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瘫的鉴别诊断

脑瘫的鉴别诊断

脑瘫的鉴别诊断
脑瘫的鉴别诊断

脑瘫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很多疾病与脑瘫症状有相似之处。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小儿麻痹症、先天性肌弛缓、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狭颅症、脑积水、脑畸形、脑瘤等,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们的鉴别要点如下: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指肌肉处于一种逐年逐月变得无力的状况。这种患儿占瘫痪儿童的2.86%左右,大多由遗传因素造成,常常在3~5 岁时出现早期症状,动作显得笨拙、迟缓,或由于脚无法放平而开始踮着脚走路,易摔跤。随后几年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肌肉无力,最终变得无法行走,亦会出现关节的挛缩或畸形等。在体检时,腱反射不易引出,没有病理性反射。常见的早期表现为:患儿从地上爬起时,常需用手撑在大腿上才能站起。

(2)小儿麻痹症。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主要是在8~24个月的婴儿,发生瘫痪的肢体多见于下肢,其膝腱反射或其他腱反射皆减弱或消失。此种瘫痪表现为弛缓型。另外此症一般不影响患儿的智力、思维、感觉系统,亦不会加重。

(3)先天性肌弛缓。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力低下、无力、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误诊为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4)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婴儿型脊肌萎缩症,于婴儿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呼吸道感染。肌肉活检可助确诊。

(5)脑发育畸形。脑容易发生种种畸形,也可和颜面、脏器等畸形屏时发生。其中,狭颅症患儿的头颅比同龄儿小,大脑亦相应小,表现为重度智力低下和痉挛型四时瘫并常常并发癫痫。脑畸形通常以智能低下为主,时而并发脑性瘫痪,通过CT可以确诊。

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脑瘫会让患者的一生都受到影响,这也是患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时,又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患上脑瘫了,那么,脑瘫患儿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下。 脑瘫患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 一、新生儿脑瘫症状包括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直立位下肢内旋伸直,足下垂,双腿交叉呈剪刀状,从仰卧到坐起,头后倾,下肢伸,足屈,躯干后伸,伸肌张力增高,仰卧位伸肌张力增高,颈向后伸,下肢伸或交叉,双手拿不到前方正中位,呈角弓反张性躯干伸展。 二、新生儿脑瘫症状会有喂奶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易呛奶,吐奶。抱举时足尖朝下,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样。 三、2-3月还不会笑,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月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新生儿脑瘫症状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此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还有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 四、观察仰卧姿势,3个月以上的婴儿会自然躺着,伴有不断的抗拒重力,但可保持一定的体位和姿势,肌张力如果过高会产生异常姿势,越高异常姿势越严重。 脑瘫患儿诊断标准: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典型的脑性瘫痪多具有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询问孕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异常病史可能提示脑瘫的病因。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现脑损伤的证据。脑性瘫痪需除外遗传代谢与神经变性病。 脑性瘫痪的早期常缺乏特异性体征,与一般的运动发育迟缓难于区别,甚至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运动发育迟缓。自发性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是近几年发展出的评估方法。GMs是未成熟脑时期独特的运动形式,从胎儿至足月后4月均存在。研究显示,GMs的数量与运动发育没有直接关联,GMs质量才是脑损伤的重要指标。持久的、痉挛-同步型GMs能准确预测脑性瘫痪。在健康小婴儿中常一过性出现一种小幅度的舞蹈样运动,称为不安宁运动(fidgety movements)。在矫正年龄6周后开始出现,9-12周最显著,在14-20周减退直至消失。不安宁运动缺乏高度提示神经系统异常,也是脑瘫的早期征象。

脑瘫评定方法

小儿脑瘫的五大评定 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它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小儿脑瘫的五大评定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评定、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语言功能障碍评定、智力障碍评定和独立运动性评定,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北京部队医院脑病康复中心专家告诉你: 一、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1.体格发育及运动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估表。 2.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1)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度大。 2)关节伸展度:被动伸屈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肌张力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 3)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3.肌力的评定: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能配合的患儿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 4.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如果是由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则称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5.平衡功能评定 二、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1.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2.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 3.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 三、语言功能障碍的评定首先要了解语言的正常发育,包括语言前期的发育、语言接受期的发育、语言表达期的发育等。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

