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罗宾斯第1章知识

管理学罗宾斯第1章知识

管理学罗宾斯第1章知识
管理学罗宾斯第1章知识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

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这个目的是个体无法单独实现的。)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组织: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控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1.技术技能: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2.人际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配合的能力。

3.概念技能:对组织面临的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这三种能力都应当具备,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可能会有所侧重,层次越高,从事的具体业务就越少,因此技术技能的要求就会低一些,但是概念技能的要求会增加,而人际技能的要求对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大致相同。

顾客的重要性

顾客: 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管理客户关系是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

始终提供高质量客服对组织的生存和成功至关重要。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探索新的疆域并承担风险。

管理者应当鼓励员工们敏锐察觉和善于抓住创新的机会。

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可持续性是一家公司通过将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机遇整合到公司战略以实现公司目标并为股东增加长期价值的能力。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1.管理的普遍性:在现实世界中,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①在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中,②在所有的组织层级中,

③在所有的组织领域中,④在所有的组织中,无论该组织位于哪里。

2.工作的现实,及你要么是管理者,要么是被管理者。

3.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回报和挑战。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章知识知识分享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章知识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 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 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这个目的是个体无法单独实现的。)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设计的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组织: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控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1.技术技能: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2.人际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配合的能力。 3.概念技能:对组织面临的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这三种能力都应当具备,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可能会有所侧重,层次越高,从事的具体业务就越少,因此技术技能的要求就会低一些,但是概念技能的要求会增加,而人际技能的要求对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大致相同。 ●顾客的重要性 顾客: 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管理客户关系是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 始终提供高质量客服对组织的生存和成功至关重要。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探索新的疆域并承担风险。 管理者应当鼓励员工们敏锐察觉和善于抓住创新的机会。 ●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罗宾斯管理学练习题第章

Chapter 1 –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s True/False Questions A MANAGER’S DILEMMA 1.Today’s managers are just as likely to be women as they are men T 2.Management affects employee morale but not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F 1.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profile in “A Manager’s Dilemma,” Steven Siegal’s position is best described as a middle manager. False (moderate) 2. The skill most important to Steven Siegal in the boxed profile “A Manager’s Dilemma” is technical skills. False (moderate) WHO ARE MANAGERS? 3. In order to be considered a manager, an individual must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the work of others. True (moderate) 4. Supervisors and foremen may both be considered first-line managers. True (moderate) WHAT IS MANAGEMENT? 5. The four contemporary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are planning,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rue (easy) 6. Effectiveness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s and outputs. False (moderate) 7. Whereas effectiveness is concerned with the means of getting things done, efficiency is concerned with the ends, or attain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s. False (difficult) 8.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goal of efficiency is to minimize resource costs. True (moderate) 9. Efficiency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doing things right." True (moderate) WHAT DO MANAGERS DO? 10. When managers meet organizational goals, they a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False (difficult) 11. Determining who reports to whom is part of the controlling management function. False (easy) 12. Directing and motivating are part of the controlling function. False (moderate) 13. Fayol's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Mintzberg's management rol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与不确定得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她们得管理技能与能力。 2.管理技能与能力对工作任务得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3.员工-管理者关系得质量就是员工生产率与忠诚度得最重要变量。 ●谁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就是通过协调与监管其她人得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得人员。 ●管理者得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得管理人员,她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得工作。(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得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与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得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就是对人员得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得。(这个目得就是个体无法单独实现得。) 组织得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得目得(目标) ②就是由人员组成得③有一种精心设计得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得就是协调与监管她人得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与效果 效率就是指以尽可能少得投入获得尽可能多得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就是指所从事得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得事”。 ●管理职能 计划 :设定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得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与协调各种活动。 组织: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同她人合作并通过她人去实现目标。 控制:对员工得工作进行监控、比较与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得就是管理者按照人们得预期在实践中展示得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得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与决策制定。 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得技能

公共管理学 1-2 zh试题

公共管理学 2012-10-25 做题要求:先打印试卷,再用钢笔认真、详细作答。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均需要详细作答。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关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 )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二章讲义

