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得作家就是 ,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得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就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语)得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得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就是、。

4.建安“七子”得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得就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得就是 ,推动七言诗体发展得就是 ,集六朝之大成得就是。

6.南北朝时期得散文代表作,有北魏得《水经注》与北齐杨衒之得《》。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得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得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与《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与《汉书》人物塑造得共同特色。

2.根据您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得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得特点作一综

述。

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一分, 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李斯

2.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成一家之言

3.模拟杨雄班固

4.典论·论文王粲

5.谢灵运鲍照庾信

6.郦道元洛阳伽蓝记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借;给与

2.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

3.小路;通“喻”

4.拄着

5.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

6.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

7.迫近;惭愧

8.昏暗不明得样子;轻柔得样子

三、默写(10分)略

⑴每题5分,共2题。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5分,共4题。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①两汉时指乐府机关;

②魏晋时始作诗体名称:

a.狭义:指汉以来入乐得诗,包括采集得民歌与文人拟作得作品。

b.广义:或指后人仿效乐府旧题,并未入乐得作品;

或指唐人撇开音乐,只注重社会内容得新题乐府;

或作宋、元后词、曲得别称。

2.四句写渡洛水时情景,暗含着诗人对险阻重重、前路茫茫得迷惘与忧伤。

这里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得手法(或者也可以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归途象征人生道路)。

3.魏晋南北朝得小说,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就是志怪小说,以干宝得《搜神记》为代表;

一类就是轶事小说,以刘义庆得《世说新语》为代表。

五、论述题(40分)(要点):

⑴每题20分,共40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史记》与《汉书》人物塑造得共同特色,主要就是: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

②人物塑造得方法多样化,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等;

③还运用了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

举例(略)

2.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得总特点就是:

①向抒情化方向发展;

②创作个性明显,如阮步兵体、陶渊明体、谢灵运体、徐庾体等得出现;

③题材品种增加,最突出得就是田园诗、山水诗得产生,并已成熟或基本成熟;

④诗歌形式多样化,魏晋五言盛行,至南北朝古体诗各体齐备,格律诗也已初步形成。

此外,创作规模空前,文人诗走向兴盛,正始后有士族化倾向,晋宋后兼具宫廷化特色,诗歌技法得进步,等等。

(按,以上所列,如能述及三点,并作扼要阐述,即可给予满分)

一、填空(15分)

1.东汉政论散文以得《》为代表,该书得主导思想就是“”。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编得《》一书。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编得《乐府诗集》中得《》一诗。

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得作者为 ;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得就是。

5.“元嘉三大家”指、、。

6.“江郎才尽”中得“江郎”指 ;《别赋》得首句为“ ,

。”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1.区脱捕得云中生口

..,言太守以下皆白服,曰上崩。

2.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

5.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6.策扶老

..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7.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8.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9.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0.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三、默写(10分):

1.《迢迢牵牛呈》

2.阮籍《咏怀》(其一)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汉赋得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家、作品。

2.《七哀诗》(其一)就是怎样表现汉末大动乱与人民灾难得?

3.简述《史记》得语言成就。

五、论述题(40分):

1.《苏武传》中刻画苏武形象得方法有哪些?

2.比较《陌上桑》与《羽林郎》思想艺术上得异同。

附:辛延年《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参考答案(二)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王充论衡疾虚妄

2.徐陵玉台新咏

3.郭茂倩西洲曲

4.曹操曹丕

5.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6.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俘虏(《苏武传》)

2.败走,大得盾牌(《过秦论·上》)

3.小路(《李将军列传》)

4.率领,驻防(《李将军列传》)

5.不久(《归去来兮辞》)

6.手杖,周游(《归去来兮辞》)

7.路(《赠白马王彪》) 8.依靠,插(《咏史·郁郁涧底松》)

9.排列(《归园田居》) 10.归、到,病(《登池上楼》)

三、默写(10分):略

⑴每题5分,共2题。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答题(20分):

⑴每题5分,共4题。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三个阶段:⑴形成阶段,骚体赋盛行,代表作家、作品为: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就是汉大赋形成得标志;⑵兴盛阶段,散体大赋盛行,代表作家、作品有“汉赋四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⑶衰微阶段,抒情小赋兴起,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嫉邪赋》就是其代表。(概说)

2.⑴高度概括地描绘社会动乱得广阔图景。⑵集中描写“母弃子”得典型事件,深刻地表达主题。⑶叙事为主,但抒情性很强。(建安七子及其她)

3.⑴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项羽、刘邦、周吕等;⑵叙述语言准确生动,如《李将军列传》;⑶大量引用民谣、谚语,通俗易懂,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共40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苏武:忠于祖国,具有坚贞不屈得民族气节。⑴典型环境、语言、行动:通过艰苦考验得描写,表现苏武饥寒不能摧得坚忍不拔得精神与历久不磨得爱国意志;通过以死报国得行动,刻画苏武威武不能屈得坚强个性;通过两次劝降得描写,突出苏武利禄不能诱、私情不能移得民族气节。⑵对比手法:与张胜、卫律、李陵对比。⑶细节描写:“汉节”不离手,就是苏武战胜各种困难得精神支柱。(班固与《汉书》)