中医内科指导:血证的鉴别诊断

1.与外伤鼻衄鉴别因碰伤、挖鼻等引起血管破裂而致鼻衄者,出血多在损伤的一侧,且经局部止血治疗不再出血,没有全身症状,与内科所论鼻衄有别。 2.与经行衄血鉴别经行衄血又名倒经、逆经,其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多于经行前期或经期出现,与内科所论鼻衄机理不同。 齿衄 与舌衄相鉴别齿衄为血自齿缝、牙龈溢出;舌衄为血出自舌面,舌面上常有如针眼样出血点,与齿衄不难鉴别。 咳血 1.与吐血相鉴别咳血与吐血血液均经口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2.与肺痈相鉴别肺痈患者的咳血多由风温转变而来,常为脓血相兼,气味腥臭。初期也可见风热袭于肺卫的证候,当演变到吐脓血阶段时,多伴壮热、烦渴、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热毒炽盛证候,以此可与咳血证相鉴别。 3.与口腔出血相鉴别鼻咽部、齿龈及口腔其他部位的出血,常为纯血或血随唾液而出,血量少,并有口腔、鼻咽部病变的相应症状可寻,可与咳血相区别。 吐血 1.与咳血相鉴别见上文所述。 2.排除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这些部位出血,血色鲜红,不夹杂食物残渣,在五官科作有关检查即可明确具体部位。 便血 1.与痢疾相鉴别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其便血为脓血相兼,且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便血无里急后重,无脓血相兼,与痢疾不同。 2.与痔疮相区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的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作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 尿血 1.与血淋相鉴别血淋与尿血均可见血随尿出,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其鉴别要点,不痛者为尿血,痛(滴沥刺痛)者为血淋。 2.与石淋相鉴别两者均有血随尿出。但石淋尿中时有沙 1.与外伤鼻衄鉴别因碰伤、挖鼻等引起血管破裂而致鼻衄者,出血多在损伤的一侧,且经局部止血治疗不再出血,没有全身症状,与内科所论鼻衄有别。 2.与经行衄血鉴别经行衄血又名倒经、逆经,其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多于经行前期或经期出现,与内科所论鼻衄机理不同。 齿衄 与舌衄相鉴别齿衄为血自齿缝、牙龈溢出;舌衄为血出自舌面,舌面上常有如针眼样出血点,与齿衄不难鉴别。 咳血 1.与吐血相鉴别咳血与吐血血液均经口出,但两者截然不同。咳血是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原则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是: 1. 早诊断、早治疗。 2. 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 家庭参与、协作治疗。 4. 分析患儿的心理、引发其主动性。 5. 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同步进行。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一. 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人体的运动大体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有基础性运动(抬头、翻、爬、坐、跪、站、走、跑、跳、投等)和技巧性运动(翻滚、走平衡木等)。精细动作包括:抓、握、提、放、撕、扯、捻、压、拧、悬、揉、搓、翻、掀、折、曡、捆、绘、写等。 二. 常用的治疗训练方法;首先要根据小儿运动发育顺序制定治疗计划,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规律。第二不要给两个以上难题。第三是运动和感觉训练同时进行。早期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头的控制: 1. 眼球追視训练: 治疗师用颜色鲜艳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离患儿眼睛 30cm的水平位置缓慢的左右、上下移动,完成眼球追視训练,为头的控制打下基础。 2. 仰卧位头部的旋转: 完成仰卧位时头部的上下左右旋转功能训练。 3. 肘支撑头抬起:俯卧位完成此功能训练,来抑制迷路性反射姿势及屈肌张力的亢进。 4. 仰卧位头部的上抬:脑瘫患儿常有仰卧位时屈肌控制能力低下,受到外界刺激是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进行此项训练非常必要。 5. 俯卧位头部上抬与双上肢支撑 :这一动作主要是抬高头部的抗重力能力和双上肢支撑负重的能力。

