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公司财务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资本结构决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资本结构的理论,下面是典型的几种:

一、古典资本结构理论

Durand(1952)系统总结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将它们划分为以下3个理论:

1. 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认为公司利用债务越多,则公司价值越大,当负债程度达到100%时,公司平均资本成本将至最低,此时公司价值也将达到最大值。该理论是基于以下假设之上的:负债的利息及权益资本的成本都是固定不变的,均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不会因债务比率的提高而改变;债务资本的违约风险要小于权益资本,根据风险收益均衡原则,债务资本的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

这是一种极端的资本结构理论观点。这种理论虽然考虑到财务杠杆利益,但忽略了财务风险,如果公司的债务过多,债务资本比例过高财务风险就会很高,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就会上升,公司的价值反而下降。

2. 净营业收益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多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没有关系。按照这种观点,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公司的债务资本越来越多,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股权资本陈本率就越高。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是一个常数。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从而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高是公司的净营业收入。

这是另一种极端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认识到债务资本比例的变动会产生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但实际上,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可能是一个常数,公司净营业收入的确会影响公司价值,但是公司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公司净营业收入的多少。

3. 传统折中理论

这一理论是介于以上两种极端理论之间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应是在债务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权益资本边际成本时的资本结构,此时,加权平

均资本成本最低,公司价值最大。如果债务边际成本小于权益资本边际成本时,企业可适度增加债务,以降低加权资本成本,而当债务边际成本大于权益资本边际成本时,应减少债务资本,以达到降低加权资本成本的目的。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

1958年6月,美国学者莫迪格莱尼与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等3篇论文,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产生。MM理论以科学、严谨的方式,用统计分析检测模型的方法,对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奠定了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MM也因此双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典的MM理论可分为最初的MM理论、修正的MM理论和米勒模型三个阶段[2]。

1.最初的MM理论——无税资本结构理论

该定理又称无税的M&M定理。其基本观点是:在企业投资与融资相互独立、无税收及破产风险和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这一定理是建立在下列假定上的:(1)不考虑企业所得税;(2)企业经营风险可由纳税付息前的标准差来衡量,处于同一风险等级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经营收入;(3)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的预期相同;(4)资本市场是完全的,即信息充分、无交易成本、投资者完全理性、投资者可与企业以同一利率借款,企业和个人负债均无风险;(5)企业的增长率为0,即企业现金流量都是固定年金。

无税M&M定理分析了企业融资决策中最本质的关系——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行为及其相互作用。

2.修正MM理论——考虑公司所得税的资本结构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最初的MM模型中有些假设是不能成立的。于是Modigliani 和Miller(1963)[3]认为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产生的利息减税会增加企业价值,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会随着负债的增加而不断上升。由此得出,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的结论。

定理1: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税盾。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影响后,负债企业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企业的价值。

定理2: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权益资本

成本加上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和负债成本之差以及由负债总额和公司税率决定的风险报酬。即:

由于所得税税率T总是小于1,公司所得税支出使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的幅度低于无税时上升的幅度。因此负债增加提高了企业的价值。

基于以上两点,当企业负债比接近于100%时,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

3.米勒模型——考虑个人所得税的资本结构理论

MM理论经过修正后,米勒将个人所得税的因素又加进了MM理论中,建立了一个包括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模型,探讨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个人所得税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利息的节税收益,即:

式中:T D为利息收入个人所得税;T S为股票收入个人所得税;T C为公司所得税。

(1)当T C=T S=T D=0, Miller模型就是初始的MM模型,此时V L=V U;

(2)当T C≠0, T S=T D=0或者T S=T D时候, Miller模型就是仅带有公司税的MM 模型,此时V L = V U +T C×D;

(3)当T S>T D时,利用负债增加的企业价值大于含有公司税的MM模型所增加的价值。

从修正后的Miller模型可以看出: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同时负债经营会带来节税收益。从而Miller模型和含有公司税的MM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Miller模型是对MM模型的最后总结和重新肯定。

三、新资本结构理论

1、代理成本理论[4]

