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心理学重点

生理心理学重点

生理心理学重点
生理心理学重点

生理心理学重点

威廉冯特,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1879年。

结构功能水平研究方法:a.脑损毁法(永久性/暂时性)

b.功能性磁共振

c.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扫描技术

d.脑电图

脑损毁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a.化学损毁 b.电伤或冷冻损伤 c.射频电损毁】常用建构脑毁损模型的方法包括:用真空泵的玻璃管吸出的皮质表面的吸出法;用足够强电流破坏脑组织的电损毁法,但电极处所产生电压的作用范围内都可能造成破坏;最新的神经化学损毁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损伤范围,甚至能够造成短暂性神经传导中断的可逆损伤。

脑损毁的基本逻辑是基于脑的特定部位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对应着某种机体行为。如果相应脑区受损后,这部分功能会出现障碍甚至丧失。

功能性磁共振(FMRI)基本原理及方法、特征

)含量的增加导致磁共振信号增强的根据脑功能活动区氧合血红蛋白(HbO

2

原理,得到了关于人脑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即血氧水平依赖的脑功能成像。大多数的FMRI实验基于这种血氧水平依赖对比原理。当脱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HbO

)的比率发生变化时,FMRI探测器就能够得以检测。当受试者对

2

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激活相应的脑区,神经元活动导致局部血流量和氧交换量增加,但局部耗氧量并没有等量的增加,氧的供应量大于消耗量,其结果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脱氧血红蛋白含量降低,FMRI图像强度则发生相应变化。

FMRI特征:⑴具有高空间分辨率⑵时间分辨率不佳

④脑电图特点:⑴测量的是心理活动时的大脑总体点活动信号

⑵时间分辨率高

⑶空间分辨率较低

⑤事件相关电位

概念(2▲):事件相关电位是指当给予或撤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大脑的某一部位的一种特定外界刺激时,或当出现某种心理因素时闹去的电位变化。虽然这些脑电变化十分微弱,并且掩埋在自发电位EEG中难以观察,但利用诱发电位锁时关系,经过叠加处理,则可以提取ERP成分。

原理及方法(5▲):a.头皮记录的脑电是相隔一定的距离的脑内神经元群电活动的表现。单个神经元的点活动信号都非常微弱,只有将大量神经元活动信号总和起来才可以被记录。在ERP实验中,通常需要叠加大量的试次才能精确的测到。 b.总和神经元的电活动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要同步,二是各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形成一致的电场方向)。

特征(2▲):a.时间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低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功能连接部位,其分类主要有电突触与化学突触两大类。

a.电突触概念:电突触也称缝隙连接,电阻抗很低,以电耦合传递电信号(其信号传递是双向的,速度快,几乎没有突触延搁)。

b.化学突触概念:指通过递质传递信息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及突出间隙组成。

化学突触传递与电突触传递

a.化学突触传递是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诱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跨突出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

b.电突触传递是电信号直接通过缝隙连接通道的电流扩布来实现的神经元见传播过程,直接通过电耦合进行电信号传递。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概念

a.静息电位概念:指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

b.动作电位概念:给予刺激时,静息细胞膜的极化状态被取消(去极化)而呈现快速的上升支,并超过0mV电位水平(超射);随后迅速恢复构成下降支,甚至降到更负的电位水平(超极化);此电位变化称作动作电位,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

c.局部电位概念:阈下刺激引起少量Na+通道开放、Na+内流所致部分去极化的反应称为局部电位。性质上是一种电紧张电位(感受器电位、突触后电位、效应器电位等都属于局部电位)。其特点有等级性、局限性及总和性。

④递质概念:指由神经末梢(突触前成分)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该物质能作用于神经元或效应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它是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离子通道开放并产生兴奋或抑制性电位变化的化学物质。

⑤调质概念:是神经元所产生的另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它本身并不能直接跨突触进行信息传递,只能间接调控递质的活动。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第二信使来改变膜的兴奋性,或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改变其他递质释放的化学物质。