(二)躯干的控制 1.仰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通过调整双上肢可以向前方伸展,,还可以抓住膝、脚并放到口边,分离运动开始出现,腹侧肌肉发育达到高峰。 2.俯卧位的屈伸统合的调整:这一训练来控制患儿肩关节上提和内收。 3.骨盆的控制训练:这是维持坐位和站立的重要环节 (三)上肢的支撑 1.骨盆部位的负重及重心的移动。 2.侧方、后方支撑体重 (四)保护性伸展:在球上完成效果较好. (五)坐位的训练:这一训练完成坐位的平衡和调整能力 (六)爬行能力训练:包括腹爬、膝手立位爬行,俯卧位、膝跪位、仰卧位的训练侧卧位、 (七)站立训练:从跪到站立(四点跪训练、两点跪训练、蹲起训练)从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单腿站立、立位姿势等训练。 (八)步行训练 三.手部功能训练 握拳式手的纠正训练、伸肌痉挛者的抓握训练、伸肌痉挛、拇指不能内收的纠正训练、对掌、对指、并掌的引导训练 四.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五.语音能力训练:包括呼吸、构音、发音、表达、阅读、书写训练等。 六.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梳头、如厕、上下台阶等。 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包括与亲人的交往、社会生活的适应,知道自己、认识熟悉的人、认识家庭环境、知道居家注意事项、认识公共设施、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安全常识等。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最新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神经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_______侧______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______侧________性_______瘫。 4、脊髓胸7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胸12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_______侧__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___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三偏综合征 2、交叉性瘫痪 3、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 5、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 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手足徐动型脑瘫治疗原则

手足徐动型脑瘫治疗原则 在临床上手足徐动型脑瘫是指由于脑基地区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或运动失调,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就无效运动增加。患者四肢和躯干肌张力强度好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自主运动,部分患者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四肢、躯干和颈部自发扭转。面部肌肉出现不规则的局部收缩,呈现“龇牙咧嘴”、“挤眉弄眼”等怪异表情。生理反射引不出或反射正常,踝阵挛、髌阵挛及Babinski征阴性。多发生在手、指和嘴等部位,偶尔可在足趾见到,属于非自主性运动。一般没有关节挛缩,除非同时并存痉挛性瘫痪。 手足徐动型脑瘫康复: 一、对比较固定的异常姿势进行破坏: ①矫正患儿骨盆及下肢的不对称姿势: 进行下肢的强制性屈曲(仰卧),以矫正骨盆及下肢的不对称性姿势:患儿仰卧,两侧下肢屈膝屈髋,训练者一手扶住一侧膝部,一手扶住后臀部,对体干的短缩进行牵拉并对骨盆的旋转姿势进行矫正。注意让骨盆向后下方回旋,尽可能减少腰部的过伸展和腰部肌肉的痉挛。 患儿仰卧,两侧下肢屈膝屈髋,训练者身体紧贴患儿双足底,双手分别扶住患儿的骨盆和双下肢,让患儿的下半身向侧方旋转,改善骨盆的活动度。 ②矫正患儿躯干的过伸展和上肢的异常姿势: 患儿仰卧位抱球姿势,头下垫软枕,头控制于正中位;训练者在帮助患儿保持对称性姿势的情况下,训练患儿上抬头部,诱发出头部的翻正反应。训练者帮助患儿将双上肢交叉放在对侧肩上,采用这种姿势抑制伸肌的痉挛,逐渐让患儿学习自己控制该姿势,