8th edition Steven P . Robbins Mary Coulter y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by Charlie Cook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L E A R N I N G O U T L I N E L E A R N I N G O U T L I N E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o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anagem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anagement ?Explain why studying management history is important. ?Describe some early evidences of management practice. Describe some early evidences of management practice ?Discuss why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re important to the study of management. ?List six management approaches. ?Scientific Management ?Define scientific management. ?Describ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made by Fredrick W. Taylor and 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 Taylor and 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 ?Explain how today’s managers use scientific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2–2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章思考题

注:只是提示,答案不唯一。 1.管理者如何不同于非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管理者的工作不是取得个人成就,而是帮助他人完成工作任务;②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可能意味着监管某个员工,还可能是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③管理者可能承担与协调和监管他人工作无关的其他工作任务。 非管理者是指只从事事务性工作,不从事协调和监管他人的活动的人,他们服从管理者的领导。 2.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是管理者。 (1)从管理者职能方面讲:①计划。教师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安排。②组织。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还要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安排学习委员、班长等协助其教学工作的展开。③领导。表现在教师指导和激励所有的学生用心学习,个别时候还会找学生谈话,对学习好的同学进行表彰。④控制。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整授课形式,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2)从管理角色方面讲:①人际角色:老师在教室中就可以算是领导者,他直接为学生以及这节课上的好坏所负责,所以扮演领导者角色;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有联系、,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也是联络角色。②信息角色:首先教师起一种监督的角色,他能通过监督学生和外界环境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能发现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去教学,把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在传授的过程中老师就要口述很多知识,这样老师就同时起着传播着的角色和发言人的角色。③决策角色:老师在课堂上会提出很多与学生关注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同时他会引导学生们向正确的方向走进,把同学们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加以纠正,并且推断出比较完美的答案,来让同学们理解。 (3)从管理者技能方面讲:某门课的老师肯定对其领域的知识比较了解,而且知道用何种方法去教学是最有效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在不断的和同学们交流、沟通,体现了老师与学生打交道与沟通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概念,老师会及时的处理,让同学们了解及吸收。 (4)从系统管理理论方面讲:老师有时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可能在某个区域他们的吸收理解能力比较强一点,就可以让他们相互帮助,以这个区域去带动别的区域,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吸收新知识。 (5)从权变管理理论方面讲:权变就是权益应变,老师会根据学生每节课的表现,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去教学,在变化中让同学们接受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心里环境变化,去理解他们,使传授知识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课堂授课教师是管理者。 3. “管理者的最基本职责是关注员工为实现预期结果而实施的工作行为。”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但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①关注员工为实现预期结果而实施的工作行为即是关注效益。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但是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当局还应该关注效果,也就是完成活动以便达到组织的目标。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关注

专科《公共管理学》_试卷_答案

D.马克斯-韦伯.标准答案:B 专科《公共管理学》 一、(共100题,共200分) 1. ()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原则概括为著名的“POSDCORB理论。(2分) A. 科恩 B.古德诺C怀特D.古利克 .标准答案:D 2. 1926年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两本权威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学原理》在美国出版,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行政学家是)。(2 分) A. 怀特和威洛比 B.威尔逊和古德诺 C.泰勒和法约尔 D.罗伯特达尔和赫伯特西蒙 .标准答案:A 3. 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2分) A. 赫伯特西蒙B法约尔 C.马克斯韦伯D泰勒 .标准答案:C 4. 近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政府体制。(2分) A. 卢梭 B.洛克 C.林德布罗姆 D.孟德斯鸠 .标准答案:D 5. ()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2 分) A. 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 C.管理途径 D.管理结构 .标准答案:B 6. 1993年,()上台后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改革 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文官制度方面。(2分) A. 撒切尔政府 B.梅杰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里根政府 .标准答案:C 7. ()他的《人的模型》一书中提到三种个体行为模型:心理学人、理性人、行政人。(2分) A. 法约尔 B. 赫伯特-西蒙 C. 泰勒8.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2分) A. 合理性 B.合法性C操作性D.强制性 .标准答案:B 9. 最早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到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2分) A. 斯密 B.凯恩斯 C.费根鲍姆 D.胡德 .标准答案:C 10. 最早提出政策科学,并成为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奠基人的是()(2分) A. 拉焦耳 B.古德C斯密D.拉斯韦尔 .标准答案:D 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评估全面推行于()。(2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初期 .标准答案:D 12. 1979年,()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2分) A.梅杰政府 B.撒切尔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里根政府 .标准答案:B 13.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2分) A.小政府 B.间接的政府 C.全能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标准答案:C 14. 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的时间是:()。(2分) A.1988 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78年 .标准答案:C 15. ()是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整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2分) A.公共政策 B.公共事务 C.公共分析 D.政策分析 .标准答案:A 16. 建立协同政府的关键是()。(2分) A.法律 B.制度 C.信任 D.合作 .标准答案:C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要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2.管理的四层内涵: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管理的职能 (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制度 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7.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额精神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罗宾斯管理学知识要点(完整版)