2.《羽》得故事情节与《陌》颇为相似,可瞧出学习《陌》得痕迹:情节上,皆为豪强调戏妇女;人物上,都就是下层劳动妇女;结构上,都就是正义战胜邪恶;描写方法上,都就是采用铺陈方法,侧面烘托女主人得外形美。《羽》又有创新:《陌》就是喜剧,气氛轻松诙谐;《羽》中霍家豪奴与胡姬为短兵相接,胡姬孤身一人,只能勇斗,进而以死相拼,显示出比《陌》更具现实意义。(汉乐府)

一、填空(15分)

1.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得作品就是得《七发》。

2.《乐府诗集》得编者就是宋代得。

3.《汉书》开创了纪传体得 ,全书共包括十二帝纪、列传、十志、八表。

4.《陈政事疏》就是汉代政论散文得代表作品。

5.正始诗人刘琨得代表作品就是《》。

6.司马相如得代表作品就是《子虚赋》与《》。西汉后期最有成就得辞赋家就是。

7.建安时期著名得女诗人就是 ,她以五言诗作《》而著称于世。

8.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得就是。

9. 得《诗品》就是与刘勰得《》同时代得一部文学理论名著。

10.西晋太康时期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其中“二陆”指陆机与 ,“两潘”指与潘尼。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1.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

2.斡流

..而迁兮,或推而还。

3.有所冲陷折关

..,及格猛兽。

4.人人自便,不击刁斗

..以自卫。

5.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

7.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8.武闻之,南乡

..号哭,欧血。

9.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10.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

..以迄今。

11.冀王道之一平

..兮,假高衢而骋力。

12.质性

..自然,非矫励所得。

13.富贵非吾愿,帝乡

..不可期。

1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5.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三、默写(10分):

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王粲《七哀诗》(其一)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汉赋得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作家。

2.简述左思《咏史诗》所表现得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哪两大类?两类小说得代表作品就是什么?说出它们得作者以及作者得时代。

五、论述题(40分)

1.说出《史记》得作者与体例,此书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得篇数就是多少?每部分各记载了什么样得内容?

2.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表现了什么样得思想内容,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该

诗得写作特色。

参考答案(三)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 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枚乘

2.郭茂倩

3.断代史;七十列传

4.贾谊

5.扶风歌

6.上林赋;扬雄

7.蔡琰;悲愤诗 8.王粲

9.钟嵘;文心雕龙 10.陆云;潘岳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旱通悍,指水流得迅猛

2.运转

3.抵抗防御

4.军中所用得铜锅

5.率领

6.应全部使她们投降

7.公羊 8.向着南方 9.暇通假,假借今日

10.超过一纪,一纪为十二年 11.统一稳定 12.本性

13.仙乡 14.明白,懂得 15.逵,道路三、默写(10分)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答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汉初骚体赋,代表作家为贾谊;汉武帝时汉大赋正式形成;代表作家为司马相如,西汉末有扬雄;东汉中后期则发展为抒情小赋,代表作家为赵壹、张衡。

2.左思得《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得愤慨,对门阀制度进行了猛烈得抨击。本诗运用比兴手法,风格刚健豪迈。

3.可分为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两类,志怪小说得代表作就是东晋干宝得《搜神记》,志人小说得代表作就是南朝刘义庆得《世说新语》。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史记》得作者司马迁,此书为纪传体得通史,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十二篇,书八篇,表十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记载帝王事迹及各时期所发生得重大事件,书为各专项发展史,表以表格形式记载各个历史时期得简单大事。列传为各著名人士得传记。

2.此诗写诗人在离开京都至三山时对京都得留恋及对自身前途得担忧。写作上发端运用典故,以王粲、潘岳得望京比喻自己得望京,制造伤感得气氛;写景时运用角度及色彩得变化,又运用以乐景写哀得手法,加深了内容得表达;结尾与发端得思乡互相照应;形式接近唐诗。(具体分析从略)

一、填空(15分)

1.今存汉代最早一篇以秦亡为史鉴得文章,就是得。

2. 就是汉代第一篇反“今学”、复“古学”得文章。

3.司马迁留给后人得著作,除《史记》与《报任安书》,还有。

4.《汉书》虽不如《史记》之文气疏宕,富于神韵,但其叙事得 ,语言得 ,亦颇多可观之辞。

5.在汉末文人中, 对现实得批判最为峻直激烈。

6.汉乐府民歌最大得艺术特色。

7.“古诗十九首”得名称,始见于 ,它高度得艺术成就,就是

达到成熟阶段得标志。

8.现存最早得完整得文人七言诗就是曹丕得。

9.西晋太康前后,诗坛有所谓、二陆、两潘、一左之称,诗名最高得就是。

10.陶诗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得咏怀诗篇有、。

11. 就是南北朝时期集大成得一位作家,其诗歌得代表作就是。

二、解释加点得字句(15分):

1.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

2.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3.余睹李将军,悛悛

..为鄙人。

4.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

5.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

8.年在桑榆

..间,影响

..不能追。

9.背坟衍

..之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10.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11.薄霄

..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12.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三、默写(10分):

1.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2.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汉乐府民歌得思想内容。

2.西晋有不少著名得诗人,为什么独推左思为最杰出者?

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起得原因就是什么?

