒驾吗 酒驾不是以喝了多少酒来计算的,而是通过呼吸或者血液中含有的酒精量来计算的。 按照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 1杯啤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会达到20mg/100mL左右,而达到醉酒驾驶80mg/100mL只需要三两低度数白酒或两瓶啤酒。

人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不同酒类量化分别是: 70°白酒约40g; 60°白酒约60g; 50°白酒约80g; 40°白酒约120g; 日本清酒约400g; 红酒约480g; 啤酒约2瓶或4罐。 换算一下,一瓶啤酒按600毫升酒精含量百分之3.5计算,两瓶啤酒就大约为二两白酒。

酒精生产工艺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酒精的生产流程设计 班级:2011级2511班 姓名:刘兴李德静 廖军梁炯 学号:20112511006 20112511032 20112511018 20112511034 指导教师:邓启辉 时间:2013 年7 月5 日

计划表: 内容组员学号备注前言、绪论全部6、18、32、34 汇编 生物发酵法刘兴、李德静6、32 汇编 化学合成法廖军、梁炯18、34 汇编酒精的用途及总结展望全部6、18、32、34 汇编CAD 李德静、廖军32、18 I

前言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等。 二、设计目的: 1、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2、通过本次专业实习设计可以看出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哪些不足,学会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 三、设计意义: 酒精工业是在酿酒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工艺新设备新菌种不断涌现,酒精产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稳定提高;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淀粉出酒率及开展综合利用与消除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酒精采用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工艺流程,逐步实现了淀粉质原料和化学原料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四、设计原理: 生物发酵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植物中的淀粉,其余的部分仍可综合利用,生产出专用饲料和农业复合肥等产品。在综合利用方面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最为普遍,有的厂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干冰、纯碱和小苏打。在自动控制仪表方面也有进展,有的厂已采用电脑实现了主要工序集中控制,目前,我国一些酒精厂正在朝着生产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方向发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石油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开发和加工工业产生的乙烯气为原料,使得乙烯水合法的原料得到充分保证。 II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南(飞行检查)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司法厅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声明 本作业指南及相关材料内容仅供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之用,未经组织方同意或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或作为其它用途。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 作业要求 1.检查组 1.1 由2-3名技术专家(其中1名为组长)和1名司法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1.2 负责将待测样品带至被检查机构检查现场,并完成移交确认工作。 1.3向被检查机构宣布检查要求、注意事项、公正和保密性声明。 1.4按要求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并完成《现场检查表》(见第7页至第9页),并签字 确认。 2.待测样品 2.1待测样品共2份,每份样品约5mL。 2.2每份样品均为有一定乙醇含量的血液样品,且都含有1%的NaF成分。 2.3样品采用硬质塑料管密封分装,加以“血液样品”字样的安全标识,置于内装有冰袋的塑料泡沫盒内,避免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引起损坏、混淆、腐败。 3.被检查机构作业要求 3.1机构代表随机抽取待测样品(最后次序的参加机构除外),对样品的包装、性状、数量进行查验后签字确认。若有疑问应及时向检查组提出,由检查组负责协调或解决。 3.2经确认后,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等过程按照机构规定进行,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结果报告等整个过程。 3.3 测定完成后向检查组提交以下材料: A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见第5页); B 检测过程记录(如果有)和检测图谱的复印件。 3.4 检测完毕后由参加机构负责处置样品余样。 4.相关说明 4.1参加机构对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提交《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 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等整个过程超过2个小时的,应视检测结果 无效,按“不通过”结果处理。 4.2在观察检测过程的同时,检查组需通过现场核查、记录和档案查阅以及人员 询问等方式进行检查,请参加机构予以配合并确定陪同人员。 4.3 检查组在下列任何情况之一时,经请示组织方同意,可以停止现场检查: a) 实验室实际状况(鉴定人、设备、鉴定场所)与行政登记信息不符合; b) 现场不具备技术能力评审条件;

酒精浓度测试仪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酒精浓度监测仪的设计学生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系别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009 年月日