管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 2、管理的定义 3、管理的4大职能 4、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3个方面) 5、卡茨的3种管理技能 6、权变理论(权变变量) 7、组织的定义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管理的历史背景 2、泰罗的科学管理(4条原则) 3、亨利·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4、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组织 5、组织行为的4个早期倡导者(各自的理论简述) 6、霍桑实验(梅奥的结论) 7、当今管理面临的9个趋势(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是重点) 第二篇定义管理者的领地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1、组织文化的定义 2、组织文化的7个评价维度 3、文化如何影响管理决策 4、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的构成 5、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6、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关系重要的原因 7、如何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4个步骤) 第四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1、3种不同的全球观念 2、多国公司与跨国公司 3、组织走向全球化的3个阶段 4、民族文化的4个维度 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社会责任的定义 2、共享价值观的4个作用 3、组织走向绿色的4个方式 4、调节管理道德的4个因素 5、改善道德行为的方法 第三篇计划 第六章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

1、决策制定过程的8个基本步骤(识别决策问题→确认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选择备选方案→实施备选方案→评估决策结果) 2、决策具有普遍性(分布在管理的4种职能中) 3、问题和决策的类型(结构良好问题和程序化决策,结构不良问题和非程序化决策) 4、4种决策风格(命令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 第七章计划的基础 1、计划的定义(182) 2、良好目标的特征(189) 3、目标设立的步骤(190) 4、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191) 第八章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定义 2、战略管理过程的8个步骤 3、组织战略的3种类型 4、公司大战略 5、竞争优势和5种竞争力量 6、3种竞争战略 第九章: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1、评估环境的3种技术(环境扫描,预测和标杆) 2、分配资源的4种技术(预算,排程,盈亏平衡分析和线性规划)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罗宾斯管理学资料讲解

罗宾斯管理学

管理学 第一篇管理导论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2.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或者向顾客提供服务,通常被称为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办公室主任。 3.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管理基层管理者,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主任的头衔。 4.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作出决策,制定计划和目标,从而影响整个组织,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行官,首席执行官。 5.组织:是对人员的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的。 6.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标,精细的结构,人员。 7.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8.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 9.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10.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11.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包括挂名首脑(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12.罗伯特.卡茨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基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人际技能——包括自己单独或在团队中与其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对于中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用来对抽象,复杂的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更为重要。 13.管理的普遍性:在所有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必须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附加模块一管理史 1.1911年弗雷德里克.温斯特.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出版《科学管理原理》描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公共管理学试卷

公共管理学试卷 一. (共 75题,共 150分) 1. x 理论与 y 理论是由()总结提出的 : ( 2 分) A. 法约尔 B. 道格拉斯?麦格雷格 C. 赫伯特?西蒙 D. 泰勒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2.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2分) A. 合理性 B. 操作性 C. 合法性 D. 强制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3. 1887 年,发表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作者是()。(2分) A. W ?威尔逊 B. 史坦因 C. 怀特 D. 威洛比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4. 近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政府体制。(2 分) A. 卢梭 B. 洛克 C. 孟德斯鸠 D. 林德布罗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5.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2 分) A. 职能式结构 B. 直线式结构 C. 扁平式结构 D. 直线——职能式结构★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D 6. ()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个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2 分) A. 职能结构 B. 直线结构 C. 直线职能结构