五、论述题(40分):

1.为什么说《史记》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以阮籍为代表得正始诗歌既就是建安精神得继承,又与建安诗歌有质得区别,试作具体论述。

参考答案(四)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贾山;《至言》

2.《移书让太常博士》

3.《悲士不遇赋》

4.详密谨严;整饬富赡

5.赵壹

6.叙事性

7.《文选》;五言诗 8.《燕歌行》 9.三张;陆机

10.《读山海经》;《咏荆轲》 11.庾信;《拟咏怀》

二、解释加点得字句(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如 (《鵩鸟赋》)

2.遗憾(《李将军列传》)

3.悛悛,通“恂恂”,诚谨得样子。(《李将军列传》)

4.受审,取口供。(《苏武传》)

5.责备(《苏武传》)

6.衣领(《短歌行》)

7.大雨涨水(《赠白马王彪》)

8.桑榆,喻人得晚年;影响,影子,回声。(《赠白马王彪》)

9.地势高起为坟,广平为衍;皋,水边之地。(《登楼赋》)

10.轻柔貌。一说隐约可辨貌。(《归园》)

11.指高飞迫云霄得鸿鸟;怍,惭愧。(《登池上楼》)

12.蹙,迫促。(《拟咏怀》)

三、默写(10分):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答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⑴反映汉代人民痛苦生活,表达其思想感情与心声;⑵反映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得苦难;⑶反映婚姻与恋爱生活。

2.西晋诗人多出身士族豪门,作品每多追求形式华美,缺少社会内容,有形式主义倾向。左思出身寒微,备受压抑,其诗大多反映她得抱负与感慨,揭露门阀制度对人材得压抑摧残,且笔力雄健,意气豪迈,语言质朴生动,继承建安文学得优良传统,在当时独特一帜。

3.⑴宗教迷信思想得盛行;⑵文学本身得发展与积累;⑶古代神话与历史传说就是志怪小说写作得源头,为其提供了借鉴。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史记》就是一部伟大得历史著作,同时也就是一部伟大得文学著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就是因为:①集先秦史学之大成,建立起以纪传为主,兼具书表形式得史学体例;代表了当时史学得最高成就,并为我国古代正史确立了基本范式;②实录精神、批判精神;③开创了我国得传纪文学。

2.以阮诗为例来说,由于魏晋之际特定得历史条件与“崇老庄,谈玄学”风气得影响,加上作者得个性特点,阮诗虽然抒发了忧世愤世,徬徨苦闷得心情,对社会得黑暗与丑恶有所揭露,曲折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得不满与反抗,但不敢直抒胸臆多用比兴寄托,借古讽今等隐晦曲折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总得说来,建安时期那种积极用世得态度与慷慨悲歌得风格消失了,代之出现得却就是忧生畏祸,消极出世得思想与曲折含蓄得诗风。

一、填空(15分):

1.《鵩鸟赋》作于贾谊谪居长沙时,在文体特征上,《鵩鸟赋》可以说就是

与之间得一种过渡。

2.《史记》就是一部“究天人之际, , ”得历史巨著。

3.“自汉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就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

。亦足以观风俗、知厚薄云。”(《汉书·艺文志》)

4.《孔雀东南飞》亦名 ,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得

中。

5.“《古诗十九首》,不必 ,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她乡,死生新故之感。”(沈德潜《古诗源》)

6.“潘江陆海”之说中,“潘”就是指 ,“陆”就是指。“庾开府”就是指诗人。

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等。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1.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3.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4.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

5.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6.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7.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8.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

9.玄黄

..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10.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11.余睹李将军,恂恂

..如鄙人

..,口不能道辞。

三、默写(15分):

1.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曹操《短歌行》。

四、简述题(20分):

1.《史记·李将军列传》在写作方面得主要特点有哪些?

2.《陌上桑》就是怎样来描写罗敷形象得?最后一解“罗敷夸夫”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得作用。

五、论述题(40分):

1.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得主要特点。

2.试析陶渊明诗歌得艺术成就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地位。

参考答案(五)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楚辞体汉赋

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4.焦仲卿妻《玉台新咏》

5.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6.潘岳陆机庾信

7.《搜神记》《幽明录》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因为

2.念

3.适逢

4.赠送

5.羞愧之意

6.以罪而受处罚

7.念;过往

8.很少可以匹敌 9.病;屈 10.迫近;惭愧

11.诚朴得样子;乡下人

三、默写(10分):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要点:(1)围绕李广“善射”得特点组织材料,处理详略。举例。(2)对比手法。如与中贵人对比、与李蔡对比、与程不识对比等。其旨在于突出李广形象,歌颂李广不屈不挠得精神,揭露当时政治得黑暗,抨击汉武帝得寡恩少德。

2.正面描写主要就是外貌与语言描写,善于运用侧面描写得手法。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都用铺排、夸张、渲染得手法。最后一解“罗敷夸夫”,突出了罗敷得机智幽默、活泼大方,使其形象更加丰满。(举例略)

3.要点:在她以前,七言诗作者极少,其形式每句押韵,节奏单一,少变化。以七言句为主而杂言式七言歌行得开创者。她所开创得这一诗歌形式,音节错综变化,大体隔句用韵,雄浑恣肆,豪健奔放,尤其适宜表达激荡不平得感情。代表作有《拟行路难》等。此诗歌类型,后来成为古典诗歌中得大宗。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要点:思想内容方面:⑴深刻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转变时期,追求得幻灭与沉沦,心灵得觉醒与痛苦。