目录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1 序言 (1) 2 酒精浓度监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2) 2.1 89C51单片机系统 (2) 2.1.1 单片机片内结构 (2) 2.1.2 89C51芯片介绍................................................ ..9 2.2 A/D转换电路................................................. .. 3 2.2.1 ADC0809的引脚及功能.. (3) 2.2.2 ADC0809的结构及原理 (3) 2.3 LED显示电路 (3) 2.3.1 LED显示器的结构 (4) 2.3.2 L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4) 3 酒精浓度监测仪系统的软件设计 (4) 3.1 初始化程序 (5) 3.2 A/D转换子程序 (5) 3.3 显示子程序 (5) 4 结论 (7) 注释 (7) 参考文献 (8) 外文页............................................................11

酒精浓度监测仪的设计 摘要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呼气酒精测试仪对驾驶人员进行现场检测,以确定被测量者体内酒精含量的多少,以确保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酒精浓度监测仪是一种以气敏传感器和单片机为主,监测空气酒精浓度,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空气酒精浓度监测仪。其可监测出空气环境中酒精浓度值,并根据不同的环境设定不同的阈值,对超过的阈值进行声光报警来提示危害。此外,空气酒精浓度监测仪还能监测某一特定环境的酒精浓度如酒精生产车间可避免发生起火、爆炸及工业场地酒精中毒等恶性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关键词单片机酒精浓度监测仪 A/D转换声光报警 1 序言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而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为此,需要设计一智能仪器能够检测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本论文研究的是一种以气敏传感器和单片机为主,监测空气酒精浓度,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空气酒精浓度监测仪。其可监测出空气环境中酒精浓度值,并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设定不同的阈值,对超过的阈值进行声光报警来提示危害。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硬件设计部分和软件设计部分。硬件部分为利用MQ3气敏传感器测量空气中酒精浓度,并转换为电压信号经A/D转换后传给单片机系统,由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进行信号的处理,显示浓度值以及超阈值声光报警。软件部分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各个子程序的功能相对独立,便于调试和修改。而硬件电路又大体可分为单片机小系统电路、A/D 转换电路、声光报警电路、LED显示电路,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将会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详细介绍;程序的设计使用汇编语言编程。

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分析模型

摘要:本文使用简单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对人们饮酒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了分析。 首先,针对酒精在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中的吸收、分解和排除规律,建立了关于消化系统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微分方程模型(模型一),求出了血液中酒精含量 的解析解 )() ()(211212t k t k e e k k V m k t c ----=β,并利用题目给出的参考数据,针对不同的 啤酒瓶规格,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得到模型中的参数9129.21=k 和1380.02=k ; 然后,针对不同的饮酒方式建立了三个不同的描述消化系统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模型(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 模型二 ??? ?? ??? ???--=+=-=-=---) ()()(21112112121221121 11 T k T k T k e e k k m k T x e m m T x x k x k dt dx x k dt dx ββ模型三 ???????????==-=-=0)0(,0)0(21221121 11 x x x k x k dt dx x k J dt dx β 模型四 ?? ?? ?????==-=-=T T x T x x T x x k x k dt dx x k J dt dx 221122112111 )(,)(β 利用这些模型对大李的困惑,给出了合理、准确的解释,并分别求出了快速和慢速喝3瓶啤酒和半斤38度白酒后不能驾车的准确时间分别为13.7, 16.2,14.8,17.3小时;在模型应用3中详细分析了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峰值问题,得到了几个十分重要的结论: 定理1:摄入同样容量酒精的前提下,瞬间喝酒比均匀喝酒酒精含量降到低水平的 时间更短。 定理2:饮酒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曲线为单峰曲线,即只有一个极大值; 推论1:瞬间喝酒时,达到酒精含量最大值的时间与酒精摄入量无关,只与比例 常数21k k 和有关,且时间为2 12 1ln ln *k k k k t --= ; 推论2:慢速喝酒时,达到酒精含量最大值的时间与酒精摄入量无关,只与比例常数 21k k 和及饮酒持续时间τ有关,且时间为()() 1 21 ln 1ln *12k k e e t k k ----= ττ; 最后,我们分析了周期性喝酒的,通过分析,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只要适当控制饮酒量和饮酒次数,完全可以还能开车。 作为结束,我们写了一篇短文,作为对想喝酒的司机的忠告。 关键字:非线性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微分方程组、峰值、酒精含量