然后让患儿在放松的状态下保持训练姿势;训练者双手交叉握住患儿双手,使患儿一侧上肢在体前保持伸展,一侧上肢肘关节屈曲放在胸前。边保持该训练姿势边对患儿体干进行压迫,这样两侧姿势不断交替进行,以提高患儿体轴性旋转能力与头部的翻正反应能力;对患儿进行坐位对称性姿势保持训练、侧卧位对称性姿势训练及侧卧位睡眠。 二、抬头训练及头颈部稳定性训练: ①俯卧位:在楔形垫、训练床上训练,既可促进抬头又可诱发手支撑。 ②盘腿端坐位,训练者跪于患儿背后,一手托患儿下颌,以手放于患儿头顶部往下稍用力压,可加强头颈部稳定性。 ③采用按摩手法按摩颈部两侧及后颈部。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前、后得重要工作—--—康复评定知识 一、为什么要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评定 脑性瘫痪因其类型受损部位不同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就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年 龄阶段而表现各异。对患者进行系统得康复评估就是了解患者目前存在问题得主要手段为康复治疗计划得制定打下了科学基础。也为治疗目标得拟订与修正提供了依据。因此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前必须对各项功能进行评估。 在诊断方面根据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有CP等危险因素得如缺氧早产窒息等存在出现了不正常得运动模式及姿势及时常伴有言语感知智力等障碍排除其它疾病所致得中枢性瘫痪及一时性运动发育滞后即可作初步诊断。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可探索病因并对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得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得依据。 二、评定前要了解脑瘫得分型不就是得。从分 型中可以明了其病变部位大体在哪里。 一痉挛型早常见全身肌张力明显增高原始反对持续存在全身“僵硬"主要病变在锥体束。 二手足徐动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病变在基底核。 三共济失调型少见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性差意向震撼主要病变在小脑、四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 五?混合型以上任何二型或二型以上得症状混合出现。 如果按肢体障碍情况可分为单瘫双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临床上以四肢瘫与双瘫为多见。但这种“瘫”并不就是不能动而就是动得不好就是有障碍得“瘫痪”。 三、怎样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共进行六个方面得评定如体格发育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得评定、特殊感觉障碍得评定、 言语障碍、智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得评定、由相关专业人员进 行。一)。体格发育障碍得评定 通过对患儿体格发育得评定可以瞧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得程度与发育滞后得时间明确就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小儿体重估计出生前半年体重KG = 出生体重+月龄*0.7 出生后半年体重KG =出生体重+6*0.7+(月龄- 6)*0。52岁以上体重 KG=年龄*2+8 其个体差异不应超过平均数+/— 10%、二)运动功能障碍得评 定 1 运动发育障碍得评定 正常小儿得运动与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与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

01、阳黄与阴黄的鉴别?加急黄。 阳黄为湿热蕴蒸所致;急黄为热毒壅盛,内陷心包所致;阴黄为寒湿困脾,阳气不宣所致。在病性上,阳黄、急黄为实热证,阴黄为虚寒证。在病势上,急黄病程短,最为凶险;阳黄病情较急,病程较短;阴黄病势较缓,病程较长。在颜色上,急黄其色如金;阳黄其色鲜明,阴黄色泽晦暗或如烟熏,且三者的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02、眩晕与中风的鉴别诊断? 眩晕仅就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以仆倒。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者不经昏仆,仅以喎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03、眩晕与厥证鉴别?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眩晕仆倒的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04、眩晕与痫证鉴别? 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05、中风与口僻鉴别?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就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06、中风与厥证鉴别?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07、中风与痉证鉴别?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08、中风与痿证鉴别? 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09、中风与痫证鉴别? 中风:昏迷时可见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症。 痫证:昏迷时四肢抽搐,多吐涎沫,后发出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 10、水肿阳水与阴水如何鉴别? 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 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不烦渴,常兼见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 辨证虽然以阳水、阴水为纲,阳水与阴水有本质区别,但应注意,阳水与阴水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亦可互相转化,需用动态的观点进行辨识。如阳水久延不退,正气日虚,水邪日盛,便可转为阴水;反之,若阴水复感外邪,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肿势剧增,又可表现为以实证、热证为主,而先按阳水论治。 11、淋证与癃闭鉴别? 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癃闭相似,但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而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 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12、血淋与尿血鉴别? 血淋就是以小便夹血,淋漓涩痛,其痛难忍为主症;尿血就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为其特征。故一般以痛为血淋,不痛为尿血。 13、膏淋与尿浊鉴别? 淋证的小便浑浊需与尿浊相鉴别。尿浊虽然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与膏淋相似,但排尿时尿出自如,无疼痛滞涩感,与淋证不同。以有无疼痛为鉴别要点。 14、癃闭与水肿鉴别? 癃闭与水肿临床都表现为小便不利、尿量少,但水肿就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