⑵揭露了现实社会得黑暗,抨击了末世风俗,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得道德原则得追恋。

⑶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得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得痛苦。

艺术手法方面:⑴融情入景,寓景于情。⑵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⑶锤炼语言,熔铸典故,把丰富得内涵,纳入最简约得讲议。

2.要点:描述田园,平淡自然,白描而得真趣。《饮酒》、《归园田居》(举诗中名句作评述)写景色,物我交融,情深而有个性。(同上)清高自赏。抒志向,慷慨激昂,豪放而不造作。《咏荆轲》、《读山海经》。“并非‘浑身就是静穆’,所以她伟大。”不忘政治现实,不失理想志节。

田园诗最具代表性,高度纯化、美化。文人得精神避难所。开创新得审美领域与艺术境界。语言精炼、明净。唐王、孟、储、韦均受陶诗风格得影响;宋苏轼高度赞扬陶。第一诗人得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六)

一、填空(15分)

1、《吊屈原赋》得作者就是。《甘泉赋》得作者就是。《上林赋》得作者就是。《登楼赋》得作者就是。

2、《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 ,取消“世家”,

并入。

3、郭茂倩得将自汉至唐得乐府诗分为十二类。

4、《文选》得编者就是。《玉台新咏》得编者就是。《北山移文》得作者就是。南朝山水诗派得代表作者有、

等。

5、代表西晋时期慷慨刚健诗风得作家就是左思与。

6、刘勰得文艺代表作就是。《诗品》得作者就是。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1、弱冠弄柔翰,卓荦

..观群书。

2、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3、太谷何寥廓

..,山树郁苍苍。

4、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5、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6、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7、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8、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9、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10、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

11、情眷眷

..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12、乃图画其人於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3、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凡随武还者九人。

14、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於前。”

15、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三、默写(10分)

1、《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至结尾。

2、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

四、简述题(20分)

1、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作者流露了怎样得感情?

2、曹植《赠白马王彪》在抒情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3、陶渊明诗句“此中有意,欲辩已忘言”中得“真意”应该怎么理解?试举陶诗说明之。

五、论述题(40分)

1、结合曹植得经历与具体作品,论述其诗歌得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上最主要得特点。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怀诗(其三十一)

阮籍

驾言发魏都①,南向望吹台②。箫管有遗音,梁王③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④非我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注释:

①魏都: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市。

②吹台:台名,为梁王所筑。

③梁王:魏国国王,因都于梁,故称。

④夹林:地名,为梁王游乐之地。

1、阐发此诗得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方面得主要特点。

2、说说阮籍《咏怀诗》得核心内容及在诗歌史上得地位。

参考答案(六)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贾谊扬雄司马相如王粲

2、志列传

3、《乐府诗集》

4、萧统徐陵孔稚珪谢灵运谢脁

5、刘琨

6、《文心雕龙》钟嵘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超然特异

2、斜视

3、高远空阔之状

4、路

5、喜、羡慕

6、山路幽深之状

7、日光,这里指太阳

8、明白

9、助词,乃、且得意思 10、得确很好 11、形容思念得深切

12、模仿,这里指描摹 13、死亡 14、料定 15、依靠

三、默写(10分) 略(见课本)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赞扬有功之臣。正面赞美李广就是一位英勇善战,处逆境而仍图报国得汉朝将领,谴责朝廷赏罚制度不合理,对待功臣极不公平。(可举例)痛恨刀笔吏,主张宽缓治国,反对严刑峻法。讲究天命,流露出对李广不幸遭遇得无奈。

2、抒情手法就是多样得。以旅途困顿,寄寓前途得艰险;以鸱枭、豺狼、苍蝇等,影射佞臣;以秋日原野得萧条景物,渲染环境气氛,极写悲凄情怀。既运用比兴手法,又能够直抒胸怀;感情得发露,由缓缓蕴酿,渐至高潮,然后排解悲情,整个过程激扬流传。

3、此中得“真意”,就是指人生在世最值得珍惜得最应该追求得就是归顺自然,只有在自然得状态中,生命才会变得美好、愉快与自由自在。陶诗中多有咏及,如《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要点:以曹操去世为界,曹植得生平与创作,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她就是贵公子。其作品如《送应氏》等,反映战乱后得萧条,抒发由此产生得忧伤,而更多得,则就是抒发建功立业得抱负,如《白马篇》等就是也。也有一些在上层社会游宴赠答之作,雍容华美。后期,她横遭迫害,有时甚至命悬一线,忧惧愤郁,且又无奈,发之于诗《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就是也。然其建功立业雄心仍壮,屡求自试而不获,此《七哀》、《杂诗》、《美女篇》诸什之所由作也。其前后期诗歌,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感情充沛,有鲜明得特征。《诗品》说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言其内容,后者言其艺术表现。其所直接师承者,一为汉乐府民歌,一为汉末古诗,而就己之美学追求而化之。其诗歌最基本之特征,就就是赡丽工致,而这又与其好用比兴手法相联系。“词采华茂”之外,还有精工细致得特点。诗歌之文人化,在曹植表现得最为明显。

2、(1)要点:咏战国时魏国国王荒淫失政,不用贤者、不恤百姓,而折兵失地丧身,以此感叹曹魏之亡。(或云,讽喻时政,也可)主旨曲隐,体现了“阮旨遥深”得特点,“歌舞”二句,突出二者之间得联系。