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

目录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2)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2) 1.2 CAD流程图 (4) 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5) 2.1 标准节流装置设计概述 (5) 2.2 原始数据 (5) 2.3 标准节流装置计算 (6) 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10) 3.1 调节阀选型 (10) 3.2 调节阀口径计算 (10) 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多数采用连续蒸煮工艺,只有少部分小型酒精厂和白酒厂,还采用间歇蒸煮工艺,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间歇蒸煮法 间歇蒸煮法常用的蒸煮设备是立式锥形蒸煮锅,其外形和结构简单。 1.间歇蒸煮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酒精厂间歇蒸煮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加压间歇蒸煮,一种是添加细菌淀粉酶液化后低压或常压间歇蒸煮、 加压间歇蒸煮是原料经人工或运输机械送到蒸煮车间,经除杂后进入拌料罐,加温水拌料,并维持一定时间,然后送入蒸煮锅中,通入直接蒸汽将醪液加热到预定蒸煮压力,维持一定的蒸煮时间,蒸煮时间结束后,进行吹醪。操作工艺流程如下: 温水蒸汽 ↓↓ 原料→除杂→粉碎→拌料→泵→蒸煮→成熟蒸煮醪送入糖化锅 (1)加水蒸煮整粒原粒时,水温要求在80~90℃,尤其是蒸煮含有淀粉酶的甘薯干,更不能用低温水。蒸煮粉状原料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要求在50~55℃。原料加水比因原料不同和粉碎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粉状原料为1:3.4至1:4.0;薯干为1:3.0 至1:4.0;谷物原料为1:2.8至1:3.0 (2)投料。蒸煮整粒原料时,投完粒即加盖进汽,或者在投料过程中同时通入少量蒸汽,起搅拌作用。蒸煮粉状原料时,可先在拌料桶内将粉料加水调成粉浆后在送入蒸煮罐;或向罐内直接投料,边投料,边通入压缩空气搅拌,以防结块,影响蒸煮质量。投料时间因罐的容量大小和投料方法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5~20min。 (3)升温(生压)。投料毕,即关闭加料盖,通入蒸汽,同时打开排气阀,驱除罐内冷空气,以防罐内冷空气存在而产生“冷压”,影响压力表所指示的数值,不能反反映罐内的真实温度,造成原料蒸煮不透。正确排出“冷压”的方法是:通入蒸汽加热时,打开排气阀,直到排出的气体发白(水蒸气),并保持2~3min,而后再关闭排气阀,升温时间一般40~50min。 (4)蒸煮(定压)。料液升到规定压力后,保持此压力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原料达到彻底糊化的操作,工厂常称之为定压。 定压后,通入锅内的蒸汽已经很少,锅内热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下部原料局部受热而焦化,上部原料受热不足而蒸煮不透。另外,料液翻动不好,原料与罐壁及其相互之间撞击摩擦轻缓,则导致原料的植物组织和淀粉粒不易破裂。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和彻底糊化,采用循环汽的办法来搅拌罐内的料液。一般每隔10~15min循环换汽一次,每次维持3~5min,直至蒸煮完毕为止。循环换气后使罐内达到原规定压力。循环换汽和稳压操作,是保证蒸煮醪液质量的两个重要条件。 (5)吹醪。蒸煮完毕的醪液,利用蒸煮罐内的压力从蒸煮锅排出,并送入糖化锅内。吹醪时间视蒸煮罐容量的大小而定,不得少于10~15min。

智能仪器-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

综述 对于酒后驾车行为的监督在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气体传感器逐渐向着低功耗、多功能、集成化方向的发展,以便于更准确更方便的检测出酒精浓度,更大程度上防范事故发生,因此,便携式酒精浓度检测仪具有十分广阔的现实市场和潜在的市场要求。 目前国际公认的酒后驾车的限定有两种,一种是酒后驾车,一种是酒醉驾车。根据我国2003年的修订规定,当驾驶者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0.2mg时,就会被认定为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0.8mg时,则会被认定为醉酒驾车。当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g 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本文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酒精浓度检测仪以单片机和酒精传感器为核心,具有LCD实时显示浓度值的功能,不同颜色LED彩灯显示酒精浓度的不同范围,从而判断司机是否处于酒驾状态,如若酒驾则判断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一旦超过一定阈值即蜂鸣器报警同时报警灯亮。而且还可以通过按键进行待机与检测功能随时切换,在待机时进行简易计时,超过十分钟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可用硬件复位来唤醒单片机。本设计采用C 语言来实现其软件功能。该仪器硬件电路设计简单、软件功能完善、灵敏度高、工作性能好,并且具有尺寸小、方便携带的优点。