MM定理在分析中假设管理者总是代表股东的利益,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并不存在代理成本。在后来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把代理成本引入资本结构的相关模型,认为资本结构由代理成本决定。这个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是Jensen and Meckling(1976)、Harris and Raviv(1990)以及Stulze(1990)。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在其《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5]中,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与资本结构相关的两类代理问题:一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代理成本。只要经理持有的剩余索取权少于100%,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而对债务的偿付要用现金,因此债务融资就会减少经理可以使用的支配资金,所以,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减轻了债务融资的收益;二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成本。债务融资也会产生代理成本,从而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潜在的债权人是理性的,他们就会预感企业具有风险偏好的动机,因此他们就会签订限制企业生产和投资方针的债务契约来保护他们,或者会在双方订立合约时要求较高的名义利息,这又会把企业经理风险偏好动机造成的风险转嫁到股东自己的头上,这通常被称为“资产的替代效应”,而它就是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为使代理成本最小化,经理不但发行债务,而且发行股票,并且接受具有限制性的债务契约。因此既使不存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企业也存在一个最优资本结构。

2.信息传递理论

MM定理的假设之一是充分信息假设。在实际中,该假设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双方同时获得充分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较接近现实的假设是公司经理比外部投资者更多地了解公司内部经营活动,因此,在与外部投资者的抗争博弈中具有优势。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非对称信息环境。外部投资者往往根据经理的融资决策来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在罗斯(Ross)的模型中,经理使用公司的负债比例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利润分布的信息。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率看作是公司高质量的表现。

梅叶斯(Myers)和梅吉拉夫(Majiluf)认为,资本结构的确定是为了缓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公司投资决策的无效率。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在公司为了新项目筹资愿望的驱使下形成的,融资现通过内部资金进行,然后再通过低风险的债券,最后才不得不采用股票。这就是“优序融资”理论。

3 融资顺位理论

Myers and Majluf (1984)[6]的“顺序融资”理论探讨了当信息无法有效传递时,公司是如何选择融资渠道的问题。他们假设市场是完美的,但是投资者不知道企业资产或者新发展机会的真实价值,所以投资者无法准确的评估新项目融

资的证券价值。Myers and Majluf (1984)认为,公司在为自己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时要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the pecking order),啄食顺序就是指在进行融资时首先要考虑内部股权融资(或称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这就是Myers and Majluf (1984)所说的融资顺位。

Narayanan(1988)和Heinkel(1990)遵循Myers and Majluf (1984)的思路,从新增投资融资的视角得出了与其类似的“融资顺位”理论。

小结: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选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在应用以上理论时,我们必须注意到,各种理论分支的发展都有自己既定的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因而其结论都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R·爱戢瑞,约翰·D·芬尼特.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t中国^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朱叶.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Andrade,Gregor and Stevcn Kaplan,1997.How Costly is Financial(not Economic)Distress?Evidence from Highly Lcveraged Transaction that Becane Distressed,Journal of Finance.Vol 53.1443—1494

[4]《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

[5]Jensen and Meckling W.,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05-360.

[6]Myers S.and Majluf N.,1984,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the Firm Has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187-221.