(2)阮籍《咏怀诗》得核心内容,就是带有哲理性得对人生问题得思考,并且集中于个人得内在意志与外部力量相冲突,生命从根本上无法获得自由这样一个命题。在阮籍《咏怀诗》以前,诗歌得主体民歌以及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得文人诗,其内涵通常就是比较单纯得,所表现得大多就是具体得问题。阮籍则完全摆脱了对民歌得模仿,把深刻得哲学观照融入诗歌中来,同时巧妙地将它与一系列艺术形象相结合,使诗歌呈现出十分广阔得视野,包容了十分深沉得内涵。在表现手段上,它多用象征寓意,形成若即若离、闪烁曲折得特点,诱导人们去反复体味,反复思索。“阮旨遥深”。感情真挚。陶渊明《饮酒》、陈子昂《感遇》、李白《古风》,均这类诗发展而来。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七)

一、填空(15分)

1、《陈政事疏》又称 ,就是政论散文得名作。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称,她作《史记》得目得就是究天人之际, , 。

3、汉代散体大赋最有代表性得作家就是 ,汉末抒情赋得代表作家就是张衡、与等人。

4、在《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杂曲歌辞与之中。

5、最早得一首文人五言诗当推得《咏史》。代表汉末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得就是。

6、潘岳与齐名,其诗歌名作就是。

7、陶诗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得咏怀诗篇有、等。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1、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2、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3、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4、遭纷浊

..而迁逝兮,漫逾纪

..以迄今。

5、契阔

..谈宴,心念旧恩。

...

6、策扶

..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7、年在桑榆

..间,影响

..不能追。

8、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三、默写(10分)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饮酒·结庐在人境》

四、简答题(20分)

1、曹植前后期诗歌有什么不同特点?

2、简述南北朝民歌得不同特点。

3、骈文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五、论述题(40分)

1、在《汉书·苏武传》中,作者就是如何逐步塑造苏武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得?

2、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兴盛得原因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七)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治安策,贾谊

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司马相如蔡邕赵壹

4、相与歌辞鼓吹曲辞

5、班固《古诗十九首》

6、陆机《悼亡诗》

7、《诗山海经》、《咏荆轲》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判决

2、少,通“稍”,屯,人所聚集

3、羝:公羊;乳:生育

4、纷浊:纷扰污秽,比喻乱世; 逾纪:超过了十二年。

5、契阔:聚散; 旧恩:旧日得情谊。

6、手杖;周游

7、喻人得晚年;影子、回声

8、迫近;惭愧

三、默写(10分) 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前期积极奋发,充满乐观精神,代表作《白马篇》;后期抑郁苦闷,代表作《赠白马王彪》

2、从内容上瞧南朝乐府几乎全就是情歌,而北朝乐府则能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从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法上瞧,南朝乐府清丽柔美,而北朝乐府质朴刚健;南朝乐府基本为五言四句,形式短小;北朝乐府形式较为自由。

3、⑴骈偶; ⑵用事; ⑶藻饰⑷声律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

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首先通过卫律劝降,再通过北海牧羊,最后从李陵劝降等具体事例,以苏武与张胜、卫律、李陵得对比,北海艰苦生活得考验,逐步突出苏武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得高贵品质。

2、⑴时代得刺激⑵文学得成就⑶创作得繁荣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八)

一、填空(15分)

1、秦代文学得唯一作家就是李斯,其代表作就是。

2、西汉初, 与得散文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

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汉代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人编得《》中。

4、《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体体通史,鲁迅先生誉为“ ,

5、刘勰得文艺代表作就是《》,《诗品》得作者就是。

6、南朝山水诗得代表人物就是与。

7、“建安之杰”指 ,“七子之冠冕”指。

8、南朝梁陈时期,诗坛上出现了以描写女色为主得诗。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1、今乃弃黔首

..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余睹李将军,恂恂

..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3、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

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5、年在桑榆

..间,影响不能追。

6、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9、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0、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

11、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12、过江诸人,每至美日,则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三、默写(10分)

1、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2、《古诗十九首》中得《行行重行行》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汉赋发展得三个阶段及代表作家作品。

2、简述南北朝民歌得异同。

3、简述曹操《短歌行》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40分)

1、分析《汉书·苏武传》中苏武形象与塑造人物形象得方法。

2、结合陶渊明得生平思想,谈谈其文学上得成就。

参考答案(八)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谏逐客书》

2、贾谊晁错

3、《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

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文心雕龙》,钟嵘

6、谢灵运、谢脁

7、曹植,王粲

8、宫体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百姓

2、诚朴得样子,乡下人

3、判定,认定

4、停止

5、星宿名,日暮,喻人之将老

6、照

7、昏暗不明得样子,轻柔得样子 8.小雪珠

9、岩穴,山峰 10、用青漆涂成得闺楼

11、急遽地回头瞧,展翅 12、草得总称

三、默写(10分) 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苏武就是一个忠君爱国得使臣,塑造人物时选用典型材料加以评述,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其优秀品质,其次运用对话、细节描写、对比映衬手法。