1方案论证 1.1方案设计与分析 本文设计的便携式酒精浓度测试仪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采集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外围电路带有LCD显示以及键盘电路,无需其他计算机,用户就可以与其进行交互工作,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显示,休眠等功能。其中显示功能如下: A.酒精含量<20mg/100ml时,安全灯(绿色LED灯)亮; B.20mg/ml≤酒精含量≤80mg/ml时,警告灯(黄色LED灯)闪烁; C.80mg/ml≤酒精含量时,危险灯(红色LED灯)闪烁,蜂鸣器报警; 本仪器酒精含量测试范围:0-190mg/100ml,要求其测量精度优于0.5%。 (2)系统具有低功耗、方便携带、高性价比,低成本等特点。 (3)从便携式的角度设计,系统成功使用了大屏幕LCD显示器以及小键盘。由单片机系统控制键盘和LCD 显示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友好。 (4)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既兼顾实时性处理的要求又能很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 1.2设计总体框图 图1-1总体设计框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数学模型

200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C题饮酒驾车 据报载,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372万,其中因饮酒驾车造成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针对这种严重的道路交通情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克/百毫升为饮酒驾车(原标准是小于100毫克/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原标准是大于或等于100毫克/百毫升)。 大李在中午12点喝了一瓶啤酒,下午6点检查时符合新的驾车标准,紧接着他在吃晚饭时又喝了一瓶啤酒,为了保险起见他呆到凌晨2点才驾车回家,又一次遭遇检查时却被定为饮酒驾车,这让他既懊恼又困惑,为什么喝同样多的酒,两次检查结果会不一样呢? 请你参考下面给出的数据(或自己收集资料)建立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以下问题: 1. 对大李碰到的情况做出解释; 2. 在喝了3瓶啤酒或者半斤低度白酒后多长时间内驾车就会违反上述标准,在以下情况下回答: 1)酒是在很短时间内喝的; 2)酒是在较长一段时间(比如2小时)内喝的。 3. 怎样估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间最高。 4. 根据你的模型论证: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 5. 根据你做的模型并结合新的国家标准写一篇短文,给想喝一点酒的司机如何驾车提 出忠告。 参考数据 1. 人的体液占人的体重的65%至70%,其中血液只占体重的7%左右;而药物(包括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与在体液中的含量大体是一样的。 2. 体重约70kg的某人在短时间内喝下2瓶啤酒后,隔一定时间测量他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毫克/百毫升),得到数据如下:

食用酒精工艺流程图

吉林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工厂设计院系:生物工程分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红 学号:26号 指导教师:颖 2012 年5 月26日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目录 1绪论 0 1.1 产品介绍 0 1.2 设计意义 0 1.3 设计原则 (1) 2 设计概论 (2) 2.1 生产方案的确定和产品方案 (2) 2.2 厂址选择 (2) 2.3 原料来源、规格及标准 (3) 2.4 主要辅料的质量标准 (3) 2.5 水的质量标准 (4) 2.6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5) 3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流程 (5) 3.2 原料的水-热处理 (6) 3.3 糖化工艺 (6) 3.3.1 糖化的目的 (6) 3.3.2糖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6) 3.3.3 糖化方法 (7) 3.4酒精生产对酵母的要求 (7) 4 酒精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7) 4.1酒精生产工艺技术指标 (7) 4.2 工艺流程图见具体图纸 (8)