财务管理发展历史

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 Legalistic 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课件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 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204 姓名:谭保渝 学号: 201221130119 时间: 2015年11月21日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思考 摘要:本文回顾了自MM理论以来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进展,分为资本结构理论历史发展状况、研究现状以及对发展趋势的评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第二部分为西方主要理论介绍和我国资本结构理论的进程和一些成果;第三部分为对国外及国内相关理论的评述。 关键词:资本结构 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成本 引言: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因此资本结构通常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公司理财根本目标,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西方诸多资本结构理论中,以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影响最大,其核心为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的MM理论,还包括对MM理论的一些发展,如在MM理论中引入权衡模型、代理成本理论等。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而且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紧密相关。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并评述各大理论及相关文献,并提出自己在资本结构方面的观点和和意见。 一.历史发展 曹志广先生在《国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4]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是指1958年之前的理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净收益(net income)理论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即提高财务杠杆程度,来降低资本成本,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且,最优资本结构会戏 剧性地出现在债务资本占100%的极端 情况下。净经营收益(netoperating income)理论说明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 无关。传统折衷理论实质上是对净收益 理论和净经营收益理论这两种极端理 论的折衷。这种理论说明存在一个非极 端的最优资本结构。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阶段在时间上 从1958年开始,直至70年代后期。在 这一阶段,Modigliani和Miller创立并修 订了MM理论;另一方面,围绕着MM定 理,形成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两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一、前言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952年,大卫·杜兰特提交了一篇《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论文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他把资本结构的理论系统地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 1、净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2、净营业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公司债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从而,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3、传统折中理论。 核心思想: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公司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只会升高,并使公司价值下降。(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 经典的MM理论可分为最初的MM理论、修正的MM理论和米勒模型三个阶段[2]。 1、最初的MM理论 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核心思想:在企业投资与融资相互独立、无税收及破产风险和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 2.1.2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 负债资本是指企业利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代表了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债权,因而称为负债资本。负债资本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本,在债务期满后,这些资本便不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退出企业:或者继续留存企业组成企业资本周转的一部分,但必须更改债权人或延长债务偿还期限。权益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及其形成的资本公积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留存收益所组成的资本。它代表了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因而又称为自由资本。任何企业的创立,按《企业法》和《公司法》规定,都必须筹集必要的资本金,这是权益资本的主体。企业开始经营以后,可以通过提取公积金、留存收益等方式不断扩大权益资本。 2.1.3资本结构优化 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要素之间实现优化均衡的资本结构,它应作为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 2.2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净收益理论(the net incomeapproach)、净经营收益理论(the net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至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到底是谁,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资本结构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杜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直到今天,不少的学者还是认为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及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为财务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它发展了百余年的过程中,至今仍未找到统一的概念。其中一个是:财务管理是研究企业货币资源的获得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计划、使用和分配,以及与以上财务活动有关的企业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卢家仪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无疑有着与人类生产活动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无论就时间还是就理论发展而言,都只是近百余年的事情。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育的不完全,以及新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制度,使得我国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在总体上显著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此,欲知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架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我们就不得不首先从西方谈起。 早在15世纪,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有社会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商业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要求企业做好资金筹集、股息分派和股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尽管当初尚未在企业中正式形成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但上述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确已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凸现。到了20世纪初,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如何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加速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问题。故在这个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筹资财务问题。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Thomas L.Green)所著的《公司理财》,被学界认为是筹资财务理论的最早代表作。其后的如1910年米德(Meade)的《公司财务》、1920年斯通(Arthor Stone)出版《公司财务策略》。由于这一时期西方资本市场发育日趋完善,各种金融机构的出现和金融工具的使用,加上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促使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如何利用普通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来筹资;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在公司筹资中的作用。当时财务管理的侧重就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描述和讨论。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企业的破产、清偿和合并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是对公司偿债能力的管理,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的重心是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财务关系处理。这为企业财务状况的系统分析及对资产流动性分析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是财务管理划时代的分界线。1952年,美国著名财务学家哈里?马可维兹在《财务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

注册会计师_财务管理(2020)_第九章 资本结构

历年考情概况 本章是考试较为重点章节,与资本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紧密。主要考核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资本结构决策分析方法和杠杆系数的衡量等内容。考试形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也有涉及。考试分值预计8分左右。 近年考核内容统计表如下: 知识点考核年份 资本结构理论2012、2013、2015、2016、2017、2019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2012、2017、2018 企业价值比较法2019 杠杆系数的衡量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本章知识体系 【知识点】资本结构的MM理论 (一)MM理论的基本假设★ MM理论的假设条件包括: (1)具有相同经营风险的公司称为风险同类。经营风险用息前税前利润的方差来衡量; (2)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收益与风险的预期相同; (3)资本市场是完善的。即在股票与债券进行交易的市场中没有交易成本,并且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借款利率与公司相同; (4)借债是无风险的。即公司或个人投资者的所有债务利率均为无风险利率,与债务数量无关; (5)全部现金流是永续的。即公司息税前利润预期不变,所有债券也是永续的。 【链接】MM理论相关字母含义 V L:有负债企业价值(Leverage); V U:无负债企业价值(Unleverage); :上标0表示无所得税下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上标T表示有所得税下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ax); :无负债权益资本成本;