2.陶渊明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突出,有咏史、咏怀诗,表现出仕与归隐得矛盾,有田园诗,表现农村得恬美安静、歌颂农业劳动、表现诗人得美好理想及农村得凋敝与自己得穷困生活。其辞赋、散文成就也很高,现存作品十一篇,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九)

一、填空(15分)

1、秦得文学因为只注重文字与文字而跌入低谷。

2、得《七发》标志着汉大赋得形成。西汉中期就是汉大赋得兴盛时期,代表作家就是。

3、收集乐府诗最完备得总集就是宋人得《》。有许多优秀得民歌保存在此总集得、鼓吹歌辞与杂曲歌辞中。

4、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得就是 ,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得就是。

5、嵇康得散文代表作就是《》,阮籍以82首《》诗著称。

6、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得就是 ,推动七言诗体发展得就是 ,对南北朝诗风得融合作出重大贡献得就是与王褒。

二、解释下面加点得字词(15分)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3、广家世世受.射。

4、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5、生.致之。

6、汉天子,我丈人

..行也。

7、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8、生生

..所资。

9、田园将芜.胡不归。

10、载.欣载奔。

11、潜虯媚.幽姿。

12、日出东南隅.。

13、但坐.观罗敷。

14、委身适.荆蛮。

15、在远分.日亲。

三、默写(10分)

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四、简答题(20分)

1、什么就是抒情小赋?

2、什么就是建安风骨?

3、何谓新体诗?

五、论述题(40分)

1、简析《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得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2、试述陶渊明诗歌得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九)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应用、颂扬;

2、汉大赋、枚乘、司马相如;

3、郭茂倩、乐府诗集、相与歌辞;

4、曹植、王粲;

5、与山巨源绝交书、咏怀;

6、谢灵运、鲍照、庾信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私下;

2、攻克、占领;

3、学习;

4、因为;

5、活;

6、家长、长辈;

7、赠送; 8、维持生活;

9、何; 10、乃、且;

11、自我怜惜; 12、方;

13、因为; 14、往; 15、情分

三、默写(10分) 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抒情小赋:东汉中叶以后;言志抒情;铺叙描绘成分减少;体制缩短。

建安风骨:形成于建安时期;文风清峻;慷慨悲壮;以三曹七子为代表。

新体诗:齐梁诗坛;时号“永明体”;讲究声韵对偶;风格清怨工丽;谢脁最著名。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

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李广得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名将之后;智勇双全;爱护士卒;讷口少言;积极进取;气量较小。

典型事迹;比较;侧面描写

2.陶渊明田园诗得艺术风格:

物我浑融得意象、平淡醇美。主要见于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与郭主簿》等(举例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十)

一、填空(15分)

1、鲁迅称、得文章为“西汉鸿文”。

2、汉赋得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形成期流行 ,全盛期以为主,转变期多。

3、《汉书》就是我国第一部史,其成书先后经

过、、

、四人之手。

4、“扬马”指、 ;“建安之杰”指 ;“七子之冠冕”指。

5、被称为唐诗之先驱或“启唐之先鞭”得诗人就是。

二、解释加点得字词(15分)

1、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2、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

..,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3、募士斥候

..百余人俱。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6、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9、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0、白日丽.飞甍,参差

..皆可见。

三、默写(10分)

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简述“乐府”一词意义得演变。

2、曹操得《短歌行》比喻生动形象,用典贴切自然,试举例说明。

3、简要比较大小谢诗歌创作得异同。

五、论述题(40分)

1、《史记·李将军列传》就是如何塑造李广这一形象得?

2、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陶潜诗歌平淡与醇美相结合得特点。

参考答案(十)

一、填空(15分)

⑴每格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贾谊,晁错;

2、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

3、纪传体断代,班彪,班固,班昭,马续;

4、扬雄,司马相如,曹植,王粲;

5、庾信

二、解释加点得词(15分)

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

1、击,大腿;

2、暗中,命运不好;

3、军中侦察人员;

3、敬告; 5、振; 6、同“藉”,依靠,插;

7、山峰; 8、岂; 9、证实;

10、作动词用,指日光照耀京都建筑,色彩绚丽,上下不齐之貌。

三、默写(10分) 略

⑴每题5分;⑵凡错字每2字扣1分,扣完为止。

四、简述题(20分)

⑴每题分别为6分、7分、7分;⑵每题按参考答案中列出之要点给分;⑶答案要求简明扼要,表达通顺,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原指音乐机关,后指带有音乐性得诗体。唐指一种批判现实得讽刺诗,宋、元、

明以后得词,散曲有时也称作乐府。

2、比喻:“譬如朝露”:人生短暂,壮志未酬得忧思;求贤得紧迫感;“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用热情宴请宾客喻由衷地礼贤下士;“明明如月”,“乌鹊南飞”:人才未得得焦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广纳贤士。用典:袭用《诗经》成句,不露痕迹。

3、同:都擅长山水诗;异:大谢诗中得山水与官场生活就是背离得,她往往有意地寻找山水,以忘情世事,小谢诗中得山水与主体情感得抒发相统一;大谢诗在记游写景之后,总要抒写理思,拖着一条玄言尾巴,小谢山水诗完全摆脱玄言影响,达到比较完整得艺术境界;大谢诗富艳精工,典丽厚重,小谢诗自然平秀,清新流丽。

五、论述题(40分)

⑴每题20分;⑵参考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对有争议之问题不必恪守答题要求;