D. 矩形结构★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7. 1991 年()开展的“公民宪章”和“质量竞争”运动等,推动了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和评估技术的成熟。(2 分) A. 撒切尔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梅杰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8. 下列()不是货币政策工具。(2 分) A. 税收 B. 再贴现 C. 存款准备金 D. 公开市场操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9. 1993 年,()上台后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文官制度方面。(2 分) A. 撒切尔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梅杰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10. 19 世纪以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和择优考试、录用为两大基石的现代文官制度,首先在()形成。(2分) A. 英国 B. 加拿大 C. 美国 D. 德国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评估全面推行于()。(2 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D.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D 12. 1979 年,()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 ,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2分) A. 梅杰政府 B. 撒切尔政府 C. 克林顿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罗宾斯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总结

Chapter7人力资源管理 ?Contents 1.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 管理流程 2. Identifying and Selecting Competent Employees确定和甄选合适的员工 3. Providing Employees with needed Skills培训员工技能 4. Retaining Competent, High-performing Employees保持员工队伍稳定 5. Current Issues in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 1. 管理流程 1.1 Why is HRM Important? ①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作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People-oriented HR creates superior shareholder value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优越的股东价值 ②As an important part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作为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Achieve competitive success through people by treating employees as partners,not just costs to be minimized or avoided. 取得竞争成功通过人们把员工视为伙伴,不仅成本最小化或避免 ③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提高组织绩效 一项研究表明,改善工作实践可以增加30%的市场价值 高绩效的工作实践导致了高的个人和高的组织绩效 ?高性能工作实践的例子 ——高绩效工作方式 自我管理团队 分散决策 培训项目,以发展知识、技能和能力 灵活的工作分配 开放的沟通 基于绩效的薪酬 基于人-工作和人-组织匹配的人员配置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最新)

第一章 1.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对一个组织来说,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 们处于操作者之上,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缺少任何一个层次的管理者,组织都不能有效的运作,也就不能成功。 2.答:效果是指组织目标的达成度,效率则是指组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效率的组织一定会使组织成本最小化。效率涉及活动的方 式,效果涉及活动的结果,他们相互联系。高效率与高效果相关联,低水平的管理通常是无效率和无效果或通过牺牲效率达到效果的。 一般来说,有效果的组织不一定是有效率的。某些组织可以不顾效率而直接达到效果。因此,管理不仅要注重效果,而且要尽可能的注重效率。 3.答:(1)计划包括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目标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2)组织 包括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样分类,谁向谁报告,以及各种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3)领导包括激励下层,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间的冲突等。(4)控制包括监视组织的行动以确保按计划进行,纠正各种偏差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答: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实质上与四种管理职能是一致的,他提出的许多角色基本上可以归入一个或几个职能中,如资源分配角色 是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也是属于计划职能。所有人际关系角色是属于领导职能。监听者角色属于控制职能,传播者属于组织职能,发言人领导职能,混乱驾驭者属于控制职能,谈判者则属于领导职能。 5.答:4种活动分别为:(1)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节 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4)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外界交往。平均的管理者强调的是传统管理,成功的管理者强调的是网络联系而有效的管理者强调的是沟通。 6.答:随着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晋升,他们从事管理职能的程度在不断改变,他们将从事更多的计划工作和更少的直接监督职能。基层 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的比例从大到小分别为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而中层管理者为领导、组织、计划和控制。高层领导者则为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 7.答:大城市市长和公司总裁的工作具有共同性,都要作决策、设立目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雇佣和激励员工,从法律上保障组织 的生存,以及获得内部的政治支持以实现计划。他们都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都要研究如何扮演决策制订者的角色。 当然也有区别,大城市市长衡量绩效的指标不是利润,它没有特别明确的指标,而公司总裁衡量绩效的指标是利润。 8.答:见2002年简答题4答案。 9.答:是根据高级经理所受的教育和经验,组织经营的业务类型,组织所在地区报酬的相对水平,以及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有效程度。 第二章 1.答:(1)提高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2)节约用于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3)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4)最终有利 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答:产业革命使机械力迅速取代人力,并且使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更加经济。但在这种工厂中需要管理技能,管理者需要预测需求,指 挥生产活动,协调各种活动,为产品寻找市场,于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也就增加了对规范的管理理论的需求。 3.答:科学管理是指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某项工作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工人过去的经验,它所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 率。当今的管理实践中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使命,因此也可以说科学管理为当今的管理实践指明了方向。 4.答:泰勒关心的是车间层的管理,采用的是科学方法;而法约尔关注的所有管理者的活动,并且是把他的个人经验上升为理论。泰勒是 一个科学家,而法约尔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实践者。当然,法约尔与泰勒的管理原理也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工作分工,都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秩序、公平、首创精神和团结精神。 5.答:霍桑研究认为,行为与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 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它对管理实践的贡献是导致在组织上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同时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多,改变了那种认为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 6.答:过程方法包含和综合了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它是指管理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过程。这些职能被看作是一个连续的循 环过程。因此过程方法更具综合性。 7.答:权变方法是指识别和响应情境变量变化的方法。它认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实践中,管理者 应用权变方法就可以根据内外部环境而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使组织的管理能跟上变化了的环境,而不至于使管理落伍。