最新整理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讲课教案

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或损伤,导 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一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在新生儿中发病率颇高,是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 脑性瘫痪的病因 ?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如:TORCH是指可导致先天 性宫内感染及围产期感染而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它是一组病原微生物的英文名称缩写,T(Toxopasma)是弓形虫,R(Rubella.Virus)是风疹病毒,C(Cytomegalo.Virus)是巨细胞,H(Herpes.Virus)即是单纯疱疹I/II型、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及分型 ?脑瘫的症状表现,常以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落后中枢性运动障碍的体征等。如严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婴儿早期常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转变为肌张力增高。平衡功能障碍需婴儿发育到坐甚至站立时才能表现出来。关节挛缩和脊柱畸形等继发改变也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可以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伴随疾病有时也可能成为脑瘫儿童的主要残疾。 ?脑瘫分型;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痉挛型、松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 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类型。 脑性瘫痪的治疗 治疗计划:应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减少继发性关节畸形和软组织挛缩,尽量推迟或避免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物理治疗: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调整肌张力,提高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力 量和耐力等来改善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常用的技术包括:体位性治疗、软组织牵伸、调整肌张力技术、功能性主动活动强化训练、肌力和耐力训练、平衡和协调控制、物理因子辅助治疗(理疗)等等。 ?作业治疗:主要包括手的精细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支具和辅助具的 制作及生活环境设施的简单改造等等。 ?矫形器的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 稳定性、协助控制肌肉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 矫形器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佩带时期和类型,因此,应由康复医师、治疗师和矫形师共同商榷决定。 ?言语治疗:由医师和言语治疗师评定后,根据不同言语障碍类型进行治疗,如下颌、 口唇、舌肌、软腭等运动控制训练,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心理行为治疗:脑瘫患儿有时伴发异常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自闭、多动、情绪不稳 等症状。健康的家庭环境,增加与同龄儿交往,以及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防治心理行为疾患的关键。 ?家庭训练计划:治疗师应为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该计划重点应放在提 高功能和防止继发残损方面,但是对于特别严重的患儿,易化护理及减轻家庭负担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重点复习题大全(doc 9页)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重点复习题大全(doc 9页)

01、阳黄与阴黄的鉴别?加急黄。 阳黄为湿热蕴蒸所致;急黄为热毒壅盛,内陷心包所致;阴黄为寒湿困脾,阳气不宣所致。在病性上,阳黄、急黄为实热证,阴黄为虚寒证。在病势上,急黄病程短,最为凶险;阳黄病情较急,病程较短;阴黄病势较缓,病程较长。在颜色上,急黄其色如金;阳黄其色鲜明,阴黄色泽晦暗或如烟熏,且三者的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 02、眩晕与中风的鉴别诊断? 眩晕仅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以仆倒。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者不经昏仆,仅以喎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03、眩晕与厥证鉴别?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眩晕仆倒的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04、眩晕与痫证鉴别? 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05、中风与口僻鉴别?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06、中风与厥证鉴别?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07、中风与痉证鉴别?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08、中风与痿证鉴别? 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09、中风与痫证鉴别? 中风:昏迷时可见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症。