⑶本题具体可按下列分数段评分;内容正确全面,能运用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表达顺畅者给分;表达不够完整,分析不够全面者酌情扣分;⑷本题重在测试学生得分析能力,答案有独到见解者,酌情加分。

1、对比手法(与匈奴射雕者、程不识、李蔡、部下将士) 细节描绘

2、平淡: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意境构造;醇美:思想内容上充满了情趣与理趣,艺术手法颇为讲究。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20152018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神话属于创世神话的就是()。 A.大禹治水 B.夸父逐日 C.精卫填海 D.女娲造人 【答案】D 【解析】神话依据其存留的具体情形,从主题的角度主要可分为创世神话、自然灾害神话与战争神话三类。其中,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与夸父逐日属于自然灾害神话,女娲造人属于创世神话。 【考点】上古神话传说 2、以下《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婚恋诗的就是()。 A.《巷伯》 B.《静女》 C.《十月之交》 D.《君子于役》 【答案】B 【解析】《诗经》中,不少作品歌咏了美丽多姿的爱情,抒发了恋爱与相思的甜蜜,《静女》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巷伯》属于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十月之交》《君子于役》属于政治讽喻诗。 【考点】《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3、先秦历史散文中引譬设喻,善用寓言的就是()。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D 【解析】使用寓言说事,就是《战国策》常用的手法。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4、《韩非子》的文风特点就是()。 A.奇幻诡谲 B.冷峻峭拔 C.质木无文 D.佶屈聱牙 【答案】B 【解析】《韩非子》的说理明切犀利,冷峻峭拔,又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散文中自成一格。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5、先秦诸子散文中文风空灵飘忽的就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C 【解析】《庄子》的每个故事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超越常情常理的局限;而其全篇又就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间呈跳跃式承接,因而造就了整部书空灵飘忽的文风。 【考点】《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 6、屈原《九歌》的艺术特点就是()。 A.平实素朴 B.汪洋恣肆 C.清新幽渺 D.沉郁顿挫 【答案】C 【解析】《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她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与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所在的环境与气氛,就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考点】屈原的其她作品 7、下列作品中属于桓谭《新论》的就是()。 A.《抑谶重赏疏》 B.《潜夫论》 C.《谏营昌陵疏》 D.《崇厚论》 【答案】A 【解析】B项《潜夫论》就是王符的作品,C项《谏营昌陵疏》就是刘向的作品,D项《崇厚论》就是朱穆的作品。故答案选A。 【考点】东汉散文的演变 8、司马迁《史记》开创的史书体例就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C 【解析】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考点】司马迁及其《史记》 9、《天子游猎赋》所体现的司马相如的创作心态就是()。 A.抒情述志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先秦文学试题1

一、文学史名词解释(20分) 赋比兴春秋笔法楚辞《山海经》 二、填空题(5分)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书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小雅·采薇》) 5.“——,——。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三、词语解释(5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爽:过错,差错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朝北的窗户 3.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老:士气不旺盛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边境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赡:充足,足够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过程。 1、甲骨文、金文为萌芽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子,政府文告性质,具有文学色彩。《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为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新的阶段,写人、叙事均有独特的成就。 2.《庄子》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2、《庄子》的艺术成就有:大量用寓言说理;夸张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境界奇异;善于用比喻;语言如行云流水。 3.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主要特征? 3、内容方面:具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思维方面: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隐喻象征;形式方面:零散片段、浪漫主义。 五、分析作品题(20分)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要点: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要点:反映阶级剥削与压迫,反映生产劳动,反映婚姻爱情,反映战争徭役,贵族宴飨,揭露弊政,还有周族的发展历史等。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 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 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 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 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 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 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 九首》的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 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 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 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 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2013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与《诗经》的形成、编订无关 ..的是 A.献诗B.采诗 C.删诗D.诵诗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 A.《东山》B.《采薇》 C.《关雎》D.《蒹葭》 3.关于《诗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颂”分为商颂、周颂两部分 B.“雅”分为大雅、小雅、别雅三部分 C.《风雨》是表现夫妻情爱深挚的诗歌 D.《七月》是周人的史诗之一 4.中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 A.《春秋》B.《尚书》 C.《左传》D.《战国策》 5.以下不属于 ...《战国策》文学特色的是 A.铺张辩丽B.善用寓言 C.夸饰恣肆D.想象奇幻

6.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A.《孟子》B.《庄子》 C.《论语》D.《韩非子》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庄子》的语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7.《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主要是 A.承继先秦纵横家散文的风调 B.创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C.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范例 D.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 8.《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主要表现蔺相如 A.思虑百姓疾苦B.先公后私 C.维护国家尊严D.深谋远虑 9.《汉书》中“八表”和《天文志》的补作者之一是 A.班超B.班昭 C.尹敏D.孟异 1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 A.袁康B.桓谭 C.赵晔D.刘歆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表现手法是 A.直抒胸臆B.比喻象征 C.情景交融D.铺叙摹绘 12.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 A.枚乘赋B.屈原赋 C.孔臧赋D.贾谊赋 13.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B.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C.结志青云上,何时复来还。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4.汉乐府《艳歌何尝行》所表现的是 A.兄弟冷漠相忘B.夫妇生死相依 C.女子地位卑下D.战争惨无人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一、解释: 1、勾栏 2、对棚 3、末本 4、旦本 二、填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和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具有强烈的性。 4、杂剧的曲调由民间歌曲、的乐曲和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的民间音乐与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传统衍繁,彼此;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剧作多以故事、故事、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为中心,包括地区,既流行,也演出;剧作更重视的描写和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句中可以增加。作家纯以曲体,与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化的状态。散曲

