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洗稿现象的法律分析

自媒体洗稿现象的法律分析

自媒体洗稿现象的法律分析

作者:李晓瑜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27期

摘要:自媒体洗稿已经成为内容创业、数字出版产业中极具代表性的行业失范行为,是对原创精神的破坏,并已形成了网络灰色产业链。通过分析自媒体洗稿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厘定其伪原创、隐性抄袭的特征。从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出发,指出“思想与表达二分原

则”“不合理引用”“接触+实质性相似”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并提出明确自媒体洗稿的侵权责任、补齐著作权保护法律短板、完善自媒体平台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自治等建议。

关键词:洗稿;自媒体;法律;平台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2.8;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7-0154-03

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公众号为典型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创作日益繁荣,发端于新闻采编领域的“洗稿”现象一经与人工智能、自媒体结合,迅速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新型侵权行为。2018年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声称被“洞见”“周冲的影像声色”等公众号洗稿的推文《这个事我忍了很久了,今天一定要说一下子》,将自媒体洗稿现象从小众识别推向了大众视野。之后陆续发生的微信公众号“差评”因洗稿劣迹退还腾讯投资、“看客insight”投诉“精英说”洗稿、2019年财新记者斥责“哟哟鹿鸣”《甘柴劣火》洗稿、2020年开春时尚男刊《智族GQ》编辑副总监何瑫被内部举报涉嫌洗稿等事件,更是将自媒体洗稿置于网络空间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关注范畴。

一、自媒体洗稿的主要表现形式

“洗稿”源自新闻采编界,是对新闻稿件抄袭现象的特定指称,由于新闻稿件对时效性的特殊要求,个别从业者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新的稿件,在保留新闻事实、重组他人语言、变更表达方式、增删他人稿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虽然能够在技术上规避著作权对新闻事实的法律保护、复制率检测,但其本质上并无独创性贡献,而是对原创作者作品的一种隐性抄袭。

洗稿行为并非新生事物,从新闻采编到文学小说、图文视频,传统媒体时代这种化抄袭为原创的行为一直屡禁不止,且容易在作品发行过程中被识别、被拦截。但随着信息数据与传播速度的井喷式增长,许多自媒体人为快速博取流量,在作品原创性不足甚至缺乏的情况下,利用人工智能、网络爬虫技术、复制率检测漏洞等对他人作品改头换面,经包装、洗白后发表并大量转发。例如黄志杰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甘柴劣火》,虽开篇即声明“文内所有信息均来自官方认可的、可信赖资源”,但经对比不难发现其主要内容还是来自付费传统媒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