4.3.1 原料计算 (8) 4.3.2 辅料计算 (9) 4.3.3 糖化醪与发酵醪量计算 (11) 4.4 根据要际原料耗算一览表 (11) 4.5 生产设备相关计算 (11) 4.5.1 粉浆罐 (12) 4.5.2 酒母罐 (13) 4.5.3 糖化罐 (13) 4.5.4 发酵罐 (13) 4.5.5 搅拌器 (14) 4.5.6 其他设备 (14) 4.6 动力设施的计算 (15) 4.6.1 耗水量的计算 (15) 4.6.2 蒸汽消耗量的计算 (15) 4.6.3 供电设施估算 (15) 5 重点设备——粗馏塔 (16) 5.1 粗馏塔概况 (16) 5.2 粗馏塔的计算 (16) 6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1) 6.1 CO2回收利用 (21) 6.2 液体、固体CO2 (干冰) 的制备和贮运 (21)

基于51单片机酒精浓度检测仪的设计毕业论文_设计说明书

word格式文档 酒精浓度检测仪的设计 目录 一、前言 (4) 二、酒精测试仪总体方案设计 (4) 2.1 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要求分析 (4) 2.2 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方案 (4) 三、硬件设计 ....................................................... ..5 3.1 传感器的选择 ............................................... .. 5 3.2 A/D转换电路 (6) 3.3 89C51单片机系统 (9) 3.4 LED显示电路 (12) 3.5 键盘电路 (13) 3.6 报警电路 (13) 四、软件设计 (14) 4.1 主程序框图 (14) 4.2 数据采集子程序程序框图 (15) 4.3 报警子程序程序框图 (15) 五、课程设计系的心得体会 (17) 六、参考文献 (17) 附图整体电路图 (18)

酒精浓度检测仪的设计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而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为此,我国将酒驾列入刑法范围内,所以需要设计一智能仪器能够检测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一种以气敏传感器和单片机A/D转换器为主,检测驾驶员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空气酒精浓度监测仪。其可检测出空气环境中酒精浓度值,并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设定不同的阈值,对超过的阈值进行声光报警来提示危害。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硬件设计部分和软件设计部分。硬件部分为利用MQ3气敏传感器测量空气中酒精浓度,并转换为电压信号,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给单片机系统,由单片机及其相应外围电路进行信号的处理,显示酒精浓度值以及超阈值声光报警。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各个子程序的功能相对独立,便于调试和修改。而硬件电路又大体可分为单片机小系统电路、A/D转换电路、声光报警电路、LED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及原理将会在硬件电路设计部分详细介绍。 二、酒精测试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要求分析 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应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采集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外围电路带有LED显示以及键盘响应电路,无需要其他计算机,用户就可以与之进行交互工作,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等过程。 (2)系统具有低功耗、小型化、高性价比等特点。 (3)从便携式的角度出发,系统成功使用了数码管显示器以及小键盘。由单片机系统控制键盘和LED显示来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友好。 (4)软件设计简单易懂。 2.2 酒精浓度检测仪设计方案 设计时,考虑酒精浓度是由传感器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传感器输出的是0-5伏的电压值且电压值稳定,外部干扰小等。因此,可以直接把传感器输出电压值经过A/D转

酒精浓度测试仪的设计

酒精浓度测试仪的设计 [摘要]:本研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是一款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气体乙醇 浓度检测工具,采用高精度MQ-3乙醇气体传感器对空气中的乙醇浓度进行检测, 利用宏晶公司高性能低成本单片机STC12C5A16A对检测信号进行A/D转换和处 理,最后通过液晶屏显示输出。本研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仪还具有醉酒阈值设定功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或用户需要设定修改醉酒阈值,并进行保存。 [关键词]:单片机A/D转换和处理醉酒阈值MQ-3乙醇气体传感器 Alcohol concen tratio n test in strume nt Abstract: This study design alcohol tester is a new practical, safe and reliable gas ethanol concentration testing tool, Adopting high precision MQ - 3 etha nol gas sen sors to detect the concen trati on of etha nol in the air, the use of macro crystal company high performanee low cost STC12C5A16ADnicrocontroller to detection signal A/D conversion and p rocess ing, fin ally through the LCD scree n dis play out put. This study desig n alcohol tester also has drunk threshold sett ing fun cti on, can accord ing to laws and regulati ons or the user n eed to set modify drunk threshold, and save. Keywords : Scm A/D conversion and p rocessing Drunk threshold MQ - 3 ethanol gas sensor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摘要 葡萄酒是低度营养酒,清晰透明,醇香可口,其维生素含量丰富,并含有锰、锌、钼、硒等微量元素。在酿制的过程中,适时适量添加亚硫酸,接种酿酒酵母,控制好前发酵及后发酵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蒸馏勾兑等,可以酿制出具有宝石红色、有令人愉悦葡萄酒香、口感丰满醇厚的优质葡萄酒。 不同的品种的葡萄,香味不同,粒小的品种酿制的葡萄酒香气较好。酿酒用葡萄,希望柔软多汁,且种核外不包肉质,以使葡萄出汁率高。 真正好的红葡萄酒,如用成熟的赤霞珠、蛇龙珠、美乐葡萄酿造的红葡萄酒,色泽鲜艳,深红宝石色,是不需要调色的。大众化消费的葡萄酒,混合品种酿造的红葡萄酒,往往需要用染色葡萄品色调色。 关键词:发酵、酿制、亚硫酸、勾兑。

