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十分严峻的挑战。就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逐渐融合,国内外市场界限逐步消失。面对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产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国要主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就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争取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产业结构的转换成本,同时降低结构转换风险。

就国内市场而言,目前需求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动:消费需求从满足一般的生活日用,逐步向高档次的生活日用转变。这使国内的投资需求也随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产生变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投资需求增长迅速。面对这种国内市场经济形势,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适应新的需求结构,并由此产生投资品产业的生产技术结构升级。

一、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中,科技创新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原创性意义的自主创新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一)自主创新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必由途径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在90%以上,我国只有45%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到3倍,而我国只有80%。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二)自主创新能加快第二产业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二产业方面的问题。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特别在真正的高新技术方面,我国多数企业还不具优势。因而,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其关键在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三)自主创新能促进传统产业高级化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主体,但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各经济区域中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能走过去的老路,必须同新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走产业高级化的新路子。

(四)自主创新能解决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

区域产业重复和结构趋同,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应该引导各地区按照自己的条件,结合自主创新,发展有明显优势的特色经济。

(五)自主创新能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产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开始变缓,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第三产业的进步。所以,要着力把从事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的大专院校、与从事项目产业化的企业以及科技园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创新链,最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此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二、FDI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各种数据和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产业结构效应。

(一〕FDI促进了技术进步,使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FDI主要通过技术转让和技术外溢效应两个方面来推动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使我国各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外资工业不仅拥有较好的设备,较高的技术,较强的管理,而且在加工工业中相对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这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于我国,实行“以技术换市场”为战略导向的产业转移,使得我国开放较早的东部沿海城市和地区逐步加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网,以此带动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

(二)FDI促进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总体来说水平还很低,产业升级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速

度。FDI对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和整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FDI带来的竞争效应大大刺激了民族企业的发展,适应竞争环境、改变竞争理念、发挥本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使得我国工业在FDI的咄咄逼人中冷静下来,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并在优胜劣汰中,生存并发展壮大起来。

三、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产业结构与税制结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税制结构的合理与否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影晌

税制结构能够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成本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各种行业进行选择性的征税或者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影响着行业的结构。以两种行业为例,当政府对某一行业征税或实行税收优惠后,两种行业的相对价格比率和边际成本比率都发生变化,为了重新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源将被重新进行配置,产业间比例发生变化,从而,产业结构变化。

(二)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间接影晌

税制结构能够影响需求结构,从而间接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变迁。税收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种的选择、税率的设定、税收支出政策的运用的手段等改变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迁。

1.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消费需求的结构

消费需求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产消费品的产业的结构,并间接影响为这些产业提供中间产品的产业结构。一方面,通过相关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消费者个人的财产分配状况,从而影响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构成。不同的课税方式、起征点、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影响财产的再分配。另一方面,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消费品的比较价格。税种不同、税率不同,导致不同消费品承担的税负不同,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就会面临不同的比较销售价格,消费需求结构会发生改变,进而供给结构受到影响,最终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投资需求的结构

私人投资主要受到产业比较收益率的影响,而接受投资多的产业,其原材料、设备的需求就多,从而带动了被投资产业上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税制结构的改变影响产业间的比较收益率,从而改变投资的流向。可以通过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来调节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通过开征环境保护税,可以增强企业购买环保设备的偏好,促进产业结构的环保化.通过开征资源性税种,则可以减少企业对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税收政策可以改变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结构的比例

可支配收入由消费和储蓄两部分组成,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储蓄则是投资的来源。政府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改变消费和储蓄的比较价格、私人储蓄偏好。如开征利息税,一般会使储蓄下降,投资上升;开征社会保险税,也会减少储蓄,增加投资。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手段改变收人分配状况,改变边际消费倾向。比如加大收人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有可能会提高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降低储蓄,提高投资。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变化最终会改变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