:有负债权益资本成本; r d: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D:负债价值(Debt); E:权益价值(Equity)。 (二)无税MM理论★★★ 1.命题Ⅰ的基本观点及推论 基本观点 在没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价值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相等,即企 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即: 【提示】无税下的MM理论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 推论 (1)有负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于经营风险等级相同的无负债企业的权益 资本成本 (2)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无关,仅取决于企业的经营风险 2.命题Ⅱ的基本观点 在没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无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其中,风险溢价同债务/股东权益比(按市值计算)呈正比。即: 【链接】 等式两边乘以(D+E)/E,则: 等式右边可写成 (三)有税MM理论★★★ 命题I 基本观点 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 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即: 命题II 基本观点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相同风险等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苏泊尔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摘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力度大大增强。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而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一现象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对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以及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 自从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全局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至今为止对于资本结构的解释有多种理论,譬如平衡理论和优序理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单独地作出解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其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地人们将其特指为企业资产中股权与债务之间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佳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如下: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类科目差异相当大。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重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 以下,相应地,我国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相当低。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在筹集资金时,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视权益融资为首要途径,对于负债则过于谨慎,表现为上市后极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为主,很少支付现金股利。 中外众多学者先后进行过大量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研究。由于处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相对偏高、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尤其股权融资偏好更是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但是,2002年沪、深两市100家样本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从融资行为动机角度证实了在目前中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这种融资方式普遍低效的事实。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1.融资顺序逆转, 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 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 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内源融资在上市

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经济学和微观金融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自MM定理产生以后,很多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资本结构无关论、静态权衡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基于公司控制权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比较,并展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结构、信号传递、公司治理、行业竞争 一、引言 从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资本结构理论开始,西方财务界的研究至今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并在各国企业的融资行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在公司金融理论中,资本结构理论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研究最广泛、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主要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缺乏严密的数学推导,因此难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自Modigliani和Miller(1958)提出MM定理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将全部资本结构理论大致分为五类,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做了总结。 (一)资本结构无关论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融资结构理论发展史上著名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考虑税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市场价值无关。 (二)静态权衡理论 (1)税收与资本结构。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在《公司所得税和资

资本结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资本结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0.5分,共7.5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既考虑负债带来税收抵免收益,又考虑负债带来各种风险和额外费用,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稳定企业价值的是( )。 A MM公司税模型 B 米勒模型 C 破产成本模型 D 代理成本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MM理论只考虑负债带来的税收抵免收益,却忽略了负债同样带来风险和额外费用。既考虑负债带来税收抵免收益,又考虑负债带来各种风险和额外费用,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稳定企业价值,是破产成本模型希望解决的问题。 第2题 ( )认为,当企业以100%的债券进行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会达到最大。 A 净收入理论 B 净经营收入理论 C 传统折中理论 D 净经营理论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净收入理论认为当企业增加债券融资比重时,融资总成本会下降。由于降低融资总成本会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在企业融资结构中,随着债务融资数量的增加,其融资总成本将趋于下降,企业市场价值会趋于提高。当企业以100%的债券进行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会达到最大。

第3题 A公司负债总额为1000万元,所在国家公司税率T C 为30%,个人股票所得税T S 为 15%,债券所得税T D 为10%,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公司的价值为2亿元,A 公司的价值是( )亿元。 A 3.01 B 2.10 C 2.03 D 2.01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估算有负债企业价值的米勒模型,A公司的价值为: 第4题 因为公司所得税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考虑纳税的影响,MM还提出了包括公司税的第二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其结论是( )。 A 负债会因利息的抵税作用而增加企业价值,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可分配经营收入 B 企业的货币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 C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无关 D 负债会减少企业价值,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少的可分配经营收入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0.5分 第5题 假设某企业既有权益融资又有债务融资,若只有此企业的税前利润为已知,根据无公司税的MM定理,则只需再得到( )即可求出企业的价值。 A.无法计算 B.不同风险等级但具有相同融资结构的企业融资成本