脑瘫康复试题

第1页(共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专三年级 脑瘫康复期末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导致脑瘫发生高危因素集中在三个时期发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脑瘫临床表现的主要障碍有________、________。 3.脑瘫临床表现的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脑瘫的类型,按照运动障碍特征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的神经反射主要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脑瘫 2.获得性脑性瘫痪 3.粗大运动 4. 精细运动 5. 日常生活活动(ADL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在脑瘫发生的三个高危时期的第二时期里,其中的分娩因素有哪些? 2.脑性瘫痪早期诊断的难点是什么? 3.脑瘫诊断的要点有哪些? 4.脑瘫如何预防? 5.感觉运动反射包括哪些内容? 6.简述肌力检查的五级六分法? 四 、论述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1.对脑瘫患儿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进行哪些必要检查,请以图表说明。 2.请详细介绍对小儿运动功能评定的内容。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重点复习题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重点 复习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01、阳黄与阴黄的鉴别加急黄。 阳黄为湿热蕴蒸所致;急黄为热毒壅盛,内陷心包所致;阴黄为寒湿困脾,阳气不宣所致。在病性上,阳黄、急黄为实热证,阴黄为虚寒证。在病势上,急黄病程短,最为凶险;阳黄病情较急,病程较短;阴黄病势较缓,病程较长。在颜色上,急黄其色如金;阳黄其色鲜明,阴黄色泽晦暗或如烟熏,且三者的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 02、眩晕与中风的鉴别诊断 眩晕仅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以仆倒。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者不经昏仆,仅以喎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03、眩晕与厥证鉴别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眩晕仆倒的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04、眩晕与痫证鉴别 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05、中风与口僻鉴别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06、中风与厥证鉴别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07、中风与痉证鉴别 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神昏,但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08、中风与痿证鉴别 痿病以手足软弱无力、筋脉弛缓不收、肌肉萎缩为主症,起病缓慢,起病时无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以双下肢或四肢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悯。中风病亦有见肢体肌肉萎缩者,多见于后遗症期由半身不遂而废用所致。 09、中风与痫证鉴别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豆争光 (解放军474医院小儿科,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临床中运用针灸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针灸;小儿脑瘫;理论基础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小儿脑瘫是儿童时期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在美国为 1.33 ?,我国脑瘫患儿高达100 多万。其最多见致病因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宫内缺氧( 包括脐带绕颈和羊水混浊) 、感染( 包括肺部和颅内感染) 等,使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1.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五软”“五迟”的范围,多缘于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 加之后天调护失宜, 痰浊内生, 瘀血内停, 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气血运行不畅, 筋骨失养, 髓海失充。《素问》指出:“肾主骨生髓”,“肾不生,则髓不满”,说明肾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李东恒在《脾胃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调补脾肾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中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 小儿脑瘫,其病位在脑。《灵枢?海论》篇说: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唐容川说“人之才智, 均出于脑髓。”指出脑在神志病中的重要地位,且“脑为元神之府”。而经络中之肝经和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针灸治疗郁症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2.1 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灵枢?经脉》曰: “肝足厥阴之脉, 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 属肝, 络胆……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督脉入络于脑, 脑为元神之府, 所以针刺肝经腧穴, 也有醒脑调神的作用。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 督脉为阳脉之海, 任脉为阴脉之海, 达到“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的作用。 2.2 督脉与脑的联系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对精神异常具有治疗作用。从循行上看, 督脉与脑直接联系, 《难经?二十八难》曰: “督脉者, 起于下极之

2019年面试试讲题

2019年面试试讲题 1.请选择所学专业准备面试试讲题。 (五道题都要准备,现场抽签五选一确定面试试讲题目) 2.试讲时须准备板书,不需准备PPT,不允许带教案进入面试会场。神经病学 1.脑脊液的分泌与吸收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感染途径 3.乙酰胆碱递质和多巴胺递质的平衡与帕金森病 4.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 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侧枝循环建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1.如何鉴别阻塞性和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应用肺功能如何诊断COPD以及如何进行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 3.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何时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4.简述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5.简述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主要抗菌机制以及相关副作用 肝胆胰内科 1.何谓肝硬化?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2.肝硬化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3.肝硬化腹水的内科治疗包括哪些? 4.何谓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诱因? 5.何谓慢性病毒性肝炎? 胃肠内科 1.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2.克罗恩病诊断要点 3.肠结核的诊断要点 4.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治疗 5.急性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心血管内科 1.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及策略选择 2.简述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 3.简述临床各类常用降压药物应用禁忌症 4.简述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5.简述心力衰竭常见的诱因 全科医学 1.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健康管理? 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社区管理? 4.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治疗? 5.心力衰竭的常见临床症状? 老年病 1.老年综合评估包括那些内容 2.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 3.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4.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原则 5.老年人水、电解质调节功能的变化 血液学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2.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3.CD20单抗治疗ITP的机制 4.CML的发病机制 5.Allo-HSCT治疗AML的原理 肿瘤学 1.晚期肺腺癌靶向治疗的选择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生物学机制 3.如何根据肿瘤标志物来源进行分类 4.肿瘤的三级预防 5.肿瘤的TNM分期 风湿免疫科 1.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中医内科学鉴别诊断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 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身凉脉静,病势轻,病程短,不传变,预后好。 ②温病早期: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征,一般而言,温热病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复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 ②时行感冒: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于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②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 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①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 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②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 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5、风热咳嗽与肺痈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痈初期与风温极为类似,故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风温起病多急,以 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特征,与肺痈初期颇难鉴别,但肺痈之振寒,咯吐浊痰明显,喉中有腥味是其特点,特别是风温经正确及时治疗后,多在气分而解,如经一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生,咯吐浊痰,应进一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6、肺痈与肺痨的鉴别诊断 ①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 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四大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②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间为主要特征。 7、哮证与喘证的鉴别诊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