⑥受体概念:是能与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等)结合并向胞内转发信息,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有的在细胞膜上,有的在胞质中或核内(称核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

a.大脑:ⅰ.大脑皮质

b.间脑:ⅰ.背侧丘脑

ⅱ.大脑髓质ⅱ.下丘脑

ⅲ.边缘系统ⅲ.上丘脑

ⅳ.中脑ⅳ.底丘脑

ⅴ.后脑(小脑、脑桥及延髓)ⅴ.后丘脑

ⅵ.脊髓

ⅶ.基底神经节

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

a.躯干神经系统(ⅰ脊神经ⅱ脑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的结构与功能(3▲,可能作为简答)

a.额叶:与思维、智能和行为有关

b.颞叶:与听觉、嗅觉和记忆有关

c.枕叶和岛叶:分别是视觉和味觉的中枢

d.顶叶:与人的空间感觉有关

④丘脑、杏仁核与海马的作用

a.丘脑作用:ⅰ.丘脑是个中继站,不仅将来自外周感觉器的各种感觉冲动(除嗅觉外)传入大脑皮质,而且对传入的感觉信息进行初加工整合。

ⅱ.丘脑损伤会导致对侧身体的感觉障碍

b.杏仁核的作用:是边缘系统的最关键核团之一,与面对环境时动物产生恐惧反应和逃跑行为有关,是增强惊跳反射最重要脑区。

c.海马的作用:在学习记忆中起着信息筛选或调度的作用。

ⅤⅥ

感受的含义:感受是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物理能量的接受,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感觉阈限)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感受性)。

换能的含义:不论什么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都要将作用于它们的各种有效刺激转换成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这个过程叫换能作用。

编码的含义:感受器在把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中,不仅发生了物理能到生物电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上(即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一过程称作编码。

④感觉适应的含义:感觉具有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⑤视觉感受器: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有色觉功能(明视觉)。

b.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围,无色觉功能(暗视觉)。

⑥功能柱的含义:是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方位柱、颜色柱及眼优势柱)。

⑦视觉失认症的含义:是一类由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心理障碍,即视觉联合皮层受损导致(包括统觉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及颜色失认症。)

①注意的功能

a.选择功能:使人从大量刺激中,选择出有意义的、重要的、与当前任务相一致的刺激。

b.维持功能: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以便进行加

工,完成任务。

c.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在注意状态下,我们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使之向着一定的方向或对象上进行。

注意的分类

a.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b.有意注意:事先有预订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c.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订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双耳分听实验: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两个数字,速度是每秒两个数字,然后让被试再现(a.从左右耳分别再现 b.按双耳同时接受信息的顺序成对再现注:如无特殊要求,则多以第一种方式呈现)。

④无意注意的基础是朝向反射

a.朝向反射就是由于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

b.朝向的意义:使生物体随时可以注意到周围环境有意义的新变化,并在采取主动措施前使机体处于准备状态。

⑤神经活动模式匹配原理(5▲):这一原理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多个功能系统联合协同作用的结果,朝向反应则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系统的功能表现。无论是首次应用新异刺激引起的朝向反射,还是它在消退以后刺激模式变化所再次一起的朝向反射,都由同一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的机制所实现的。这种机制发生在对刺激信息反应的传出神经元中,在这里将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模式和中间神经元保存以前的刺激痕迹的模式加以匹配,如果两个模式完全匹配,传出神经元不再发生反应;如果两个模式不匹配就会导致传出神经元从不反应状态转化为反应状态。

⑥丘脑网状核闸门控制理论(5▲):这一理论以神经生理学关于网状非特异系统的机能为基础,认为中脑网状结构弥漫地调节着脑的活动是无意注意产生的

基础。而额叶一内侧丘脑系统对无关刺激引起的神经信息发生抑制作用,从而选择性调节有意注意。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个功能系统中,丘脑网状核起着闸门作用,调节着选择性注意机制。

⑦注意网络学说(5▲)

a.定向网络:主要由后顶叶、中脑的土丘和丘脑枕核共同完成。注意的定向是指从各种感觉中选择相关信息的过程,定向的重要功能使我们快速忽略无关信息,搜索到相关的目标。

b.执行网络:当注意转移到新的目标或位置后,执行网络发生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实现选择注意的执行。

c.警觉网络:功能是调节注意的保持与持久。只要人处于警觉状态,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神生活的某些方面,并且能够表现为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的注意。

⑧多动症病理表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及情绪爆发等症状,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打架、逃学、说谎和诈骗等。