公司金融第9章 资本结构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资本结构 一、概念题 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 MM理论代理成本权衡理论财务困境成本破产成本优序融资理论自由现金流量 二、单项选择题 1、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A每股利润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B企业风险最小时的资本结构 C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D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2、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A降低财务风险 B降低经营风险 C降低资金成本 D 增强融资弹性 3、可以作为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的尺度的成本是() A个别资本成本 B边际资本成本 C综合资本成本 D资本总成本 4、在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中,不用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A长期借款成本 B债券成本 C留存收益成本 D普通股成本 5、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低的是() A发行债券 B留存收益 C发行股票 D长期借款 6、要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佳,应使()达到最低 A边际资本成本 B债务资本成本 C个别资本成本 D综合资本成本 7、某公司发放的股利为每股5元,股利按5%的比例增长,目前股票的市价为每股50元,则计算出的资本成本为() A10% B15% % % 8、通过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可以() A提高经营风险 B降低经营风险 C影响财务风险 D不影响财务风险 9、企业在筹措新的资金时,从理论上而言,应该按()计算的综合资本成本更为合适 A目标价值 B账面价值 C市场价值 D任一价值 10、某企业的借入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为1:3,则该企业() A只有经营风险 B只有财务风险 C没有风险 D既有经营风险又有财务风险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的资产结构影响资本结构的方式有() A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B拥有较多流动资金的企业,更多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C资产适用于抵押贷款的公司举债额较多 D以技术研究开发为主的公司负债较少 2、负债资金在资本结构中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B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中重要的是负债资金的比率问题。关于资本结构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是企业筹资决策的重要基础。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净收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由于债权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权资本成本率,因此公司的债权资本越多,债权资本的比例越高,综合资本成本率就越低,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忽略了财务风险,如果公司债权资本过多,债权资本比例过高,财务风险就会很高,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就会上升,公司的价值反而下降 2、净营业收益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多少、比例的高低,与公司的价值没有关系。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这种观点虽然认识到债权资本比例的变动会产生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可能影响到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但实际上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可能是一个常数。公司净营业收益的确会影响公司价值,但公司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净营业收益。 3、传统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公司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就会升高,并使公司价值下降。 (二)、MM资本结构理论 1、MM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MM资本结构理论的基本结论:在符合该理论的假设之下,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实际资产,而不是其各类债权和股权的市场价值。MM资本结构理论得出的重要命题有两个: 命题一------无论公司有无债权资本,其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安适合该公司风险等级的必要报酬率予以折现。 命题二: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期股权资本成本率随筹资额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债权资本比例的上升儿增加。资本成本较低的债务公司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会被股权资本成本率的上升二抵消,最后是有债务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等于无债五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所以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公司金融基本理论2之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节 资本结构理论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由负债和权益两部分构成。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权益资本、长期债务资金,还包括短期债务资金。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长期债务资金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不包括短期债务资金。 最佳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 二、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仅是对事实的简单陈述和一些零散观点,没有用典型的经济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更谈不上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958年,美国学者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 )与米勒(Miller )首次将市场均衡理论用于研究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MM 理论,为资本结构的研究开辟了先河,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建立。此后经过了近五十年的研究历程,人们对于资本结构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 纵观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阶段(1958年以前)、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1958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资本结构理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目前)和后资本结构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目前)。 (一)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可以追溯到1946年希克斯在著名的《价值与资本》专著中找到资本结构踪迹。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他把当时对资本结构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Net Income Theory)、净营业收益理论(Net Operating Income Theory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 1、净收益理论 该理论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之上的:(1)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报酬率K s (即股东资本成本)是固定不变的。(2)企业能以固定利率K b 无限额融资。因为K s 和K b 固定不变,且K b < K s ,企业可以多多举债。(3)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K w S B S K S B B K s b +?++?=,随着债务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渐趋下降,当债务融资达到100%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因此,该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债务筹资总是有利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债务资金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综合资本成本就越接近债务成本,又由于债务成本一般较低,所以,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不过,该理论假设在实际中很难成立。首先,债务资本的增加,意味着财务风险增大,作为理性人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报酬率K s ;其次,由于债务增加,债权人的债券保障程度下降,风险增大,K d 也会增加。这是一种极端的资本结构理论观点,虽然考虑到财务杠杆利益,却忽略了财务风险。 2、净经营收益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增加负债比例时,虽然负债资本成本较之于股本成本低,但由于负债加大了权益资本的风险,使得权益成本上升,于是加权平均资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的理论观点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50年代之前,早期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从收益的角度来探讨资本结构。是1952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 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将他们分为三个理论: 1.1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 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由于债务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 成本, 运用债务筹资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债务资本融资可以提高 公司的财务杠杆,产生税盾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企业应当尽可 能利用负债融资优化其资本结构。该理论极端的认为,当负债达到100%时,公司 的平均资本成本将降至最低,此时公司的价值也将达到最大。 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如果介入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平均负债的利息率, 这时候是可以因为负债从财务杠杆中获益的,这种情况下,负债确实对公司的价 值有益。实际上过多的债权资本比例,会带来过高的财务风险,而且当资金的投 资受益率小于平均负债的利息率,过多的债务资本比例只能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 因此净收益理论是不够科学的。 1.2净营业收益理论 净经营收益理论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比例的多少,实际上 与公司的价值就没有关系。无论企业财务杠杆如何变化,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 本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债权的成本率不变,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债权 增加,财务风险变大,投资要求的汇报越高,反之亦然。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是不变,所以企业融资并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公司的总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决定公司价值的应该是经营业务收益。 1.3传统折中理论