目录 葡萄的构造及其成分 (3) 葡萄酒的分类 (3) 2-1 以酒的颜色分类 (3) 2-2以含糖量分类 (4) 2-3以含不含二氧化碳分类 (4) 2-4按酿造方法分类 (5) 2-5按饮用顺序分类 (5) 酿酒用主要葡萄品种 (6) 白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7) 一、工艺设计 (7) 二、工艺要点 (8) 三工艺流程 (9) 四发酵前的准备 (9) 五白葡萄汁的发酵 (12) 六苹果酸-乳酸发酵 (14) 第六章干白葡萄原酒储藏管理工艺 (15) 第八章灌装生产工艺 (16) 第九章小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葡萄的构造及其成分 一穗葡萄包括果梗和果粒两个部分, 其中果梗占4% - 6%果粒占94%- 96%。果梗富含木质素、单宁、苦味树脂及 鞣酸等物质,常使酒产生过重的涩味,一般在葡萄破碎时除去; 葡萄果粒包括果皮、果核、果肉及浆液,其中果皮占6% - 12% ,果核占2% - 5% ,果肉和浆液占83% - 92%。 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的品种很多, 因葡萄的品种, 工艺条件, 产品风格, 饮用顺序等, 有不同的分 类法。 2-1 以酒的颜色分类 1. 白葡萄酒 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的葡萄酿成。颜色近似无色或禾黄色、金黄等, 酒度9~13°, 以突出果香为主。 2. 红葡萄酒 用红葡萄酿制。颜色有红、棕红、宝石红、紫红等 , 酒度为9~13°, 以突出酒香为主。

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数学模型1

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数学模型 林洁许明明夏振威韩芳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摘要 针对酒后驾车普遍存在并致交通肇事居高不下的现实 ,掌握饮酒后不同时刻血液中酒精的浓度非常必要。本文根据药物动力学知识,首先用微分方程建立了基本模型并推导出在长时间、瞬时间和分段瞬时内饮酒的数学模型 ,从理论上完整的描述了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变化过程。其次,根据所给数据 ,利用数学软件Matlab 对基本的模型进行了拟合 ,得出基本模型中的待定系数,并得出了人在不同情况下饮酒后的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变化规律,它们的变化规律与实际变化相吻合 ,从而证明了所建的模型基本符合要求,进而可以根据关系图讨论题中的问题。运用微积分理论 ,建立微分方程并推导出在长时间、瞬时间和分段瞬时内饮酒的数学模型 ,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正确 ,理论数据与实际相吻合。从数学理论上解决了不同体重、不同时间饮用不同量的酒后在不同时刻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并得出了人在不同情况下饮酒后的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很好的反映出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变化规律,它们的变化规律与实际变化相吻合 ,从而证明了所建的模型基本符合要求,进而可以根据关系图讨论题中的问题。 关键词:吸收速率消除速率数学模型非线性数据拟合Matlab 微分方程