①非联合学习: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联系的学习方式,包括习惯化、去习惯化及敏感化三种。

a.习惯化:指重复使用单一的非伤害性刺激时,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使机体学会忽略无意义的、重复出现的刺激,有利于注意的集中。

b.去习惯化:指单一强刺激使已经习惯化的刺激重新引发正常反应的过程。

c.敏感化:指单一强刺激使后继刺激引起的反应增强的过程。使机体在遇到可能有害的环境刺激时,提高自己并作出适应性反应。

②帕佩兹环路:以海马为中心构成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皮质→海马的纤维联系通路。该环路不仅与情绪行为有关,也可能

参与记忆环路之一。

③海马的记忆功能:海马对陈述性记忆具有关键性作用,但主要是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并不是长时记忆的最终储存位置。同时它也表明神经系统存在相对可分离的陈述性和非陈述性记忆系统。海马主要参与陈述性记忆系统。海马的记忆功能可以归纳为:参与陈述性记忆、空间记忆和情景与背景记忆,参与记忆的巩固,参与新信息的编码、连接以及新近信息的提取。

④长时程增强概念(2▲):以短促的高频电脉冲刺激麻醉兔海马齿状回内穿通途径的传入纤维后,可引起场电位波幅的长时程增强,该现象被称为突触的LTP。

⑤长时程抑制概念(2▲):通过给予源自颗粒细胞的平行纤维低频刺激,在浦肯野细胞上记录吃了长时程突触传递效能降低的现象。

①失语症类型

a.Broca(布洛卡)失语症:也被称为运动或迟滞性失语症,是人脑左侧额叶在语言中的优势区域“布洛卡区”受到损伤所导致的,其症状是语言受到障碍,但理解整体相对正常(棘手问题易现理解障碍)。

b.Wernicke(威尼克)失语症:Wernicke区位于听觉皮层与角回之间,是颞上回病变导致的失语,和Broca失语完全不同,其症状为语言是流利的但理解能力很差。

c.完全性失语症:不同于上述两种失语,完全性失语症是最严重的,它会导致患者的语言生成和理解能力均出现严重障碍,这一症状是由左侧大脑半球外侧裂附近的广泛性损伤所致,其中就包括布洛卡区和威尼克区。

①情绪研究的理论及其发展

a.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

的产物,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这一理论又过分片面的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b.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后来的实验证明,整合情绪冲动的重要中心是下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邻近部位存在着“奖励中枢”和“惩罚中枢”。

c.沙赫特-辛格的认知情绪理论:提出特定情绪的两个必要因素(ⅰ.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ⅱ.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唤醒),后来的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经验。这个结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这一理论不再局限于情绪体验形式,而是努力去研究情绪的认知机智,且对情绪的认知调节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内外归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情绪的脑机制(情绪加工的脑区分工)

a.下丘脑(2▲):下丘脑在情绪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同时脑损伤实验及神经电生理研究也表明下丘脑是情绪反应的重要表达中枢(在切除动物的下丘脑后部之前大脑皮质会出现“假怒”现象)。

b.帕佩兹环路(5▲):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简单的依赖于大脑的莫一部位或区域,它的产生和调节主要是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调控。(注:帕佩兹环路在解剖学中被扩充,认为杏仁核才是连接下丘脑和皮质区域的关键部位而并非海马。)

c.边缘系统(4▲):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构成的,主要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杏仁核等。

ⅰ.杏仁核:又称杏仁核复合体,是位于内侧颞叶的海马前部,一组形似杏仁的结构,包括皮质内侧核群、基底外侧核群和中央核群。杏仁核对情绪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它对恐惧和愤怒情绪的表达识别显得较为重要,它还参与处理学习获得的情绪反应。

ⅱ.海马:海马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被认为与情绪相关。帕佩兹环路指出,海马在情绪加工的核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海马-杏仁核的交互系统是公认的情绪和记忆交互作用的基本神经机制(即杏仁核影响海马对情绪信息的记忆编码,而海马则形成情绪刺激和事件的记忆,并进一步影响情绪刺激出现时的杏仁核反应。)

ⅲ.扣带回:前扣带回皮层也被认为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传统上认为这一区域在抑郁和情绪障碍的神经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与杏仁核和其他脑区的联结,参与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情绪的理解。