2019年资本结构范文

2019年资本结构范文 篇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叶静雅 (厦门大学金融系,厦门,361005) 摘要:1958年FrancoModigliani和MertonMiller提出MM定理,揭开了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至今,现代企业资本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50年中,伴随着其他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相继经历了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本文试图追溯其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流派观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企业资本结构MM定理代理理论 Modern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TheoryanditsDevelopment YeJingya

(FinanceDepartment,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Abstract:Ithasbeennearly50yearssinceFrancoModiglianiandMert onMillerraisedMMtheory,whichisregardedasthebeginningofmoder n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theory.Withthedevelopmentofothere conomictheory,modern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hasexperienced oldcapitalstructuretheoryandnewcapitalstructuretheoryinsucc essionduringthese50years.Inthispaper,Itrytotracebacktotheve rybeginningofmodern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theory,andsumup thethesesofsomemainschools. Keywords:Corporatecapitalstructure,MMtheory,Agencytheory 所谓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中,负债与权益的相关混合比例。它阐述了企业负债、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资本结构代表一个企业的主要权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主要是短期债权资本。狭义的企业资本结构单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长期资本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

一、前言 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资金来源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更细致的定义是企业资金来源中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优先股、普通股各自所占比例。之所以要研究资本结构是因为资本结构问题涉及到了股东、管理层和债权人3 方的利益和冲突,涉及到企业管理者的融投资行为、资源配置行为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资本结构理论是企业金融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自MM定理以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资本结构之谜”的探索。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企业选择某一特定资本结构的主要原因,解释企业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及其管理行为的内在关系,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二、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纵观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四个阶段。资本结构理论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历程,人们对于资本结构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资本结构之谜”正在逐步被研究者揭开。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可以追溯到1946年希克斯在著名的《价值与资本》专著中找到资本结构踪迹。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1952年,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美国经济研究局召开的企业理财研究学术会议上提交了一篇《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论文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他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资本结构的理论。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把当时对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 )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Net Income Theory)、净营业收益理论(Net Operating Income Theory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 1、净收益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之上的:(1)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报酬率Ks(即股东资本成本)是固定不变的。(2)企业能以固定利率Kd无限额融资。因为Ks 和Kd固定不变,且Kd < Ks,企业可以多多举债。(3)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随着债务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渐趋下降,当债务融资达到100%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因此,该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债务筹资总是有利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债务资金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综合资本成本就越接近债务成本,又由于债务成本一般较低,所以,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不过,该理论假设在实际中很难成立。首先,债务资本的增加,意味着财务风险增大,作为理性人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报酬率Ks;其次,由于债务增加,债权人的债券保障程度下降,风险增大,Kd也会增加。这是一种极端的资本结构理论观点,虽然考虑到财务杠杆利益,却忽略了财务风险。 2、净营业收益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增加负债比例时,虽然负债资本成本较之于股本成本低,但由于负债加大了权益资本的风险,使得权益成本上升,于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因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维持不变。因此,企业无法利用财务杠杆改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无法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决定企业价值的应是其营业收益。净营业收益理论隐含这样的假设:即负债的资本成本不变而股票的资本成本会随负债的增加而上升,同时认为负债的资本成本小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结果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按照这种理论推论,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 ___ 论文题目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开题申请:(包括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研究现状、创新思路、论文提纲、 ___等。如果篇幅不够,可另加页)一、选题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在 ___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结构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将影响公司价值、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效率等许多方面,从而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做深入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到目前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资本结构更加合理。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净利理论、营业净利理论和传统理论。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没有经过科学的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France Modigliani)和米勒(Metrorail)提出MM命题,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MM 资本结构的理论假设主要有: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股票债券无交易成本;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