公共管理学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 A 【2】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来约束;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约束外,还受()的约束。A: 良知 B: 法律 C: 制度 D: 强制 答案: C 【3】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形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 B 【4】()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A: 1988 B: 1993 C: 1998 D: 2000 答案: B 【5】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 A 【6】在西方,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产生,有任期。 A: 选举 B: 考试 C: 任命 D: 推荐 答案: A 【7】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 B 【8】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 C 【9】虽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存在过庞大的文官队伍与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西方各国的职业文官队伍则是出现于()世纪民族国家形成与中央权扩张的时期。 A: 13 B: 14 C: 15 D: 16 答案: B 【10】税收是当今各国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 D 【1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 B 【12】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 D 【13】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C: 人力资源管理思潮 D: 新公共管理运动 答案: A

罗宾斯管理学重点背诵

罗宾斯管理学重点背诵 备注: 1、了解:可能出选择判断,把握大标题即可,内容不用展开说明。 2、背诵:可能出名解,简答,论述,内容需要具体展开背诵。 3、不看:基本上可以舍弃不看。 4、湖师大的真题考题出现的考点会在相应的内容后面标出 第1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一: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不看) 二:谁是管理者以及他们在哪里工作 1.谁是管理者(不看) 2.管理者在哪里工作(了解组织的三个特征,2014判断) 三:管理者做什么(背诵,2008名解、2013选择) 1.管理职能(背诵) 2.管理角色(背诵,2009名解) 3.管理技能(背诵,2012简答) 四:管理者工作是如何变化的(了解) 五: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了解) 附加模块一管理史 一:早期的管理(不看) 二:古典方法(背诵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013选择、2017判断)

三:行为方法(背诵霍桑研究,2013简答) 四:定量方法(不看) 五:当代方法 1.系统(了解) 2.权变(背诵,2015判断、2017选择) 第2章理解管理的情境:约束与挑战 一: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的(背诵,2011判断、2013选择)二:外部环境:约束与挑战 1.外部环境的组成(了解) 2.外部环境对管理者形成约束与挑战的三种方式(背诵通过当前环境不确定性和通过组织与其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两个小点,2012论述) 三:组织文化:约束与挑战 1.组织文化(背周三多的,后面会讲) 2.强文化与弱文化(了解) 3.文化的来源及其持续(了解,背诵社会化这一名词,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4.员工如何学习文化(了解) 5.文化如何影响管理者(不看) 四:当代的组织文化事项(背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