ⅳ.隔区:隔区是两侧脑室前部的中和结构,主要接受来自下丘脑、海马、杏仁核、视前区和中脑网状结构的传入纤维。它的传出纤维与海马交互连接。隔区与海马之间的双向纤维联系使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关系更为密切。值得注意的是,隔区并不是引起奖赏效应的唯一脑区,外侧下丘脑、内侧前脑束和中脑腹侧被盖区等脑区也具有电刺激的奖赏效应。

d.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中的腹内侧皮层、眶额皮层和脑岛皮层在情绪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ⅰ.前额皮层(PFC):前额皮层的三个子分区即背侧皮层(DLPFC)、腹内侧皮层(VMPFC)、眶额皮层(OFC)。科学研究表明,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感情有关,右PFC与消极感情和退缩有关。腹内侧PFC与对未来积极和消极感情后果的期待有关。

ⅱ.眶额皮层(OFC):在大脑皮层中,前额皮层与情绪的关系中眶额皮层对情绪行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眶额皮层位于额叶的基底部,它是覆盖于眼眶之上的大脑皮层,因此称为眶额皮层。它接受来自丘脑背内侧核、杏仁核、扣带回以及嗅、味、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的输入,输出到基底神经节、下丘脑及脑干、杏仁核及前扣带回皮层。这种解剖联系赋予眶额皮层一种类似杏仁核的能力,即整合来自不同方向的感觉信息,通过反馈联系调制感觉及其他认知加工,是情绪信息的高级整合中心。

ⅲ.脑岛:脑岛又被译为岛叶,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它与额叶、颞叶和

顶叶的皮层相连通。它主要参与厌恶、悲伤、害怕愤怒等厌恶情绪的加工过程。

①饮水的两种类型

a.原发性饮水:由于体内缺水所引起的饮水行为,属于生理方面。

b.次发性饮水: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属于心理方面。

②渗透性渴与容量性渴

渴觉因引起的原因不同,可分为渗透性渴和容量性渴,两者引起不同的行为。

a.渗透性渴:渗透压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体液中的溶质有晶体与胶体物质,所以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之分。渗透压的高低直接影响饮水行为,这就是渗透性渴。

b.容量性渴:当机体由于失血、腹泻、出汗而使体液大量丧失导致血容量的减少时,虽然渗透压没有明显改变,但低血容量对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影响。这一情况,称作容量性渴,也需要启动水保持和尿液浓缩的生理反应来调整。

①睡眠分期(5▲)

a.NREM睡眠:NERM睡眠又被称为慢波睡眠。此阶段的特点为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量减少,呼吸平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全身感觉功能退化,肌肉张力降低(仍能保持一定姿势),无明显的眼球运动等。

NERM睡眠阶段各期睡眠的特征:ⅰ.入睡期,脑电波由α波逐渐过渡到θ波,此时是清醒到睡眠的过渡期,意识朦胧,容易被唤醒,大脑活动仍然比较活跃。

ⅱ.浅水期,肌张力继续降低,无眼球运动,意识逐渐消失,出现睡眠纺锤波。

ⅲ.中睡期,除了θ波外,产生频率为的极慢波。此时睡眠程度加深,唤醒阈明显升高,已经不容易被唤醒。

ⅳ.深睡期,极慢波的产生是深睡期的主要特征,进入深睡期后机体和外界刺激隔开,人难以醒来,此时唤醒阈最高,睡眠也最稳定。

b.REM睡眠:REM睡眠又称为快波睡眠。多梦是该时期的主要特征,该期被绝大多数唤醒者报告正在做梦。

c.正常睡眠结构:正常睡眠结构包括REM睡眠与NREM睡眠两个不同的睡眠时相。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两种睡眠常以90-100分钟的间歇交替出现。

正常人睡眠首先进入NREM睡眠,按照ⅰ、ⅱ、ⅲ、ⅳ期顺序进行,之后再返回到ⅲ、ⅱ、ⅰ期的顺序,持续约90分钟,平均90分钟出现一次REM睡眠,越接近睡眠后期,REM睡眠的持续时间就越长。

②睡行症:也称作梦游症,指在睡眠中起床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

③睡眠与记忆的关系

睡眠对于促进记忆的巩固有重要的作用,当你学习到了一种新的任务后,大脑会在睡眠阶段将学习的环路重新激活,并最终将其整合到长时记忆系统当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