险;投资者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套利活动,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约,无公司和个人所得税。在近半个世纪中,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但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仍然是以MM理论框架为基础而加以延伸和扩展,所以说MM理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___。MM理论历经多年的拓展和扬弃,逐渐放松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因为不同学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发展出了形形色色的资本结构理论。 从国内看,xx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较多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国有企业的发展长期依靠着国家银行贷款注入资金,他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具有强烈的债务融资偏好,负债比率偏高;外源融资比例高,而内源融资比例低;间接融资比例高,直接融资比例低。企业改制之后进入市场,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进行融资,便逐渐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资本结构特征。内源融资比例仍然较低,企业较少注重自身增长潜力的培育。而在外源融资中,上市公司明显偏好股权融资,负债率偏低,改变了之前高负债率的债务融资偏好,而在公司负债中,企业的长期负债率较低,偏好于短期负债。xx在xx年提出了上市公司的决策如果更多地反映了国家股股东的意愿,则其负债比率较高,而法人股控股的公司则更偏好股权融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国家控股的公司享有更为优惠的贷款政策,而负债对其可能也还是某种意义上的“软约束”;二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成本较低,法人股股东对企业融资决策干预能力较强,并且法人股股东比国家股股东更为重视自身利益。因此,企业不同

财务管理2017章节练习 第9章 资本结构

章节练习_第九章资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种资本结构的理论中,认为有负债企业价值与无负债企业价值相等的是()。 A、无税MM理论 B、有税MM理论 C、权衡理论 D、代理理论 2、 当负债达到100%时,企业价值最大,持有这种观点的资本结构理论是()。 A、代理理论 B、有税MM理论 C、无税MM理论 D、优序融资理论 3、 考虑了企业债务的代理成本与代理收益后,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模型可以扩展为()。 A、VL=VU+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成本)-PV(债务的代理成本)+PV(债务的代理收益) B、VL = VU +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成本)-PV(债务的代理成本) C、VL = VU +PV(利息抵税)-PV(债务的代理成本) D、VL = VU +PV(利息抵税)-PV(债务的代理成本)+PV(债务的代理收益)4、 下列关于财务困境成本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与企业收益现金流的波动程度有关 B、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成本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和行业特征 C、财务困境成本现值的是由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和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决定的 D、不动产密集性高的企业财务困境成本可能较高 5、 下列关于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收益与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企业,要比现金流量较稳定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低 B、成长性好的企业,要比成长性差的类似企业负债水平高 C、一般性用途资产比例高的企业,要比具有特殊用途资产比例高的类似企业的负债水平低 D、财务灵活性大的企业要比财务灵活性小的类似企业的负债能力强。 6、 甲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筹集长期资本,有发行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经过测算,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叶静雅 (厦门大学金融系,厦门,361005) 摘要:1958年Franco Modigliani 和Merton Miller提出MM定理,揭开了现代企业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至今,现代企业资本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50年中,伴随着其他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相继经历了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时期。本文试图追溯其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流派观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企业资本结构 MM定理代理理论 Moder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Ye Jingya (Finance Department,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nearly 50 years since Franco Modigliani and Merton Miller raised MM theory,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economic theory, moder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has experienced old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new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in succession during these 50 years. In this paper, I try to trace back to the very beginning of modern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sum up the theses of some main schools. Key words: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MM theory, Agency theory 所谓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中,负债与权益的相关混合比例。它阐述了企业负债、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资本结构代表一个企业的主要权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主要是短期债权资本。狭义的企业资本结构单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长期资本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构成比例关系。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着重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同时试图找到最合适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可用图(1)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