1 问题的提出 据报载,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而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仅为10.4372万,其中因饮酒驾车造成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针对这种严重的道路交通情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克/百毫升为酒后驾车(原标准是小于100毫克/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原标准是大于或等于100毫克/百毫升)。 李强在中午12点喝了一瓶啤酒,下午6点检查时符合新的驾车标准,紧接着他在吃晚饭时又喝了一瓶啤酒,为了保险起见他呆到凌晨2点才驾车回家,又一次遭遇检查时却被定为饮酒驾车,这让他既懊恼又困惑,为什么喝同样多的酒,两次检查结果会不一样呢? 我们将参考下面给出的数据并自己收集资料建立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讨论以下问题: 1. 对李强碰到的情况做出解释,是意外还是必然?和什么因素相关? 2. 王东在短时间内喝了三瓶啤酒,试问多长时间内驾车就会违反上述标准?(分酒后和醉酒两种情况讨论),如果王东在半个小时内喝了半斤37度白酒,情况又会如何? 3. 王东几乎一口气喝了三瓶啤酒,休息一小时后,又在两个小时内喝了一斤37度白酒,试问多长时间内驾车就会违反上述标准?(分酒后和醉酒两种情况讨论) 4. 怎样估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间最高,试着对第2问或者第3问做出回 答。 5. 根据你的模型论证: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能否对符合要求的喝酒方式和喝酒的量给出直观的说明。 6. 根据你做的模型并结合新的国家标准写一篇短文,给想喝一点酒的司机如何驾车提出忠告。 参考数据 1. 人的体液占人的体重的65%至70%,其中血液只占体重的7%左右;而药物(包括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与在体液中的含量大体是一样的。 2. 体重约70kg的某人在短时间内喝下2瓶啤酒后,隔一定时间测量他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毫克/百毫升),得到数据如下: 2 问题的分析 考虑饮酒后酒精在人体内的变化情况,酒精被饮入体内首先是进入胃中,然后再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体液,然后再由体液分解排出体外。所以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如下化简:在酒精吸收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考虑酒精在进入胃的过程中没有损失,而胃内的酒精

饮酒后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规律

饮酒后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规律 摘要 本文针对喝酒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规律进行讨论,以此来探讨酒后驾车的问题。根据已知的一组某人酒后血液内酒精含量数据,利用matlab软件,采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一个血液内酒精含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与已知数据拟合效果好,所以,以此为基本模型,采用平移、叠加、倍数等方法,推出其他的情况下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根据得到的模型,通过数据及图像分析,得到违规驾车时间范围,血液中酒精含量最大值以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根据以上,第一解释司机大李所碰到的违规情况,第二回答在很短时间内和较长时间内(2小时)这两种情况下,喝3瓶啤酒后多长时间内驾车会违反新驾车标准,第三估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间最高,第四对“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MATLAB;酒精含量;数学模型;非线性拟合;酒后驾车

一问题重述 据报载,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372万,其中因饮酒驾车造成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针对这种严重的道路交通情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克/百毫升为饮酒驾车(原标准是小于100毫克/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原标准是大于或等于100毫克/百毫升). 大李在中午12点喝了一瓶啤酒,下午6点检查时符合新的驾车标准,紧接着他在吃晚饭时又喝了一瓶啤酒,为了保险起见他呆到凌晨2点才驾车回家,又一次遭遇检查时却被定为饮酒驾车,这让他既懊恼又困惑,为什么喝同样多的酒,两次检查结果会不一样呢? 1. 对大李碰到的情况做出解释; 2. 在喝了3瓶啤酒或者半斤低度白酒后多长时间内驾车就会违反上述标准,在以下情况下回答: 1)酒是在很短时间内喝的; 2)酒是在较长一段时间(比如2小时)内喝的. 3. 怎样估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什么时间最高. 4. 根据模型论证:如果天天喝酒,是否还能开车? 参考数据 1. 人的体液占人的体重的65%至70%,其中血液只占体重的7%左右;而药物(包括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与在体液中的含量大体是一样的。 2. 体重约70kg的某人在短时间内喝下2瓶啤酒后,隔一定时间测量他的血液中 二问题背景 交通事故向来都是危害人们生命安全和人们的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而酒后驾车又是造成发生的极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控制酒后驾车,对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而如何界定是否已经是饮酒驾车,如何界定是否是醉酒驾车,以及其中的界线是什么,是一个极具操作性的问题;而面对已有的标准,司机们应如何应对已有的法规政策制定的标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违反法纪,从而造成交通事故,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人体的生物知识出发,采用数学手段,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并给司机以合理建议。 三问题分析 关于饮用啤酒后酒精含量在人体血液中的变化规律问题,首先应以1瓶啤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