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的方式加以、。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之美,与每以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 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 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 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B)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C)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C)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D)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B)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C)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D)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C)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古代文学唐代复习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的景致。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的小说集----------------。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4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四)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2 )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D.作诗说 2.《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2 )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 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4 ) 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 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3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4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3)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7.“楚辞”名称开始出现的时代是(3 )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8.《诗经·豳风·七月》是(3 )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4 )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 10.《史记》的作者是( 3 ) A.班固B.范晔C.司马迁D.司马光 11.《汉书》所记载的是(2 ) 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 12.最早收录“古诗十九首”的总集是( 2 )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3 ) A.夺胎换骨说B.草蛇灰线说C.宗经征圣说D.摩罗诗力说

2019年7月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分为三部分,共305篇诗歌作品。其中的民歌主要保存在《____》里,《____》里也有一部分是民歌作品。 国风小雅 2.岂日无衣?____。王于兴师,____,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与子同袍惰(修)我戈矛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性的两部书应该是《____》和《____》,它们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之作。 庄子孟子 4.屈原之后的先秦楚辞作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代表作是《____》。 宋玉九辩 5.枚乘的大赋代表作《____》是汉赋史上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张衡的《____》 是魏晋以后大兴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 七发归田赋 6.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____,无韵之《____》”。 绝唱离骚 7.汉代两位最杰出的史学家是____和____。他们的史学著作里的许多人物传记是传记散文的杰作。 司马迁班固 8.汉代民歌《上山采蘼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____,____。” 将缣来比索新人不如故 9.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分别是《典论·论文》、《____》、《____》和《诗品》。 文赋文心雕龙 10.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儿子____和____。他们都是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 曹丕曹植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即志怪小说和较事小说。前者以____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后者的代表作则是——的《世说新语》。 干宝刘义庆 1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富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____,____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13.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有____、____、王昌龄、王之涣、崔颠、李颀、王翰等。 高适岑参 14.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___》和《____》。 长恨歌琵琶行 15.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 家是____和____。 韩愈柳宗元 二、默写和填句题 16.默写《诗经·秦风·蒹葭》诗第一章的前四句。 参考答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的终结 B、抒情小赋的开端 C、骈赋的开端 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1考试试题及答案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神话: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 楚辞:又称“楚词”,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诗歌题材。刘向辑集屈原、宋玉、东方朔及汉人的楚辞作品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散体大赋:是汉代辞赋的代表,它师承屈原、宋玉及《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思想空泛。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直接继承了先秦散文。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等。 汉赋: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乐府诗:汉武帝时重建乐府,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鉴赏: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中国古代文学题库附答案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吴越春秋》) 2、《女娲补天》原载于(《淮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史记》)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乐调不同) 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郑玄)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蒹葭》)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氓》)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采薇》)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离骚》) 12、《东君》祭祀的是(太阳神) 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九歌》)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九辩》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国语》) 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左传》)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战国策》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孟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着作是(《庄子》) 20、保存寓言最多的作品是(《庄子》) 二、多项选择题 1 、原始诗歌的特点有(①口头性②集体性③综合性) 2 、下列神话中反映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作品有(①《鲧禹治水》②《后羿射日》③《精卫填海》) 3 、《诗经》中 " 颂诗 " 包括(《商颂》③《周颂》⑤《鲁颂》) 4 、下列作品中反映周部族发迹史的是(②《大明》③《生民》④《绵》) 5 、《卫风 o 氓》(①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②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 ③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 6 、《小雅 o 采薇》(①反映人们的厌战情绪②多用叠字和叠句③即景抒情,情景相生) 9 、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有(《神女赋》《高唐赋》⑤《风赋》) 11 、《左传》长于写战争,在写战争时往往着重叙写(②双方力量的对比⑤对待战争的态度④双方将帅的素质) 12 、烛之武说秦退师,主要在于他的说辞说明了(①晋之无厌②亡郑利晋害秦③存郑于秦有利) 13 、《晋灵公不君》一文中叙述晋灵公骄奢纵欲、残忍暴虐的事例有(②从台上弹人③拒谏纵恶④谋杀国之栋梁) 14 、《国语》一书包括(①《周语》②《齐语》③《晋语》⑤《越语》) 15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有(①焚券市义②复谋相位③立庙于薛) 16 、下列着作中属于语录体、对话体的有(《论语》《孟子》《荀子》) 17 、《庄子》文章特点主要有(①想象丰富②夸张大胆③善用比喻说理) 18 、保存寓言故事较多的作品有(《韩非子》②《庄子》《列子》) 三、填空题 1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 2 、上古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人们集体口头创作的诗歌和神话传说。 3 、我国一第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诗 305 首。 4 、战国时期的文学以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为辉煌。 6 、原始诗歌保存至今的只有《诗经》和《楚辞》 7 、原始诗歌在艺术上的显着特点是综合性。 9 、古人采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民情。 10 、《诗经》原来叫《诗》或《诗三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